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学

  • 征程(中文典藏版)

    作者:[加] 舒柯文 / 王原 / [澳] 楚步澜

    这是一部由三位来自不同国度的古生物学家还原与重建的中国古脊椎动物演化的历史,不仅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还让我们看到生命演化历程中充满的惊奇、偶然与不可思议。作者把这纵横5亿年的历史讲得生动有趣,恢弘而不失其细节,充满了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本书特别聚焦了“从鱼到人”演化中的九个精彩转折,也值得读者悉心地品味。

    这段史诗般的历程藉由15个有代表性的中国古生物群以及数万块珍贵的化石为凭证。一些我国特有的绽放着几亿年生命之美的高清晰化石图片和结构复原图系首次精心呈现,引领化石爱好者踏上远古生命的探秘之旅。同时,认知生命演化历程中的这些记录,正是古生物学的魅力所在。

  • 万物起源

    作者:[英]《新科学家》杂志 / [英]格雷厄姆·劳顿 / [美]珍妮弗·丹尼尔

    从宇宙大爆炸到恋爱背后的基因驱动,从生命起源到巧克力的致命吸引力;《时间简史》作者霍金撰写导言,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策划,以权威、有趣、酷炫的方式带你窥探万物的发端。

    我们来自哪里?所有事物是如何发端的?

    这是宇宙间最大的问题,New Scientist告诉你答案……

    本书精心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六大类53个题目,从大爆炸、暗物质、生命起源、人类进化、金钱的历史、酒的历史、财产的前世今生、人类情感背后的基因驱动到卫生纸的发明和鼻屎的秘密。简洁诗意的叙述,随时随地颠覆你的常识,时常脑洞大开,偶尔恶趣味。

    **创作团队高端权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策划,副主编格雷厄姆·劳顿亲自执笔创作。《新科学家》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国际性科学周刊,在科学出版界具有世界性的声望,在全世界有超过500万忠实读者。

    **内文设计独具匠心,颜值逆天。内文设计均出自《纽约时报》著名设计师、GOOGLE创意总监珍妮弗·丹尼尔之手,细节非常用心,总体效果极为酷炫。

    **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六大类53个题目。跨越物理学、生物学、数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从宇宙大爆炸到恋爱背后的基因驱动,从生命起源到巧克力的致命吸引力,带你踏上穿越时空的智识之旅,领略科学永无止息的美。

    **权威、酷炫、有趣,随时随地颠覆你的常识。有时一针见血,直击核心,有时角度刁钻,脑洞大开,有时诗意幽远,偶尔恶趣味。

  • 上帝的手术刀

    作者:王立铭

    ·这本书从孟德尔神父的“豌豆试验”入手,用跌宕起伏、起承转合的文学讲述手法,在全书中埋下层层伏笔,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重磅包袱,宛如一位智者在科学之树下摇着扇子对基因编辑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其内容之深入浅出、讲述手法之驾轻就熟,令人手不释卷。

    ·一本细致讲解生物学热门进展的科普力作,一本解读人类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妙“小说”。

    ·打开基因科学深奥的硬壳,展现人类探索自身的的历史进程,从分子层面出发,重新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

    作者:Neil deGrasse Tyson

    The essential universe, from our most celebrated and beloved astrophysicist.

    What is the nature of space and time? How do we fit within the universe? How does the universe fit within us? There’s no better guide through these mind-expanding questions than acclaimed astrophysicist and best-selling author Neil deGrasse Tyson.

    But today, few of us have time to contemplate the cosmos. So Tyson brings the universe down to Earth succinctly and clearly, with sparkling wit, in tasty chapters consumable anytime and anywhere in your busy day.

    While you wait for your morning coffee to brew, for the bus, the train, or a plane to arrive, 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 will reveal just what you need to be fluent and ready for the next cosmic headlines: 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 from quarks to quantum mechanics, and from the search for planets to the search for life in the universe.

