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倾听底层

    作者:郭于华

    本书主要采用人类学田野作业和口述历史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和探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作为社会下层的普通人——农民(包括农村女性和老人)、农民工、城市失业下岗工人等群体的生活经历和实践活动。经由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和二者互动过程的分析,作为个人经历的微观事实与宏观的社会历史结构之间得以建立联系,我们也可从中获得作为一种文明及其转型过程、机制、逻辑和技术的洞察。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讲述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从城乡差距、贫富不均到经济掠夺问题,加上全球霸权在金融海啸中显露的腐败,种种迹象显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作者特里•伊格尔顿希望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该书通过大量实证内容反驳了世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当下的经济建设工作有着深远且具操作性的指导意义。
  • 我在底層的生活

    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 Ehrenreich,

    『如果你想瞭解一個階級,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入他們』 盤踞Amazon商業類暢銷書榜長達十年 開啟「臥底報導」的先聲之作 有數百萬美國人一年到頭工作,只賺得低廉的薪水。一九九八年,芭芭拉.艾倫瑞克決加入他們。使她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是,那些叫人「改變人生」的言論,這些說詞宣稱:只要有工作,不論是哪種,就能使你向更好的生活前進。但是,一個人如何能光靠六到七美金的時薪生存,更遑論成功? 為了找出答案,她頂著六十歲的身驅,從佛羅里達到緬因,再到明尼蘇達,芭芭拉先後當過女侍、旅館房務員、清潔女工、看護之家助手,以及沃爾瑪的售貨員。她很快發現,沒有什麼工作是真的「不需要技巧」,即便是最底層的職業,也要求精神和體力上的龐大付出。她也同時學到:一份工作並不夠,如果你想要有個安穩的小窩,就需要至少兩份工作。 她以一貫的幽默與辛辣描寫這段交雜著汗水、淚水、清潔劑與番茄醬的低薪生活 。這一個月下來,她深深體會到在那種薪資水平和高壓管理之下,再怎麼有上進心的人都無法翻身(尤其是中年婦女);但是在底層生活中,勞工們的苦中作樂與真性情,又讓她感動無比。 芭芭拉想為廣大的勞工們發聲,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維繫這個社會的實質力量,但是得到的回報卻不成比例。本書上市後在全美造成廣大迴響,各大媒體也以本書為主題拍攝相關的專題報導。金融風暴後,窮忙族成為普遍現象,本書也成為探討「工作貧窮階級」(Working Poor)的代表作。 讀過本書之後,下次使用旅館的浴室或在餐廳享用一餐時,心態必定會大不相同。
  • 裸女

    作者:戴斯蒙德·莫里斯

    《裸女:女性身体的美丽与哀愁》是一本关于进化、社会学和女性身体研究的书,它引领全球女性重新认识真实的自我。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研究,运用事例和数据分门别类地描绘出女性身体各个部位的历史,及其在各种文化习俗、种族、地域的合力下完成的“内在变革”,展现了经过上千万年进化而来的、隐藏在女性身体里的完美结晶和不为人知的身体秘密。 与弗洛伊德研究人类非常行为不同,著名的动物学家莫里斯侧重研究人类的正常行为,他站在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将人安置在人类进化历史的经纬之中观察、解剖、透视、阐述现代人的行为。
  • 黑苹果

    作者:袁岳

    袁岳每年在大学巡回演讲数十场,他发现,“超过50%的同学,除了自己的同学、同乡,在社会上能说得上话的人,一个都没有”,社交成了一个严重的缺项。 也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比一般学生更有社会意识,是学校里实习、创业、公益、社交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在大学期间,他们就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人。“如果我们把一般社会上的人看成苹果,把一般学生看成青苹果,那么他们,就属于我说的黑苹果。” 袁岳这本书,就是为培育更多的“黑苹果”而写,这里面没有繁缛的、一本正经的社交礼仪,只有一些朴素、实际的人情世故,以期枯竭的人脉资源可以变得丰沛,干燥的人际关系可以变得温润。
  • 风景与认同

    作者:[美国] 温迪·J. 达比

    本书是一项跨学科研究,涉及1750年至今的广阔时段,考察了风景在历史阶级关系和民族认同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全书分文化表达、政治内容和民族志三部分,论及风景区的立法史、风景进入权与政治进入权的冲突或互动、交通运输体系与景区环境保护的关系、围绕景区开发和土地使用展开的博弈、隐匿在风景里的权力关系等。多重视角相映成趣,在学术视野和方法上都具有启发性。
  • 李银河:我的社会观察

