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社会学
-
人的境况
在本书中,阿伦特力图表明“积极生活”的三种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是基于人的条件而做出的,她理解的人的“条件”,既不是所谓人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康德意义上规定人类经验方式的超验条件,而是人在地球上被给定的那些生存条件:劳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维生,工作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建造一个人造物的世界,行动的条件是人们必需在交往中彰显自己,回答“我是谁”的问题。离开了这些条件,生活就不再是“人”的生活了。在此意义上,人是被条件规定了的存在(conditioned beings)。但他们的活动又创造着自己下一步生存的条件,比如劳动超出家庭和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发展,和人从宇宙的角度对地球采取行动,都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处境。本书在结构上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是“积极生活”(vita activa)与“沉思生活”(vita contemplativa)的二元对照。第一章给出的两种生活的对照,为全书确立了一个隐含的背景框架。实际上,只有在此二元对照下,劳动、工作和行动才可能有效地保持自身,因为与两种生活方式相应的,是古代西方对两个世界的想象:柏拉图的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或基督教的尘世之城和天上之城,前者是变化的、有死灭的,后者是永恒不变的。在那里,制作或工作被当成一切活动的原型,人在制作中模仿神圣世界的创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荣耀都来自后者,后者才是他渴望回归之所。阿伦特认为这种沉思生活高于积极生活的等级秩序,在传统政治思想中导致了对政治的伤害,因为政治哲学家倾向于以制作模式把行动理解为按照某种真理来统治。但对立之消隐的灾难后果,要在世俗化的现代才清晰地浮现出来。在神圣世界不再被信仰,沉思“被逐出有意义的人类能力行列”之后,制作活动也失去了衡量他的产品真实性的标准,作为人造物的世界越来越相对化,丧失了它得以立足的持久性和稳固性。二元世界观的消失,一方面让现代人丧失了作为生存条件的“世界”,另一方面人被抛回到自身,返回到孤独内心来寻求真实性和确定性的基础。“世界异化”和“向自身的回返”最终以牺牲世界和牺牲行动为代价。虽然在现代早期,人作为制造者获得过短暂的胜利,那时人曾被高举为目的,但“由于现代的世界异化和内省被提升为一种征服自然的无所不能的策略,也就没有哪种能力像制作——主要是建造世界和生产世界之物的能力——一样,丧失得如此之多”(本书第242页)。在最后一章,阿伦特哀悼了技艺人(homo faber)的失落:匠人精神始终预设了一个物的世界,在那里,物质闪耀、语词可听,但在世界塌陷,甚至被还原为生物循环意义上的自然的情况下,最终是劳动动物(animal laborans)取得了全面胜利,而这就是我们已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本书收入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的三篇文章,分别为《狂欢节与食人族--世界对抗的游戏》《恶会腹语》《为何一切尚未消失》。作者将现代性设想为一场肇始于西欧的冒险和一出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在西方宗教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价值标准被输入的所有地方不断重演的巨大闹剧。在全球性的媒体-虚拟-网络垄断或说霸权之下,人的存在显然只能以自身的消亡为代价。他只有以自身在技术层面的消失和融入数字技术的秩序为代价才能获得永生。
-
什么是批判?/ 自我的文化
- 编辑推荐 -
·首次完整收录福柯晚期所作的两次演讲——《什么是批判?》和《自我的文化》,以及演讲后精彩的问答和讨论环节,福柯的机敏和睿智在其中展现无余。
·本书编者参照福柯演讲手稿对两次演讲的文本进行了悉心校订,以期使福柯思想的面貌臻于完整。
·福柯的这两次演讲,时隔五年,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演变。此次同时发表这两次演讲不仅极富意味,也可为研究福柯晚期思想提供一把钥匙。
- 内容简介 -
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晚期所作的两次演讲。
第一次演讲,名为“什么是批判?”,于1978年5月27日在法国哲学学会举行。福柯把自己的研究纳入由康德《什么是启蒙?》一文所开启的视角,把批判定义为一种伦理—政治态度,而此态度在于一种不被过度治理的艺术。