  • 太空全书

    作者:詹姆斯·特赖菲尔 (James Trefil)

    翻开本书,你将看到前所未见的行星地图与天体影像的炫目合集

    本书由美国国家地理权威出品,书中从居住的太阳系开始探索,从被太阳灼烧的水星,到柯伊伯带之外冰冷浩瀚的地带。透过美国NASA与其他国家的太空探测器,读者将可以追踪整个太阳系的生命周期、扫描分析地球与其他行星的成分,并一窥恒星从星际尘埃中诞生的瞬间。结束太阳系精彩的旅程之后,你可以再与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艾德温·哈勃漫步于令人心醉神迷的银河系,最后再剖析浩瀚无垠的神祕宇宙,探索太阳系外行星、暗物质与黑洞,与世界级知名科学家、物理学者畅谈宇宙的生与死,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 大爆炸简史

    作者:  [英] 西蒙·辛格

    本书主要讲述“大爆炸”理论作为宇宙的开端被逐渐接受的过程,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物对这个理论所作的努力。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辩论过程,伽莫夫用打油诗反击稳恒态已过期,霍伊尔则继续嘲笑大爆炸模型和那些相信它的人,最终大爆炸理论以良好的预言能力表现出了说服力和包容性。

    ★大爆 炸到底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都听说过大爆炸理论,但有多少人敢夸口懂得它?

    ★为什么宇宙学家相信大爆炸理论是对宇宙起源的精确描述?

    ★那些拼着命也要坚守这种非正统理论的科学家都是谁?

    选择这本书阅读的理由:

    ★作者是一个写故事的高手,不但将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写得很生动,还将情节的发展写得有理有据、悬念迭起,这要归功于作者的写作视角和严谨逻辑。

    ★“大爆炸”理论从开始被质疑到随后获得众多支持,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天文学观测历史,如此空前的一个宇宙事件,西蒙·辛格完成得很有趣。

    ★该书囊括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史料,做到了通俗易懂,为的是将这个故事也呈现给了大众读者,难得有写大爆炸理论比这个更好的作品了。

    ★本书介绍了哈罗·沙普利,希伯·柯蒂斯,伽莫夫,霍伊尔等众多科学家,配备了有关他们的珍贵图片,你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你不能不钦佩他们的才华。

  • 引力波

    作者:珍娜·莱文

    十几亿年前,在浩瀚宇宙的某个时空,两个黑洞发生了碰撞。其中一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29倍,另一个是太阳的36倍,它们碰撞后合并成一个大黑洞,质量达到太阳的60倍。黑洞碰撞是宇宙起源以来威力最大的天文事件之一,释放出的能量超过1021个太阳。黑洞合并时,无数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不停地向外传播,在时空中荡起层层涟漪。

    1916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一篇关于广义相对论的论文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15年9月,引力波经过长达14亿光年的星际旅行来到了地球。

    从伽利略用一架简陋的望远镜观察太阳开始,人类利用400多年来所拍摄的一系列静止的太空照片,汇编成一部讲述宇宙历史的无声电影。然而,所有望远镜都无法记录黑洞碰撞的过程,人类能够捕捉到的唯一线索可能就是时空振荡发出的声音。

    半个世纪之前,一股记录宇宙声音的热潮悄然掀起。为了“在相当于地球周长1000亿倍的距离上测量出比人的头发丝直径还要小的长度变化”,为了给宇宙历史这部无声电影配上一张原声大碟,许多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引力波探测实验当中。

    2015年9月和2016年2月,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两次成功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100年前爱因斯坦的预言。

    在书中,作者珍娜·莱文再现了50多年来,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科研人员在此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经受的考验和付出的艰辛。引力波探测本来只是一个有意思的思想实验,但引起了雷纳·韦斯、基普·索恩和罗纳德·德雷弗的注意。为了把梦想变成现实,他们组建了一支规模达数百人的国际性研究团队,建造了两台灵敏度非常高的巨型探测器。他们一直在跟时间赛跑,希望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1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能聆听到来自遥远太空的“引力波蓝调”。

    珍娜·莱文将这个精彩程度不亚于《星际穿越》的故事娓娓道来,以引人入胜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其间的惊奇、失望、成就、风险和人性。

    这是一部关于引力波的编年史,有情节,有声音,更有温度。

    迄今为止最权威、最一手、最受LIGO项目官方认可的“引力波”读物。一手的翔实资料,烧脑的科学知识,精彩的人性故事,坚毅的科学精神,生动呈现引力波长达14亿光年的星际之旅。