    作者:李银河

    李银河教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性学是她一生的研究主业。这本书的内容,按话题分为性别、爱情、倾向、观念等四个部分。几组话题从性别、爱情、婚姻、性与道德等角度,介绍了男女性别权力关系演化史,女性主义兴起、发展及现状,探讨了同性恋者、虐恋者等性少数群体的性权利问题,点评了几个主要国家对性少数群体的宽容政策,还讨论了由于性观念迅速变化而出现的一些引起大众关注的社会现象。在这本书中,作者秉持一贯的自由派立场:从不倡导人们都参与“酷儿”、“虐恋”等实践或相关活动,但持续关注并呼吁尊重少数人的非主流性权利。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作者:梁晓声

    【关于中国,关于社会,梁晓声二十年思考结晶。作家龙应台隆重推荐!附赠精致书签! 】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 》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本书特色】 ☆ 二十年思考结晶,超值收藏:著名作家梁晓声思想随笔精选,收录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 ☆文学界“异数”,大人文情怀:梁晓声是文学界的“异数”,他的文字兼具作家、思想者、民生问题观察员三个维度,质朴,淡泊,犀利!梁晓声是中国少数敢说真话的作家之一;作为政协委员,他为百姓疾苦拍过桌子。他以悲悯的情怀、敏锐的目光直面中国社会问题,为平民代言,思考国家责任,呼唤社会良知,让读者看清社会真相! ☆ 附赠精致纪念书签:最深刻、纯粹的思想随笔,随书赠送精致纪念书签一枚,精彩不容错过! 【评论推荐】 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作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 龙应台 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 ——评论家、文化学者 张颐武教授 鲁迅、巴金和沈从文等作家继承的都是契诃夫的传统,而梁晓声是个例外,梁晓声继承的是高尔基的传统。 ——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教授 他的写作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始终禀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始终高扬着人文主义的旗帜,他从不因为所谓纯文学的原因而放弃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他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者。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 吴义勤教授 作家分两类:一类服务于社会,一类服务于心灵。而用心灵发展出的智识,又反哺于社会,或从社会发展出的智识,透浸于心灵,则是作家应物的本事。梁晓声有他那一代的作家的显著特点,既勤奋又悲悯,在社会与心灵的总作用下,替我们发声,这是尤为要致以敬谢的,我为其常识与智识所感动。 ——《新周刊》主笔 胡赳赳 生活中的梁晓声或许是个乡愿,低调、充满温情,但在争取公权力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梁晓声是个斗士,声色俱厉、直言上书。 ——《南方人物周刊》 如果一个民族完全陷于理想主义的狂热当中,那实在是太天真了,但是如果在一个民族当中,完全找不到理想主义的痕迹,那又实在是太堕落了,所以我想在今天我们这样一个商业社会当中,我们身边还会有像梁晓声先生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应该是我们所有年轻人的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凤凰卫视• 世纪大讲堂》 我深为梁晓声的骨气和血性而感染……在为梁晓声不泯灭的良心叫好的同时,也不由使我为之一震:原来中国有血性的好人还没死绝!! ——经济学家 巴俊宇 喜欢梁晓声的思考,很深刻。从他的角度解读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很多思想给人启发。 ——普通读者 好运08
  • 民主是个技术活儿

    作者:李梓新

    在英国这样的民主社会,并不能说贪腐就从此绝迹,但它永远有一个机制来制约,有一个媒体的监督,来防止权力的滥用。让那些滥权的官员和机构,都难逃公众的责难。媒体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那些让人痛恨和尴尬的滥权。伦敦的舰队街,也是报业的集中地,其实就是这面镜子的总部,发挥了第四权的角色,与行政、立法、司法的鼎足三权并肩而立。 从英国的历史看,民主最后的成就,还在于领导人的气质与胸襟。丘吉尔领导英国在二战击败纳粹德国,但丘吉尔本身却在战后的选举中落败,二战时雄霸天下的首相,1945年黯然下台,但他却一点也没有失去对民主的信心,反而是自我调侃说:人民对领袖的无情,就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特征。 丘吉尔后来在1950年的选举中卷土重来,重登首相宝座,做了5年。他还因写作二战战史赢得了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都是英国民主发展的佳话,也展示民主所需要的政治文化,要有一种容忍的精神,更要有民主素养的领袖。 但国内民主也往往是海外殖民的源头。丘吉尔的保守党在战后处理印度、马来半岛等地独立的问题时,就难舍帝国主义的价值观,引起了国际进步力量的围剿,也被国内左翼势力所攻击,而最终要让这些殖民地独立。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分崩离析。这也显示英美等民主国家的内部民主,却往往是对外霸权的基础,内外有别,也因此造成二战后第三世界的反弹,即使在冷战之后,还是今日国际关系的矛盾根源。
  • 想象更好的世界

