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尼采与古典传统

    作者:奥弗洛赫蒂

    本书采用这样一种做法,好处昭然。通过将尼采关于古典传统的解说与另一种往往同样天才的解说平行对置,我们对他的所思所感就有了一种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那些与他的思想加以对置的所思所感也有了一种理解。由于尼采的批评兴趣惊人广泛,涵盖古典传统中的一系列主题,便为我们在本书中看到的这种比较研究提供了超乎寻常多的机会。必须承认,在这样一种选编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种任意性和主观性。一些读者会希望看到与尼采有关的这位或那位作家的讨论,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希望可能是完全正当的,但编者只能在某种局限的实践下工作。本书将这些研究汇集起来,提供给读者,但并不官称它们已经完全将一个如此广大的多重主题囊括无遗,无论在这样一种语境中“完全”意味着什么。 本书包括涉及下述时期的论文:教父时期、经院哲学、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魏玛古典主义、浪漫主义、19世纪颓废文学。在本书收集的15篇论文中,5篇曾以某种形式发表过:一篇曾作为一项更大研究的一部分以德文发表(第7篇);一篇增订甚多(第6篇);一篇曾经作为一项更大研究的一部分以英文印行(第15篇);一篇基本未加改动地重印(第8篇);一篇虽然是为本文集写的,但曾经较早面世,现经出版者许可,多少作了些变动后出现于此。因此,论文中有11篇是专为本书创作的。
  • 小窗幽纪

    作者:陈继儒

    《小窗幽记(上下)》最早刻本是清乾隆三十五年问心齐本。一九三五年,上海中央书店出版"国学珍本文库",第一辑收录《小窗幽记(上下)》,世称"国学珍本文库本"。现以乾隆三十五年问心齐为底本,参考国学珍本文库本,精心校点,以宣纸精印,出版古色香的线装本。 陈继儒(一五五八——一六三九)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主要生活于明万历、天启年间,“年未三十,取儒衣冠焚弃之”,绝意于仕进,为晚明山人墨客的领袖人物,对当时以至清初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一生著述等身,著作主要有《陈眉公先生全集》六十卷、《晚香堂小品》二十四卷等。他编写的书很多,如《太平清话》、《模世语》、《狂夫之言》等一批作品,而《小窗幽记(上下)》尤受时人喜爱。
  • 不完美的图像

    作者:[美]拉塞尔·雅各比

    乌托邦思想在今天遭到了普遍的怀疑。我们时代那些令人尊敬的知识分子,诸如汉娜·阿伦特、以赛亚·伯林、卡尔·波普尔塑造了现代反乌托邦主义并使它深入人心。更不用说那些反乌托邦小说,比如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了。 拉塞尔·雅各比对此提出了批判,他坚称,这些思想家和小说家错误地将乌托邦思想同纳粹主义及极权主义等同起来了。他进而告诉我们,事实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乌托邦主义传统,即蓝图派乌托邦主义和反偶像崇拜的乌托邦主义。前一传统强调详尽无遗地描绘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还设计出奇奇怪怪的未来之形象,几乎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反偶像崇拜的乌托邦思想家(他们是特奥多·阿多诺、瓦尔特·本雅明、恩斯特·布洛赫、古斯塔夫·兰道尔,以及其他卓越的犹太思想家)一如那些严格遵守《旧约》反对偶像禁律的人一样,既拒斥蓝图设计师对细节的痴迷,也抗拒现代图像的引诱。 在这两重区分之后,雅各比论证说:反偶像崇拜的乌托邦精神将复活冬眠中的社会政治想像力,为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了希望。我们需要学习并重返那种精神,使我们自身对更加富有想像力的未来之观念保持开放态势。
  • 傅佩荣细说孔子

    作者:傅佩荣

    《傅佩荣细说孔子》讲述了以前学习孔子,是希望考试得高分;现在学习孔子,是期盼生活有智慧。孔子的时代是春秋乱世,他的成长背景是平凡而穷困的。在一切不利因素的考验之下,孔子激发了生命的潜能,最后展现出“人”的完美典型。他的言论以及具体行动,并无神秘色彩,因而是人人可以向往与效仿的,并且只要持之以恒,也将产生让人满意的效果。
  • 美国的智慧

