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推理的迷宫

    作者:[美] 威廉姆·庞德斯通

    本书搜集了经典的思想实验和哲学沉思,这些问题触及逻辑推理和语言的终极界限。作者庞德斯通向读者证明,它们不是脑筋急转弯那么简单,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涉及密码学、决策论、亚原子物理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
  • 权力,身体与自我

    作者:黄华

    福柯的思想对包括女性主义布什的当代人文科学产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有着巨大的影响。从女性主义批语角度研究福柯的理论,尤其是福柯的话语理论、权力理论和性理论,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书从20世纪末发生在西方女性主义内部关于福柯思想的论争入手,系统地论述了福柯思想发展不同阶段的理论特点和女性主义学者对于福柯思想的批评、改造和利用。该书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将论争双方比喻为对话的双方,以对话的开始、高潮和延伸贯穿全书,在当代西方文论转型的背景下凸现女性主义理论嬗变的轨迹。
  • 人类的愚蠢历史

    作者:芬斯特

    《人类的愚蠢历史》讲述不要去亲响尾蛇的嘴。从飞机上跳下来之前背上降落伞。如果你要去抢银行的话千万别带上你的狗。这些看上去是再明显不过的做法,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仿佛是一个同响尾蛇亲嘴的种族。
  • 艺术的终结

    作者:(美)阿瑟・丹托

    本书的写作起源于哲学发动的两场对艺术进行剥夺的运动。作者试图解说有关艺术和阐释、艺术和哲学、艺术和历史意识的主题,其目的是要表明:我们已进入一个后历史的时期,对艺术不断的自我革命的需求现已消失,阅读此书就像阅读一部独立的哲学史话。
  • 鬼谷子详解

    作者:陈蒲清

    《鬼谷子详解》内容简介:鬼谷子这个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是一个真实而又最具有神秘光环的人物。他的著作《鬼谷子》,是一部有独特价值而又最富于神奇色彩的书。《史记·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说鬼谷子是苏秦和张仪的老师。《隋书·经籍志》在“纵横家”类著录了《鬼谷子》三卷.注解说:“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史记》和《隋书》认为鬼谷子是隐居在鬼谷的一位研究游说之术的隐士,生活在战国时代没有留下真实的姓名。这说明鬼谷子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魏晋时代,道教把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列为经典。东晋初年葛洪《抱朴子·遐览》列道教经典137种,其中就有《鬼谷经》。后来,道教进一步把鬼谷子列为道教的洞府真仙,号称“玄微真人”;甚至说他出生于黄帝轩辕氏时代,历夏朝、商朝、周朝三代,随老子西出函谷关;东周时代,重返中国,隐居鬼谷,培养弟子数百人,在人问数百岁,后来不知所终。后代关于鬼谷子的传说越来越多。明朝冯梦龙所编著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第87回至90回,就讲了他收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为徒弟的故事。还有的书说他带领徒弟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又说九天玄女是他的师妹,如此等等。这就给鬼谷子笼罩上了神秘的光环。研究《鬼谷子》,首先必须弄明白《鬼谷子》的写作时代。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今本分为内篇12篇与外篇9篇。有的学者怀疑《鬼谷子》是一部伪书。我们经过认真考证认为:《鬼谷子》内篇除了《符言》篇可能是从《管子》混入的以外,其他11篇都是先秦时代的著作,其写作者是鬼谷子先生及其弟子们。西汉大学者刘向,在《说苑·善说》中就已经引用鬼谷子的关于游说之术的话语,引文长达百字。可见至少《鬼谷子》的某些内容在西汉时代已经流行了。而且,《鬼谷子》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都具有先秦著作的特点。
  • 哲学之树

    作者:庞思奋

    本书呈现了一门为期12周的哲学入门课程,这门课旨在开启人们的哲学兴趣,发展个人思考哲学论题的独特视角,帮助初学者唤起、表达并批判自己的洞识。作者将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和西方哲学探讨的重大问题严密地编织在循序渐进的讲授之中,并不时打破欧洲中心的视角,站在中国哲学的角度进行反观比较,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对哲学的理解。全书既有课堂的机智灵活,又有行文结构的科学严谨。作者庞思奋博士在本书中充分展现了其哲学家的禀赋以及哲学教师的教授智慧,并在融合东西方哲学遗产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信本书不仅会在中国广受欢迎,它也会吸引全世界的众多华人。之所以会相信这一点,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发现,中国人一旦在西方的语境中接受教育,最终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哲学传统不是很有价值,而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研究哲学的方法,它能使读者超越东西方之间的表面的差异。因为我们在这本书里看到的哲学,是某种对全人类而言共同的东西——只要我们正确地看待它。
  • 三月的哲思

