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革命中的中国
该书为阅读中国丛书的一种,作者是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原作写于1960年代,1990年代做了修订,1995年出版修订本。它重申了初版最初研究的核心命题和观点,特别是它把革命和抗战放在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中来考虑,它发现了"延安道路"对中国在革命变革和社会进步的理论和实践中所做出的土生土长的贡献,它确定了1941~1942年具有分水岭般的重要性,战争和革命事业都在此找到了新的综合点,它还重申了"延安道路"在日本敌后根据地的重要作用。 作者在修订本后记中的总结是耐人寻味的,他说: 当我在1990年代反思"延安道路"时,我所得出的结论是: 其一,作为对抗战时期中共革命实践的总结,"延安道路"所体现的是世界边缘地带所发生的反殖民主义运动和革命变革的重要契机。与此同时,它对关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也有重要意义,其贡献包括使占人口大多数的自耕农获取更大权力的那些政策,如由减租减息和税制改革所构成的"静悄悄的革命"和互组合作及民主政治的初步发展。原著的中心点依然是正确的。 其二,然而,由于我在早期研究工作中的疏忽,在我总结出来的"延安道路"道路中又掩盖了专横与倒退的倾向。当这些倾向在人民共和国时期,特别是1957年、1979年、1989年等年头被发展到极端时,其结果是令人悲痛的,同时也有违中国革命那些最美妙的诺言,包括实现民主、平等和是农村摆脱贫困。 从我所总结的"延安道路"中,我们可以追溯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中迄今尚未得到解决的那些矛盾的起源。为了使"延安道路"中最富有人道的那些因素得到发扬光大,也为了辨清那些阻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阻碍人类解放的那些专横势力,用复杂的眼光去认识"延安道路"将大有裨益。 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同意马克o赛尔登的说法,但是作为一个美国人能够如此深刻认识中国革命中的"延安道路",还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应该说,该书中文版出版对于中国广大读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世袭社会及其解体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书。作者者在融通古今中外丰富材料基础上立论,分析细致,论证确凿,显然是一位严谨治学、长于思考的优秀学者。“封建社会”一词早有解释定论,人所熟知习用,随处可见。作者却不跟随流俗,人云亦云,而是从另一种角度观察春秋时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及其变迁,重新考察并质疑各期封建 说的共同前提或范式,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
体罚的历史
《体罚的历史》内容简介:人是残忍的。人一直都是残忍的。他对任何在他看来处于劣势的东西都很残忍。无论是对自己的同类,还是对动物,他都是残忍的。文明的进步,既没有使人丧失其残忍的能力,也没有让他消弭残忍的欲望,充其量,只不过是把这二者引上了新的途径,要么是伪装起来,要么是暂时加以克制。如今,人在迫害他人时所体验到的快乐,依然以五花八门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身体迫害难以得逞的地方,心理迫害便取而代之。野蛮的行径,在正义的幌子下得以实施,而且被认为是对犯罪的合理惩罚。这一事实并没有什么改变,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减轻其本质上的残忍。 -
布罗代尔的史学解析
本书所集的各篇评论,是作者对布罗代尔史学概念与著作的见解。第1章是总论,分析评论他的五个主要概念;之后的三章分论他的三部专著;第5章评论一本他写给高中学生阅读的文明史;第6、第7两章分析他的两本论文集;最后一章综述他的写作体裁。三篇附录分别评论他的两本较次要的书,以及两本关于他的传记(这是了解他的生平、写作经验、学术行政的重要解说)。 在架构设计上,本书是属于“显微镜”式的写法(可以称为剖析),只限于布罗代尔的著作之内,分析的是布罗代尔的论述逻辑与洞察,不涉及他和法国史学传统或与历史学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因为那是“广角镜”式的写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他的两本传记内,或从本书引用的书目中找到许多相关文献。 布罗代尔史学概念的一个特色,是把时间和空间这两种要素融合在一起,很少有历史学家能像他一样,用一组概念把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方面整合在一起,应用在史料上得出新的历史视角。在时间方面,他提出具有长中短三种层次的历史时段说,这种历史时间观有两项意义:(1)把不同速度、不同节奏的时段叠放在一起,摆脱了传统史学的线性时间观;(2)三种不同时段之间,不是孤立隔绝的,而是存在着有机的关联。在空间方面他提出“经济世界”的概念,打破了过去以政治和文化为藩篱的界定方式,而以一个经济交换体系为分析的单位。更重要的,是他在这四个概念之上,再提出一个具有统摄整合功能的概念:总体史。布罗代尔根据这一组具有五种概念的分析工具,对历史现象做出立体式的三维剖析(时间、空间、总体性)。 布罗代尔对史学概念的运用,在手法上和一般的标准程序很不相同。他不是对某项概念先给出明确的定义,说明它的性质与所需具备的要素,然后用不同的历史素材来检验。相反地,他是先有一个大略模糊的念头,当他把这些想法应用到不同的题材时,从中再得出新的可能性。所以他的史学概念是活的,是在变化的,随时可以产生变异体,因此在本质上不需要,也无法提出严谨的定义。布罗代尔认为这种不下定义的概念,反而更有助于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因为他的目的是在做历史构图,而不是做切入性的剖析。 -
皇帝公关学
《皇帝公关学》中国有几千年的帝王史,也就有几千年的皇帝公关史。有人因公关赢了官袍,也有人因公关输了脑袋。历史已矣,输赢俱归尘土,但今天读《皇帝公关学》的你却是最大的赢家。今天早已没有皇帝,但谁敢说,你不需要学会怎样和上司、同事打交道?即使你不需要以书中的事例为鉴,但休闲时阅读一两个小故事,也是件舒心的事!用历史的眼光论时代,以时代的眼光论历史,翻开《皇帝公关学》,相信其中定会有触动你的东西。 -
苦涩的结合
