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流光如梦

    作者:谢轶群

    三十年间,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让冰河缓缓解冻,大众文化开始生长起来—— 一位叫邓丽君的台湾女歌手带着她的天籁之音悄然来袭,各种大众文化热潮自此一发不可收;柔靡轻款的歌声未息,香港的声画让佛家少林寺开创了数十年的视听武打之风。 一种叫“朦胧诗”的文学体裁席卷全国,一代青年都是文学青年;让人如痴如醉的《霍元甲》、万人空巷的《上海滩》,开拓了民众精神世界新的疆域;金庸的“成年人童话”在有华人的地方数十年不衰,琼瑶的小说竟成“爱情教科书”。 一个“新民俗”——春节联欢晚会,承载了多少人的文化记忆;王朔的文字,让人知道崇高可以挖苦,高尚可能可笑;席慕蓉的清浅诗行滋润了多少人的心灵,由北向南辐射的“汪国真热”竟以笑柄煞尾;余秋雨由万众仰首的文化大师变成了对世故文人的“千年一叹”;“全民选秀”造成的电视传播业奇观…… 《流光如梦》通过唤醒曾让我们沉醉的记忆,检视三十年来伴随国人心智开放、成熟的种种文化现象与文化心理。
  • 路西法效應

    作者:Philip G. Zimbardo 菲

    一九七一年,社會心理學家金巴多教授主導「史丹福監獄實驗」;該實驗有如一發震撼彈,引爆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人性的天真看法。 三十年後,金巴多教授以《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首度親自撰述、並呼應從「史丹福監獄實驗」到「伊拉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觀察到的社會現象,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全盤且深入解釋「情境力量」影響個人行為的概念。在實驗中以標準的生理與心理測驗,挑選了自願擔任受試者、身心健康且情緒穩定的大學生,被隨機分派到「守衛」和「犯人」兩組,接著讓他們身處模擬的監獄環境。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努力去扮演被指定的角色。 實驗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轉變為殘暴不仁的守衛或是情緒崩潰的犯人——一套制服、一個身分,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為期兩週的實驗不得不宣告中止。為什麼握有權力的人,很輕易地為「以控制他人為樂」所誘惑?而置身弱勢角色的人,為什麼卻常以沉默來面對問題?。 藉由獨具開創性的「史丹福監獄實驗」研究,金巴多教授將為讀者解釋「情境力量」和「團體動力」如何能使平凡男女變成殘忍的魔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努力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例如「男性-女性」、「上司-員工」、「父母-子女」、「老師-學生」、「醫生-病人」等關係,在這些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束縛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而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的事? 本書提供認識地位和權力角色差異的原因;了解在環境中影響個人思考、情感及行動的形成及改變原因;幫助讀者重新審視、了解自己,一旦面臨陌生情境,自己「會做什麼」及「不會做什麼」,以及面對情境的強大壓力,如何勇敢反抗「路西法效應」。
  • 神话的力量

    作者:[美] 约瑟夫•坎贝尔,[美] 比尔•莫

    我们生活的时代很神奇也很伟大,然而没有哪个时代会像今天这样,带给我无比强烈的撕裂感与无助。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某种信仰与力量来支撑自我。坎贝尔便是那个可以带给我们生存智慧的智者。尽管本书是理解世界神话的问答集,但是字里行间浮现的语句会让每个找寻生命意义与自我价值的人豁然开朗、获得开悟。正如坎贝尔曾经说过的那样,“令人难忘的不是追寻过程的痛苦,而是获得开悟时的狂喜。”也许你对神话学并不感兴趣,也许你只是不经意间翻开了这本书。但请相信,这本书可以改变你很多关于人生的看法,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 神话到底是什么?神话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与故事?现代社会又需要创造怎样的神话?我们又如何通过神话解读社会与自我?当代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与美国知名电视人比尔•莫耶斯通过对话的形式,就神话、婚姻与爱、人格成长、生命意义、宗教等多种主题,完整呈现坎贝尔神话学理念。此外,本书更是一本充满了机智、犀利与睿智的精彩问答录,为贫血与平庸的现代人,赋予另一种思维与超越。
  • 殺母的文化

