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经典的理由

    作者:周国平

    《经典的理由》包括:愉快是基本标准人与书之间、寻求智慧的人生、爱书家的乐趣、回到世界名著、孔子的洒脱、《李白与杜甫》内外、让世界适合于小王子们居住、邻家的花园、有这么一本书、不寻常的《遗弃》、上帝眼中无残疾、抚慰学术的寂寞、辩论与真理等内容。
  • 培根人生论

    作者:弗兰西斯·培根

    《培根人生论(典藏版)》收录了培根的随笔作品五十九篇,其中五十八篇均为培根生前陆续发表的成文作品,最后一篇为残篇,在培根生前未及发表。培根放眼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对人世的通透洞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以优美、隽永的文字警示世人,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与道德理想的完美融合,对现实人生极具指导意义。其中,《论真理》《论死亡》《论家庭》《论友谊》《论美》《论读书》等篇章已经广为流传。
  • 龙鹰之旅

    作者:杜维明

    50年磨一剑,于丹最欣赏的儒学家杜维明求学治学心路历程3部曲首次出版,反思儒家人文精神,从儒学里学会做人。 编辑推荐: ★于丹强力推荐:杜维明是我最欣赏的儒学家,不仅由于他的学问,更在于他教会我们怎么去做人。 ★杜维明:当代新儒家领军人物、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央视CCTV “中华之光”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创立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杜维明才情横溢、风雨50年求学治学心路历程3部曲单行本首次结出版。 ★《龙鹰之旅》——从哈佛到普林斯顿,反思儒家人文精神。 内容简介: 儒家学说过时了吗?不,永远不会,这是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根。只要身处中国,学做人、学做事,就必须了解儒家文化。儒家学说的影响从古至今渗透千年,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要认识他人,必先认识自我。新儒学领军人物杜维明将儒学与当下中国的现实相结合,让儒学迈进了“自由之门”——儒学依然可以解决当下人们的心灵困惑。杜维明50年求学治学3部曲《龙鹰之旅》《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现龙在田》以充满才情的文字,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一个学者游历世界名校,所感受的心灵震荡! 三部曲所收录文章多来源于美国、港台地区等颇有影响力的杂志,纽约《联合杂志》、香港《明报月刊》《人生》等,风靡一时。 《龙鹰之旅》简介 《龙鹰之旅》本书所收文章是写于通过哈佛博士口试考试到任教普林斯顿大学期间的心得随笔,在这一学术起点上,身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的杜维明接过牟宗三和徐复观等先生的衣钵,超越民族文化认同的儒家论说,开始在轴心文明的视域中反思儒家人文精神。 这是杜维明五十多年学术生涯的第一部作品,并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在大陆出版,读者可以了解杜维明先生在学术起点对于中国文脉未来走向的思考。
  • 理念的力量

    作者:张维迎

    本书涵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年来所主张、研究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作者长期思考的影响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本书没有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而是用简单形象的类比说明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 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许多观点和预言已被事实所证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极具预见性的理念,相信也会为我们如何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理念是重要的,人的行为不仅受利益的支配,也受理念的支配。 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步基本上都是在新的理念推动下出现的,没有理念的变化就没有制度和政策的改变。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是理念变化的结果,中国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走出一些错误的理念陷阱,而没有思想市场,就很难有新的理念的出现和传播,从而整个社会就会失去变革的源泉。
  • 什么是最好的辩护?

