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作者:Yuval Noah Harari

    In Sapiens, he explored our past. In Homo Deus, he looked to our future. Now, one of the most innovative thinkers on the planet turns to the present to make sense of today's most pressing issues.

    How do computers and robots change the meaning of being human? How do we deal with the epidemic of fake news? Are nations and religions still relevant? What should we teach our children?

    Yuval Noah Harari's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is a probing and visionary investigation into today's most urgent issues as we move into the uncharted territory of the future. As technology advances faster than our understanding of it, hacking becomes a tactic of war, and the world feels more polarized than ever, Harari addresses the challenge of navigating life in the face of constant and disorienting change and raises the important questions we need to ask ourselves in order to survive.

    In twenty-one accessible chapters that are both provocative and profound, Harari builds on the ideas explored in his previous books, untangling political, technological, social, and existential issues and offering advice on how to prepare for a very different future from the world we now live in: How can we retain freedom of choice when Big Data is watching us? What will the future workforce look like, and how should we ready ourselves for it? How should we deal with the threat of terrorism? Why is liberal democracy in crisis?

    Harari's unique ability to make sense of where we have come from and where we are going has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s of millions of readers. Here he invites us to consider values, meaning, and personal engagement in a world full of noise and uncertainty. When we are deluged with irrelevant information, clarity is power. Presenting complex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clearly and accessibly,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is essential reading.

  • 帝国的十字路口:从哥伦布到今天的加勒比史

    作者:[英]卡丽·吉布森(Carrie Gibson)

    【英国《观察者报》年度历史类图书 】

    ·

    【哈德逊书店年度非虚构类图书】

    ·

    1492年,哥伦布走下他的航船

    踏上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

    加勒比地区从此不再默默无闻

    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荷兰、法国和丹麦的殖民者

    海盗、甘蔗、奴隶、贸易、战争、天花病、朗姆酒……

    ·

    有人说这里是天堂的海滩,

    有人说这里是地狱的群岛,

    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里,

    是世界的十字路口

    ·

    历史学家卡丽•吉布森重现了在从南美洲的北部边缘到古巴的土地上自成为殖民地以来所发生的故事。

    ·

    ·

    【媒体推荐】

    ·

    吉布森知道如何用事实和诗意的文字来吸引读者。——《纽约时报书评》

    ·

    卡丽•吉布森写了一部睿智易读的、信息丰富的加勒比史,它的历史很少被世人关注和知晓。很多人只知道加勒比地区是一个旅游胜地;然而吉布森却带领我们走进它迷人的、复杂的、不幸的过去。——亚当•霍赫希尔德(Adam Hochschild),著有《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结束所有战争》

    ·

    野心勃勃……凭借杰出的写作神韵和整合史料的天赋,吉布森将这些岛屿的历史凝聚成一部广泛而又生动的讲述。——《观察者报》(英国),“2014年优秀历史著作”

    ·

    丰富又全面地讲述了加勒比地区从殖民时期到今天的历史……卡丽•吉布森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调查,让《帝国的十字路口》极具启发性。它可读性强,研究深入……学者和学生都应该阅读这部具有很高价值的著作……充满热情和趣味。——《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

    吉布森的这部社会史聚焦于奴隶制的破坏性遗产、种族主义的痛苦分裂,以及主导加勒比经济长达300年的甘蔗种植园里的暴行和不公……吉布森流畅、多彩的语言讲述了这些故事。——《外交事务》

    ·

    500年来加勒比历史的全景式呈现……这部著作将新鲜的活力、信心和洞察力带到了一个很少被历史学家关心的地方。吉布森的研究无疑将让学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加勒比多彩、不稳定和多面的社会感兴趣的任何人,心花怒放。——《图书馆杂志》

  • 袍哥

    作者:王笛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当其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

    本书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的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揭开具有神秘色彩的袍哥世界的“日常”面目,呈现出一幅饱满、立体、生动的近代川西社会图景。