    李淼、张双南、基普·索恩、曹军威国内外最华丽的物理学与天文学大咖阵容联袂力荐。

    “能够穿越星际的,唯有引力波和爱” ,这是一部关于引力波的编年史和科普大片,也是一个有情节、有声音、有温度的“巨星”故事和一部划时代的使命宣言。

    引力波的发现,补全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是过去100年最重要的宇宙学发现,LIGO项目组成员将是未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力角逐者。

    这部文笔优美的著作引领读者透过“引力波的窗口”了解宇宙探索的奥秘,认知黑洞碰撞与时空弯曲引发的天文现象。作为引力波探索活动的参与者,我发现珍娜·莱文把我们的愿景、奋斗过程,以及在成功道路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

    ——基普·索恩,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星际穿越》作者

  • 八堂极简科学课

    作者:本•米勒 (Ben Miller)

    本•米勒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引领读者走进奇妙的科学世界,汇成人人都看得懂、都爱看的八堂极简科学课——DNA造物密码、黑洞之谜、宇宙大爆炸、美食的奥秘美拉德反应、探索外星人等。作者以兴趣为导向,将众多耳熟能详又知之甚少的重大科学理论娓娓道来,为读者展开一段段妙趣横生的科学史话。没有拗口的术语和枯燥的论证,只有诙谐的叙述和生动的比喻,带你轻松越过重重障碍,感受科学之美!

  • 工程学之书

    作者:[美] 马歇尔·布莱恩

    工程学到底是什么?

    大金字塔到底是怎么修建的?

    万维网是怎么运作的?

    人类什么时候能移民火星?

    这些只是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涉及到众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的一小部分。作者马歇尔·布莱恩探讨了工程学发展历史上250个令人着迷的里程碑事件,从史前期到21世纪,从弹弓到好奇号火星车,各个条目涵盖广泛的主题,包括航空航天技术、建筑、化学、医学、计算机工程学,等等。同时,这些里程碑所涉及到的著名人物也是本书的特色,包括爱因斯坦、居斯塔夫· 埃菲尔、莱特兄弟、罗伯特· 奥本海默等。

    本书采用编年体结构,每个条目包含一篇简要的文字和精美的彩色插图。在“注释与延伸阅读”部分列出的每个条目下有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资源。

  • 物种日历2018

    作者:果壳网

    内容简介

    物种日历2018,果壳网荣誉出品。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当我遇见你。

    53张暖心插画,365篇走心科普。

    每天一个物种,带你认识陪伴人类文明成长的奇妙生物。

    从城市生灵,到餐桌美食,再到自然萌物,《物种日历》即将进入第四年的“文明”主题日历。

    从寒武纪的地球霸主,

    到网络时代的各路表情包;

    从神话传说中的珍禽异兽,

    到驯化人类的各位主子;

    从朝夕相伴的“衣食父母”,

    到救人性命的苦口良药……

    新一年,日历娘和你们最爱的各位作者大大,每天一篇趣科普文章,带你们穿梭古今,认识陪伴人类文明成长的各种生物。

    惊喜更新

    ◆顶端磁石吸附式装订方式,完美翻页,再也不用担心撕坏日历了!

    ◆日历背面华丽变身记事卡,记事、灵感、待办事项,随手记下!

    ◆柯基小动画,每天撕下的小卡片,快速翻动就是一段超可爱的动画!

  • 时间旅行简史

    作者:[美] 詹姆斯 · 格雷克

    现如今,时间旅行已经深深渗透进我们的文化,几乎随处可见。但可能出乎我们大多数人意料,时间旅行其实是一个晚近的发明,“一种现代幻想”。当H.G. 威尔斯在十九世纪末想像出一部时间机器时,他也发明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那么为什么不见于之前?又为什么是现在?

    进入二十世纪,时间旅行及其引发的种种哲学论争和悖论,不仅吸引了科幻作家,更吸引了现代主义文学家、哲学家以及科学家的关注。从海因莱因、阿西莫夫到普鲁斯特、博尔赫斯,从柏格森、詹姆斯到爱因斯坦、哥德尔,从文学到心理学、量子理论,从小说、诗歌到电影,从宿命论到记忆、意识,各种形式的时间旅行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古老而深刻的问题:时间是什么?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与时间的关系再次悄然发生改变。在这个相互连接日益密切的世界,无止尽的现在把过去和未来都吞并了进来:一切都是现在时。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仍想要时间旅行?而要是你有机会乘坐一次时间机器,你会选择哪个方向?未来,还是过去?

