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学

  • 身体与社会理论

    作者:[英]克里斯·希林

    作为身体研究的经典理论著作,《身体与社会理论》更新至第三版,旨在从理论上推进身体社会学和迅速扩张中的身体研究领域,着重分析晚期现代性下,身体、自我认同和死亡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论证与内容上,最新修订版延续前两版,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做出了及时、合理的回应,对社会学及相关学科中身体问题的出现展开了精辟的描述,并对该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每一章都经过重新编写,以增强整体论点:我们需要一种特别的研究身体的思路,既避免自然主义理论的化约论,也避免社会建构论学说的化约论。

  • 安乐死现场

    作者:[日]宫下洋一

    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

    历时两年,辗转六国,

    一场颠覆生死观的采访之旅。

    获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

    ——————————

    有难以忍受的病痛、没有治愈的希望、

    能够明确地表达意愿、没有患者期望的治疗手段。

    这是实施安乐死的四个基本条件。

    但痛苦该如何测量?

    治疗到何种地步才算是没有了希望?

    瑞士、荷 兰、比利时、美国、西班牙、日本,

    从西方到东方,在允许或不允许安乐死的国度,

    聆听医生、患者及其家属支持或反对的声音,

    思考终将到来的“最后的日子”。

    ——————————

    这不是自杀,是癌症结束了我的生命。为了从痛苦中挣脱出来,我选择了稍微提早一点死亡。

    ——在YouTube上宣布选择安乐死的年轻女子

    决定自己的生死,被认为是属于人权范围内的吧。我倒是奇怪,为什么在其他国家,个人不能决定人生的结局?

    ——4年协助150人“启程”的家庭医生

    现在医学进步,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艾滋病不再是必死的绝症。请想一想当时认为必死无疑而选择了死亡的人们。

    ——赋予患者生存希望的放疗科医生

    何为安乐死?对于人类来说,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呢?……我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我想把做最终判断的权利交给读者。

    ——摘自本书作者结语

  • 东亚的诞生

    作者:何肯

    编辑推荐

    ◎中国的汉服、韩国的韩服、日本的和服究竟有何异同?

    ◎中医、韩医、和医是一回事吗?

    ◎端午节、印刷术、樱花起源地等一系列争议为何会引发中日韩民间严重的对立?

    ◎中华文化如何在东亚传播,汉字又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撕裂东亚世界的民族意识是在何时,以何种 方式产生的?

    美国汉学家何肯充分利用现存史料与最新研究成果,回到东亚世界诞生的原点,再探汉字文化圈形成过程,揭示现代东亚各国文化冲突的历史根源。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全新的视角讲述了秦汉至隋唐时期东亚历史发展进程及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过程。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和现代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阐释了中华文化对东亚各国的影响,以及东亚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吸收与改造。

    他综合运用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证据,阐明了东亚各国如何通过将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发展出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东亚文化。

    媒体推荐

    何肯的这部著作涉猎范围很广,包括土地所有制、贸易路线、移民和军事技术等,时间跨度长达千年。他对中国与周边民族及文明的比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视角。他的作品为更加深入的讨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

    —— 张磊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何肯的这部重要著作无疑将引发更多关于大学课程中关于区域研究重要性的争论,并将促使东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反思将现代民族国家作为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基本单元的合理性。

    —— 布雷特·沃克,蒙大拿州立大学波兹曼分校教授

  • 最好的决定

    作者:[美] 梅根·多姆(编)

    ● 十六位没有选择生育的作家,坦诚地分享自己对这一至为重要的人生决定的思考

    ●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你比别人更自私,不代表你讨厌孩子,也不代表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 呈现了“边缘群体”生活和决定的复杂性,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分析样本

    ● 有助于读者理解特定生育率低下的人口趋势的社会和心理成因

    ● 著名翻译家于是倾情翻译

    本书是十六位作家对生育、家庭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书中十三位女性、三位男性作家的共性是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不生育,但每个人抵达这一决定的原因都不相同,但他们都以令人钦佩的坦诚,探讨了和生育命题息息相关的“孤独”“自我实现”“生育本能”和“童年创伤”等主题。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讨厌孩子、比其他人更自私,或比其他人经历了更多的童年创伤,也不代表不能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一重大的选择是个人经历、家庭观念和社会影响汇聚的结果。书中的十六位作家位作家都积极地面对无子的生活,他们也理性地探讨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成见,更展望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不可逆的文化转变。

    十六位作家代表了虽然属于少数、但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声音。这本合集也回应了过去二十年社会组织的巨变对家庭以及情感结构造成的冲击。对人生终将孤独的可能,我们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如何忠于自我的决定,并在日常生活里承担这一决定带来的后果?本书可被视为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参考样本。

  • “绝对”的制图学:图绘资本主义

    作者:[英]阿尔伯特·托斯卡诺 / [美]杰夫·金科

    -编辑推荐-

    资本是否可以被看见?

    我们从月球上能看到多少资本主义的影子?