  • 巫师与猎巫

    作者:[德] 沃尔夫冈·贝林格

    本书是有关巫术历史的一部通览之作。沃尔夫冈•贝林格把巫术视为一种具有历史维度的人类学现象,利用最新的历史学和人类学成果,重新审视了欧洲巫术的历史。从物质条件、宗教因素、政治力量的竞争等各方面阐释了“猎巫”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源与发展,为理解现代早期欧洲的猎巫现象提供了一种解答。同时,作者的眼光超出欧洲,把非洲等地区也纳入讨论的范围之内。作者证明,尽管猎巫在欧洲早已被视为非法,但在世界很多地方,巫术仍是人们生活中难以回避的主题,相信某些人拥有造成真实伤害的超自然力量这一观念一直持续至今。

  • 过年

    作者:李军全

    1937—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型政党转变为执政党的关键期,春节亦成为一条融合革命与民众的动员路径。本书以春节为研究对象,集中于两个层面的考察:一是春节革命化,即春节对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政治意义,表现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力量介入乡村社会后利用、开发春节价值的政治活动;二是革命化春节,即春节对于乡村民众的民俗意义,表现为乡村民俗对于政治改造春节的因应过程。通过这两个层面分析春节在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与乡村民俗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的作用,梳理中国共产党在构建革命意识形态过程中认知和处理乡村传统的政治难题,及乡村传统给予中国共产党革命动员技术的张力。

  • 帝王将死

    作者:张建安

    权力不可怕,比权力更可怕的是人心!帝王遗嘱暗藏重重杀机,权力交替显露人性善恶!深度剖析皇权更迭的玄机,再现权力之巅的血雨腥风!不调侃历史,不脸谱化人物,有理有据,有趣有料,掘地三尺深挖历史的隐秘角落,直叫你惊呼万万没想到!

    人生的最后时刻,帝王的遗嘱势必会在瞬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其间伴随着政治的交锋、权力的角逐、家族的争斗、亲人的反目、现实的走向与帝王遗愿的碰撞,充满着忠诚与背叛、阴谋与杀戮、残酷与无奈……冲出传统的历史视野,用文字细刀,剖析帝王遗嘱的密码,解开重重历史谜团。

  • 国家、经济与大分流

    作者:[荷兰]皮尔·弗里斯

    该书从全新的角度讨论了世界经济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历史上的欧亚经济大分流。作者开篇率先梳理了历史学家的各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并不同意东西方相似论,或亚洲优越论。对于近些年来引起众人颇多关注的加州学派,作者也持不同意见。在加州学派看来,西方率先开启现代经济增长进程是因为欧洲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资源,放宽了资源约束。相反,作者以17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中国为例,从政府收支、财政和货币体系、官僚体制、军事与经济政策、国家的形成与建设等角度,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认为,清朝时期中国羸弱的国家能力和低效的财政货币制度及官僚体制等导致国家无力支持经济发展,这才是清朝无法开启现代经济增长历程、东西方经济大分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书对我们理解全球经济史,尤其是东西方大分流提供了重要启发。

  • 乱世靡音

    作者:秋原

    明清到近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冲击了中国正常社会,也强烈冲击了江湖世界,动乱时代在民间激荡起最复杂的世情。

    近代黑社会组织青帮,经过“粮船帮—盐枭—流民—毒枭”的演进过程,踏上历史舞台;西方国家的租界与帮会分子勾结,搭建起一套独有的江湖生态;江湖艺人与青帮共用生存空间,自古纠葛不断,时代的淘洗令其联系更加紧密。他们所构成的底层生态与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史息息相关,却极少被作为主体来书写。

    《清代旅蒙商述略》《茶馆之殇》作者秋原在新作《乱世靡音》中,试图用宏大的结构和丰富的线索来重现中国近现代的“江湖乱世”,从旧艺人江湖的世态人情,到民国时期的传媒发展和娱乐八卦;从私盐、鸦片生意的发展历程,到军阀、青帮与租界的款曲互通,再到乱世崛起的枭雄如黄金荣、杜月笙的发家史,构成一幅广阔而生动的底层江湖画卷。

