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Antifragile

    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

    From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Black Swan and one of the foremost thinkers of our time, Nassim Nicholas Taleb, a book on how some things actually benefit from disorder. In The Black Swan Taleb outlined a problem, and in Antifragile he offers a definitive solution: how to gain from disorder and chaos while being protected from fragilities and adverse events. For what Taleb calls the “antifragile” is actually beyond the robust, because it benefits from shocks, uncertainty, and stressors, just as human bones get stronger when subjected to stress and tension. The antifragile needs disorder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flourish. Taleb stands uncertainty on its head, making it desirable, even necessary, and proposes that things be built in an antifragile manner. The antifragile is immune to prediction errors. Why is the city-state better than the nation-state, why is debt bad for you, and why is everything that is both modern and complicated bound to fail? The book spans innovation by trial and error, health, biology, medicine, life decisions, politics, foreign policy, urban planning, war, personal finance, and economic systems. And throughout, in addition to the street wisdom of Fat Tony of Brooklyn, the voices and recipes of ancient wisdom, from Roman, Greek, Semitic, and medieval sources, are heard loud and clear. Extremely ambitious and multidisciplinary, Antifragile provides a blueprint for how to behave—and thrive—in a world we don't understand, and which is too uncertain for us to even try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Erudite and witty, Taleb’s message is revolutionary: What is not antifragile will surely perish.
  • 二十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

    作者:【美】伊万·斯特伦斯基

    “神话”是文学的母题,又带有宗教民俗之色彩,非常复杂。本书以二十世纪主要神话理论家们的学术生涯、工作经历与文化背景为视角,展现当代“神话”概念与理论的制造过程,对二十世纪的几种神话理论做了非常激烈的历史性批判。但作者并未试图将这一术语完全从我们的理论或分析语言中清除出去,而是指出:我们能够、或许仍可以继续用“神话”这一概念来思考;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当停止对这一概念的思索,必须明了我们所讨论问题的意向与语境,必须面对我们如何、是否,以及为何应当使用这一术语的问题。 本书曾获得美国宗教学会1989年年度图书奖,出版后引起了广泛讨论。
  • 诸神的面具

    作者:提姆‧凱樂 (Timothy Kelle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Twilight of the Idols)里说:“在这世界上的偶像比真实的事物还多。”许多人把信心寄托在成功、金钱、爱情,和所谓的美好人生上,相信这些就是通往快乐的钥匙。近年来的经济崩溃,让人重新深思这些事物的意义。提姆‧凯乐《诸神的面具》一书中指出,我们错把这些美好事物当作神,然而事实上它们并不能解决我们真正的需要。只有那独一的真神上帝能满足人心的渴望,而现在正是初次认识祂或再次与祂相遇的最好时机。
  • 人體交易

    作者:Scott Carney

    ★中譯首本人體交易秘辛紀實 ★媒體雜誌書評一致推薦 ★讓人震驚的人體與人體器官販售真相 ★收錄超過20張作者在訪探時所拍攝的真實照片 這份深入的報告書引領讀者踏上驚異之旅, 進入毛骨悚然的全球化黑社會, 一探器官、人骨、活人買賣的人體市場。 不要再說什麼叢林深處的食人族了, 當今的人類對人肉的欲望程度才是史上最高的。 我們需要大量的人體原料,提供屍體給醫學院,讓那些未來的準醫生們能夠充分認識人體解剖學;領養機構把第三世界的數千名兒童送到第一世界,填補美國家庭單位裡的斷裂;製藥公司需要活人來測試下一代的超級藥物;美容產業每年要處理數百萬磅的人類頭髮,以因應消費者對新髮型永不休止的渴望。 這是一本作者闡述自己走訪最黑暗的全球人體市場的旅程,揭露市場上每樁血淋淋交易的殘忍真相。在這裡,你可以兜售自己身體的每個器官,也可以買到任何一個你需要的身體部位。穿梭在此市集的往來者,不是器官掮客、人骨竊盜者、血牛、販賣孩子的人口販子,就是身體有殘缺或是年邁老者的賣家。他們在吵雜市集上叫賣一顆腎臟的價錢,甚至也租賃一個女人的子宮。 調查記者史考特.卡尼耗時五年,現場追蹤獲利高且祕而不宣的人體以及人體部位貿易,此一龐大又隱密的經濟體稱為「人體市場」。他揭露出各種人體交易,有駭人聽聞的,也有荒謬至極的,例如:人稱「腎臟村」的印度村莊,之所以有此一稱號,是因為多數村民都為了錢賣掉自己的腎臟;肆無忌憚的盜墓人從墓園、太平間、火葬用的木柴堆裡偷竊人骨,製成西方醫學院與實驗室的解剖示範用骨骸;某座古老的寺廟將虔誠信徒的頭髮賣給美國的假髮製造商,年收入高達六百萬美元。 《人體交易》揭露了此一產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地下貿易在歷史上的興衰和復興,並描繪早期的醫療研究和現代大學,赤貧的歐亞村落和高科技的西方實驗室,盜屍人和代理孕母,人骨販子和賣身體部位維生的窮人。雖然地方上和國際上的執法人員均嚴格取締人體交易,但是科學的進步卻造成市場上對人體組織--韌帶、腎臟,甚至是租賃子宮--的需求日益增長,讓人少有餘裕去思量血肉貿易固有的道德難題。 本書共分為十個章節,分別探討:人骨交易、腎臟買賣、販嬰、卵子販售、子宮租賃、賣血、人體臨床實驗、長生不老解藥幹細胞、人髮捐贈。 《人體交易》使讀者得以窺見種種不忍卒睹卻發人深省的景況,令人大開眼界的離奇怪誕現象,並了解此一鮮為人知的全球人體產業,及其對人們的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 隐私不保的年代

