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李宗吾与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李宗吾与厚黑学:最新完整版,ISBN:9787801802200,作者:李宗吾原著;刘泗编译;刘泗译
  • 王守仁评传

    作者:张祥浩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本书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了王守仁思想的各个侧面,肯定了他在思想史上的积极作用。作者又对王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化、衰落和影响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王学盛衰的原因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本书语言通畅易懂,说理深入浅出,所引资料丰富翔实,为作者近年的一部力作。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王守仁的生平经历 一、诗书家世 二、少年志趣 三、学海求宗 四、龙场悟道 五、两都讲学 六、巡抚南赣 七、擒获叛藩 八、居越讲学 九、起征思田 十、身后际遇 第二章 王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救治当世学术流弊的需要 二、屡经坎坷的痛苦体悟 三、王学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王学与孟学 (二)王学与陆学 (三)王学与禅宗 四、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人生论 一、人生真谛 二、不计毁誉 三、为善最乐 四、超俗即俗 五、出处之道 六、生死之道 七、狂者胸次 第四章 修身论 一、存天理去人欲 二、求仁 三、无我 四、修孝 五、立诚 六、去傲 七、改过 八、内圣外王 第五章 立政论 一、民为邦本 二、正君国定 三、为政以德 四、勤政守职 五、因时致治 六、任贤使能 七、民族自治 八、大同理想 第六章 兵略论 一、用兵以安民为本 二、兵以粮饷为先 三、御外必先治内 四、起用民兵 五、便宜行事 六、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七、行法以振威 八、将才素质 九、用兵谋略 (一)速决速胜 (二)攻敌攻心 (三)使用反间 (四)兵不厌诈 (五)利用形势 第七章 教学论 一、教论 (一)教以明伦 (二)童蒙教育 (三)家庭教育 (四)学校教育 (五)社会教育 (六)教育方法 二、学论 (一)学为圣人 (二)学以明心 (三)学贵自得 (四)学要专精 (五)学必立志 (六)师友之道 第八章 知行合一论 一、立言宗旨 二、知行本体 三、知行相即 四、知行并进 五、几种批评意见 第九章 致良知论 一、良知说 (一)良知的特征 (二)良知即天理 (三)良知是准则 (四)良知是主宰 (五)良知是至善 (六)良知是睿智 (七)良知即自觉 (八)良知是自信 二、致良知论 (一)致的涵义 (二)惟精与惟一合 (三)下学与上达合一 (四)博文与约礼合 (五)格物与诚意合一 (六)穷理与居敬合一 (七)明善与诚身合一 (八)亲民与明明德合一 (九)事上磨练与不动心合一 (十)道问学与尊德性合一 三、致良知与《大学》古本 四、儒佛之辨 第十章 心本体论 一、心为天地之主 二、心即理 三、心外无物 四、心无动静 五、心有体用 六、“朱子晚年定论”说 第十一章 王门四句教 一、天泉证道 二、四句教首句释义 三、四句教后三句释义 四、四句教的逻辑结构 第十二章 王学的分化衰落和影响 一、王学的分化 (一)浙中王门 (二)江右王门 (三)泰州学派 二、王学的衰落 (一)顾宪成高景逸对王学的批评 (二)张杨园对王学的排击 (三)陆稼书对王学的辩驳 (四)张武承对王学的质疑 (五)诸儒对王学的批判 (六)王学衰落的原因 三、王学在后世的影响 (一)在近代国内的影响 (二)在国外的影响 索引 人名索引 词语索引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 守仁父亲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号海日翁,因常读书于家乡龙泉山,学者称龙山先生。据说王华自小机敏有加,刚学话时,槐里授以诗歌,经耳就能成诵。稍长,读书过目不忘。弱冠,即为故家世族聘为子弟师。当时提学松江张时敏考校余姚士人,以王华和谢迁为首。后浙江方伯祈阳宁良要张时敏为其子推荐塾师,张就把王华推荐了去,宁良延至家,居梅庄别墅。湖湘之士闻风而来,从学者数十人,前后三年才归越。 王氏家族的发达,始于王华。守仁说:“吾宗江左以来,世不乏贤,自吾祖竹轩府君以上,凡积德累仁者数世,而始发于吾父龙山先生。”王华于成化辛丑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元年,与修《宪宗实录》,充经筵官。丙辰,命为孝宗的日讲官,赐金带四品级。据说,王华“讲筵音吐明畅,词多切直,每以勤圣学,戒逸豫,亲仁贤,远邪佞”规劝孝宗。当时内侍李广得到宠幸,王华与讲官数人在文华殿讲《大学衍义》,至唐李辅国与张后表里用事一节,诸讲官讳而不敢言,独王华诵说朗然,讽谏明切,以至左右闻者皆缩头吐舌。王华以此得到孝宗的赏识。壬戌(1502年)迁翰林院学士,与编《大明会典》、《通鉴纂要》等书。六月,以其政绩,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等官。武宗正德元年,宦官刘瑾擅权,守仁时为兵部主事,上疏得罪刘瑾,王华受到牵连,于正德二年出为南京吏部尚书,不久即被勒令致仕。 据记载,王华为人仁恕坦直,平生无矫言伪行,对人无尊卑贵贱,相待如一,凡谈笑言议,皆由衷而发。人有片善,就称不绝口。有急难来相求的,则极力帮助救济。而对别人的过恶,则直言规劝,不肯护短。又性至孝,对父竹轩公及母岑太夫人,色爱之养,无所不周。岑氏百岁时,王华亦年逾七十,却朝夕如童子侍奉左右,未尝懈怠。岑氏殁,王华以高年犹寝苫蔬食,哀毁逾节。及葬,跣足随号,行数十里,以致染疾,卧床逾年。王华的这些高行,很得社会舆论的好评。王华又能诗善文,主张为文辞达而已,不事雕刻。所著有《龙山稿》、《坦南草堂稿》、《礼经大义》、《杂录》、《进讲余抄》等,共46卷。 王华的为人行事,对守仁的教育和影响很大。守仁从小即由王华进行启蒙教育。守仁11岁,王华供职京师,又携他同往,守仁直至17岁归越至洪都迎娶夫人诸氏止,皆生活在王华身边。弘治三年,王华以外艰归越,又命从弟王冕、王阶及妹婿牧,相与守仁讲析经义。正是王华的这种教诲,铸成了守仁的儒者性格。P4-5
  • 建筑是首哲理诗

