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中国江湖隐语辞典

    作者:刘延武

    中国江湖隐语共收入全国各地的单字及多字隐语6000余条。单字及我字隐语条目有几种注释的,按(1)、(2)、(3)……顺序排列。注释后面的地名为隐语的流行地,如北京语、福建语,等等;注释后面有的写有解放前北方省市江湖语、解放前南方省市江湖语、解放前北京江湖语等是指在江湖上统一流通的隐语,这类隐语有一定的规矩、有专门的师父传播;有的注释后面标有书名的为隐语出处。 本书将中
  • 占有还是生存

    作者:[美] 埃里希·弗罗姆

  • 犯罪者与动机

    作者:马丁·格文

    《犯罪者与动机》作者马丁-格文,是西方犯罪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其深入研究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2010年的枪战电影《枪王之王》中,古天乐(大学主修心理学)与警官吴彦祖在看守所中曾引用到《犯罪者与动机》这本书中的内容。
  • 参谋助手论(软皮装)

    作者:王怀志,郭政

    官场潜规则原生态实录 《南方周末》专版采访介绍 3天内微博转发9000次 评论近3000条 和为贵、讷为宝、退为进 体制内生存之《孙子兵法》 观察力、沟通力、执行力 职场必修之softskill 秒杀一切官场职场小说的 秘传心法+实操技法 [推荐] 前一阵子出了本奇书,我一直想在《开卷八分钟》上介绍,叫做《为首长服务的艺术》。 ——梁文道 坦白说, 在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下, 《参谋助手论:为首长服务的艺术》不可能不被热烈追捧……该书确切列明各式谋略技巧,对官场或职场的新手来说, 都是“实用指南”,有如旅行guidebook,一书傍身,总是好的。 ——马家辉 这部书不矫饰,不虚伪,不欺骗。真理总是赤裸裸的,那么,接近真的东西穿衣服也是不能多的——这是一本实话、真话集。 ——张本正,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院长 在一个为了怎么让自己工作做好的年代,出了这本书,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并没有过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说法,其实都在学,只不过嘴里说出来的却是有好有坏。 ——豆瓣网友 清风无影 实在,讲的真的很实在。当奇书来读的友邻可能要失望了。要是用现在的眼光把这本书提高到管理学心理学之类的高度,该有多么了不起。 ——豆瓣网友 南烛 [内容简介] 本书处理机关工作领域和秘书学领域的最基本课题。作者拥有十年部队机关的工作经验,并且长期奋斗在秘书学教学第一线。书中内容多出于切身感受,贴近生活实际,便于具体操作,而非深奥的理论论述和抽象概括。 书中内容以部队军政机关为背景,选取了秘书工作中的27个侧面,涉及协助首长决策、否定首长错误意见、向首长传递假话、处理首长间矛盾、安排会议坐席次序、撰写会议讲话稿等情境,以“原则是什么”、“最好如何处理”、“应注意的问题”为写作纲领,着重技术性知识的传授,并使其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由于务实的写作态度和以技巧为核心的内容特色,本书不仅对部队、政府机关、国企等体制内工作人员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秘书必需的核心能力——观察力、沟通力、执行力,也是现代企业商务人士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本书同样适用于私企、外企员工。
  • 赤裸裸的统计学

    作者:[美]查尔斯·韦兰

    视频网站是如何知道你喜欢的电影类型的? 哪些人最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 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来评估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孩子选对学校? 商场是如何在你的家人之前就知道你怀孕的消息的? 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分配公平程度最完美的指标吗? 买福利彩票,去赌场豪赌,投资股票或期货,哪种方式让你跻身富豪排行榜的可能性更大? “缺乏控制力和话语权”的工作,还是“权力大,责任也大”的工作,更容易让职场人士猝死? 不止这些,生活中你遇到的各种问题都离不开数据和统计学。 统计学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最炙手可热的学问。它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琐碎的生活问题和重要的社会问题,并对“黑天鹅”事件和未来做出预测。 这本书没有让你避之不及的数学公式,没有满是数字的图表,没有空洞乏味的教科书式说教;这本书有生动诙谐的案例,有你熟悉的生活话题和社会问题,有你一定用得到的统计学知识,有大数据时代的“游戏规则”和“生存法则”。 本书将是你遇到过的最好的“数学老师”,它装满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课程”,比如为什么一流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会高于普通大学毕业生,还有为什么不要买彩票。 众所周知,在生活中统计学无处不在,每件事、每个人似乎都可以用统计数字来加以说明。特别是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统计学更是成为炙手可热的学问,它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并对“黑天鹅”事件和未来做出预测。 但不可否认的是,统计学本身因为囊括大量的数学内容及专业术语,以至于让人觉得高深莫测、很难亲近。 《赤裸裸的统计学》一书的作者查尔斯•惠伦“扒光”了统计学“沉闷的外衣”,用生活中有趣的案例、直观的图表、生动诙谐的语言风格,彻底揭开了统计学、大数据和数字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知道权威期刊、媒体新闻、民意调研中公布的数字从何而来,轻松掌握判断这些统计数字“是否在撒谎”的秘籍。同时,作者还将统计学的工具带入日常生活中,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要买彩票,为什么你家附近的商场会知道你怀孕的消息并给你寄来纸尿裤的优惠券,等等。 大数据时代你必须掌握的统计学知识,全部都在这本书中。从今天开始,好好使用统计学和数据吧!
  • 巨变