    作者:孫隆基

    希區考克的經典傑作《驚魂記》(Psycho)中的主角,殺人時披著媽媽的衣服,代表何種文化意涵? 可以把《鬼娃也有種》和《亞歷山大大帝》兩部電影放在一起討論嗎?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飛越杜鵑窩》裡的男主角被施以前腦葉白質切除手術,象徵什麼? 美國作家菲力普.懷理的小說如今多為人遺忘,他在青史上留名的是締造了「大媽咪主義」(Momism)。什麼是「大媽咪主義」? 《殺母的文化》一書,作者孫隆基從構思到完稿耗時幾近四分之一個世紀。書中,作者由「殺母」這一極為新穎的角度,深度剖析二十世紀的美國歷史文化。他以宏觀的歷史視野,從眾多好萊塢影片如《驚魂記》、《魔女嘉莉》、《沉默的羔羊》、《午夜牛郎》、《超完美嬌妻》、《凡夫俗子》、《兇手就在門外》……,以及從小說、詩作、電視劇作等大眾文化的內容著手,一字一句地爬羅剔抉,證明「殺母」文化乃美國二十世紀大眾文化的主流。 事實上,「殺母」這個議題在美國大眾文化中無所不在,雖然有時遮隱藏其內,有時強顯揚於外,但整體而言,美國文化中關於「殺母」的資料份量,多到令人驚訝。因而,作者歸結成一句話:「殺母」意識乃是美國文化長久存在的暗疾。 關於美國「殺母」方面的研究,到目前為止,《殺母的文化》可說獨步天下。本書絕對是一部原創性十足的書。這一點,就連美國人都未由此角度詮釋自身的歷史文化,因為「只緣身在此山中」。作者孫隆基,借鑒於中國文化「慈祥及雷鋒化的媽媽」,和美國「妖魔化的媽媽」做對角線式的比較,反而看出了美國文化中的「殺母」真貌。多年以前,孫隆基寫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對中國文化予以硬心腸地批判;如今,他把矛頭指向美國…… 本書共32萬多字,有些「份量」,但它不但內容有趣,而且容易閱讀。這只要看看本書目錄,即可感知一二。本書內文共分13分章、98節,外加附錄7篇。內文的章節之間,環環相扣,層次分明。作者將美國文化裡廣泛彌漫的「殺母」意識,追溯至19、20世紀之交的「世紀末」,指出它是一股與基督教背道而馳的世俗化潮流。該股潮流發展至世紀中葉,又與尼采傳統的仇母論與美國性別角色論匯聚成一股巨流,譜成「殺母」的文化背景。1960年代,則是美國「殺母」經典著作的高峰期,「殺母」意識成為美國文化中的「八股」與「共識」,出現於無數的電影、小說、詩作、專書。此時期的「殺母」,幾近泛濫程度,一如當年台灣的「反共抗俄」,成為一「時代精神」。繼之,作者探討至二十世紀末期「殺母」的後續演變與發展,包括:女性主義與殺母意識之間不同層面的互動,以及與「殺母」相關的「殺子」、「殺狂慕者(粉絲)」等議題。作者認為美國大眾文化的發展,其實是「分離和個體化」的深化過程。在這個「個體化革命」的過程中,「媽」代表人生的早期,被定位成個體成長的「路障」或「絆腳石」。要奪回或擁有自己的人生,唯有將「媽」除之而後快。 此外,本書的附錄共有七篇文章,對「殺母」主題從不同角度予以補充,包括:美國人如何看中國人性格、美國文化中的殺父幻想,「殺母」是否接近尾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對影響美國文化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及其作品,皆有著墨,如達爾文、尼采、懷寧格、勞倫斯、佛洛伊德、蘇理文、馬爾庫塞、沙林傑。