    作者:赵鑫珊

    作者是一位颇有灵性的学者,他对建筑,对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热爱。每次路经上海外滩,昂首凝视那一座座直指蓝天白云的欧式建筑,他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胸中都会涌荡起莫扎特幽雅而流畅的乐曲。创作此书他调动了几十年来感情,人生体验和学问的积累,有许多思想的火花在闪烁,有许多艺术的灵感在进射,堪称为真正的艺术创作。作者称此书为他致建筑世界的一封公开的情书。 本书取材新,知识新,见解新,图文并茂,激情荡漾,是赵鑫珊的代表作。
  • 爱欲人格

    作者:李建中

    本书将在完成对“爱洛斯人格”的“纵横”(或“动静”)描述之后,依次描述“爱洛斯人格”及其理论对艺术创造、对日常生活、对弗洛伊德之后的心理学思想的巨大影响。
  • 阴阳家简史

    作者:龙建春

    阴阳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立派基础,并将天象、地物和人事统一起来,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学。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如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等,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在春秋时期的九大学派中,阴阳家是一个最为神奇的学派。虽然在西汉后期,阴阳家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阴阳五行思想却并没有随之而消减,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兴盛起来,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无疑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说明它所揭示的宇宙本质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作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主要内容有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殛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伦理学导论

    作者:程炼

    本书是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它旨在厘清人们以往对伦理学的误解,真正地从学理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何谓伦理学?何谓伦理的生活? 伦理学是提供关于如何做人和怎样行事的学说。具体地讲,伦理学关心道德价值和正确的行动。一门伦理理论需要系统地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是最好的?如何判定行为对错的标准?哪些品格是最值得拥有的?本书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伦理学的目标、问题领域、主要流派以及它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真正显示了伦理学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并对生活的意义作出哲学的解释。 本书有如下特点:(1) 准确:对各种理论的介绍是基于原著的。(2)全面: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得到反映。(3)前沿:提出当代正在激烈争论的核心问题,供读者进一步思考。
  • 东亚儒学九论

    作者:陈来

    中国学者往往缺少对“东亚”清晰的、有分辨的意识。 我们当意识到,“理学”不仅是中国的思想,也是韩国的思想,亦是日本的思想,韩国以及日本的新儒学都曾在理学思想上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应当把这些贡献展示出来;这样才能把理学体系所有逻辑环节和思想发展的可能性尽可能地揭示出来,也可以把理学和不同地域文化传统相结合所形成的各种特色呈现出来。
  • 佛学入门