    作者: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

    20世纪思想巨匠卡尔·波兰尼代表作,台湾中研院黄树民教授经典译本修订版。 《巨变》(又名《大转型》)一书最初于1944年出版。在这部公认的伟大著作中,波兰尼的主要关切是:造成19世纪西方文明衰败的起因。波兰尼 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勾勒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要求与民族国家内 部社会福利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换言之,他以自由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过程来解释自律性市场社会的建立及其衰败,亦即19世纪西方文明的崩溃。这一主题是波兰尼一生思想的总结。 “欧洲文明所经历的转变,今日看来就如同当代世界各地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转变一样,以至于波兰尼的这本书几乎就像是在评论当代议题。”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20世纪的经典之作。"——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
  • 洗腦

    作者:Dominic Streatfeild

    第一本中譯洗腦演變史!! 全面呈現 連惡神也搖頭嘆息的人類拆解靈魂的瘋狂手段! 金正日在北韓人民口中是「偉大的領袖」,在西方人眼裡則是「十惡不赦的惡魔」。惡魔變身偉大領袖的方法,靠的就是──洗腦。 你沒有被洗腦嗎?你確定你的思想是你自己的嗎? 為什麼要洗腦?誰在洗腦?洗誰的腦?怎麼洗?可以「去洗腦」嗎? 洗腦,真的比死還令人喪膽嗎? 洗腦對人類最大的影響是:自由思想受到威脅。 你有可能被洗腦,植入別人的思想嗎? 基於國家安全,中、英、美、蘇展開一場洗腦的競技,投入研究的人力、經費和實驗超乎人們的想像! 此外,新興宗教是藉由洗腦來吸收信徒的嗎?重金屬音樂也有洗腦的效果嗎? 本書作者多明尼克透過大量的解密文件,以及訪談英國軍情五處、六處和美國中情局、研究人員、戰俘、受害人、家屬等,撰寫洗腦從冷戰時期的起源,迄今不斷被使用的秘史,揭開世上最隱密的思想操控術,將「洗腦」的所有技術、試驗、效果、後遺症攤在世人面前。 為什麼東歐最資深的樞機主教明曾蒂會目光呆滯地在法庭上坦承:策畫偷竊匈牙利的王冠寶石來幫助奧地利皇儲在東歐復僻、計畫消滅共產黨政權、計畫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為什麼上百名革命者集體承認密謀暗殺史達林,並且自覺罪不可赦,要求判處死刑? 為什麼美國空軍部隊上校和三十五名飛行員先後承認參與美國對中、韓的生化戰爭? 為什麼青少年聽重金屬音樂竟然導致集體自殺? 為什麼父母要綁架自己的小孩「去洗腦」? 這些人究竟遭遇了什麼事?是被用藥?逼供?催眠?還是受到睡眠剝奪?感官隔絕?電擊? 真的有讓人招供的藥物嗎?催眠是傳遞情報的最佳方式嗎?透過催眠可以讓一個人變成刺客嗎? 或者洗腦只是嚇唬人的鬼怪而已!是美國中情局的一樁陰謀罷了! 不正當的制約人類比原子彈爆炸更可怕。 囚犯在「魔術房間」裡,不是認罪就是精神分裂。 「安全屋」,是一個設在美國、專門吸引嫖客上門當白老鼠測試吐真藥的秘密處所。 根據中情局的分析,對受審者施壓的目的,不單是要讓他們不適,而是要在審訊員和審訊對象之間建立關係,理想狀況下,這種關係是一種「移情」作用:在心理分析師與患者之間產生的現象。當受害者承受過重的壓力,最終會把俘虜他的人視為父親的形像,是唯一能拯救他的人,到達這一步時,他會拼命地討好審訊員,庫巴克手冊將此現象稱為「退化」。 如果你手上有三名炸彈客,而七個小時後炸彈就會在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引爆,你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讓炸彈客對你吐實說真話? 施壓?還是表示友善? 哪一個才能讓炸彈客和盤托出?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作者:德隆·阿西莫格鲁,詹姆斯·罗宾逊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回答了困扰专家们几个世纪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国家为什么按照富裕不富裕、健康不健康、食物充足不充足来划分?是文化、天气、地理特征还是不知道正确政策? 简单说,什么都不是。没有任何一个因素是确定的或注定的。德隆·阿西莫格鲁和詹姆士·罗宾逊令人信服地表明,人为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经济成功(或经济不成功)至关重要。在15年原创性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整理了罗马帝国、玛雅城市国家、中世纪威尼斯、苏联、拉美、英格兰、欧洲、美国和非洲的大量历史证据,建立了一个跟当今社会下列重大问题高度相关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 中国会以如此快的速度持续增长吗?能够超越西方吗?美国的最好时光过去了吗?我们正在从限制精英人物扩张权力的良性循环走向使少数人致富和扩张权力的恶性循环吗?什么是帮助数十亿贫困人口走向繁荣的最有效方式呢?是来自西方富裕国家更多的慈善援助?还是学习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创造性观点得出的关于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相互作用的经验教训?
  • 犯罪行为心理学

