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

    作者:李昇明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用纪录片式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展现了费孝通的传奇一生。 全文以“民族复兴要从认识中国开始,要有世界眼光”为基调,以宏观历史时空为分界点,用18章的内容讲述了费孝通家学、留学、治学、建言的不同阶段。作者历时8年,遍访费孝通家人、师生、朋友,重走费孝通求学路和治学路,收集上百万字原始素材,终成此书。完整讲述费孝通先生的家族史、乡土情和书生志。
  • 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

    作者:[英]丹尼斯·史密斯

    没有哪位杰出的当代思想家像齐格蒙特·鲍曼那样经历过如此多重的思想转型。鲍曼对后现代的生存状态和后现性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描绘,对他来说,现代性是一个陷阱,后现代性又是一个雷区,作为前者的批判者和后现代的预言家,他揭示了我们和一道处于的困境——我们如何才能实现现代性和后现 代性的相互超越呢?
  • 费孝通传

    作者:欧达伟(R.David Arkush)

    《费孝通传》从《江村经济》到《乡土中国》,从小城镇建设到区域发展,行行重行行,到处都可以见到他勤快而执著的身影。学有用的知识,做真正的学术,志在富民,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伟大践行,构筑了他用生命、思想、劳动和乡土共同凝结的传奇人生。 伟大的志向成就辉煌的事业,高尚的爱情酝酿美好的心灵。《费孝通传》,一部界于学术著作和传记文学之问的文化精品,再现一位中国知识分子感人。的学术和思想轨迹,重温一场让人难忘的生死爱情,回眸一篇永驻历史的《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见证一段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曲折历程。
  •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

    作者:迪尔克·克斯勒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主要内容: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影响了从历史学到法学众多学科的学者们,尤其对德国近现代和当代法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在“当代德国法学名著”丛书中收入《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的原因所在。 韦伯著作的覆盖面非常广,涉及各个学术领域。他通晓西方历史和文化,也对世界其他地区作过广泛地考察研究。《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在介绍韦伯生平的同时,试图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画,将韦伯一生著作的不同学术特征展现出来,并把韦伯不同时期的与方法论问题有关的论述从各部著作中提炼出来,单独加以评述。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共分5章:第1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韦伯的生平。作者认为,只有首先了解不同时期各种生活经历对韦伯的影响,才能确切地理解韦伯著作的不同内容特点及他的学术发展的脉络;第2章分5节分别介绍韦伯的各部著作;第3章介绍韦伯的方法论理论,以及对韦伯的方法论理论的各种理解;第4章,韦伯著作的时代影响;第5章,韦伯对当代和未来社会学的重要意义。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适合我国大学法律院系大学生、研究生阅读,也适合法学院教师、法官、律师等参考。
  • 居伊·德波

    作者:[法] 樊尚·考夫曼

    居伊·德波一生都在刻意地避免传奇,避免把传奇与可视物、表象以及当前越来越多的或清晰或模糊的自传风潮相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拒斥后来很快被称作景观的东西。他从来不遵守强加于生活的可视规则。他创立自己的规则,创作文本和影像,以避免受到完全世俗和总是如同侦探片般模糊的当代传记评判眼光的暴政。他的生活和作品都是对这种观点的挑战,这种挑战被错误地解读为对影像的固有仇恨。但是,他竭尽全力拒斥一切试图认证、指定和适应的评判。为此,他进行了真正的战斗,这是他希望带给这个社会的深刻内核。
  • 性爱大师

    作者:[美] 托马斯•梅尔

    他,是科班出身、医术精湛的妇产科医师;她,是既无学位又缺经验的小镇少妇——威廉•马斯特斯与弗吉尼亚•约翰逊的神奇组合却产生了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化学作用,在人类性学研究史上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两位“性爱大师”对成百上千名男女实验者展开了性爱科学研究,对成百上千次高潮进行了严谨观察,甚至自身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到了“实验”当中。他们的合作从工作走向了生活:从小遭受父亲虐待、与初恋女友失之交臂、早已娶妻生子的他,与两次离异、追求者不断、养育着两个孩子的她由同事变成了夫妻。他们的婚姻除了工作还有什么?到底两人之间是否产生过爱情?为研究性学而奋斗一生的他们,在面对“爱”时,是否亦如普通人一般困惑不已?在《欲望都市》与“伟哥”诞生之前,马斯特斯和约翰逊便是全体美国人的“卧房顾问”,然而他们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同时,却始终无法厘清“性”与“爱”之间的复杂关系。 点击量破亿的热播美剧原著作品! 各大网店火热预售中 京东:http://item.jd.com/11542460.html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63559.html 亚马逊:http://www.amazon.cn/dp/B00NIBYBYE/ 博库网: http://www.bookuu.com/detail.php?id=A048160 文轩网:http://www.winxuan.com/product/1200966522
  • 福柯

    作者:古廷(Gary Gutting)