  • 文革群眾運動的動員、分裂與滅亡

    作者:James D. Wright / 喬晞華

    James Wright,美國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榮譽退休教授,曾任該校社會和行為科學研究所主任,曾擔任美國著名學刊Social Science Research的主編長達36年,著有30多部論著,300多篇學術論文,是貧窮問題、無家可歸問題、婚姻問題、控槍問題專家。他的學術代表作包括:《國際百科全書社會和行為科學類》第1-26卷第2版(共23,185頁)主編。《槍口之下:槍械、犯罪和暴力》《社會問題:毒品》《帶槍且危險的》《惡中之惡:城市貧窮》《無址遊民》《契約婚姻》《環境的受害者》《在火線上:都市的少年、槍械和暴力》《失落的靈魂:現代美國社會的禮貌和道德》等。


    喬晞華,美國Tulane大學社會學博士,美國得克薩斯州司法部研究人員,研究領域:社會運動學、犯罪學、研究方法論、統計學。論著有:《文革的暴力、分期和定義》(英文)《既非一個文革,也非兩個文革》《西方社會學面面觀》《總統制造:留美博士眼中的美國大選》《傲慢與偏差:66個有趣的社會問題》《多棱鏡下:中國電影與時裝時尚》。


  • 财富千年史

    作者:[美]辛西娅·克罗森

    人类对财富的渴求改变了原有社会,催生新时代,推动了历史加速前进。财富的创造过程就是世界形成的过程。书中精心挑选了人类千年财富变迁中的10个人,通过他们精彩绝伦的故事折射时代的进程:财富的聚敛者从依靠劫掠或税收的军事强权者到扼守贸易中间路线的中间人,到依靠宗教特权的教皇、以钱生钱的早期资本家和银行家,再到消费社会的商人和企业家,最后到创立科技帝国的比尔·盖茨,深刻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财富创造机制。

  • 千年帝国史

    作者:[美]克里尚·库马尔(Krishan Kumar )

    历史上的帝国堪称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的试验场,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我们可以且应该从帝国的历史中汲取治国经验。

    美国知名学者克里尚·库马尔描绘了一幅全景图,从罗马帝国切入,分析了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俄罗斯、英国和法国五大帝国,这些帝国都自认肩负着普世文明的使命。克里尚·库马尔试图从新的视角解读统治者的身份特征,他们如何为帝国统治寻找正当性,他们如何认识自我以及统治帝国众民的政治手段。帝国统治者在建立普世的世界秩序的过程中,如何留下了与当今世界息息相关的多元化的政治遗产。

    本书深度分析了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帝国既是两者共同追求的事业,也是各方利益纠葛形成的共同体。库马尔还特别探讨了帝国与民族国家的区别,提到统治者为保国运长久,会刻意压抑自身的民族身份。

    对于多民族的中国来说,这本书是我们深刻理解民族与国家的不可错过的佳作。

  • 法律的颜色

    作者:[美]理查德·罗斯坦

    如果我们将美国的种族比作一件用许多布片拼缀而成的百衲衣,那么非裔美国人群体无疑是其中最醒目的一块黑色补丁。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非洲奴隶贸易时期,因而在美国这个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国家,他们饱受歧视,并于随后漫长的岁月中遭到各种各样的苛待乃至压迫,其中就包括种族居住隔离 。

    大都会地区的种族居住隔离向来是美国社会的痼疾。这段沉痛历史的真相曾昭然若揭,却甚少有人愿意直面过去。如今,人们似乎仍然普遍持有这样一种错误的想法:以种族为标准的城市分区规划因“事实上的”种族隔离而形成,是个人偏见、收入差异或银行和房地产公司等私立机构的行为之结果。美国住房政策领域的重量级人物理查德•罗斯坦力图推翻上述谬论,通过查阅大量档案、挖掘珍贵文件及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耗时10年,最终完成了这部集大成之作。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数据真实记录了美国种族隔离区内发生的无数令人悲愤交加的故事,详尽阐述了20世纪中叶联邦政府如何利用公共政策丝毫不加掩饰地蓄意强化种族居住隔离,无可辩驳地证实了美国延续至今的歧视性居住模式恰恰是由“法律上的”种族隔离导致的,并揭露了其对经济与教育公平、司法公正造成的巨大破坏。

    近年来,弗格森、巴尔的摩等地的暴力事件再次将这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带回到普罗大众的视线里,而其根因有且只有种族歧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几时才能成为现实?罗斯坦以质朴但有力的文字呼吁读者重新审视这段被世人抛诸脑后的历史,并认为美国政府有义务纠正并弥补这一违宪性过错。