    作者:徐湘灵 等编著

  • 你可以更慈悲

    作者:顶果钦哲法王

    《你可以更慈悲》是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針對藏傳佛教最受尊崇的法典《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所做的論釋。《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是由十四世紀的嘉瑟‧戊初‧東美所著。這個精簡甚深、由三十七個偈頌所構成的詩篇在藏語世界中家喻戶曉,並且從數個世紀以來,已經為無數的修行者帶來巨大的利益。 《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容易背誦,是整個菩薩道的摘要,被認為是大乘佛教另一部重要著作《入菩薩行論》的精華,並且一直是藏傳佛教所有傳承偉大上師教授和論釋的主題。頂果欽哲仁波切的論釋汲取了他無比深刻的智慧和經驗。最重要的是,這些論釋是為了那些想要把這些教授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修的人所設計。 頂果欽哲法王新書《你可以更慈悲》精采選讀 第三,建議居住在僻靜處──所有良善品質的來源 3 離棄惡逆的處所時, 煩惱逐漸消失; 心無散漫時, 善行自然增長; 明覺變得更清晰時, 對佛法的信心隨之增長, 依止僻靜處, 乃是菩薩的修行。 當你住在僻靜處時,負面情緒會逐漸消失,自制和節度會隨之增長。嘉瑟‧東美說道: 在一個僻靜處, 沒有要擊敗的敵人, 沒有要保護的親人, 沒有要景仰的上司, 沒有要照料的僕人。 因此,嘛呢巴, 在那個地方, 除了調伏你的心之外, 你還必須做些什麼? 沒有受到親友的打擾,沒有因為要從商或耕田來謀生而分心,你將能夠專心一意地修行,使身、語、意有所增長。你的心將變得自制、寧靜、明晰,對教法的真諦充滿篤定無疑的信心。這是為什麼所有過去的聖哲都住在荒野、僻靜處、山間來修行。如寂天大師所說: 因此,貪欲和需求使我們感到厭離, 現在讓我們隨喜在僻靜處, 在那些地方, 所有的爭鬥和衝突都止息了, 只有綠林的平和與寂靜。[1] 話說: 如風如鳥一般不執著於獲得, 如一頭害羞的動物居住在荒野。 如實行止,你將住於安寧無擾之中。 如果你希望全心全意地修持佛法,不要不斷地被執著與瞋恨的波浪推來拋去,那麼放棄執著與瞋恨,前往一個僻靜處。把你的心轉向內在,發現你的缺點,加以根除,並發展你所有本俱的良善品質。滿足於僅僅足夠維持生命的食物、僅僅足夠蔽體的衣著,如此你的修行將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有所進展。 一旦你遠離所有令人分心的情境,你的修行將使你在修道上前進。這是為什麼過去所有的瑜伽士都如同乞丐,從一個僻靜處流浪至另一個僻靜處。即使只在一個寧靜偏僻的處所停留一個月,將足以使你的瞋恨被利益他人的願望所取代,使你對朋友的執著被無常與死亡逼近的強烈感受所取代。 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在你獲得定力之前,散漫會損害你的修行。居住在森林和山間的僻靜處。遠離令人沮喪的活動,你將能夠全心全意地修持佛法。在死亡時,你將沒有悔恨。」 種敦巴[2] 說:「這個末法時代不是凡夫俗子從外表幫助其他眾生的時代,而是居住在僻靜處,修持菩提心的愛與慈悲的時代。」[3] 迷妄和串習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因此剛開始,修持佛法似乎非常困難,但這些困難將逐漸消失。一旦你了解教法的精髓,修行將沒有困難。你的努力精進將為你帶來喜樂。它如同發展任何一項技藝──隨著你嫻熟其中的重點,它就變得愈來愈容易,你的信心、能力和努力與日俱增。 不論你從事了什麼樣的禪修或思考,它都不會白白被浪費。在死亡時,它所帶來的利益將出現在你的心續之中,幫助你投生在一個佛法興盛、靠近一個真正上師的處所。一個生世接著一個生世,你將逐漸從一個下等的修行者變成中等的修行者,從中等的修行者變成上等的修行者。聞的核心是思,思的核心是修。隨著你愈來愈深入教法的意義,佛法不可思議的功德將變得更加清晰,如同你飛得愈高,太陽就顯得更加明亮燦爛。 