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日本

  • 日本非营利组织

    作者:王名

    《日本非营利组织》内容简介: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接受中国政府的项目建议,从2005年起连续两年,实施了题为“日本NPO法制度考察研修”的国别研修项目。来自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及地方政府等相关机构的官员、NPO研究机构的学者和NGO的代表共计22人参加了这个项目。中国研修人员的专业精神和热情好学给日本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紧张的访问日程中,他们对日本NPO法制定的背景、制定过程、法治理念、管理体制以及NP0与政府的关系等进行了全面的信息收集和比较研究。同时还实地考察了日本NP0的活动现状以及各级政府机构对NPO活动所实行的促进政策,并且与日本NPO界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话和交流,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日本的NPO展开了调查与研究。 回国后,研修人员以向所属机构提交报告、召开学术沙龙等形式介绍考察研修的成果,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积极反响。 作者确信,《日本非营利组织》的出版,不仅使中国更多的NPO领域的专业人士能够分享项目的成果,也向广大民众传递着日本NPO发展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大家了解日本在建设市民社会的过程中NPO所发挥的作用。
  • 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

    作者:李卓

    中国与日本同是东方国家,而且古代日本是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才摆脱了蒙昧与落后,从而进入文明社会,并发展成为东亚强国的。为什么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曾经远远超过日本,近代以后却又落后于日本?为什么两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家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作用、影响和约束最直接也最具体。本书从揭示两国文化的差异的视角,对中日家族制度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比较研究,以说明中日两国近代化为何一成一败。在作者的笔下,将能看到——中日两国婚姻、家族制度的发展脉络,中日两国家族结构与血缘观念、继承制度的特征及其影响,两国家族伦理的异同等各自的特点;中日两国家族制度的不同特点不仅影响了两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甚至还影响着今天两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步伐。读本书,会对加深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了解,减少摩擦,互为借鉴,产生积极的影响。全书50万字。
  • 日本农业150年

    作者:晖峻众三

    《日本农业150年(1850-2000年)》内容简介: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其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历程,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具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一衣带水”已成为描述中日两国关系的流行语,但我一直认为这个流行语用在农业上更为贴切,因为中日两国农业共同点和相似点实在太多,深入研究日本农业应当成为研究国外农业的首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去日本考察农业的国人络绎不绝,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农民,几乎都对日本农业精细、农村富庶、农民富裕以及各方面的硬件与软件建设赞不绝口。在中日农业交流中我们不仅引进了诸多的农业技术,而且在政策层面上还引进了“农业多功能”及“一村一品”等不少新理念。在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始终认为应当更多地研究分析借鉴日本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十七届三中全会虽已提出强化农村基本经营、农村土地管理、农业支持保护、现代农村金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及农村民主管理等六大制度建设,但目前尚未破题。制度建设是日本的强项。我期望在读《日本农业150年》过后这方面能有新的突破。
  • 谁是亚洲领袖:中国还是日本?

    作者:[法] 克劳德·迈耶

    在汗牛充栋的中日关系研究成果中,来自欧洲(法国)的亚洲问题专家对中日关系的论述可谓少之又少。迈耶教授的这本新书客观地介绍了在未来几十年亚洲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主要大国在这个将要形成的新的亚洲共同体中各自的拥有的优势和不足,描绘出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受人尊敬的亚洲重要角色在未来二十多年中可能出现的场景,为广大的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美国学者之外,既没有亲中倾向也没有亲日倾向的,来自法国或者说欧洲非盎格鲁撒克逊语系视角的中日关系的研究版本。
  • 厭女

