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生命政治的诞生
作者1978-1979年的演讲。本书分析了市民社会相对于社会治理的多重角色,它既相对自主,同时又是治理干预的对象。由此,市民社会决不是国家的对立面,而是自由治理的相关物。 -
使民主运转起来
《使民主运转起来》通过对意大利各地区的研究探讨了有关公民生活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运用社会资本、治理和善治等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对意大利进行个案考察,经历长达20年的实证研究,论述了意大利如何在法西斯专制崩溃后,成功地利用意大利深厚的公民传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民主机制,逐渐使意大利社会走向善治和繁荣。 -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ISBN:9787801494313,作者:李沛良著 -
社会静力学
序 这部著作于1850年12月出版时,按其原来形式,名为《社会静力学:或,人类幸福基本条件的说明,及其中首要条件的详细论述》。经过了好几年——我想大约10年——这一版售罄,因为需求似乎不太大,没有理由重排新版,决定由美国进口一版——当时在美国,本书已用铅版印刷。在这一版售出后,第三版也是同样进口的。 这时我已摒弃由原来制定的第一原理引出的某些结论。此外,虽然我仍旧信奉这项第一原理,但作为提出它的根据之一也已被我放弃。因此在接连几版前面我都附加声明,表示某些原来宣布的理论需要修改;但我却没有做这些需要做的改动,因为如果做这些改动,我就不得不搁置更加重要的工作。终于,已经变得很明显的是,我的预先声明没有阻止别人对我后来的信仰产生误解;因此,10年前,在第三版书全部售完后,我决定不再用进口来满足仍然存在的需求。 可是,既然已经阐述的基本思想和许多推论仍然存留在我心里,我就一直想把它们用一种永久性的容易查找的形式保存下来;于是在1890年,我在暇时把这部著作通读了一遍,删去某些部分,压缩另一些部分,对全书进行了一次仔细的文字上的修订。其完全自成体系的部分现在被《伦理学原理:公正》一书的第四部分代替了;在这一部分里原来以不完善形式阐述的伦理学说,不再那么粗糙,而成为科学的有连贯性的了。但是《公正》一书既没有包括《社会静力学》一书内建设性部分之前的讨论,也没有包括在快结尾时指出政治上含义的一系列章节;而这两部分似乎都是值得保留的。 我也希望保留某些段落。它们包含了自1850年以来已经有很大发展的一些思想或思想的萌芽。这些段落具有一种传记—历史的重要性,因为它表明了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其中比较重要的见第27—28页、30—32页、117—118页、143—144页、173页、196—198页、235—236页、240—243页、257—260页。 这部著作的后一部分,多处引述了当时的重大事件和写作时还存在的机构;由于随后40年中社会的变化,它们已不那么切题,或者变得毫不相干了。但是似乎最好还是让它们照原样保留下来;这部分是因为虽然它们根据的资料已经改变,那些论证却仍然有效;部分是因为如果代之以别的例证,就需要我付出比目前我能付出的更多劳动;部分是因为即使把例证改为切合当今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很快又会变成陈旧的。 我最初想把这本书,或更确切地说,一本书的一部分,称为《社会静力学片断》,后来又想称为《社会静力学选编》。可是这两个书名所表示的似乎都是若干部分的集合体,远未反映它实际所包含的连贯性。另一方面,称之为节略本也会引起误解,因为这个词不能表明若干大的、结构上重要的部分已被删去。然而没有一个书名看来是恰如其分的;最后我判定还是《社会静力学,节略修订本》这个书名不恰当的程度最小。 1892年1月于伦敦 -
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是新闻和传播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面世至今已译成几十种文字,而中文版译本则是首次出版。这部著作成书较早,它首次对下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什么是舆论?它是如何形成的?具功能如何?能达到何种强度,又能造成何种后果?作为其主体的公众是谁?公众舆论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是如何传播的?在什么条件下能形成独立的力量? -
一种幻想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
《一种幻想的未来》探讨了宗教的实质及其发展,指出宗教是一种幻想,是人类必须摆脱的一种强迫性神经病阶段。《文明及其不满》是弗洛伊德晚年完成的著作,首次全面阐述了文明与本能的联系与对立。重新审视了其早期思想中的诸多问题,把许多关于个体心理的概念运用于文化与社会分析理论之中,性欲、家庭、社群、宗教、价值、以及幸福等概念在本书中获得了独特的含义。 -
社会学与人类学
马塞尔・毛斯(1872.5-1950.2)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对交换形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曾作出高度创造性的比较研究,他的有关人种学理论和方法的观点也对许多社会学家产生影响。毛斯是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外甥,曾协助舅父编写过许多著作。本论文集编入了他的第一流的内容最丰富的社会学专题论文。他的“论礼物”是很有影响的著作,着重论述了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北美洲西北部等地土著民族的交换和契约形式,并对赠与、接受及偿报等行为的宗教、法律、经济、神话和其他方面予以探讨。该论文集的出版为社会学研究人员的学习、查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重排本)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对社会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全书围绕社会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与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及其应用。《社会研究方法教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吸收了当代国外的最新发展成果,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研究的成功案例。 -
谜米机器
内容包括有关谜米问题的三个问题,社会生物学的限度,利他行为的谜米学阐释,新时代的谜米,终极的谜米复合体等。 -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讨论道德问题首重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道德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用大家都同意的简单逻辑来分析各种道德主张的矛盾性和一致性,指出每种主张隐含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可以推广到何种程度,其界限何在。道德说教之所以苍白无力就在于缺少理性分析。说教者板着面孔,说出一堆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的主张,叫人觉得滑稽可笑。第二是大量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来展开理性分析,而不是在纯粹的形式逻辑里兜圈子。不仅报刊上有趣的新闻报道可以用作我们的素材,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趣是熟视无睹的事,越能说明大家共同认可的规则。 -