第二次演讲,名为“自我的文化”,于1983年4月12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所作。福柯在其中把自己的研究定义为一种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本体论,指出他对启蒙的看法和他对古希腊-罗马的分析有关。随后,福柯在伯克利分校还参加了三次讨论会,回顾了他哲学进程中的若干方面。
批判既可针对治理,也可针对自己。无论是质疑治理的批判,还是质疑自我的批判,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启蒙的精神。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编者把《什么是批判?》和《自我的文化》放在一起的用意。
-
导读福柯
-编辑推荐-
通过《疯癫与文明》和《知识考古学》等文本,米歇尔•福柯确立了自己作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理论革命中最重要人物之一的地位。福柯的影响力不仅在于其后期出版的作品,更在于福柯1984年去世后,围绕其作品的争论从未间断。
这是一本简单易懂的导读书,介绍了福柯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它们的背景以及被各种批评家引用的方法。通过剖析一些关键概念,如权力、话语、知识、性、主体性和疯狂,本书作者引导读者了解那些奠定了今天多个学科领域基础的理论作品。她还提供了作品到作品的阅读指南,包括福柯的主要文本和进阶阅读书目,以帮助那些想在更高水平上从事研究的人们。
如果你想要理解福柯及其作品引发的复杂争论,这本书是重要的第一步。
-内容简介-
本书没有专注于福柯主要理论文本的特定章节,而是关注了福柯在不同时期的职业、访谈和论文,以及作品中他所关注的问题。
在第1章,作者回顾了孕育福柯思想的智识和政治环境。
在第2章“权力和机构”中,作者考察了福柯关于权力和反抗的作品,特别是关于社会结构和机构的作品。
在第3章“话语”中,作者讨论了福柯关于话语的自治规则和功能的作品。
在第4章“权力/知识”中,作者考察了福柯关于挑战知识和真理的常识性地位的作品,以及他关于这两个概念运作方式的理论作品,这两个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机制中,其目的是排除其他信息。
在第5章“身体和性”中,通过考察福柯关于性的作品,作者关注了福柯理论中权力在身体中被建立和抵制的方式。他记述了性的历史,引发了对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化的广泛研究。该作品不仅对性理论具有影响,而且还对文学中个体本质和再现个体形象具有影响力。
在第6章“质疑主体”中,作者分析了福柯对主体或个体,特别是关于疯癫与理性概念的作品。
在最后一章“福柯之后”,作者考察了使用和阅读福柯的方式,并勾勒出在不必严格遵守他所写的一切的情况下,使用福柯的方法。
-
突破可能性的极限
提出无法满足的要求,完成无法完成的使命不受可能性的约束,突破可能性的极限异想天开天可开,不切实际最实际“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和“欧洲青年知识分子先锋的偶像”、当今西方学术界最炙手可热的思想家斯拉沃热·齐泽克的最新时政言论册子在书中,作者敏锐地观察当下最新的世界变局,从金融危机、中东动荡等入手,对当今欧洲民主制度与资本主义面临的困境做了前沿的分析,并不断探索新的出路,对无产阶级、私有公共空间等传统理念进行了新的拓展,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问题、政治局势等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最后提出“我们必须拆掉何者可能与何者不可能之间的界限,并以新的方式重新界定这条界线”,即我们不能受“可能性”的约束,要突破可能性的极限,方才有未来。这是一种全新的解读,对于当下的新形势新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名人推荐】
在齐泽克看来,没有什么社会或文化现象不能以理论来进行解释,他精通于非直觉性的观察。 ——《纽约客》杂志
如今的作者中,很少有人能像齐泽克这样,将严谨的理论阐述得具有如此强烈的可读性。 ——Publishers Weekly
齐泽克发出了一种不寻常的声音,我们将在今后数年内反复聆听。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判家 费雷德里克·詹姆逊
他是欧洲数十年来精神分析,更确切地说是普通文化理论方面最杰出的代表。 ——英国文学理论家 特里·伊格尔顿
-
灵长类视觉
《灵长类视觉》并非一部研究“灵长类动物学”或“灵长类视觉”的著作,而是关于灵长类动物学话语如何被建构为一种秩序化“视觉”的批判之作。此书的抱负是非凡的,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想让这本书对灵长类学学者、科学史家、文化理论学家,对广义的左派,对反种族主义者、反殖民主义者和女性运动,对动物,并且对严肃故事的爱好者产生影响”,此书的叙述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理论综合的产物,涉及文化生产理论、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和社会研究理论以及女性主义和反种族主义理论的运动和理论。作为唐纳·哈拉维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文化研究的方法将批判的触角深入到了通常被现代科学话语视为禁脔的“生物学科学”及其历史之中,并深刻地推动了当代文化研究版图的改变。
