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教育
-
一网情深
本书是李开复在“开复学生网”(现我学网)上和中国青年学生三年对话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它不仅凝结了李开复和三十万位注册访问者“零距离”接触的思想火花,也有多位热心网友、专家、志愿者的回帖、建议和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开复对内容重复的问题进行了合并整理,对过于零碎的文字进行了过滤浓缩,最后按照话题内容做了简单的分类。无论问题还是回答,都使它们保持了原有的对话感和现场感,把当时那种无拘无束、自由开放的交流气氛传递给读者。 -
失去灵魂的卓越
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 哈瑞·刘易斯向我们描绘了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如何迅速从教育机构(ivyleague.edu)演变成商业性机构(ivyleague.com),而哈佛又如何成为这一进程的引领者。哈瑞·刘易斯是一个勇敢的人,他写了一部大胆的书。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哈佛教育学院教授) 这是一本大胆的书,它道出了哈佛这座我喜爱却被破坏了的大学里的真相。本书也是哈佛复苏的一个起点。 ——康乃尔·韦斯特(Cornel West)(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教授) 这里有哈佛学院前院长对哈佛教育的尖锐批评。书中作者对朋友的真诚态度和对大学“分数贬值”现象的辩护,尤其给人以深刻印象。 ——哈维·曼斯费尔德(Harvey Mansfield)(哈佛政府管理学教授) 哈佛是最完美的吗?众所周知,美国各顶尖研究性大学正为追求卓越地位展开空前的竞争。就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哈佛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争夺优质师资和生源的过程中,哈佛忘记了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成人! 《失去灵魂的卓越》的作者哈瑞·刘易斯在哈佛任教30多年,其间有8年时间担任了哈佛学院院长一职。他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向读者描述了这所著名大学是如何放弃教育宗旨的。哈佛的地位独一无二,是美国最富有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不管结果如何,哈佛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其他大学仿效的典范。刘易斯教授从热议中的“分数贬值”问题、哈佛在处理性侵犯案件上的争论和劳伦斯·萨默斯校长充满争议的领导风格等问题着手,为我们分析了哈佛这所著名大学的失败之处。他还细致地回顾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揭示了哈佛的办学目标如何从真正的教育向迎合消费者需求方向发展的,并提出了进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失去灵魂的卓越》以明晰、清新和坦率的笔触,启发读者反思我们过去对著名大学的评价方式。美国著名大学迷失办学方向的现象并非无关大局——哈佛、耶鲁、斯坦福这些著名高等学府引领了美国教育的发展航向,这些学校的身上维系着我们未来的希望。现在我们需要质问:这些学校是否辜负了人们寄予他们的期望! -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是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评课精选。书中对各种有代表性的语文教学颗例进行了评点和探讨。全书共有『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等五部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所选的,是作者近年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实践,分“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五个板块。为了便于交流,所评议的课,均附录课例及课文。 希望《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能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希望“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课例综述”这些样式,能为提高语文课观课评教的专业水准作一点贡献。 -
耶鲁精神
