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西洋哲学史

    作者:(德)艾尔弗雷德·韦伯

    本书是一部西方哲学史,在英美各大学,均被采用为教本。此书主要分为三部分:希腊哲学、中古哲学和近代哲学。其中“1860年后欧美哲学的发展”则为哈佛大学柏雷教授的续笔,原书只写到叔本华为止。全书的行文饱满厚重,语言浅显易懂,上下文衔接自然流畅,全书渗透着作者本人对历史上的哲学家及其思想的深邃理解,散发着作者本人独特的哲学思考韵味。本书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学传统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 批判哲学的批判

    作者:李泽厚

    第一章 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 1.“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的文体有如康德的刻板生活,那么其内容却反映了整个时代。 2.康德的政治态度:主张共和政体,要求“笔的自由”,反对暴力革命。 3.康德与前康德哲学的关系。牛顿(科学)与卢梭(民主) 是影响康德最大的两个人。 4.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的康德。自然科学论著具有哲学家的特征:重视方法论、整体观点和理论概括。《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等著作。 5.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康德。苦恼和纠缠于科学与宗教、形而上学关系等问题,经验论的倾向。《负数概念引入哲学》等著作。由自然科学的一般探讨日益转向哲学基本理论。 6.“二律背反”把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从就职《论文》到三大《批判》。 7.康德与歌德。 8.研究康德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革命学说,而且也是建设理论。要研究入的主体性的文化一心理建构亦即人性能力问题。 第二章 认识论:(一)问题的提出 9.《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形式结构。它的术语、用词的多义性与思想内在矛盾有关。“凑合说”和“一贯论”都是片面的。 10.所谓“批判哲学”的含义:反对独断论和怀疑论,把研究人的认识形式作为中心,提出入的认识有界限范围以区分科学与宗教。 11.作为“批判哲学”主题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其实际含义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真理如何可能”。康德的二元论的回答。 12.所谓普遍必然与一定社会、时代的实践水平有关。普遍必然性在一定意义上是“客观社会性”(亦可称“人类客观性”) 的表现。应从社会实践、工艺科技水平而不仅从感知经验或语言来研究认识的本质和发展。 13.“分析”与“综合”的划分。“综合”在康德哲学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4.“综合”之所以比“分析”更重要,在于它的根源与实践活动有关。 15.罗素等人把数学归结为分析是不对的。为康德所凸出的数学的本质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数学充分地体现了人的认识能动性,它的原始根源是操作活动的内化。哥德尔。皮阿惹。 16.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批判康德,正是要研究认识能动性和作为人性能力的智力形式结构。 第三章 认识论:(二)空间与时间 17.康德的“先验感性论”:主体具有的感性直观形式与外界提供的感性材料相结合,形成感性经验。 18.康德反对莱布尼兹和牛顿的时空观,认为时、空不是客观存在,不是知性概念。康德的几个时、空“阐明”。 19.康德所谓时、空的“经验实在性”:时、空与声、色、香、味、暖不同,不是个体的主观感知,而具有经验中的客观性。 20.康德所谓时、空的“先验观念性”:时、空与变化、运动不同,不是事物的性质形态,而是主体的先验感性形式。 21.罗素对康德时、空观的批驳,认为时、空与声、色并无不同,把康德拉向巴克莱。 22.工艺在社会实践中的决定意义。从洛克区分 第一、 第二性质到康德提出时、空的普遍必然,实际都受工艺科技的时代水平的制约。 23.实践、数学、时空与社会(巫术礼仪的原始重要性)。形式化、非欧几何并不推翻数学与感性时、空在根源上的联系。 “内化”与“积淀”。 第四章 认识论:(三)范畴 24.康德的“先验逻辑”的 第一部分:“先验分析论”。知性与感性结合才形成认识,但知性与感性是平行独立的两种能力。 25.由判断得来的“知性纯粹概念”即十二范畴,三三排列分为量、质、关系、模态四组。这是由形式逻辑过渡到认识论,康德的“先验逻辑”开黑格尔逻辑学的先声。 26.康德与黑格尔着重点的不同:黑格尔重视逻辑范畴如何能与历史相一致,使历史从属于逻辑;康德注意知性范畴如何能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结合。康德提出“先验构架”作为感性与知性之间的桥梁。 27.“知性先验原理”是范畴的具体展开,这个部分实际是康德认识论的主要部分。 28.“量”的范畴:“直观的公理”,认为任何认识对象均应有可计算的数量。对象是可分割的。所以数学有普遍适用性。 29.“质”的范畴:“知觉的预定”,实际肯定外界物质是知觉的前提。提出质量相结合的“度”。 