-
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结合超现实主义、法国的黑格尔主义、尼采和存在主义等思潮,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推进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批判。所谓异化,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交换价值超越、脱离使用价值的社会,一个为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日常生活而生产的社会,这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活意义消失的异化现象。前工业社会中人对自然、暴力统治的直接恐惧不见了,人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无法逃脱的符号化、抽象化、功能化时代。列斐伏尔把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作为其分析的出发点和指引,这一日常生活经验为商品侵入,被非本真遮蔽,但它呈现为抵抗和更新社会生活的基础。日常生活具有可能性,可能性这一列斐伏尔常用的词语蕴含了变革的需求,他始终坚持,今天的社会解放一定是总体性的,是日常生活的节日化、艺术化与瞬间化。
-
人的权利
《人的权利》是托马斯•潘恩极为成熟与系统化的政治思想作品,书中驳斥了埃德蒙•伯克在《法国大革命之反思》中对法国大革命的抨击,点出了法国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并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它冲破了当时笼罩于整个西方先进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迷信,深刻地批判了这一政体,给当时还处于摸索状态的法国革命指明了共和主义的崭新方向。”该书曾被英国媒体评为“改变世界的十大著作”之一,与《资本论》齐名。
-
海盗、囚徒与麻风病人
法律的存在,是为了维护正义。那么,当法律缺席的时候,正义还在不在?本书作者保罗·罗宾逊教授考察了古往今来数十个真实存在的生动实例,试图告诉我们,若尖牙利爪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正义还有没有容身之地。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而就美国社会面临的司法困境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设想与倡议。
-
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
哈贝马斯经典著作 以跨学科的宏大思想重新审视现代性
-------------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所著的一本经典著作,在这一著作中,哈贝马斯系统阐述了交往行为理论这一原创性极强的哲学思想。现代性的症结在于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诸功能系统对生活世界的入侵,交往行为理论就是要尽可能地勾画出现代发生悖论的社会生活关系。在本卷中,哈贝马斯分别从普遍语用学行动理论的角度,阐明了一个比工具理性内涵更加丰富的交往理性概念,由此诊断了社会现代性进程中的片面合理化,展示了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潜能,为一门批判的社会理论奠定了规范基础。
-------------
哈贝马斯是当世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对哲学和社会学的贡献影响广泛,半个世纪以来,他不仅是德意志民族的良心,即便对于整个欧洲来说,也是如此。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为40余种语言,对认识论、语言哲学、宗教哲学、民主理论、法学及社会理论领域多有贡献。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的重要作品,在本卷中,哈贝马斯对行动与合理性概念进行了规定,并在对韦伯与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历史研究和综合研究中详细展开了他关于行动与合理性的考察。
本书的译者是哈贝马斯研究专家,对哈贝马斯思想的理解十分充分而透彻。本书译文十分流畅,虽然原书很具理论深度,但译文读起来并不艰涩,可见译者对于原书的消化咀嚼已十分到位。
-
音乐社会学导论