    作者:沈睿

    学者沈睿旅美多年美国社会观察 美国民主、自由、社会、女性、教育、生活的种种细节 热爱生活中最好的部分,抗击可以改变的部分,想象更美好的部分。 人性的恶是普世的,人性的善却需要来追求和常常的耳提面命。 饱含深情,理性在生动形象的后面 深入思考,历经沧桑的洗练与活泼 她的文章看不出有意的经营,看不到某种暗示或强调。她好像不是在写,而是像一条小溪自然而然地流淌,就如同与朋友对面相坐,娓娓而谈,时而有低语的会心,时而有忘情的感动。——学者 邢小群 于我而言,沈睿更是一个女性作家,女性的细腻体现的淋漓尽致,捧在面前的是满满的感情。 ——读者 Maomao 她的文字是淡淡的,逐渐的,并不狂热,但走入内心;看她的文字,那么自然而然又有着独有的光泽;它令我产生阅读的快感,感到书写的欲望。 ——读者 小雨 看她的字,几分钟之内总会有惊喜。——读者 原子酱 本书为沈睿教授多年来在美国工作与生活,观察美国社会、政治、民主、自由、女性、文化、教育的日常所写作的随笔及评论。 作者以客观的态度,叙述亲历的美国生活,讲述观察的种种现象,评价日常细节中的价值,引发读者思考,对国内读者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本书观点鲜明,表达温和,文采优美,情感丰沛,深入浅出,颇受青年读者和年轻知识分子读者群体喜爱。
  •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

    作者:张鸣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收入22篇文章,大致以时间为序,以专题形式,论述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各阶层与各时期国家权力的互动、乡村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以后者更为精彩。 中国农村政治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非走这一步?《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正是通过回顾1903—1953年之间的农村社会历史,试图彻底厘清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和文化结构变迁的内在线索和发展方向。理清这个脉络,对认识百年中国,尤其是大规模推进现代化的近代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智慧书

    作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智慧书》为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代表作,浓缩了做人处世的智慧,汇集了关于知人、观事、判断和行动的300则箴言,其待人之理、律己之道,堪称则则精辟、字字珠饥。本书以一种令人惊异的冷峻态度,极深刻地描述了人生处世经验,提供了战胜艰险、困顿与迷茫的种种神机妙策。《智慧书》自1647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国普通读者的喜爱,已有七种英译本;格拉西安也被尊崇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代宗师。
  • 另一个国度

    作者:[德]扬-维尔纳•米勒

    德国知识分子对两德统一作何反应?他们如何看待德国的民族身份及其国际新地位?本书是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仅考察了德国人变化中的民族观,讨论了它们同纳粹时代的关系,也清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政治思想的广泛发展——同时批判地反思了德国作家、思想家长期以来的一些盲点。 米勒解释了为什么许多知识分子都对统一持防范态度,为什么统一尤其将左派逼入了一场至今有待克服的大危机。他分析了君特•格拉斯、尤尔根•哈贝马斯和其他一些所谓“怀疑的一代人”的回应,这些知识分子同两次大战之间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传统相决裂,他们将自己重新树立为改变战后政治文化的一代“民主精英”,并试图在1989年之后再次发挥类似作用。他讨论了“宪法爱国主义”这个德国观念,也讨论了“1968年一代”的反民族主义,并且首次全面地分析了德国“新右派”。本书写法明快而优雅。它评价了关于民族国家之前途的激烈论战,描述了德国的公共记忆,并且更宏观地反思了知识分子在后极权社会里能够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
  • 被人遗忘的人: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

