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Nickel and Dimed
Nickel and Dimed: On (Not) Getting By in America is a book written by Barbara Ehrenreich. Written from her perspective as an undercover journalist, it sets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1996 welfare reform act on the working poor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events related in the book took place between spring 1998 and summer 2000. The book was first published in 2001 by Metropolitan Books. An earlier version appeared as an article in the January 1999 issue of Harper's magazine. Ehrenreich later wrote a companion book, Bait and Switch (published September 2005), which discusses her attempt to find a white-collar job. -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definitive work on totalitarianism, this book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any study of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al movements. Arendt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recognize that Nazi Germany and the Soviet Union we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rather than opposing philosophies of Right and Left. “With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Hannah Arendt emerges as the most original and profound-therefore the most valuable-political theoretician of our times” (New Leader). Index. -
On Bullshit
One of the most salient features of our culture is that there is so much bullshit. Everyone knows this. Each of us contributes his share. But we tend to take the situation for granted. Most people are rather confident of their ability to recognize bullshit and to avoid being taken in by it. So the phenomenon has not aroused much deliberate concern. We have no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bullshit is, why there is so much of it, or what functions it serves. And we lack a conscientiously developed appreciation of what it means to us. In other words, as Harry Frankfurt writes, 'we have no theory'. Frankfurt,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moral philosophers, attempts to build such a theory here. With his characteristic combination of philosophical acuity, psychological insight, and wry humor, Frankfurt proceeds by exploring how bullshit and the related concept of humbug are distinct from lying. He argues that bullshitters misrepresent themselves to their audience not as liars do, that is, by deliberately making false claims about