本书是阿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出发, 献给世人的一部建立在美学和哲学基础之上的音乐理论著作。全书从音乐类型和音乐接受的角度阐释了作者对音乐社会这一主题的思考。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否定性认识, 即艺术不是对于存在的把握, 而是对于尚不存在的追求。
-
安全、领土与人口
在1976年底提出的生命权力问题的基础上,福柯打算研究在18世纪采用的这种新的权力技术。这种技术不同于规训机制,其对象是人口,并在了解其具体规则的基础上对人口进行管理。安全技术与以“放任自流”原则为治理合理性的自由主义密不可分。
福柯的分析表明了治理概念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从第四节课开始,福柯选择把自己的问题域转到治理史的框架下。这是一场理论政变,它突然改变了课程的前景:不再是关于安全部署的历史,而是关于西方现代国家的谱系,后者通过各种程序实行对人的治理。
-
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
布雷格曼在TED讲座中讨论了普遍基本工资、每周十五小时工作制、反抗机器统治、消除贫穷(而非追求物质极大丰富)等社会/经济问题,受到了政治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这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不切实际。空想和理想之间,或许只有一步之遥。
在这本书中,作者辨析了“乌托邦”(Utopia)的含义,追述了乌托邦思想在历史上的产生过程,及其社会必然性与积极意义。贫穷,不公,这些都激发了人们对于“丰饶之地”(the Land of Plenty)的期盼,并为之付出努力。在现代社会政治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乌托邦色彩的尝试,比如尼克松的基本收入法案(Basic Income Bill)。观念指导行动,恰当的举措若持之以恒就会改变现实,这就是乌托邦的意义所在。
布雷格曼是年轻有为的新生代思想家,他的理论突破了过去40年沉闷的思想界和社会生活,而他生动活泼的文笔,广征博引的论述,以及其作为媒体人的犀利和简洁,使这本书成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 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上下册)》(平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美] 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 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平装+精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建构一个理想世界》[荷]鲁特格尔·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平装+精装)[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美] S.N.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兹曼
29《黑火药时代:中国、军事创新与世界史上的西方崛起》[美]欧阳泰
30《当代欧洲史》[美]斯图尔特·休斯
3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日]宫崎正胜
32《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美]查尔斯·曼恩
33《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美]查尔斯·曼恩
34《专家之死》[美]托马斯·尼克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荷]弗雷德·斯皮尔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编辑推荐】
(1)年轻的新生代思想家、欧洲新闻奖获奖记者鲁特格尔·布雷格曼,立足乌托邦精神传统,着眼当代社会现实问题,对普遍基本工资、十五小时工作制、反抗机器统治、消除贫穷等重大话题的浪漫主义求思和现实主义建构,在学界和理论界引起重大反响。
(2)才华横溢的激情之作,忧世伤时的良知之语。布雷格曼以生动活泼的文笔,广征博引的论述,犀利明快的思想风格,对关乎社会发展、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朴实而真切的观察和剖析,读者不难领会作者一片忧患之心,一席肺腑之言。
(3)这部著作受到学术界、知识界、出版和媒体界的众多好评。其新颖的观点,新鲜的素材,新锐的立场,新奇的文风,及其饱含的理想主义精神和批判现实主义态度,得到前辈学者、作家的一致肯定和热情推荐。
(4)在庸倦的日常中怀着小小的才而不遇、抱着大大的愤嫉而无所适从的人们,在理想的激情未熄、浪漫的诗意未死之前,在被“丧、颓、佛系”这样的“三观”侵袭、扼杀之前,请读这本书!让布雷格曼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与现实和理想相处,如何在乌托邦相遇!