    从美学到惩罚体系,从疯癫与文明到尼采与先锋思想,福柯的作品对20世纪晚期的现代思想影响深远。然而,在涉及面广与影响力强的同时,这些作品也以晦涩难读著称。 本书为福柯的作品提供了可信的导读,这些作品涉及文学、政治、历史、哲学等广泛领域;同时,作者加里·古廷还探究了一些关键主题,这些主题在福柯深入研究身份、知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等领域时,曾让他甚为着迷。
  • 莫斯传

    作者:【加】马塞尔·福尼耶 Marcel Fo

    莫斯是现代民族学与法国社会学学派的领军人物,对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书是第一本关于他的传记,书中通过详细的材料,全面地介绍了莫斯的一生,包括自身经历、时代背景等,对深入了解莫斯其人其学说弥足珍贵。
  • 丁文江

    作者:费侠莉

    本书对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独立评论》的主创人丁文江先生复杂而有代表性的经历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并将其置于近代科学起步阶段和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充分表现了丁文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由于丁文江先生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而且其经历带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因此,本书并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部时代的记录。
  • 福柯思想肖像

    作者:刘北成

    福柯是20世纪西方学术界的重要人物,他着重于边缘历史的研究,为西方当代文化的发展重新建立了坐标。他的知识考古、系谱学、知识一权力理论,在今日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依旧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福柯的个人经历也颇值关注,他本身与法国60年代以后的政治运动紧密结合,风云变幻之间也勾勒出那段时间的法国学界气象;他的同性恋形象也使他迥异于其他学人。作者在参阅福柯本人的作品和大量有关他的传记的基础上,撰写出了一本深入浅出的书,为中国读者了解福柯打开了一扇门。
  •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

    作者:阿尔伯特.霍夫曼

    LSD之父写的LSD介绍,包括LSD发现、推广的历史,一些类似LSD的其他迷幻药物,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LSD体验纪录。不管是对迷幻药本身有兴趣,还是对六十年代有兴趣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以现在的毒品市场来看,LSD确实是没落了,但在六十年代,迷幻药的使用才是主流。时代的特征令LSD的致幻效果大放异彩(在此书中霍夫曼以自体的实验比较了几个不同致幻剂之间幻觉的区别),在霍夫曼看来,LSD的效果链接了物质与精神的世界,模糊了二者之间如水火一般的界限,因此才会在过份追求物质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引起强烈的震动。
  • 权力与反抗

    作者:埃里蓬(法)

    二十世纪的法国思想界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尽管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经历、理论旨趣相迥各异,但 他们却共同继承了法兰西人文精神的传统..他们那样热切地 关注着人的现实,关注着人的命运与未来,探求着解释 人 这个千古难译之谜的道路…… 他们追求看来并非‘有用’却极崇高的东西。为着这‘无 用’又‘无功利’的信仰,他们苦苦探索,历尽心灵的种种磨 难,宁愿付出任何代价,给人类文明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财 富。
  • 卡尔·马克思

    作者:[美]乔纳森·斯珀伯

    出生于1818年的卡尔•马克思,在走完生命的65个年头后,成为了西方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之一。然而,他的形象却在后世的思想宣传中逐渐僵化,我们渐渐忘记了他作为一个人是什么样子,他身处的19世纪欧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因此,美国权威欧洲史学家乔纳森•斯珀伯决心用人性化的细腻笔触,通过极其严谨的史家研究方法,为我们呈现出一个“过去的马克思。”在《卡尔•马克思:一个19世纪的人》一书中,斯珀伯将马克思还原到19世纪的欧洲历史背景中,通过大量丰富的事实细节——从他的家庭环境,求学经历,恋爱婚姻,到与同时代人的社会交往,政治参与——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卡尔• 马克思。此外,书中对拿破仑三世、俾斯麦、亚当• 斯密以及达尔文以及其他大量马克思同时代人的关联性描写,使得本书的意义超越了普通的传记,成为一部生动记录19世纪欧洲这一纷乱时代的经典作品。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卡尔•马克思:一个19世纪的人》所依据的史料基础——目前仍在持续出版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作者从中获取了大量珍贵的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文献及图片资料,并经由本书呈现了出来。通过历史学家严谨的史料把握与论证分析,马克思作为一个19世纪的人的一生,第一次得以全面地在我们面前铺展。
  • 居伊·德波

    作者:[英] 安迪·梅里菲尔德

    居伊•德波(1931—1994)是20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革命者之一。作为城市批评家与电影导演、杰出的冒险家和活动家(尤其是在1968年五月风暴中),他既落后于时代,又走在时代前面,其构建的理论服务于民主、人民和政治权力——这些在今天也仍然生机勃勃、富于颠覆性。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一场先锋革命运动以及情境主义国际(1957—1972)的领袖,其代表作是那部控诉了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主义的经典《景观社会》(1967)。在20世纪50年代,他是卓越的城市战略家;在60年代,他是政治上的揭露者、组织者和理论家;在70年代,他浪迹于西班牙和意大利;而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他则蛰居于奥弗涅的高墙之后,在远离尘嚣的农舍中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德波的著作和他神秘莫测的一生,始终滋养着世界各地的思想者和活动家。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作者生动地讲述了一个自由的灵魂,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又热爱着其中的许多东西,并相信它们完全值得为之抗争。
  • 马克斯·韦伯传