    作者:林语堂

    《美国的智慧》是一本通俗哲学著作,介绍了美国建国以来的许许多多的重要哲学家、作家,例如富兰克林、爱默生、梭罗、桑塔雅那等等,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生命、情感、自由、幸福、自然、宗教、幽默与讽刺、爱情与婚姻、战争与和平,等等。 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创作。在本书中,林先生挥毫泼墨,收放自如,真正体现了这一风格。阅读本书,犹如与大师面对面交谈,心灵会得到一次净化和升华。
  • 玛斯纳维启示录

    作者:(波斯)莫拉维(鲁米)

    《玛斯纳维》是莫拉维最重要的著作。它精辟地将宗教教义、教理融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中,在故事中寓有哲理,在哲理中赋予形象,内容极其丰富。因此长久以来被誉为“波斯语的《古兰经》”、“知识的海洋”,而他也屡屡被比喻为“冥想生活的夜莺”、“心灵的诗人”。
  • 自由主义

    作者:(美)杜威 等著,杨玉成,崔人元 编译

    自近代以来,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的政治思想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作为一种以自由为命名基础的“主义”,自由主义的首要关怀自然是个人自由的维护问题。然而,对于如何维护个人自由,在自由主义阵营内部,存在严重的分歧。大致说来,以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贡斯当、托克维尔、威廉·洪堡等人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持“消极的自由”观,认为自由乃是外界障碍不存在的状态,维护个人自由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少外界障碍,特别是减少国家或政府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干预,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侵害个人的各种自由权利;19世纪末以来,以格林、霍布豪斯、杜威、凯恩斯、罗尔斯和德沃金等人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NewJberalism)则持“积极的自由”观,认为自由乃是意味着自主和自立,个人自由的维护不仅在于消极地摆脱限制,更在于获得自由地去做某种事情的能力,而国家必须担负起增进个人能力之职责,尤其是要干预经济活动,构建福利社会,以使个人有更好地行使自由的能力;“二战”后,以哈耶克、弗里德曼和诺齐克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或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的基本立场与古典自由主义并无原则上的差异,它所代表的乃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作者:[法]卢梭

    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比他同时代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百科全书派人物,更富有激进性。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卢梭此书和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同是18世纪中辩证法的杰作。当卢梭同时代的一些哲学家把人类的进步设想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时,卢梭却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之下,不平等就发展到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就将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这种新的平等,按照卢梭的看法,是更高级的、基于社会公约的平等。这些思想是可贵的。但卢梭的这些可贵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思想始终是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本书的写作,就是他隐避森林深处沉思默想之所得。 本书1755年出版后,很快就有了两种德文译本。1756年和1761年又有了两种英文译本。1770年有了俄文译本。在我国,直到解放以后才有了两种译本。一是1957年吴绪译,三联书店出版,自1959年改由本馆出版的本子。这个本子是根据1915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卢梭政治著作集》译出。另一是1958年李常山译,东林校,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本子,译名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个本子是根据法国巴黎社会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勒赛克尔评注的版本译出,其中除了评注以外,还收有勒赛克尔所撰《让-雅克·卢梭》一文,对卢梭的生平、著作和思想有较详细的介绍。1962年,我馆商得法律出版社的同意,借用该社原纸型予以重印发行,并于1982年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由于李常山译本因故不再出版,我们特约请李平沤先生重译此书。 李平沤译本是根据巴黎伽里玛出版社1985年本译出,书名按照法文原名译作“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正文后面附有卢梭针对伏尔泰、费罗波里斯和一位博物学家对他这本书的批评所作的回答。
  • 和佛陀谈天说地

    作者:释见介

  • 国学基本教材

    作者:李鍌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编辑目标,在于陶铸高中学生优雅的气质,高尚的品德,并启迪人生意义,弘扬中华文化。本书选辑的篇章,以能反映中华文化精髓,培养伦理道德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标准。台湾版《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是从1963年开始编写,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不断修订而成的。这套教材很好地继承了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传统国文教材的精华,同时又能融通古今,与时俱进,富于现代气息,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典籍的精髓集于六册教科书中,为学生从文化上、精神上“做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 社会学的三种经典研究模式概论

    作者:郭大水

    通过对社会学早期经典大师的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的成对分析,本书将涂尔干(迪尔凯姆)、韦伯、托马斯的社会学思想归纳为三个经验研究模式:社会统计分析模式、理想型模式和社会实验模式。它们分别揭示出了“群体结构性力量”、“第三者导向力量”和“过程反应力量”三种特定的“社会因素的效应”。本书提出,对“社会的”的理论自觉与方法揭示,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这种社会学“侧面观”,对突破基于“实体观”而进行的“社会学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具有革命性意义。
  • 时间的革命