當然,書中也論及女權、女性主義者對「賢妻良母」的重炮抨擊,以及如費理丹(Betty Friedan)、黎契(Adriene Rich)、法拉黛(Nancy Friday)、亞堪納(Judith Arcana)……等人的重要作品。 本書同時也解答了美國文化史上一些重要課題,如原野理想、殺父娶母、大媽咪主義、邊疆理論、世紀末思潮、白色願望時代、杜鵑窩情結、性別教條、陽具型女人、吉力根學說、哈林的文藝復興、自然寫作、多樣相的變態、芝加哥七君子、M體質 W體質、「婦之性」(gynesexual)和「母之性」(matrisexual)、父母子「永恆三角」等等,全方位提供讀者對美國文化發展的深度理解。 《殺母的文化》一書,不只是具有學術的深度與創見,它論理邏輯清晰,脈絡清楚。本書可成為各大學歷史系、心理系、女性研究、文化研究等各學科的必備參考書。但同時,因本書保有作者一貫的獨特文字風格──筆鋒平實卻又批判冷冽,所以你可隨翻隨讀,放鬆心情跟著作者進行一場對無數部電影、小說有深度又趣味盎然的美國文化知性之旅。 2010年,如果你只讀一本書,建議你讀《殺母的文化》。 本書精采片段 在八o年代中期,美國禮品店出售給女性用的咖啡杯子,上面列了三個項目:希望我約會的男子,第一不是已婚者,第二不是戀母者,第三不是同性戀。 女性歷來以「媽媽」當角色楷模,因此新女性用「殺母」來超越媽媽。……「 把媽媽『殺掉』不是很好嗎?如果把媽媽放在神座上膜拜,等於是把女性限死在犧牲者角色裡。」 尼采看到「超人」與「末人」對立的地方,懷寧格則看到了「天才」與「婦人」的對立。 一個男人的靈魂被媽媽占有,總不會有好事。……在美國大眾文化裡,哪裡投下「媽媽」陰影,那裡就有精神病殺手。1956年的一部電影《死前的一吻》(A Kiss Before Dying)亦傳達這個訊息。它根據艾拉.勒文1953年同名小說改編,是我所知最早的把心理變態的系列殺手成因歸咎於「母親情結」的美國故事。 二戰時期,美國入伍的男丁在心身方面都不及格,連軍方也開始攻擊「媽」(Mom):這些母親沒有完成為人母的基本任務。 美國的新婦女會對男人說:「你和媽媽之間作個了斷之後,再來找我。」……寫「七子之歌」的聞一多,在美國,會被認為在道德人格成長上出了問題。 科幻片《猴子發瘋》(Monkey Shines)主角的媽媽在他癱瘓後,搬來與他一起住,專職照顧他。如果這是一部中國電影,必定會歌誦母親慈祥、母愛的偉大,但「慈祥」這個造型實在超出美國文化的想像力。 有「母親情結」者,不只是證詞不被採用,他們簡直就是潛在的罪犯。把系列殺手的成因咎於媽媽,已影響到美國法庭之判案。……和一聽到「媽媽」法庭就判其證詞無效的美國心態相反,香港電影則有只需打出「母親牌」官司就必贏的情節。 「殺母文化」除了將母親妖魔化之外,甚至將一個孩子渴望母愛之人間常情都予以病態化。在任何東亞地區都會拍成「苦兒尋母記」的題材,到了美國電影裡,則蛻變成《送報童》(The Paper Boy)這樣的殺人孩童故事。 《德州電鋸殺人狂》師承的是希區考克的《驚魂記》,後者的靈感來自1950年代威斯康辛州戀母狂殺手愛德.堅。然而,《驚魂記》裡的戀母狂殺手只是穿上媽媽的女裝、頭戴假髮行兇。《德州電鋸殺人狂》裡的「人皮臉」反而更接近愛德.堅這個原型。很難想像:在美國文化以外,像愛德.堅這類變態人物會成為一整個次文化的鼻祖! 到了二十一世紀,美國「殺母」的題材似無衰竭跡象,但似乎也該到了推陳出新的地步。
  • 傅满洲与陈查理