《耶鲁精神:感受耶鲁大学及其法学院》:耶鲁大学的很好地在了校徽上体现了出来,"Lightandtruth”,“光明与真理”。历经300年风风雨雨的洗礼,这几个字依然光芒四射。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耶鲁大学校长金曼?布鲁斯曾经说过,“只有在学校拥有全部的自治权利、每个教师及学者皆有研究自由的条件下,整个社会才会有完全的自由与平等。”而这也正是耶鲁的真正完整精神所在。”耶鲁其实位于纽黑文――美国比萨的起源地。于1701年由十位公理主义者在一个集会上所创立的,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5位美国总统都毕业于此。 -
大夏书系·周国平论教育
《周国平论教育》系作者第一本系统梳理其教育思考的随笔。作者思考教育问题,是从其哲学专业背景出发的。他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多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过,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这构成了作者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作者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呼吁我们的教育回归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上来。他认为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就在于让人成为人性意义上的正真的人,并幸福地生活着。 -
下一代的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蒋佩蓉女士,根据自己培养孩子的亲身经历,结合众多的面试案例,总结了如何培养具有竞争力孩子的18个话题。在《下一代的竞争力》,佩蓉并不打算用说教的口吻,而是透过真实的故事和案例,告诉我们:全球化时代要求孩子具备什么素质,我们如何训练面向未来的下一代。《下一代的竞争力》不仅具有前瞻性,能帮助父母、老师和所有关注教育的人士思考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培养有竞争力的下一代;《下一代的竞争力》还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帮助父母在教养子女过程中举一反三,成为有洞察力和远见的父母。 -
24堂财富课
耶鲁教授与女儿的财富对话 青年创业最温情的启发读本 这是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与女儿的对话集。中心话题是如何通过创业来快速获取财富。要创业致富,必须面对商业模式的选择问题。商业模式,是目前所有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以及学者、媒体人口中谈论最多的热词之一。 作者分析了微软、星巴克、沃尔玛、戴尔、无锡尚德、重庆力帆等公司各自不同的商业模式,正是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它们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巨大的规模,其创始人也因此积累了亿万财富。至于什么是失败的商业模式,有哪些不好的后果,书中也举了不少例子。作为全球知名的经济学家和对冲基金公司老板,作者丰富的商业史、金融学知识以及实战经验,为本书增色不少。 王利芬、徐小平、熊晓鸽、朱明、袁岳等多位人士给予本书很高评价!这是全民创富年代不可多得的一本畅销书! -
慢养
一、打开家的时空胶囊 孩子,传承父母的不只是血浓于水的血脉关系,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价值观,随着岁月流转保留了下来 。现在,黑家的成员分别扮演着孩子及爸妈的角色,在黑家的时空胶囊中,有着一代代生命传承后,亲子间不变的核心价值与满满的回忆…… ◎孩子,一生最美的祝福 ◎不同时代的成长密码 ◎战乱儿女VS.草莓族 ◎父母个性VS.孩子本性 ◎一起走过家的黑暗期 ◎孩子是慢慢养大的:支持与包容 ◎念北一女的笨小孩(李百龄) ◎天才老爹 ◎黑家的慢养教育 ◎奶奶的爱 ◎喷水池边的家庭会议 二、家是同心圆 个人、夫妻、四个孩子、卡内基,就像黑家的同心圆,由小而大、一层一层成为彼此间的紧密联系,既有相同的生命印记,又能保有每个人独特的本质,也造就了精彩有趣的家庭…… ◎心谈、谈心——讲话请看我的眼睛 ◎慢半拍的父子档 ◎哥哥叫你吃大便,你要吃吗?(李百龄) ◎别惹我妈,小心她会开枪!(李百龄) ◎摔角队队长 ◎不良少年变爱心医师 ◎地下道的街头艺人 ◎爸爸,我原谅你! ◎爱美女孩变台佣 ◎我永远为你祈祷 ◎国王与我——立行的明星梦 ◎性格决定命运 ◎不准吸毒、不准发生性关系(李百龄) 三、孩子给父母的礼物 亲子关系不只是父母教育小孩,孩子也是最好的老师,是上帝给父母们最好的礼物,让我们接触到不同的世界,从孩子身上我们学到真正的无私和爱…… ◎没有猜忌的手足之爱 ◎如果能大声说出我爱你 ◎人生就是要精彩 ◎当垃圾车司机有什么不好?