    作者:吕楠

    《被遗忘的人》1989-1990年 吕楠的三部曲之旅是从拍摄精神病院起步的,从1989年开始,吕楠前后走访了38家精神病院和上百个患者家庭。每拍摄一个精神病人,只要条件和情况允许,吕楠都会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了解病人的身世、家庭背景和病情,并作记录,采访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小时。通常接下来的拍摄会再花一至两个小时。 有一次,吕楠在北京安定医院拍摄,在一间病房外面,遭遇了一个强壮的病人,吕楠本能地用手护住头,就在这时,那个病人却向他伸出一只手,要和他握手。在这一瞬间,吕楠被病人的友好和善良深深触动,此后,在吕楠的心目中,再也没有精神病这一概念,在他眼中,精神病人和所有的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正常的感情。 吕楠在拍摄中发现,精神病人在“文革”中一度被当作是没有远大理想的人群对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语录曾经被用来作为精神病人的治疗手段。他在四川一家精神病院的墙上看到一条标语:“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那个“魂”的云字旁被人抠掉了,变成了“没有灵鬼”。 陶世茂,22岁,是四川一个偏僻农村里惟一的大学生。寒假回家时首次发病,杀死母亲,打伤父亲。极度恐惧的家人便把他关进石头房子里。每天为他送饭的是最疼爱他的85岁的奶奶。 采访完患者的家属,吕楠提出要见一见患者,患者家属用杠子为他抬开压在石头房子顶部沉重的石块。吕楠下到石头屋子里,和病人聊了一会天。在此之前从来没人敢下去,但吕楠却发现病人非常正常。只是因为石头屋子里面太暗,环境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吕楠才回到屋外。 患者的父亲和奶奶满面愁容地坐在石头房子前。吕楠和石头房子里的患者商量:我希望别人知道你在这样的屋子里,你的手能不能伸出一点来。患者照办了,于是,吕楠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只从狭小洞孔里向外徒劳挥舞的手比出现完整的病人像更令人震撼。 在谈到精神病院拍摄时,吕楠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尊严”。广西一家精神病院的重病者病房,全身赤裸的女病人站立在铁栅栏做成的铁门背后,双手搭在铁栏杆上,病房外的近景坐着一个老年女病人。照片旁的说明文字写着:重病者病房里23岁的女病人住院超过一个月,但她从来没有离开过13号病房。 吕楠说:“她可以坐在那里,也可以站在那里,也可以趴在那个上面,她可以在房间里的任何地方,而且事实也是如此。但是我要让她的尊严显现出来,只要她是歪七扭八地靠在这个门上面,我就不会拍。” 吕楠对女病人说道:你能站过来一点吗?病人按照吕楠说的靠近门站着。近景的老年病人本来也在病房外坐着,但是偏离画面,吕楠看见了,希望把她也加进取景框:如果不加进来,可能会有两层歧义,一、会让人觉得这家医院所有的病人都是关在房间里的,其实病房里的病人只是比较重的一个;另外,画面上没有老年女病人出现,房间里的人就太强了。 吕楠叫老年女病人坐过来一点,更靠近画面中心:“很多人慢待摄影,他们有一个事先虚设的前提:世界是为摄影师准备的,你‘咔嚓’一下就行了,没那样的事。你必须要调整,但是这个调整不能违背真实,调整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够,但不能过。如果画面里没有关在房间里的女病人的话,就没有力量,老年女病人不过来,我也没法拍,我等她过来了,就开始拍,拍了五六卷,直到院方很客气地把我请出医院。” 吕楠对待所有的病人都一视同仁,即使是丧失行动和语言能力的病人。在一张照片旁边,吕楠写道:“天津的一家精神病院,她不会说话,是警察三年前在大街上捡的。她有破坏欲,医院不能为她提供衣服和被褥。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她都是躺在地上,确切地说是躺在自己的尿和屎的混合物上。这些脏物一星期才会有人来打扫一次。拍照半年后,她死于这家医院。”面对这样的病人,吕楠按下快门的瞬间也是她挺直身子坐在没有床垫的床上,而不会是歪歪斜斜躺倒的样子。 吕楠在很多照片旁边都有简短说明,写下了病人的姓名、家庭、住院前后的基本状况。以前,别人问吕楠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照片说明,吕楠也讲不明白,直到看到桑塔格在《旁观他人之痛苦》里对摄影家萨尔加多的作品提出了批评。桑塔格这样写道:“这些照片以孤苦无告的蚁民百姓为焦点,却又把他们打回孤苦无告的原形……他们的姓名在图片说明中一律从缺,拍摄人物照却不列出对象的姓名,等于是在有意无意之间与名流文化同流合污,同时助长了对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摄影口味的贪婪需索:只授予名流姓名,而将其他人贬降为他们的职业、种族及惨况的代表性样本。”吕楠发现现在可以很地好回答这个问题:我写下说明文字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把他们的苦难当作他们的职业。 也有例外,画册里有一张拍摄于北京一家精神病院的照片,小女孩怀抱一只玩具熊猫,目光与镜头对视。吕楠在照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道:女孩,11岁。由于缺少儿童病房,中国绝大多数儿童患者只能同成年人住在一起。这些成年人不仅不会照顾他们,有时还会打他们。 画册上原来有小女孩的名字,但是在画册制版的当天晚上,吕楠考虑再三,还是把女孩的名字划掉了。吕楠担心女孩以后痊愈了,不愿意让人家知道她以前的经历,有名字就会带来麻烦。 耗时两年完成的《被遗忘的人》虽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吕楠并没有强调病人的痛苦和惨状,而是以极其克制的拍摄手法,真实再现了精神病人的生存状态:“我拍完了精神病院以后,才理解病人的想法:医院外面才是精神病院呢。里面倒像教堂,像寺庙,像修道院,宁静至极,安静极了。”
  • 唔该,埋单