    作者:[美]丹尼尔•沙勒夫

    风靡全球的网络隐私安全圣经 高危信息生态环境的生存指南 这是一部及时、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著作,可以改变人们对隐私、名声以及互联网上的言论的看法。丹尼尔•沙勒夫讲述了一系列关于博客、社交网站和其它网站如何散播与人们的隐私生活有关的八卦与谣言的引人入胜和令人害怕的故事,并进 行了别开生面和令人深思的分析,详细阐述可行的建议,以及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能做些什么。本书的目在于,深入探讨一系列极有吸引力且非常棘手的问题,同时在介于隐私与言论自由的矛盾中,提出某些适度的妥协之举。 ----------------------------------------------------------------- 我们身处网络的世纪,人人都喜欢网络,离不开网络。 但网络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它如同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呈现出所青春期特有的狂野特质:莽撞、任性、无畏、不受约束、不计后果…… 于是,层出不穷的艳照门、无处不在的人肉搜索和大量随时随地的微博爆料……种种故意、意外或未经同意的信息,在网上大面积流传分享,而且永不消失。 无论你是强势的政治人物,或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学生,在网民集结的意见暴力面前,你都可能遭到无法无天的欺凌! 那么,网络能建立我们的人气还是毁坏我们的名声?掩饰我们的身份还是揭露我们的身份? 使用网络越自由,越使我们陷入更多不自由──如果分享八卦和散布谣言真的是人类不可悔改的天性,我们该如何应对? 国际著名个人隐私法权威、网络法律专家丹尼尔•沙勒夫通过本书为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两难寻求平衡点,教你如何在网络的高危信息环境中捍卫你的言论自由,并同时确保攸关个人名声的信息受到保护!
  • 非人

    作者:[美国] 大卫·利文斯顿·史密斯

    本书探讨“非人化”,是一部涉及历史学、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和哲学的跨学科大众读物,阅读极富快感。 事实上,非人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极易左右个人和集体。“野兽”、“蟑螂”、“虱子”、“狗仔”、“畜生”等各式各样的骂人话在任何语言中都是高频词,人们使用这些脏词的理由也不一而足,政治、宗教、族群或性别差异等原因都可能让这些贬损他人的语言脱口而出。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倾向:将他们的同类视为低人一等的动物。 这种心理倾向,在历史上曾经导致了纳粹以道德责任的名义消灭被他们定义为劣等人的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导致了卢旺达的种族灭绝,甚至导致二十世纪前的奴隶贸易,今天仍能够在加沙地带、阿富汗、利比亚等地看到它影子。事实上,除了这些重大的政治和历史事件,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城市居民对农民的歧视、大城市土著对外地人的排斥、男性对女性的暴力、还有很多人对同性恋的歧视,甚至对军事和战争的痴迷往往都根源于我们人性深处缺失的那一角,因为缺失了这重要的一角,我们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纵容自己做出不公平的判断,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 作者认为,人类的非人行为深植于人性之中,但他并不就此陷入对人性未来的悲观,因为在他看来,生物特征是可塑的,也就是说人性也可以变化。 本书是对人性的一个冷峻的指控。当今的人类,很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
  • 疑之颂