    作者:姜智芹

    当今时代的跨文化研究,无法回避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的问题。本书是“文本与文化/跨语际研究”丛书之一,该书共分4章,它从不同的路径、选择不同的个案、从跨文化角度思考了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的成果,其内容具体包括“大众文化与异国形象塑造”、“傅满洲:神秘·威胁·假想敌”、“陈查理:东方智慧·模范族裔·文化驯化”、“华裔男性身份建构”。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屏幕,外国人在这个屏幕上放映着他们的希望和恐惧傅满洲邪恶狡诈,是“种族主义之恨”的代表。陈查理是模范少数族裔,“种族主义之爱”的典范。作为被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华裔男子,傅满洲和陈查理缺乏男性气概是“非性化”、从属性的典型,带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内涵。傅满洲和陈查理一度是美国大众文化中定型化的主导华人形象,他们一个被塑造成恶魔,一个被描绘成模范少数族裔,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缺乏男子汉气概,是“非性化”、被“阉割”的华人男子,也是从属性,边缘性的典型。
  • 金瓶梅笑传2

    作者:北国少爷

    话说李瓶儿喜生官哥,母子顿时成了家里的至尊宝。局势陡然生变,西门家的五个夫人有假笑的,有真哭的,有捂着嘴巴偷乐的。大夫人吴月娘左右讨好,还是掉进了潘金莲挖的坑;小潘年年不孕,绝望中雪夜狂弹琵琶;三娘子孟玉楼无意生事,却堵住了雪洞里的偷情男女;小怨妇孙雪娥再受恩宠,张牙舞爪反击小潘。人性的多变莫测,让她们滑入了不可预料的深渊。当西门庆拜倒在胡僧春药之下时,一声猫叫,拉开了隐藏在柔情背后的黑幕……
  • 忧伤的驯鹿国

    作者:顾桃

    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最后的记忆。 称他们为“最后的狩猎民族”并不贴切,因为他们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失去了猎枪。两百人的使鹿鄂温克部落,几百年来,在森林饲养驯鹿,狩猎,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如今,他们牵着驯鹿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森林,搬到了政府建好的定居点,过上了现代文明的生活。 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被改变,然而,驯鹿却不可能背弃大山。于是,又有一些人和驯鹿一起回到了熟悉的森林,过着不再狩猎的“猎民”的生活。等待他们的,是外人对森林资源的疯狂掠夺、偷猎者密布的陷阱。驯鹿的数量与质量日益下降,猎民点的生活难以为继…… 猎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很多:为什么他们世世代代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却失去了猎枪?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究竟是谁的过错?面对偷猎者呼啸的子弹,他们拿什么来保护自己和驯鹿的家园? 但让猎民们最痛苦的,是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心中坚守的信仰,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消亡。猎民们选择用酒精麻痹心中的悲伤。他们的孩子大都完全适应了山下有网络,有KTV的生活,留下他们自己抱着驯鹿,在这个孤独而忧伤的国度里瑟瑟发抖。 【“一想到鄂温克人没有枪,没有放驯鹿的地方,我就想哭,做梦都在哭!”】——中国最后的女酋长 玛利亚.索 【在我们这个时代,狩猎文化消失了。惭愧万分!】——使鹿鄂温克艺术家 维加
  • 孙明经手记

    作者:孙明经 摄影/著,孙建秋 孙建和 编著

    1938年,孙明经接受任务赴西南诸省拍摄纪录片。本书以他随身笔记为基础,辅以大量图片和详细的扩展,真实还原了当年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民生,以及他个人的拍摄历程和感受。这些独具个人风格的文字与迷人色彩的史诗般的图片,绝大多数都是首次问世,对于研究抗战初期大后方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本书还对他的一生做了系统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到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和一个爱国摄影教育家的一生。
  • 中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作者:张秋

    《中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世界电影大师的中产影像》讲述了伯格曼、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布努艾尔等六位电影大师。透视:六位世界电影大师与其作品的深度关系。解析:三十七部欧洲经典电影中的中产阶级形象。呈现:高度物质文明下迷茫、迷惑、迷失的灵魂。呼唤 人类情感的沟通、良知的苏醒、生命的尊重。
  • 主流

    作者:[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

    《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内容简介:作者历时5年遍及30多个国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中东,采访了电影、电视、音乐、传媒、出版、商业戏剧、动漫、电子游戏等创意产业的1250位行业领袖,获得大量真实而精确的第一手资料。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电影如何在好莱坞、华尔街、美国国会和中情局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迪斯尼、索尼、新闻集团、贝塔司曼等国际文化资本如何通过并购、联合制作等方式逐步占领世界各国市场?全球文化精英和影视明星包括中国的张艺谋、章子怡如何被好莱坞招致麾下?日本如何通过漫画、流行音乐等实现它的“重返亚洲”战略?韩国如何通过韩剧从而促进三星等韩国产品在亚洲、中东等海外市场的销售?印度如何通过与好莱坞结盟来与中国抗衡?伊朗如何成为各国媒体追逐的目标?非洲如何成为欧洲、美国、中国、印度、巴西等共同争夺的市场?世界文化战争将形成怎样的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谁将赢得全球文化战争的胜利? 海报:
  • 追寻快乐