    作者:[美]乔纳森·邓恩

    生命从何处起源?恐龙为何灭绝?冰川期是怎样形成的?永恒的黑洞又是如何浮现在历史、现在与未来组成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中的?地球与人类的命运是要重演冰川期的悲剧,还是在岌岌可危的悬崖边上勒马回身?在本书中,作者大胆地颠覆了已有的地球物理学、人类学和生物学的观点,将奇幻的想象、精巧的构思、离奇的情节与悲天悯人的情怀结合在一起,在探寻答案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追问: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如何挥去笼罩在蓝色星球上的阴云? 目录 时间的革命 第一章 运和现在 第二章 命中注定的似曾相识 第三章 拉德人和卡尼塔人 第四章 过去之神奥南 第五章 林荫道 第六章 火湖 第七章 到努纳米城去 第八章 时间神庙 第九章 双方的诡计 第十章 秘信 第十一章 海对岸的陆地 第十二章 白色神鹰 第十三章 大爆炸 第十四章 过去和未来 思想自由史 第一章 绪论:思想自由与反对势力 第二章 自由的理性(希腊与罗马) 第三章 被囚標的理性(中世纪) 第四章 自由的曙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五章 信仰自由 第六章 理性主义的诞生(17-18世纪) 第七章 理性主义的进步(19世纪) 第八章 思想自由的辩护 译后记
  • 包容的智慧

    作者:星云大师,刘长乐

    《包容的智慧》一书的作者是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与人间佛教的开创者星云大师。一位是传媒界领军人物,一个是佛界宗师,两位作者的经历和事业看似毫无交集,但当他们就社会现状、人生态度、企业管理等话题进行交流时,古老的东方哲学与现代的都市人生呈现出完美的交融。《包容的智慧》一书,是二人关于人生哲学与处世原则对话的智慧结晶。
  • 欲望

    作者:[美] 威廉 B.艾尔文

    《欲望》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欲望的隐秘生活;第二部分是审阅科学家的发现——我们如何以及为什么形成我们所做事情的欲望;第三部分则是纵观数千年以来不同文化,包括宗教、哲学所提出的关于控制欲望方面的观点、建议。
  • 前车可鉴

