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女人包袋

    作者:[法]让-克洛德·考夫曼

    包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数个自我的小缩影,也是我们多个身份的转变工具;是我们的惯常行为而不是装扮游戏。它同时也是理性的安排和疯狂激情的载体。而女人的包袋更不同于任何一个寻常袋子,她们与包袋之间存在一种长久的关联与依赖。女人的包袋,早已不只是服饰的配件,它是亲密的伙伴,也是身份的识别标志,随身的个人情感与生活缩影。若有机会,打开任何一个包袋,将可轻易地看见女主人的感情世界与生活轨迹,或许,还有未来的梦想。作者作为社会学家,正是超越了包袋的日常实用性,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考察,深入你我从未注意的不起眼的小事,并以幽默的话语方式,带着情感和诗意,力量和精确度,让包袋开口说话。从而显现物件的文化性及蕴涵的意义,最终回到对人的分析、心理的剖析、情感的展现这方面来。
  • 权力如何影响我们

    作者:[爱尔兰]伊恩·罗伯逊

    “胜利者效应”(The winner effect)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可以概括为:动物在战胜一些较弱的对手之后再与更强的竞争者较量时,胜算将会比直接面对强敌大得多。伊恩•罗伯逊教授揭示,这个效应对人类同样适用。成功会改变脑中的化学效应,使你更能集中注意,更聪明、自信并且更具攻击性。 这个效应如同药物一样效果强大,并且获得的胜利越多,你越能够持续下去。但是这个效应也有负面作用,因为获胜会使人生理上瘾。 在《权力如何影响我们:胜利者效应》中,国际知名的临床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伊恩•罗伯逊把“胜利者效应”的适用范围从生物学领域扩大到人类社会,通过一系列生动而引人入胜的故事,他告诉我们: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更能获得成功?是什么造就了胜利者或失败者?我们又该怎样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生活和进步?
  • 社会工程 卷2

    作者:[美] Christopher Hadn

    本书介绍社会工程实践中的基本技能——如何了解别人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非语言交流是如何运作的,手部、躯干、腿脚等肢体语言是如何揭示情绪的,关于人类面部和大脑的研究以及案例,社会工程的核心——诱导。作者将毕生的研究以及他本人在社会工程实践中如何使用这些知识都囊括在了本书中。 本书适合社会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一切希望能取得更好沟通效果的读者。
  •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

    作者:王学泰

    读游民文化,发现另一个中国 刘、关、张桃园结义前,为何关羽张飞要杀掉对方一家老小? 绿林好汉手中的朴刀是一种介乎农具和兵器之间的器具? 杀人放火可以当官?穷人靠着力气和胆量也能吃香喝辣? 香港影片中,为何警察和地下秘密社团都要拜关二爷? 《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读游民文化,发现另一个中国) 江湖是游民生活的空间,也是干犯法纪、为非作歹的渊薮,凡是敢于与主流社会对抗的秘密组织成员、打家劫舍的绿林豪强、闯荡江湖的各类人士,乃至称霸一方、为人所惧的痞棍,都会被畏惧者恭送一项“好汉”的帽子。逼上梁山是“造反有理”的过程与归宿。不义之财,取之何碍,是游民动惊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总的说来,它仍是“强盗逻辑”。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密切关系,游民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对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习惯作用,也因通俗文艺的流传而深入到了各个阶层,本书阐述深刻,可读性强。 名人推荐: 要研究游民问题,实际上不能不研究整个中国社会与全盘中国历史,学泰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 作为一个学者,学泰声明“本书不会介入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但是我认为,像本书这样的对游民问题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对了解我们今天的社会及其未来的走向也有很大的意义。 ——李慎之 王学泰先生积二十年之功完成的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无疑是一部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力作。在我看来,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也有不同的层次:有的对其所研究的对象,有精细的把握,但其解释力仅限于 “这一个”;而另一种研究,则通过 “这一个”,作出更具普遍性的概括,提出了具有更大解释力的概念,因而具有某种理论价值。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研究就属于后者。
  • 游戏的人