    一次对西方认知图绘力量的大型巡礼

    一次对理论、媒体和艺术的反资本主义面向的探索

    重温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认知图绘方面的里程碑式工作

    聚焦一直伴随资本主义持续性危机的表征危机

    看电视编剧、好莱坞导演和魅力四射或处于挣扎中的艺术家们如何演绎出资本主义剥削体系中复杂、混乱和邪恶的东西

    呈现那些与主宰我们生活的广阔、不可见且复杂的抽象性作斗争的全新视界与全新的艺术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在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研究的基础上,对表征和图绘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体系这一重大议题做了详尽的研究。书名中的“制图学”这一术语来自詹姆逊著名的、讨论后现代主义时所使用的“认知图绘”一词,它试图突破“整体性不可被表征”的后现代困境,是一种力图去“表征”整体性的政治策略。

    作者列举了大量实例,包括摄影艺术和电影艺术,这一系列在最近几十年产生的艺术作品都回应了詹姆逊所提出的如何表征全球体系的问题。詹姆逊的“认知图绘”很大程度上将空间问题变成了“表征”全球化、后现代状况的核心问题。在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各种空间,不仅有地形学空间,还有社会空间、经济空间和文化空间等;他还比詹姆逊更加具体而微地处理了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些新状况,比如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导航系统、定位系统等代表科技精确性的一些“图绘”技术,而书名中的“绝对”一词指示的就是这种“绝对精确”。

    本书具有极大的理论潜力,特别是让我认识到了当代艺术家在表征世界体系时的可能性以及重要性,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探索表征问题提供了足够的启发。

    -媒体/名人评论-

    本书是一次大型的博物馆展览,展出了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人工制品,并有意无意地传达出晚期资本主义中随处可见的残忍的极权主义;它同时也是一项深刻的理论工作:事实上,它呼吁我们去思考这个资本主义系统以及如何使其可见的全新的哲学思想,它要求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看待批评的任务和艺术本身的生产。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本书带领我们超越了如今流行的透视主义和平面本体论,也带领我们超越了陈旧的(通常是寂静主义的)公式,它们认为资本主义的现代复杂性永远不可能为人类所把握。作者为一系列美学实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见解,并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要刺破我们面前的物化社会形式所必需的扭曲、折射和狡计,他们阐述了一种“非正统”的总体主义实践,以此来对抗资本的有限视界。

    ——盖尔•戴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的文化只有一个简单的职责:成为萧条时期的梦想生活。它用各种参差不齐、庸俗、混乱、美好等方式回应了这一呼吁,但它最终还是对这场可恶的灾难进行了一种隐晦的解读。我们要如何才能从流动的图像中醒来,如何才能从梦中跳到现今的地图上呢?在这里,我们需要一群阅读文化的理想读者,本书的作者就最接近于这种理想读者。他们对宏大景观和全球资本转变的大胆呈现成为一种新知识,这是一种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方向和可能性的精神寄托。

    ——约书亚•克洛弗

    关于我们如何看见、表征和理解塑造我们历史时刻的最伟大力量这一最棘手也最紧迫的问题,本书提供了一份重要的指南。

    ——特雷弗•帕格伦

  • 美好时代的背后

    作者:[美]凯瑟琳·布

    “由于世界的运作方式,我没办法成为更好的人。”

    这是我见过对经济不平等最有力的控诉之一。——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

    ·

    ★ 比尔·盖茨、奥巴马、诺奖得主阿马蒂亚·森一致推荐——小小贫民窟为何获得全球关注?

    ★ 潜入印度底层三年,参考上千份官方档案,揭示 全球资本主义神话下贫穷的真相与本质

    ★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书写大城市里小人物的生、死和希望——这不是一小撮人的故事,而是许许多多人的命运

    ★ 在这里,失业比断指更可怕,读大学是为了嫁得更好,腐败成了穷人翻身的绝好机会,希望像毒品一样令人上瘾

    ★ 作者获普利策奖、麦克阿瑟天才奖,何伟激赏“极具洞察力”,《无依之地》作者杰西卡·布鲁德最喜爱的作家,被誉为“乔治·奥威尔最出色的追随者”

    ★ 非虚构文学里程碑之作:入选《时代》周刊2010年代10年10佳非虚构权威榜单,《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20多家权威媒体年度好书

    ·

    在孟买国际机场旁写着“永远美丽”的广告牌背后,贫民窟安纳瓦迪的居民不时梦想着更美好的生活。

    垃圾回收者阿卜杜勒梦想有个不嫌弃他身上味道的老婆,两人一起到除安纳瓦迪以外的任何地方安家;他的母亲泽鲁妮萨则梦想在安纳瓦迪有个更干净的家,要有一扇可以排放油烟的小窗户,要铺着像广告里那样美丽的瓷砖;厕所清洁工拉贾·坎伯梦想能有钱换一副心瓣膜,好保住来之不易的工作,继续供养全家;热衷于调解邻里纠纷、从中捞取好处的阿莎梦想成为安纳瓦迪最有权有势的人物,让自己的女儿成为贫民窟第一个女大学生。

    在都市的繁华表象之下,他们就像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努力地为梦想奔走。然而,他们掌握不了任何东西,一个普通日子里的微小变动便足以让他们的生活天崩地裂。这是印度的故事,却是全世界的问题。

    ·

    无论是她的文字还是写作目的,都让人想起狄更斯和左拉。《美好时代的背后》就像是一个关于谋杀的悬疑故事,一个反应日常生活的、情节复杂的故事,它提醒我们,有时对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倾听。 ——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词

