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灵修

  • 路得的故事

    作者:卓涤娜

    女性生命中的12个关键时刻!   旧约的《路得记》是女性文学的不朽经典。千百年来,人们不断从路得的生命中寻找灵感,以获得信心、勇气和品格。   三位寡妇,面对人生的失落与愁苦,该何去何从?   而这个古老经典的故事,在今日仍与每位女性息息相关。   跌宕起伏的命运,义无反顾的选择——每个女性的一生中,都有12个关键的时刻:失去的时刻、改变的时刻、独立的时刻、得到认同的时刻等等……这些时刻如此重要,因为这些关键时刻的决定,也将决定前面是否还会柳暗花明。   本书作者从路得的故事出发,为现代女性演绎出重大的人生主题,如何面对苦难?如何面对成长?如何抓住机会?如何自我实现?……   本书可称为现代女性的必胜宝典。   本书作者为一位女性,明白女性的处境与挣扎,她从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一个虽然古老但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故事。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和体察,并不流于感性的自辨,却对今天的时代和今日的女性提出了不少掷地有声的挑战;并对今日女性在世界生活与社会人生的种种际遇,提供了启导性的帮助、激励与安慰。   全书配有精美的艺术插图,与作者深邃的思考和睿智的笔触一同呈现在读者眼前,愿你在其中找到历久弥新的力量与智慧。
  • 默观的新苗

    作者:多玛斯.默顿Thomas Merton

    默顿的著作不断重複一个基调:默观者虽然经常独处、安静、祈祷,但却不会罔顾别人的痛苦和需要。倘若默观只能在修院内进行,或只是每天某一时段的例行公事,基督徒灵修便无法承载生活和文化,失去生命力。本书提倡生命中每事每刻都带着默观的种子,所以默观者和灵修者的目标并不是过避世隐遁的生活,而是勇于面对生活处境,并抛下一己成见,容让默观的种子在生命中发芽生长。他以三十九篇短小的文章,与你分享默观的真义和生活的智慧。
  • 关于这颗心

    作者:[泰]阿姜查

    阿姜查不断地重复强调: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在我们的六根里,在我们接触外境中去观照。我们必须在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当下,去仔细觉察,心如何被这些外境对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如何构成我们一连串的行为,以及一连串的喜恶分别的制约反应。 阿姜查以非常浅显活泼的比喻,让我们知道如何在这个修行道场里用功,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光明、清静与喜悦。他的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这三个步骤好像是一个连续、互相关联的过程。把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作为起始和核心,阿姜查指导我们如何超越、放下和不执著。© Teven.cn
  • 圣经

    作者:启导本编辑小组

    中文圣经启导本提供经文、注解、串珠、读音、译义、索引、备考、现代用词八用。 本书连书后地图共2000面,逾350万字。其中经文采用和合译本,新标点符号。经文注解部分约150万字。除注解以外,每卷书前有简介、参考资料、大纲、还有多图片和图表插排在各卷之间,以帮助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地理和社会背景。 《圣经》乃是一部奇妙的书,能解决人类最大的需要.它是全世界的人所最喜爱读的一本书,因此它的印发数量已超过60亿本; 我们每天所接触的一些事物如十字架,七天为一周的周期和公历的年代等都是以圣经中的历史为根据的.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后3:16);"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上帝的话来."(彼后1:21); 圣经是出自上帝的证据:1.完美统一的组合 2.确实可靠的记载 3.准确应验的预言 4.在摧毁中得保存 5.真实奇妙的科学 6.丰富切实的内容 7.改变人心的大能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后3:16)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圣经写成已超过3000多年,借40多人按上帝的意思写成66卷,内容却是统一完美的,他们写作的地点.时代.都不相同.一个写在叙利亚,另一个写在阿拉伯,第三个则写在希腊......圣经的第一卷《创世纪》写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末一卷《启示录》则写于公元96年,相隔1600年左右.书写者的地位和文化水平也很悬殊,其中有君王.诗人.牧人.文士.税吏.医生.渔夫等,虽然如此,但圣经的全部内容却是很协调的.这就说明圣经的写成是有一位主持者耶和华上帝.各卷的体裁虽各有不同,但其论点.教训和中心内容都是一致的,见证耶稣是人类的救主; 上帝说:"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赛46:10)世人没有说预言的能力.对极短时期的猜测或有人能作,但对数百年数千年以后的事,离了圣经的启示,就绝无预知的可能.圣经中有论及个人.一城.一族.一国和全世界的预言,这些记载于近 2000年及3000年的预言至今差不多都已应验了.据统计,圣经内容三分之一是预言,预言的中心是论证救赎人类的计划.如:徒1:8 太24:14预言耶稣拯救世人的福音从耶路撒冷起传到全世界,这个写于近2000年前的预言今天已经实现.目前圣经的译本已达2062种(见《天风》 94.8),现印发总数超过60亿本,平均全世界人手一本,圣经如不是出于上帝决不会如此传遍全球. 世界上任何的著作兴旺率即使再高.发行量再大,也不会超过圣经所创造的奇迹. 据统计过去有名的科学家多数相信上帝,如:牛顿.道尔顿.法拉第.爱迪生.达尔文.赫胥黎等等.世界知名的大科学家牛顿不仅在科学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认识上帝以后,28岁后开始全力研究圣经,接受耶稣为个人救主,在晚年时创作了超过50万字的神学著作,在神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另外,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达尔文晚年时也相信了上帝,达尔文在1876年他的自传中写道:"我不能假装要在这最深奥的问题上作一点最低限度的解释,万物肇始的神秘不是我们所能解决的,人们必须满足地作一个不可知论者,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见《达尔文及其进化学说》24页,1976.11.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世界名人宗教观》一书中提及生物学家.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医学家.教育家.史学家.法学家.文学家.音乐家.探险家.历代君王.英雄.政治家中都有不少人相信真神上帝.因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言9:10) 目 录------------------------------------- *旧约 新约 (各书简介及参考资料 刊每卷书前) *序 *图片目录 *图表目录 *圣经书卷简称表 *怎样阅读圣经? *中文圣经启导本两用法 *旧约里的信息--旧约导论 *旧新约间四百年“沉默时代” *旁经 *新约时代的犹太教派 *新约里的信息--新约导论 *圣经教导的真道 *中文圣经是怎样来的? *考古学的发现 *末后的事 *主题索引 *圣经难字读音对照表 *圣经度量衡表
  • 与无常共处