----------------------------
【名家评论】
如果你厌倦了老生常谈,多年以来关于左翼右翼的陈词滥调,你可以读读这本思考大胆、观点新颖、论证有力、有根有据的书。
——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
出色,全面,使人茅塞顿开,而且非常好读。每一个对当今社会弊端感到焦虑,并希望为之出一分力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当代知名社会学家
这本书非常出色,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布雷格曼使我们意识到,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一直都是反着的。转为正确的方式之后,我们立刻从根本上看到了新的出路。如果能让足够多的人读到这本书,这个世界将会开始变得更加美好。
——理查德·威尔金森(Richard Wilkinson)
《水准仪:为什么更平等的社会总是做得更好》作者
如果你想看到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但是却不知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时,你应该读读这本书。布雷格曼出色地向我们展示了那些通常被视为乌托邦的想法其实完全有可能实现,而且事实上差一点就实现了。
——本·罗伦斯(Ben Rawlence)
《荆棘之城:世界最大难民营中的九个生命》作者
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史和思想史的基础上,鲁特格尔·布雷格曼用大量的数据,令人信服地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必须实行普遍的基本收入制度。他使我们认识到随着人类的进步,我们有许多种方式可以把乌托邦变成“优托邦”(Eutopia)——只要策略正确,这个乐观的未来指日可待。
——阿尔伯特·温格(Albert Wenger)
企业家和联合广场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
学习历史和现代的社会科学可以粉碎那些有害的幻想。可以把所谓乌托邦式的建议变成普通的常识。可以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面对未来。想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吗?请阅读这本写得很棒,既积极乐观,又富有洞察力的书吧。
——菲利普·范·帕里斯(Philippe van Parijs),哈佛大学教授
“基本收入全球网”(Basic Income Earth Network)创始人之一
这本书大胆地呼唤乌托邦和一个“毋需工作”的世界——在这个失败主义蔓延和激情缺乏的年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它。极力推荐!
——尼克·什里塞克(Nick Srnicek),
《创造未来:后资本主义和一个毋需工作的世界》作者
《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是一本很重要的书,读完它,我仿佛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未来的窗户。当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正在寻找提高生产力、保证充分就业和精简吏治的方法时,布雷格曼问: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做才能到达那里?答案是,其实我们已经在那了。布雷格曼以智慧而深刻的研究,激发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希望怎么生活以及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必读书目。
——菲利普·布洛姆(Philipp Blom),历史学家,
《晕眩年代:1900—1914年西方的变化与文化》
和《邪恶的公司:欧洲启蒙运动中被遗忘的激进主义》作者
----------------------------
【媒体评论】
如果能力、热情和格言能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话,那么鲁特格尔·布雷格曼的书做到了。……行文流畅,论证有力……是一本特别好的书。
——《独立报》(Independent)
布雷格曼生动地阐释了基本收入计划,既有趣又有益。这个概念很有吸引力,作者用活泼的、TED讲座风格的语言很好地呈现了它。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
说真话的勇气