    如果你想阅读关于印度贫民窟生活原汁原味的第一手的报道,我向你推荐这本书。——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这本书通过精巧的叙事,讲述印度大城市中那些生活动荡、无权无势之人的悲伤与喜悦、忧愁与坚忍,他们无法融入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被抛在一边。这是一部散播智识、掀起讨论、燃起义愤、唤起同情、激发行动的杰作。——阿马蒂亚·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以真实而又动人的笔触刻画了孟买贫民窟安纳瓦迪的居民们。拾荒者、窃贼、不公正的受害者——凯瑟琳·布把我们带入他们的生活,他们也紧紧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无法离开。一部杰出的作品。 ——特雷西·基德尔,《非虚构的艺术》作者

    《美好时代的背后》开头就以阿卜杜勒逃跑的故事吸引了我,随后又用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和家庭串联起来。让人们通过接连不断的冲突和矛盾了解到印度贫民窟里的艰苦生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贫民窟里穷人与穷人之间的“互害模式”。“互害模式”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底层和贫困人群改变自身命运无力感,他们只能通过争夺捡垃圾的蝇头小利来维系生存,却无从融入大都市的现代化生活。凯瑟琳·布所写的书,文字流畅、可读性强,且不失深刻的观察和启示。——田丰,《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这本书是至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印度的最佳报道,它可以和另一部与贫穷相关的开创性作品——乔治·奥威尔的《通往维根码头之路》——相媲美。——《纽约时报》

    凯瑟琳·布兼具诗人的文笔,小说家的叙事技巧,优秀新闻记者的报道才能。如果哪本书能把人物写活,那一定就是这本。 ——《纽约客》

    一场十分真诚、毫无功利之心的报道,一部充满人性、力量和深刻见解的作品,它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下,穷人的生、死与希望。——《波士顿环球报》

    令人惊艳的好书,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立足底层叙说大都市里底层人物的故事;报道深入且敏锐,对常被主流叙事排除在外的人们的生活、希望与恐惧感同身受;讲述了一个从未被外国人讲述过的印度故事。但最令人震撼的还是这本书的诞生。——《华盛顿邮报》

    《美好时代的背后》着实是一份馈赠,是人类精神丰富且饱满的体现,也是底层人民在这个原本下沉的世界中奋力向上的见证。安纳瓦迪的故事既让人惴惴难安,也让人备受鼓舞。这是一本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阅读并回味的作品。——《芝加哥论坛》

    这是关于印度残酷转型时代的最佳作品……凯瑟琳·布生动刻画了安纳瓦迪居民的生活,让我们得以了解他们,并赞叹他们在艰难时世中的生存智慧。——科克斯书评

  • 重建中国社会学

    作者:周晓虹 编

    本选题全称《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旨在通过访谈自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成长起来的40位华人社会学家——例如苏国勋、周晓虹、边燕杰、赵鼎新、周雪光、林南、谢宇、叶启正等人,探索中国社会学40年来的重建之路、本土化方向、对中国社会变迁及改革开放的认识等。在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40周年之际,本选题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快速发展、整体提高的最好证实,将对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年轻一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社会学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

  • 孤独传

    作者:[英]费伊·邦德·艾伯蒂

    孤独,21世纪的流行病?

    ·

    寻访孤独背后的隐秘历史,重现文明之疾的前世今生

    孤独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演化史

    全方位理解孤独的跨学科指南,助你远离情感黑洞的真诚之书

    特里·伊格尔顿盛赞,梁永安、李洱、金雯、蔡崇达、文珍、包慧怡一致推荐

    ·

    ·

    【内容简介】

    有人说,孤独是21世纪的流行病。我们想方设法摆脱孤独,它却依然如影随形。孤独从何而来?人类注定与孤独相伴吗?

    历史学家费伊·邦德·艾伯蒂认为,孤独是一种现代情感。从宗教的衰落到工业革命,再到数字革命以来社交媒体与线上社区的蓬勃兴起,孤独观念的演变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理解孤独如何“被发明”,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如今孤独盛行。

    《孤独传》融合了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等,力图还原孤独的隐秘历史与复杂意涵。本书的每一章聚焦孤独的某种形态,探究孤独与个人和社会、情感和身体之间的关联。在书中,艾伯蒂旁征博引,梳理了19世纪至今的信件与日记、哲学文本、政治论述、医学文献等,研究了包括西尔维娅•普拉斯、维多利亚女王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的经历,并分别探寻青少年、独居者、老年人、无家可归者等不同人群的孤独体验。

    孤独不仅是一种个体感受,它还与婚恋、医疗、教育、养老、社会福利等议题息息相关。从更宏观的角度,《孤独传》审视现代社会如何被孤独改变,帮助人们学会与孤独共存,以平和澄明之心面对自我与世界。