30.“关系”范畴之一:“实体”。在唯心主义的先验形式里,肯定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永恒性。 31.“关系”范畴之二:“因果”。最重要的范畴:“凡事总有原因”是一切认识和科学研究的思想上的“先验”前提。 32.“关系”范畴之三:“交互”。空间关系对认识的意义。 33.“经验思维三准则”,强调现实的可能、实在与必然不同于逻辑的可能、实在与必然。前者必须有感性经验作依据,后者不能等同或替代前者。 34.康德一面强调作为认识,知性不能离开感性;另一面又强调先验知性主宰感性,唯心主义地高扬了理性认识。 35.现代自然科学使理性认识问题异常突出。因果是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哲学问题。爱因斯坦。理论假说对观察的优先性。 36.恩格斯非常注意因果问题,指出“单凭经验性的观察决不能证明必然性”,“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人类活动中、实验中、劳动中”。 37.人类实践活动以原始工艺(制造工具)为始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人类劳动打破了动物生活活动的狭隘性、固定性、特殊性,对现实世界在客观上造成了大量的、多样的因果联系,这才是因果观念和范畴的原始基础。构架、理想模型对认识有重大作用。 第五章 认识论:(四)“自我意识” 38.“自我意识”是康德哲学认识论中最重要也最难解的问题,其实质是集中提出了人的认识能动性。 39.“主观演绎”充满了心理学的内容,认为主体意识中必须有一种主动的统一性,才能综合感性,由想象而概念。‘‘自觉注意”(对自身操作活动的注意)应是人最早的心理特征。 40.“客观演绎”的哲学内容。康德区分“知觉判断”与“经验判断”;认识的客观性不来自直接的感知,而得自意识的能动性,这是与经验论的重大区别。 41.“先验自我意识”(“先验统觉”)指的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形式。它不能独立存在,只存在于经验意识之中,但它建立起 “对象意识”。“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相互依存。 42.康德反对任何形式的“心灵”实体,强调“我思”(“自我意识”)只是认识形式和功能,而非实体或存在。 43.经由费希特,黑格尔将“自我意识”实体化。客观性与对象化由认识中的同一(康德)变而为现实中的同一(黑格尔),思维、范畴不再只是主体认识的规定,而成了客观存在的本质和规律;思维的能动性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创造世界。 44.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的批判。改造世界的伟大“自我”,不是精神、意识、思维,首先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 45.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有现实性的优点,认识的能动性根源于实践的能动性。工艺史、认识论与主客体的区分。 46.旧唯物主义从个体感知的现实性出发,康德、黑格尔从人类意识的普遍性出发,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 第六章 认识论:(五)“二律背反” 47.“先验逻辑”的 第二部分:“先验辩证论”。“分析论”说明认识如何可能,“辩证论”说明谬误如何产生.指出上帝、灵魂不是认识对象。 48.“理念”作为理性概念,并不能适用于感性经验,它不具有客观效用,只与入主观上追求无条件的“总体”有关。 49.人的认识追求无条件、超经验的总体,产生“先验幻相”,此即辩证法。这是思维进程所必然要发生的越出经验的结果。 50.充分暴露这种辩证法的四个“二律背反”:时、空有限又无限,物体可分又不可分,必然又自由,上帝存在又不存在。 51.黑格尔对康德“二律背反”的批判,指出它们不是主观幻相,而是客观存在,要在总体行程中予以展开和扬弃。 52.总体、系统结构、否定之否定在辩证法中的地位。总体把握的辩证方法优于片断经验的实证方法。辩证法是历史的:在过程中展开。反对预成论,重视偶然性。 第七章 认识论:(六)“物自体” 53.“物自体”有三层含义,作为感性来源的含义是其唯物主义方面,不能把康德等同于巴克莱。 54.“本体”一词的“消极含义”,“物自体”在认识论上的第二层含义。洛克、霍尔巴赫均有实体不可知的思想。 55.所谓“先验对象”:必须肯定一个不能具体确定也永不可知的某物x,作为认识在对象方面的前提条件。 56.“先验对象”与“先验自我”:两个遥相对应的X。 57.康德之后,唯心主义总是用“自我”吞并对象,意识吞并存在,或用“想象”来解决“物自体”问题。 58.恩格斯一再指出实践、工业是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本书强调,认识如何可能应从人类如何可能来解答。 59.“物自体”作为理性理念:“本体”一词的“积极含义”,具有引导认识、统一经验的“范导”功能,这实际涉及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问题。 60.由认识论到伦理学,康德的积极的“本体”不是认识,而是道德。“不能知之,只可思之”的对象不能由经验来认识,只可由信仰来保证。维特根斯坦。作为“本体”的人类主体性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八章 伦理学:(上)道德律令 61.康德反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幸福主义,认为把道德建筑在快乐、利益、人性、良心、天命、神意上都是没有普遍必然性的。 