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雷蒙·塞邦赞
《雷蒙·塞邦赞》是蒙田最有代表性、最有思想价值的作品,通过对雷蒙·塞邦及其作品的畅析和讴歌,最终归结为“我知道什么?”充分展示了蒙田的思想文采、内省智慧以及深刻的怀疑论观点。该书曾受到莎士比亚、培根、伏尔泰、爱默生等文学家、思想家的极力推崇。 雷蒙·塞邦是西班牙卡塔卢尼亚医生和哲学家,1487年用拉丁语撰写了《自然神学》,试图用哲学来阐述宗教。蒙田,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散文大师,独具个性的人文主义者。历时20年完成《蒙田随笔》(《雷蒙·塞邦赞》为其中最著名的篇章)。行文旁征博引,对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历史教训等无所不谈,其思想在四百多年后仍有相当的前瞻性。西方学者称他为“近代随笔之父”、“最现代的古典作家”。 -
The Claim of Reason
This reissue of an American philosophical classic includes a new preface by Cavell, in which he discusses the work's reception and influence. The work fosters a fascin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both by augmenting his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s with examples from literature and by applying philosophical theories to literary texts. Cavell also succeeds in drawing some very important parallels between the British analytic tradition and the continental tradition, by comparing scepticism as understood in Descartes, Hume, and Kant with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s practiced by Wittgenstein and Austin. -
爱与生的苦恼
《爱与生的苦恼》是《西风译丛》系列之一,是一部融唯我主义、悲观主义、意志主义和虚无主义为一体的人生哲学著作。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也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是一切生物中需求最多的生物。当人的生命现象为人的生命意志所肯定的时候,人生就是不幸的和悲惨的。叔本华把意志在追求目的时受到的阻抑称为痛苦或缺陷,把意志达到它目的状况称为幸福或满足。在这个意义上。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暂时的。因为人的追求没有最终目的,这种生命意志决定了痛苦和缺陷是人生的本质。本译著从叔本华哲学论著中筛选出有关“爱”与“生”的精辟论稿而合成,是叔本华的哲学精髓是矛盾与真理的大集结。 -
宽容
《宽容》:美国通俗历史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名字似乎就是挑战无知、偏见和暴虐的代名词,其作品具有长盛不衰的魅力,影响了好几代中国的读者。本书是一本将悲剧用一种异常轻松幽默的语言描述出来的奇书。它所揭示的是一幕幕因为偏执和固执己见所带来的悲剧,以及众多的杰出人物为了宽容的事业所作出的非凡的努力。其中的魅力,就连他的对头、给这本书挑错儿的历史教授也不禁发出感叹:在房龙的笔下,历史上死气沉沉的人物都成了活生生的人。房龙通过这本书传达出这样一种理念:真理并不一定只掌握在某个人或组织的手中。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信仰,没有人有权力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观念强加给别人,每一个人都应当容忍或者宽容地对待和自己不相同的观点。 -
屎的历史
这本《屎的历史》(Histoire de la merde)的法文本标题中有“序言”的字样,确实,这本小册子只提供了一个框架,让人期待更多的细节分析。只是拉波特没有时间了,他在1984年死去,年仅35岁。以学术代来划分,拉波特属于1968年五月风暴那一代人,与福柯等人比,他是小字辈,主业是心理分析。作为1970年代成熟起来的知识人,对权力的批判是他一直关注的,同样贯彻于他与人合著的《民族法语: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语言的政策和实践》之中。在屎尿与权力之间,弗洛伊德是中介。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的主体性的形成与他和身体、和粪便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主体同样是权力话语中的主体,法文“sujet”兼有“主体”和“臣属”的意思,那么国家话语中的主体也是国家的臣民。与福柯一样,拉波特批判的着力处也在于权力话语。 人生于粪尿之间,是拉波特书中一再出现的句子。下体集中了人的生殖和排泄器官,两者关系复杂。