    作者:弗兰西斯·薛华

    我们怎能存活呢 冬青树 《前车可鉴》是当代基督教卓越的思想家、有知识分子宣教士之称的法兰西斯•薛华博士的巨著。他深入神学、哲学、历史、社会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历史画卷:基督教的兴起、古罗马的败亡、中世纪教会的变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现代思想文化的形成及特质,并从圣经真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勾勒出一个人本之人文主义兴起并不断向神本挑战对决,然后出现各种各样妥协思潮的过程。薛华特别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描述分析了从文艺复兴全盛时期、启蒙运动时代人的意气风发到现代人的悲观绝望,指出西方文化衰落的根源乃在于身为造物的人竟企图僭越造物主的位置——这恶中最大的恶,并呼吁唯有接受上帝的启示,依照圣经真理而活,人类才有希望。 此书的英文原名为“How Should We Then Live?”,取自旧约以西结书33章10-11节:“人子啊,你要对以色列家说:‘你们常说:我们的过犯罪恶在我们身上,我们必因此消灭,(我们)怎能存活呢(how should we then live)?’你对他们说:‘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唯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此书名有中译为“我们该如何生活”,似乎远不能反映出作者所关切问题的紧迫和严重。薛华探讨的议题是关乎生命的,绝不止于生活的层面。 在书中,薛华不仅针对当时代的特征和西方思想文化甚或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意见,向现代主义同时也向后现代主义发出基督信仰的警语,亦对当时福音派教会和基督徒的生命所存有的一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三十多年后这些提醒对教会和基督徒而言仍不无助益。 薛华认为,教会和基督徒个人应该作暮鼓晨钟,就社会不公及罪恶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今天我们觉得遗憾的,是基督徒应该说话的时候,往往保持缄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爱心运用财富的问题上,基督徒三缄其口,这就与他们的身份不符了。”( 《前车可鉴》,122页)他提到历史上一些伟大的人物,如沙甫慈布利(Shaftesbury)、威伯福斯(Wilberforce)、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他们曾毫不忌讳地指斥邪恶和不义。沙甫慈布利曾努力不懈地防止矿厂和工厂的女工及童工被剥削;约翰•卫斯理斩钉截铁地反对奴隶制度;威伯福斯与其克拉朋联盟的弟兄们更是一生致力于废除英国的奴隶制度。他们在抨击反对这些社会不公和罪恶时,无不遭遇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甚至敌对,但他们却矢志不移,只因他们认定,警戒、反对有悖上帝真理的罪恶是上帝对他们的召命。在今天,“没有爱心运用财富”的种种行为似乎已然不关涉任何的不义,甚至成为时尚、高品质生活的标志为人羡慕和追求;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好象已经成为历史,却刚有“人贩子、现代包身工、黑砖窑”赫然被曝光;性革命、同性恋合法化的浪潮滚滚而来,知名女学者李银河已着手向人大提交《中国同性婚姻提案》,中国第一个公开承认自己同性恋身份的名人、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崔子恩被称亦是虔诚的基督徒......面对此等种种,我们中国的教会、基督徒似乎也是沉默的。而这种沉默不啻是在印证一种相当普遍的观点:那些关乎基督教伦理道德的教训、言论只适于用来在教会和基督徒的圈子中传布,不能用基督教的价值观衡量非基督徒。现今的中国亦是人本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大行其道。人本主义者不下是非的判断,“他们认为万有中的‘终极实在’——就是非人格的宇宙——是中性的,无所谓是非、对错、善恶,是完全缄默的。”( 《前车可鉴》,122页)相对主义者则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普遍真理,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内在特征,只有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普遍有效的道德原理也是不存在的,所有道德原理的有效性都取决于不同的文化或个人的选择。(《世界观的历史》,290页)他们均不承认有“绝对”,薛华说:“我们这一代有一个古怪的标记——唯一的绝对就是绝对地强调没有绝对。”( 《前车可鉴》,213页)因此,“个人的道德和政治生活往往武断而又反复无常。”“如果在人的思想背后没有绝对,那么,我们便无从判断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道德问题上的争论了,公有公理,婆有婆理,结果便会无止境地争论和分歧下去。”( 《前车可鉴》,138页)但是,根据圣经,“绝对”是存在的,我们可以评断某些事情是对的,某些事情是错的。薛华认为,“教会应该勇敢、清楚地就这些问题发表意见,因为这是圣经的吩咐”。( 《前车可鉴》,110页)守望的人见刀剑临到,要吹角,警戒众民。“倘若守望的人见刀剑临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剑来杀了他们中间的一个人,他虽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守望的人讨他丧命的罪”(以西结书33:6)。 其次,在薛华看来,基督徒的信仰应该是一种整全的世界观。《前车可鉴》一书就是对他所理解的基督教世界观的表述。很多人以为,基督教是和物质世界与公共生活无关的一个领域当中的一种“个人信仰”,它负责在人脆弱的时候安慰人,其他的事情还是其他的事情。很多信徒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正如诺格尔在《世界观的历史》一书中所言,他们只从教会、圣经、教义、事工、灵性、宗教,或上帝的角度来理解信仰,却没有把它理解为一种全面的、包罗万象的、整体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督教信仰本为一片汪洋,却在许多信徒心目中被缩小为一只鱼缸。因此许多信徒的生命也呈现一种“分裂”的状态,如在教会内和教会外完全是两种面貌。薛华认为,人人对事物都有一套先存的观念,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有一种世界观,虽然人自己未必能察觉得到。人的世界观是他的价值的根据,于是,也就成为他作决定的根据,“人心里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箴言23:7)。( 《前车可鉴》,15页)薛华使人们认识到,从世界观的角度理解基督教及其对立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督教不仅告诉人们如何才能获得宽恕,它还是一种整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督徒必须认识到,他们的信仰包含关于人生世事的重要哲理。