《苦涩的结合: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出离婚戏剧》采用法国年鉴派微观史学的方法,讲述发生在十七世纪荷属东印度公司一个女人如何同觊觎自己财产的冒险家丈夫抗争的个案故事。在十七世纪的荷兰,很多远航到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投机者,往往采用娶一个富有寡妇的手法来迅速致富。《苦涩的结合: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出离婚戏剧》主人公约翰·彼特,一个落魄律师,也奉行此道,娶了资产丰厚的女商人——科尼莉亚·凡·尼恩鲁德为妻,并且欲控制其财产,女主人公由此展开了长达十五年之久的抗争。 作者在这部复杂痛苦的婚姻悲剧中,穿插了大量有关十七世纪妇女地位的细节,旁征博引,生动地描绘了当年的社会生活内容,以及东印度公司的各种商 业政策。 -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本书初版于1909年,正值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行将崩溃之际。作者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几乎与各阶层的人都有过交往。他从当时英国传教士的角度对中国和中国人进行了描写,表明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些用文字织成的记忆,如照片般将三教九流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尽管作者站在曾经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国的角度,看着封闭的古中国文明,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伤感与同情。在这个友善而又自以为是的外国人看来,中国人完全拥有作为一个伟大民族的品质。 -
身体的历史(卷三)
《身体的历史》第三卷主要从肌体与知识、欲望与标准、异常与危险性、苦难与暴力、目光与表演五个方面对20世纪身体的历史进行了论述。在20世纪,投射在身体上的目光的转变是前所未有的:人体从未如此深入地被医学视觉技术洞察;私密的两性身体从未经历如此多的曝光;表现身体遭受战争和集中营暴行的影像在我们的视觉文化中从未达到如此无与伦比的程度;以身体为对象的表演也从未如此接近由当代绘画、摄影和电影给身体的形象所带来的巨大颠覆。“我的身体还一直是我的身体吗?”身体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
可怕的错觉
《可怕的错觉:人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内容简介:举国疯狂的炒股狂潮,导致股票历史上的第一次崩盘,引发了举世闻名的“法国大革命”,促成了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普通的郁金香,竟然价值——八只肥牛、四头公牛、两吨奶油、一千镑乳酪、一个银制杯子、一包衣服、一张带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 “为宇宙立法”的伟大科学家牛顿,未能抵御“南海股市狂潮”的引诱,净赔了自己十年的工资——两万英镑。 “2012世界毁灭”之类的预言,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无数次,虽然至今为止地球仍然安稳地运行,可每次“末日预言”都会引起一阵大范围恐慌……你觉得这些都是疯狂的,荒谬的,愚昧的,盲目的吗?可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历史,都是“可怕的错觉”的牺牲品。 -
大学的兴起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是“最早的大学”主要介绍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的欧洲南方大学和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北方大学的情况,另外还谈及中世纪大学对后世的影响,即“中世纪的遗产”。第二、三章分别为“中世纪的教授”、“中世纪的学生”,主要介绍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活动、学术的地位和学术自由、学生的日常生活等。 -
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
本书论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现代世界体系的起源与发展的历程。现代世界体系发端于欧洲的部分地区,后来不断发展,逐渐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纳入其中,直至覆盖全球。作者认为,21世界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将让位于后继的体系(一个或多个)。我们不能预测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但能通过我们目前政治的和道德的活动来影响其结果。本书享誉西方学术界,是西方大学生必读的参考书。它不是一般的世界近现代史著作,而是一部整体地阐述近5个半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综合性宏观论著。 -
Guns, Germs, and Steel
Winner of the Pulitzer Prize, "Guns, Germs, and Steel" is a brilliant work answering the question of why the peoples of certain continents succeeded in invading other continents and conquering or displacing their peoples. This edition includes a new chapter on Japan and all-new illustrations drawn from the television series. Until around 11,000 BC, all peoples were still Stone Age hunter/gatherers. At that point, a great divide occurred in the rates that human societies evolved. In Eurasia, parts of the Americas, and Africa, farming became the prevailing mode of existence when indigenous wild plants and animals were domesticated by prehistoric planters and herders. As Jared Diamond vividly reveals, the very people who gained a head start in producing food