  • 亚裔美国的创生

    作者:[美]李漪莲

    在过去的50年里,亚裔美国人作为美国成长最迅速的族群,大大改变了美国的面貌。历史学家李漪莲在《亚裔美国的创生:一部历史》中讲述了亚裔美国人从第一代直至今天,在美国扮演的富有争议的角色。

    从16世纪登上第一艘跨太平洋船只的水手,到“二战”期间被监禁的日裔美国人,本书展示了亚裔移民和他们在美国出生的后代在美国如何转变的历程。在过去数十年里,新的亚裔族群因新移民和难民的到来而形成、崛起。他们已不再是一个“受歧视的少数族裔”,而成为美国的“模范少数族裔”,也代表了今天在美国仍十分复杂的种族问题。

    本书考察了亚裔美国人在过去数个世纪如何创造和重塑美国,提供了这一重要且多样的共同体的全新历史。更重要的是,本书还为理解美国本身,其种族与移民的历史,以及它在当今世界所处的位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它是《纽约时报》的“编辑之选”,被《柯克斯评论》评为2015年最佳非小说类图书,被历史爱好者评为“2015年10本不容错过的历史书”,《洛杉矶时报》称之为“迟来的激动人心的编年史”。《纽约客》《NBC新闻》《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经济学人》《明尼阿波利斯星报》等知名媒体重磅推荐。

  • 中国的家庭、私有制、文明、国家和城市起源

    作者:裴安平

    《中国的家庭、私有制、文明、国家和城市起源(套装上下册)》是国内外一次以考古发现为基础和线索,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中国家庭、私有制、文明、国家和城市起源等五大历史问题的专著。不仅研究方法新颖,一次将史前有关历史问题的研究置于血缘组织与聚落群聚形态的平台上进行考察,还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中国家庭、私有制、文明、国家、城市起源方面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认识,为今后类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想与方法。

  • 死刑

    作者:[德]卡尔·布鲁诺·莱德

    死刑是人类社会的所有刑罚中最为古老的一种刑罚。本书是由德国学者卡尔•布鲁诺•莱德撰写的一部概述死刑历史的著作,德文版初版于1980年,出版近四十年来被频繁引用,已产生较大影响。

    卡尔•布鲁诺•莱德在书中通过引用丰富的史料,探究了死刑的不同缘起,论述了从远古到近现代数千年间死刑的历史与各种具体行刑方式。通过分析不同的社会学和心理学观点,他以细致的论述论证了死刑的社会功能。最后将那些支持和反对死刑的论据加以对照,并且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这些观点明显地为反对死刑辩护。

  • 传统十论

    作者:秦晖

    ◎《传统十论》是著名历史学家秦晖治学经历中对“传统社会”(近代以前的社会)研究第三阶段的产物,自问世以来,多次重印,备受读者推崇。

    ◎本次再版,增加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作者对瑞士“森林州”地区进行考察后写作的《瑞士之路》),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相关重要问题的理解。

    ◎《传统十论》曾被列为法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的参考书。

    名家点评:

    《传统十论》让我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豁然开朗之感。

    ——刘瑜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对于“反封建”“平等”这类“关键词”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演变过程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笔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传统十论》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瑞士之路》)。

  • 痛苦的正当尺度

    作者:[加]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

    现代的监狱制度如何诞生?

    如何界定社会权威的道德边界?

    ◆可与《规训与惩罚》对照阅读的刑罚研究力作,叙写现代监狱的诞生

    ◆叶礼庭丨《伯林传》作者 汉娜·阿伦特奖、乔治·奥威尔奖获得者

    ···

    【内容简介】

    监禁何时成为惩罚罪犯的主要方式?我们习以为常的监狱制度曾激起怎样的强烈反抗?哪些有关痛苦的新认识能解释这种刑罚方法上的大转型?

