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日本

  • 最後的帝國軍人: 蔣介石與白團

    作者:野島剛

    日本帝國最後的軍人,竟然是台灣現代國防的起點? 繼《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謎樣的清明上河圖》後, 日本知名新聞工作者野島剛從《蔣介石日記》出發, 走訪白團成員及其家屬,取得大量從未曝光的日記與自傳, 親眼目睹台灣國防大學祕藏數十年的白團書庫最高機密檔案, 耗時七年書寫時間,揭開蔣介石與日本關係、與白團的神祕面貌! 學習與克服──蔣介石的一生,反映出近現代中國與日本的糾葛 蔣介石的一生,可以說是與日本有著切也切不斷的「緣分」。這並不只限定於蔣介石個人,而是生在那個動盪時代的中國人不管願不願意,都無法不去面對時時刻刻來自鄰國日本的「時代的邀請」。 沒有人可以否認,現代中國的歷史,可說是與蔣介石個人的命運緊緊相繫的。另一方面,從蔣介石的一生起伏,特別可以清楚看出當時日本與中國關係的投射;因此,研究蔣介石與日本的關係,就等於是探索中國與日本之間的關係。 學習日本、利用日本、最後克服日本, 蔣介石以這樣的形式,推動著某種「歷史意志」的運作。 而在這當中,最能特別體現出橫跨在蔣介石與日本之間,可稱之為「學習與克服」這道橋梁的事物,正是《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所要探討的主題──白團。 從未公開的史料──揭開白團的神祕面紗 白團的成立與實現,正是發生在台灣的命運由黑暗轉為光明的這短短一瞬間。在美國捨棄台灣的時候,白團誕生了,並且逐步發展;爾後不久,美國重新恢復了對台灣的支援。這時候的蔣介石,深深陷入了對美國的「絕望」以及「感謝」這兩種矛盾複雜的情緒當中。一方面,他對於在自己苦難之際仗義伸出援手的白團懷抱著深深的感謝之情,但另一方面,美國的軍事援助仍然是他賴以防衛台灣,乃至反攻大陸的關鍵,這一點也一直沒有變過。 如此看來,白團能夠在台灣活動長達二十年之久,其實是諸多偶然要素匯聚之下所產生的結果。這樣一想,若是我們將白團的存在,視為在錯綜複雜的現代亞洲孕育下猶如奇蹟般誕生下來的「怪胎」,或許一點也不為過。 野島剛以近年公開發表的《蔣介石日記》為起點,鍥而不捨探索散落台灣、美國、日本三地的龐大資料,包括從未公開的《曹士澂檔案》、白團成員家書、日記等珍貴史料,同時透過對相關人士的縝密訪談,忠實描繪「政治家蔣介石」最真實的面貌,以及日本軍事顧問團「白團」實際活動的情況,呈現白團在「報恩」和「反共」的外表形象之下,更私密更真實的人性一面。 國際媒體好評 《週刊Diamond》:翻譯家、政治・經濟評論家徳川家廣:新聞記者出身的作者善於採訪、透視人性,詳實呈現出戰敗的舊帝國軍人透過協助蔣介石對抗共產黨,而在台灣重新找到生命價值的過程。 《朝日新聞》:日本近現代史研究者、著名作家保坂正康:作者關懷層面既深且廣,不僅重建了二戰之後跨越台日兩地的祕密軍事援助體系,也注意到舊帝國軍人缺乏戰爭反省的那一面。 《日本經濟新聞》:東大準教授川島真:瑕不掩瑜,作者發掘了密藏數十年無人知曉的史料,想要了解二戰之後東亞地區的冷戰格局,必讀本書。
  • 躁动的日本

    作者:[日]小代有希子 著,翟新 审读

    鲜见前例的绝密档案研究 再现日本官方对亚太地区的 战局推测及战略考量 ◆ 日本打着解放亚洲的旗号悍然发动侵略,并邀请苏联加入轴心国,憧憬建立一个称霸世界的欧亚帝国? ◆ “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怎样的观察和预测?它早已知晓最后统一中国的人将是毛泽东? ◆ 原子弹并非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早已密谋全身而退的日本,直接塑造了苏美冷战、朝鲜分裂、蒋介石败走的历史格局? “二战”后,日本主流学界对战败的叙述总跳不出“太平洋战争”的桎梏。这种历史观导致战后日本人对亚洲侵略行径的集体遗忘。亚洲要想走出战争的阴影,首先应充分发掘日本战时制定的“欧亚—太平洋”战略思考与规划。 作者找到了日本内阁、外务省和帝国大本营销毁的机密文件等一手资料,还原了战前日本与俄国的亲密关系、战时日本对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评价以及随着败局日显,战时领导人制定的生存策略,并客观公正地详述了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 日本史学界的深刻反省之作
  • 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