what is true. In fact, bullshit need not be untrue at all. Rather, bullshitters seek to convey a certain impression of themselves without being concerned about whether anything at all is true. They quietly change the rules governing their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so that claims about truth and falsity are irrelevant. Frankfurt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bullshit can take many innocent forms, excessive indulgence in it can eventually undermine the practitioner's capacity to tell the truth in a way that lying does not. Liars at least acknowledge that it matters what is true. By virtue of this, Frankfurt writes, bullshit is a greater enemy of the truth than lies are. -
獄中書-致妻子奧爾嘉
哈維爾總統是西方國家讚譽「最具人性主義色彩」的領導人。他運用智慧和創造力,與獄方鬥智角力,突破嚴厲審查,深入談論著人的存在、內心世界、信仰的性質、人的責任感等,發掘出沉潛心靈深底的吶喊。 了解哈維爾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閱讀這些寫獄中的信,許多信件中有著對身體狀況和個人心境極其細節化的細緻描述。他那一板一眼的生活要求,他對友人的掛念和對友情的緬懷,他那與生俱來的靦腆,他感嘆著自己「基本上是一個社交型的人,而寫作是一年最孤獨的事..」,他那喜歡的朋友、充滿對朋友的惦念、渴望和友人相聚的天性,都使我們如晤其人地感受到一個真性情的哈維爾,一個看似隨和、實則固執──擇善固執的哈維爾。通過言些信件,我們將深切感受到,對於一個身陷囹圄的人,家人的信件、妻子的探監、友人片言隻語的問候,甚至輾轉抵達的遙遠喜訊,都不可或缺,這一切是多麼的重要。 (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理性的儀式
你有沒有注意過收視率高的節目通常被哪些商品的廣告佔滿了?你知不知道為什麼每次選舉總要搞一場又一場的造勢活動?為什麼行銷活動總是講究簡單而反覆的口號?為什麼集體密商總是要圍成一個圈?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現象,卻在本書中以一個單一概念串在一起:共通認知;換言之,亦即你知、我知,你知我知、我知你知,你知我知你知、我知你知我知……以此類推。本書作者獨到的見解與清晰的論述,讓生硬的理性選擇理論,頓時化成你我周遭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的有趣現象。 《理性的儀式》是一本引人入勝、組織嚴謹、且條理清晰的書。它將博弈理論此一理論工具,與包羅萬象的當代社會理論領域所提出的議題結合在一起,巧妙地解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不同學科領域——包括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研究等——的學者們,將會發現這本書立論中肯、簡明易懂。 ——聖母大學,魯修(David Ruccio) -
見樹又見林
社會學帶給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並不是一套特殊的事實或理論,而是一種威力無窮的方式,讓我們能夠觀察世界、思考世界、思考我們和世界的關係。社會學為我們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也給了我們一面鏡子,反映出在與世界的關係中,我們是誰。這本小書就是關於認識這扇窗和這面鏡子,以及如何學著使用他們,使我們看得更清楚。三位學界知名的社會學學者,為何選譯這本小書?光是這一點就讓人很好奇。說穿了,這是一本「反教科書」的教科書,或稱為新教育方向下的教科書。新的方向不強調知識的背誦,而重視引起學生的熱情與對於這種學問的鑽研興趣。本書從生活出發,娓娓述說社會學的點點滴滴,不吊書袋子,幾乎找不到多少術語,但最後你會發現,你也能像社會學家一樣地思考問題了。對於念過社會學的人,因此又是一本讓你「融會貫通」的書。譯者成令方教授稱這本書是一本「開胃書」,頗為生動。 作者簡介 亞倫.