(李百龄) ◎有个女儿真的很好(李百龄) ◎我挺你,挺到底(李百龄) ◎全家一起去旅行(李百龄) 四、当我们“卡”在一起:黑家的卡内基 卡内基对黑家一家人有深远的影响:爸爸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当孩子人生面临选择时,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连妈妈也因此变得自信,也能跟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危机就是转机(李百龄) ◎你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 ◎卡内基的神奇魔力 ◎那一天,父亲许下心愿 ◎用实力取得权力的接班人 ◎当儿子变员工 五、父母给孩子的礼物:迎向人生的传家宝 瞬息万变的世界,年轻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却也充满机会和未知的挑战,不管孩子开心或难过,但家永远都在…… ◎孩子的自然律 ◎父母的魔法棒——赞美的力量 ◎独特性:孩子最大的财富 ◎启发孩子勇于选择的智慧 ◎家,永远都在(李百龄) ◎家是爱,爱是慢慢“养”出来的 -
失去山林的孩子
現代孩子最需要的自然療法!震撼全美教育界的必讀書目! 2008年「奧杜邦大獎」 2006年《全美教育委員會期刊》指定讀物 2005年《發現雜誌》年度最佳科普書 2005年《心靈與健康》雜誌年度心靈類書Best 50 你的孩子是否寧可待在家上網,也不肯到戶外走走?即使去了戶外,還是戴著耳機聽隨身聽?如果你也關心我們的孩子,請翻開這本書,讓他們自己在大自然中去看、去聽、去聞、去感受、去嘗試,教會他們與大自然重修舊好! 你的孩子缺乏創造力、想像力?不懂得與人分享嗎?你的孩子過胖、注意力不集中或有憂鬱、躁鬱傾向嗎?他們可能只是患了「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本書告訴您,如何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善用純正天然的綠色治癒力!讓孩子和蒲公英對話,激發他的想像力和天賦;讓孩子同溪流和小魚玩耍,學會傾聽和專注;讓孩子在白雲微風下奔跑,擺脫不健康的肥胖因子;讓雨水陽光洗淨並晒乾他陰鬱幽暗的心…… 作者理查.洛夫長期關注兒童與自然議題,在本書中他點出了兒童與自然之間令人震驚的隔斷。作者以他親身採訪過的眾多案例,結合包括環境心理學、自然史學、人類生態學、神經生物學、教育心理學等各領域學者的論點與多年研究證據,點出自然棲息地的消失,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隔絕,如何使得現今在電子產品環繞中成長的下一代,大量出現過胖、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抑鬱症狀等令人擔憂的兒童發展趨勢。 這是第一本總結了眾多領域對於「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研究成果的書籍,作者不僅僅敲響了一記警鐘,更分別從家長、老師、教育學者、政府單位、都市計畫等各個面向,提出為治癒這一斷裂的現況的實用改善之道,包括父母如何帶領孩子親近自然,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足症狀;教育者如何將孩子從教室解放,藉由豐富的自然環境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都市規畫者又如何打造出綠色城市,讓孩子從小沉浸在大自然裡。 作者以優美動人的筆觸,鏗鏘有力的語調,引領讀者重溫自然美夢,並深刻思考我們下一代與大自然的未來。 本書在美國甫上市就獲得廣大迴響,掀起一波波熱烈的討論: 各種環境教育、兒童山林教育機構組織紛紛成立 政府公部門舉行相關會議,並立法推動各項培育計畫 土地開發業者推出與自然生態結合的建築,打造生態社區 風潮延燒至海外,譬如荷蘭政府就贊助了本書的翻譯出版 最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美國家庭正親身參與自然活動 -
遇见世上最好的爱
讲述母子间平凡而感人的点点滴滴…… 融汇家庭幸福与亲子融洽的生活真谛…… 在历经二三十年望子女成龙凤的高压教育之后,新一代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与期待已脱上一辈父母“圆梦”心结的取向,取而之 的是,希望子女找出自己的路,快乐与成就兼得。在书中,你会发现,你和孩子交往中发生过细微的生活小事也会让人潸然泪下、荡气回肠,《遇见世上最好的爱》适合做为现代父母成长与教养的省思,亦不失是一股支持父母改变的力量。 -
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