你變得寧靜平和,乃是你已經完全融會貫通所聞之佛法的徵兆。你離於煩惱,乃是你已經完全融入禪修的徵兆。隨著聞通向思,思轉化成為修,你對今生充滿迷妄活動的渴望將會減少,你反而會心嚮佛法。 你依止佛法所從事的任何事情,不論它是微小或不重要,都將帶來利益。如同《賢愚經》〈Su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所說的: 切勿輕忽微小之善行, 認為它們無所助益; 因為假以時日, 滴水將溢滿巨壺。 同樣的,即使你每天只修行一個小時,但只要懷著信心和熱忱來修行,良善的品質將逐漸增長。規律修行能夠輕易轉化你的心。從了解世俗諦,你終將全然地確信勝義諦的意義。 「散漫」是生起這種品質的主要障礙。散漫能夠在每個剎那生起。如果你讓時間毫無意義地逝去,那麼在死亡時,你將後悔沒有修持佛法。但到了那個時候,一切都已經太遲,悔恨將沒有任何幫助。此時此刻即是前往一個僻靜處,把你從上師那裡領受的教法付諸實修的時機。如此一來,生命的每一剎那都將變得珍貴殊勝而充滿意義,並使你更加遠離輪迴,更加趨近解脫。 第四,為了放棄對今生的掛慮,思量無常 4 多年的密友將分離, 努力掙取的財物將被留在身後, 心識這個過客將離開身體這個旅店, 放棄對今生的關注, 乃是菩薩的修行。 凡庸的、世俗的關注只會在今生和來世帶來痛苦和失望。輪迴的表象是非常不穩定、不斷變動和無常的,如同閃電劃過夜空。思量一切現象無常〈諸法無常〉,有助於使你的心轉向佛法。如俗話所說: 有生就有死, 有聚就有散, 有累積就有耗盡, 有高升就有低落。 在我們的迷妄之中,我們視事物是永久且真實存在的。但在實相之中,現象是無常的,缺乏任何真實的存在。我們想要去相信朋友、伴侶、財富和影響力都將永久,但在本質上,他們注定會改變。因此,如此專注於這些人事物是沒有意義的。 在整個宇宙之中,和合現象之無常是顯而易見的。舉例來說,讓我們看看在這個地球之上,四季如何變化。在夏季,四處可見鮮綠豐茂的樹葉,景色有如天堂。到了秋天,青草枯黃,花朵結成果實,樹木開始落葉。在冬季,大地覆蓋白雪。等到溫暖的春天來臨,積雪開始融化。在早晨,天空可能佈滿雲朵,到了下午則一片清朗。河川可能乾涸或氾濫。表面堅固的大地可能會搖晃震動,土地可能會滑動下陷。我們無法在外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找到一個穩定的現象。 人也是如此。我們每個剎那都在改變。我們每分每秒都在改變,從年輕到老邁,從老邁到死亡。我們的意見、想法和計畫不斷地改變和逐步形成。我們從不確定一旦開展某個計畫,是否就必定能完成,也不確定它是否會如我們所願地展現。龍欽‧冉江說: 我們想要和所愛的人長相廝守, 但我們肯定會與他們分離。 我們想要永遠停留在一個宜人的處所, 但我們肯定要離開。 我們想要永遠享受舒適和歡樂, 但我們肯定要失去它們。 看一看,從你非常年幼開始,你已經認識了多少人,在這些人之中,有多少人仍然健在?此時此刻,你或許仍然和父母、朋友、伴侶等人在一起。但你無法逃避這個事實:在死亡時,你將離開他們,如同從奶油中抽出的一根毛髮,毛髮上不會沾附一丁點的奶油。 你死亡的時間是不確定的,而促使死亡降臨的因素是無法預測的。如同一隻在蛇口中的青蛙,你已經在死神的口中了。死亡會無預警地在任何時刻降臨,而且各種原因都會導致死亡。有些人早逝,有些人老死,有些人死於疾病,有些人死於戰亂,或死於橫禍,例如落下懸崖。有些人死於睡夢之中,有些人在行走、飲食中死亡。有些人死得平靜,有些人則執著親人和財物而死得痛苦。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死亡。吉美‧林巴〈Jigme Lingpa〉說: 在暑熱之中熱得難受的人, 欣喜於秋天清澈涼爽的月光, 卻不會為了這樣的想法而感到驚懼: 在他們的生命之中, 有一百個日子已經逝去了。 生命如葉片尖端的露珠般纖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阻止死亡,如同沒有人能夠阻止落日所投射出來、逐漸加長的陰影。你可能非常美麗動人,但你無法誘惑死亡。你或許非常有權勢,但你無法左右死亡。即使是最驚人的財富,也無法讓你購買多幾分鐘的生命。對你而言,死亡是確定的,如同對一個心臟被刀子刺穿的人而言,死亡是必定無疑的。
  • 乾坤衍