  • 聚光灯下的明星科学家

    作者:(美)德克兰·费伊

    本书是“科学传播书架”之一。本书聚焦20世纪末西方国家出现的科学明星现象,选择了八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名人进行个案分析,通过追踪其职业发展轨迹,充分展示了每位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媒体的力量来激发思想、影响政策、引导研究、展开争议和发起社会运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媒体在科学传播和名人文化塑造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我们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科学名人和明星文化现象。

  • 现实不似你所见

    作者:  [意] 卡洛·罗韦利

    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真的存在吗?现实(Reality)的本质是什么?现象级科普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以优雅易懂的方式带我们踏上这场探索现实之旅: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从法拉第到引力波,从经典物理到量子引力……通过介绍现实的概念是如何随时间变迁的,今天的物理学家又是如何理解宇宙的结构的,他为我们提供了比《七堂极简物理课》更深入的理论解释。

  • 宇宙之美

    作者:[法] 雅克 • 保罗(Jacques Paul) / [法] 让-吕克 • 罗贝尔-艾斯尔(Jean-Luc Robert-Esil)

    ★★★

    《地球之美》姊妹篇

    一部集合人类已知宇宙知识的野心之作

    200个里程碑讲述宇宙从诞生到终结的宏大史诗

    200幅美到窒息的天文照片和艺术作品

    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专家权威撰写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欧洲空间局(E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哈勃望远镜精选计划等供图

    ……………………

    ◎ 编辑推荐

    ★ 从138亿年前已证实的“大爆炸”开始,到77.6亿年后可能的“大坍缩”为止,讲述人类现阶段所知道的“宇宙全史”!

    ★ 沿着时间轴漫步,领略人类认识宇宙的回肠荡气的曲折故事;了解古希腊、中国、阿拉伯、玛雅、伊斯兰、近代欧洲等文明对于天文学的各自贡献

    ★ 高度简练的话语呈现每一次思想碰撞或重大发现,配以色彩绚丽、引人遐想的图片,包含天文台观测整个宇宙时捕捉到的新图像、试图揭开宇宙谜团的科学家的肖像、艺术家创作的宇宙幻想作品。

    ★ 本书涉及天文学术语均使用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名词,书后索引可作为天文学学习的入门小词典。

    …………………………

    ◎ 内容简介

    星系的颜色从哪里来?我们一定要担心宇宙射线吗?太阳将所归何处?存在其他的宇宙吗?为什么只有我们的宇宙进化出了智慧生命?

    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可能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一切,尽在此书。此书新版(原书第3版)添加了最新的发现,如超大陆拉尼亚凯亚本超星系团、跟踪“菲莱”号探测器降落到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上的挫折、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eLisa探测器发现引力波……从大爆炸开始,到多重宇宙的假设和希格斯玻色子发现,本书用高度简练的话语呈现每一次思想碰撞或重大发现,每个主题均配以一副色彩绚丽、引人遐想的图片。

    读这本书,就像沿着时间轴行走,一路你会见到令人惊愕的绚烂星空奇景、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甚至献出生命的科学家肖像、世界各地人民探索广袤星空留下的伟大遗迹,以及艺术家创作的宇宙幻想作品。

  • 海滩上的爱因斯坦

    作者:  [法] 马克·拉谢兹-雷伊

    ★物理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主任马克·拉谢兹-雷伊写给大家的相对论普及读本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星云计划研究员、《星际穿越》译者李然(狐狸先生)作序推荐

    ★丢掉数学公式,文科生也读得懂的相对论

    ★20幅精美插画呈现相对论关键概念和实验,助你轻松脱离日常 的时间和空间观,踏入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

    ★直接引进法文2017年修订版,新增内容专门介绍引力波的探测过程,帮你快速理解2017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价值和意义

    -----------------------

    我们在谈论时间的时候,习惯把它当像“一台最新款的iPhone手机”、“卧室里靠墙摆放的一张书桌”这样客观存在、每个人接受起来差不多的东西。

    但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以来,这种客观的“时间”消失了,时间对于每个人而言可以完全不一样!