在《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中,何怀宏教授共写了5辑37篇小文,包括如何面对生与死,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度过平凡和苦乐,如何认识自己和别人,如何培养高尚的品格,等等,深入浅出,娓娓道出了生命的真谛,帮助孩子形成自己关于生命的基本观念。 “爸爸,我可以永远活着吗?我不想死。” “妈妈,我为什么一定要上学?” 当孩子向你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你该如何回答?是避而不谈,还是加以引导? 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是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开始忍不住探索这个神秘的领域。面对孩子们或畏惧、或担忧的疑问,何怀宏教授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消除恐惧、认识生命,给孩子们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哲学启蒙。 -
在愛裡相遇
◎聯合推薦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 作家、前時報出版副總編輯/心岱 親子教育工作者/鄧美玲 教養不是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 它更像鋪路,得一天天、一寸寸地做; 扎不扎實、平不平坦,由自己的工作品質來決定。 讓我們繼續為做一個好大人而努力,讓我們以熱情生活的身影, 投遞美好訊息的語言,成為孩子的活榜樣。 自從出版《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以來,蔡穎卿從廚事與教養所結合、累積的個人經驗,就像千迴百轉的石頭,既能堅毅不移的承擔、更能釋放無限能量,她書寫著私體驗的軟文章,恰恰顛覆了一板一眼的理論課,而她的功夫就是「處處用心」。 在這段期間,更大的張力展現在蔡穎卿的部落格上,她希望藉由這座花園,把生活的感受化為教養的分享;而突破300萬的瀏覽人次,彰顯出我們的社會對親子教養的關注指標,也象徵了許多媽媽渴求幫助的期許。 在本書中,蔡穎卿將這個花園裡的動人文章整編出版,以期讓更多讀者來感受這裡所凝聚的愛、溫暖與養分,同時也將這幾年在工作、生活與教養上的更深刻體會融入其中——在「培養孩子」之前,父母更應該「培養自己」、做個「好大人」,將內在的自省化為切身的實作,給孩子一份沒有虧欠的愛。 四個篇章的內容,從生活之愛、人格形塑、學習養成到作為父母的承擔與關懷,相繫在「內隱學習」的訴求中,逐一流露品德、儀禮、責任、表達、追求、價值觀等教養細節的真相與真理,鼓勵每一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途上,讓自己成為提供美好訊息和語言的活榜樣;在充滿滋養與喜樂的親子之愛裡,與孩子同步前進。 【做個好大人】 我一直把「培養自己」看得比「培養孩子」更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得先深刻體會或學習過那種生活;在培養出一個有趣的孩子之前,我想先做一個有趣的母親。 教育沒有時間上的「時髦」或「落伍」、也沒有「父嚴母慈」這種界分,真正的愛是與時俱存的。父母親能給孩子的,就是以自己努力生活的身影與愛,為他建立信心。 在「靜」中,才能體會、觀察到動的美與力量。尤其在這個供給過度、喧擾頻繁的世界,父母能從小培養孩子擁有寧靜的身心,而不自感孤寂或不安,等於是為他們積累一項豐厚的生命財富。 父母不要緊張,把眼光多花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不要常常只看到別人的孩子與自己孩子之間的差距,讓無謂的比較佔去你可以用來關心孩子的時間與情緒。 不要對孩子有不符年齡的期待,也不讓他們有不符年齡的依賴。父母如果透過仔細的觀察與思考,一定能懂得孩子從語言或肢體中所要傳達的心意。 相信「愛」不只是噓寒問暖;「愛」也不光是甜蜜的鼓勵和雙臂中的寵溺。「愛」有時還必須懷著擔憂講兩三句別人不願意講的難聽話,但在「愛」裡就是沒有疑慮。 -
举全村之力
非洲有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本书书名“举全村之力”(It Takes a Vmage)即来源于此。 1996年,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公众人物之一,时任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阐述了要动员大家的力量来使社会成为一个地球村,以此来帮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本书是“一本关于关爱的教科书……充满了值得一读再读的真理”。 在超过38年的时间里,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对孩子们投入了持之以恒的热情,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事业。她走遍全世界,观察到了各个国家在培养儿童方面的举措。希拉里长期以来的经验——不仅仅是身为母亲、女儿、姐妹和妻子,而且是作为律师、法律专家和政治家——巩固了她内心的信念:孩子们如何发展、他们需要什么才能取得成功,这一切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以及社会如何支持、帮助家庭和个人密不可分。换言之,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 在为本书写作的新序言中,希拉里反思了美国社会在过去十年间发生的变化,从互联网的影响到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领域的新研究。她探讨了美国日益关注的问题,如安全、环境和国债,审视了美国所取得的进步及有待完成的工作。 《举全村之力》已然成为经典,十周年版以丰富的资料阐明:我们今天所做的如何抚养孩子、如何支持家庭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 -