    作者:坂野润治

    《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1871-1936)》介绍了现实中的政治,虽然不是可计划、可协调的,但也不富有戏剧性。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言人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但对于日常政治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他们又都会采取相当灵活的方式来应对。《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1871-1936)》描述了1871~1936年这65年中围绕立宪制或者民主制而形成的保守、稳健、革新三极对立,试图将在计划性协调与戏剧性转换之间所出现的中长期对立与妥协的过程,当作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言人构想政治体制时出现的对立与妥协来加以分析。
  • 二战期间日本情报失误研究及思考

    作者:罗卫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情报工作在搜集、分析、使用和反情报等多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误。这些失误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在诺门罕战役、中途岛战役等关键性战役中,日军屡屡因敌情不明而遭到惨败;在战略层面,正是出于对敌我力量对比和国际形势的误判,日本先后做出了全面侵华、缔结三国同盟、发动太平洋战争等一系列重大而错误的决定,最终走向败亡。导致日本情报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体制和文化因素是两大主要原因,而过高的情报需求与有限的情报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失误的根源所在。本书采用历史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二战期间日本情报失误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就情报工作的若干问题提出思考。
  • 日本思想史入门

    作者:[日] 苅部直,片冈龙

    《日本思想史入门》由日本著名学者苅部直和片冈龙先生主编,涵盖了日本思想史的诸问题、研究方法,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书中还附有研究参考书指南,是一本初学者不可多得的日本思想史入门书和教材。
  • 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

    作者:[美] 赫伯特·比克斯

    《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是一部美国作家比克斯编著的揭露侵华战争罪行的书籍,并摘取了2001年普利策新闻奖传记奖的桂冠。该书聚焦了日本裕仁天皇的性格、行为和思考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读20世纪的日本社会和政治。全书关注的中心在于昭和天皇是如何在近臣的帮助下为自己开创了一方政治空间,并从此(在这片空间里)逐渐成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在决策过程中行使了领导者的权力。比克斯教授通过大量考证,以其独特的视角记述了裕仁的一生,重点论证了裕仁的战争责任。裕仁不仅不是傀儡,而且还是大权在握的实权人物,他对日本侵华战争以及日军暴行负有直接责任。
  • 近代日本的元老、宫中势力与内阁

    作者:张艳茹

    元老和以内大臣为首的宫中势力是近代日本在政治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超脱于宪法体制之外的特殊势力,它们位于天皇和宪法规定的各权力机关之间,能够影响宪法体制内的各权力机关。在宪法体制内各机关中,受这些势力影响最大的是内阁,因此本书选择以元老、宫中势力与内阁关系为中心,探讨了这些势力的性质、存在原因及影响政治的方式、影响力大小的变化等。元老和以内大臣为首的宫中势力对内阁的影响,加剧了内阁的不独立性,反映了战前日本明治宪法体制下天皇制的特殊性,以及战前政治中缺乏有效的中央决策机制的特点。
  • 日本

    作者:(新加坡)李炯才

    作者以记者的敏锐、政治家的眼光和外交家的阅历,描绘了日本社会的众生相。笔触所及,既有对上至天照大神和徐福的传说,下至幕府到二战的历史钩沉,也有日本从二战废墟中站立起来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真实传达;既有鲜为人知的“人神”天皇的宫廷生活,也有讳莫如深的社会最底层的“贱民”的无奈生涯;既有政党政客之间的权力斗争,也有“黑幕”的倾轧和包括奥姆真理教在内的宗教、精神团体的流传。此外作者还以大量篇幅反映了日本人那些给外国人深刻印象的相扑、神社、樱花、艺妓、武士道 、茶道等独特的生活方式,较全面地揭示了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和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实质。
  • 文明的生态史观

    作者:梅棹忠夫

    世界贤哲名著选译 猫头鹰文库 第一辑
  • 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三卷)

    作者:日本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

    据日本青年书店1959年版译出:本卷论述了大正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动向和发展,昭和年代的“现代主义”思潮,日本法西斯思想等。
  • 前车之鉴

    作者:蔡林海,翟锋著

  • 日美文化冲突

    作者:三好将夫

    本书是美籍日本理论家三好将夫的一部重要著作。在美国和日本两地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日本在19世纪的外交使团在美国的历史遭遇。作者根据使节团成员的记载,也根据美国方面有关此事的文献记录,并将更大范围内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勾勒了一幅完美的历史画卷。本书主要关注的是,使节团的派遣有何背景?使节团到了神秘的西方有何遭遇?访问的历史意义何在?
  • 从汉学到中国学