    ·

    ·

    【国内外学者、作家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及时的译作。孤独是当下青年人普遍的生存感觉,它迷漫于物质繁荣的表层之下,给人自由,又让人焦虑。这本书像深海灯塔的一道强光,将宗教时代衰落以来的社会生活形态演变与个人生命历程相互辉映,照射出当代“孤独”错综复杂的成因。如今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壮观的文明变迁,漂流在碎片化、数字化、匿名化大潮中的当代人,读这本书如同进入古希腊阿波罗神殿,赫然看到那永恒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被思考的人生才值得一过,被理解的孤独方能迸发出非凡的创造力。面对孤独,读一读这本文辞畅美的译作,也许你会释然一笑,既珍惜孤独的必然,又打破孤立的局限,让生命更加独立自由,以雨后初晴的心境,融入伟大时代推陈出新的价值变革中。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创作专业硕士生导师)

    ·

    正如《孤独传》中所说,孤独,没有反义词。如果有,那必定是人类最需要的东西。如果你一定要找到反义词,那么在你勉强罗列的词语中,你首先感受到的竟然还是狐独。本书通过具体的事例,如此深入地讨论了我们的共同处境。人类,不是百年孤独,是千年孤独。现代社会中,它确实又逐步加深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李洱(作家)

    ·

    我们如此熟悉“孤独”一词,但不知道它的生命这么短暂。直到19世纪初,人们才开始经常需要表达“因为没有陪伴而心情低落”这个意思,在此之前,我们可能只在漂流孤岛长久没有人说话的鲁滨逊这里才能看到类似的情感。也就是说,19世纪以来的现代人都如同生活在孤岛上一般岌岌可危。这本著作始于这个领悟,始于对当代孤独流行病的描摹,追溯现代早期崇尚独处的传统如何逐渐被孤独感受所取代。我们了解的许多作家和名人都出现在这部孤独传记中,让我们在严谨而平易的学术散文中与一众孤独的灵魂对话,培育起一些抵抗孤独的力量。

    ——金雯(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教授)

    ·

    读罢此书,我们发现孤独不光是真实的匮乏,更是由世俗婚恋观、性别刻板印象、阶级年龄差和社交媒体共同豢养的巨大矛盾体。本书通过诸多案例具体而微地刻画出这样一只怪物的面貌,再试图驯服它并与之共处——事实上,每个人都曾感知过那咻咻靠近的鼻息。

    ——文珍(作家)

    ·

    本书横跨观念史、社会学、文学等领域,深入考察了关于“孤独”的话语自近代以来的形成和嬗变,反思孤独与性别、种族、年龄、环境、政治、经济的关系,是一部详实、生动、有温度的文化史佳作。

    ——包慧怡(青年作家,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

    一部悲悯且广博的著作。

    ——特里·伊格尔顿(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

    《孤独传》引人入胜,探索了在我们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一种体验——孤独。艾伯蒂向人们揭示了孤独者来自何处,归属何方。我向所有读者强烈推荐本书。

    ——阿龙·本-泽耶夫(以色列哲学家,海法大学前校长)

    ·

    艾伯蒂追溯了孤独在19世纪的文化起源,探究孤独如何成为一种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西方社会的灾难。她令人信服地向我们解释,在这个社群团结稀缺的时代,孤独为何出现,又将导致何种后果。

    ——芭芭拉·泰勒(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教授)

    ·

    面对孤独这种时常令人痛苦的情感,艾伯蒂的行文风趣优雅,她讲述了孤独背后的故事,揭开了孤独的神秘面纱。

    ——芭芭拉·H. 罗森魏因(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教授)

  • 科学:无尽的前沿

    作者:范内瓦·布什 / 拉什·D.霍尔特

    编辑推荐:

    1.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亲自推荐!

    2.硅谷投资人吴军、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阿里巴巴副总裁华先胜、阿里达摩院量子实验室主任施尧耘、小冰公司CEO李笛、微软中国CTO 韦青、华大基因CEO尹烨、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华中科技大学哲学教授邓晓芒、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周航、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樊春良、科学作家万维钢等,超20位国内外大咖诚挚推荐。

    3.这本书,成就了美国今日的科技强国地位,对于面临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被卡脖子的我们来说,具有很高的现实借鉴意义。

    4.企业可以从中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应对未来全球性的科技竞争。

    5.对于个人来说,学会看懂未来的发展方向,追随大势,才能实现个人和事业的跃迁。

    6.对于家长来说,培育具有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孩子,以应对未来的全球性难题,更是当务之急。

    内容简介:

    《科学:无尽的前沿》是美国科学政策的“开山之作”,使得美国迅速摆脱对于欧洲基础研究以及科研人才的依赖,成就了美国今日的科技强国地位,也永久改变了人类科学发展的格局。是我们看懂美国科技政策的由来、科学发展的路径以及其未来走向的重要著作。

    《科学:无尽的前沿》系统解析了科学对于国家经济与安全、社会福祉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提出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给予科研工作者以高度的研究自由,政府应拨款以资助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设立国家研究基金会等。这些理念和建议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常读常新。

    当下的中国和当时的美国状况类似。我们的科学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严重依赖国外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在很多关键领域被核心技术卡住了脖子。透过《科学:无尽的前沿》研究美国科学大发展的原因,培育全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加大对于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的投入,提升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全球竞争力,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

  • 时间的全球史

    作者:[美] 瓦妮莎·奥格尔

    时间是如此重要,人们须臾不可或缺,世界的运转都要依靠时间的度量。可时间又是如此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我们现代人要如何来判断时间的流逝,以及确定具体时间的呢?而且,时间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个统一的标准呢?身处非洲的人为什么会跟中国人有着同样的时间概念?我们怎么知道今晚从北京出发的航班明天会在什么时候降落在伦敦机场?