    作者:上野千鶴子

    《一個人的老後》作者上野千鶴子辛辣解剖 仇女、魯蛇、敗犬、援交、恐同、家暴、戀童癖…… 你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患了「厭女症」 為什麼年薪一千萬日幣的知名企業OL,夜夜用兩千日幣賤賣自己? 秋葉原無差別砍人男大開殺戒的原因,竟是交不到女友? 為什麼男人最怕淪為處男,又對同志有莫名的厭惡感? 為什麼男人既愛批評女人愚蠢、小心眼,卻又離不開女色? 高中女校內部有著怎樣的集團法則?所謂的「母女情結」和「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間竟然隱藏著嫉妒與復仇? ◆日本網友震撼分享:「讀完之後,我眼中的世界徹底改變了」 「希望男性也能讀讀本書,看完後只要保有自覺,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對象吧!」 「女性不管多優秀、個性好、會運動,都只能依據容貌和年紀被男性打分數。我總以為自己想太多,直到看了這本書……」 「日常生活充滿了『因為你是男生』和『因為妳是女生』的刻板觀念,讀了《厭女》之後,我才明白那些長期累積的違和感究竟是什麼。」 ◆如果你╱妳曾經想過: 女性比較不會開車、情緒化、缺乏邏輯思考 如果女性遭到性侵,她自己也有責任 家裡重男輕女,對女兒的要求卻高於兒子 男性對待女性的態度常取決於她的外表 女性的異性緣太好,很容易被同性排擠 女性都愛高富帥,害許多男性交不到女友 男性上酒店不算對妻子或女友的背叛 學歷、收入太高的女性很難找到結婚對象 沒有結婚的女人終究是「敗犬」 ──所有的理所當然與難以啟齒的不快,都是「厭女症」作祟 厭女症,來自英語Misogyny,指指憎惡、仇視女性,對女性化、女性傾向與特質抱持蔑視與厭惡的行為或心理。日本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剖析日本社會「性」與「性別」相關議題,解讀恐同、援交、戀童、家暴、剩男、敗犬、春宮畫、皇室、家庭、企業與女校文化所產生的厭女情結,辛辣直接,一出版便獲各大媒體書評推薦,震驚日本社會,好評不斷。
  • 日本新中產階級

    作者:傅高義

    深入探討日本中產階級的第一流著作 一本抓住時間脈搏的書 哈佛大學日本研究權威 傅高義Ezra F. Vogel 出版50周年紀念版(2013年) 耶魯大學人類學教授William W. Kelly :回顧一本前瞻的經典 傅高義之妻Suzanne Hall Vogel:重返真町(Mamachi) 日本新中產階級是如何誕生的! 美國中日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深入探討日本中產階級的第一流經典,觀點獨到,深具見地。作者曾於日本千葉縣市川市真間町長駐,透過其詳盡的踏查與研究,為日本上班族及其家人的生活描繪了一幅既豐富又複雜的畫面,旨在顯示當代日本的變與不變。 日本社會歷經戰爭、戰敗、佔領及工業成長的巨大衝擊後,新中產階級誕生,成為戰後快速崛起、經濟高度發展的領頭羊,帶動了家庭、產業與文化的變革,不僅為社會快速變動時期的重要穩定力量,更建構了延續迄今的日本社會運作基本模式。 做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於九○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陷入「平成大蕭條」的長期景氣低迷,繼這「失去的十年」之後,二○○八年,金融海嘯再度重創日本經濟,二○一一年又發生「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一波接一波的經濟衝擊近乎動搖國本,將亟欲自衰退桎梏中解放的日本再次推入谷底,社會朝極端化發展,中產階級受到擠壓,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刻,日本社會正面臨重大的轉型陣痛,亦是檢視社會體質優劣的關鍵時刻。全世界都在關注日本震災後的重建與發展,究竟安倍經濟學是猛藥還是毒藥?古老而堅毅的大和魂安在?透過本書的歷史縱深,爬梳日本現代社會發展的軌跡,放眼未來,且看日本如何踏上重返榮耀的征途。 媒體推薦: 一本有見地的好書……一個礦藏,充滿有見地的觀察、評論與詮釋。 ──《美國社會學評論》(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本書旨在顯示歷經戰爭、戰敗、佔領及之後工業成長的巨大衝擊,當代日本的變與不變……對亟思以俗民誌著手描繪現代都市生活的人類學家、想要講授當代日本生活正在尋找一本好教科書的教師,以及任何關心現代社會之文化及社會變遷的人,本書值得強力推薦。 ──《美國人類學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 深入研究一個迅速崛起、充實了日本公司階層組織並關心自己家庭及個人生活的『新中產階級』……本書值得廣為閱讀。 ──The Annals
  • 素人之亂