    作者:[美]彼得·伯格,[荷]安东·泽德瓦尔德

    人类今天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在互动交流中繁衍生息。然而,这样的生存境况并非没有张力存在。对于一些道德的争议问题,当人们强烈坚持适相对垒的观点时,该如何处置?当面临攻击性的基要主义的挑战时,文化如何维持其和谐性?作为个体以及作为整个社会构成的我们,如何在道德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达到理想的平衡?根据世界知名的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和安东·泽德瓦尔德,答案在于——怀疑。 本书所言的“怀疑”并非是使人麻痹、因被形形色色的选择所惶惑变得毫无决断能力的相对主义的那种,而是指对“怀疑”的善巧运用。此种“怀疑”所持的“中间立场”,使人们能够以坚定的道德认信勇敢前进,而不至陷入狂热分子的诱惑之中。通过对宗教史上怀疑精神的追溯,本书阐释了为什么真理乃至宗教信仰也需要“怀疑”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以及民主自由时代下怀疑和道德之间的深刻关联。 评价: 一本具有丰富实践智慧的书。其作者对于统治当代生活的各种心智动力有着深刻的洞见,说清了很少有人能够言明的问题。教育和宗教界的领导者尤其需要阅读此书。它鲜明勾勒出能够同时包纳普通生存感受和本质性信仰的一种理智上负责任的方式。 —— 达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 南加州大学哲学教授
  • 行为艺术与心灵治愈

    作者:蔡青

    本书三大看点: 看点一:正视在中国被弃置和曲解的行为艺术 提到行为艺术,在大众的眼中一直是以一种反面形象存在的。本书从客观、正面的角度,对行为艺术作了简要的论述,以各种实例,向读者揭示了行为艺术的魅力——行为艺术是最直接与观众交流的艺术形式。并且强调了互动在行为艺术中的重要性,以及互动的各种形式。艺术家如何将情绪传达给观众,并如何在过程中调动观众的情绪,得到观众的理解,沟通心灵 看点二:以行为艺术联通精神、启动灵魂。 旁征博引中外实例探讨行为艺术对心灵有治愈的功效。将行为艺术用于生活,是坚持艺术服务于人本,和艺术为人人的善举,行为艺术的互动如何达成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每一个行为艺术家奋力不疲的努力方向。 看点三:64位国内外优秀行为艺术家回函作者,答复书中核心论点。 .............................................................................................................. 推荐: 不加夸张地说,在行为艺术这个领域里,《行为艺术与心灵治愈》以及《行为艺术现场》这两部书是我所知道国内出版的最成熟和最深入的一套著作。 ——巫 鸿(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无论对于专家还是对于想了解行为艺术的公众,《行为艺术与心灵治愈》都是一本有教科书性质的书。 ——栗宪庭(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国当代艺术教父”) ....................................................................................... 作者蔡青以一个行为艺术家的角度,通过大量精彩的中外实例,探讨了行为艺术可以在艺术家、艺术品和观众之间促成的各种互动形式,进而论证了这些互动可以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对自闭、抑郁等心理疾患达到一定的治愈功效。作者在讨论行为艺术作品实例时,避免了泛泛而谈,而是以一个艺术家的洞察力触及了许多作品深层的社会和人文意义。 此外,本书还特别收录了多位中外行为艺术家对本书涉及的两个核心问题的答复,有助读者从更丰富视角看待本书提出的论题。
  • 叫街者

    作者:卢汉超

    本书是卢汉超教授数年前的旧作《叫街者》(Street Criers: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Beggar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一书的中文版。该书曾于2006年获美国第三世界研究学会颁发的Cecil B. Currey 最佳著作奖,并在2009年出版了韩文版。而此次的中文版不仅是旧作的翻译,更加入了近年来中西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发掘到的原始资料以及作者本人的研究心得,从而使其成为原书英文版基础上的中文新作。 中国乞丐文化在历史时段上有强大的延续性(时),在空间地域上有惊人的一致性(空),它与主流文化乃至精英文化之间又有生动活泼的交流性(上下),而这种交流性也反映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其实质也是一种上下关系。 本书是作者在其英文获奖原著Street Criers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紧扣时、空、上下这三个主题,对晚清以来的中国的城市底层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是中国都市文化史和次文化研究领域内一部有创意的新作。
  • 古犹太教

    作者:马克斯·韦伯

    《古犹太教》原为《古犹太教》第一篇第一章的注。在《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一书里,韦伯习惯在各书的首章里说明他在处理此一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重要参考文献以及更重要的研究史的回顾。
  • 中国人的气质