    作者:[英]布莱克本

    本书回顾来心理学在对犯罪行为的解释和犯罪人的治疗及矫正中的贡献。本书的前半部分论述了刑事司法 和犯罪研究中的基本概念,从社会学、精神病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犯罪的本质;后半部分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医师特别关注的有关犯罪人心理矫正的内容。本书几乎涉及犯罪人心理矫正工作中所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和主要的基础理论。因此,本书可以作为心理医师、公检法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者有关专业大学生的必备读物。
  • 犯罪心理画像

    作者:布伦特·E.特维

    本书试图建议一个参考课本用于犯罪心理画像演绎方法的应用。它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专业核心观念的同时,能十分清晰和形象地对这种方法加以介绍。此外,另一个目标是,建立刑事物证、行为证据和犯罪心理画像之间联系的牢固基础。 本书的内容共有28章,分别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的历史,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方法,还有如何从犯罪现场、证据、伤害形态、被害人、犯罪行为、犯罪动机、犯罪人特征等角度进行犯罪心理画像。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对一些常见案件类型如杀人、强奸、变态犯罪和网络犯罪的心理画像研究。在本书中,作者还专设一章用于论述“心理画像作为一门职业”所需要的严谨态度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审慎和严肃的态度。
  • 疾痛的故事

    作者:[美] 阿瑟·克勒曼 (Arthur K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 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而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会导致婚姻破裂。 对一位单身母亲而言,高血压不仅意味着要少吃盐,还跟女儿的失学和早孕有关;而作为一位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的歧视、不公以及孤立,或许才是其身体持续疼痛的根源。长期紧张的父子关系,导致病患的双腿突然麻痹瘫痪;而换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一度恶化的哮喘慢慢痊愈。 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 对此,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20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案中发现,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 生态城市

    作者:(美) 理查德·瑞吉斯特,Richard

    《生态城市: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修订版)》是理查德·瑞吉斯特继《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一书之后的又一名作——《生态城市》的增订版,作者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了对在第一版出版之后的三年里对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评论与反思。
  • 城市

    作者:[英] 约翰·里德 (John Read

    《城市》探究了城市存在的原因、形式和功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产生的问题,内容广泛,涵盖了从城防到下水道,从工厂到市场,从疾病到卫生健康等方方面面。对城市性质、城市生活,以及其结构、发展和居住者,进行了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 通过对最初的城市毁灭到现在的城市状况的系列研究,里德探索了城市如何联合、发展、兴盛,如何衰落和消亡,如何能够自我重建。他研究了城市与其周围乡村的寄生关系,城市赖以为生的贸易网络和外来移民,城市如何为居民提供食物和用水,如何处理排出的废物。他着力聚焦奥斯曼男爵对巴黎下水道的创造性,在此花费的笔墨一点也不逊于男爵的林荫大道规划;他对疾病和政府问题同样关注;在描述人类生活和建筑物上不分伯仲。 这是一次对城市为何以及曾经为何的全面探究,完全可以比肩于刘易斯·芒福德1962年的经典之作《城市发展史》(The City in Histroy)。
  • 老不死的传统

    作者:黎鸣

    《老不死的传统:中国文化在世界中的真实位置》作者黎鸣秉承一贯的学术风格,以其犀利的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阻碍现代化发展的种种方面进行了剖析。作者并不是要全面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试图在中西方近现代化发展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从而找出一条适合未来发展的道路。
  •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作者:Jared Diamond