    作者:佩玛·丘卓

    《与无常共处》结集了佩玛·丘卓数本著作中的108篇教诲,提供了简明而各自独立的短文,它们是大乘佛法的精髓,也是引领我们人生的智慧,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挑战中培养慈悲心和觉察力。《与无常共处》并不预设任何既定的佛教思想或方法,它注重的是佩玛·丘卓先前著作里最核心最令人振奋的精髓,帮助读者深入探索友爱、禅定、正念、当下、放下,以及如何面对恐惧和各种痛苦的情绪。
  • 自我的真相

    作者:阿玛斯

    自我的真相,ISBN:9787807091028,作者:阿玛斯 著,胡因梦 译
  • 欢喜读旧约

    作者:Philip Yancey,杨腓力

    封底文: 「旧约篇章犹如不止息的鼓声, 自始至终说到这个世界是围绕着神运转,而非我们。」 不合时宜? 深奥?乏味?枯燥? 抗拒?厌烦?逃避!???? 作者运用了深邃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见解,分享了自己读旧约中几卷书的精采心得,也描绘了从逃避旧约到爱上旧约的心路历程。当书中的文字跳入脑海里,将不难窥见在旧约的每卷书背后,藏着上帝凝望人们的眼神,处处流露出祂的深情与智慧。 像父母,像情人,从亘古到永远,祂爱的眼神未曾挪移。鲜活兼具感性与理性的文字,将引导你──打开心扉,跳出旧约的框框,让心情和态度归零,把旧约读到心的深处。 目录 第1章 旧约值得费心读吗? 神像任何一个坠入情网的人,渴望得到响应。 第2章 乔布记:黑暗中望见 乔布记的「不该受苦」对这样的时代似乎特别贴切。 第3章 申命记:甘苦交集的滋味 一个畏首畏尾的牧羊人,成为第一个神所拣选向百姓说话的中保。 第4章 诗篇:心灵点滴皆音符 诗篇罗列的是属灵札记的采样,犹如个人写给神的信。 第5章 传道书:智慧的终结 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 谁能告诉他,身后在日光之下有什么事呢? 第6章 先知书:神的回复 先知远非先前刻板印象里喜欢骂人的老古板;他们可说是最「现代」的作家。 第7章 谜底揭晓前的回声 我重要吗?神关心吗?神为什么不行动?
  • 平常禅