強森 (Allan G. Johnson) 社會學家、作家,和訓練師/顧問任教於哈特福女子學院並於各大企業及大學擔任性別、多元化議題方面的工作主要著作包括: Human Arrangements: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McGraw-Hill, 1995)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A User's Guide to Sociological Language (Blackwell, 2000)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譯者簡介 成令方 學歷:英國Essex大學社會學博士;經歷: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興趣:性別研究、醫療社會學、工作和專業社會學 林鶴玲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Davis分校社會學博士;經歷: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兩性、工作,及資訊社會 吳嘉苓 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社會學博士;經歷: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性別研究、醫療社會學 -
黑皮肤,白面具
简介: 法国海外省的“法国人”,特别是“安的列斯人”,就法律意义而言是法国公民,他们鄙视法属非洲的黑人,而作为有色人,他们在面对白人时,内心又存在着自卑感。他们在潜意识中承认白人的优越地位,以白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的一切。本书就是从他们的这种精神迷惘和由此导致的精神痛苦入手,揭露长期的殖民统治在已经是法国公民的有色人的心理上留下的伤痛。 导读: 他表明种族的问题、肤色的问题是如何隐秘地与一系列词语和意象联系在一起……是法农这个人,而不是那位医学专家或知识分子,使我们无法放下这本书。 ——《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复杂而有原创力的著作,在今日有关种族主义本质的所有讨论中,仍然是至为关键的文本。 ——《文学评论》 引 言 我谈论的是几百万人,有人向这几百万人头头是道地反复灌输害怕、自卑感、颤抖、下跪、绝望、奴性。(A.塞泽尔,《关于殖民主义的讲话》) 不会在今天爆发。这为时太早……或许太晚。 我丝毫不具备决定性的事实。 我的意识未被必要的闪光点透过。 然而,我完全客观公正地认为有些事情还是说出来为好。 这些事情,我要说出来,而不是喊出来。因为长久以来,叫喊就已离开我的生活。 而且是如此地遥远…… 为什么写这部作品?谁也没请我写。 尤其是此书所针对的读者们没请我写。 那又为何呢?于是,我平静地回答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痴愚者。既然我这么说,那么就要加以证实。 走向一种新的人道主义…… 理解人们…… 我们的有色人种弟兄们…… 人,我相信你…… 种族偏见…… 理解和爱…… 几十页乃至几百页的文字包围我并试图使我接受。然而,只要一行字就够了。只需提供单单一个答复,黑人问题就失去其严重性。 人想要干什么? 黑人想要干什么? 即使我遭到我的有色人种弟兄们的怨恨,我也要说黑人不是人。 有一个无生命地带,一个特别贫瘠和干旱的地区,一个基本上光秃秃的斜坡,这块地方可能出现名副其实的黑人发祥地。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黑人降落到这些真正的人间地狱没有好处。 人不仅仅可能发生复兴和否定。如果意识确实是超验性的活动,我们也应知道爱和理解的问题萦绕着这个超验性。人是宇宙和声中的一个响亮有力的“是”字。你争我夺、四分五裂、混乱、被迫看到自己制定的事实一拨一拨地废除,他应该停止在世界中规划那与他共存的矛盾。 黑人就是黑人;就是说由于一系列的感情的迷乱,他在一个本应该把他从中赶出去的世界中定居下来。 这问题很重要。我们完全倾向于有色人种的人自己解放出来。我们将进行得很慢,因为有两个阵营:白种人和黑种人。 我们会顽固地探询那两个空想,并会明白这两个空想经常是使人软弱无力的。 我们对以前的地方长官和传教士会毫不怜悯。我们认为热爱黑人的人和嫌恶黑人的人同样是“有病”。 而想使自己的人种变白的黑人与鼓吹仇恨白人的黑人同样是不受欢迎的。 黑人绝对不比捷克人更可爱,而千真万确地,问题在于抛弃人。 此书本该在三年以前写的……但当时的事实使我们激动。今天这些事实可以不带激动地说出来。不需要为这些事实毫不客气地责备人们。这些事实并不想激起亢奋。我们不信任亢奋。 每当人们在某处看到出现热情,它预示战火、饥饿、贫困……因而,预示对人的蔑视。 亢奋尤其是无能者们的武器。 那些人把铁烧热以便打它。我们则要烧热人的骨骼并出发。我们可能会达到这个结果:人通过自燃维持热源。 人从别人的阻力所构成的跳板中解放出来并在自己的肉体中挖掘,为了给自己找得一种见解。 读我们书的人中只有几个人会猜测到我们在编纂这部著作中所遇到的困难。 在一个怀疑论者的怀疑扎根于世界的时期,在一个由一帮卑鄙家伙说了算的时期,不再可能辨别意义和非意义,要降到一个还未运用有意义和无意义范畴的水平变得十分艰难。 黑人想当白人。白人拼命实现人的等级地位。 在读这部作品时,我们会看到构思一个理解黑人—白人关系的评论。 白人坚持自己的白色。 黑人则坚持自己的黑色。 我们将试图确定这种双重自恋及其反映的动机的倾向。 在我们考虑的初始,我们觉得阐明那些大家要读到的结论是不适当的。 惟一指导我们努力的是对结束一种恶性循环的关注。 这是个事实:一些白人认为自己比黑人优越。 这仍然是个事实:一些黑人想不惜一切代价向白人证明自己思想丰富,自己有同样的智力。 如何摆脱呢? 刚才我们使用了自恋这个词。的确,我们认为只有对黑人问题作心理分析的诠释才能揭示成为气质结构原因的情感异常。我们努力对这个病态世界作全面的溶解。我们认为一个个体应该试图承担人类地位固有的世界性。