    作者:钱婉约

    本著作是从“日本中国学”的宏观视角着眼,以五章三十六节的布局,论述从“汉学”到“中国学”的学术史历程,包括在这一特定时空中日本学界对中国“语文”把握的转变、“书物”的传递以及经典性学者的学术建树与“中国观”内涵的诸层面特征,从而使读者在一个较为阔大的场景中对特定时期中的日本中国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本书设立“近代日本的中国观”一章,研讨了由七位学者对“中国”与“中国文化”在普遍研究中提升了的理性表述。我认为这是常常被我们的研究者所忽略而其实又是“中国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当一个研究者把“中国文化”作为“他者”而介入其中进行属于他自己的阐述的时候,他一定存在着隐性的或显性的具有一般意义的“中国观念”,否则,他就不可能把“中国文化”确立为他研究的“客体”。一个成熟的“中国学家”在他进行的各种具体的课题研究中,一定贯穿着他的基本的或正在发展着的“中国观念”。
  • 日本王室

    作者:王忠和

    公元四世纪,天皇统一日本后,从中国大陆引进文字、典章、儒家演说、佛教及各种工艺技术,为日本立国奠定了基础。七世纪,又仿照唐朝文化体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本书以历代日本天皇作为线索,简单叙述了日本历史,尤其是近代日本如何走上富强之强。相信读者对比一下明治维新以后的中日发展道路,都会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借鉴。
  • 二十世紀日本 : 從德川時代到現代

    作者: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

    百年以來,中日兩國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除了十九世紀的「明治維新」、「甲午戰爭」及後來的「抗日戰爭」等跟中國有關的事件外,國人對日本歷史──政治、經濟、社會諸方面的發展──可說十分陌生,尤其是對日本內部政治外交、社會文化發展的脈胳,了解就更加薄弱。 日本是中國最重要的鄰邦,未來的歲月裏肯定會在政治和經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二十世紀日本》以眾多的篇幅闡述戰後日本的發展,特別是經濟及社會結構上的變遷。近年來,多種以英語書寫的日本近現代史面世。它們的好處都是以「外國史」的角度,分析日本這個傳統社會在歐西工業革命和帝國主義擴張的壓力下,怎樣進行近代化。因此在國家近代化過程的描述上比較詳盡,尤其是日本百年來在內政外交的遭遇,以至思想社會變遷的軌迹。其他國家也先後有着同樣的經驗。日本為什麼在重大改革期間,走上帝國主義的老路?這恐怕要更多了解日本的遭遇、內在經濟社會的結構、領導層和基層民眾的互動等等。這正好是本書的强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國人未能撰寫一本周全的日本現代史之前,這樣的一本翻譯著作,在授課及參考上都是非常需要的。 目錄 前言 【一】 哲學的冀求 哲學何為 哲學的本懷 明己之學 人的存在 哲學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孤獨與哲學 生命的奮進 神聖的尋求 【二】 知識與存在 知識的性質 形式知識與經驗知識 科學與哲學之間 經驗知識的方法論 ( I ) 歸納程序 ( II ) 零與1之間 客觀世界的存在 ( I ) 實體的存在 ( II ) 事物的本相 ( III ) 世界的互倚互持性 現代、後現代,我們的生活絮片 理性與生命的對立 【三】 快快樂樂地活著 人為著快樂而活 快樂主義的涵蓋性 ( I ) 行為的動機 ( II ) 快樂的層次 公利主義 快樂主義的盲點 ( I ) 實踐層次的盲點 ( II ) 理論層次的盲點 價值相對主義 價值相對主義的盲點 性善說 社教化論難 良知的先驗論證 【四】 自由與終極 內在時間 理性與信仰 或此或彼 自我太沉重 蘇菲的抉擇 神之觀念的發展 存在的證悟 宗教精懷 後記 Review 「本書是迄今同類體裁中最出色的作品,作者戈登對過去二百年日本的歷史,做了豐富詳盡及引人入勝的分析。」 The Japan Times 「戈登這部《二十世紀日本》的題材所描述的不過是近代性所帶來的希望與悲痛,其中包括社會的動盪不安、生活的多樣化以及全球的聯繋。這些處於不同層次爭扎過程所付出的代價及產生的成果,在日本社會銳變中顯露無遺,本書都撮要地描繪了出來。」 約翰.道華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歷史系教授、 《悲壯的失敗︰二次大戰後的日本》作者) 「本書作者未囿於從美國看日本的立場,以宏觀的態度,涵蓋德川時代以還日本之『現代性』、『多樣性』及『關聯性』,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日本社會在世界史中之獨特性,跳脫傳統描述日本近現代史的刻板印象與迷思。……在描述日本近現代史的諸多作品中,本書屬於廣度、深度並重,深具世界觀的作品,值得讀者細讀。」 徐興慶(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 王道之狗1