    作者:(德)玛丽安妮・韦伯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内影响最大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之一,他的遗孀玛丽安妮·韦伯的《马克斯·韦伯传》是这位伟大的德国学者的权威传记。作为韦伯妻子,作者以她独特的视角生动感人地记叙了韦伯天才横溢而又饱受疾病折磨的一生 ;作为学者和韦伯的学生,她忠实而简明地阐述了韦伯深刻和富有开创性的学术思想。 作者通过韦伯的生活、学术和政治活动以及广泛游历给读者描绘了一幅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德国和欧洲生活壮观的全景图。书中引用了大量的信件和其它原始资料,叙述和描写细腻、生动、充满深情而富有文采。 该传记自1926年问世以来一直是了解韦伯其人和研究韦伯的学说和思想不可或缺的必读书。
  • 追寻事实

    作者:【美】克利福德·格尔茨

    本书是著名人类学家格尔茨晚年所写的一本自我评传,追溯了自己一生成长中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事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人及其理论。
  • 福柯的生死爱欲

    作者:(美)詹姆斯・米勒

    米勒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跃动、炽热、无畏而闪亮的心灵——诚然,它或许带有些许自我解构的意味,而且都太人性,但它永远不会被诟病为陈腐、平庸、无名和幼稚。 ——《纽约时报》书评 米勒这本颇有争议的书是严谨而繁复研究的产物……他讨论了疯癫、死亡和同性恋,尤其是用大量形象生动甚至近乎感官层面的细节描述了施虐-受虐文化。 ——《新共和》 这本书是对福柯的一生充满想像力的大胆诠释,人类三个世纪的现代性遗赠下来的道德和美学传统被这本书拓广甚至颠覆了。 ——《波士顿环球》 詹姆斯·米勒谈论性与哲学、尼采与艾滋等话题的方式可能会让一些读者震惊……但正是通过这些看似悬殊的元素,他建构出一种爱欲的人生。 ——埃德蒙·怀特(Edmund White) 这本惊人之作,因其思想的灵光极具启发力;反响之大,也与其讨论的对象极为相称,可以说是进入20世纪晚期西方文化的一本关键性读本。 ——萨义德
  • Facebook

    作者:(美) 麦兹里奇,Ben Mezrich

    生命中那些温暖、神秘的联结与网络时代那些冰冷、严谨的技术相互作用,成就了Facebook——一个成立仅6年却网聚了4亿用户的社交网站。这本书便是Facebook的创始神话,是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一个基于大量采访、几百个资料提供者、上万页文件资料、甚至还包括几项诉讼程序的颇具戏剧性的故事,一个关于创新、成长、引爆流行和赢得人气竞赛的故事。目前好莱坞著名导演大卫·芬奇将执导由本书改编而成的影片,片名暂定为《社交网络》。 2004年2月4日,哈佛大学的大二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在宿舍里捣鼓出了Facebook,此后,这个网站以病毒一样惊人的速度传播开去。2010年3月的一周,Facebook的流量超过了它在美国所有的竞争对手,包括谷歌!而年仅25岁的马克•扎克伯格(跟比尔•盖茨一样,他也是哈佛大学的肄业生了!),以40亿美元的身价登上了2010福布斯全球最年轻富豪榜,位居榜首。
  • 绝非偶然

    作者:Elliot Aronson

    ●《绝非偶然》的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曾荣获美国心理协会全部三项大奖:杰出教学奖、杰出著作奖、杰出研究奖。他所著的《社会性动物》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 ●一个性格腼腆、资质平平的小男孩,在无财无势的家庭中长大,如何成为举世闻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年少时哈佛大学望洋兴叹的“笨小子”,十年后竟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在《绝非偶然》一书中,阿伦森用自己的经历阐明了社会心理学的真义: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人可以不受儿时不愉快经历和个性缺陷的束缚,通过自我完善成就可能的自我。 ●此外,作者在书中详述了社会心理学许多最具代表性的实验,从理论假设到实验过程再到最后的结论分析,每一步都清晰可见。如果你对社会心理学实验和理论感兴趣,这本书无疑是一顿饕餮大餐。
  • 狂欢与日常

    作者:赵世瑜

    这本书从中华帝国晚期时代的民间庙会这一生活空间向外延,探索明清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生活与大众文化。这部作品是作者近十年来关注民间文化与基层社会历史的初步结果。分概说、城域研究、个案研倾家研究三个部分,附有关于理论、方法论的探讨。 全书内容恰如书名“狂欢与日常”揭示了庙会这一类游神祭祀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它们不仅构成了民众是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集中全现了特定时节、特定场合的全民狂欢。这一静一动,一平常一非常,正是我们的生洚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