    铁路、轮船、航空和电报通信的新网络使相距遥远的地方变得前所未有的接近,人们相互联系的意识加深,而时间的约束因素使得这种相互联系性面临着实际挑战。为了消除这种妨碍全球化进程的因素,自19世纪以来,人们就开始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时间标准的努力。本书通过研究近现代以来人们对标准化时间的追求,探讨了时间观念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发展,关于时间的意识如何在全球获得趋同的形态。同时,时间的标准化又如何对全球化进程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本书同时指出,时间的标准化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未完成,统一的日历也未实现。这表明,全球化是一个缓慢而不平衡的采纳和变异的过程,这加强了国家间的差异。

    本书荣获美国“社会科学历史协会总统奖”(“Social Science History Association President's Award”)。

  • 成为三文鱼

    作者:(挪威)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

    三文鱼由来已久。它们早于我们存在,作为一种可靠的季节性资源,一种来自远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它们在近海地区可以被方便地捕获,从而成为了海边人群的生计支柱。我们曾拥有共同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历史发展出了新的方向。

    本书是关于“鱼的城市”的第一本民族志。基于作者自2002年始在三文鱼养殖业的田野,以多物种民族志的视角检审三文鱼养殖如何成为全球化的水产资本产业。它讲述三文鱼如何成为养殖的动物和如何被赋予情感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出人意料的、正在崛起的产业故事,这个产业已给世界渔业资源的格局带来了巨大改变。随着三文鱼的全球化,这也是关于一种新型生物资本改变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故事。本书重点描述构成三文鱼养殖的脆弱而不可预料的关系实践,以及其催生的多种“成为三文鱼”的方式,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切面如何在三文鱼的旅途中不断赋形,又塑造着彼此。

    以往,“它们的”故事在生物学家中寻找读者,“我们的”故事在人类学家中寻找读者,但讲故事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

    这本书既是对三文鱼和饲养它们的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敏锐探索,也是一封引人入胜的写给民族志的情书,它阐明了这种工作可以扩大我们思考科学和社会棘手问题的界限……这是一部人类学著作,它向所有人讲述了我们的食物系统和被卷入其中的动物,以及不确定性的不可避免;它以一种高超的声音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没有结尾的答案。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一个及时的贡献……总的来说,《成为三文鱼》对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进行了详细而有启发性的研究,提供了对照料实践的关键见解,这些实践确实将鱼作为食用动物带到了生活中,并贯穿其间。

    ——《工作人类学评论》

    《成为三文鱼》展现了生活中平庸的一面,揭示了它们令人震惊的陌生感。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追溯了这种陌生感——通过理论、历史、民族志和凄美的个人叙述——来说明人与非人的关系是如何处于我们生活的核心的。

    ——本-奥洛夫(Ben Orlove),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教授,《变暗的山峰:冰川退缩、科学和社会》的合著者

    作者带我们进入神秘的贸易区,在这里,人类和鱼类等不同物种相互接触,并决定彼此的命运。

    ——罗安清(Anna Tsing),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人类学系教授,《末日松茸》作者

  • 群星灿烂的年代

    作者:[俄] 伊·伊·巴纳耶夫

    最黑暗的地方,思想的自由之光最为闪耀

    十九世纪俄罗斯“黄金时代”文学回忆录

    别林斯基、普希金、赫尔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

    世界级文学大师纷纷登场

    第一视角领略俄罗斯文坛传奇事件

    一部文学回忆录,一部纪实文献,

    一部俄国文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史料

    ◎ 编辑推荐

    ☆ 在餐厅遇见普希金,在朋友家里听果戈里朗读《死魂灵》,见证莱蒙托夫的决斗,看巴枯宁和别人吵架,发现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作品,这本《群星灿烂的年代》生动地再现了那个俄罗斯文学群星闪耀的时刻。

    ☆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坛中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在一场接一场的文学沙龙中朗读新作,为一个又一个新文学家的诞生欣喜若狂……而另一方面,作家被监视,聚会被密探渗入,文章被修改,报道被删除……

    ☆ 这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回忆录,也一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纪实文献,诗人、作家被流放西伯利亚,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阶级力量急剧分化,文学流派也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是一部翔实的俄国文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史料。

    ☆ 入选多个俄罗斯文学必读书单,被称为关于十九世纪俄罗斯“黄金时代”那批知识分子的最佳回忆录。

    ☆ 孔夫子二手书网炒至上百至千的绝版好书,译者重新修订,新加彩插,全新上市。

    ◎ 内容简介

    《群星灿烂的年代》是俄国作家伊·伊·巴纳耶夫的一部文 学回忆录,巴纳耶夫出生于十九世纪初期,活跃于十九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的俄罗斯文坛,这一时期,正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星光璀璨的“黄金时代”,普希金、莱蒙托夫、赫尔岑、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师都在这一时期在文坛盛名远扬或崭露头角,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先进知识分子也在这一时期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观点,倡导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纳耶夫处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圈子中心,同他们关系密切,十分熟悉,通过回忆与这些文学家及知识分子的交往,向我们还原了那个群星璀璨的黄金时代的文坛日常,也记述了这些文学大师们不为人知的生活及创作细节。

