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爱与黑暗

    作者:[法] 让·勒比图

    历史会记住一切,有时以显赫的形式,有时以悄悄的、隐蔽的方式。 《爱与黑暗》作者让·勒比图使用大量翔实的原始资料、当事人证词以及他同让-保罗·萨特和米歇尔·福柯的谈话,重新揭露出一段被埋藏的爱与黑暗的历史——“二战”时期欧洲同性恋者遭受纳粹迫害的事实。他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被迫害和牺牲了的同性恋者因何成了我们集体记忆中被遗忘的人们? 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由此,纳粹对同性恋者的迫害逐步加深,因为德国需要孩子,需要大量的孩子,需要他们成为为国家和民族的辉煌而战的未来战士,同性恋者因而成了纳粹的对立面和仇敌,成为必须被消灭的人。仇视同性恋的德国刑法“175”条款被纳粹进一步加强。十多万名同性恋者成为控告,立案、警察追踪和党卫军惩罚的牺牲品。这种迫害进一步蔓延到广大的纳粹占领地区。 解放以后,受害者、见证人以及历史学家都对此三缄其口,长期保持沉默。同性恋者遭受迫害的悲惨事实似乎从国家和人民的记忆中消失了。
  • 人类思想史

    作者:沃森

    在这部气势磅礴、鼓舞人心的鸿篇巨制中,彼得·沃森描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始于远古时期,直至当今时代,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人类本身,都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本书叙述始于近200万年前手斧的发明,并揭示出了在人类和语言出现之前,一些最重要的概念是如何起源的。接着,本书继续以宽广的视角展开思考,并认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并非国王和总理、帝王和将军的战争与协议,而是我们逐渐形成的一些至关重要的思想,也正是这些思想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彼得·沃森探究了人类最初的语言和词汇、神的诞生、艺术的起源,以及金钱所造成的深刻的智力影响。作者还描述了书写的产生、古代法律思想,以及祭祀和灵魂在宗教中持久不衰的原因。作者解释了关于时间的思想是如何演进的,
  • 底特律:一座美国城市的衰落

    作者:查理·勒达夫

    《底特律》是一部黑色喜剧,反映了21世纪美国生活中的荒谬成分,是一部融合了贪得无厌和百折不饶、愚不可及和无所畏惧的人间活剧。 查理•勒达夫,记者和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回到了他破碎的家乡底特律,查理在废墟里穿梭,寻找造成底特律灾难的线索,寻找决定他的家庭和他自己命运的线索。 底特律曾经是美国最富裕的城市,现在,底特律是美国最穷的城市。底特律曾经是美国以大规模生产、蓝领工作岗位和汽车为标志的机器时代的先锋,现在,底特律是美国的失业之都、文盲之都、辍学之都。废弃的工厂、遗弃的住宅和被遗忘了的人们,让底特律令人恐惧,令人愤怒。一个像旧金山和曼哈顿规模的城市,能够放到底特律的空闲地块里。底特律的凶杀案数目比警察局的官方数字要高,以致底特律成为美国的凶杀之都,在揭示了这个事实之后,一个身心疲惫的老侦探告诉勒达夫,“在底特律,2+2=3。” 勒达夫深入一个地方消防站,了解到了消防队员如何与肆意纵火和官僚腐败做殊死的搏斗;他调查了各路政治家,从中发现究竟谁从底特律的衰退中获利;他敲过工会头目的门,造访过无家可归者的窝棚,与有权势的生意人和生活维艰的业主攀谈,聆听依靠坚忍不拔的毅力把这座城市凝聚在一起的百姓们的哭诉。 在美国的好时光和坏时光中,如果底特律都是先锋的话,那么,在美国陷入困境的时代,底特律是唯一一个寻求导航的城市。
  • The Son Also Rises