    作者:[荷]约翰·赫伊津哈

  • 中国的丧礼

    作者:姚永辉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丧礼以慎终、初丧到成服、筮宅到禫祭、居丧与吊丧、变迁的胶片、结语。 
  • 如此世界:转型选择与再启蒙

    作者:金岱

    本书为关于转型中国文化建构的文化批评集暨思想随笔集。书名“如此世界”取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同名小说。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社会,多少有点相类于伏尔泰笔下的柏塞波里斯城,“成就巨大,问题严峻”八个字大概是最简约恰当的概括。作者认为,当下中国社会诸多严峻的矛盾与问题,应看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意义上的大转型的“转型阵痛”,这一转型阵痛无疑昭示着严峻危机,尤其是深层上的文化危机。面对这一转型阵痛,这一严峻危机,经济改革先行30多年后,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高度重视“中国性+现代性”的中国文化建构,即中国社会的文化逻辑、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及价值理想的重建,启动“再启蒙”,着力培育基于中国现代性之文化逻辑框架意义上的分立于国家和市场的社会,凝聚社会中层动力,使中国社会非总体性地(一个一个问题域地)、理性和平地、有机渐进地推进至理想境界,令文明转型稳健而成功。
  • 面对死亡的人(下卷)

    作者:[法] 菲利普·阿里耶斯

    该书知识丰富,思想深邃,十分详细地阐述了死亡的历史……一部非凡的作品。 ——罗伯特•尼斯比特,《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毫无疑问,这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为未来的死亡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标准及目标。正如此前阿里耶斯的一部关于儿童史的著作成为了该研究领域的典范之作,衡量其他同类作品的水平一样,未来关于死亡历史的著作,必将借鉴这部伟大的综合性著作,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阐释、修正和取舍。 ——劳伦斯•斯通,《纽约书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中兴起了新的学科——死亡学,而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1977年所著《面对死亡的人》一书则起了开创性的作用。本书展现了西方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历史。阿里耶斯的著作奠定了一套对死亡观的话语解释系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阐释、修正和取舍的基础。 上卷包括两个部分、五个章节,分别研究了历史上面对死亡态度的演化,教堂中的圣墓,来世观念与末日审判,葬礼的变迁以及墓地的雕像。 下卷共分三个部分、七个章节,分别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死亡观念的变化,对死亡的冷漠态度,对于尸体的处理,假死现象,面对死亡的浪漫主义态度,公墓以及现代西方工业社会里出现的被倒置的死亡的现象。
  • 光荣与梦想

    作者:[美]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

    本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以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为依据,创造了一种全景式的还原细节的历史写作手法。 对于建国历史仅二百多年的美国来说,这段历史的特殊意义一定会被永远的铭记。由迷茫徘徊到蓬勃向上,由孤立者到救世主,由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国内的繁荣程度领跑世界,战胜国领袖的身份使得国际声望达到顶峰,都使这样一个曾经远离世界政治核心的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光。曾经满足偏安于北美大陆的美国人开始将他的目光投向全球,开始对自己的信仰和制度充满自信,开始梦想着自己将会永远的繁荣下去,并成为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领袖…… 变革的时代,似乎总是闪着让人兴奋的光芒。而小细节与大历史的关系,就像从一面镜子反射到另一面镜子。当一个历史学家对细节拥有小说家一般的眼光,精心梳理了复杂无序而又晦涩难懂的史料,叙述优雅、精确、充满智慧,我们就更容易清晰的洞察历史。因为优秀的历史作品不需要虚构,历史本身就是最优秀的作品。
  •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

