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兩岸

  • 桃花井

    作者:蔣曉雲

    今年春天文學出版界的最大收穫 一部讓人等了三十年的小說作品 王偉忠、王德威、朱天文、林俊穎、陳芳明、蘇偉貞、劉梓潔(真情推薦) 蔣曉雲驚喜復出,寫小說來紀念他們的時代 ——浪漫的地名,叫桃花井,推演著兩岸共同架設的悲歡家庭劇場—— 「外省族群的故事,並不全然發生在眷村內。籬笆外有春夏秋冬,也有喜怒哀樂;其中的離亂身世與時代悲憤,都蜿蜒在蔣曉雲的故事血脈深處。舊世紀的記憶,新世紀的光影,令人心酸。」——陳芳明 「蔣曉雲回過神來這麼一望,宛如長鏡頭般的人生畫面,舒緩而有戲,告訴了我們,她筆下的世界是永不過時的。」——蘇偉貞 鄉親背後叫「台灣老頭」的李謹洲老先生,歷經大半生離亂顛沛,幸好活得夠久,等到了兩岸開放探親後,在家鄉尋回失散的長子,更進一步找了個桃花井的寡婦董婆續弦,打算在大陸老家重新組建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兩岸的隔閡、城鄉的差距、父子的代溝、個性的衝突、私利的擠壓等問題交相沖激上演;且看老人如何智慧布局,在命運荒謬卻又見真情的人生過程中,遂其所願落葉歸根。 《桃花井》系列故事承接自作者的少作〈去鄉〉發展。每篇情節雖各自獨立,但人物血脈相連,劇情環環相扣,可謂作者跨時三十年成就了一秩長篇,詼諧演繹了外省第一、二、三代人不同心境的返鄉之路。 以往這類題材書寫,往往夾纏血淚交織的苦難記憶。然而蔣曉雲的小說有張愛玲式的冷靜旁觀,詼諧幽默,把人生的體會和感動熱熱鬧鬧編進故事中。她不跟文字搏鬥而與之和諧相處,沒有苦悶頹廢虛無等等,字裡行間,一種練達、一種世故,在當代小說書寫中呈現少有的清朗風格。 讀她的小說,我們跟著回到最初,那美好的、愉悅地聆聽故事的年代。
  •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作者:《新周刊》杂志社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是新周刊《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专题合集。这里有你必须知道的101个台湾人、你必须体验的101件台湾事、爱恨台湾的101个理由、最有人情味的10个台湾创意,两岸的10大桥梁,以及台湾名人谈台湾,大陆名人谈台湾几大部分。亲密接触和体验台湾的美景、美 食、美汤、美容以及美好的传统文化。将想象的彼岸与真实的彼岸全面呈现。独特全新的视角。全书以台湾视角和大陆视角两条线交错,想象彼岸走进真实对岸的互看,互看,互知,互相体认,民间社会涌动人情的暖流。让我们跳出对台湾的想象,101个台湾人对台湾爱恨的标本,让台湾更为立体丰满。 —————— 解读台湾最美之所在,读懂想象的彼岸和真实的对岸! 《新周刊》推出的这一话题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其讨论之热烈,也引起马英九的关注,日前他在脸书网中表示,很多人都被台湾人的热情、善良和诚信所感动,让他备感荣幸。 ——赖幸嫒(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 有这么一群大陆媒体工作者正用一种全新的视野、不带偏见的态度抛弃过去大陆官方对台湾的宣传,通过在政治上不分蓝绿、在地位上不分官民的全方位接触,试图跨越政治体制所造成的藩篱,来重新认识和了解台湾。 ——宫玲(台湾《旺报》特约主笔) 台湾有浓郁的人情味,有传统道德涵育的美好人文;但这一切并非凭空而至,也不是恒久不会消失。只要大家有共同的信念,拒绝偏差的价值观,坚定我们对人性美善的维护,才能维持“台湾最美的风景”,否则越美的事物也越易消失! ——台湾《联合报》特约文章
  • 我在臺灣,我正青春

    作者:蔡博藝

    ★穿越六十年的對立隔離,「第一屆陸生」來臺灣求學了!★ ★原來,大陸年輕人是這樣喜歡臺灣,會這樣融入臺灣。★ 二十歲的首屆陸生、最不帶包袱的清新眼光,在臺求學一年來,蔡博藝將兩岸社會、生活、校園、婚姻關係細細觀察一遍;我們將從中窺見新一代的心中,兩個社會的異與同、好與壞、笑與淚……然後更懂大陸,也更愛臺灣。
  • 亞細亞的好孩子