    ◎ 名人推荐

    在散文写作这方面,巴纳耶夫无疑具有非凡的才能,他的《回忆别林斯基》是我所读到的最精彩的怀人文章……这本巴纳耶夫的回忆录就像一部撰写精彩的介绍性小册子,一读之下,当可掀起对俄苏文学更大的兴趣。

    —— 著名翻译家 孙仲旭

    巴纳耶夫生活在俄罗斯历史文化上的“黄金时代”……在回忆录《群星灿烂的年代》里,巴纳耶夫生动地记载了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音容笑貌,重现了那个满天星辰、交相辉映的时代。

    —— 作家 余杰

  •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

    作者:[美] 乔纳森·克拉里

    ◆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资本主义将人类裹挟进没有间歇的持续状态,永不停歇地运转才是其准则。在24/7的体制下,只有失败者才睡觉!

    ◆无眠之夜,无梦之境,资本主义从我们手中窃取时间,睡眠将这一过程拦截。

    ···

    【内容简介】

    随着资本主义扩张而兴起的24/7体制,并非一 个空洞的流行语,事实上,它正在消弭白天与黑夜、现实与梦境、工作与休息、公共与私人、机械与人类之间的界限。在24/7体制下,既没有暂停键,也没有关机键,我们被裹挟其中,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它最终侵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导致注意力涣散、感知力受损、记忆和做梦的能力丧失。睡眠是人类不可削减的需求,是抵抗24/7体制仅存的一道屏障,也是资本主义唯一无法消灭的“自然条件”。如果睡眠不再,人类将何去何从?

    ···

    一本魅力十足的小书。

    ——《纽约时报杂志》

    一本黑暗而充满才气的书。

    ——迈克尔·哈特,《大同世界》作者

    24/7式的电子交易的幻影将商品深深地印刻进我们身体的肌理,独独留下睡眠以供片刻喘息。乔纳森·克拉里以其对于看似永恒的当下的敏锐批判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做出了补充。

    ——麦肯基·沃克,《解体的景观》作者

    ···

    【编辑推荐】

    ◆一个不睡觉的社会是什么样的?随着资本主义不断扩张,其对睡眠的侵蚀也愈演愈烈,迫使我们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处于永不停歇的生产与消费中,导致我们的注意力涣散,感知力受损,最终摧毁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乔纳森·克拉里以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睡眠为切入点,向资本主义制度发起论战。

    ◆被誉为克拉里社会景观考古的巅峰之作。作为当代著名艺术史家,视觉艺术、电影和摄影研究专家,乔纳森·克拉里以一种更具才气和诗性的语言,表达了与德勒兹、加塔利、本雅明和福柯相似的怀疑。在24/7的世界里,人类受到“控制”,这种控制已经超越了制度,渗透进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甚至控制了我们的时间感、空间感。

    ◆本书已被译为二十余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讨论。在《纽约时报杂志》《洛杉矶书评》《卫报》《世界报》等知名期刊上收获大量好评。

    ◆精装小开本、无腰封,简约便携。封面画面一分为二,上半部分是如梦般的蓝色夜空,下半部分是灰暗深沉的夜色,烫金的齿轮与指针,尖锐的指向2、4、7三个数字,提醒我们这才是现实中的无眠世界,仿佛是下端不眠的工作,托起了上端的舒适与好梦。

  • 角色X

    作者:路魆

    刘亮程、魏微、郭爽推荐

    荒诞×奇趣×神秘×臆造之物

    一次纯粹、浓烈的超现实写作

    与角色X一起,创造封闭性的幻想宇宙

    ✖ 内容简介

    角色X的构成:

    一半是肉体变形的狂喜,

    一半是灵魂分裂的痛苦。

    收录十个短篇小说:失恋者前往西域寻找死语言,意外发现古老的异想大陆;一个海滨家庭决定饲养黑马,过程颇具神话意味;鸦肉店夫妇偶遇鸦人,结局奇诡难测;恶疾缠身的父亲向寺院秘密出售佛头,只为换取袈裟披身……

    他们是被世界烧过的纸人,共有一种奇异的创伤。

    ✖ 编辑推荐

    梦境、虚幻与现实交织。叙事繁复,超现实手法和丰富的象征性元素(海、潮湿、死亡、拟人化的动物、暗黑的梦魇、疏离的日常)层层叠加,对现实认知进行解构和反叛。这些窥探梦境、幻觉乃至臆想的虚构小说,仍包含一个有趣、耐读的故事主体。

    角色怀着巨大的秘密过活,不动声色地与世界相处,隔膜、疏离、防卫,剥离了人性,进而显露出动物性本质,终究激越过界。

    特殊银卡纸印刷,透出神秘、内敛的质感。

    ✖ 名人推荐

    路魆对自然事物的感知和描写妥帖入神,能捕捉到它们和人的精神关联,这使他的小说增添了独特的气息。

    ——作家 刘亮程

    路魆是典型的南方写作,潮湿、阴郁,仿佛岭南的冬天,虽然冷,但是枝繁叶茂,万物生成。他的写作,从起始就追问终极:生与死,灵与肉。他的文字虽然“肉身沉重”,同时却又轻盈得像一场梦。