    同样的,如果在宇宙不同位置发生两件事情,我们无法有意义地谈论它们哪个发生在前哪个发生在后。

    相对论的神奇还不止于此。当物理学家们把广义相对论的原理投入到宇宙学的研究中,原本备受同行质疑的黑洞理论忽然间变得十分合理。

    相对论预言的引力波,是近几年物理学界的热门话题,三位物理学家也因观测引力波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翻开本书,你可以一一了解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来龙去脉、回顾相对论对宇宙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揭开宇宙的面纱并得到属于你自己的时间版本。

    -----------------------

    ※内容简介※

    《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将带领我们回到20世纪的物理学界,讲述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物理学家们提出、完善和验证相对论的历史,还原物理学家们在发现既有的牛顿物理学、伽利略运动学无法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时,如何提出种种新的解释,最后怎样不可避免地跨出革命性的一步,走向更加精妙、简洁的相对论。人类对于时间、空间、速度以及引力等基本概念的认知就此改写。

    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开创了全新的宇宙学,本书会在超过一半的篇幅里介绍相对论和宇宙学是如何变得越来越不可分割的:爱因斯坦是怎样给宇宙学定下基本研究框架的,爱因斯坦之后的科学家们如何结合观测实验数据推翻其中的关键假设并得到了新的结论:宇宙从未停止膨胀,宇宙始于一次大爆炸……神奇的是这些新的观点非但没有把爱因斯坦和他的理论一起埋进故纸堆,反而进一步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有效性!

    最后的章节里,作者讲述了物理学家们观测中子星(脉冲星)、发现引力透镜和引力波的故事,解释了物理学家们如何利用相对论来探测和研究黑洞。

    -----------------------

    ※媒体评价※

    “爱因斯坦整天懒洋洋地在海滩上无所事事?……精彩!相对论和宇宙史在这本小书各个章节逐步展开,两者经作者调教之后都变得十分好懂了。” ——Sciences et avenir(《科学与未来》杂志)

    “马克·拉谢兹-雷伊决定带你从相对论漫游到黑洞,整个过程你只要保持躺在帆布椅上的姿势就好。” ——Valeurs Actuelles(《现实价值》杂志)

    “空间与时间是全部人类经验中无法分割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而相对论迫使我们彻底改变我们以往看待它们的眼光。” ——Les Echos du week-end(《回声报》周末版)

    “作者生动又清晰地带我们回顾了相对论提出以来的一个世纪发生的事情,我们能看到期间宇宙学所发生的巨大进步如何为当前的宇宙学研究添砖加瓦。” ——L'astronomie(《天文学》杂志)

    “(本书采取了)一种专业又易懂的方式(来解读相对论)。” ——La Recherche(《探索》杂志)

  • 求知简史

    作者:马塞洛·格莱泽

    内容简介

    《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是一部跨越哲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人类认知发展史。

    作者用简洁优美而不乏幽默风趣的笔法,展现了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牛顿、开普勒、爱因斯坦等众人是如何拓展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从宇宙的起源及其物理性质,到世界的物质构成及物质特性,从元素说、原子论到日心说、经典力学,再到相对论、量子力学,其范围大至太空小到量子世界,涵盖了奇点、弯曲空间、暗物质、多元宇宙等广泛主题。

    在《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中。作者指出在人类的求知之旅中,哲学家的智慧胆识和卓尔不凡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惊人创造力、不懈努力和强大的实验能力,探索工具的逐渐改善,都不同程度地动摇了人类原有的知识根基,并重新定义了人类与未知世界的关系。

    《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的主旨还在于阐明科学知识的边界。局限主要表现在探究工具和物质的本质上:宇宙边界的未知性、量子的不确定性等。但这些并没有阻止科学进步,反而使人类的求知尝试变得高尚、不可预测和充满惊喜。

    媒体评论

    格莱泽是位天才作家。

    ——《今日物理》

    格莱泽天赋异禀,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故事。他所描绘的求知历史非常全面,从人类早期的迷信和神话,有条有理地延展到当代科学中的宇宙和物理问题。在描述过程中,他的笔触涉及从哲学到光学乃至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