    作者:Gregory Clark

    How much of our fate is tied to the status of ou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How much does this influence our children? More than we wish to believe. While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rigid class structures have eroded in favor of greater social equality, The Son Also Rises proves that movement on the social ladder has changed little over eight centuries. Using a novel technique--tracking family names over generations to measure social mobility across countries and periods--renowned economic historian Gregory Clark reveals that mobility rates are lower than conventionally estimated, do not vary across societies, and are resistant to social policies.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se patterns are driven by strong inheritance of abilities and lineage does not beget unwarranted advantage. The bad news is that much of our fate is predictable from lineage. Clark argues that since a greater part of our place in the world is predetermined, we must avoid creating winner-take-all societies. Clark examines and compares surnames in such diverse cases as modern Sweden, fourteenth-century England, and Qing Dynasty China. He demonstrates how fate is determined by ancestry and that almost all societies--as different as the modern United States, Communist China, and modern Japan--have similarly low social mobility rates. These figures are impervious to institutions, and it takes hundreds of years for descendants to shake of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ir ancestors. For these reasons, Clark contends that societies should act to limit the disparities in rewards between those of high and low social rank. Challenging popular assumptions about mobility and revealing the deeply entrenched force of inherited advantage, The Son Also Rises is sure to prompt intense debate for years to come.
  • 不可抗拒的帝国

    作者:维多利亚·格拉齐亚

    本书讲述的是“有美国特色的软实力”的一段历史,研究美国在20世纪是如何以一个市场帝国的形式改变欧洲的。以往人们对于美国在欧洲主导地位的形成,基本都是从政治、经济和军事角度来研究的,但本书作者格拉齐亚教授另辟蹊径,从消费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美国对欧洲的浣影响。作者认为,美国的产品、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和品味,而且也改变了欧洲人对于社会及他们自身的看法,从而传播了美国的理念,完成了对欧洲的改造。因此,这是美国的消费资本主义对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的一种胜利,同晨,它也使欧洲免于被极权主义统治所吸引。相对于欧洲的军事主义传统,美国这种征服世界的方式显然胜一筹。
  • 皇权与绅权

    作者:费孝通,吴晗

    《皇权与绅权(精)》由费孝通、吴晗所著,旨在分析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阶层权力运作,“目的偏重在提出问题,不在获得结论”。“皇权”本身是为中国人所熟悉者,而近乎习焉不察的“绅权”,作为中国农村社会中特殊的权力形态,正是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官僚政治结构中,与“皇权”互为表里,才使得千百年来政权模式与乡村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是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保障,不容忽视。本节高度提炼出“皇权”、“绅权”两种权力形态,围绕它们展开论述,分析二者之间的合作与冲突、性质与演变。可以说,这批社会历史学家们将中国古代史纳入到了社会学的视野中进行观察,既使得对古代历史的解读颇见方法论上的新意,也让“学术舶来”的社会学研究与中国历史实际充分结合。可以说,这一迷人题目所具备的丰富文化感,起到了沟通学术界与大众知识界的效果。
  • 好公民

    作者:【美】迈克尔·舒德森

    《好公民:美国公共生活史》讲述了从北美殖民 地时期直至20世纪末的美国公共生活,是一本内容庞 杂的社会史,涉及政治、新闻传播、经济、法律、教 育、科技等诸多领域。《好公民:美国公共生活史》 作者迈克尔舒德森认为,美国的公共生活史可分为 四个时期:开国前后可被称为“同意政治”时期,公 民所要做的就是对绅士的统治表示“同意”;接着是 “从属政治”或政党政治时期,公民、报纸、商人都 应该对其所属政党效忠,无论政党有何主张;到19世 纪晚期,政党对于选举和新闻业的影响逐渐减小,不 依附于政党的、能独立做出理性判断的“知情的公民 ”成为一种民主理想;到20世纪中叶,黑人的民权运 动使“权利政治”兴起,公民权利成为公共生活的核 心议题。 基于对近三百年的公共生活的考察,作者指出, 美国的公共生活没有衰退,它只是发生了变化。美国 历史上的“公共领域”远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因而大可不必发出“今不如前”的哀叹。现代的公 民不必效仿过去的公民,现在他们应该做的就是通过 大众传播媒介密切监视政治世界。
  • 中國農業的不穩定性(1931–1991)