    ——作家 魏微

    路魆的小说里,古老的生灵如黑雨降落在现代家庭,搅动宇宙奇趣,以纯真的眼神献祭,也牵引读者在世界尽头指认时间里隐秘的伤口。语词、角色及虚构本身得到释放,激发出奇崛的想象,召唤更大的自由,让人确认书写不可替代的意义。

    ——作家 郭爽

  • 乡下人

    作者:孙德鹏

    王人博、金介甫共同推荐|以“乡下人”的视角回顾沈从文前半生,在沈从文作品中重建近代中国的记忆,从湘西叙事找寻理解中国的另一种方法。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沈从文评传,也是作者与沈从文之间的一次跨学科对话。作者以史学为点,从 “乡下人”的视角回顾沈从文的前半生,在沈从文作 品中重建近代中国的记忆,从湘西叙事找寻理解近代中国的另一种方法。

    不同于一般从生平出发的人物立传,作者立足沈从文自称“乡下人”的人生经验,结合法史哲等多学科思想、小说文本对其经历与情感展开的推演想象,使得小说人物与传主形象交相辉映,实现了文学对历史的叙事性补充。并通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照,展现了近代中国的一些独特面向,让人置身于进步与落后的对峙语境,理解近代中国的问题。

    【名家推荐】

    湘西令人神往,“有桃花处必有人家,有人家处必可沽酒”。阅读(写作)是一种走入的行为,这本书带我们走向森林,走进猎人的房间,与乡下人秉烛夜谈,与沈从文一起面对那些印刻着疤痕的直心公案、楚地江湖。

    ——王人博,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法治论》《权利论》《孤独的敏感者》《法的中国性》。

    孙德鹏对沈从文其人、其文、其家乡有着极富诗意的理解。感谢他,让我们在那些触动人心的作品和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山水里看到了诗意和忧伤。

    ——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古根海姆奖得主,美国圣约翰大学荣休教授。师从费正清、史华慈,其著作《沈从文传》是公认的沈从文研究领域的重要作品。

    【本书卖点】

    1.著名法学家王人博和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共同推荐;

    2.从“乡下人”的视角回顾沈从文前半生,在沈从文作品中重建近代中国的记忆。“乡下人”这个概念与沈从文的作品有什么关系?这个词所遇到的普遍的社会性的蔑视如何刺激着沈从文的创作?沈从文凭借着什么越过间隔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深深沟壑?为什么在城市中当了教授的一位作家非要横下心来做“乡下人”? 透过本书,我们可以一览无余。

    3.区别于以往的沈从文传,本书更多结合法史哲等多学科思想,从小说文本内外推演 “乡下人”的人生经历。它横向对比了鲁迅、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家笔下的小人物,以此绘出近代文学的辉煌光谱,探讨更为深层的“乡下人”的共性;同时,对沈从文的小说人物及意象,展开更为广阔的哲学联想;

    4.在进步与落后的对峙语境中,理解近代中国的问题。本书既立足于沈从文的人生经历、小说文本,又以达尔文的进化主义,各地军阀的变法改革,以及近代中国的宪制探索为切入,对“进化”“近代”等概念进行“历史性”的解读;

    5.一场作者与沈从文之间的跨学科对话。作者以史学为点,用法学之力,去撬动文学的杠杆,有着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值得一读;

    6.本书装帧精美,设计大胆,融合了湘西苗族元素,以苗族头饰作为底图,并对其进行图腾化处理,该设计表现了沈从文作品的边疆性、原始性、反儒家主义等特质,有视觉冲击力,寓意深远。

    【编辑推荐】

    1.本书以“乡下人”为名有一语双关之意:一是沈从文向来自称乡下人;二是他的湘西叙事多取自乡下人经验。从湘西人的观点来审察全部中国现代史,就等于从边疆看中国,从沈从文的眼光看中国;

    2.该书几乎囊括了沈从文所有值得一读的小说,例如《三三》《山鬼》《厨子》《小砦》《黔小景》《巧秀与冬生》等,且这些作品的人物、故事大多有迹可循,实现了文学对历史的叙事性补充,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独特面向;

    3.作者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见识高远,其文字极具想象力,笔触深刻有力,与其说是对沈从文作品的解读,毋宁说是点燃了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篝火;跟随沈从文的成长记忆,我们可以目睹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且相互冲突、融合的乡土影像,感受大时代变迁的忧郁和苍凉。

  • 什么是社会学

    作者:赵鼎新

    结构/机制叙事和事件/时间序列叙事是人类在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时所采用的两类最为基本的叙事形式。如果说历史学是一门以事件/时间序列叙事为基础的学科,社会学则是一门以结构/机制叙事为基础的学科,历史学和社会学也就构成了社会科学中的两个最为核心的基础学科,或者说它们是其它专题性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比如法学、商学、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工作、宗教学(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应该包括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母学科。

  • 过度的医疗

    作者:【德】尤格·布莱克

    很多情况下,

    个人能为自己健康所做的贡献,

    比现代医疗更多。

    人获知的信息越少,接受治疗的频率就越高——这是从医生那里注意到的现象。从谈话、信件再到亲切提示,他们向我揭示了许多过度治疗的情况。受体系影响,人们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无效的医疗流程。