婴儿性欲最初三个阶段口唇期(口欲期),肛门期(肛欲期)和性器期(性蕾期),属于自体性欲满足的阶段,此后进入俄底浦斯情结阶段,性欲的满足转向外界对象。在肛门期,粪便从身体脱离,但仍然被当作身体的一部分,婴儿把玩粪便,不觉其臭。觉得粪便污秽,对之产生厌恶,是主体意识形成的标志。如果停留在肛门期的自恋,就会出现所谓“肛门人格”,迷恋粪便。拉波特多次提到性变态者萨德侯爵,此人的名字是“虐待狂”(Sadisme)的词根,他的小说中表现出恋粪、恋尿、恋屁的倾向。同样是吃屎,真福圣女玛丽·阿拉科克尝病人的粪便,她却受到尊崇。拉波特将这两人并列,是足够辛辣的做法。他就是要绕开所谓伟大的文明,去搅一搅文明的下水道。 围绕着权力与话语,拉波特在1539年的法国找到一个切入点。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颁布维莱尔—科特莱敕令,规定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国家行政和文书的语言。在同年秋天,国王规定了要将巴黎城内牲畜迁出,并且要求各户人家修建粪坑,并且按规定处理垃圾、污水和粪便。民族语言政策与民族卫生政策是同时确立的,拉波特所关注的是两者之后的国家话语。法国这项最早的卫生政策要求各家清扫门前,把垃圾堆在墙根,并且各家都要有自己的粪坑。一个进程启动,公权力逐渐将粪便打入私领域。在语言上,一个纯洁语言的运动也开始了。国家,作为公权力,成为纯洁的化身。罗马皇帝韦斯巴芗对尿征税,他的儿子提图斯有异议,皇帝将税金拿了让他闻,问可有臭味,提图斯答曰没有,但却说其来处无可否认。金钱进了国家的金库,便洗去铜臭。将权力与大粪重新建立联系,是这本书的主旨。拉波特戏谑地说辉煌的罗马文明的精髓就是下水道,引用《尤利西斯》中布卢姆的见解,即文明到哪里便是厕所到哪里。被打入私领域的粪便进一步被个体化,归属其主人,这一进程对应的正是现代社会的个体意识。与之类似,殡葬的方式,也从乱葬过渡到个人坟墓。对于拉波特而言,粪便与尸体同是死亡的肉体,两者的个体化其实同属一个过程。而像萨德那样的变态者,迷恋粪便的另一面正是迷恋死亡,他可以将排泄物当宝物馈赠于人,也可以将喜欢的人视作粪便、死人,加以蹂躏。拉波特书中提到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坐在马桶上接见臣属是他的恩宠,如同太阳的光辉,他的大便味道也铺盖四方。 拉波特的嘲讽是毫不留情的。他举的另一个例子是中世纪神学争论中的“圣体消化成粪论”。基督教中领圣体仪式,以面包和红酒代表基督的血肉。于是,圣体经过消化变成什么便成为大问题。那些圣体消化成粪论者以《马太福音》所说的“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为依据,认为如果基督的肉身和血液在面包和红酒中成为实体,那么如果这实体被领圣体者原样吃下,基督血肉应当经历实体所承受的相同的变化。拉波特的幽默往往是通过暗示,有时过多借助言语的双关。比如他批评国家借助“按需分配”的许诺来剥夺个体,利用法文“besoin”的“需要”与“解手、方便”的双重含义轻易地转入粪便。其实,本书的题目中的“merde”,翻译成英文是“shit”,除了是“屎”的意思,还是骂人话,相当于“他妈的”、“狗屎”之类。照拉波特对罗马文明的说法,文明就是臭狗屎。这么说起来,这本书谈论着文明和权力话语的历史,其题目暗含的意思便是“狗屁文明的历史”吧。《屎的历史》一书中,涉及大量文化背景,实在是幽默得有些让人吃力。 东郭子问庄周道在哪里,庄子回答说道无所不在,在东郭子一再追问下,庄子答道在蝼蚁,在秭稗,在瓦甓,在屎溺(《庄子·知北游第二十二》)。对于多米尼科·拉波特(Dominique Laporte)来说,无所不在的是权力,而屎溺正是剖解权力之道的利器。或许我们能够模仿庄子说“权在屎溺”。 -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
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已经被攻击了很多年.在这本萨义德最后的著作中,他论述了人文主义更民主的形式--其目标是共享、解放和启蒙--仍然是可能的.深入到人文主义的思想传统中与前哲们展开对话后,萨义德提出了他的主张:"言词"是历史和政治变迁至关重要的载体,而阅读则会教会人们去不断地质疑、推翻、革新.今天已被封为圣徒的思想家是昨天的反派者.在这个日益紧密相关的世界中,作家和知识分子应当怎样承担自己新的公共角色?萨义德的答案在这本书中,它为人文主义教育和更民主的批评模式提供了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辩护. -
给莉莉的信
莉莉是本书作者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的外孙女,17岁,对世界之道充满好奇,经常向他提问:“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于是,教授写下这部专著,以30封信的形式,回答了莉莉的部分问题。身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教师,作者运用自己的丰富学识和经验,对莉莉的诘问给出了深入浅出、极富创造性的回答。 这30封信纵观人类历史,综览世界文明,笔锋的指向,从个人层面,直达哲学、宗教、政治等更宏观的畛域。莉莉的问题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考者——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不朽困惑,同样,教授的回答也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想家的可能答案。因此本书面世后,立即在英国引起巨大轰动,评论界一致认为它即将或已经跻身经典宝库,成为英国为世界贡献的又一部杰作。目前本书正被多国翻译,被认为是了解世界的必读书。 -