    作者:吕大樂

    该书是旧书新果,初版发行于1997年7月香港回归的节点上,10年后,吕大乐增订该书,添加了一则后记《有落,后数》,作为对“后九七”的补充和回顾,而10年前的主体内容不作变动,以示对照。
  • 阶层是会遗传的

    作者:三浦展

    “社会阶层差距”的变奏曲,到底是什么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与前途!《阶层是会遗传的》出版后即登上日本亚马逊第一名,并长据日本纪伊国畅销排行,在日本掀起广泛讨论。作者三浦展在日本为著名社会学家,所提出的理论不但被大众接受,也启发了社会学者的研究范畴。M型社会与贫富差距已经不是“可能”而是“现实”,面对父母的“下流化”,孩子才是受害最深的族群。 另类视角审视社会阶层的形成,重新评估孩子的人生契机,妈妈晚上愿意为孩子做饭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父亲的阅读的知识面也与孩子的成绩有绝对的关系,“成绩低”的孩子,父母和孩子都偏肥胖,夫妻间的感情好坏也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例,什么样的是所谓能培养“聪明孩子”的父母? 父母的生活时间不规律,很难一家人一起享受晚餐和交流的乐趣的,孩子的成绩越烂?孩子们之间产生学习成绩的差别的原因,实际上不仅仅是“收入的差别”,还有“生活质量的差”。 父母的工作、所得,以及价值观,都会左右孩子的人生,这对孩子公平吗?孩子的成绩好坏,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呢?当然每个孩子都会有天分上的差异,但实际影响孩子的是什么,当财富被垄断,贫穷变世袭,你的孩子有机会翻身吗?
  • 嫉妒

    作者:[美]约瑟夫·爱泼斯坦

    约瑟夫·爱泼斯坦(Joseph Epstein)用一种轻轻披着知识外衣谈天说地、博学而谦逊的写作风格,带我们踏上一趟与嫉妒的许多面目遭遇的旅程。他认为思想家们如约翰·罗尔斯(John RawIs)、叔本华(Schopenhauer)和尼采(Nietzsche)有关嫉妒的文字写得那么出色;他辨识嫉妒、羡慕、妒羡、怨恨和幸灾乐祸,为种种令人嫉妒的事物分门别类,包括财富、美貌、权力、天赋、知识和智慧、极度好运,以及青春。他看到学术界的怨气,那里的嫉妒夹杂着由无能所激起的势利,还方甏心费力地计较宇宙的不平等;他还提供了一次对《奥赛罗》(Othello)的精彩阅读,提出这部作品更多的是以伊耶戈(Iago)的嫉妒而非奥赛罗(Othello)的妒羡来推进的。他揭露嫉妒的背后是~种强烈的恶意一嫉妒者希望摧毁别人的幸福。 爱泼斯坦以过人的睿智,用一种深思、刺激和风趣的方式凸现我们人性的弱点。 嫉妒者希望推毁别人的幸福。 七宗罪——骄傲、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贪吃、淫欲,长久以来是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道德家所关注的问题。在当代,我们仍着迷于这些久远的罪恶,我们中有的人与这些罪恶进行斗争,有些人则为它们歌功颂德,这揭示了我们界定人性的持久愿望,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神圣的热望。牛津大学出版社和纽约公共图书馆把美国当代七位著名学者、作家聚集在一起,写下关于这七宗罪的深思冥想,成为这一套妙趣横生的系列丛书。 作者展示了嫉妒的众多面目。他分析思想家们――例如罗尔斯、叔本华和尼采——为什么写出这么出色的嫉妒;他分辨嫉妒、羡慕、怨恨和幸灾乐祸,为种种令人嫉妒的事情分门别类,包括财富、美貌、权力、天赋、知识和智慧、好运和青春……爱泼斯坦用一种深思和风趣的方式凸现我们人性的弱点。
  • 贪吃