    作者:史作柽

    真正的爱,就是一种解决。假若我们经历了一种爱的场合或境遇,回来之后,使我们心灵里面有所不满、遗憾,或不完整,那就是没有真正的爱在其中完成着了。相反地,真正的爱是以直接的行动使我付出全部,然后他也以行动付出全部,这样两相合起来,刚好是一种完整,那便是一种解决。而真正的解决,就是一种升扬、提携与生命之向前的延展,否则心中便只有抱憾,并陷入无所自解之境了。同样地,不但两人之间的爱是如此,生命的爱亦然。它是一种解决,也是一种完整的付出,甚至它不需要从对方获得,因为它自体便是一整体的生命。所以对于生命的整体者来说,付出便是一解决,它无需其他,也永不抱憾。
  • 四维旅行

    作者:[英] R. L. 普瓦德万

    《四维旅行》以清晰、睿智的语言,激发我们倘徉在那众多的疑惑和悖论中间:时间与空间是我们经验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我们经历的最大困惑。时间有起点吗?宇宙之外还有空间吗?当万物停止了运动,时间还会继续吗?空间能空空如也地存在吗?时间旅行可能吗?时间可以倒流吗?空间存在第四维吗?作者从科学、历史和文学中找来大量的实例,让我们深切感受了寻常的时空观念引发的疑难,鼓励我们为了自己去思考那些问题。
  • 走近爱因斯坦

    作者:[美]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具有深邃洞察力和独立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本书选录了爱因斯坦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言论(不包括一般读者不易读懂的物理学论文),以及反映他一生各个时期活动的图片。他的闪耀着理性之光而又有震撼力的文章,他的坦荡淳朴和平易可亲的形象,对于每个以真善美作为人生追求的读者,都会是一种精神享受。 爱因斯坦的思想使人开了眼界,也开了心窍,在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在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80年代中期,报上曾公布当时大学生爱读书籍的调查,《爱因斯坦文集》名列其中。时过境迁,当今青年人关注的热点已经转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真善美是人生的永恒的追求,爱因斯坦的思想和品格对后人必然有永恒的价值。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可望唤起人们对作为一个人的爱因斯坦的关注。这本小书就是希望能在这方面贡献一份力量。
  •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作者:Hannah Arendt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definitive work on totalitarianism, this book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any study of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al movements. Arendt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recognize that Nazi Germany and the Soviet Union we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rather than opposing philosophies of Right and Left. “With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Hannah Arendt emerges as the most original and profound-therefore the most valuable-political theoretician of our times” (New Leader). Index.
  • J. S. Mill

    作者:John Stuart Mill

  • 與神對話III

    作者:尼爾.唐納.沃許

    《與神對話》共分為三部曲,總共花了六年的時間才完成。三部曲涵蓋的題材非常的廣博精深,從人與人的關係說到宇宙的結構、生與死、婚姻與性、精神與宗教、工作與志業、罪與罰,甚至教育、經濟、政治、社會,以及如何將我們的神性表彰出來──因為神性就是我們的本性。 《與神對話》裡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我們自己的《與神對話》,跟自己的內在智慧接觸,找到我們自己內在的真理。
  • 与神对话

    作者:尼爾.唐納.沃許

    一個結過五次婚、有九個小孩的男人,在他個人事業最不順遂時,神來之筆,「寫」出了這本「驚世之作」。在這本書裡,神透過作者「直接的」和你一起討論你所有生命與生活中各個層面上的問題:「人的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是否永遠也不會有足夠的錢?」「我到底做過什麼事,活該要有如此不斷掙扎的一生?」「如果真有萬能的神,這世界怎麼還會有這麼多的災難?」相信每個人都曾經問過這類的問題,但是卻往往無解。現在,所有這些問題都將一一的得到回應了。 在這些對話中,神還對這地球提出了有關社會的、教育的、政治的、經濟的和神學等各方面的革命性建議,是我們所未見過甚至極少想過的。這些對話,既迷人又騷亂,既具挑戰性又有提昇力。 迷人是因為這些話的深度與廣度令人喘息;騷亂是因為它們向我們顯示了自己和全人類的面目;有挑戰性是因為它們激勵我們,要我們比以前更成長,激勵我們成為一個新世界的淵源;提升則是因為神認為這一切都是有希望的,可以做到的。 即使我們不相信這些資料是真的自「神」而來,然而誠如作者所說的:「我無意說服,你信不信,我都無所謂。我只不過在分享而己。」所以重要的是這份資料的價值性,是它所帶給我們的洞見,對我們的喚醒力,讓我們重新點燃了新的生命欲望,對我們在此地球上的生活,產生更有效的推動和改革。
  •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作者:Susan Sontag