    必须承认,现代医疗有很多好处。但是,在我们把健康交给现代医学的同时,保持对过度医疗的谨慎和客观的态度,会远比盲从更加有益。

    --------------------------------------------------------------------------------------------------------------------

    ★ 普及医疗知识、提升就医品质、规避看病误区、节省医药开支

    ★ 在德国,本书相当于医疗界的“吹哨人”,“过度医疗”的概念第一次被大众认识和了解。

    ★ 德国最佳医药记者代表作,德国非文学类图书排行榜前十

    ★ 人获知的信息越少,接受治疗的频率就越高;人获知的信息越多,就越不需要依赖医疗!我们将不会也不愿意为过度的医疗买单!也不会再去争着吃药、抢着看医生!

    ★ 候诊室最佳读物。——《Brigitte》(德国女性杂志)

    ★ 知识就是最好的医疗。读完这本书,可以更全面地考虑是否要接受手术。——《健康生活》(Stern Gesund Leben,《明星周刊》旗下杂志)

  • 梅里雪山

    作者:[日]小林尚礼

    1991年1月,云南梅里雪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登山事故,中日友好联合登山队十七名队员遭遇雪崩,全部遇难。这是人类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难。在一百多年的现代登山史上,梅里雪山也成为人类唯一无法登顶的山峰。事故发生后,中日双方进行了多方搜索。搜索队伍中一位名叫小林尚礼的日本登山队员,更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为了让山难队友们的亡灵回到亲人身边,一再深入梅里雪山搜寻,并已成功找到了十六具遗体。《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就是小林尚礼多年艰辛搜寻的记录。本书以纪录片式平实而细腻的文字,壮美与温柔兼具的影像,记录了令人心碎的恐怖山难,艰辛的搜寻,梅里雪山的神秘风貌,山脚下人们的朴素生活,三次转山之旅和当地生活的变化。在跨越多年的搜寻中,他从傲慢的外来登山者,逐渐转变成为神山的守护者,一位自然主题的摄影师和作家。而雪山之残酷与神圣,自然对其心灵和生活的荡涤,也同样荡涤每一个热爱雪山、热爱自然的灵魂。

  • 自我坦白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编辑推荐-

    ☆福柯晚期讲座集第三本,拜德雅持续增量中!☆

    ○ 深化自我解释学研究——

    接续1980年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达特茅斯学院所作演讲(收录于拜德雅出品《自我解释学的起源》一书),福柯在多伦多系列演讲中继续深化了对自我解释学的研究:对整个古代自我文化和在早期修道团体中出现的基督教自我解释学进行了透彻比较。

    ● 处于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转变的交汇点——

    主体谱系学、主体和真相的关系以及对古希腊—罗马的持续兴趣,贯穿于多伦多系列演讲始终。这次演讲介于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转变的交汇处,这三次转变发生在1980年代初,至此他的研究被纳入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计划之中。

    ○ 自我坦白:说出自己的真相——

    福柯在此次多伦多的研讨班上,重拾其在《主体解释学》讲课中对“说真话”的探讨,详细分析了“说真话”在古希腊、希腊化时期、罗马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含义。这与他在性史研究中注意到在西方社会里性方面的禁忌和坦白自己真相的义务这两者之间存在联系是密切相关的。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于1982年5月31日至6月26日在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举行的第三届符号学和结构研究国际暑期研讨班上的五次演讲,以及由他主持的研讨班讲课。

    “自我坦白”是这一系列讲座的主题,也是福柯关于“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他致力于阐明自我解释学的历史形成。在分析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苦行”“修行”实践中所特有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关系的特殊类型,即主体必须与自己建立一种占有和主权的关系之后,福柯研究了基督教发展的前几个世纪中,在修道院团体里诞生出来的一种自我解释学,这种解释学被认为是主体对其自身内在性的探索和解读。至此,自我解释学在古代和基督教早期发生了一个明显的断裂,为了界定这种断裂,福柯引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区分,即两种形式的禁欲主义:一种面向真理,另一种面向实在。

    在演讲之余,福柯还在多伦多大学举办了系列研讨班,专门对古代作家的文本进行详细研究,他对古代自我文化的分析正是基于此。在这些研讨班上,他还提到了古代“说真话”概念的不同含义,而这正是他后来作品的重要主题。

  • 多面的制度

    作者:阎步克 / 邢义田 / 邓小南 / 刘志伟 / 侯旭东 / 应星 / 周雪光 / 周黎安 / 刘世定

    从三皇五帝到品秩爵位,从中央集权到地方自治,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从正式规章到潜在规则,在古往今来的社会发展中,“制度”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也一直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者密切关注的焦点话题。虽然制度研究的历史悠久,然而“制度”为何?它如何形成、如何呈现、如何研究?其变迁的动力又何在?很多问题仍未在学界达成共识。

    本书源自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系列讲座,聚焦于“制度”这一极富内在张力的对象,邀请阎步克、邢义田、邓小南、刘志伟、侯旭东、应星、周雪光、周黎安、刘世定九位知名教授,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讨论古今中外的制度及制度研究的理论方法,希望在路径的交叉中激活思想,拓宽制度研究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