    作者:松本哉

    法律是一條線,不踩真是不開心! 人窮沒關係,只要找對方法 資本主義算哪根蔥啊? 在校長的背上用噴漆噴上大大的「犬」字,他是怎麼辦到的!(驚) 正規軍太無聊了啦,熱愛造反的游擊隊才是王道! 在車站前廣場大罵對手陣營的候選人是豬,真的是太爽快了! 一本讓衛道人士看了半夜睡不著覺的書! 上腎下炎法師不推薦、鋰加銅拍桌大斥、飯蒂鋼剩飽鑼三世(誰?)堅持列為禁書! 要比人多?他打敗所有正式社團組織,創下日本反核遊行史上號召最多人次上街的破天荒紀錄。一戰成名!(遠目) 要比人少?他獨創的四人遊行引來日本警方的高度關切,創下鎮暴警察人數比遊行人數多的殺千刀首例。立馬進入警界黑名單XD。 松本哉著名事蹟一覽表——(以下僅列出輔導級片段) 粉碎黑心學生餐廳鬥爭:在學生餐廳門口偷接學校的電煮咖哩飯,瞬間搞垮餐廳生意。 啤酒祭抗爭:在校區內販售五百罐以上的發泡啤酒,造成校園出現大批的酒醉學生!趁著酒意還煽動眾人模仿李小龍,闖進校長室大鬧! 校長全身油漆事件:闖進正在和企業勾結改造學生計畫的會議室,摸到桌子就翻、拿著油漆就潑,看見爬在地上的大人物們,就用噴漆在他背上噴上大大的「犬」字,簡直是鬼哭神嚎的人間煉獄。太華麗了! 放鴿子遊行:以「粉碎充斥商業主義的聖誕節」為由申請遊行,宣稱會有數百人集結,結果「大家都臨時有事」,幾乎沒人到現場,讓待命的數百名鎮暴警察大囧,事後遭警方嚴厲斥責。 德國登陸作戰:趁著在德國宣傳紀錄片的機會,參加柏林等地的遊行。遊行現場煙霧彈、煙火、石塊、油漆彈、催淚瓦斯飛來飛去,還被警察追逐毆打。德國的警察超強。 一生辛勞努力賺錢,租房子、買房子、養孩子,最後再把剩下的錢拿去買塔位,這樣對嗎?我都要哭了! 旅日知名作家劉黎兒:「松本哉是個打游擊的造反王。他在日本儼然已是傳奇人物。」 資深媒體人黃哲斌:「社會不會自動改變,除非我們介入。這傢伙,真是太讚太有趣了。」 自轉星球出版社社長黃俊隆:「上知搭霸王車,下知賣咖哩飯,松本哉是窮人生活的街頭藝術家。」 參選議員是為了作亂!宣傳新書卻遭限制入境? 革命總是近在眼前的,振作點好不好! 牆在那裡,不塗鴉行嗎!街頭就在那裡,不上行嗎! 《素人之亂》二○○八年六月於日本出版,挾帶著日本經濟大動盪的社會氛圍,以及「造反天王」的稱號,成功征服日本次世代的心,隨後又推出《貧乏人大反擊》一書,同樣引發次世代追隨風潮。《素人之亂》一書,除了講述松本哉自大學時代就積極「自搞」小型學運,成功抵制了大學和企業的聯合改造學生行動,也分享其出社會後,成功以「非常規」方式抑制惡法通過,種種上街遊行的奇情怪況。 經常以「窮人」、「無路人之人」自稱的松本哉,且在此書中以「不花一毛錢過生活」的單元,分享其拒絕資本主義壓榨性引誘消費的生活經驗,雖難免惡搞,或遊走法律邊緣,但若以輕鬆角度看態,亦可接收到其「反過來看世界」的視角,體認到不同於世俗標準,但絕對有趣的人生可能。
  • 水俣病

    作者:[美]蒂莫西·乔治(Timothy S.

    水俣病发生至今已经过去了50多年,仍是最恐怖的环境事件之一。《水俣病:污染与战后日本的民主斗争》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对当事人的访谈,描述了水俣病发生之后受害方、施害方和政府之间的博弈,着重聚焦于受害者及其支持者为获得赔偿和救助所付出的努力,尤其是草根阶层的运动。作者发现,战后日本民主非常脆弱,并严重依赖于特定的公民活动。而水俣病发生后的维权运动极大地改变了战后日本的民主模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也发生了一些影响较大的环境邻避运动。作者对日本水俣病这一环境公害及相关各方博弈过程的描述,无疑值得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在讨论环境问题时予以重视。
  • 社会主义神髓

    作者:幸德秋水

    幸德秋水是在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等著作的基础上,撰写了这部著作。尽管该书存在着一些不足甚至错误,但显然作者是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解释社会主义的各种问题。
  • 如何改變社會

    作者:小熊英二(おぐま えいじ)