    作者:[韩]李孝仁

    今天韩国的电影风靡亚洲以至全球,我们看到的多是华衣美服,其实韩国是一个悲情的国家,战后的历史动荡、曲折,而电影见证了它走过的崎岖道路。作者李孝仁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寓意性的笔触,以“快乐”、“近代”、“强迫”、“女人”四个概念,讨论了贯穿战后韩国电影的课题,为韩国电影做了一个概括性的并而发人深省的介绍。本书对战后韩国社会变迁及政治因素的分析,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韩国的近现代历史。
  • 欲望的眩晕

    作者:[法]奥利维耶•普里奥尔(Ollivie

    《欲望的眩晕:通过电影理解欲望》不是简单的电影批评。正如副标题所示,本书旨在“理解欲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一方面带我们回顾了几部著名的影片,同时在每一章中各援引一名著名哲学家,比如萨特将为我们阐释《轻蔑》里碧姬•芭铎的臀部,黑格尔为我们分析帕西诺和德尼罗在《盗火线》里的殊死斗争,吉拉尔将为我们讲解《玩具总动员》里的模仿欲,德勒兹为我们展现莎朗•斯通在《赌城风云》中的性感,柏拉图为我们描绘《柏林苍穹下》中的爱之眩晕。 总的来看,每一章都和某个哲学家密切相关:萨特在第一章里屡次出现,第二章是黑格尔,第三章和第四章均为勒内•吉拉尔,第五章是柏拉图,第六章是德勒兹;与此同时,每一章的每一节都以一部影片(很多时候只是电影中的某些片段)为例,支撑并佐证所要阐明的论题。普里奥尔把哲学和电影结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别样的蒙太奇。
  • 国际政治梦工场

    作者:沈旭晖

    电影与政治,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电影剧情,往往影射政治的现实;而现实中的政治,也常比电影更富有戏剧性。本书为才子作家沈旭晖第一本中文简体字作品。他以电影做切入点,以其深厚的国际学养,凭借天马行空的跨界知识,层层剖析电影中的政治元素,追寻历史背景或国际真貌。作者在书中处处流露出这个时代难得一见的渊博,举凡中外历史、政治组织、学术思潮、党派关系,皆能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评论严谨。
  • 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

    作者:[英] 吉尔•布兰斯顿(Gill Bra

    本书梳理了电影研究的复杂历史和中心议题,在相关的社会与政治背景下对其进行了探讨,凸显出电影在更为宽泛的文化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书中涉及的主要议题包括:好莱坞的历史,我们如何理解作者导演、明星制、全球大片,以及电影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失望。作者所勾画出的电影研究模式是:关注电影在形式上的“文本性”,同时也承认电影研究在更广阔的“再现”议题中的位置。作者通过书中列举的论辩和史实证明,我们能够既不忽视人们“消费”电影时真实的快感,又能运用新的批判性理论来解释现代性所带来的持续的社会与文化不平等。
  • 电影或想象的人

    作者:[法] 埃德加·莫兰

    本书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电影,或者说,通过电影研究来探索人类的精神和社会,这种研究思路最终将电影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即人类的精神和外部客观现实的问题,从而使本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电影领域,为人类学的研究开拓了全新的方向。 题解: “只有电影艺术出现后,想象过程才得以原原本本和完全彻底地显露出来。我们终于能用形象表现我们的梦幻了,因为这些梦幻已附着在实际的材料之上。这种梦幻还会反过来塑造我们清醒状态的生活,它们教我们如何生活或如何拒绝生活。” “电影艺术和电影工业只是浮现在我们意识中的局部现象,而我们的责任是要把握这一现象的全部。然而,这一现象既显著又晦涩的潜在部分与我们自身的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我们的本质同样既显著又晦涩,例如我们心脏的跳动和我们心灵的激荡。深入探讨电影,从其全部人类性去思考电影,这便是本书的目的。” ——埃德加•莫兰
  •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作者:马克•里拉