    作者:熊十力

    十力先生学宗二王,现被尊为新儒学开宗大师。但他并不只重义理,而是兼综踏实与凌空二义。据先生所下定义,所谓踏实者,乃“必将论主之经验与思路,在自家脑盖演过一番,始能——得其实解。若只随文生解,不曾切实理会其来历,是则浮泛不实,为学大忌”。 本书是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熊十力先生的另一部著作。该书起草于1959年,完成于1961年春,是熊十力先生后期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可以分为“辨伪”和“广义”两部分,其旨趣在于以《易》的形式阐发《原儒》和《体用论》(包括《明心篇》)中的新儒学思想,并最终把他们完全纳入了易学传统的轨道。熊十力先生在书中不仅高度概括了其新儒学思想的哲学内涵,以示与一般唯心主义体系的区别,而且正式把他的学说取名为“新易学”,标志了熊氏新易学思想的最终完成。熊先生以此书作为自己的“衰年定论”,并在临终前的《存斋随笔》中说:“余之学自是归本《大易》,详在《乾坤衍》等书》”。
  • 逻辑学十五讲

    作者:陈波

    具体说来,逻辑学有三大源流:以亚里士多德的词项逻辑为代表的古希腊逻辑;以先秦名辩学为代表的古中国逻辑;以正理论和因明学为代表的古印度逻辑。目前,逻辑学在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推动下,正进入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创造出许多新的逻辑理论。并且,逻辑学还广泛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进入我们的阅读、论辩、思考、写作活动之中,发挥出实际的功用和效力。
  • 庄子

    作者:庄子

    庄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有与无,大与小,美与丑,善与恶等等矛盾,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创立了相对主义的方法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全书分为内、外、杂三部分,其中每篇都有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作者以其深厚的研究功底对庄子思想进行了深度阐述,建议有“忧患意识”的年轻一代不妨读一下《国学经典-庄子》,其中确实有着太多的中国式“轴心时代”最伟大的东方智慧。 《国学经典-庄子》对《庄子》中的精华部分重新进行了校对与勘订,并配有白话译文,方便读者阅读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读经诵典,逐步提升,受益终生!
  • 福柯的界线

    作者:汪民安

    福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也是目前学术界最热门的人物、国内译介了不少福柯的著作,但研究性的专著尚不多。本书对福柯的理论作了全面论述,尤其对福柯的权力理论、主体思想和生活美学作了清晰的梳理和精辟的述译,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是一部难得的研究福柯的力作。全书语言流畅、富于激情,适合对福柯感兴趣的学生、学者,亦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 哲学是这样走来的

    作者:李晓东

    《哲学是这样走来的:你应该知道的哲学史上50个经典命题》用“白话”的语言,精彩的故事,描述了哲学史上50个经典命题: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柏拉图——哲学为王;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黑格尔——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马克思——怀疑一切,等等。
  • 性爱二十讲

    作者:李银河

    《性爱二十讲》内容简介:无论是封闭的性禁锢者,还是开放的性放纵者,或是性神秘者,都是“性愚昧”的群体。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性”?《性爱二十讲》用热情、严谨和想象的 力量审视人类破碎的“性”文明史,力图证明:我们需要“性的艺术”,而不仅仅是“性的科学”。
  • 走近中医

    作者:唐云

    中医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曾真正地认识它。本书试图用明白的道理、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比喻让读者领略中医最真实的一面,使读者从中能洞悉脏腑的奥秘、发现疾病的本质、探究治病的方法。
  • 代价论

    作者:郑也夫

    本书从社会学角度立论,通过大量日常现象的分析,论述了人们社会行动后果评估中的代价问题。立意新颖,主题鲜明,问题意识明确。书中理论铨释和经验分析结合得紧密,许多见解发人深省,一反时下社会学著述中只有现象描述不见观点的流弊。评估社会行动的代价,这是一个需要结合客观效果和主观动机、价值进行综合思考,权衡得失利弊,做出理性选择的过程。其中客观因素可谓纷繁复杂,主观因素也是千差万别变动不居的,因而对某些方案的看法也会见仁见智。作者敢于面对现实生活中某些有争议的问题,从社会多维视角直抒胸臆,这种学风值得提倡。
  • 韬晦术

    作者:杨慎

    韬晦术是所有谋学中最具实用功效得一门学问。翻开此书,读者会发现,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由于对“韬晦术”的疏陌,付出了极为惨痛甚至生命的代价;另一些人则由于对它的巧妙运用,不仅逢凶化吉,甚而获得了出乎本人预料的成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问题的关键不是了解多少韬晦的案例,而是韬晦有哪些要点,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它,这正是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
  • 道德经

    作者:老子

    本书是《道德经》的最权威英译本,并由著名专家王岳川先生撰写前言,提供阅读背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