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隐喻
《隐喻》以诗的语言为宗旨,广泛涉及宗教学、神话话、民间文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进行崭新的理论阐释,运用史料精当公允,理解之深刻、判断之精妙让人叹为观止。 -
西西弗神话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
谈美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具振聋发聩之用,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
Sophie's World
在线阅读本书 When 14-year-old Sophie encounters a mysterious mentor who introduces her to philosophy, mysteries deepen in her own life. Why does she keep getting postcards addressed to another girl? Who is the other girl? And who, for that matter, is Sophie herself? To solve the riddle, she uses her new knowledge of philosophy, but the truth is far stranger than she could have imagined. A phenomenal worldwide bestseller, SOPHIE'S WORLD sets out to draw teenagers into the world of Socrates, Descartes, Spinoza, Hegel and all the great philosophers. A brilliantly original and fascinating story with many twists and turns, it raises profound questions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
猫的哲学
两只流浪小猫偶然来到一座乡村宅院的门口,主人出于好心收养了它们。年复一年,小猫长成了两只漂亮的母猫,突然有一天,它们开口对主人说起话来…… 这也是一个寓言故事,跟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一样,只不过交流不再局限于人类之间。在这里,猫——这个最受欢迎的宠物——讲述了它们部落的神秘历史,从它们的发源地古埃及,经过古代、中世纪一直到现在的美国。小说为我们描述了猫类世界的哲学与宗教,历史与传说相混杂,光怪陆离,充满奇思妙想。 -
玻璃球游戏
||《玻璃球游戏》译后记 BY 张佩芬 黑塞的晚年作品《玻璃球游戏》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虽然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出现,却不是普通字面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它用一系列象征和譬喻编织起一种哲学上的乌托邦设想,虚构了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后未来世界的寓言。然而,作者的意图并非故弄玄虚,诚如德国女作家露易莎·林塞尔所说:“黑塞在希特勒时期之转向乌托邦,恰恰不是一种逃避态度,而是用语言作武器让人们得以自由地呼吸在超越时间的空间之中,得以成为自觉抵制恶魔的觉悟者。”(见《试论〈东方之旅〉的意义》)黑塞本人对此也有一些纯朴而谦逊的自白,援引两段如下:“这位滑稽可笑的人想做些有益的、无损人类的、值得期望的好事,……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明天可能即将遭受摧毁的世界上,他却如此细心雕琢组合、推敲自己那些小小词汇,因为他的作为与那些今天盛开在全世界一切草地上的白头翁、樱草花以及其他绚丽花朵的情况完全相同。它们生长在世界上,也许明天即将被毒气窒息,今天却依旧小心翼翼地孕育着自己的花瓣和花萼,不论是五瓣,四瓣或者是七瓣,不论是光边的或者是锯齿形的,永远认认真真地把自打扮得尽可能美丽。”(见《致儿子马丁信》)“一是构筑抗拒毒化以卫护我得以生存的精神空问,二是表达悖逆野蛮势力的精神思想,尽我所能加强在德国本土进行反抗和固守阵地朋友们的力量。”(见《致罗多夫·潘维茨信》) 作者从一九三一年开始构思此书,到一九四三年全书问世,整整用了十二年。意味深长的是,《玻璃球游戏》的创作和希特勒的暴行几乎同步,最终黑塞赢得了胜利,第三帝国生存十二年后于一九四五年灭亡人玻璃球游戏测于一九四六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黑塞曾在一系列文章,尤其是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章里表达过自己最新的想法:要建立一种超越惯常好与环概念之上的新道德意识,要对一切极端对立事物用统一眼光予以观察。事实上,早在第一次大战炮火正酣之时,黑塞目睹“爱国”概念竟是沙文主义的土壤,自己还因反战而被诬为叛国,就已撰文表白这一重要思想:“我很愿意是爱国者,但首先是‘人’,倘若两者不能兼得,那么我永远选择‘人’。”