    作者:安彥良和

    王道之狗主角为日本20世纪初虚构人物。--风间一太郎与加纳周助两位;因为颠覆日本军政政府而被发送到北海道荒野强迫劳动的青年。在一次难得机会里,囚链一起的两主角共同逃狱。在得到北海道原住民虾夷人(现称阿伊努人)的帮助下,两人逃过官兵的追杀。他们偶遇柔术大师武田惣角并且见识到日本政府迫害虾夷人的情况。后故事发展中,加纳与伙伴风间成为各自追求不同理念的敌人。
  • 日本戰國風雲錄·歸於一統

    作者:洪維揚

    本書為系列作品第三部,主要人物為德川家康,介紹關原之戰、大阪冬之陣、夏之陣,百餘年來的戰國時代終於結束,德川幕府就此展開。 本書作者以近十年的電玩經驗為起點,結合了日本文化研究的學術訓練,廣泛閱讀中日文相關資料,彙整出戰國時代的十大戰役,以此為主軸, 並以〈觀戰情報〉〈領銜主演〉〈對戰實錄〉〈背景知識〉及專欄圖表,講述發生背景、戰事經過、勢力消長,旁及重要觀念與制度、軼聞掌故,是台灣第一部自製日本戰國史入門。展讀此作即可輕鬆進入戰國時代,建立扼要認識;往後無論閱讀小說漫畫或投身電玩世界,乃至浸淫日本文化,必能更享樂趣。 台灣受到日本的影響,自不待言;年輕一輩對日本文化的喜愛,顯而易見,來自於消費娛樂、影視文化的吸引。 日本戰國時代的題目,可以說是台灣跨世代的興趣主題。年長一輩看德川家康等歷史小說、經營策略叢書,欣賞NHK大河劇的精緻,但在年輕一輩之間,【信長的野望】等電玩遊戲的影響不可忽略。許多人正是因為沈迷電玩遊戲而引起對日本戰國時代的好奇與興趣。 本書作者以近十年的電玩經驗為起點,結合了日本文化研究的學術訓練,廣泛閱讀中日文相關資料,彙整出戰國時代的十大戰役,以此為主軸,穿插人物介紹,社會政治地理歷史背景,軼聞掌故,介紹給台灣讀者。無論是對歷史感興趣,或補充養分更進一步增加遊戲樂趣,都能從【日本戰國】三部曲得到滿足。 以往的日本戰國相關書籍,以小說居多,經營謀略居次,但皆是由人物出發,較缺乏事件的貫穿與全面關照。若是由日本書籍直接翻譯,對台灣讀者又顯得過於細節與艱深。【戰國日本】以參戰主將介紹開端,進而介紹戰役過程,穿插地理,人物,制度的註解,後以專文介紹重要的觀念與制度,在閱讀過十大戰役之後,相信必能對日本戰國時代有一梗要瞭解。
  • 古代東亞政治環境中天皇與日本國的產生

    作者:吕玉新

    本书作者细掘诸种语言文献,广考考古、人类、宗教学等资料,以独特的视点,从东亚文明体系中描绘出日本历史发展过程中联合政权之产生及君主在政体中所担当之角色。本书指出了日本与其它东亚国家同受中华文明影响,但却有其独特的建国过程。创一家新说.此背景资料,能让读者思考世纪后日本政治体制变化之原因、历史上合议制的产生、以及今日日本虚君政治制度之来源。
  • 日本东方学(第一辑)

    作者:高田时雄 主编

    《日本东方学》为学术集刊,由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主编,刊载代表日本东方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反映日本东方学的研究动态和趋势。本辑为创刊号,刊登论文18篇,时间断限自秦汉至晚清、近代,内容涉及历史、考古、宗教、文学、语言学、中外文化交流等多方面。主要作品有:富谷至“秦汉的刑罚-其性质和特征” 、冈村秀典和向井佑介“云冈石窟寺的考古学研究 ”、秋山进午“20世纪中国发现拜占廷金币的再考察 ” 、高田时雄“金楷理传略”、森纪子“日本和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国教问题” 、森时彦“中国棉纺织业近代化的动态结构”、中西裕树“畬语调类的来源及其相关问题 ” 等。
  • 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二卷)

    作者: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

    据日本东京青木书店1959年版译出:本书是从日本德川幕府末期(封建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历史时期的日本思想史。本卷从明治二十年代到大正十年代是日本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发展,并与新兴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斗争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