    作者:[美] 艾兹拉·贝达

    《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内文由浅入深,逐渐引领读者进入身心实修体证的动力过程。在第一、二、三章中,作者先试图提醒我们不要逃避困境,要把困境视为道途;遭受打击时,必须学会将注意力转向内在,而不要习惯性地归疚于别人。接着他开始阐明实修生活的真义及厘清信念系统的方法。第四章的体证和目睹以及第六章静坐的三个面向,是本书最具有独门见地的方法概论,在其中艾兹拉为我们厘清了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体证”与“觉知身体的感受”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实修体悟。通常在身体上进行觉察时,我们可能会经验到前文所提到的三昧或三摩地——一种完全融入于客体的专注状态,但这种专注状态只是修行的初阶境界,因为从“体证”的肉度来看,专注于某个特定目标的定境仍然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艾兹拉沿用了3+3的默观练习,来帮助修行人将三种不同面向的感官觉受同时纳入觉察,并配合着呼吸来进行。如果能不断地做这项练习,觉知的范围就会逐渐拓宽,到了某个时刻,我们很可能会突然跳进“纯然目睹”的空间,那时我们就不再认同惯常的自我感了。   第八、九、十、十一章则细腻地剖析了转化愤怒、恐惧、痛苦及烦恼障的实修体悟。艾兹拉毫不掩饰地描述了自己所经历的慢性病史中的忧患意识,以及种种用心转化业习性的体证,令人不禁感叹东方的许多禅修导师虽有证量,却往往无法或不愿充分言传实修过程中的挣扎及起伏,只以意会式的含糊语言引人入胜,以致于丧失了禅的平等性和直朴精神,而流于威权操控式的教导。   《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从介绍禅法修持的基本要点出发,继之以禅法如何对治心念、转化烦恼为抒发主题,最后以觉醒慈悲之心成就圆满修行之功作结,层次井然地盘旋铺叠而上。贝达禅师以三十年实修之功为基础,于本书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悉是禅宗心法的要义。他不落传统名相窠臼,在我们日用平常的具体情境中,云淡风清地刻画出禅者绵密的心地功夫,突显了他对“至道无痕”的生动体悟。书末所载贝达禅师个人参与临终照顾的个案纪实,尤其可圈可点,使读者清楚认识到不假修饰地直下承接自己种种不完美的起心动念,才是禅修的真正精神,读来令人欢喜动容。   生命的本质是爱,生命的烦恼因此也是爱,禅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爱而又没有烦恼的智慧。但是智慧的撷取,舍弃参与生命的苦难,即别无他途。本书既是作者生命苦难参与的分享,也是邀约读者共同参与生命苦难、透显生命新机的开始。
  • 不一样的人生

    作者:刘志雄

    作者與我們分享他在實際生活中所經歷、體會及學習到的,這些話不是空音,也不單單是一些道理,而是在生活中學習支取神的記錄。藉著書中的提醒,我們從中可學習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操練自己,磨成不再受工作捆綁、不再嘆息的工作態度,更能享受神兒女一切的祝福和自由。
  • 七重山

    作者:(美)多玛斯·牟敦

    1948年的美国,一位隐修士多玛斯·牟敦对年轻时的自我做了最深沉的反省,写成了《七重山》这部卓越的自传。幼年失怙的他,一直过着荒唐、飘荡的岁月,没有真理的引导,没有天主荣光的照耀。然而,长久以来周遭的宗教事物与经验,却又让他隐隐感到天主在指引着他。在历尽各种困顿之后,他终于接受了天主,成为虔诚的天主教徒。 “七重山”一名出自但丁的《神曲》,意指在炼狱中经历种种艰困、最终攀至天庭的过程,作者以此自喻从荒唐无知到发现真理的不寻常一生。他以极其优美的笔触写下自己的精神传记,让读者见其文如见其人;阅读这本书,不仅能指引我们走上真理的道路,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亟欲破茧而出、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与动力。 美国著名诗人范多伦曾说:“经典就是一本一印再印的书。”《七重山》甫一推出,立即列入美国该年度畅销书第五名,六十年来全球销售数百万册。如今这本书以完整面貌呈现在中文读者面前,在这混乱虚无的年代,更能显示出这部经典的价值。
  • 秘密

    作者:罗伯特·柯里尔

    《秘密》里埋藏着一个隐藏2000多年的富有、成功、健康的秘诀,自从有人类的那一天开始,人类就开始寻找这个秘密,这个决定人类发展的终极“大秘密”。许多次它被发现过,后来又丢失了。古代的各个种族、部落也对此都有过模糊的暗示,这一点可以从古时候传来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得到证明,如阿拉丁和他的故事,或者,阿里巴巴和他的打开财富大门“芝麻开门“的咒语。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The Secret
  • 点亮自性之光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 道德经心释(上下)