    在本书中,叶礼庭重回工业革命时期的英格兰,探索通过何种方式,人们开始相信将犯人囚禁在单人牢房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根据严格的时刻表管制他们的生活,并用苦役来“升华”他们的心灵是公正、合理且人道之举。他记录了一种新的阶级关系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刑罚哲学——“针对心灵”的监狱管教逐步取代鞭打、烙印、枷锁和绞刑等“针对身体”的公开刑罚。

    本书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生动再现了一个世纪内监狱生活的变迁,深度剖析了约翰•霍华德、杰里米•边沁等人的刑罚思想和监狱改革措施,从而解释了规制监狱内部权力运作的现代化规范是如何产生的。此外,针对监狱权力及其背后的强迫性思想结构,针对权力的道德边界,叶礼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有关这些问题的讨论与我们息息相关。

    ···

    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对监狱的诞生做出了精彩的阐述,叶礼庭则承担起了同样重要的任务,揭示了这种转变背后的历史事实,并由此构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科克斯书评》

    本书对刑罚变迁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做出了引人入胜又颇具争议的新解读。一本注定会有影响的书。

    ——列昂·拉津诺维茨,剑桥大学犯罪学研究所

    20世纪有三本至关重要的书探索了监狱制度:大卫·J. 罗思曼的《收容所的发现》、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以及叶礼庭的《痛苦的正当尺度》。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期刊》

    ···

    【编辑推荐】

    ◆本书的底本是叶礼庭在哈佛大学攻读历史学时的博士论文,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用英国监狱改革的史料充实了关于“现代监狱诞生”的论述,常常与《规训与惩罚》一同被提起,可与后者对照阅读。

    ◆除了对刑罚思想的深刻剖析,本书也生动叙写了工业时期监狱生活的变迁,可以当作一本监狱史来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故事性。

    ◆装帧设计出自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著名设计师周伟伟。封面的橙色对应的是囚服的颜色;封面中间禁锢在栏杆中的头脑,象征的是对于思想的规训。

  • 毒品史

    作者:[墨] 卡门·博洛萨 / [美] 迈克·华莱士

    本书从2014年9月发生的震惊全球的43名学生被集体屠杀事件切入,揭开了一个世纪时间里形成的墨西哥毒品帝国的一角,尤其是2006年以来美墨两国共同打击墨西哥毒品犯罪的真相。

    墨西哥有着种植毒品的理想条件,又毗邻全球毒品消费大国美国,毒贩售出毒品,买回武器,不仅彼此暴力对抗,还收买司法人员、警察甚至军队,从而造成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再加上当地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北美自贸协定》的签订,墨西哥已深度卷入毒品经济。

    作者想揭示毒品战争为什么越来越贻害无穷,毒品政策到底错在哪里。

  • 法国人民:四个世纪、五个地区的历史

    作者:[美]查尔斯·蒂利

    “21世纪社会学之父”、“历史社会学”奠基人查尔斯·蒂利

    耗时30年爬梳史料的力作,书写以民众为主角的法国近现代史。

    一部纵览法国近四个世纪社会冲突的全景式研究,一部重塑大时代下百姓生活肌理的动人作品。

    ——【内容简介】——

    《法国人民:四个世纪、五个地区的历史》是 “21世纪社会学之父”查 尔斯·蒂利融贯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野心之作。全书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建构为两大主轴,关注法国走向近现代的17—20世纪,精选勃艮第、安茹、朗格多克、佛兰德和法兰西岛等五个各具特色的地区,描摹了大时代背景下法国民众生活的真实图景。蒂利耗时30年爬梳大量史料,以诸多精彩案例,引领我们从1598年的外省乡村小酒馆,一步步走向1984年人头攒动的巴黎街头,全景展现了由钱袋、刀剑、面包、十字架、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所引发的冲突和变革。这是一部以民众为主角的法国近现代史,再现了法国波澜壮阔、曲折动荡的现代化征程,区域研究与整体比较兼备,可读性极强。

    ——【编辑推荐】——

    ☆ 一位横跨三个学科的学术巨人:查尔斯·蒂利被誉为“21世纪社会学之父”、“历史社会学”和社会运动研究的奠基人。霍布斯鲍姆称他是“备受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推崇的社会学家”。本书是他历史社会学的代表作。