62.两种道德理论的对照表。康德认为恰恰是在与幸福、功利的对峙、冲突中显示出道德。 63.“道德律令”第一条:“普遍立法”。 64.“道德律令”第二条:“人是目的”。 65.“道德律令”第三条:“意志自律”。 66.自由(本体、理性、道德律令)与自然(现象界、经验、因果必然)的截然二分。黑格尔批判康德伦理学为空洞(.无社会历史内容)的形式主义。 67.康德的伦理学是卢梭革命理论在德国的抽象翻版,政治要求变成了道德律令。 68.康德强调善恶不同于福祸。 69.道德感情的特点,理性战胜自然性。康德伦理学抓住了道德超越个体存在,是理性凝聚的人性能力。 第九章 伦理学:(下)宗教、政治、历史观点 70.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幸福不是道德,有德未必有福,德与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统一。 71.只好把这种统一期之于天国的“至善”,上帝是“至善” 的前提公设。 72.康德反对宗教仪式和迷信,坚持启蒙,认为道德不应以宗教为基础,应把宗教化为道德,反对神学道德论。 73.他主张道德的神学、理性的宗教。 74.康德的法权、政治思想:认为法权是经验政治的先验原理,主张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独立是立国基础.反对破坏法制。 75.建立在共和体制的国家联合基础上的永久和平论。 76.从洛克到卢梭、康德、黑格尔,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到总体主义、集权主义,是近代欧洲政治思想史上的重大转折。 77.康德的历史观点的重要性:“历史理念”;非社会的社会性,人在斗争中发展,不依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合目的性。 78.康德在“我能认识什么?”(认识论)、“我应做什么?” (伦理学)、“我可期望什么?”(宗教观)之后,晚年添了一问: “人是什么?”它实际上是整个康德哲学的真正内涵。 79.康德的历史观。黑格尔将道德从属于历史。 80.再回到康德哲学中心的“物自体”问题。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丰富而含混的“理性”一词究竟是什么? 81.伦理相对主义的肤浅和维特根斯坦的神秘。 82.边沁、穆勒以来的伦理学。 83.马克思主义中的主观主义、意志主义思潮。praxis与 practice。 84.社会是主体又是客体。“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 第十章 美学与目的论 85.《判断力批判》作为认识论与伦理学的桥梁,是康德哲学的终结点:以人为中心。不同于法国唯物主义的自然,也不同于黑格尔的理性总体。 86.“反思判断力”与“自然合目的性”。康德的“人是什么”的真正答案在美学。 87.“美的分析”一,质:“非功利而生愉快”。乐、美、善三分,实际提出了人(伦理)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思想。 88.“美的分析”二,量:“无概念而有普遍性”。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运动,这是上一问的心理方面。 89.“美的分析”三,关系:“无目的的目的性”。上二者的哲学概括。 90.“美的分析”四,模态:“共通感”。指出审美根源在社会。 91.“崇高的分析”:崇高不在对象,而在人心,即人的理性、伦理的尊严。对崇高的欣赏要求更高的文化教养。 92.美与崇高、纯粹美与依存美,是审美领域由自然到伦理过渡中的两步。 93.“美的理想”、“审美理念”、“艺术天才”,讲的都是在感性自然的有限中展现出道德伦理的无限,其特征是无法而法,言有尽而意无穷。 94.康德美学的形式主义与表现主义两种因素对后代都有巨大影响。 95.生命有机体的特点: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互为因果,具有自组织功能。机械论不能解释生命,需要目的论理念。 96.机械论与目的论的“二律背反”。现代生物学中的还原论与反还原论。 97.康德认为,整个自然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一道德的人。 98.康德美学与黑格尔美学的歧异:后者是思辨的艺术史,撇开了人与自然这个基本问题。 99.康德哲学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德国古典哲学的精髓。 100.“人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马克思“自然的人化” 思想。“人之所以为人”(“人是什么”)即“普遍必然”的人性能力的提出和回答。 《批判哲学的批判》写成于“文革”,初版于1979年春。一读者言曰,读此书始知什么是哲学,俩们著名美国华人学者曾不约而同地认为此书乃有关康德哲学的最佳中文著作。该书一扫陈陈相因的论调模式,论述了康德先验论在哲学史上的枢纽意义,谈论了认识论(真)、伦理学(善)、美学和目的论(美)三大领域中的主要哲学问题究竟何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实践观点逐一予以后具体剖析,径而申说了作者本人的哲学;强调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社会的根基,以“人类如何可能“回应了康德的”的著名课题。本次出版,作者作了一些修订。本书为作者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
  • 哲学的故事(上下)