    作者:奥修

    《道德经心释》(上下册)中一位智者说,唯有当一个人能够爱他自己,他才能够爱别人。喰有当一个有东西可以分享,他才能够跟别人分享他的感觉。了解是本性真正的开化,一个具有了解的人就好像镜子一样。镜子并没有携带任何东西,镜子一直都生活在即刻,不论什么东西来到它的前面,它就反映。除了变是不变的之外,其他每一件事都在变。在存在里面,“变”是唯一永恒的因素,所以你怎么能够依赖过去?如果你依赖过去,你将永远都会错过现面。生命需要不同的两极,以及这两极之间的平衡。愚蠢能够令人恢复新鲜,它能够清洁你的眼睛,给你清晰的看法,而且会再度带给你小孩的天真,让你身体里充满了自发性,那么你就不会固定在一个模式里,你是流动的。
  • 梦参禅学系列:修行.随缘.禅·简单启示

    作者:梦参

    《禅·简单启示》是梦参老和尚首次说明他修学禅宗的心得报告。在书中,他向参加禅净熏修的年轻学子,说明了“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异同,并阐释了“禅”的修行真谛。本书还收录了梦老亲近倓虚老法师、慈舟老法师、弘一老法师、虚云老和尚的心得与经验。 《随缘》从日常生活出发,结合梦老自己丰富的生命经验,阐述了如何在生活中修行、观照、舍离,最后证入解脱的境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信佛就是信你自己的心,是本书的核心。 在《修行》中,梦参老和尚从藏传、北传的佛教传统中,选择出基本的修行次第,包括“学三皈依”、“皈依的缘由”、“生起决定的信心”、“观心”、“修解脱道”及“发菩提心”等,指导我们如何踏上修行之路。
  • 与神对话3

    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超级智慧生命是否存在? 怎样实现最高程度社会进化? 地球之外的真相是什么? 当你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也看清这个世界的各种微妙关系, 那么就跟随《与神对话》第三卷来一次时光旅行吧。 是时候释放自己了。要记得,你生来就拥有创造宇宙的能力。
  • 吸引力法则

    作者:杰克•坎菲尔德 D.D. 沃特金

    在创作《心灵鸡汤》畅销书系列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杰克•坎菲尔德就一直在传授吸引力法则这一古老的法则。坎菲尔德已经有意识地与这条宇宙法则和谐相处了30多年了,而他个人的成功就是对这一古老法则的最好验证。 在《吸引力法则》这本书中,杰克•坎菲尔德跟你一起分享了他的知识和经验。为了帮助你在生活中能够很好的运用吸引力法则,他向你公开了自己持续运用了30多年的方法和技巧。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运用吸引力法则达到理想生活的实践指南。它很明白地告诉你,为了吸引你想要的事物进入自己的生活,你需要知道什么,你需要做什么。 确定目标;立刻行动;相信自己;坚持不懈。 这个简便易行的指南将带领你脚踏实地,逐步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 你的旅程就从这里,从此刻开始。你能够改变你的人生,提升你的觉知,并且让你自己更有能力去创造一个令人惊奇的未来——一个充满爱、愉快和富足的未来。 这本书就是你打开美好未来之门的钥匙。
  • 我爱吕西安

    作者:帕特里夏·圣约翰

    《我爱吕西安》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和饶恕的动人故事。美丽的尔卑斯山丛林中,散发着山毛榉和蓝铃花的芬芳。白雪皑皑的冬季,空旷的山谷时常飘荡着雪撬和牛铃的声音。两个少年面对成长的烦恼……
  • 爱的纯全

    作者: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灵修笔记(中英文对照)——《爱的纯全》分工作、喜乐、痛苦、穷人、爱、耶稣、家庭、祷告等单元,与你一起领略特蕾莎嬷嬷内心深处那纯美整全的爱的真谛。 仿佛圣爱的化身,穷人的守护天使 ——特蕾莎修女圣爱灵修箴言录 童年时的特蕾莎修女曾问父亲:“世上有没有可以医治贫困的药?”父亲爱莫能助的表情深印在特蕾莎幼小的心灵中。特蕾莎修女奉献自己成为了一名修女,后来跨越修道院的高墙,以加尔各答贫民为起点,展开了她伟大的救助贫困的工作。 目前《特蕾莎修女传》等图书在国内已有出版,而以笔记和名言警句的形式,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将特蕾莎修女关于侍主、关于爱、关于穷人事工的心思意念整理成圣爱灵修箴言录,分主题结集出版,则是第一次。愿当年特蕾莎嬷嬷身边的修女们聆听嬷嬷谈话时的笔录,愿上帝的慈爱借特蕾莎嬷嬷的生命摸着你的心、拯救更多的灵魂。 愿上帝透过特蕾莎嬷嬷, 赐给我们一个以行动去爱的美好典范。 她的一生向我们显示了, 如何以爱人和服务他人来跟随耶稣。 她喜乐地喂养饥饿的人, 为穷人和被遗弃的人奔走呼助, 照顾穷人和垂死的人, 给与无家可归的人遮风挡雨的住所。 愿我们效法她的爱和慷慨, 向生活贫穷和灵里积弱的人伸出援手。 愿特蕾莎嬷嬷永远安息在上帝的怀中!
  • 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