哈佛规则
《哈佛规则:捍卫大学之魂》既是揭露之书,也是醒世之作,它让我们透过哈佛的今与昔来观照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深层危机。哈佛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然而,在2001年初,哈佛却危机四伏。美国前财政部部长、才华横溢的劳伦斯·萨默斯就任哈佛第27任校长之后,哈佛非但没有从危机状态中解救出来,甚至还成了权术、金钱、性和权力的战场……理查德·布瑞德利不顾哈佛校方的反对,凭借自己的智慧、诚实和卓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披露了哈佛百年老墙之内所上演的真实的一幕幕,让人们了解到在这所全球最重要的大学里权术、性、野心、内讧、阴谋诡计等泛滥成灾。 -
知乎:正义女神不睁眼
「不违法可以称为合法吗」,「普通人突然遭遇法律问题时,怎样做才不至于很被动」,「遭遇欠薪应该怎样维权」,「律师的“专业性”体现在什么地方」……生活中,工作中,这些有关法律的疑问无所不在。近两年来,法律相关问题在知乎站内正在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也吸引和沉淀了众多法律专业人士与一线从业者的分享与回答。为了帮助更多的职场人,也为了回馈知乎站内越来越活跃的法律界人士,我们选择了法律作为第三本系列书的主题。 这本书主要面向初入职场到工作十年的职场人群,以一个普通人认知法律的过程,从最大众的印象与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开始,介绍生活中可能遇见的法律问题、职业生涯中潜在的法律风险。其中更有司法从业者真实从业经历、解读经典案例判决,在解答实际问题之余丰富茶余饭后的谈资。 法学博士、执业律师、法官、检察官……你想知道的法律问题,有他们帮助解答。 编辑推荐: 《正义女神不睁眼》是由知乎出品的法律主题知识读本,是知乎团队继《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金钱有术》之后推出的常识普及系列的第三本书。本书由数十位活跃在一线的司法从业者,针对千万用户最关心的法律问题撰写回答编著而成。历经了知乎站内法律工作者的同行评价和审阅筛选,及上百万知乎用户的投票认同和支持。 ★美剧、日剧和国产剧中听到的法律名词到底有怎样的含义? ★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如何处理,如何躲避未知的陷阱? ★近年来一些经典案件为什么这样判? ★听听司法生态中的从业者:法官、检察官、律师们对于耳熟能详案例的评析 ★刚入行的法律行业新人又该从何处起步和提升自己? “你”曾经或者正在关心的法律问题的答案,都蕴藏在《正义女神不睁眼》中。 也许从来没有人如此循序渐进地,带你建立起对法律的基础认知:没有长篇大论的法典起源追溯和枯燥无味、缺乏实际效用的教条理论;有的是对基本法律概念简明扼要的介绍,和来自一线从业者所分享的鲜活实际的法律常识,与面临问题时可以直接翻卷索骥的解决办法。 懂点法,不吃亏,不上当。 -
统治与教育
【内容简介】 教育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是人类一种饮食一样自然的需要。教育是为了让人明白道理,不是为了让统治者能更方便、更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们。 现代的国民教育,当它是民主的公民教育时,可以帮助人民变得更智慧,更有自我治理的能力;当它是专制统治的臣民教育或党民教育时,却使人民变得愚昧、顺从,既没有自我治理的能力,也没有自我实现的意愿。我们关注国民教育,期待的是第一种,警惕的是第二种。 本书关注三种与国民教育有关的基本“政体原型”:古典共和、现代民主共和、现代专制或极权。我所关心的基本问题是,民主与专制的政体区别,如何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国民教育。 ——徐贲 【编辑推荐】 1、徐贲先生客居美国,却以最大的热诚担当起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他的兼具思想性和时事评述性的评论文章以极大的频率出现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严肃、深度公共媒体上,他的写作常围绕公民社会建设、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共文化记忆等领域,深入分析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 2、本书立足于文化批评,关照当下中国公共领域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教育、政体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徐贲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分门别类呈现了从斯巴达国家主义教育开始的古今中外各种教育体制,堪称一本关于教育体制的微型简史,也是徐贲先生多年来唯一一本系统性的理论著述。 3、此书延续了作者以知识分子身份介入公共生活的言说方式,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他对与国家命运与公民生活切实相关的教育进行了通古贯今的审视和思考,提出并回答了“政体与教育的关系”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严肃审视和思考了当下文化生态,为公共议题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答案。 【媒体及学者推荐】 在当代汉语学者中,徐先生是我最敬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他具有强大的理论阐释能力和深入的现实洞察力,他虽然是美籍华人,但他对祖国命运的关怀远超过国内许多学者。 ——傅国涌,独立学者、撰稿人 政治不是道德清谈。政治是正义和伦理原则碰到现实问题的灰色地带。知识分子介入政治,他们的责任就是在道德完美主义和功利政治之外,帮助并不完美的公共生活寻找自由与理性的支点。有人说,民主就像是渡人的木筏,看似简陋的木筏虽然总很湿漉,但却可以让人安全地落脚,没有沉船的危险。民主的政治也是如此。只有那些不怕湿了脚的知识分子,才能上得民主政治的木筏。 徐贲人在国外,熟悉国际上前尚学术思想成果,同时拥有最为恰当的对于中国问题的现实感。他绵密晓畅的行文,是运用知识和理性把问题讲清楚的典范。他的这本书正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崔卫平,人文学者、评论和随笔写作者 徐贲教授的著作,一秉他多年著述的风格和情怀,将研究目光投到全球化进程中凸显出的问题上,强调肯定群体尊严的价值,是全球化进程不能绕开的真问题。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始人,学者型书人、中国当代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他)是一个很难用学科来界定的学者,是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也是社会学的、法学的。激情与理性的奇妙的混合,可以称之为一种知识分子的学者写作。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虽然热闹非凡,但是其中真正具有真知灼见、切中中国本土现实的并不多见,许多文化批评或者食洋不化,或者有意回避中国的切实问题。徐贲先生既有深厚的西方学术修养,又能够直面中国的真实问题,故其文化批评常常能够借助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得出令人警醒的诊断,显示出尖锐的批判锋芒和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因为爱,所以节制
“我们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就是不听我们的。” 《因为爱,所以节制》是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布伦达•加里森教育孩子的心得,也是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她告诉我们:“如果把孩子的生活当作我们自己的生活来处理,那样只会拉大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 本书通过不同案例,讲述了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从孩子和父母两个角度分析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必要性,因为亲密关系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因为没有了与孩子的融洽关系,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影响力,没有了帮助孩子的途径,也没有办法引领他们走向成长。” 要想与孩子保持密切的关系,做父母的必须真诚,实实在在地关爱孩子,而不要想着怎么搞定他们,更不能担心别人怎么看我们。 如果只能对孩子做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亲爱的孩子,我们都爱你。”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