    Most of us take for granted the features of our modern society, from air travel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o literacy and obesity. Yet for nearly all of its six million years of existence, human society had none of these things. While the gulf that divides us from our primitive ancestors may seem unbridgeably wide, we can glimpse much of our former lifestyle in those largely traditional societies still or recently in existence. Societies like those of the New Guinea Highlanders remind us that it was only yesterday—in evolutionary time—when everything changed and that we moderns still possess bodies and social practices often better adapted to traditional than to modern conditions.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provides a mesmerizing firsthand picture of the human past as it had been for millions of years—a past that has mostly vanished—and considers w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at past and our present mean for our lives today. This is Jared Diamond’s most personal book to date, as he draws extensively from his decades of field work in the Pacific islands, as well as evidence from Inuit, Amazonian Indians, Kalahari San people, and others. Diamond doesn’t romanticize traditional societies—after all, we are shocked by some of their practices—but he finds that their solutions to universal human problems such as child rearing, elder care, dispute resolution, risk, and physical fitness have much to teach us. A characteristically provocative, enlightening, and entertaining book,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will be essential and delightful reading.
  • 我们能相信BBC吗?

    作者:[英]罗宾·艾特肯

    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能相信BBC吗?BB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媒体品牌,每一年都在发展壮大。她的声誉与诚实精准的记者联系在一起。但是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这个公司普遍存在的左翼思想,这种思想正在危害BBC的公正性。本书展示了为何一些组织和观点得到强烈追捧而另一些坐冷板凳。 书中探讨了“公共广播”的概念,还质疑这是否就简单意味着广播和电视远离商业偏见,还提到媒体中存在的应该警惕的“隐藏的说客”。作者描述了在BBC担任记者和执行者25年的经历,以一种独特的权威视角来分析和讨论了新闻机器的内部运行的生动画卷。还告诉读者BBC是如何回应持不同政见的政客的。 对于一些原BBC职工通过媒体对他的批评,Robin Aitken做出了回应了还详细叙述了他近期与工作者决定发表此书的信函。本书是对于近期热议的公共广播的及时贡献。
  • 常识

    作者:托马斯·潘恩

    《常识:影响世界历史里程的书》是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 1776年1月以“一个英国人”的署名而发表的,它在当时的影响今人无法想象——北美大陆,几乎人手一本。成为《圣经》之后影响力最大、流传范围最广的一本书。 《常识:影响世界历史里程的书》也被作为是北美人民独立战争的纲领,它的思想后来被《独立宣言》所吸收,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灵魂。可以说,这本书缔造了现代的美国,是改变美国的第一本书。
  • 爆发

    作者:[美]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1. 本书是一本超越《黑天鹅》的惊世之作。如果说塔勒布认为人类行为是随机的,都是小概率事件,是不可以预测的;那么全球复杂网络权威Barabasi则认为,人类行为93%是可以预测的。 2. Barabasi的研究是在人类生活数字化的大数据时代基础上进行的,移动电话、网络以及电子邮件使人类 行为变得更加容易量化,将我们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他认为,人类正处在一个聚合点上,在这里数据、科学以及技术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那个最大的谜题——我们的未来。 3. 在本书中,Barabasi揭开人类行为背后隐藏的模式“爆发”,提出人类日常行为模式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爆发性”的。爆发揭开了人类行为中令人惊讶的深层次的秩序,使得人类变得比预期中更容易预测得多。 4.爆发模式的揭示,其影响力将与20世纪初期的物理学或者基因革命的影响力不相上下。
  • 如何做田野笔记

    作者:罗伯特•埃默森,雷切尔•弗雷兹,琳达•肖

    近几年,许多人类学家开始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而众所周知,民族志写作的起点和基础是研究者的田野笔记。那么,如何做田野笔记呢? 为此,三位具有丰富田野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人类学家,给出了一系列实用而又指导性的建议。本书通过大量的正在撰写的、“未完成的”田野笔记实例,考察了田野研究者如何将亲身经历和观察写成田野笔记的过程,讨论如何运用田野笔记来讲述民族志故事的方法,以及帮助研究者基于田野笔记撰写民族志的关键步骤。 本书致力于提出一套实用的田野笔记写作指导,以帮助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口述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因为田野研究和人类学方法在以上学科中都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政治学、商业管理、传播、社会福利及公共卫生等学科,田野研究和民族志也可以作为次一级的辅助研究方法。 《如何做田野笔记》系美国当代知名人类学家罗伯特·埃默森等撰写的一部有关人类学研究专著。田野调查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而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如何作田野笔记。此书结集的数位人类学家的经验谈,对此项工作作了详尽、清晰的阐述,也是该学科基础方法的指导之作。
  • 情色論