蒙田随笔集
本书是名家名译彩色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中的一本。该文库译者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翻译家,其译本是质量一流、影响很大、各界公认的优秀译本,代表了该名著在我国的翻译水平和译者的创作水平。每部名著都配以插图,有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的珍贵图片,也有作品情节插图。通过这些插图,不仅为读者营造出一个亲切轻松的阅读氛围,而且使读者全面、具象地理解世界文学名著的丰富内涵。《蒙田随笔集》是一部诚心之作,为家庭和个人目的而写。作品行文恣肆汪洋,语言平易流畅,旁征博引,鉴古知今,是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 《蒙田随笔集》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后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蒙田的代表作。作品内容包罗万象,融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于一体,是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蒙田以智者的眼光,在作品中考察大千世界的众生相,反思探索人与人生,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批判教会和封建制度,主张打破古典权威,充满了人性自由、科学知识的人文思想。 作品行文恣肆汪洋,语言平易流畅,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开创了随笔这一文学体裁的先河,奠定了法语作为文学语言的基础,对后世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培根,法国的帕斯卡、卢梭、普鲁斯特、法朗士等一大批文学巨匠都吸收借鉴了蒙田随笔的风格,蒙田因此被后人尊奉为随笔这一文学体裁的鼻祖。 入选英国作家毛姆开列的“真正杰作文学书”书目。 入选美国学者唐斯开列的“塑造当代文明的111本书”书目。 -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一部塑造美国气质的书,是一本决定美国人行动准则的书,是美国的半官方哲学,几乎影响了整个世界。 本书提供实用主义信仰,可能缺乏正义感和人道感。给暴徒提供武器可能是不道德的,不过对于思想,这一比喻似平也不太合适,充满中世纪的知识禁锢与审判味道。如果我们不能以极权指责柏拉图、以纳粹指责海德格尔的话,那我们也就不能以道德反动指责本书作者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对商业行为赋予的正义,对受益或受损的来说,都是一针内心的安定剂。 实用主义是美国土壤里生出的、影响最大的哲学注派,是代表美国人精神和生活方式的官方哲学。 实用主义造就了西方社会物质主义的全盛时代。 实用主义是商人、企业家和现实人生的哲学。一个人完全可以不接受实用主义,但他仍旧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实用主义反对二无分立的近代形而上学,断然弃绝了哲学的帛象与不适当之处,避开了字面上解决问题的不良态度。它趋向于具体与恰当。 实用主义把实证主义功能化,强调生活、行动、事实和效果;把知识视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效用”或“行动的成功”。 实用主义只关心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利益和报酬,不管这行动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合符原则。在实用主义者眼中,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就是谬误。 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国气质,同进影响了整个世界。 -
智慧和信仰
《智慧和信仰:周国平哲理散文》作者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在当代散文界占有重要一席,其精神价值和文学水准是那些急功近利、好为人师、胡乱解读和“感悟”生活的作坊匠们无法企及的。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者,他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 我喜欢想人生的问题。所谓喜欢想,并不是刻意去想,而是问题自己找上来,躲也躲不掉。我对人生有太多的困惑,归结起来,无非两大类,借用佛家的话说,便是色与空。色代表情感的困惑,包括爱与孤独、男人与女人、欲与情、爱情与婚姻这一类问题。空代表生命意义的困惑,包括生与死、幸福与苦难、肉体与灵魂、世俗与神圣这一类问题这两类问题,想来想去,到头来还是困惑,想不出一个清楚的结论。不过,想的好处是,在困惑中仿佛有了方向,困惑中的寻求形成了人的精神生活。因为色的诱惑,男人走向女人,女人走向男人,走进彼此的心灵,由色入情,于是有了爱。因为爱的疑惑,人类呼史世界之本相,呼唤神,由空入悟,于是有了哲学和宗教。