    「要改變社會,首先你要先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你就要動起來!」──小熊英二 福澤諭吉之後,日本重量級社會思想家 中央公論新社新書大賞第1名 反安保學運社團SEALDs選書 李惠仁 紀錄片導演 吳叡人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沈清楷 哲學星期五創辦人、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何明修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柯一正 導演 范 雲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社會民主黨召集人 苗博雅 社會民主黨全國委員 崔愫欣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趙天麟 立法委員 ──推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變社會是要改變什麼?又要如何改變? 許多人想改變社會,但卻又不覺得社會真的可以改變。根本的原因在於,人們不曉得到底該做哪些事才能改變社會。 投下神聖的一票,或者自己參政成為政治人物,就能帶來改變嗎?對此抱持懷疑態度的人不在少數。我們要怎麼理解這樣的狀況?社會可能改變嗎?要改變社會,應該怎麼做才好?這就是本書最核心的主題。 本書是日本社會學者小熊英二,在實際參與社會運動、與人相遇而有所感觸,以及與此同時進行的研究,再加上過去所學與研究成果,種種心得融合下執筆完成。 本書從歷史、社會結構、思想層面導入,第一章綜覽日本現狀,探討核電在日本社會所處的位置,第二章討論社會運動的變遷,第三章描繪日本戰後的社會運動史,第四到第六章則探討民主與選出民意代表的意義,並思索代議民主制度為何出現瓶頸,第七章將簡介有助於實踐社會運動的理論。 六○年代日本的社會運動曾經氣勢浩大,後又沉靜多年,近年從反核運動到反安保法運動,日本示威抗議又再次群聚街頭,但鮮少台灣人了解這些運動的來龍去脈,透過本書不僅能清楚這些前因後果,更能與台灣的社會運動作比較,並賦予自己力量與信心,思考如何透過公民運動實現理想社會。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中央公論新社新書大賞第1名 ‧反安保學運社團SEALDs選書
  • 战后日本社会阶级构造的变迁

    作者:桥本健二

    《战后日本社会阶层构造的变迁》是一部有关战后日本社会阶级构造变迁的简明读本。在书中,作者将现代日本的社会差距问题置于战后日本的整个历史脉络中,并通过各种数据来描述作为社会现象而存在的阶级差距,进而透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解读其背后的阶级构造。
  • 阶层是会遗传的

    作者:[日]三浦展

    “社会阶层差距”的变奏曲,到底是什么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与前途! 本书出版后即登上日本亚马逊第一名,并长据日本纪伊国畅销排行,在日本掀起广泛讨论。作者三浦展在日本为著名社会学家,所提出的理论不但被大众接受,也启发了社会学者的研究范畴。M型社会与贫富差距已经不是“可能”而是“现实”,面对父母的“下流化”,孩子才是受害最深的族群…… 另类视角审视社会阶层的形成,重新评估孩子的人生契机,妈妈晚上愿意为孩子做饭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父亲的阅读的知识面也与孩子的成绩有绝对的关系,“成绩低”的孩子,父母和孩子都偏肥胖,夫妻间的感情好坏也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例,什么样的是所谓能培养“聪明孩子”的父母? 父母的生活时间不规律,很难一家人一起享受晚餐和交流的乐趣的,孩子的成绩越烂?孩子们之间产生学习成绩的差别的原因,实际上不仅仅是“收入的差别”,还有“生活质量的差”。
  • 性别支配是一种装置

    作者:江原由美子

    21世纪已经近在眼前。在冷战体制崩溃、民族问题和地域纠纷日趋激化之中,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不断向自己发问,20世纪曾经是什么?由于意识形态上对立格局的消失,许多在此之前一直被讳莫如深、难得一见的东西,已渐渐见诸报道。然而,迄今为止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诸如“近代化”、“发展”等历史观的难以通用,也已渐渐具体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毫无疑问,“历史”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透明。当抽象性的词汇变得不再可靠时,所有的人都在用手摸索着去探寻“历史”。在我看来,这正是所谓的现代。   本书是我自1991年《激进女权主义的再兴》一书以来,以我即兴写就的有关女权主义的诸篇文稿为基础构成的。(从1985年的《女性解放之思想》算起,这是我有关女权主义的第四本论文集。)这期间我的工作,基本上可以说是1991年的上野·江原论争的继续(参见本书第Ⅱ部所收“对上野千鹤子‘文化主义批判’的批判”、“如何使‘社会权力’的理论总结变得可能”等章节)。这一工作到现在也没有结束。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本书可以算是我依照自己的观点对这场论争做的一个中间小结。同时,这本书也是我用自己的手对“历史”进行的一种摸索。   在本书第Ⅰ部里,我将现在我对于这场论争的思考用“性别支配是一种装置”这一概念做了一个定义,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为此书新写下了应当如何看待作为21世纪思想的女权主义的论述。在第Ⅱ部里,我收录了写于上野·江原论争期及其稍后的诸篇文稿,这些文章展示了令上述思想得以成型的我的女权主义观。第Ⅲ部收录的是我在各种机遇下依据得到的各种话题而写就的文稿。尽管如此,由于这些文章是同一个人、于同一时期所写,所以当然是以“性别支配是一种装置”这一概念为基本展开的。因此,本书在每一部里,都附上了从这一观点出发加以整理的解说,经过归纳形成了统一。第Ⅳ部收录了一些随笔,从我的视点出发描述了生活于现代的女性们的形象和性别歧视在现代的存在方式。
  • 不失礼!送礼的学问

