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论个体主义

    作者:(法) 路易·迪蒙

    现代意识形态以全体社会从属于代表道义、独立和主权的个人为表征。这种意识形态将西方社会与其他社会区分开来,后者坚持以全体社会为价值主体,并倡导个人从属于社会。西方人为何如此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公民?在本书中,作者从基督教最初发源的年代开始,探讨了西方个体主义的成因,内容涉及起源、宗教及政治等。
  • Cities and Stability

    作者:Jeremy Wallace

    How and why has China managed to develop and urbanize without the slums that dominate large cities in other poor countries the world over? Why ha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ersisted in power when so many other communist and autocratic regimes have fallen? I develop a general argument about redistribution, urbanization, and regime stability based on the Chinese case. Since 2002, scholars affiliated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ve argued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ears "Latin Americanization" (la mei hua), that is, highly unequal megacities and their attendant crime, slums, and social instability. In respons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bolished agricultural taxes and begun subsidizing rural areas. This shift is anomalous since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o citi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threat of urban unrest. I argue that such urban favoritism is self-defeating in the long-term because it induces further urbanization, increasing the long-term risk to the regime. Nevertheless, urban bias remains endemic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because most governments do not have the luxury to think beyond the short-term. I test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argument both cross-nationally and within China us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Cross-national survival analysis of autocratic regimes since World War II shows that urbanization, controlling for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gatively affects regime dura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at work, I used 15 months of field research in Beijing and two other provinces to delve into the Chinese case. Two sets of analyses at the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 respectively illustrate how the government uses fiscal and other policies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to control and direct urbanization.
  • 减少不平等

    作者:雷米·热内维,拉金德拉·帕乔里,劳伦斯·

    在全球化的作用下,这个世界注定会越来越不平等吗?与20年前相比,如今真的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吗?不平等现象的加剧会对未来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吗?减少不平等与世界可持续发展之间是存在着正相关的密切关系吗?在全球或是国家层面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有可能实现吗?人类在减少不平等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实践与方法,哪些可资借鉴的教训与经验呢?本书选取了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力图回答上述问题,为减少不平等提供了路径选择与讨论框架。
  • 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

    作者:林端

    《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以中国传统法律为例,尝试对韦伯提出批判:在社会学方法论上,指出了他的比较法律社会学里二元对立式的理念型比较的局限;在实质社会学分析上,立基在全球最近对清代法律与司法审判的丰硕研究成果,说明了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与司法审判的看法的误解与限制。《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由林端著。
  • 社会经济学

    作者:[美] 加里·贝克尔,凯文·墨菲 著

    本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和经济学克拉克奖得主凯文.墨菲合著的一本运用经济学解释社会行为的专著。本书提供了一个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社会环境与标准的商品和服务一道被纳入效用函数中,对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如何影响人们的选择和行为问题,这些扩展的效用函数能够实现卓有成效的分析。本书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解释了许多原本令人困惑的现象,如吸毒的种种场景,爱情影响婚姻的各种画面,邻里关系的分隔与整合,名家作品和其他收藏品的价格决定,商标的社会含义,时尚、时髦的兴衰及与社会规范的互动,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分布,等等。二位大师将他们的社会经济学分析框架贯穿于这些鲜活事例的阐述之中,让人叹服。
  • 巴拉聚克

    作者:[美] 约翰·梅里曼

    法国史专家约翰•梅里曼依据翔实的档案资料,通过对法国巴拉聚克小镇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乡村小镇的一幅幅历史图景,乃至一草一木,如数家珍般地解说它的过去:这个耸立于法国东南阿尔代什河岸的小镇,有地中海式的气候,但人们的生活艰辛,文化落后,观念保守。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两次世界大战,虽对这个偏僻的小镇有所波及,但未能撞开居民们的思想心扉,人们的生活依然故我,沉浸在争学校、争教堂、争乡村议会、争生活的煎熬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法国乡村小镇从中世纪到当代社会的生动而具体的历史变迁。
  • 无相支配