    作者:[美] 弗朗辛·珀丝

    弗朗辛·珀丝(Francine Prose)端出一桌关于美味的一宗罪——贪吃——令人惊异的宴席,充满机智诙谐并引人入胜的观察。她追溯了贪吃的观念是如何沿着我们关于拯救与诅咒、健康与疾病、生命与死亡的思想而发展演化的。珀丝为我们提供了一顿鲜活的“自助餐”,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和乔叟的《赦罪僧的故事》,到佩特罗尼乌斯的《萨蒂利孔》和但丁的《地狱》,表明在中世纪的西方贪饮暴食是一种深刻的精神事务;而今天我们把贪吃从罪变成了病——被我们妖魔化的可怕的胆固醇和危险的红肉。确实,现代人流行暴食是我们基于压力、自毁或者为了逃避人际关系和社会接触而吃得过多。但珀丝同时提醒我们,贪吃也是一种快乐和激情的主张。 七宗罪——骄傲、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贪吃、淫欲,长久以来是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道德家所关注的问题。在当代,我们仍着迷于这些久远的罪恶,我们中有的人与这些罪恶进行斗争,有些人则为它们歌功颂德,这揭示了我们界定人性的持久愿望,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神圣的热望。牛津大学出版社和纽约公共图书馆把美国当代七位著名学者、作家聚集在一起,写下关于这七宗罪的深思冥想,成为这一套妙趣横生的系列丛书。 作者追溯了“贪吃”这一观念是如何沿着我们关于拯救与诅咒、健康与疾病、生命与死亡的思想而发展演化的。在中世纪,“贪吃”是一种深刻的精神上的事务,而今天,“贪吃”已从一种罪孽变成了一种疾病——它是被妖魔化的胆固醇和红肉造成的恐怖。
  • 礼不远人

    作者:李宝臣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主要内容:历史上的事情,古人的生活,很多时候并非今人凭借当代的理念与场景所能体会的。作者以情景与情理为视角,回归历史场景,还原社会风貌,从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和丧礼五个方面解读明清京师礼制文化,及其对人们生活模式、民族精神文化的影响。在讲述中,作者结合具体生动的实例,把礼制内容和自己的见解融入其中,分析入情入理,叙述趣味盎然。
  • 未来的冲击

    作者:托夫勒

    《未来的冲击》是托夫勒奠定声名之作,《未来的冲击》的出版也标志着未来学进入美国文化的主流领域。在社会的剧变下,短暂性的讯息不断袭扰人类的感觉,新奇性的事物不断撞击人类的认知能力,而多样化的选择则不断搅乱人类的判断能力。当人类无法适应这三股联袂而来的变动刺激时,便导致了变动的疾病:未来的冲击。未来冲击的大风暴此前早已席卷一些发达国家,许多人一提起“未来”便为之色变。他们患了“未来的恐惧症”,开始逃避“未来”,盲目地走回“过去”。在未来的袭击下,他们开始退却,拒绝介入社会。嬉皮避进荒野之地,流落到孤岛,不愿再食人间烟火,宁愿去过着一种“单纯而愚昧”的生活。他们开始抽大麻烟,因为神经麻痹之后便不会再去想到未来。他们追求销魂的高潮经验,因为这种高潮经验可使其忘我。他们走向神秘主义,因为神秘主义可使他们返回过去的幽远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