    作者:[美] 威尔·杜兰特

    《哲学的故事》是美国哲学家威·杜兰特(1885-1981)的成名作,在其问世后几十间,畅销不衰,被译成法、德、日、汉等多种文字。 此书并非一部完整的哲学史,而是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有史以来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观点,在阐述每位哲学家思想的同时,详细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而且还对每位哲学家进行了中肯的批评。 此书文笔生动,活泼有趣,作者夹叙夹议,提纲挈领,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将艰涩难懂的哲学定成了娓娓动听的故事。
  • 存在巨链

    作者:诺夫乔伊

    《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内容简介:1929年,为接替已故的埃德加•皮尔斯的讲座,在哈佛设立了威廉•詹姆斯的哲学与心理学讲座。该讲座是为了表达对威廉•詹姆斯的怀念,同时也是为与哈佛大学缺少经常联系的杰出学者提供公开的讲演和非正式的教育。诺夫乔伊(Lovejoy)教授的讲演是这个基金会1932-1933学术年的下半年中的第二个系列讲座。
  • 论犹太教

    作者:马丁·布伯

    《论犹太教》内容简介:犹太民族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伟大成员之一。她创造了以《圣经》和《犹太教法典》为代表的灿烂辉煌的希伯莱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政界名流和工商业巨子,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国的现代文明建设除了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遗产外,还需广泛借鉴和吸收包括犹太文明在内的基他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种种原因,对犹太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在我国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其实际价值和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颇不相称。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中以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人们已经认识到认真研究这个伟大而奇特的民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我们组织翻译了这套丛书。
  •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

    作者:许纪霖

    本书为编选本思想史论著作,系统地汇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20世纪中国思想研究的重要成果。
      全书分上、下两卷,分四辑,收录了23篇论文,第一辑为五四专辑,从经济伦理、自由与保守、启蒙与救亡、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多个角度解析了五四这个复杂而矛盾的大时代,探讨了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变化的根本原因;第二、三两辑重点讨论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风起云涌的各种观念与论战;第四辑则梳理了五四以来激荡中国的各种思潮。
      全书各论立论严谨,有冲击力,对于清理和研究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尤可资借鉴。
  • 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熊十力别集

    作者:熊十力

    本书收入了熊十力《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中国历史纲要》三本书。   《论六经》分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对《礼经》中的《周官》发挥尤详,阐述了儒家的治世之道,表达了儒家社会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具有浓厚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中国历史讲话》创作于抗战时期,旨在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探讨,发扬民族精神,为各民族团结抗战提供历史依据。作者在书中试图证明汉、满、蒙、回、藏五族同源,虽不甚科学,但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感情。《中国历史纲要》为清理中国通史而作,其中关于作史应注意之点和关于宋明理学的看法,均透露了作者的民族观、历史观和学术史观,可与《中国历史讲话》对参。的,同时又揭示了民众是怎样拿起“弱者的武器”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的。
  • 人的宗教(修订版)

    作者:休斯顿·史密斯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教、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代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 本书根据作者1991年再版的版本翻译完成。这一全新版本溶入了作者近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增加了新的面向,如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加强各宗教 的内在层面分析等 。并在藏传佛教、苏非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 方面作了重点补述,且有崭新的一章论及原初宗教——美、澳、非洲原住民的宗教传统。
  • 历史的意义

    作者:别尔嘉耶夫

    本书是别尔喜耶夫的第一部宗教哲学著作,是他完全从马克思主义转向宗教的理论标志。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讨论哲学与宗教、信仰与知识的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则阐述善恶、自由、教会、神秘主义等宗教哲学的诸问题,作者认为,哲学只有以宗教为基础,只有通过揭示宗教生活的奥秘,才能获得它的真正功能,哲学才能成为自由的哲学。
  • 人类文明之旅(上下)