而我们在提出这一点时,我们无区别地想到一些如戈比诺那样的男人或一些如马伊奥特·卡佩西亚(Mayotte Capécia)那样的女人。但要达到这种理解,要紧的是摆脱一系列的毛病,幼稚时期的后遗症。 尼采说,人的不幸是曾经当过孩子。然而,正如夏尔·奥迪埃(Charles Odier)让人明白的,我们不会忘记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尽管这个看法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如此地艰难,但我们不得不这么做:对于黑人,只有一种命运。可他是清白无辜的。 在开始诉讼前,我们要说说某些事情。我们进行的分析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然而,显然我们认为黑人的真正解放意味着突然意识到经济现实和社会现实。如果有自卑感,那是由于一个双重的过程。 ——首先经济的; ——然后由于这种自卑的内心化,或不如说是表面化。 弗洛伊德在反对19世纪末的立宪主义倾向的同时,通过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考虑个人的因素。他用个人发育的观点来代替一种系统发育的论点。人们会明白黑人精神错乱不是一个个人问题。除了系统发育和个人发育,有社会发育。在某种意义上,为了符合勒孔特和达梅的意见,不得不承认这里涉及一个社会诊断的问题。 预兆是什么? 但社会与生化过程相反,回避不了人的影响。人就是社会通过他而成其为社会的这东西。预兆是在那些想要动摇建筑物的被虫蛀蚀的根部的人手中。 黑人应该在这两方面进行斗争:鉴于从历史观点,他们受条件限制,一切片面的解放是不完善的,而最糟糕的错误是相信他们那机械的依附性。况且,事实与这样一个系统倾向完全相反。我们将指出这一点。 现实要求一次性地给予全面的理解。在客观和主观方面,应该给个解答。 而用不着唱“固执可笑的人——这是——我的——错”的曲子来宣布问题在于拯救灵魂。 只有当一切事物都在最唯物主义的意义上重新就位,才有真正的解放。 使一部方法论观点的心理学作品领先,这很有风度。我们使用得不够。我们把方法留给那些植物学家和数学家。有一个方法消失的点。 我们愿意站在这个点上看问题。我们试图发现黑人面对白人的文明所采取的不同立场。 这里并不考虑“偏僻荒漠地区的离群索居者”。因为对于他,某些因素还没有分量。 我们认为由于白种人和黑种人的对峙,引起大量心理存在的征候群。在分析这征候群时,我们意欲摧毁它。 许多黑人不会在随后的字里行间重新出现。 许多白人也一样。 但我认为,感到自己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或性无能者的世界一窍不通,这一事实丝毫不损坏他们的现实。 我打算描述的态度是真实的。我无数次地重又发现这些态度。 在大学生身上,在工人身上,在皮加尔或马赛的靠妓女生活的人身上,我辨认出同样的挑衅和消极因素。 这部作品是一个临床研究。我相信那些在书中认出自己的人将是前进了一步。我真想引导我的兄弟,黑人或白人,最坚决地抖落那件几个世纪的不理解所编织的悲惨的号衣。 当前工作的筑造处于时间性中。一切人的问题要求从时间出发来看待。理想就是现在始终用于构造未来。 而这个未来不是宇宙的未来,但却是我这个时代、我的国家、我的生命的未来。我绝不应该打算筹备一个在我之后的世界。我顽强地属于我的时代。 我应该为了这个时代而生活。未来应该是个生存着的人的持久建筑。在我假定现在是个需要超越的事物的情况下,这个建筑与现在有关。 前三章留意现代的黑人。我谈论现今的黑人并试图确定他在白人世界中的态度。最后那两章试图对黑人的“生存”作心理病理学和哲学的解释。 分析尤为退步。 第四和第五章属于基本不同的方面。 在第四章里,我批评一本我认为是危险的著作。况且作者马诺尼先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立场暧昧。这可能是他的表现的长处之一。他试图报告一种形势。我们有权表示不满。我们有权向作者指出我们在什么方面与他意见不同。 题为《黑人的实际经验》的第五章,从种种理由上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展示的是面对自己种族的黑人。人们会发觉在这一章里所谈的黑人,同力图与白种女人睡觉的黑人之间,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在后者身上重又发现当白人的欲望。无论如何,渴望报复。——在这书中却相反,我们目睹一个黑人作无望的努力,拼命要发现黑人身分的含义。白人文明、欧洲文化迫使黑人生活偏离。我们还将指出那人们叫作黑人精神的东西常常是个白人的结构。 文明的、作为黑人神话的奴隶的、自发的、宇宙的黑人,在一个特定的时候感到他的种族不再理解他。 或者是他不再理解他的种族。 于是他为此感到高兴,并发展这种差异,这种不理解、这种不和谐,他从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人性的含义。或非常难得地,他想属于自己的种族。那是由于他盛怒之下说气话,心里却稀里糊涂,所以陷入这个大黑洞。我们将看到这种如此绝对的好态度,凭着对神秘的过去的信仰拒绝当前的未来。 出身为安的列斯人,我们的观察和结论只对安的列斯人有用,——至少是关于“在他家乡”的黑人的内容。本来要作一探讨,用以解释存在于安的列斯人和非洲人之间的分歧。可能我们有朝一日会做的。也可能这探讨会变得无用,我们只可能为此感到高兴。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