    作者:[美]阿利·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不要走得太快,而忘了体会生活原本的滋味。 洪晃撰文推荐,美国《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图书。 网上相亲,租个女友回家,请婚礼策划、保姆、宴会操办人、婚姻诊疗师、护工,甚至专业扫墓人……从摇篮到坟墓,现代人几乎把自己的生活都外包出去。当我们把诸多生活内容甚至私人情感都外包给专人打理时,我们便不再是生活真正的主角,而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生活乐趣、技能和浓浓的亲情。 凭借着上百次访问和对实际生活的观察研究,美国加州大学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对私人生活外包状态做了深刻的揭示——当商业化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我们要有意识并采取实际行动抵制它的负面作用,在享受便利与保有自我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编辑推荐: “我们不知不觉只会从商业角度来看自己的生活,认为快乐和意义只存在于结果中,却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屋子乱了,钟点工收拾;筹备婚礼,婚庆公司搞定;没时间陪孩子,买件礼物补偿;老人生病,请护工照料。各个环节都有定制服务,生活外包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如果生活里的一切都由购买的服务代为完成,我们又怎么体会生活的滋味?忙着挣钱,再购买服务来代替陪伴家人的时光,我们的情感又将何处依托?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是美国《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图书,一经出版便引发全民讨论热潮。它帮助现代人厘清幸福生活的真谛,提供深刻反思的镜鉴。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外包大潮逐渐侵入中国,中国人会从这本书中得到启示。
  • 我选择,有尊严地死去

    作者:[法] 玛丽•德卢拜

    玛丽是位事业有成的记者, 56岁时被发现大脑内长了6个恶性肿瘤,已无法挽救。面对家人和社会的阻拦,玛丽毅然作出充满争议的决定:去比利时完成“合法安乐死”,并且决定记录下了自己生命里最后6个月的每一步,直至在医师的帮助下死去。本书让我们可以潜入癌症病人痛苦的深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玛丽的勇气,见证她安乐死前的复杂心路历程。本书甫一出版即引发轩然大波!深深地震撼了读者。 如果死亡于我们是生命尊严的表达和延续,那么,死亡面前的我们一定会淡定、从容和优雅,我们也会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事件和每一个人。 ——复旦大学 生命伦理学 朱伟副教授 死,是无可回避的终点,然而在死亡的过程中,身体过程与心智过程并非同频同步。在现代社会中,当死亡被彻底剥除了集体或公共性的情境与意义,它所带来的恐惧与痛苦就完全由个体承担,并在感性体验与理性省察中益显鲜明与深重;而医学的进展尤其是医技的发达,则使得这份恐惧与痛苦转化成更为多样而漫长的身体与心智体验。因此,死亡不再是一个猝不及防的事件,而是一项需要治理的长期的个人事务:我们需要认知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死亡内涵、寻求有尊严的死亡姿态,建构不那么无聊乏味的死亡意义……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为死亡而活着。 ——华师大 文化人类学 陈赟博士 作者玛丽•德卢拜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选择有尊严地死去。她从安乐死未被合法化的祖国法国去到了比利时,选择了由比利时医生实施安乐死。作者有一段话让我永不能忘:“我们会再见的,我坚信。这才是我的希望,而不是那些不得不做的治疗。只有希望能化解我的恐惧。面对虚无的恐惧,面对身体深陷寒夜的恐惧。我们所有人都会再见的。我知道。”这是她敢于去死的那份信仰。 ——作家 张慈
  • 我爱偷窥

    作者:[加拿大] 霍尔•涅兹维奇

    微信、Facebook、人人、微博、博客、土豆、优酷,满足了社会集体暴露的欲望。美国名人八卦网站“PerezHilton.com”每天有450万点击率。 人们这些永无止尽揭露个人信息的自恋冲动究竟所为何来? 这是一个喜欢偷窥别人,以及被人偷窥的时代。 窥视文化是真人秀节目、YouTube、MySpace、Facebook、Twitter、博客、微信,以及其他更多现象。 社会评论家霍尔•涅兹维奇以诙谐又尖锐的笔触深入窥视世界:他加入各种社交网站,在聊天室发言,开设博客,窥探邻居,应征真人秀节目,和在网上张贴裸照的空巢期夫妇一起喝酒,举办“Facebook”派对。一部分的网络世界游记、一部分的日记、一部分思索,加上多位比小说更离奇的真实世界人物,构成了本书。《我爱偷窥》反映了越来越多人的渴望与困惑,让他们愿意用私生活细节换取情感的宣泄、他人的注目,以及远播的臭名。 媒体评价: 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停止上facebook、微信、人人、微博、YouTube贴文,又觉得这种生活不太对劲,你就应该阅读本书。《我爱偷窥》到卓越调查,让我们一窥科技如何改变人类的隐私生活。 ——《连线》杂志专栏作家 克里夫•汤普森 本书的分析鞭辟入里。我衷心希望,如《我爱偷窥》所说,我们大部分夜晚在网上的残酷奇观,实际上也有让我们对更美好的未来抱有希望的部分。 ——《媒体病毒》作者 道格拉斯•洛许可夫 ◎本书纪录片Peep Culture: the Documentary由作者霍尔•涅兹维奇亲自执导,为2012年春季香港影展参展影片。
  • 城市的自觉