    作者:郭益耀

    本書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自1931年開始長達六十年的中國農業動盪史。作者搜集了大量原始資料和資料,正面挑戰棘手的氣候變數問題,首次編制出涵蓋全 國的 “氣氛指數”,作為全書定量分析的基礎。書中根據技術水準和制度特徵將六十年分為數個時段,細緻分析了氣候變遷在不同時段內如何引發農業波動;並通過各時 段的交叉比較,回顧氣候、技術和制度三因素如何互為消長,從而導致中國農業發展的長期穩定化趨勢。 全書結合制度分析與定量分析,回 應了諸多重大而有爭議的問題。例如集體化和市場化效率孰高孰低?1960年代初大饑荒中天災人禍孰輕孰重?改革開放後的農業繁榮緣於制度改善抑或氣候好 轉?未來中國能否養活自己?作者還將農業現代化置於中國特定的工業化大戰略中加以分析,展現了一幅中國模式之下的農業現代化圖景。 本書是作者二十多年艱苦研究的成果。英文版出版後,被譽為 “豐碑式”、“定論性”的學術著作。
  • 美国独行

    作者:[加] 马克·斯坦恩

    编辑推荐 一部引起巨大争议,屡遭围剿的国际畅销书 西方文明是否就此终结?英国脱欧后世界格局如何变化? 《失控》对科技经济领域前瞻,本书对未来世界秩序精准判断 特朗普现象、ISIS崛起、难民危机、各种暴恐,已一一应验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高度赞赏,中国前外长李肇星作序推荐 名人推荐 马克·斯坦恩是一位针砭时弊的作家。这本书对伊斯兰帝国主义糖衣炮弹进行了有力、持续、快速的反击。身处于西方世界的我们是否具有赢取胜利的意志力呢? ——米歇尔·麦尔金,畅销书《精神错乱》作者 马克·斯坦恩是我们当代最风趣的作家。不过,可千万不要被他那些字面上的玩笑分了神,这些笑话就像是霓虹灯彩,表达了作者深邃而悲怆的洞见:美国已几乎成了抵制西方自杀与激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自杀式袭击的独行侠。 ——约翰·奥沙利文,《国家评论》资深编辑 《美国独行》的中心论点是:西方世界正在走向一场自发形成的种族灭绝灾难,而穆斯林将成为这场灾难的直接受益者。 一个大国的衰亡并非源于战争或毁灭,而恰恰源于自身的无能,源于无法使其自身摆脱自毁之厄运。 ——本书作者马克·斯坦恩 10年或15年之后,还不一定有没有欧盟了呢。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预测,欧盟将在2020年以前宣告解散。我个人觉得这个预测结果还算是保守的呢。“9·11”事件之后,我一直对欧洲形势持悲观态度,预言欧洲的“穆斯林火药桶”马上就要引燃,也预言与前几轮选举一样,在接下来的几轮选举中,欧洲的这种内部矛盾将愈加展露无遗。假如你恰是国际媒体口中借以讽刺美国的“坚持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的乡巴佬”中的一员,你或许会觉得欧洲像极了《<圣经>启示录》中的四骑士——只不过因为欧洲的任性乖戾,四位骑士的出场顺序与《<圣经>启示录》恰好相反:死亡——因太过自私而不克繁衍的欧洲种族的灭绝;饥荒——中央集权保障下的穷奢极欲的福利制度的终结;战争——由经济和人口因素导致的血腥内战和实力衰竭;征服——欧洲重新沦为伊斯兰的殖民地。 幸好,大多数欧洲人都堪称“理智”“开明”,也告别了唯“基督教”马首是瞻的阶段,才不会相信诸如启示录之流的过时观念。不过,一目了然地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其实都心知肚明,其所身处的欧洲大陆正在日益衰竭,仅有的疑问只是——究竟是以风平浪静的方式寿终正寝,抑或是在兵荒马乱的暴戾中溘然长逝。 无论如何,我敢打赌欧洲一定命不久长矣。 ——本书作者马克·斯坦恩 媒体推荐 《美国独行》是一本关于未来的指南,预言了欧洲在大约2020年前后终将“伊斯兰化”的历史命运。到那时,欧洲从表面上看“桃花依旧笑春风”,大部分基督教堂与林荫大道仍然坐落于罗马、伦敦和巴黎。然而,“人面不知何处去”,伊斯兰政党联盟已经赢得了法国大选——而这还仅仅是整个欧洲政治高层在“伊斯兰化”进程中所倒下的又一块多米诺骨牌而已。君不见,荷兰和丹麦已经颁布了禁酒令,欧陆上的大部分女性蒙上了面纱,同性恋酒吧纷纷关门大吉、集体搬迁去了美国旧金山。 该书提出,西方人的“大败退”始于五年前,自那时起,“传说中更大版图的法兰西”开始日复一日、毫无休止地向着一个“更大版图的波斯尼亚”进化。最后的纯种欧洲人在亡命天涯之际,也只能诅咒过往那些鼓励“大规模移民和文化多元主义”的不堪回忆了。回到眼前,人们已经日益清醒,2005年发生于英国的地铁和公交爆炸以及2006年发生于法国的汽车焚烧事件都还仅仅是“欧洲陷入由伊斯兰化所引发的内战的初级阶段”。这片孕育了人类现代化的欧洲大陆注定要走向“社会崩溃与法西斯复兴”的明天,也注定将陷入“由伊斯兰化所引发的漫漫长夜”。由此一来,美国只能孑然独行,成为抵抗“返古化”悲剧的最后一个西方国家了。 上述言论并非让-马利·勒庞(Jean-Marie Le Pen)所领导的法国右翼政党的狂热宣传,而是近期《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一本奇书的大胆预测,这本书已然使得美国的右翼人士们神魂颠倒。马克·斯坦恩,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前电台音乐主持人,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权威专家,甚至与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一起被奉上了右翼政治的神坛。 ——记者约翰·哈里(Johann Hari)在英国著名杂志《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中发表的书评 “可能是读者所见关于西方与伊斯兰关系的众多著作中最为粗俗下流的一本”。 ——加拿大的《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
  • 中国人的人性