    作者:黄志辉

    《无相支配(代耕农及其底层世界)》是作者黄志辉对珠三角代耕粮农和代耕菜农所做的民族志报告。作者运用当代社会学、人类学的经典研究成果,对代耕农这一底层劳动群体的产生背景、生活情况等作了细致而生动的分析。《无相支配(代耕农及其底层世界)》作者提出了权力实践的“微分学”和底层实践的“积分学”。在对前者的阐述中,作者特别提出了“无相支配”的论点。无相支配即没有面孔的支配,当具体支配的人转变为抽象的制度或生产方式时,无相支配便产生了。这种无相支配,既让代耕农无法维权,也使其劳动缺乏保障。在对后者的阐述中,作者揭示了底层的力量和希望所在。由于中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不少地区也有大量代耕现象,所以作者的研究也有普遍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凯恩斯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

    作者:(英)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凯恩斯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是1972年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推出的“凯恩斯全集”的第28卷。该书分5部分: 1.凯恩斯与金斯利•马丁的通信。该部分收录了凯恩斯与《新政治家》杂志的著名编辑金斯利•马丁的大量通信,时间跨度长达23年,涉及社会﹑政治和文学等各方面的问题。 2.凯恩斯与古代通货 。 凯恩斯在1920至1926年这段时间,曾几次放下《货币论》的写作,而集中精力研究古代通货史,这部分收录的就是他的研究成果。 3.凯恩斯与艺术。 凯恩斯为英国艺术贡献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他担任过国家画廊管理委员,为国家画廊收购藏品,参与国际藏画拍卖;担任过一些重要艺术团体的财务总监、主席、经济担保人;这部分收录的是他为一些大型画展写的前言和为新闻媒介的艺术评论和文章。 4.休谟。1933年,凯恩斯作为一个藏书家,得到了一本书,题为《新书“人性论”摘要》,1740年在伦敦匿名出版,传统上一直认为,《摘要》一书的作者是青年亚当•斯密。经研究,凯恩斯对此提出了怀疑,在与剑桥大学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和藏书家皮耶罗•斯拉法讨论后,证实了自己的怀疑。他们两人确认,此书不是出自斯密之手,而是休谟本人撰写的。于是,他们于1938年重新出版了这本书,并共同写了一篇导言。 5.杂论。 这本书对于了解凯恩斯丰富多彩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此书是我馆十二五规划“凯恩斯著作集”中的一本。
  •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

    作者:陶然,汪晖

    本书以多次全国范围内大样本抽样调查和典型案例调查为基础,通过规范的实证分析,研究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土地制度面临的困境、成因、制度背景以及改革路径。考察了目前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及其相关财政、户籍制度改革之间的紧密关联,给出一个土地制度和相关财政、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并对这个方案的含义进行多方面的讨论,给出了一个从财政角度对上述整体改革方案进行的可行性分析。
  • 社会与政治原理

    作者:迈克尔·基梅尔

    本书作为一本社会学文选集,更关注于历史的真实再现而不是理论与思想的提纯。本书既包括了大部分为主流所认可的社会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如卢梭、托马斯·潘恩、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等大家的文选,又收录了由女性学者和有色人种等不同群体创作的当代作品。 作者试图让现代的读者在领略大师风范的同时能聆听到更多鲜活的声音,这些声音即为主流所遮蔽的“他者”——女性、有色人种等等的言论,他们的言论促成了丰富多彩的理论探讨,在经典社会和政治原理的建构中同样功不可没。 本书分三部分,从社会、市场和国家的产生,对资本主义生产、工业社会和民主国家的评述以及对消费、理性和帝国主义的评述各方面分类展开。
  • 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

    作者:罗伯特·K·殷

    《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第2版)(校订新译本)》结合案例研究方法的理论,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应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由作者本人主持完成的,对意欲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读者能起到一种范例的作用。对于《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第2版)(校订新译本)》的阅读,我们有三点建议:《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第2版)(校订新译本)》讲述的每个案例,都建基于案例研究的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均详述于其姊妹篇《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一书,因此,将两《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第2版)(校订新译本)》结合起来阅读效果更好。 在讲每个案例前,作者都提供了相应的材料框,这些材料框是理解相应案例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对书中22个材料框的理解十分重要。 书中案例的排版形式变化也传递了某种进行案例研究的方式(如:《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第2版)(校订新译本)》第5章的变化),因此,这些版式变化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读者应该去理解这些变化的意义。
  • 邪教的秘密