三十年代后,随着希特勒倒行逆施的变本加厉,黑塞的想法也逐渐成熟,最终凝结成象征性的《玻璃球游戏》一书。作者借主人公克乃西特之口说:“流尽鲜血后,人们渴望理性,卡斯塔里应运而生”,而以综合世界上一切知识为宗旨的玻璃球游戏便是这个卡斯塔里精神王国的至高无上成果。 在《玻璃球游戏》问世前,黑塞于一九二七年出版了人们称为“精神自传”的《东方之旅》,这位试图从东方取经的西方人经过漫长年代沉思后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病根在人性,而不在物质文明,因而书中东方旅行者们的信条是一种超越因袭观念的世界性或曰宇宙性思想:“我们的目标并不局限于一个国家,也没有任何地理限制,而是寻求灵魂的故乡和青春,它们无处不在,却又处处皆无,它们是一切时代的统一体。”《东方之旅》的主人公为探索人生真谛而加入了一个以“从东方寻求真理”为宗旨的秘密盟会,并在参与盟会组织的多次“探索真理的旅行”后,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他必兴旺,我必衰颓”。《玻璃球游戏》的扉页献词不同寻常:“献给东方旅行者”。《东方之旅》和《玻璃球游戏》两部著作间的亲缘关系不言而喻。 一九三二年,黑塞写了书前格言草稿;一九三三年写了引言草稿;一九三四年发表了后来成为附录的《呼风唤雨大师》;一九三五年发表了后来成为小说主人公学生时代创作的大部分诗歌;一九三六年发表了后来成为第二篇附录的《忏悔长老》;一九三七年发表了后来成为第三篇附录的《印度式传记》;一九三八年始写玻璃球游戏大师传,该年写完《感召》、《华尔采尔》;一九三九年完成《研究年代》、《两个宗教团体》;一九四零年写完顺命》、《玻璃球游戏大师》;一九四一年写了书中最重要的诗歌《阶段》,并完成其余章节;一九四二年写完结束章《传奇》。一九四三年,瑞士出版了两卷本《玻璃球游戏》第一版。一九四五年,黑塞著作出版人彼得·苏尔卡普侥幸从纳粹集中营生还,获得盟军颁发的战后德国第一张出版许可证后,立即着手《玻璃球游戏》的出版事宜,一九四六年,《玻璃球游戏》终于在德国问世。 关于《玻璃球游戏》的成书过程,我们还想交代一个情况。黑塞原本打算写一系列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克乃西特传,却未能如愿,第四篇人物传记半途而废,小说里是这么描写的,事实也同样如此。情况正合荣格的一句名言:“不是歌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世界上并无人能够摆脱自己历史的局限。黑塞为塑造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英雄,只能编织乌托邦,在虚拟的未来世界里施展自己擅长的浪漫手段,于是子虚乌有的玻璃球游戏大师脱颖而出,而原本与之并列的英雄人物们统统退居一边,成了附录。 《玻璃球游戏》不是一部容易阅读的书,却与黑塞其他较易理解的作品一样,不仅在德国,而且在世界范围长期受到欢迎,译者就读过不同时代的各种评论文字至少百篇以上。一九七七年时,为纪念黑塞百年诞辰,在作家出生地德国南部小城卡尔夫举办了黑塞国际研讨会,与之同时,德国学者马丁·法弗尔主编出版了一本《赫尔曼·黑塞的世界性影响》,孰料一发不可收,研讨会成为定期性的活动,迄至一九九七年已举办八届之多,《黑塞的世界性影响》也不得不于一九七九年出版第二卷,一九九一年又出版了第三卷,遗憾的是,法弗尔于一九九四年逝世,否则当有更多续编问世。译者曾读过这三本《影响》和二、七两届国际研讨会的文集,体会到黑塞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作家的强大精神力度。黑塞作品的力量来自作者综合融汇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创造性才能,也来自他永不停顿仰望高处以成为“人”的渴望和信念。这里就各类文字中涉及《玻璃球游戏》特殊价值的内容稍作介绍,例子虽少,但也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托马斯·曼在为一本英文版黑塞集撰写的序言中说:“我羡慕他高出一切德国政治的哲学上的超越感”,因为“他的精神故乡又特殊地归属于东方智慧的庙堂”;六十年代末,美国曾掀起黑塞浪潮,除了反对越南战争等政治原因,还与美国作家亨利·密勒的推崇和宣传密不可分,经过密勒渲染的“欧洲佛”导致成千上万美国青年追随“圣黑塞”,恰如罗伯特·容克为弗克尔·米夏尔斯主编的黑塞文集《良心的政治》所写序言中形容的:“很少有哪一个个人能够挣脱自己等级的局限,美国的反文化群发现了黑塞,并开展了一场视他为先驱者的运动,这场运动对经历过上千年转折的人类按照另一种目标进行了深思,而且推荐人们去试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一种远远超出日常政治的、幻想的、未来的政治”;加拿大学者乔治·华莱士·费尔德在介绍加拿大的黑塞接受情况时,高度评价第一个发掘出黑塞著作里大量中国思想的华裔学者夏瑞春所做的开拓性工作:“这一重要成绩使黑塞作品具有全新前景,使它远远超出了德国浪漫派的轨迹,提高了它的音调以及地方性局限。”德国批评家、出版家西格弗利德·翁塞尔特则撰文说:“正是由于黑塞的作品不提供解答,不开列药方,正是由于描写了发展历程,才使他的作品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他的主人公们总是时刻准备着启程去往新的生活领域,去进行新的探索,向着永恒全新的目标。