    作者:阿瑟·亨德森·史密斯

    本书原著初版于1894年,面世后即刻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广泛重视,鲁迅、潘光旦、费正清等先后发表文章予以力荐。该书作者美国传教士阿瑟·亨德森·史密斯在华生活达54年之久,他根据自己对中国人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性、价值形态的观察、体验,以西方的文化生活形态为参照,分为27章,精辟地论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等诸多方面,充分显示了其敏锐的感受力、明晰的判断力、深遵的思辨力与高度的概括力。全书生动地勾画出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其目光所折射的力量是令人震撼的。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的著作,已被译成法、德、日等国文字。
  •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作者:Barrington Moore

    "A landmark in comparative history and a challenge to scholars of all lands who are trying to learn how we arrived at where we are now."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 中国新闻社会史

    作者:李彬 编

    《中国新闻社会史》同样是这种“个人记述”或一家之言,是著者从几百部他人的著作里提炼出来的“家酿”。虽然自己一向服膺“一切真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但历史肯定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管是历史事实,还是历史叙事,客观与真实、庄严与神圣既不能颠覆,更不容亵渎。因为,归根结底,历史乃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共同体安身立命的根基。人们往往喜欢将历史比作滔滔不息的活水,如所谓历史长河,而一代代的人就生活在这条滚滚活水的两岸,仰仗历史长河的滋润与沾溉。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历史与理论》一书里写道:“我们畅游于古代,恰似鱼儿畅游于水中,我们谁也无法逃避历史(We swim in the past like fish in water,and we cannot escape fromit)。”换句话说,历史从来不是僵死的化石,而是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生命之源,是同人们的现实世界息息相关、丝丝相扣的源头活水。所以,一代代的人都必须重新诉说历史,必须自己诉说自己的历史,恰似一代代的人都必须引水蕃衍。由此说来,为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了给后代子孙留下繁衍生息的文化源流,当代史家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历史长河。《中国新闻社会史》也正是本着这样的心意所做的微薄努力,弱水三千,但取一瓢。
  • 古代社会