    ——《科学》杂志(Science)

    《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是一部人类用智慧来发现事物意义的历史。数百年来,哲学和科学探索所闪耀的光辉从未像现在这般显著。马塞洛·格莱泽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骄傲与自豪。

    ——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奖章获得者 玛里琳·罗宾森(Marilynne Robinson)

    我们现在所知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祖先的想象所及——我们的无知程度也是如此。格莱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这一神奇的悖论描绘得栩栩如生。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

    行文优雅,描述准确,一针见血。《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是一部描述人类探究其在宇宙中所处地位的宏篇巨著。从有关星体运动的古老智慧到时空起源的现代科学理论,格莱泽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是怎样努力去理解富饶而新奇的宇宙演变的。

    ——麻省理工学院量子力学专家 塞斯·罗伊德(Seth Lloyd)

    格莱泽书中所涉及内容之广——从认知能力和弯曲时空到量子力学、超弦理论以及多重宇宙——他用全面而易懂的叙述风格使得哲学和自然科学在书中相得益彰。

    ——《出版者周刊》星级书评

    马塞洛·格莱泽用物理学家的知识、哲学家的智慧和诗人的语言来向我们阐明了人类关于宇宙的疑问。如果读完《求知简史》后你的观念和开卷之前无异,那就翻回第一页再读一遍。

    ——《谷歌总部的柏拉图》作者,麦克阿瑟奖获得者,里贝卡·戈德斯坦(Rebecca Goldstein)

    格莱泽有关宇宙学和多重宇宙的讨论颇为引人入胜……《求知简史》深入探索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智力问题……这本书对于原子世界本质所形成的哲学问题提供了深入而透彻的指南。

    ——《华盛顿邮报》

    探索永不停息,新事物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好奇和惊叹。正如格莱泽先生在此巨著中所证明的,倘若失去了这种好奇心和新奇感,那么科学研究将毫无意义可言。

    ——《华尔街时报》

    格莱泽凭借对于“谦卑和盼望”的坚定信仰,以他周到的设想和敏感的布局写下此书,且不夹杂任何先入为主的自负感:当前时代的科学知识比前人更为完善和完美。

    ——《哥伦比亚电讯报》

    本书既回顾了人类的进步,又对于我们在面对科技进步时所应作出的合适反应作了温馨提示,即我们不应像过去那样对于所取得的知识沾沾自喜,而应面对未知永葆谦卑之心,尤其对于那些可能永远无从知晓的谜团更要如此……《求知简史》是一部颇具启发性的大作。

    ——来自Brain Pickings网站

    编辑推荐

    我们人类,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有一种冲动,想要理解世界和看到我们在其中的位置。科学是对于我们求知欲的回应。而如今的人类求知,说到底,是在科学的框架内,寻求世界起源和结局的答案,寻求意义与目的的答案。

    众所周知,2017年诺贝奖物理奖授予三位引力波探测计划的重要科学家。“引力波”的发现,标志着人类的求知史迎来了历史新起点,意味着我们将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知宇宙的方式,去了解我们未曾想象却真实存在的新事物。

    在这样的时代与契机之下,阅读《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这样一部跨越哲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全景展现人类认识世界的伟大征程的作品,回望与反思人类的求知和认知史,意义重大。

    能将深奥的宇宙学、物理学用易懂而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的作者少之又少,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的作者卡洛·罗韦利是个中翘楚,而《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的作者格莱泽是另一奇才。

    “格莱泽是位天才作家。”美国著名物理科普杂志《今日物理》如此评价。这并非夸张的虚言,而是真实的赞叹。

    《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的作者马塞洛·格莱泽并非平凡之辈。作为美国常春藤联盟达特茅斯学院知名的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马塞洛·格莱泽也是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与备受尊重的量子宇宙学家亚历山大•维兰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等人是好朋友。马塞洛·格莱泽所著的5部科普佳作,在美国都是畅销书,曾被译成15种语言。《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是他的代表作。