本书为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在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之一,授课时间为1984年,也是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最后的演讲。三个月后,他离开了人世。在此年度的课程中,福柯的视觉起点是对古希腊的直言概念所做的分析,直言的特点是说话者真实的言语。通过对苏格拉底与犬儒主义的解析,福柯对于直言的分析涉及三个方面:对说真话方式的分析、对治理术的研究和对自我实践的识别。福柯认为,灵魂应当观察自己,它就像一只眼睛,在力图反观自我的时候,不得不通过看另一只眼睛的眼球的反光,来看到自己。这样就开始把自我当成与肉体在本体上分离的现实,形式就是灵魂,它有可能也有伦理上的责任来自我反观,这开启一种说真话和直言的模式,它的功能和目的是把这个灵魂最终重新引领到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世界中。
-
不正常的人
通过梳理历史发展脉络,福柯找出西方社会中三类不正常的人:自古罗马时代即有的畸形人,17-18世纪的需要改造的人以及18世纪末的手淫的儿童。到了19世纪,这三类人一同被建构为“不正常的人”,成为社会的危险,也成为法律、教育、医学、精神病学的知识和权力的对象。
福柯向我们展示了规范化权力如何出现、它的形成以及它得以安置的方式。它从不只依靠一种制度,通而是过各种方式,在不同的制度中建立起来,最终在西方社会中扩展了它的统治权。
-
主体解释学
在本书中,福柯主要通过解读柏拉图的《阿尔西比亚德篇》,明确阐释了“修身伦理”在西方历史上的变迁。它历经了四个时期:古希腊时期,即修身只是贵族子弟成为未来统治者的必修课;希腊化—罗马时代,修身变成一般人立身处世的要求;基督教一统天下之后,“摈弃自身”成了新的律令;笛卡儿时代,“关心自己”转化成“精神关心”,即通过怀疑达到自我的确定性。福柯认为,修身牵涉与真理和权力的关系,当代责任伦理的缺点就在于吧责任这个伦理概念法律化或科学化,它成了人们逃避成为道德责任人的手段。
-
生命政治的诞生
米歇尔•福柯展示了18世纪的政治经济如何标志着一种新的治理理性的出现——以更少的治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他开始分析这种自由主义治理性的各种表现形式,其目的是描述一种政治合理性,在其中,生命和人口的各种具体问题被提出。用福柯的话说:“将自由主义作为生命政治的总体框架来研究。”
自由主义治理术的具体特征是什么?当今世界面临着什么样的治理危机,导致了什么样的自由主义治理的改革?正是为了回应这一诊断任务,福柯研究了20世纪两支自由主义流派——德国的秩序自由主义和芝加哥学派的新自由主义。这是米歇尔•福柯在法兰西学院授课过程中和当代史领域中唯一一次涉及该主题。
-
必须保卫社会
本书中,米歇尔•福柯定义了两种形式的权力: 规训权力,即通过监视技术和惩罚制度对身体进行规训;以及生命权力,作用于人口、生物和活人。通过分析种族战争的言论和征服的历史叙述,福柯勾勒出生命权力和国家种族主义的谱系。权力与抵抗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法理上的,而是斗争上的。它不属于法律的范畴,而是战略的范畴。因此,应该反转克劳塞维茨的格言,改为“政治是战争的延续”。
-
主体性与真相
在本书中,福柯将视角转向“关心自己”,由此来解读超越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范围:不再是西方的现代性,而是古希腊—罗马;这不是一种根据权力机制所做的政治解读,而是一种根据修身实践的伦理解读;它不是一种对各种体系的考古学,而是一种对主体的置疑。本书主要是通过婚姻和性来探讨古代的自我技巧。这一课程将斯多葛学派—罗马的转向提升到问题论的高度来研究。福柯谈到在公元前1世纪到基督教成为一种稳固的力量之前,“生活技巧”和“自我关怀”实际上是一种与爱欲和性有关的行为,并从斯多葛学派的夫妻模式所代表的伦理革命里推出三个重大结果:性生活的非社会化;同性恋的降格;欲望的“诞生”。 福柯在古典希腊、希腊化和罗马化时代的文献里发现了理论着眼点,从之出发可以将主体性和真相重新概念化。
-
惩罚的社会
本书为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在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之一,授课时间为1972-1973年。
授课中,福柯提到自从监狱被发明以来,刑事问题被看做是唯一的对犯罪行径的解决方式。福柯在本课程中,首次着手研究监狱形式的司法和社会特征,从长期以来不作为刑罚而是作为惩罚的监禁如何在社会中迅速转为刑罚这一问题开始深入,指出在过去监狱并没有被包含在刑法理论中,它在别处产生,为了其他的原因而形成,在某种意义上,对监狱的接受过程是从外部过渡到刑法理论的,而事后刑法理论有责任使监狱成为正当合法的。本课程与三个方面相悖——霍布斯/阿尔都塞,克劳塞维茨/戈夫曼,马克思/汤普森——其全部论据是围绕着五个基本的主题展开的:一是从镇压向生产方面的转折;二是政治经济学和非法活动理论的发展;三是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分析的区别;四是道德谱系学;五是与之相伴的“规训—惩罚”。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