    作者:杨忠民

    这本小册子收录了作者近些年来陆续在《天涯》《书屋》《法学家茶座》《南方周末》等刊物上发表的杂文、随笔,其中的内容被作者定位为“法的常识”,“关乎法的基本价值,关乎法的灵魂”,在当下语境里,常识恰恰应是人们需要铭记和思考的。
  • 世纪新梦

    作者:李泽厚

    这个世纪末是一个无梦的世界。没有过去与未来,只有此刻的游戏和欢乐。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意义没有魂灵的欢乐,还会是一种人的欢乐吗?人活着,总是有梦,人,特别是那些为人类制造幻梦的知识分子,又如何能活呢?尽管梦中有痛苦,有紧张,有恐怖,但也毕竟有希冀,有愿欲,有追求。梦是人活下来的某种动力。
  • 随便想想

    作者:林苍生

    统一企业集团总裁林苍生的生活哲学心法,从身心灵的角度,看世界也看个人修养的第一本书!! 艺术大师林怀民、著名导演赖声川、大文豪黄春明等强烈推荐!!! 入世40年的思索,一个企业家如何安顿身心!!! 49帖生活与生命的清凉剂,献给天下苍生,快乐是最高的智慧!! 一本不应该一口气读完的书。好吃的东西要慢慢咀嚼。这本书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放在书桌前,每天读一帖,我的生活就多出一份清静与安定。 ——艺术大师 林怀民 心灵如此广阔的企业家,真是罕见! ——著名导演 赖声川 《随便想想》有如一窝破壳“禅”卵的智慧幼鹰,无论老少雅俗,悉心阅读,她都将带你自由自在地翱翔天地。敬谢苍生菩萨。 ——著名文学家 黄春明 40年前,潜心进入企业界,却经营出全亚洲最大、最成功的食品事业王国。统一集团总裁林苍生,累积入世40年的思索,为现代人开出49帖身心灵清凉剂。从吃饭、睡觉、呼吸、走路、等红灯、接电话、开会到宇宙能量、世纪转换,探讨生活与生命的许多本质问题。用让人惊觉的语言来诠释生活、想想生命!! 目录 推荐序 奇人苍生和一本不随便的书 序 从影子去思考太阳 上篇 放慢脚步 地球转动的速度仍是一样,我们生活的节奏为什么要加快呢? 粗食淡饭 人类进化过程中,应该是吃不饱的饥饿时候比吃得饱的时候多出好几倍。 回归自然 有多久,你没有上山,在树与树之间流汗,在云与鸟之间忘记了自己? 遥远的事 亲爱的朋友,想想看吧,有多久没有好好看过月亮了? 事无大小 在心灵的世界,事情是不分大小的。 随缘好去 成功或失败,只是一件事情演变过程中的某一状态而已。 留白 试着去听那音符之间的寂静,这寂静是音乐的留白。 生活调息 利用等红灯的机会调息,告诉自己,我现在正在呼气,把我生命的能量与宇宙合为一体。 呼吸的关注 妄念少,大脑需要的氧气少,呼吸就会缓慢下来。 练习呼吸 所谓“忘我”,其目的是不是在减少生命能量的耗损? 内在净土 心情不好或受了委屈,只要回到内在净土,让所有不好的负面情绪沉淀下来。 小净土 只要进入了“小净土”,就是回到自己心灵的家园。 小沙弥的私密角落 我看了很久,那虔诚的痕迹,竟然那么令人动容。 