    One of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modern life is that it supplies countless opportunities for regarding (at a distance, through the medium of photography) horrors taking place throughout the world. Images of atrocities have become, via the little screens of the television and the computer, something of a commonplace. But are viewers inured -- or incited -- to violence by the depiction of cruelty? Is the viewer's perception of reality eroded by the daily barrage of such images? What does it mean to care about the sufferings of people in faraway zones of conflict? Susan Sontag's now classic book On Photography defined the terms of this debate twenty-five years ago. Her new book is a profound rethinking of the intersection of "news" art,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contemporary depiction of war and disaster. She makes a fresh appraisal of the arguments about how pictures can inspire dissent, foster violence, or create apathy, evoking a long history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in of others . . . http://www.susansontag.com/regardingpain.htm read an excerpt http://www.susansontag.com/regardingpainexcerpt.htm
  • 第二性

    作者:西蒙波娃(SIMONEDEBEAUVOI

    本書主要分為二卷,在第一卷,主要是從宏觀面來討論婦女的處境、權力及地位的變化,以女性群體的角度去討論婦女問題。作者先討論生物學、精神分析學、以及歷史唯物主義對女人的看法,從而解釋所謂「真正的女性」這個概念如何形成。文中揭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還以斯湯達和D.H勞倫斯等五位作家為例,說明西方文學對婦女的態度。 在第二卷中,主要從微觀面的研究描述了各個年齡階段、各種類型女性的生理、心理以及處境的變化。 作者沿著從童年到老年這條生命的發展軌跡,以各類婦女(女性同性戀者、妓女、戀愛中的女人或情婦、修女、獨立的女人或職業婦女)為對象,大膽的探討了女性的個體發展史。 「女人是形成的,不是生成的。」這是波娃在這本書中的一句名言;他告訴女人:原來女人是可以有選擇的;而選擇必須建立在深刻的自覺、足夠的勇氣、以及自信與努力之上。
  • 西西莉亞的世界(新版)

    作者:GAARDER,JOSTEIN 著/ 林

    西西利亞病得非常嚴重,只能躺在床上也許沒多久可以活了......耶誕節時,天使艾瑞兒來到西西利亞的房裡。天使不曾有機會談論「生命」這回事,他很想知道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是什麼感覺,想嘗嘗食物的滋味,以及血液竄流全身血管的感覺。 經過幾次的對話,他們之間有了共同的協定:西西利亞向天使形容當人的感受,天使告訴西西利亞當天使的體會。沒有特意宣揚宗教教義,也無需討論天使是否真實存在,只是藉由天使與西西利亞所提出的問題,讓您自己去思考生而為人的價值。
  • 青蛙城堡(新版)

    作者:喬斯坦.賈德 著/ 丘光 譯

    情節部份可分兩條線來看︰虛幻夢境(主線)與現實生活(副線)。前者是主角在夢中發生一切事件的串連;後者則用主角內心獨白陳述。文中主角小男孩克里斯多福莫明其妙地做了個連續的夢,這個夢中處處反映現實生活,現實的不滿與不安更在夢中發洩出來。 情節的發展是依這兩條線時而交錯編織而成的。副線很簡單卻斷斷續續,是講克里斯多福與媽媽、外公、英格里姑媽、卡蜜拉表妹之間平凡生活的關係。 有一天媽媽應邀去法國朋友的城堡中作客,去沒幾天,小男孩的外公卻死於心臟病,由於克里斯多福怪媽媽沒帶他一起去法國城堡玩,而連帶把外公的死歸咎於媽媽。小男孩相當愛外公,對媽媽不能諒解,對生死別離也不知所措,因而深陷憂愁迷惘中。 而主線夢幻情節相對的豐富許多,雖然引用相當多童話中的既有題材、情境、人物形象,會令人想起「白雪公主」或「愛麗絲夢遊仙境」等耳熟能詳的童話,但作者並非一味抄襲,而是在一種玩笑/模仿的寫作技巧情況下,做某種程度的創新。接下來就來看看夢裡的情節步伐是如何走。 賈德是以樂觀的態度來面對這個世界,對未來滿懷希望。而他喜用童話的形式寫小說,除了本身的嗜好外,無非是要吸引更多讀者的目光,尤其青少年階層是特別為作者所關愛的一環。
  • 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