现代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不再是一个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而是一个无中心的“断裂社会”,其一是国家与社会的断裂,其二是社会各阶层的断裂。在这样一个乱局之中,知识分子与国家不仅去了内在的体制关联,而且对国家产生了强烈的疏离感。而大批知识精英离开家乡,离开乡村,进入都市,又意味着他们脱离传统的民间社会,失去了自己的血缘、地缘和文化之根。在传统中国,士大夫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枢,现代知识分子不仅疏离了国家,而且也游离了社会,成为无所依附的自由漂浮者。 -
文化的病症
《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济研究》一书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作者张柠的批判理性,与那种自我闭抑的学院传统无关。他来自大众文化批评的前线,他是“修鞋匠”式的精细的观察者,拥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对文化时尚和市场运作了如指掌,在资讯的资源上具备了强大的优势。第一章《文学商品化的起源》是罕见的杰作,其中对农民、农贸市场和农民的市场趣味的深切读解,完全取决于他长达数十年的个人经验。张柠是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一个范例。他的个人经验和生命知识成功地融入了他的写作,使之散发出犀利而精确的显微镜式的魅力。所有这些都是闭抑的学院学术和学理所无法企及的。 -
社会学
《社会学》是国际上社会学领域最系统、最富权威的著作。本书在中国的出版也可以说是社会领域图书自出版以来,最值得出版的佳作。全书共分五篇十二章,系统而深入地 介绍的社会学问题的广阔领域。 -
平等还是精英
平等还是精英,ISBN:9787538247510,作者:(英)巴特摩尔(Tom Bottomore)著;尤卫军译;斐池校 -
扎根
本書包括:靈魂的各種需求、拔根狀態、扎根等三部分內容。 -
时间地图
等待----评《时间地图》/尚德琪 认识一个民族有时很容易。一篇文章说,在汉城,听得最多的英语是“哈利,哈利”(快,快),对韩国人来说,干什么都快是美德。毫无疑问,他们没有等待的耐心。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列文在他的《时间地图》里对中国人的描述则是:“中国人是最善于等待适当时机的大师。他们认为,等待本身就为时机的到来创造了机会。等待多久呢?需要多久就多久。如果人为缩短这段酝酿的时间,那就像随随便便处理一座大厦的基础一样愚蠢。”另一位叫做海尔穆特・凯里斯的美国人说得更夸张:“按照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半个世纪的等待不算太长。”英国人向来恪守排队秩序,显得很有耐心;而在印度,人们都在人群中奋力向前挤,直到他自己到达最前面,好像时间就只有那么一点点了。 时间是什么?列文的书中说:“时间是大自然用来避免事情同时发生的方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它提醒我们:对一些事情来说,所谓的时间观念即意味着要“争取”;对于另一些事情来说,则意味着要“等待”。现实生活中,最容易见到的是两种人,一种人总是在想方设法挤一点时间做一些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而另一些人则挖空心思找一些完全可以不做的事情来打发某一段时间。因此,我常常想,与其如此,还不如静静地等着,因为我相信,马上就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发生。 如果说时间是有价值的,那么等待可以做具体说明。我们愿意为我们所看重的东西去排除;而且,看重这种东西的人越多,所排的队也就越长。同时,对于旁观者来说,排队的人越多,所卖的东西就越有吸引力;甚至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队伍中去。 在卖方市场时代,人们总是为买东西而排队;在买方市场时代,许多很好的东西总是呆在货架上等顾客来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一样,地位低的人总是在等待地位高的人,有求于人的人总是在等待有权在握的人,追星族们总是在等待他们的偶像。所以在巴西,人们都把不守时间的人视为成功者。列文则说,不守时成为事业有成者的一件外套,就像有钱的人脚上穿的高档皮鞋。 身份和地位,决定了谁应该等谁,应该等多久时间。加州州立大学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助理教授若迟到的话,学生可以等10分钟,副教授则可以等20分钟,教授则要等半小时。可见,“别人等你的时间越长,你的地位就越高。”《等待戈多》中的戈多是一个不提供任何服务的服务者,但他显贵的地方,正在于一直有人在等他。出席有些会议的领导,其实到会上什么事也不做,但他总是最后一个来,而且会议组织者们总是很愿意等着他。 排队是体现等待规则最普遍的形式。在一些必须排队的场合,有权的人可以安排他的下级去排队,有钱的人可以直接雇人去排队。在墨西哥,办理某些官僚手段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花钱买别人的身体去排队;在巴西,被称为“代办”的人,其实就是一些训练有素的职业等候者。 “浪费一个商人的时间,就如同抢他的钱包。”这是美国人古老的观点。在我们古老的中国,把“时间就是金钱”当成名言,才不是久前的事。 我们所说的耐心,其实就是一种等待。“一切都可以等到”这是一句,另一句是“不过要迟一点罢了”。等待如果成为一种慷慨的自愿行为,那么时间就是一种珍贵的礼物。这在迎接与送别过程中,就能真切地体会到。 西班牙谚语说:“匆忙的人先到坟墓。”列文在一列窄轨列车上,就看到过一段用英文写的警句:“‘慢’由4个字母组成,‘生命’也一样;‘速度’由5个字母组成,‘死’也一样。”中国公路的边坡上,也经常能见到“十次事故九次快”这样的标语。 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所以不得不处处限速。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一方面,我们为自己赶不上时代潮流而自惭;另一方面,我们也许还要安慰自己,该慢的时候还得慢着,该等的时候还得等着。 《中国青年报》 -
哈耶克文选
《经济、科学与政治》这本文集,收入了哈耶克写于50至70年代以上著作之外的论文和他在各地的演说计40余篇,一些著名的篇什,像《作为一个发现过程的竞争》、《知识的僭妄》、《曼德维尔大夫》、《复杂现象论》和《建构主义的错误》等等,都已被收入其中。 这些文章的好处有二:一是从时间跨度上说,它们写于哈耶克思想最活跃的一段时期,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他从专业经济学家变为一个贯通多学科思想家的发展脉络;二是与那些大部头的专著相比,其中不少文章都更为通俗易懂,对于没有耐心咀嚼《自由秩序原理》或《法律、立法与自由》的读者,它们不失为一个了解哈耶克思想更为方便的途径。 本书包括经济自由主义观念的传播;经济、科学与政治;充分就业、计划和通货膨胀;工会、通货膨张和利润;工资刚性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自由企业制度的道德因素等内容。 -
虐恋亚文化
“虐恋”,西方称之为sadomasochism(简称SM),统指与施虐、受虐相关的意识与行为。“虐恋”一词是由中国的老一辈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首先提出的,但直到二十世纪末,李银河的《虐恋亚文化》才真正为我国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 在《虐恋亚文化》一书中,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虐恋现象及其意义。全书共分六章:“虐恋亚文化”——描述了虐恋的规模、特征、历史变迁及其社会处境。“虐恋个案”——根据性别的不同将虐恋个案划分为五类进行了分别介绍。“虐恋作品”——介绍并分析了从主流文学到地下文学中的虐恋描述。“虐恋成因”——将西方学者对虐恋现象的解释作了介绍与分析。“虐恋政治”——介绍了西方人针对虐恋的不同政治立场。“虐恋的启示”——作者从多个角度(权利关系、宗教精神、性解放等)介绍了虐恋对我们的启示。 作者将虐恋定义为:“它是一种将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或者说是一种通过痛感获得快感的性活动……所谓痛感有两个内涵,其一是肉体痛苦(如鞭打导致的快感)……其二是精神的痛苦(如统治与服从关系中的羞辱所导致的痛苦感觉)。” 在序中,作者认为“……性思潮中最具革命意义的有两个分离,其一是将性快感与生殖行为分离开来……其二是将性快感及其它身体快感与生殖器官分离开来……而虐恋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它使快感与生殖器官相分离……”。简明清晰地概括了虐恋的革命意义。 作者认为“虐恋还有一个重大的哲学意义:对人性中非理性方面的揭示……虐恋就有点象艺术,它是生活的艺术,是性的艺术。” 作者在第一章描述了虐恋的十二个特征,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是“参与者使自愿的”。作者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暴力及其施暴者、受害者与虐恋关系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该书有一点遗憾之处——没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虐恋现象,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对虐恋现象基本上羞于启齿,但在各类民俗小说中却有一定的反映。 关于虐恋的成因,作者介绍了一些解释,包括欲望快乐因素、生理因素、童年经历、攻击性、焦虑感和恐惧感、负罪感、对爱的渴求、权力关系。但有一点作者没有提到: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一种快感形式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生存与繁衍的利益。然而虐恋表面上看非但没有生存与繁衍的利益,反而不利于生存与繁衍——受虐倾向可导致受伤,施虐倾向可导致反抗,而且由于虐恋快感对性交快感的替代作用,真正起到繁衍作用的性行为会相应减少。这种不利于生物个体生存的现象在进化论上如何解释呢? 笔者认为若将虐恋的定义改为“将快感与羞辱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假设。