    作者:喬治‧巴代伊 Georges Batai

    內容簡介: 情色是無言的、情色是孤寂的。 所謂情色,可說是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 情色所有作用的目的在於直搗生命最內部的核心處,直至令人停止心跳。 戰爭並非君王或某一民族藉著征服累積己身財富的手段;戰爭是場擺闊的侵略性洋溢行動。.褻瀆一面與神聖的純潔面結盟,另一面則與神聖的淫穢面有染。 世俗世界的邪惡與神聖的魔鬼掛勾,良善則與神奇結盟。 法國大師巴代伊逝世50年後,我們終於可以公開閱讀、討論──情色 沒有巴代伊,不會有這本震撼人類世界的《情色論》! 沒有巴代伊,我們看不到今天的 傅柯、德希達、羅蘭‧巴特、李歐塔、布希亞……!! 情色是問題中的問題。 在所有問題中,情色最神祕、最普遍、也最遙遠。 ──喬治‧巴代伊 人異於禽獸者幾兮? 在從動物進化到人類的過程展中, 性與死亡為何成為人類文明所特有的兩大禁忌? 亂倫禁忌是否真是出自優生學的考量?婚姻與交換女人/禮物又有何人類學上的關聯?性是否等同情色?性、暴力、與死亡為何老是糾纏不清?男人為何偏愛美女?什麼是脫「俗」入「聖」的情色?18世紀法國薩德侯爵驚世駭俗的情色作品有何意義? 喬治‧巴代伊的重要論述《情色論》,從人類勞動史與宗教史的角度切入,企圖從禁忌與踰越的辯證中建構出一套情色理論,可算是巴代伊一生思想的縮影。對作者而言,情色絕非如一般所想像,是個輕浮議題;相反地,情色所涉及的是生命存在的核心課題,是對存在巔峰的探索。我們想要誠實面對人生在世的根本問題,就必須正視情色的赤裸真相。 情色是巴代伊對人生關鍵時刻、態度的寫照。就其狹義意義而言,情色是人類性禁忌下的產物,是人類面對性禁忌的踰越舉動。廣義而言,情色則代表著人類踰越其先天存在侷限與後天人為禁忌、脫「俗」入「聖」、不斷探索生命各種可能、追求極致(內在與外在,甚至與死亡息息相關)經驗的企圖;這也是為何巴代伊說情色是對生命「至死方休」的探索、肯定。 一言以蔽之,身為文明人的你/妳如果對性感興趣,為慾求不滿所困擾,對極致經驗有所好奇,對性禁忌的踰越/愉悅有著憧憬,卻又對情色再現作品中性、暴力、死亡「三位一體」的現象感到迷惑,亟思超脫一己自我的侷限、探索存在的顛峰,一窺生命的赤裸真相,《情色論》將為你/妳揭開其神秘面紗。 巴代伊是有史以來首位以嚴肅的態度有系統地探討情色議題的思想家。他一生的作品涵蓋層面相當廣泛;除了小說、詩歌、電影劇本的創作外,也發表文學與藝術評論、討論神祕宗教哲學、社會學的論文、甚至還出版過與經濟學、徽章學相關的專論,但他的終極關懷卻非「情色」莫屬。這種以情色為代表的異質論述可說上承自薩德「踰越寫作」的傳統。 《情色論》是巴代伊的代表作之一,全書展現了情色在巴代伊整個思想體系脫「俗」入「聖」的獨特觀點,因為對他而言,情色絕非是個輕浮議題;相反的,情色所涉及的是生命存在的核心課題,是對存在巔峰的探索,具有深刻的人生意涵。在不同場合中,巴代伊雖曾以「異質學」、「排泄學」、「神聖社會學」、「內在經驗」等不同用語指涉其思想,但在晚年則宣稱其所有作品可以「情色」一詞涵蓋、代表。 《情色論》從人類勞動史與宗教史的角度深入地切入,企圖從禁忌與踰越的辯證中建構出一套情色理論。在巴代伊的眼中,性與死亡跟獻祭、節慶一樣,迥異於以工作為取向、著眼於累積的理性「世俗」生活,是屬於著重花費、消耗的非理性「神聖」時刻。因此,性與死亡成為巴代伊在討論情色時所一再出現的子題。對巴代伊而言,情色是人類存在中許多看似矛盾,實則不斷辯證,甚至相依相存現象──生與死、禁忌與踰越、世俗與神聖──的最佳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