    作者:赵鑫珊

    站在高山之颠,以一颗赤诚的心,一种博大的胸怀,以文理兼通的非凡智慧,仰观宇宙万象,俯视人类古往今来的风云变幻……   本书是著名作家赵鑫珊先生在他的新作《人类文明之旅》中给我的深刻印象。在人类文明漫长的旅途中,那一个个踉跄颠踬的足迹,一个个忧患迷惘的灵魂,一桩桩震古烁今的事件……我们可以在赵先生极具跳跃性的思维轨迹中体味人类成长的惊喜和悲壮,体味今天这一切存在的戏剧性和来之不易。   确实,我们生为地球人,当为人类生命的载体——地球之得以生成的无数奥秘而感激大自然上帝的伟力,为生命本身,这个上帝最伟大的杰作而自豪。但是在人类成长至今的七八千年中,正是人类自己,又为地球和生命带来了多少灾祸和悲剧?!也许我们已经不屑去多问这些看来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觉得,只要人类在地球上存在一天,这样的感慨就会时时出现,它应该是恒提恒新的一个问题。在赵先生写作此书的前期,每次与他对话,关于这样的问题最能打动我,也最能引起我的共鸣。从以一个人的个体生命来追问生命存在的意义,大到追问宇宙存在的意义,或者这样一个无限的存在究竟是怎么回事,它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是人类的智力尚未能知道呢还是果然便如此呢?宇宙中确实只有我们地球上有这么轰轰烈烈的生命现象吗? 哦,岂止轰轰烈烈,更是气势磅礴、绵延不绝、惊风雨、泣鬼神的一条漫长旅程啊。   在赵先生已出版的数十本著作中,这本《人类文明之旅》是篇幅较大的,而且由赵先生自己精心选配了上千幅图片。从图文并茂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赵先生对人类文明的浓郁情感。他那饱蘸情绪和热情的笔触,深深地感染了我,也一定会同样感染无数他的读者。
  • 古代宗教与伦理