would collide with preliterate cultures, shaping the modern world through conquest, displacement, and genocide.The paths that lead from scattered centers of food to broad bands of settlement had a great deal to do with climate and geography. But how did differences in societies arise? Why weren't native Australians, Americans, or Africans the ones to colonize Europe? Diamond dismantles pernicious racial theories tracing societal differences to biological differences. He assembles convincing evidence linking germs to domestication of animals, germs that Eurasians then spread in epidemic proportions in their voyages of discovery. In its sweep, "Guns, Germs and Steel" encompasses the rise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y, writing, government, and religion, providing a unifying theory of human history as intriguing as the histories of dinosaurs and glaciers. -
拿破仑时代法国人的生活
第一帝国不仅仅是滑铁卢战役和约瑟芬皇后,更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百姓的生活。在这里,拿破仑让位于他的子民,由后者构成本书的主角。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伴随着日常生活的点滴变化,资产阶级制度的框架得以构建而成。相对于版图上的空前扩大,这才是拿破仑对法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所在。 前言 第一部分 静止的法兰西 第一章 时间 第二章 农民的分化 第三章 农活 第四章 物质生活 第五章 行政官员 第六章 城堡 第七章 扫盲与信息 第八章 疾病与死亡 第九章 宗教信仰 第十章 娱乐和游戏 第十一章 战争的负担:征用 第十二章 吃人巨妖和征兵 第二部分 道路 第一章 公路 第二章 怎样旅行 第三章 谁在路上 第四章 以路为生的人 第三部分 城中世界 第一章 资产阶级生活 第二章 办公室生活 第三章 工人 第四章 危险阶层 第五章 军旅生活 第六章 法国之外的法国人 第七章 宫廷 结论 文献来源 译后记 附录一 人名表 附录二 地名表 -
帝国的政治体系
本书是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它以古代东西方历史上的数十个帝国王朝的政治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据美国格兰科自由出版社1963年版译出 -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这是一部知识视野开阔,用力很勤,材料极富,独到新见颇多的佳作。尤其是第二编对构成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心环节的试卷——八股文的研究,通过对历朝经义范文的剖析,揭示了科举考试形式、内容、性质、功能及其社会意义与影响,有助补正长期来我们认识上简单片面贬斥的偏颇。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本书是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各色人物-君主,红衣主教,廷臣,商人,哲学家,艺术家,巫师,女人,土著等-绘制的群体素描,他们因不同的地位和身份而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生活样貌,但又有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共同特征和历史局限。历史学家们的深入浅出,既严谨又生动的笔法,通过一个个具体,真实的人物,带我们进入那段鲜活,璀璨的历史。 -
沉默的另一面
“猫头鹰学术译丛”由多位国内著名学者参与策划编写的丛书,倡导的正是——真正的全球化视野。这套丛书不仅是关于当代世界的边缘区域的历史和社会的研究,它还包括了一些有关西方社会或称发达社会的经验的研究。本书对1947年印巴分治过程中的家破人散,被迫抛弃自己的土地家园,千里流亡的悲惨景象提供了很多当事人的直接描述,并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殖民主义,引出触及人性的深刻主题。 -
死亡文化史
死令人畏惧,而死的历史却扣人心弦。对死亡和对死亡史的研究必然在新的思想史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沃维尔引领我们从死亡出发;回顾自 1300年以来西方死亡历史的发展;探究面临死亡的集体态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走向死亡这一途程上的各种反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死亡体制去判断或评价一个社会。自1983年出版以来。本书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作为一部综合性研究著作,它集人口学、医学、宗教学、社会学、艺术文学研究之大成。在丰富资料的佐证下,作者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具有权威性的西方死亡史图景:从中世纪黑死病肆虐开始.人们对死亡的认识经过了巴罗克式的大规模仪式的死,自然哲学的”明智”的死。复古派的”英雄”式的死,立遗嘱的“市民阶层“的死,最后进入现代的对死的禁忌。在本书的最新版本(2000年版)中,作者新写的序言又总结了近20年研究的新成果。 -
社会如何记忆
我们一般认为记忆属于个体官能,不过,有些思想家一致认为,存在着这样一种东西,它叫做集体记亿或者社会记忆,于是,本书涉及的问题是:群体的记亿如何传播和保持? 作者在短短十多万字的篇幅中,为读者论证了有关过去的形象和有关过去的回亿性知识,是在 (或多或少是仪式的) 操演中传送和保持的。作者见解独到地关注于这类社会记忆中的体化实践而非刻写实践,这对研究社会、政治和人类学的学者来说,不无理论启迪。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