如下:人的大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高级的联想学习能力,通常喜欢将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成语“爱屋及乌”就是这个含义。如果有一种事物通常与性相关,而性又与快感相关,人在无意识当中就会把该事物与快感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只要该事物一出现,人根本不必通过性就会有快感。如恋物癖将内衣裤(与性器官接触的物品)与快感的直接联系起来。而虐恋是一种建立在羞辱感上的行为,羞辱感通常与性活动紧密相关,因此人在无意识中会将虐恋与快感联系起来。虐恋与快感的联系虽然不利于生存,但如果要消除这种联系,就要消除羞辱感与性活动之间的联系,而消除羞辱感与性之间的联系不利于人类繁衍(至于为什么不利,代价多大,不少关于人 类性的进化的书都有介绍),因为消除羞辱感付出的代价比虐恋付出的代价还要大,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人类保留了一定的羞辱感,虐恋就相伴而生了。 该书体现了李银河治学的一贯作风——严谨、求实、不轻易作价值判断。第一次听说李银河的名字,是因为她是王小波的夫人。然而现在看来,其才华与影响力应远超王小波了。 虐恋在中国人的心中基本被归类于变态的范围,这与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都有虐恋内容),因此该书的出版对国人性观念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国内学者的相关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跳板。 摘自《光明日报》 -
文明与野蛮
内容提要: 作为一本著名的人类学著作,本书对人类文明文化史的描绘和阐述可谓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吕叔湘先生之称为“外行内行都能欣赏的科普读物”。它从人最日常的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床,可谓上下古今,无一不谈,又无谈不妙。但本书带给人的不只是有趣而已,读者还能由此认识到“所谓文明人有时很野蛮,而所谓野蛮人有时候倒很文明,认识到文明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民族的功劳,而是许多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的;认识到文化的宝贵遗产里搀杂了许多渣滓,要时时提高警惕。” 推荐: 《文明与野蛮》一书介绍,早期玻利维亚的印第安人吃蜜糖,使一种像刮胡子时涂胰子用的刷子一般的东西,我舐一口递给你,你舐一口递给他。瓢里头有一堆捣烂了的果子,谁要吃,捞起来咂两口,咂过仍旧往瓢里一扔。何必要问有没有别人的唾沫呢?东非洲的乌乾达的吃饭礼节在野蛮人里头算是顶考究的了。吃饭之前之后,全得洗手。但没有刀叉,一堆人围着一口大锅,用大拇指把食物捏一块下来,拈成一个小球往嘴里送。尤其是喝汤时,要求很严格,既不能把手指烫伤,还不能将汤水往四下里溅。最早的医学也很有趣,巴黎医学院博士论文的题目有:①空气是否较饮食更为必需;②清水是否较酒有益;③害相思病的女子应否放血;④每月醉酒一次是否有益;⑤女子貌美者是否多产;⑥女子是否较男子淫荡;⑦是否女子秉性愈淫者子息愈繁?据另一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一书记载,文学在意大利繁荣起来后,君主们去听诗歌朗诵会才不感到耻辱。但在德国,君主们更关心的是马和狗,而不是诗人和作家。因此,君主们不懂文学,他们死的时候也像自己的牲口一般,几乎没留下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 -
革命心理学
通过阅读《革命心理学》,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大革命何以锻造了法兰西内战式风格的政治文化。 -
西塞罗三论
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是古罗马最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和散文家之一。在其三论——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中,他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雄辩的口才和华丽的笔触,对社会生活和人生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人的道德责任、友谊、老年、死亡、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统治者的责任、外交事务中的道德原则等,作了透彻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三论”被视为古典时代散文之杰作,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诵。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