    作者:陈来

    陈来的《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一书试图用西方学者的文化观念去讨论中国文化的根源。作者作为一个哲学学者希望运用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在第一章导言部分,作者首先提出从黑格尔到雅斯贝斯再到帕森斯发展起来的轴心时代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公元前一千年内,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都曾先后不相谋地而且方式各异地经历了一个“哲学的突破”。所谓“哲学的突破”即对构成人类处境之宇宙的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从而对人类处境及其基本获得了新的解释。[1]作者所要探讨的就是中国在超越的突破之前人文的转向,即夏商周三代之间文化的关联转变,寻找儒家思想的根源。在具体分析三代的精神状态过程中,作者运用人类学的文化模式与精神气质概念来理解先人的价值态度。 而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三代的宗教活动――来探讨先人对世界及其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运用人类学的方法,作者把巫术的研究作为考察原始文化的主要途径。在著作的第二章作者就通过对巫术的研究来理解中国的原始信仰。关于巫的起源,作者依据《尚书》《山海经》的记载,从绝地天通的传说中看到,中国上古曾有一个“家为巫史”即人人作巫、家家作巫的巫觋时代,巫觋的主要职能就是促使天地的交通,并经历了一个专业分化的过程,最终实现了事神权力的集中和垄断。古代,任何人都可以借助巫的帮助与天相通,自绝地天通之后,只有控制着沟通手段的人,才握有统治的知识,即权力。[2]中国古代巫觋的职能总结起来有四大职务:招神、逐疫、禳灾、除不祥。[3]中国古巫的活动是以神灵观念为基础的并且趋向于谄媚和取悦神灵,从这一意义上说,“巫所承担的职能已经是祭祀宗教的一部分,而使其自身成为祭司之一种。”[4]巫也称为祝,《周礼》的职官体制中有明文规定祝的职能,“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作者将其与人类学理论进行比较,认为三皇五帝时代的巫觋与一般蒙昧社会的巫术和巫师不同,比较接近沟通天地的萨满。商周的古巫虽带有上古巫觋的余迹,却已转变为祭祀文化体系中的祭司阶层,其职能也主要为祝祷祀祭神灵。在这一发展过程,神灵的观念已经出现。 在第三章作者首先对墓葬进行了考察推断认为我国新石器文化时期已经有灵魂和灵魂世界的观念。但是对葬俗的诠释都比较复杂而不单一,所以作者着重讨论的是较少争议的文化现象――“占卜”。占卜是中国上古巫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商代蔚然演出浩多的甲骨卜辞,到周代的史卜手中,更形成《周易》的体系,在巫史文化内部演现了某种理性化的行程。[5]占卜企图神秘地去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礼记·表记》有“三代皆以卜筮事神明”的说法,表示上古卜筮活动是事神活动的一部分,特别是祭享神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周易》的出现表明了当时中国人已经超越了只知道具体性思想的原始阶段,不应从原始思想的意义上来理解,而应当把它周文化“祛除巫魅”过程的一部分。一切宗教现象的起源都不仅仅基于认识的原因,而更多基于生活世界实践的需要和人的存在的焦虑,只要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和命运际会没有把握,宗教、巫术和卜筮就永远因此需要而存在。[6] 中国上古时代逐渐产生了“神”的观念,导致了自然巫术向神灵巫术的发展。《左传》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表示公众巫术已融入祭祀文化或转进为祭祀文化的组成部分。第四章作者就开始讨论商周的祭祀和各自的信仰体系。从甲骨中我们可以看到殷商时候占卜是相对频繁的。《礼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从一系列对殷商占卜的研究可以看出,殷商的占卜事实上可以看作是整个王室祭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巫觋在殷商上层宗教活动也祭司化了。正是巫觋文化发展为祭祀文化,才有了后来由祭祀礼仪衍生出的整个规范体系――礼。祭祀文化也在向着更高宗教阶段过渡。而周代的祭祀文化总体是属于“礼乐文化”,与殷商的祭祀文化有所区别,但事实上,礼乐文化是源自祭祀文化的。作者将此种发展方式称之为“包容连续型”。按照周礼,周代的祭祀的对象和形式是庞杂的,在中国上古时代很长一个时期,宗教信仰具有相当程度的多神色彩。殷商与西周通过祭祀所反映的信仰,在不同的社会层面有所不同。西周以后,随着知识阶层观念理性化的逐步展开,精英文化信仰和观念的代表由统治阶层的国家祭祀体系转移到知识阶层的精神创造,对后世的精神文化发挥强大的范导作用。作者在这一章的最后还用西方宗教学的理论来考察中国上古社会的信仰,认为殷人的多神教信仰主要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力的依赖。但是周人的宗教信仰就发生了变化,周人信仰的最高代表是“天”甚至是“天命”,更表现了宇宙秩序和宇宙命运的色彩。在周代,对天地大神的祭祀通过礼制的等级规定而为统治集团所垄断,使得祖先祭祀成为最普遍的民间宗教性行为。这使得中国的信仰借助“天命”的观念,透过自然法则和历史命运的观念意识,向着后来的“圣哲宗教”慢慢前进着。[7] “天命”的观念在本书中是一个研究的重点。第五章作者就分别对商周的天命观进行讨论。《尚书·汤誓》“有夏多嘴,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这里殷人的天命表示授赐人世王朝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寿命。殷人对“天”都只是一种作为自然与人世的主宰的神格观念,并未涉及德、民和人,在信仰实质上,与“帝”的观念并无区别。殷人对天的信仰并无伦理的内容在其中,总体上还不能达到伦理宗教的水平。而周人的理解中,“天”与 “天命”已经有了确定的道德内涵,这种道德内涵是以“敬德”和“保民”为主要特征的。天的神性的渐趋淡化和“人”与“民”的相对于“神”的低位的上升,是周代思想发展的方向。[8]中国文化的发展在西周完成了卡西尔说的成熟宗教必须完成的最大奇迹。[9]周公在这一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较为可靠的文献三诰中周公对周代商的理解,体现出周公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他把历史现象上升到宗教和哲学的高度,探求着天命与历史人事的关系。他认识到,人不能把世事的一切都归于天命的必然性,人的行为的主动性实际参与着历史过程。[10]周公的这些思想标志着宗教思想的一场转变。周公以德政为操持政策的机柄,因而减少了上天的权威,提高了人的地位和人的尊严。[11]在西周的政治思想中,天命在信仰性态上仍具有神学特征,但在内容上则出现了政治民本主义,这种民意论真正地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统,并为后来儒家的政治思想所继承。西周宗教观念的提高和伦理观念的演进正主要通过政治文化和政治的得以实现。作者对于这种宗教思想的转变作了这样的评价:儒家思想中所发展的那些内容,在周公及西周思想中早已开始生长,甚至可以说,西周思想已经为儒家思想提供了若干重要母题,造就了若干基础,提供了若干有规范力的导向,周代的文化与周公的思想已经型塑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12] 书中的第六章主要讨论了西周的礼乐问题。作者依靠《周礼》,希望从哲学和文化上来了解西周的礼乐文化。周代是以礼仪即一套象征的行为及程序结构来规范、调整个人与他人、宗族、群体的关系,由此使得社会生活高度仪式化。《周礼》中的规范体系,在相当程度上说,是一种宗法文化的体现,突出其家族主义的功能。周礼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由于统治阶层对祭祀天地山川的垄断,使得越来越多人转向对人世的社会政治的注意,而不是信仰本身。到西周后期,礼逐渐成为圣俗结合,包容着某种宗教性和神圣性的人文文化体系。周礼又具有道德功能。西周的礼乐文化的整体功能指向是人间性的秩序,而不是的赐福。 对于三代文化的演进,作者运用大量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进行理解,从整体信仰的转变和政治权利的强化的角度论述了从巫觋文化到祭祀文化再到礼乐文化的演进。周代文化模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统统都纳入“礼“的范畴下,形成一个政教德法合一的体系。 著作在第七章对早期中国文化的“德”的观念也进行了讨论。德观念的形成对后来中国政治模式起着深远的影响,以德政来统治这个社会逐渐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的信条。而德在家庭秩序中更多体现的是对孝的强调,这与父系宗族的宗法制度是相适应的。 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对有关儒的各种说法进行讨论,既是自身对儒的理解又是全书的总结。
  • 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