(《世界观的历史》,32页)许多信徒生命表现出“分裂”性,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世界观没有完全地转变。古今中外,人无不处于各种压力之下,基督徒亦不例外。薛华说,面对压力,不同的世界观能发出不同的承受力。初代教会的基督徒之能抵抗不同的宗教混合和不受罗马文化种种坏方面的影响,就说明了基督教世界观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来自于其根基——一位无限的、有位格的神,以及他的道。在此基础上,基督徒可建立一个普遍而绝对的价值体系,也就是基督教世界观,作为其生活以及判断自身所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根据;他们可以懂得无神之人无法找到的宇宙和人类的知识,也找到个人独特的尊严和价值的真正根据。( 《前车可鉴》,18页)基督徒当如何应对当代世俗主义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的种种压力和难题呢?薛华呼吁,基督教世界观是唯一可以信赖的能够使人们摆脱世俗生活困境的选择。 福音派与当代文化表达之间似乎一直有一层看不见的帷幕,《前车可鉴》起到一种拆毁的作用,薛华在其中提供了基督徒对雕塑、音乐、绘画和文学等现代人心灵的哲学陈述的解读。薛华极其强调基督信仰是一个整合真实的信仰,与人生各个层面,无论是哲学、伦理还是艺术、社会、文化,都息息相关。把这些人生之点用基督信仰的线串联起来,便构成一面整合的真实。他是一个“见树又见林”的人。(《神学的视野》,313页)他非常强调基督徒要熟悉当时代的文化语言,否则便无法与福音对象特别是非信徒知识分子展开对谈,有效地在当代传扬福音。受薛华的影响,众多福音派信徒已经开始用基督教的观念来思考世事人生,亚斯伯里神学院的哲学家华尔斯说:“薛华的书使我对基督教的认识改观。他帮助我比以往更广泛地思考我的信仰。我的信仰演变成较完整的世界观,包含许多以前我从未清楚想过的和属灵有关联的事物。”(“薛华的异象和挫折”)我想这也正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看过《前车可鉴》一书后的感受。 薛华的这本书还提醒我们注意现代人文主义的种种陷阱。首先是圣经无误论的动摇。如果基督徒单单承认圣经中的价值体系、意义体系和宗教事物,却贬低圣经所肯定的宇宙观、历史观和具体的道德规范,或者把圣经的宇宙观、历史观和道德绝对规范放进以文化为出发点的领域,就会掉入存在方法论的窠臼。他提醒,如果把圣经打上存在方法论的烙印(不坚守圣经无误论),基督徒在所处的时代和文化中便起不了“盐”的作用,就没有真正的绝对来改善或审订文化、国家和社会。( 《前车可鉴》,249页)其次是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只求个人的安定和富足”,可说这是当今世俗社会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危险之一在于人会渐渐失去对自由和真理价值的兴趣,政治会再没有理想可言。而大多数的教会对此无能为力。因为长久以来,许多教会都只是在教导一种包有宗教术语外衣的相对的人文主义。( 《前车可鉴》,222页) 薛华还提醒,“作为基督徒,我们不单要知道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世界观会给我们知道真理是什么),而且要着意实践它,尽我们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在人生的每一个环节,尽量影响社会。”( 《前车可鉴》,250页)薛华一贯强调基督徒的信仰要能付诸实践。他认为教会不单教义要纯正,而且要能实践真理,活出神学,要有实际的社会关怀和行动。在经历一段长期的属灵危机后,薛华看见:基要信仰必须经由实际的爱来传播。“地方教会或基督教团体必须信仰纯正,但也应该是美丽的,地方团体是超自然神的标本,是在世人中间彰显实质医治的群体......多少正统地方教会,在这点上是死的,没有丝毫爱和交通的迹象。如果在地上活不出实际,等于否定了我们所表白的信仰。”(“薛华的异象和挫折”)薛华自己和妻子于1955年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一个小镇创办了一个名为“庇荫所”(L'Abri)的独立福音机构,开放自己的家,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来访者,从教授到辍学学生,艺术家到工程师,嬉皮士到家庭妇女,都在“庇荫所”留下身影。他们中多半都是寻求基本哲学问题答案,希望找到值得他们为之奋斗的人生意义和目标的年青学生和知识分子。薛华夫妇盛情地款待、聆听并与这些年青知识分子对谈,提供基于纯正信仰的各种讲座、讨论会、沙龙、音乐会等等,用真诚的答复回答他们真诚的问题,向他们见证绝对的福音真理。("L'ABRI")许多迷茫的青年都在“庇荫所”被薛华夫妇的生命所影响,在那里找到了思想的出路,知晓了人生的真谛和意义。他们的生命发生改变,跟随基督,更热爱生命和思考。薛华不但传讲真理,更活出真理。作为定位为服侍知识分子群体的教会,我们为数众多的福音对象也是造访“庇荫所”那样的迷茫青年:他们受到各样现代或后现代思潮的冲击,接受人类纯为物质世界、时间和机率的产物。多数人无法分辨是非对错,不知道人类生存的真正意义,他们的道德观紊乱,深具社会疏离感,但却充满追寻美好事物的真诚......我们无疑可以从薛华的思想和事工中觅得有益的启发。 最后,从《前车可鉴》整本书的写作特点甚至其英文书名中,我们可以一窥薛华独具特色的传道、护教方式。薛华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大前提;人存在的真实包括两方面:人本身的人性以及外在的客观世界;基督徒的大前提(1、有一位永恒而有位格的神。2、宇宙是从位格开始。3、自然是个因果的开放系统。)与存在的真实相合;非基督徒的大前提(1、没有一位永恒而有位格的神。2、宇宙是从非位格开始。3、大自然是个因果的封闭系统。)与存在的真实不相合;所以非基督徒是活在一种张力的状态中;这种张力有利于传福音。(《神学的视野》,317页)薛华非常重视,也非常善于找出福音对象内心的张力点。以《前车可鉴》一书为例,世人无不关心“如何存活”的问题,也无不从根本上被这一问题困扰。薛华要读者带着这一严肃而重要的问题与他一起踏上回顾西方文化历史的旅程,寻找问题的答案。借着对西方文化发展过程的犀利剖析,他给现代读者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他们从前辈寻索的身影中看到并反省自己的本相。薛华让现代人看到,其自身思想与现实生活间总是存在激烈程度不一的内在矛盾与冲突,现代人所抱持的种种人生世界观,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带来意义与满足,只能是加深人心灵的矛盾和困惑。薛华就是这样用他的智慧和爱心让对方深深体会自己的理念是行不通的,不能再找其他借口来防卫,不能不承认在实际的境遇中,自己的思想根本没有出路,自己实在需要改变。薛华的这种福音预工、这种护教性对话的松土工作对我们中国教会的知识分子福音事工的开展应该是极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世界观的历史》,诺格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神学的视野》,萧保罗著,校园书房出版社,2007 3."L'ABRI",Edith Schaeffer,Tyndale House Publishers,1971 4.“薛华的挫折与异象”,Michael S.Hamilton,孙以理译,《校园》,1999年4月号 (《前车可鉴》,薛华著 华夏出版社出版)
  • 超越自卑