    作者:(美)明恩溥

    《汉译经典09:中国人的气质》是明恩溥在《字林西报》发表的一组介绍中国人生活、风俗和性格的文章的合集。《汉译经典09:中国人的气质》生动概括、描述了中国人的一些典型性格特点。虽然有一些误解和偏见,但大部分的观点还是客观犀利的,可以让我们对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真相”有深刻的了解。鲁迅先生生前曾向国人郑重推荐此书。
  • 殺戮的艱難

    作者:張娟芬

    始於法務部長王清峰下台,2010年死刑議題自此開始延燒,媒體與大眾輿論在殺與不殺之間擺盪。作者張娟芬於此書回溯沸沸揚揚的2010年,親身採訪死刑犯,讓大眾看見死囚在罪刑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剖析台灣司法制度在執行死刑上尚存在的缺失與不健全,讓大家深思以暴制暴之下仍暗藏的問題。本書提供一個空間更寬廣的思考平台,讓社會大眾能以更多元的角度來衡量生命的重量。
  • 大国医改

    作者:朱幼棣

    医疗腐败、药物滥用,以及药品回扣和“处方费”,直至“板凳费”之类“创收”,都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 在现有卫生体制下,在危害极大的污血事件中,最难治理的,其实不是民,而是官。 为什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十年来只开花,不结果? 无论是财政买单,还是医保保底,中国穷人应该有免费药。 体制机制改革,根本上就是为了千千万万民众,能在低水平的医疗服务上,公平合理地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舍此之外的堂皇言辞,大抵可认为是扯淡。 直面医改前途步步维艰的瞬间,直面理想回归照耀的瞬间,让我们心忧天下。
  • 身份建构与物质生活

    作者:袁进,丁云亮,王有富

    从1949年建国一直到1980年代以前,“工人”这个名词是中国社会使用频率极多的名词。然而一直到今天,对于当代工人的具体研究还是很少。本书以1950年代,即建国初期的10年为线索,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探寻了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引导下,上海工人阶级伴随着生活方式的结构性变动,如何利用集体的文化习得,重新构建新的阶级意识,相应地呈现出崭新的行为动机、精神态度、价值信仰的表现,进一步推动社会机制运行的状况。作者将具体的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文化场景,放在独特的中国历史语境下考察,进一步阐释了新的制度、意识形态如何利用话语实践,建构了上海工人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此类生活通过怎样的个人的行动关系、状貌呈现出来。
  • 美国人与中国人

    作者:许烺光

    本书的目的是对美国和中国两个社会的人的共同性做深入考察。作者首先考察了艺术(特别是绘画,文学和男女之间的行为模式),接着将这些个人性格特质与社会文化环境联系起来,讨论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特定境况中的行为方式如何与两种民族文化模式相融合。最后探讨了两个社会。
  • 宗族·种姓·俱乐部

    作者:[美]许烺光

    许烺光在《宗族、种姓、俱乐部》中说:中国人是以情境为中心处世的。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始终是要有一个依靠的,这种依靠就是宗族。在过去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有作为一个宗族的成员才可能获得相应的社会身份,经济上的、政治上的利益,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
  • 老狐狸经

    作者:山阴慧人

    最美丽的英文—推开生活之门,ISBN:9787204093311,作者:艾柯
  •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作者:Ruth Benedict

    Essential reading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Japanese culture, this unsurpassed masterwork opens an intriguing window on Japan. Benedict's World War IIera study paints an illuminating contrast between the culture of Japan and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is a revealing look at how and why our cultures differ, making it the perfect introduction to Japanese history and customs.
  • 消费文化读本

    作者:罗钢,王中忱

    消费文化是今天学术研究的一个显赫课题。消费文化以及它的最大表征,物的大规模扩张,预示着一个新的社会形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涉及到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消费的扩张带来了怎样的转变?在本书中,我们在齐美尔、鲍德里亚、布尔迪厄和德赛都等人那里,看到了消费的历史脚步是如何踩断了传统的社会的结构的,同时,它又是如何改变了人的神话的。不仅仅如此,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符号学在消费文化的探讨中是如何联结的。
  • 摇滚与文化

    作者:王逢振

    《摇滚与文化》收入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摇滚音乐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听众的影响。摇滚音乐在西方影响了现在仍然活着的和代人,在我们国家正在影响着年轻的一代,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认识摇滚音乐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