    作者:马克斯·韦伯

    宗教展现了人性的一个基本的和永久的面向,而宗教社会学则试图解释人们身边这一现实存在。宗教社会学中,韦伯的研究举足轻重,尤其在比较宗教社会学方面的学术水准,其奠基地位举世公认! “如果要简洁地以一名话描述出所谓世界诸宗教的主要担纲者,那么,可以这么说:儒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官僚:印度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巫师;佛教,浪迹世界的托钵僧;伊斯兰教。征服世界的武士;犹太教,流浪的商人;基督教,流浪的职工。”韦伯这句话画龙点睛地描绘出世界各大宗教的特色,也是他从事宗教社会学研究多年的心血结晶。相对于韦伯其他针对世界各大宗教的具体研究,《宗教社会学》偏重理论的构架,带有提纲挈领的性质。换言之,本书可谓韦伯整体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凝缩本。 《宗教与世界》所集论文是韦伯为基督新教、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以及古犹太教等研究所写的序言。他分析了近代西方文明“理性化”的现象、神义论与世界诸大宗教担纲者的“心态”、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等等问题。换言之,《宗教与世界》实乃理解韦伯之宗教社会学不可或缺的基本读本。
  • 先秦政治思想史

    作者:梁启超

    《先秦政治思想史》主要内容简介:人类全体文化,从初发育之日起截至西历十五六世纪以前,我国所产者,视全世界之任何部分,皆无逊色。虽然,我国文化发展之途径,与世界任何部分,皆殊其趋。故如希伯来人、印度人之超现世的热烈宗教观念,我无有也;如希腊人、日耳曼人之瞑想的形而上学,我虽有之而不昌;如近代欧洲之纯客观的科学,我益微微不足道。然则中国在全人类文化史中尚能占一位冕耶,曰:能。中国学术,以研究人类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古今思想家皆集中精力于此方面之各种问题。以今语道之,即人生哲学及政治哲学所包含之诸问题也。
  • 中世纪哲学

    作者:[英]约翰·马仁邦

    《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三卷专门讨论中世纪哲学,它考虑阿拉伯、犹太和拉丁哲学的丰富传统,这个传统在9世纪开始兴盛,在使用拉丁语的西方继续到17世纪早期。被详细讨论的哲学家有阿维森纳、阿威洛伊、迈蒙尼德、爱留根纳、安瑟尔谟、阿伯拉尔、格罗塞特斯特、 阿奎那、根特的亨利、邓斯•司各脱、彼得•奥瑞欧里、奥卡姆的威廉、威克里夫和苏阿雷斯等。开篇的一章是讨论波爱修,古代晚期思想家,他在中世纪时期的西方拉丁语世界极具影响。本卷对于每一个时期的许多不太知名但是还很重要的人物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对于中世纪的逻辑学、伊斯兰和基督教西方的中世纪哲学的文化环境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在这一卷,各个领域的专家们对于中世纪哲学的主要领域提供了综合性的分析,对于复杂的、快速变化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新鲜的看法,在这些看法中,阿拉伯哲学和犹太哲学是就其本身来考虑的,而不是作为拉丁思想家的思想来源来看的,13世纪(阿奎那的时代)没有被看成是对其前后时期起支配作用的时代。
  •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政治哲学