    ☆ 贯穿两条主轴: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建构。

    ☆ 纵跨四个世纪:1598—1984年,这是法国走向近现代的四个世纪。

    ☆ 精选五大地区:勃艮第,拥有富庶葡萄园但相对贫瘠的边境地区;安茹,古老的农业区;朗格多克,文化上截然不同的广袤南方省份;佛兰德,位于边境但人口密集的商业区;法兰西岛,首都及其腹地。

    ☆ 荣获两项大奖:社会问题研究学会“赖特·米尔斯奖”、美国社会学学会“杰出学术著作奖”。

    ☆ 作者耗时三十年爬梳史料:穷尽官方档案和诸多时代人物的回忆录。

    ☆ 览尽千万法国百姓的命运缩影,解剖法国历史和社会的深层矛盾:嘲弄权贵的酿酒农、拦截粮船的妇孺、走运私盐的士兵、盘踞山区的新教徒、目睹巴士底狱陷落的书商、节日庆典上的商贩、奔波求生的季节性移民、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工人……

    ——【名人推荐】——

    一部大胆且令人兴奋的作品,必将在法国近现代史学界引发广泛的深思与论辩。

    ——威廉·多伊尔(William Doyle),布里斯托大学历史学教授

    这是一部杰出的著作,清晰阐明国家构建、工业化、城市化及无产阶级化所造成的历史冲击。查尔斯·蒂利借由条理井然且精彩细腻的文笔,再现出法国凡夫俗妇的生活经验,令读者深深沉浸其中。

    ——约翰·梅里曼(John Merriman),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

    如果从看似毫无章法的各种线索中理清脉络、构建连贯叙事是历史学家的责任的话,那么在本书中,查尔斯·蒂利已然用他惊人的天赋完美地践行了这一使命,并且回应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

    ——迈克尔·伯恩斯(Michael Burns),《美国学人》

    一部纵览法国近四个世纪社会冲突的全景式研究,一部重塑大时代下百姓生活肌理的动人作品。

    ——艾伦·B. 斯皮策(Alan B. Spitzer),《纽约时报书评》

    查尔斯·蒂利是最受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推崇的社会学家。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伦敦大学贝克学院社会史教授

    查尔斯·蒂利是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他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旺盛精力和创造力有力推动了社会科学中历史比较视野的复兴。

    ——马塞尔·范德林登(Marcel Van Der Linden),阿姆斯特丹大学历史学教授

    查尔斯·蒂利杰出地呈现了历史学和社会科学路径的互补性,并增进了我们对过去的事件、社会运动和人类行为的理解。

    ——斯坦利·恩格尔曼(Stanley Engerman),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史教授

    查尔斯·蒂利是推动历史社会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社会运动等分支学科得以建立和制度化的关键人物之一。

    ——埃内斯托·卡斯塔涅达·蒂诺科(Ernesto Castaneda Tinoco),美利坚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

  • 共有的习惯

    作者:[英]E. P. 汤普森

    战后英语世界广受瞩目的马克思主义者,史学巨擘,新左派重要奠基人,与霍布斯鲍姆齐名的思想家

    重构社会与文化的里程碑研究,从《共有的习惯》到共同的意识,孕育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汤普森在我眼里是独特的历史学家,他不仅拥有智慧、才华、学识和写作天赋,还能创造出令人望尘莫及的杰出著作。凡是读过他的人都不会忘记。——E. J. 霍布斯鲍姆

    粮食骚乱中的民众为何守纪节制,很少趁火打劫?卖妻交易中的女方为何轻松得意,甚至非常开心?喧闹游行中的队列为何只是象征性羞辱,却无实质性伤害?光怪陆离的民众行为到底如何解读?

    18世纪的英国,父权衰落,法度废弛,社会急剧转型。失去保护的平民诉诸传统与习惯,捍卫自身权利。他们抵制圈地运动,反对自由市场,逃避资本主义,在与统治者的互惠博弈中,发展出独特的平民文化,成为英国工人阶级形成的先声。

    《共有的习惯》对18、19世纪英国社会的乡规民俗进行了再考察,对于当年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乡间的风俗,如“买卖妻子”“喧闹游行”等作了深入的描绘。作者独特的“道德经济学”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破除理性经济人的迷思,探索人性的多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