    作者:Roger-Pol Droit,德瓦

    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呼喊自己的名字,你邊喝水邊尿尿,跟著螞蟻動,並凝視一隻鳥的死屍,或是尋找一種藍色的食物,稱讚一位陌生女人很美……。首先,你得將「我」視為另一個人,把世界當成幻覺,並以時間做誘餌,把形同薄紗般的語言給徹底掏空。透過最簡單而純粹的日常體驗,感受如何從現實界剝離。你將發現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裡,潛藏著無數令人驚異的哲思。它可能是一種冥想,接近於玩樂消遣,或是某種顛覆及思辨,甚至什麼都不說、不看、不聽、不想,但依舊是十足感官的。每一項體驗的過程不同,也沒有固定的結論,但你終究會有一些答案,並且體驗到:我們厚實擁抱下的世界,其實是如此輕盈而澄透的。 作者簡介: 德瓦(Roger-Pol Droit) 法國當代哲學家、國立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研究員,《世界報》專欄作家,訪談過二十世紀諸位哲學大師,如Michel Foucault,Umberto Eco,Paul Ricoeur,Claude Levi-Strauss,Jacques Derrida,Pierre Bourdieu,Jurgen Habermas等。著有《哲學家俱樂部》(La Compagnie des Philosophes)。 本書曾榮獲「法國電視評論獎」(Prix Essai France Television)(由法國最有名的讀書節目「猛浪譚」(Apostrophes)主持人Bernard Pivot主導的獎項),並榮登法國暢銷書排行榜(Livres Hebdo以及L'Express)前十名。
  • On Bullshit

    作者:Harry G. Frankfurt

    One of the most salient features of our culture is that there is so much bullshit. Everyone knows this. Each of us contributes his share. But we tend to take the situation for granted. Most people are rather confident of their ability to recognize bullshit and to avoid being taken in by it. So the phenomenon has not aroused much deliberate concern. We have no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bullshit is, why there is so much of it, or what functions it serves. And we lack a conscientiously developed appreciation of what it means to us. In other words, as Harry Frankfurt writes, 'we have no theory'. Frankfurt,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moral philosophers, attempts to build such a theory here. With his characteristic combination of philosophical acuity, psychological insight, and wry humor, Frankfurt proceeds by exploring how bullshit and the related concept of humbug are distinct from lying. He argues that bullshitters misrepresent themselves to their audience not as liars do, that is, by deliberately making false claims about what is true. In fact, bullshit need not be untrue at all. Rather, bullshitters seek to convey a certain impression of themselves without being concerned about whether anything at all is true. They quietly change the rules governing their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so that claims about truth and falsity are irrelevant. Frankfurt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bullshit can take many innocent forms, excessive indulgence in it can eventually undermine the practitioner's capacity to tell the truth in a way that lying does not. Liars at least acknowledge that it matters what is true. By virtue of this, Frankfurt writes, bullshit is a greater enemy of the truth than lies are.
  • 獄中書-致妻子奧爾嘉

    作者:瓦茨拉夫.哈維爾

    哈維爾總統是西方國家讚譽「最具人性主義色彩」的領導人。他運用智慧和創造力,與獄方鬥智角力,突破嚴厲審查,深入談論著人的存在、內心世界、信仰的性質、人的責任感等,發掘出沉潛心靈深底的吶喊。 了解哈維爾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閱讀這些寫獄中的信,許多信件中有著對身體狀況和個人心境極其細節化的細緻描述。他那一板一眼的生活要求,他對友人的掛念和對友情的緬懷,他那與生俱來的靦腆,他感嘆著自己「基本上是一個社交型的人,而寫作是一年最孤獨的事..」,他那喜歡的朋友、充滿對朋友的惦念、渴望和友人相聚的天性,都使我們如晤其人地感受到一個真性情的哈維爾,一個看似隨和、實則固執──擇善固執的哈維爾。通過言些信件,我們將深切感受到,對於一個身陷囹圄的人,家人的信件、妻子的探監、友人片言隻語的問候,甚至輾轉抵達的遙遠喜訊,都不可或缺,這一切是多麼的重要。 (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