    作者:劉二囍

    海峽是一堵牆 陸生是一扇窗 全文以一個在台陸生的視角,用文字詮釋作者在臺灣的零距離觀察與體驗,與讀者分享一個深度的臺灣。本書涉及到文化範疇的諸多層面,如歷史、習俗、民生、外交、社會、城市、建築等領域,而不拘泥於吃喝玩樂的旅遊,呈現一個多角度、立體式的臺灣。 推薦序——旺報總編輯 王綽中 陸生,體驗台灣的新鮮人。作者敏銳的觀察力,透析台灣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同時也呈現台灣的不足,並期勉台灣有進步的空間。兩岸交流中這本書的出版顯現了另一種深刻的價值。 推薦序——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關華山 這是一本年輕人探索異地常民、軼事的記錄,此作為本該讚賞。生產的文稿帶多重視角,又有些生猛,就令人欣喜。對象落在台客、陸客,其嘮叨似在當下,卻又牽連半個世紀多的隔閡,值得細品評。 推薦序——上海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沈黎 這不是一本告訴你「什麼是台灣」的書,但卻是一本帶你「走進台灣」的書。這不是一位陸生赴台的生活敘事,而是一位陸生對兩岸社會的真切關懷。讀這本書,讓你認識劉二囍這個人:視角的豐富,體現了他的深度;語言的犀利,展現了他的真誠;感悟的細膩,傳遞了他的真情;而喜笑怒罵間,卻不忘對這個時代的責任與關懷。邀請你和我一同來細細品味這本書,讓它帶我們走進這熟悉而又陌生的美麗島。 推薦序——淡江大學日文系陸生 蔡博藝 我第一次讀二囍的文章,感覺到的是他用力的在生活,用力的在思考,用力的在寫字。他的文章不長,都是一篇一篇的小短文,很好讀,但是短的圓滿精致。二囍的文章很真實,原原本本就是他的生活。他把他的行與思都記錄下來,把自己的成長作爲標本,分析給我們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紋理,他在台灣生活的脈絡一天一天清晰。思考的範圍也一點一點的暈染擴大,不只是廣度,還有深度。從開始時對臺灣一塵不染的喜愛,到後來融入其中,成爲這個社會中的一個分子,感受著生活最原本的氣息。他的筆開始不留情面,開始揭露出生活的赤裸裸。也許很多人覺得這樣的直白太刺眼,但我覺得,這才是真正融入其中的表現。我只能說,二囍真的很敢寫。雖然他自認是個俗人,但我並不認同他這麽虛僞的自謙,我喜歡他的直白,帶著挑戰權威和世俗的勇敢。
  • 台灣,你可以更讃

    作者:胡俊鋒

    大陸很大,來自大陸的每一個學生都不能代表大陸。 但是在台灣學生眼裡,來自大陸的學生一言一行都代表大陸。 因著這個緣故,身為第一屆來台的陸生胡俊鋒,寫下了這本《台灣,你可以更讚》的小書。 俊鋒說:「我不來台灣,台灣永遠只能是我從國小的教科書中讀來的『寶島』想像;我不來台北,台北永遠只能是我從我生活的大都市勾勒出來的城市想像;我不來台大,台大永遠只能是我從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得來的數字符號。」 俊鋒還說:「每次離開了台北,從空中往下看這個城市,驀然回首,才突然發覺台北的好與可愛,彷彿中了台北的毒一樣,登『陸』的那一刻便開始了水土不服。」 台灣與大陸的距離,看似近在眼前,卻是咫尺天涯。一趟航程僅需九十分鐘,卻蹉跎了五十年的歲月才得以成行。儘管如此,這位可愛的陸生還是來了,勇敢地到彼岸的台灣學習與旅行。那台灣人,你呢?願意幫他按個「讚」嗎?
  • 宝岛眷村

    作者:张嫱 主编

    1949年,一百多多万国民党军队及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从大陆撤退到台湾。六十年来,他们心中带着重返大陆的期望,在眷村从暂时落脚到落地生根,从第一代到第二代人乃至第三代。而眷村,也从暂居之所,逐渐变为故乡。 六十年,一甲子的光阴,有太多可以记述,也有太多可以遗忘。不管记忆或忘却,历史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在这条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有故事。差别只在,有些故事波涛汹涌如大江大海,有些故事缓慢清淡如小溪小流。 于是,我们邀请了15位不同领域、不同世代的人物,细细诉说眷村的一切。他们是朱天心、赖声川、王伟忠、张茂桂、毛训容、李俊贤等。他们就像15台照相机,在深浅不一的聚焦中,呈现出一幅幅即将消逝的眷村图景:眷村的形成、眷村的现状、眷村的凋零和保存、眷村文学、眷村爱情、眷村女性、眷村美食、黑帮少年、寻根之旅、家族变迁、眷村方言……所有的叙述,都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台湾。 眷村,见证了台湾六十年的发展,也承载了两岸六十年的情感与记忆。
  • 台北,给我封直达的情书

    作者:戴日强

    抗战时期,戴秋生和林子涵一见钟情,两人在龙眼林下确立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然而,内战的混乱、家人的颠沛流离、甚至是无奈的一纸婚约……都总是让相爱的两人擦肩而过。直到内战结束,苦守八年的林子涵终于盼来了从军之后凯旋而归的戴秋生,然而,一句“我是国军”,却让两人再度天各一方,狭窄的海峡又一次无情地斩断了两人的情愫…… 直到公元2008年,一个名叫戴子涵的女孩作为志愿医护人员,出现在了汶川地震之后的废墟之上,一段断层了长达半世纪的海峡两岸的爱情,才终于等到了救赎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