    作者:达摩难陀法师

    序 “人出生、受苦而后死去。”这是安娜托·法兰斯的著作中,一位智者对生命所作的诠释。然而,有些自由派的思想家则认为:“人只是一个小小的机器,由原子任意的排列所组成,不过是自然进化的一部份,痛苦则是人类挣扎求生存不可避免的过程,人命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及目的。而死亡是化学成份的分解,分解殆尽后,不残存一物。” 当以上两种说法,被某些怀疑论者、甚至伟大的思想家广为采用的同时,其他哲学家及宗教上的先驱也想发掘出生命的意义及目的,尤其想要探讨人生所受苦难的问题。 根据释尊的看法,每一种物质都不会消灭,始终以成、住、坏、空的顺序循环不已,永不止息。释尊也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受苦于无止尽的变化及冲突。然而,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因为期待永生与灵魂不灭,愿意忍受这些痛苦。就因为存有这种期待,人们遂产生永远无法满足的私心,因此导致恐惧及忧虑。 释尊在他的教诲中,提供了我们道德行为的标准,他认为虽然我们生活在痛苦与不确定感中,然而如果我们学习去区分成熟与幼稚的行为,我们仍然有可能体会到实质的幸福。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心灵必须先要有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认清生命的贪婪本性及追逐感官喜乐的倾向,并检讨人生变迁与贪婪的结局,以适当引导自己的生活,走向幸福之道。 为何忧伤 第一版《为何忧伤》(Why Worry)于一九六七年出版(一万册),随即获得读者广大的回响并以每版五千册的纪录再发行了六版以上,赞赏及感谢的信函从世界各地蜂拥而来。有的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有的则来自南非及许多亚洲国家。那些表示赞赏的人不仅只有佛教徒,还包括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甚至一些自由思想家。这本书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兴趣,部份原因是用词简单明了、内容浅显易懂,更重要的原因是本书的目的在揭示生命的真相,不仅以佛教的观点,更是融入其他宗教及伟大思想家合情合理的观点,给予那些陷入纷乱复杂的文明世界中的彷徨迷惑者,适度的安慰和建议。 有些人甚至来信表示他们是如何藉由此书,及时了断自杀的念头。有人则说他们每天晚上会阅读上几页,帮助自己静下心来,以确信世上的种种问题,总有简单及实际的方法可以解决。 自从《为何忧伤》一书出版后,发生了许多事情。这其间我读了许多读者的来信,以及与各行各业遭受困扰的人充分地讨论后,得到不少新的体验及领悟,因此,我决定出版另一册新书。 这本新书讨论人类古老的问题,也针对现今的现象加以探讨,但是初衷仍然不变,那便是表达出一个人如何透过适切的信仰而活得欢喜自在。我想以实际的及本人的观点来讨论问题,因此,引用许多文句、轶事、趣闻、寓言故事等,来说明一个有智慧的人是如何超越时空看待生命。这些颇具东方风味的文字,可能有些读者无法加以联想体会,并觉得它们是属于特殊文化的一群。然而,这些读者若能区分故事本身及其要点,便可以受益匪浅。毕竟,世间的问题及真理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诚挚的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带来新的体验和希望,并期望读者不要带有讥讽与怀疑的眼光阅读本书。 达摩难陀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九日
  • 你可以不怕死

    作者:一行禅师

    在本书中,一行禅师以他的亲身体证,提出了有别于虚无论和灵魂永生的生命哲学:死亡不是句点,透过深观修持的体悟,你会发现超越死亡的秘密——死亡这件事并不存在,就好像云承继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阳的高温,而雨又承继了云,事物永远在延续着。事物的消失只不过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呈现。生、死、来、去只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概念,而这些幻象就是我们苦难的源头。一旦洞察万事万物皆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无同无异,无存在无不存在,体认到自己无法被摧毁,我们就能“重生般”地享受和欣赏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