    《求知简史》首要的魅力和过人之处,在于马塞洛·格莱泽以坚实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站在哲学的高度上,用一种诗性的语言讲述人类求知史。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根本不会有丝毫的枯燥感和畏惧心理,反而觉得异常享受,并不时会心一笑。

    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每次都被作者优美而略微幽默的语言所折服。不信,你看看以下这些来自书中的段落:

    重复是令人愉悦的,如果自然拍鼓,我们或许也会随之打拍子。一个循环时间带给我们的是重生的承诺,并在人与宇宙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故世界在。

    也多亏了多普勒,一些世俗小事也能勾起我们对宇宙浩渺博大的联想——每当你听到救护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时,你可以想到数十亿个星系在苍穹之中呼啸而过的情景。

    这是一种紧张的三角关系。只有在光子失去活力后,这种三角关系才以电子与质子之间的结合而告终。结果最简单的原子得以产生;剩下的光子则从痛苦的爱恨纠葛中解脱,从此在宇宙中无拘无束地四散漫游。

    “云不是球形的,山不是锥形的,海岸线不是环形的,树干不是光滑的,光同样也不是以直线传播的。”人们发现最多的不是高于万物的单一秩序,而是有序和无序,对称和非对称,它们在我们描述自然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流向河里的水成为天空中的云彩,然后通过降雨云彩再次成为河流中的水;长成橡树的种子会在成熟的树上重现,最后会再次成为橡树;世界毁灭,然而从其废墟之中,新的世界又兴起了。

    有关物体下落的实验是民主科学的,因为对所有物体都一视同仁。但当一片羽毛和一辆凯迪拉克都从十英尺高的地方坠落,其落地所需时间是不同的,原因是二者所受的空气阻力不同。

    《求知简史》所涵盖的内容从人类早期的迷信和神话到当代科学中的宇宙和物理问题,他所涉及的话题是如此之广,但驾驭起来却如此轻车驾熟,足以彰显他深厚的科学功底和人文底蕴。

    有赖于格莱泽的文笔,哲学家们(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等)一流的智慧胆识和卓尔不凡的想象力,科学家们(伽利略、牛顿、开普勒、爱因斯坦等)的惊人创造力、不懈努力和强大的实验能力才得以充分体现;而人类的求知历程也显得格外鲜活、饶有趣味、令人感叹又发人深思。

    “格莱泽天赋异禀,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故事。”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科学》杂志(Science)对格莱泽的《求知简史》也同样不吝赞扬,而这个评价,揭示了格莱泽写作的另一大特点:深入浅出。

    《求知简史》的深入浅出到了何种程度?坦率地说,即使是初中物理学得一塌糊涂的文科生也能看得懂,并被深深吸引。无论是相对论、时空弯曲、多普勒效应、宇宙膨胀理论,还是奇点、暗物质、暗能量、多元宇宙,或者量子力学、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海德堡不确定性原理、哥德尔证明等,格莱泽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从前对这些天文学、物理学知识一无所知的普通大众立即秒懂!(关键问题是,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尤为重要,因为这是我们了解世界的根基。)即使是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的理科生,也因为作者生动、深入的讲述而产生阅读兴趣,并从书中获得过往没有在教科书中获得的深度理解。

    而《求知简史》的另一可贵之处,是它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而这正是国内科普书所缺乏的。《哥伦比亚电讯报》评价《求知简史》:“格莱泽凭借对于‘谦卑和盼望’的坚定信仰,以他周到的设想和敏感的布局写下此书,且不夹杂任何先入为主的自负感。”

    格莱泽的“敬畏”和“谦卑”源于他对“科学的边界”的清醒认识:“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有个基本界限,不仅受限于探索自然的工具,而且受限于自然本身。‘自然喜欢把自己藏起来。’经历过无数磨难和成功后,我们发现在人类探索自然的这场躲猫猫游戏中,自然是不会输的,它让人看到的永远只是局部。”

    在此基础上,格莱泽颠覆了传统的对于科学的目的的认识——科学的目的就是解决并最终理解未知。格莱泽却认为,科学不是所有奥秘的征服者,也不是获得绝对知识的虚幻目标。科学的目标在于凭借我们的能力最大程度弄清自然运行的方式。这一还原科学本来面目的思考方式使得科学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有力,也使得对知识的探求是开放式的追求,求知因而变成与未知之间永不间断的浪漫。