    作者:姚远

    中国城市正处于大拆除的时代,成片的历史街区在“旧城改造”的大旗下被不断夷为平地。这场“休克疗法式”的“改造”,对中华文脉的影响之深、之巨、之不可逆,堪称中国城市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本书以情理交融的文字,辅之以古城珍贵的最后影像,如实记录了在北京梁思成故居和宣南、东四八条、钟鼓楼等历史街区,南京颜料坊、南捕厅、门东、门西等历史街区的最后时刻,作者为阻挡推土机而屡败屡战的历程。同时,本书又理性剖析了与存续城市记忆密切相关的文化自觉、物权保护、民生改善、公众参与等议题,探索古城保护与复兴的建设性路径。
  • 儒学与女性

    作者:[美]罗莎莉

    本书主张通常被认为厌恶女性的、父权式的儒家哲学并非自其创立以来便是如此,尽管在历史上儒学与压迫现象相伴随,但它却包含着许多能够推动两性平等的理念,作者依据儒家伦理并结合中国历史对守节、缠足、纳妾等现象进行了深刻探讨,罗莎莉的这些研究为未来儒家女权主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使儒学成为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可供选择的道德范畴。
  • 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观点

    作者:大卫·萨夫

    客体关系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当今最为重要的发展,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观点》是继《客体关系入门》之后的又一力作,具体阐述了客体关系理论在性关系及其治疗上的应用,为我们理解性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出发,就能找到影响两性关系的原动力。《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观点》简单、清晰、易懂,是一部能让人喻快阅读并容易消化吸收的著作,也是首部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性关系及其治疗的著作。作者一如继往地在《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观点》中使用了治疗中的实例来补充抽象的概念,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术。对于家庭与婚姻治疗师,以及试图了解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来说,《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观点》都会成为重要的参考。
  • 乌合之众

    作者:[法] 古斯塔夫·勒庞

    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 本书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 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体行为并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 乌合之众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庞

    本书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大约20 种语言出版。作者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人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 领袖的影响力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是出于他们提出的论据,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的名望。享有足够名望的领袖几乎掌握着绝对权力。 用刀剑成就的事情,同样可以通过言语的力量达到。像不义之财、卑鄙的剥削者、可敬的劳工、财富的社会化之类的说法,总能打动选民的心,尽管它们已经被用得有些陈腐。 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害处远大于好处。 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 群体没有逻辑推理能力,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群体所接受的判断,仅仅是强加给他们的判断,而绝不是经过讨论后得到采纳的判断。 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其永远不会过时。个人到群体的变化总是叫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此书的解释,或能稍解你的困惑。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高铭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 武士道

    作者:(日)新渡户稻造

    《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说,他在介绍时,与别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的确,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所以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正因为如此,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据作者自序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自己亲自读了此书,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光是本书的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间就重版了10次,本书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在我国的日本研究正深入到探讨日本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对当代日本的影响之时,相信把这本颇享盛名的著作译为中文以飨读者,或许不无意义。自然,由于本书是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写出来的,其中有些观点不免有过时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场所限,有些观点也很值得商榷。这是希望读者们注意的。
  • 菊与刀

    作者:(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则是事实。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已重印三十六次。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此书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1986年一篇综述战后日本研究状况的文章列举七种代表性观点,说《菊与刀》是令人注目的一种。凡此都表明,此书影响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