    作者: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是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这部书中,摩尔根以美国印第安人亲属制度、家庭生活为基础,进而拓展到整个人类早期的氏族制度与社会生活,会息摄影式地为我们展出了混沌初开时期人类的存在面貌,其中丰富翔实的案例,立体式地为读者再现了人类初民的政治组织,婚姻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的变化,廓清了人们对上古时代的蒙昧认识。
  •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

    作者:[英]迈克尔·曼

    本书是关于人类社会权力性质系列研究的第二卷。迈克尔·曼分析了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人类权力关系的历史。他主要关注于法国、英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普鲁士德国和美国的发展。根据这些细致的帝国研究,作者提出了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兴起、阶级冲突、现代国家和现代军国主义的新理论。
  • 人口:中国的悬剑

    作者:何清涟

    本书从宏观上全面分析了中国明清以来近400年人口激增对社会进程的巨大影响。《走向未来丛书》之一。
  •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

    作者:王利华 主编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集。全书收入的33篇论文,从环境史研究的架构与理论方法、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水利与国计民生、灾病与环境、自然与环境的关系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环境对社会与人类的影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个案分析,均体现了目前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 二十世纪性史

    作者:安格斯·麦克拉伦

    本书从法律、医学、社会学及文学的视角,阐述了现代性观念怎样在不同的人种、阶级、性别中存在并呈现的状态。本书提供了一个20世纪欧洲和北美洲人们性生活状态的历史图景。 导言 第一章 阴蒂崇祀:性恐慌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章 纵欲的年轻人:婚前性行为和性教育者 第三章 自私的畜生:婚姻手册和婚姻的色情化 第四章 种族自杀:节育、堕胎和家庭稳定性 第五章 性变态:男子气的女人,女人气的男人和性医生 第六章 性冷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性别 第七章 强迫性异性变:优生学家、法西斯主义者和纳粹分子 第八章 性调查:从金赛到赫夫纳 第九章 性革命?:避孕药、性开放与政治 第十章 逆流:艾滋病和性反革命 结束语
  •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

    作者:王振忠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 中国早就自成“小世界” 空间差别分明。 两千年前, 司马迁便察觉都市经济 与商业发展的联系, 并肯定竞争乃属自然趋势: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 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虽说直到近代, 他还被“不患寡而患不均” 教条的信奉者斥作 “崇势利而羞贫贱” 但历史总似乎在作出相反结论。 王振忠的这部著作, 通过考察前近代中国 一个特殊商人群体的活动史, 表明那时的长江下游三角洲 在中国形成“第一世界”, 似属人为,实乃自然。 我欣赏这样坚持从历史本身 说明历史的著作 ――朱维铮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作者:费孝通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以全新的思路、百倍的热情,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棘手的民族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并一直探索在社会不断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的道路。伴随这个过程,一个由中国学者自己创立的、旨在解决中国自身民族问题的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也应运而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篇著名杰作。其主要论点可概括为: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后被陈连开先生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 ,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 人类学历史与理论

    作者:(英)阿兰·巴纳德

    人类学是一门非常关尖自身历史的学,作者写了一本清晰而睿智的教科书,其纵览人类学学科重大争论的历史场景,追寻理论和思想流派的谱系,对评价这些理论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这本书包括了人类学的先驱者、各种各样的进化论、传播论和文化区域理论、功能主义与结构-功能主义、行动中心理论、过程论和马克思主义观点、相对论的多种面目、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以及最近的阐释论和后现代主义的观点。 作者阿兰·巴纳德现任南非开普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任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研究学院教授。他曾著有《亲属关系研究的探索实践》、《南非的猎人与牧民》等,并与乔纳森·斯潘塞合编《社会文化人类学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