    作者:[美]史蒂芬·B·斯密什(Steven

    ◎名家推荐 耶鲁学生是有福的,有学术大家以如此流畅、易懂的生动语言,道尽两千年来西方哲学中的政治智慧。这个福分今天轮到了中国的读者。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这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政治哲学入门读物。作者兼具教师与学者的卓越品质,循循善诱地引领读者,深入到伟大思想家们的问题与论述的核心地带。他的讲解格外清晰生动,但不失深刻与丰富;他呈现个人的独到见解,却保持着中肯开放的对话气质。毫无疑问,这是政治哲学课程最为理想的读本之一,是深入浅出的典范之作。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一本短小精悍但又博大精深的政治哲学导论,读完此书,你会明白,为什么通过阅读伟大哲人的伟大著作会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的政治生活。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编辑推荐 短小精悍,内容丰富 本书重点选取了十位左右的政治哲人及其经典著作进行讲解,重点突出,要言不烦,基本上涉及了政治哲学全部重要主题。 落脚现实,生动幽默 作者非常善于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阐述深奥的政治哲学原理,并且以美国作为民主社会的典型,具体而微地分析了民主政 体的利弊。 ◎内容简介 应该由谁进行统治?为什么我应该遵守法律?应该如何控制冲突?公民和政治家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自由与权威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每一个人类社会都曾提出过这些问题,它们是所有社会都曾面临的永恒难题。今天,我们仍然对法律、权威、公正和自由这样发问,而在过去的2500年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和托克维尔在自己的著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这些著作就构成了政治哲学的伟大传统。 在这部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书中,斯密什教授通过细致讲解这门学科的伟大经典,向读者介绍了政治哲学的广阔领域。伟大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刻画了人类政治生活中的永恒难题,斯密什教授将向我们展示,尽管我们不会通盘接受他们的答案,但他们总是以一种无与伦比的清晰和洞察力提出问题。只有透过昔日最严肃的思想家的视角,我们自己对当下的关切才是可以理解的。
  • 西方思想史导论

    作者:彭刚

    本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讲授“西方文明史”课程的课堂实录。全书共十二讲,梳理自古希腊哲学以降,经中世纪神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及至近代思想兴起的西方思想史基本脉络,探讨柏拉图、卢梭、康德等思想史上的关键人物及其精神要旨。
  • 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

    作者:[美] 卡尔·贝克尔

    本书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1931年在耶鲁大学所做的斯多尔斯讲座的文稿。这本才华横溢、妙趣横生的小书提出:伏尔泰、休谟、狄德罗和洛克等通常被视为近代意识形态先驱的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他们所缔造的“理性时代”实际上远不是理性的。这些哲学家从中世纪的舆论气候出发,以 新的材料重新建造了另一座奥古斯丁式的“天城”。 本书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轰动,被《美国历史评论》誉为20世纪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
  • 魏晋玄学史

    作者:余敦康

    《魏晋玄学史(第二版)》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佛玄合流四个主题为框架,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裴頠、鸠摩罗什等重要人物为线索,结合动荡时代的政治背景与哲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思潮的兴衰消长,做出了系统宏阔、考论精微的论述。围绕着自然与名教、崇有与贵无、言意之辨等诸多论题,成功再现了这一时期本土与外来思潮融会激荡、蓬勃发展的精神状貌。
  • 宗教思想史

    作者:米尔恰·伊利亚德

    本书不仅阐述了历史上各种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更在空间上揭示宗教的结构以及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 第1卷 从石器时代到厄琉西斯秘仪 第2卷 从乔达摩·悉达多到基督教的胜利 第3卷 从穆罕默德到宗教改革
  • 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

    作者:Nigel Warburton

    Philosophy begins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reality and how we should live. These were the concerns of Socrates, who spent his days in the ancient Athenian marketplace asking awkward questions, disconcerting the people he met by showing them how little they genuinely understood. This engaging book introduces the great thinkers in Western philosophy and explores their most compelling ideas about the world and how best to live in it. In forty brief chapters, Nigel Warburton guides us on a chronological tour of the major ideas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He provides interesting and often quirky stories of the lives and deaths of thought-provoking philosophers from Socrates, who chose to die by hemlock poisoning rather than live on without the freedom to think for himself, to Peter Singer, who asks the disquieting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questions that haunt our own times. Warburton not only makes philosophy accessible, he offers inspiration to think, argue, reason, and ask in the tradition of Socrates. "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 presents the grand sweep of humanity's search for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and invites all to join in the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