    作者:吴东升

    该书本着张扬理性的精神,运用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透视了邪教组织鲜为人知的内幕,揭示了邪教组织迷惑民众的奥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民众卷入邪教并非仅仅是无知,可能更多的是正当需求的追寻,是对彼岸世界的憧憬,而教主“人格”力量的召唤,善于心理控制的技巧,更让诸多民众迷恋其中。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能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视角,更深切地感悟:切实的心灵关怀、和谐的社会文明以及健全的民主法制,或许才是治理和解决邪教问题的“灵丹妙药”!
  • 选择

    作者:刘爱玉

    本书以大量丰富的个案访谈资料为主要依据,以情境理性的行动者分析框架为基础,探讨了社会转型期国有企业工人的地位和利益受损后其可能的行动选择与制度环境、物质环境、资源、目标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约束下工人的行动逻辑——“守法逻辑”和“生存逻辑”。由对制度环境、物质环境及其型塑的资源和工人行动逻辑的分析,指出工人在因制度变革而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没有利益组织起来的公开的集体行动(无集体行动),工人的行动回应方式主要是服从、退出和倾诉,集体无行动不是企业政治的主要形式,这种选择集合构成了中国社会总体上的稳定,使得改革得以继续推行。 本书是社会学、劳动经济学方面的重要参考书。
  • 社会问题经济学

    作者:安塞尔·M·夏普(Ansel M.Sha

    这部已是第十五版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大学十分流行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本书之所以近三十年经久不衰,长期深受欢迎,是因为本书作者始终如一地贯彻两在目标:(1)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2)提供有助于理解社会问题的基本分析工具框架。本书首先介绍和讨论了一些当代社会问题的重要方面,然后提出了一些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这些问题的经济学方法。本书对讨论的问题作了精心安排,按逻辑顺序提出基本经济概念,并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反复使用,加强对这些概念理解。总之,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用经济学中最精辟的理论,剖析现实中最重要的问题。
  • 世界优秀统计工具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

    作者:张文彤

    《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为《SPSS 11.0统计分析教程》的基础篇,由3部分16章及3个附录组成。主要内容包括:SPSS数据分析实例,数据编辑窗口用法及Transform/Data菜单详解,SPSS编程操作入门,SPSS结果窗口用法和Help菜单详解,常用统计图形的制作和编辑,交互式统计图,报表,描述性统计分析,均数间的比较,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卡方世界及相关分析等。SPSS是世界最为优秀的统计工具之一,深受各行业用户的青睐,SPSS 11.0是其最新版本。 《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作者从统计专业用户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多年的SPSS使用经验,在以风趣、明快的笔触介绍软件操作的同时,注意将相应的统计学知识融入其中。书中既有深入浅出的软件功能介绍,又有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更侧重于对统计新方法、新观点的讲解。
  • 社会研究方法读本

    作者:[美]D.K.维索基

  • 南街社会

    作者:刘倩

    《南街社会》是一份拓展了的调查报告,又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社会学专著。 《南街社会》描述的对象——南街村,以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与发展路径实施着由乡村逐步走上工业化的过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然而,唯其管理模式与发展路径的独特又往往给人们带来诸多困惑。于是,它既被许多媒体聚焦,又成为不同的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与评论的热点。 《南街社会》作者历时六年,追踪着南街村发展的步子,细细地观察着南街村发生的事和人,真实地描述了南街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变迁,从中,不仅可以让今天的人们通过这一个案领略20世纪后半期中国农村发展的真实图景,而且因其客观性、实证性与科学性,使其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有了认识与借鉴作用和社会学意义。
  • 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

    作者:伊佩庄 编

    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该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美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独特地位、历史沿革,对不同的政府形式和运作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都做了客观、深入的论述,为我们勾画出了美国地方政府的立体全貌。该书从成本迄今已三次再版,足见其在国外理论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
  • 转变中的福利国家

    作者:周晓亮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福利国家的前途问题,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当各地的社会政策变化不定,并因而成为热切而激烈的争论的问题的时候,本书的出版可能是再及进不过了。本书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以历史的、比较的眼光观察福利国家,根据近些年福利国家在经济政策、社会结构和政治构型方面的令人吃惊的变化,分析它的新近发展和可能的趋抽。本书的成果是对世界各地福利国家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力量作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