聆听流水 在恍惚之中,我似乎经历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不管怎么辨认,都只是同样的一个世界。 与咖啡对话 试试看吧,在喝咖啡之前先花一分钟安静下来与咖啡对话,甚至祈祷。 握手的观察 有些人握手的时候很专注,有些人握手的时候心不在焉。 绝对喜悦 只要培养出内在的喜悦,每当安静下来,喜悦就会出现。 微笑的省思 这位微笑的人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微笑。 面带微笑 自己一人呆呆坐着时,如果面带微笑,将变成是有觉知地坐着,而不是呆呆的了。 拈花微笑 这微笑,很细微,但已包括了整个宇宙完美的满足感。 心灵莲花 在我们所有的心情世界,微笑的能量频率是最高的。 微笑背后 微笑是人与神的桥梁,是天人的门,是凡人成为“真人”的道路。 精神的生日 身躯的生日过得愈多,身体便愈衰老。精神的生日过得愈多,却可以使自己的精神、灵 性得到更新。 原谅 心的转弯,就是“原谅”。所以“原谅”只是一种自然的流动现象。 睡梦瑜伽 感谢自己的心脏,今天为我跳动了十万次。 学佛的动机 以变化无穷的方法,来应对变化无穷的人生。 心灵的观照 人在面对自己内在生命的无限时,会有一点脆弱与不安。 智慧与知识 两个人吵架,一定是智慧高的先让步。 农业习性 在古代物质不太丰富的时代,要保持“清贫”的节操,还比较容易。 清富的思想 去寻找一个物质养分与非物质养分可以平衡运作的生活方式。 真实的财富 能安心的财富,才是真实的财富。 清富的理想国 幸福的感觉才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想要寻找的“生命的答案”。 写诗的心情 诗成为逻辑与非逻辑之间的桥梁。 时间尺度 有时光阴似箭,有时度日如年,但自己仍是同一个自己。 灵感怎么来 为什么最好的创意、灵感,总是在做最简单的动作时出现? 下篇 头脑的平衡 落后的人,比进步的人快乐,那么这种进步是对的吗? 万法唯心 我们的胡思乱想,造成了起伏不平、森罗万象的世界。 生命的认知 人们只看到花朵的凋谢,而不知道那曾经绽放过的美丽与芬芳到哪里去了? 学佛不分大小乘 使万念归于一念时是小乘,使一念化入无念,然后在念与无念之间自在自如,便入于大乘。 修心 “动机”是思想的缘起,是能量的开始。 真人 一个人,如果一念接着一念,皆能由自己做主,便是“真人”。 万物一体 看花最好要看上两三分钟,才能与花之能量场相通。 看花看世界 亲爱的朋友啊!你知道怎么看花,怎么看世界了吗? 思想的观照 所看到的流水,每一滴都是新的,进而觉察到每一刹那的生命也都是新的。 一心不乱 注意力的集中与否,显现于外就是人们的智愚与天资。 慈悲心 于是我就拿起铜钱,创造了一个世界最美丽的“当”的声音。 与宇宙同心 天空是生命力延伸的方向,是使所有生命变得更好、更美妙的一切原因。 无与有 人自己的认知迷惑了自己,我们被自己的感官觉知骗了。 空与无 在生命的流动中,有时“空”,有时“无”,但“空”与“无”仍然是一体的。 后记 入世40年的心得报告 编者按语 附录 21世纪的企业“身、心、灵”
  • 碎心曲-音乐.哲学.文学.自杀