想象的共同体
本书是一本探讨“民族主义”的经典之作。作者扬弃了固有的研究途径和教条,以哥白尼精神寻找新的理论典范,为民族主义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作者将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他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来探讨不同民族属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作者将民族主义放在比政治史或政治思想史更广阔的“文化史”和“社会史”的背景中来理解——民族主义不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政治 -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本书根据多种档案材料和实地考察,并结合社会学诸多方面,探讨了华北小农经济长期未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原因,并系统总结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此问题上的各种观点,内容丰富充实。 -
地方性知识
吉尔兹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他的论文集《地方性知识》在西方文化学理论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堪称经典和理论楷模,他同时被称为阐释人类学大师和开山者,划时代的理论大师。《地方性知识》的命题旨在认知的具体性、穿透性和阐释性,作为吉尔兹成熟期的作品,这本论文集大致集结了吉尔兹三个方面的命题的文章,第一是取其符号性强、文化认知意蕴较为深厚的命题,第二是取赋深度层次化,以便展示阐释学分析、论辩之长的命题,第三则 -
美德的起源
文化与艺术人类学译丛。《洛杉矶时报》评之为全年度最佳图书之一。《纽约时报》评之为杰出读物。 对人类最基本的本能——互助与信任所作的细致研究。如果真如达尔文所说,进化实行的是严格的适者生存原则,那么人类为什么还要相互协作,形成复杂的有机社会?本书对人类信任与美德进行了饶有趣味的研究,并向我们展示了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个体私欲与互助并非绝不相容。实际上,人类的合作本能或许就是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私行为的一部分进化发展来的。互助协作能让我们自己和他人都从中受益。《美德的起源》一书对来自遗传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心编排,重新审视了指导人类行动的诸多假设,比如,我们为什么要赡养父母?为什么要照顾兄弟姐妹?为什么要将生意伙伴的利益也考虑在内?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计算机程序、微生物学以及经济学理论对研究人类个体间关系所提供的独特研究视角。正如作者本人所说:“社会之所以能够运作,并不是人类有意使然,而是因为它是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人类秉性。确切地说,它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
引爆流行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风潮研究为切入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了控制科学和营销模式。他认为,思想、行为、信息以及产品常常会像传染病爆发一样,迅速传播蔓延。正如一个病人就能引起一场全城流感;如果个别工作人员对顾客大打出手,或几位涂鸦爱好者管不住自己,也能在地铁里掀起一场犯罪浪潮;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还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这些现象均属“社会流行潮”,它爆发的那一刻,即达到临界水平的那一刻,就是一个引爆点。 格拉德威尔走访了宗教团体、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全球最优秀的推销员,他在书中分析了几种有利于开创流行风潮的性格特征,剖析了种种极具感染力的事件,如各种风尚、吸烟现象、儿童电视、商业邮寄广告等,并阐明其背后的导火索。通过大量深具说明力的研究,揭示出发起流行潮并保持其势头的原则和方法。 -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分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burgerlicheOffentlichkeit)。研究对象特别难以把握,这就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首先,由于研究对象比较复杂,用单一某个学科的方法是难以奏效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公共领域范畴放到传统“政治学”曾经关注的那样一个比较开阔的视野里加以探讨;①研究对象就其自身而言打破了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界限。社会学和经济学、宪法学和政治学以及社会思想史等各学科一体化所带来的难题是很清楚的:从目前社会科学学科分化和专业化水平来看,没有谁能“掌握”多门学科,更不用说“掌握”所有学科了。 -
性经验史
《性经验史》是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福柯因这本书而成为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叛逆青年心目中的文化英雄。在书中福柯试图勾勒出一部西方自16世纪以来用主流话语规训身体的历史。他相信人类有可能创造新的欲望和快乐的模式来重塑身体,并取代现代的主体性模式,但他反对性解放,而主张“从性中解放”。 作者生前完成了《性经验史》的三卷,此中文译本增补版获得法国伽里马赫出版社的授权,将《性经验史》第四卷已发表的内容《为负法而战斗》作为第四卷收入书中。 -
稀缺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是《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最推崇的行为经济学新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所以,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
社会契约论
·卢梭最重要的政治学著作 ·《社会契约论》的主权在民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发表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书中提出的“主权在民”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其核心思想“合法的国家必须根据普遍意志来进行管理”代表了人民专制对旧有制度的替代,象征了主权和自由。 没有卢梭,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 卢 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秩序和规律一样,卢梭则发现了人内在本性。 ——康德 在《社会契约论》中康德找到了自己的道德启蒙,即“自由是人所特有的”这一原则。所有狂飙突进时期的德国天才人物,从先驱者莱辛和赫尔德开始,直到歌德和席勒……都是卢梭的崇拜者。——罗曼•罗兰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