    作者:(日)岩下宣子 主编,(日)伊藤美树

    《不失礼送礼的学问》内容简介为:现代人重视社交,尤其是很多场合经常必须送礼,因此,了解送礼礼仪对提升自我形象及促进人际关系有绝大的帮助。其实看似毫无意义的送礼礼节,正代表着送礼者的真心祝福。《不失礼送礼的学问》整理出许多日常生活中需知、应知的送礼常识,教导礼物该怎么选、怎么送,才能表达心意。有别于市面上教条式的送礼礼仪专书,《不失礼送礼的学问》以充满个性的绘画与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地道的送礼礼仪。 《不失礼送礼的学问》还以有趣的卡通漫画表述说明送礼的场景,并穿插了许多送礼高手的真实经验谈,介绍许多不同的方式或想法,可以引发读者更多独特的送礼创意。 以卡通绘本的轻松阅读,告诉你想要知道的送礼常识! 你知道最受欢迎的情人节礼物是什么吗? 结婚与乔迁之喜的红包该怎样送? 送礼又有哪些忌讳?送礼最怕送错意、误触别人忌讳! 《不失礼送礼的学问》告诉你一定要学会的送礼常识,让你不花大钱,也能送礼送到对方心坎儿里!
  • 日本的贫富差距

    作者:橘木俊诏

    《日本的贫富差距:从收入与资产进行分析》利用统计数据详细验证收入与资产的分配。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从战前至今进行长期的历史分析,以阐明长期历史潮流中的日本社会,并尝试使读者能够将《日本的贫富差距:从收入与资产进行分析》当作一般读物阅读。还将尽可能与其他国家进行详尽的比较,从国际比较的观点鲜明地刻画出日本的特色。
  • 下流社会

    作者:三浦展

    「下流社会」とは具体的にどんな社会で、若い世代の価値観、生活、消費は今どう変わりつつあるのか。マーケティング・アナリストである著者が豊富なデータを元に書き上げた、階層問題における初の消費社会論。
  • 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

    作者:田原史起

    《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分为两个部分,共八章内容。第一部分作者根据在中国农村获得的田野调查材料,讨论农村精英和农村社区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则试图掌握整个中国的政治环境,并重新对夹在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农村精英进行定位。
  • 21世纪的日本家庭

    作者:(日) 落合惠美子

    《21世纪的日本家庭,何去何从(第3版)》探讨了走过资本主义近代化道路的社会所经历的家庭和社会性别的变化。落合教授将日本在1955~1975年形成的稳定的家庭结构命名为日本“家庭的战后体制”,指出随着支撑日本家庭的三大主要条件的消失,稳定的“家庭的战后体制”也将结束。《21世纪的日本家庭,何去何从(第3版)》中运用大量的数据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家庭”的诞生、普及和变迁,还展望了21世纪家庭的新趋势.对家庭的多样性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 中国和日本虽然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但两国社会都经历或正在经历着诸如离婚率的攀升,出生率的下降,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等新型家庭不断增多的社会现实,因此我们相信落合所提出的针对日本家庭的预测,也必将会给正在不断变革的中国家庭提供借鉴。
  • 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

    作者:OHMAE Kenichi

    你自認是中產階級嗎?請自問三個問題:一、 房貸造成你很大的生活壓力嗎(或是你根本不敢想購屋置產)?二、你打算生兒育女嗎(或是你連結婚也不敢)?三、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讓你憂心忡忡嗎(或是你連生孩子也不敢)?三個問題,只要你有一個的答案是負面的,我們就必須跟你明講—您不算是、不再是中產階級了,富裕和安定,正離你愈來愈遠……。該怎麼辦?你必須看看大前研一這本撼動日本上班族的新書! 大前研一這本書今年初在日本出版,直指目前日本及全球普遍的發展趨勢,對照台灣的現狀,令人警醒驚懼。代表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目前正快速消失中,其中大部分向下沈淪為中、下階級,導致各國人口的生活方式,從倒U型轉變為M型社會。大前研一大量引用數據與數字來佐證他的理論,並提出解決的辦法,其實,商機也正浮現出來,少數有洞察力的企業已經開始獲利了。一九八五年開始的「新經濟」浪潮,是造成M型社會的最大原因。一進入九○年代,經濟即陷入長期衰退—其實不是衰退,而是經濟社會結構已經變了,不再是經濟學家傳統的定義方式了。是要坐視自己朝著更衰退的道路前進?還是要走向「新的繁榮大道」?分歧點就在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