    作者:李炜

    《碎心曲:音乐·哲学·文学·自杀》作者李炜,他是一位在美国长大的华裔青年,在芝加哥大学学文学,英文好,且艰深,毕业后做编辑。如今回归母语,用英语写作,写的是侵袭人灵魂的音乐,写的是傲慢的忧伤,他将身心灵肉揉进音符,用英文作载体表现出来,再和译者转译为母语中文,这种灵感渊源及文字形成的双重奏鸣,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创作,一定能出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 暮色中的十字架

    作者:赵林

    本书收集了多年来作者对于人生经历的一些感受,以及对于文化问题的一些思考。在这些随感和反思中,既记载了作者在许多具体境遇中的生存体验,也反映了我对于一些文化现象的理论分析;字里行间既熔铸了炽烈的情感,也体现了冷峻的理性。
  • 蒙田随笔

    作者:蒙田

    《蒙田随笔》是“欧洲随笔的鼻祖”,因其渊博与洞见备受尼采、孟德斯鸠等推崇。该书熔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于一炉,是16世纪的人文智慧炉火纯青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被誉为欧洲近代三大哲理散文经典之一。150余幅精彩插图与美文相映成趣。
  • 蒙田哲言录

    作者:米歇尔·德·蒙田

    本书从《蒙田随笔全集》中精选蒙田随笔的片段,按照不同主题汇编而成, 浓缩了蒙田论世、论人的精华,其中不乏警世名言名句,真正让蒙田走进中学生乃至更广大的大众读者中间。
  • 偶尔远行

    作者:周国平

    本书是著名作家周国平先生的首部“出行哲思录”,极其真实详尽地记录了他每一次远离国民的日子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忆,展现了作者执著而超脱的灵魂之旅。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采和哲思中读取智慧和超然。 书中配有近百幅周国平先生在行走中拍摄的第一手珍贵照片,南极绝美风光、欧洲风情掠影在字里行间向读者一一展示,美景配美文,读者将伴随着作者充满哲思的文字开始心灵的远行……
  • 此非日记

    作者:[英] 齐格蒙·鲍曼

    本书收入的是齐格蒙·鲍曼于2011-2012年里写下的日记式随笔,他在文中对快速流动的现代社会中民主、自由、信仰等理念所遭遇的困境作了清晰而深刻的阐述,指出它们未来衍变的可能性方向,同时他也对西方政治现实、社会学家的人文立场作了独到而令人深省的评论。
  • 沉默的视野

    作者:陈家琪

        托尔斯泰讲过一个小男孩遇见狼的故事。结局当然是小男孩逃脱了,但他事后一次又一次把遇见狼的事情讲给别人听。当他回忆、再度体验和表述遇见狼的过程及其情感经验――――恐惧、颤栗、希望、绝望等,他才把这件事情真正引入了他的视野,他本人变得和这件事有了切身的关系。当然这样说,已经超出了托尔斯泰本人对这件事的解释,更像是陈家琪的说法。用语言钩沉我们所经历的事情,
  • 渎神的节日

    作者:张志扬

  • 培根随笔全集

    作者:培根

    《培根随笔全集(插图本)(解析版)》是本散文随笔集,由英国著名作家培根所作。书本有短小精美的短文组成,每篇文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以深刻老练、沉稳有力的文字,警示世人。几乎篇篇都是警句格言层见叠出。该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 蒙田随笔集

    作者:[法] 蒙田

    蒙田(1533—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人类感情冷峻的观察家,1572年开始撰写被称为“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的《随笔集》。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知识权威和批评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由马振骋先生独力翻译的《蒙田随笔全集》曾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本版《蒙田随笔集》由译者特为我社选出,可以说三卷“全集”的精华尽入其中,真正称得上一部选目全面而又精当、译文上乘考究的蒙田随笔选本。
  • 电影之于人生

    作者:石衡潭

    《电影之于人生》是一部电影评论集(其中也包括了对一部电视连续剧和一部话剧的评论),但不同于一般电影评论家所写的,它主要不是从专业电影人的角度来作专业的分析,而是从哲学的高度来俯瞰电影里的人生。也就是说,通过电影来观照人生,剖析人生,探索人生。
  •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作者:[法]卢梭

    该书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一部经典著作,记录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剖白和总结,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该书写作于1776年秋季,作者在1778年搬到吉拉尔丹侯爵向他提供的埃默农维尔山庄的新居,仅居住了一个多月,7月2日上午在山庄散步回家后,突感不适,病情急剧恶化,来不及抢救,于11时与世长辞。这一年多“孑然一身,没有兄弟,没有邻人,没有朋友,没有可与之交往的人”的日子里,作者还在记述他散步中的“梦”。写作此文时,作者已经垂垂老矣,放弃了与敌人周旋和与命运斗争的徒劳的努力,心境恬淡,十分悠闲。
  • 思远道

    作者:陈嘉映

    在一个所相信的东西与现实相当冲突的时代,陈嘉映学会去思考。因为思考走上了刨根问底的道路,于是他成了中国现象学哲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现象学、关于语言哲学,关于感觉分析,这些文章在在体现了作者对于西方二十世纪哲学的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