    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

    《超越自卑》写于1932年,就是这位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书中,阿德勒博士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文描写了自卑感去争取优越感,从而获得成功的。阿德勒博士特别强调自卑感,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源头。自卑感非但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源泉。人类都有对优越感的追求,这是所有人的通性。而优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补偿。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他就会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门路,去争取优越以及完美,从而获得成功。特别是在幼年时期,在自卑感的驱动之下,人们的发展才能够持续地往更高层次迈进。
  • 秘密

    作者:罗伯特·柯里尔

    《秘密》里埋藏着一个隐藏2000多年的富有、成功、健康的秘诀,自从有人类的那一天开始,人类就开始寻找这个秘密,这个决定人类发展的终极“大秘密”。许多次它被发现过,后来又丢失了。古代的各个种族、部落也对此都有过模糊的暗示,这一点可以从古时候传来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得到证明,如阿拉丁和他的故事,或者,阿里巴巴和他的打开财富大门“芝麻开门“的咒语。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The Secret
  • 要生活得写意

    作者:〔法〕蒙田

    《要生活得写意:蒙田随笔集》共18章,其中包括论闲逸,论离群索居,论[悲伤],欲望(和感情)比命长,找不到真对象,灵魂如何迁怒于假对象,让动机裁判行为,论骗子,论口才的急与慢,论预言未来,是祸事福多凭个人之见解,论恐惧,死后才断定生前是否幸运,论哲学,即学习死亡,有人得益,必有人受损,论学究气,论人与人的差别,论睡眠,轮判断的不确定性……。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作者:让-雅克·卢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卢梭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留传后世的一部最富特色的不朽之作。卢俊在他生命最后日子里,在“再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的悲凄境况下,坦然展露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它不仅是身体的漫步、心灵的漫步,更是一次文学的漫步,它迸发出的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无数个卑污的灵魂。
  • 符号学历险

    作者:罗兰·巴尔特

    《符号学历险》是作者故世后,由其好友哲学家兼专职编辑弗朗索瓦·瓦尔选编的。这部选集不仅内容较为丰富全面,而且编造精当,便于读者系统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所以在1985年出版后相当流行,并被译成多种文字。 这部选编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叙事符号学的原理和实践,以及根据符号学方法对历史思想和现代文化进行的意义构成分析(包括古典修辞学史的构成分析)。 《符号学历险》各篇均为作者讲稿辑录,显示出师生对话的文体和风格。换言之,讲演者作为结构主义“作者”,甚至于是通过讲述过程来呈现其本人思想探索历程的,其讲课过程,也即思想创造过程,也就自然流露出任何精神创造初始阶段中所含有的探索性或“冒险性”(指对传统、主流、权威的批评和违离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