人的精神生活正是在这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一是情感生活,它指向人,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使我们在尘世扎下根来;另一是沉思生活或信仰生活,它指向宇宙,其实质是人与宇宙之间的精神联系,使我们有了超越的追求。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轼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 发誓者竭力揣摩对方的心思,他发誓要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是他以为对方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如果他揣摩的是天上的神的心思,那就是亵渎了。 -
君主论
全书有26章。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强调有势力保护国家容易、否则难,君主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第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是君主唯一的专业。后12章是全书的重点,全面论证马基雅维里的术治理论。 马基雅维里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坚决倡导者。他认为,由于教皇和教会的存在、各城邦国家的彼此嫉妒和相互蔑视,使意大利丧失了中世纪时期在商业和贸易方面的领先地位,而且因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而倍受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蹂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急切需要趋向稳定统一秩序的政治变革。考证为了结束意大利 的分裂局面,使意大利成为一个国家,应不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可以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第80页)对于一个君主来说,不仅不必具备各种美德,而且还要保留那些不会使自己亡国的恶行。在慷慨与吝啬方 面,“明智之士宁愿承受吝啬之名,因为它虽然带来丑名但是不引起憎慨,追求慷慨之誉,则必然招致贪婪之名,而贪婪之名则使丑名与憎慨俱来。”“在我们的时代里,我们看见只有那些曾经被称为吝啬的人们才做出了伟大的事业,至于别的人全都失败了。”(第77页)在残酷和仁慈方面,君主对于残酷这个恶名不必介意,所应重视的倒是不要滥用仁慈,因为仁慈会带来灭顶之灾,“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但君主要掌握好使用残暴手段的限度和范围,即损害行为要一下子干完,对臣民的财产和他们的妻女不要染指。在守信和天信方面,君主应当效法狐狸与狮子。“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当遵守信义对自己不利或原来使自己作出诺言的理由不复存在时,一位英明的君主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但君主又必须深知怎样掩饰这种兽性,并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要显得具备一切优良品质。“因为群氓总是被外表和事物的结果所吸引,面这个世界里尽是群氓。” 在书中,马基雅维里还提出君主必须学会避免那些可能使自己受到憎恨或轻视的事情。君主必须像提防暗礁一样提防被人认为变幻无常、轻率浅薄、软弱怯懦、优柔寡断,他应该努力在行动中表现伟大、英勇、严肃庄重、坚忍不拔,使人们对自己抱有“谁都不要指望欺骗他或者瞒过他”的见解,这样才能对抗一切阴谋,坐稳江山。(第87 —88页)同时,君主为避免自己因袒护人民而受到贵族非难、因袒护贵族面受到人民的非议,就应设立作为第三者的裁判机关(议会),而用不着国王担负责任。“对于国王和王国来说,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制度更好、更审慎,再没有比这个方法更安全的了。”君主务必把担带责任的事情委诸他人办理,而把布惠施恩的事情由自己掌管。一位君主必须依靠他的行动去赢得伟大人物与才智非凡的声誉。当一位君主公开表示自己毫无保留地赞助某一方或反对另一方,他也会受到尊重,采取这种态度明确的办法总是比保持中立更有用处。另外,一位君主必须表明自己是一个珍爱才能的人,起用有才艺的人们,对于各个行业中杰出的人物给予荣誉,激励公民在职业上能安心地从事其职务,给人民以欢乐。君主对待臣下一方面要使他感恩戴德、分享荣誉、分担职责,另一方面要避开诌媚者。总之,君主不应相信命运,要使自己的做法符合时代的特性,完成“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的伟业。 -
诸子集成(全八册)
《诸子集成(繁体竖排版)(套装共8册)》汇集了先秦到汉魏六朝「诸子」著作二十六家的注释本或校本共二十八种。原书由国学整理社纂辑,抗旧战争前由世界了书局排印出版。本局曾于一九五四年、一九五六年及一九五九年用原纸型几次重印。原书收录梁启管子评传、麦梦华商君评传、陈千钧韩非新傅和韩非子书考,与全书编辑体例不一致。 《诸子集成(繁体竖排版)(套装共8册)》收集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子书,计22家28种,其中不少书有较好的注释,有的甚至有两种注释。《诸子集成(繁体竖排版)(套装共8册)》是一部资料集中而完备的丛书,多年来为古代哲学、文学、历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者提供了方便。 -