    当思想被激情左右,知识分子还可靠吗? 《读书》、《南方都市报》、《新民周刊》、《国际先驱导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纽约书评》推荐阅读。 知识分子一定是照亮公共空间的火焰吗?理想主义的人要失望了。以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福柯、德里达等人的生平行藏为据,马克•里拉揭示了这些思想家如何为激情或时代风潮所迷惑,这些智识丰赡、影响过人的知识分子也曾笔底战栗,或隐蔽、或公开地偏向、支持极权主义,对暴虐政治制造的人类苦难,或拒绝承认、或文过饰非,甚至视而不见。历史行而无远,本书恰似一记幽微的钟声,既敲响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也提示社会公众保持必要的警惕。
  •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作者:顾准

    吴敬琏、孙冶方、朱学勤、林贤治、柴静、易中天、任志强、周其仁等一致赞誉推荐 中国三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偶像 “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人” “从建国到十年动乱结束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思想家” 王元化 作序 柴静 作跋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简体单行本首次推出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写于1973-1974年,是顾准与其弟陈敏之在通信中的学术讨论笔记。在那个充满禁锢的年代,作者始终进行着独立而深入的思考,在哲学、历史、经济、政治等广泛的领域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启迪良知的问题和观点,探讨了“娜拉出走以后怎样”(即革命胜利取得政权以后怎样)的问题。 革命的理想主义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一旦拉回到现实世界,问题就接踵而至了。唯一的可能是用审慎的态度,不带任何偏见的,重新审视和剖析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寻找合乎历史逻辑的未来之路,从理想主义坚决地走向经验主义。 全书笔锋犀利,激荡人心,作者在“冷冰冰的解剖刀”后面,可以感到炙人的满腔热情,而这一切记录着他“一步一步从地狱中淌过来”的足迹。
  • 太监谈往录

    作者:信修明

    太监是封建专制的产物和人类文明史的毒瘤,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历史上留下美誉或恶名的太监虽然不乏其人,但真正有权势者毕竟少之又少。清朝鉴于前代宦官干政的惨痛教训,对太监的管制更是十分严格,基本上没有祸乱宫闱的现象发生。太监多源于饥民,由于生活所迫才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实际上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属于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本书整合了多名晚清太监的回忆录作品,内容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著)、《清宫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溍记)3个部分。均为“目之亲睹,身之亲历”,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虽然他们在清宫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缺。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此次出版,编者订正了部分文字疏误,对某些不甚准确的内容加以注释说明。并对《宫廷琐记》进行了重新标点,在确保作品原貌的前提下,对原作内容做了相应的归类、整合。
  • 自我分析纲要

    作者:[法] 皮埃尔•布尔迪厄

    《自我分析纲要》不是传记,而是布尔迪厄对自我的社会分析。布尔迪厄对自己采取了批判反思的视角,仅仅选取了自身经历中从社会学观点来看直接相关的特征,也就是对社会学理解和解释必要的特征。他描述了五十年代初他进入哲学场时的可能性空间的状况,他从哲学转向人种学和社会学的蜕变过程,他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从事的调查,他的童年经历和寄宿生活,最终提出对自身的知识筹划的社会学解释:他低微的出身与学业的成功产生了他分裂的习性,这种习性与他积累的学术资本一起,在知识场的作用下,导致他独特的实践——通过对立面的协调,把宏大的理论抱负与低微的研究对象相结合,以求创立一种总体性的实践的社会理论。
  • 韦伯学术思想评传

    作者:(美) 林格

    《韦伯学术思想评传》主要内容简介:马克斯·韦伯生于1864年。他的父亲老马克斯·韦伯,是一位受过法学训练的政治家,是民族自由党(the National Liberal Party)中的重要一员——该党接受了俾斯麦的独裁式领导及德意志帝国的官僚君主制。他的母亲,海伦妮·法伦斯坦·韦伯(Helene Fallenstein Weber),是一个相当虔诚且道德上甚为严格的人,逐渐与她守旧的丈夫老韦伯相疏远。韦伯自己对宗教相当感兴趣,但却从未成为一名信徒。作为一个天才少年,韦伯从他自己的阅读中所学到的,要远远超过他从德国传统的人文主义中学教育中所学到的。1882年,韦伯步他父亲的后尘,以法学学生的身份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同时兼修历史、经济学和哲学课程。与此同时,韦伯加入了一个决斗兄弟会,有时也喝点啤酒,大体说来享受着那时颇具德国学生生活特色的各种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