  • 从一到无穷大

    作者:[美] G.伽莫夫

    《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 从一到无穷大 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是一部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科普著作,20世纪70年代末由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后,曾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

    《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 从一到无穷大 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中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 和宏观世界 (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 从一到无穷大 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全书图文并茂、幽默生动、深入浅出,可供广大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

  • 牛顿的苹果

    作者:[美]罗纳德·纳伯斯(Ronald Numbers) / [希]科斯塔·卡波拉契(Kostas Kampourakis) 主编

    ◎本书旨在消除从古至今那些有关科学的重大突破的迷思,为读者展现科学历史真实的画面。

    ◎本书视角非常独特,便于读者发散性思维,运用思辨,不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书运用辟谣似的讲述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20世纪的神话故事。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事件、科学人物,还可以了解科学重大突破的相关的细节知识,涉及面广,趣味性高。

    ◎本书26位作者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对自然科学史了如指掌,引用大量一手资料来证明推论,内容丰富,涉及到的科学史事件和人物颠覆我们固有的认知。

    一颗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从而引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及随之而来科学革命——我们从小听说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但这是真的吗?尽管不少历史学家已经根据确凿的证据推翻了这种说法,但是这类故事依然在我们的脑海根深蒂固,科学家单枪匹马改变世界的故事依然为人津津乐道。本书两位编者5年内陆续邀请了26位来自生物学史、医学史、地质学史和科学与宗教关系史等科学史和科学教育各领域的专家就自己所擅长的专题各写一篇文章,挑战从古希腊到20世纪若干“科学迷思”普遍流行的成见。

  • 上帝与新物理学

    作者:[英] 保罗·戴维斯

  • 演化的故事

    作者:[美]卡尔·齐默

    在自然界中,生命演变充满了各种情节:

    惨烈的竞争,阴谋诡计,

    爱与厮杀,互惠合作,

    许许多多的惊奇、死亡与新生……

    作为演化进程中的一部分,

    人类是否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神圣干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吗?

    医疗水平的提高迫使人类的演化过程陷入停顿?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之 间的关系又将往何处去……

    阴谋|爱情|博弈|灭绝|新生

    跨越40亿年的物种演化全记录

    作为资深科普作家,卡尔·齐默的文笔极具文学性和科学性。从早期原始生命的产生到物种大爆炸又大灭绝的原因,从雄性和雌性之间的相爱相杀到共同演化,再到寄主和寄生物之间永无止境的演化比赛,当然更包括了十分详细的、关于我们人类自身的进化历程。

    同时,本书也是演化论本身的故事,“演化”这个观念如何在达尔文和少数几个科学家的脑中形成,又如何遭到宗教势力的残酷打击以及科学界的普遍质疑,这其中又有哪些坎坷和追求科学真相的精神。

    在阐述演化生物学的作用时,作者通过大量案例生动展现了其在医药和农业等方面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其中涉及抗生素滥用的后果方面,在当今更显其意义;而演化论最深刻的作用还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重构了人类的信仰体系,作者对此的论述简洁清晰,令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

    从简单却吊诡的“红心皇后”假说,到充满科幻色彩的数字化生命,浪漫有趣又惊心动魄。看完有种想回学校去攻读演化生物学的冲动。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40亿年生命的演化是一篇宏伟的故事,充满了各种情节:惨烈的竞争,阴谋诡计,互惠合作,许许多多的惊奇、死亡与新生。卡尔•齐默把这个伟大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充满热情和风格。

    ——马特•雷德利(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著名科普作家)

    从达尔文酝酿出演化论的小历史讲到科学共同体发展演化论的大历史再讲到自然演化的大历史最后以人类演化的小历史收笔,俨然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作品!

    ——知名科学科普博主 咱说

    如介绍语中所说,本书既是进化的故事,同时也是进化论本身的故事。书写的相当好,即便是在佳作叠出的进化相关科普著作中,也是极其璀璨的一颗明珠。插一句,进化领域有不少好的科普书,当然也有不少宣扬神创论的书。这也算是两种相互攻讦的思想共同进化的例证吧。

    ——豆瓣网友 丁丁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