百喻经译注
《百喻经译注》是对《百喻经》的译注。《百喻经》共九十八篇寓言,加上卷首引言和卷末偈颂,概称“百喻”。鲁迅先生对此经极为称赏,曾两度出资助印,并亲撰题记。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
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
德里达的根本性贡献,在于他以一种极端的态度抨击了西方的文化传统,即使这一批判并不像德里达认为的那样有力,至少这一批判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西方的文化传统,暴露了西方文化传统的某些虚弱之处。德里达对语言本身的思考的价值,也远 远超出了他对言语、模糊性问题,作了一次全新的把握。另外,德里达的解构方法论也同样是极具启发性的。正如德里达所说:“正像理性守护着思想那样,某种疯狂最终也守护着思想。” -
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
2000年圣诞节,我坐在乔治王岛上的一间屋子里。我的窗口面对着一个海湾,海上有两座山峰,峰与岸之间,大海向远方的海平线伸展。我看这景色已经看了一些日子了,我看着山峰的积雪渐渐融化,从全白变成褐白斑驳,右侧那座小山已是全褐。于是我对自己说:现在,你应该开始写你的那本书了。 你写过一些书,但没有一本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写的。在出发之前,你们这个名为人文学者南极之行的活动已经在媒体上广为宣传,人们都知道你们这几个人文学者要到南极去写书,无数的眼睛盯着你们。你曾经说,写作如同女人受孕和分娩一样,是应当避开别人的眼睛,在秘密中进行的。那么,现在你竟变得如此不知羞耻了吗? 当然不。虽然写书的决定不是我作的,可是,这本书怎么写,写什么,决定权在我自己。不管到机场送行或凑热闹的有多少人,也不管同行的有多少人,我仍然只能作为我自己走向南极。南极也许会给我一些新的体验,但不会把我变成另一个人,去做我过去不屑做的事情。我不会不停地通过媒体提醒国内的读者,让他们时刻记着我在南极,向他们絮叨一些凡人琐事,把这当做新闻,发表一些老生常谈,把这当做思想。唉,即使在南极,只要人群聚集,也有太多的凡人琐事和老生常谈。 这么说,尽管是在媒体的喧闹声中出发,尽管有许多人与你同行,你的内心依然是安静的,你的灵魂依然是独自走向南极的。是这样吗? 我希望是这样。一个人无论要去什么地方,他的灵魂必须独行,否则他虽然身体到了那个地方,也不能说他真正到过了那里。我当然不愿意只在表面上到过一次南极。我的行装里有一本《圣经》,是我带到南极的惟一的书。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常常需要和我的上帝交谈。一个人的灵魂要去他的上帝那里,也是必须独行的,这是我虽然读《圣经》却不是教徒的缘由。 按照计划,我们在乔治王岛上总共要居住两个月。最初的兴奋已经过去,我对这里的环境和生活状态已经大体了然,因而我的灵魂的眼睛也好像找到了自己的视角。于是我对自己说:现在,你可以开始写你的那本书了。 -
中国思想史论
《中国思想史论》收作者流传甚广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三书。《古代》一书提出“实用理性”“乐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以之贯串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中国思想的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认为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辨的;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有机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影响至今;庄子、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上学具有重要价值,以及明清时期政教合一传统已开始动摇,等等。《近代》、《现代》两书则通过叙说思潮和人物,或明或暗地提出了救亡压倒启蒙、改良优于革命、民粹主义道德主义的入侵马克思主义等等论点,以及对严复、章太炎、鲁迅、20世纪中国新文学、现代新儒家等作了具有作者独特风格的分析评论。本书文本曾不断引起强烈反响,至今未绝。 -
智慧日记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全部的价值就在于思想。我们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宇宙包容并吞没了我们。由于思想,我们却包容了宇宙。思想成为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它一定得具有出奇的缺点才能为人所蔑视,然而它又确实具有这些缺点。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的伟大啊!思想由于它的缺点又是何等地卑贱啊!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