因为就连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处于一种启程状态,也还在探寻着新的目标”,“希望这种‘生活的召唤’(《玻璃球游戏》中语)对您也始终永无穷尽。” 黑塞一生热爱东方文化,尤其偏爱中国古代思想,从一九一一年开始直至逝世,五十多年未曾中断对中国的论述工作,正如他在一封致读者公开信中所含:“我努力探索一切信仰和一切人类虔诚善行的共同之处。究竟有什么东西是超越一切民族差别之上,有什么东西可以为所有种族和每一个个人所信仰和尊敬。”《玻璃球游戏》便是这一种探索的最重要著作,作家努力熔铸世界文化于一炉,以寻求不同文化融和途径,其中尤以涉及中同的内容为最多,全书从头至尾不断写到中国,引言里有“中国语言”、“中国古代圣贤”、《吕氏老秋》和中国古代音乐等,正文里则更进一步,竟然计自己化身为“中国长老”,向主人公传授中文、中国书法和《易经》等,最后,甚至把玻璃球游戏的高峰定位于“中国屋落成庆典”。然而,托马斯·曼却提问道:“难道还会看不见他的出版人和编辑者工作中所表现的世界博爱精神多少带着特殊的德国味道么?”另一个德国学者基尔希霍夫则干脆说: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中国人,却没有中止成为西方人,嗯,甚至是一个许瓦本人。” 是的,仅仅统计和罗列书中比较明显的中国事物,也许还不算太难,译者也曾就此写过若干文章,但是要想完整概括作者融会贯通不同文化后的再创造,却是难而又难的,即使只是剖析其中涉及中国的内容。本书译者局限于知识和能力,虽多次努力尝试,迄未成功,因而这里仅能就个人认识略谈一二。一是书的开头(书名、献词、格言)和全书结尾(克乃西特之死)所呈现的宗教性热烈精神追求;二是黑塞用自己独创的“双极性”视角描述主人公一生历程所展示的“会通和合”观点。 书前献词、格言与书尾死亡图景密切呼应,“死亡”是献词精神的实践:“他必兴旺,我必衰颓”。主人公最终抵达归宿:“灵魂的故乡和青春”,如格言中所述“向着存在和新生的可能性走近一步”。黑塞用“死亡”表达的宗教性精神追求,引起过无数误解,作者曾为此向一位朋友作过专门答复:“一个柏拉图式的梦,它不是一种永恒有效的理想目标,而只是一种使自己和已知世界相对的可能性。”(见《致罗勃特·法西信》)这段话立即让我联想起另一段类似的话,那是马丁·布伯尔在《论道家学说》里的论点:“这种永恒的道是对一切表象存在的否定,它也被称作为无。生非始,死非终,时空中的此在无限无终。生与死不过是‘无见其形是谓天门’的出入口,‘无门者,无有也,圣人藏乎是’。”原来,外国古人柏拉图和中国古人庄子早在几千年前便己有几近相同的精神追求,而黑塞所为则像他谈到自己与浪漫派先辈施雷格尔和诺瓦利斯的关系一样:“我的目标不是改善世界或提高思想,而是继续发扬他们所寻求的东西。” 小说主人公童年时就受到西方古典音乐和谐完美境界的触动而感悟,从此走上一条寻求自身完善的道路,翘首仰望过中国的和世界的无数思想先驱者,历经他对西方和东方无数文化范畴的内心体验后,一次又一次在相对集中发现共同的中心思想,于是一次又一次获得“唤醒”,走上新的阶段,最后为了一个新人的成长,无畏地迎向死亡。小说结局是开放的,老师和学生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黑塞的一种对立面互相依赖的思想。 黑塞式的“双极性”观点是《玻璃球游戏》的重要基本要素,贯穿于主人公的一生。我们中国人一眼便看出黑塞的观点:“一个正确的、真正的真理必然容许被颠倒。凡是真实的事物,其反面也必然是真实的。因为每一条真理都是站在某一特定极点上对世界所作的短暂观察,而凡是极点无不存在相对极”(源自中国道家自然哲学和《易经》太极图像)。事实也并不尽然,一位前苏联学者卡拉勒斯维里就为:“由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所组成的生活发展链条,是永无尽头的,这就是黑塞的信条,它反映了黑格尔的一个基本观念”,而黑格尔也是小说主人公景仰的先驱者之一。倘若说,十九世纪黑格尔的辩证哲学也许多少得益于他所读过的中国古代思想著作,那么主人公从青年时代就非常崇敬的另一位德国古人,基督教早期僧侣约翰·阿尔布莱希特’本格尔(1687-1752)则肯定没有读过任何中国书籍,然而他提出的综合不同思想使之相辅相成的见解,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之道,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黑塞借主人公之口说:“本格尔所力图达到的并不仅仅是各种学科和领域的并列研究,而是寻求一种有机的相互关系,他已启程探找一种共同的公分母。而这正是玻璃球游戏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写到这里,不禁想起歌德的一句名言:“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对西方、东方古人的梦作过再思考后的产物,他把各种貌似对立的文化打成一片,混成一团,创造出现代人的梦,赋予旧事物以新生命,让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思想,尤其是古老的中国思想在当代西方文化里得到延续和新生,好似架起了一座沟通东西方的魔术桥梁。《玻璃球游戏》无疑是黑塞对德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作出的特殊贡献。 -
Sophie's World
《苏菲的世界》一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Book Description A page-turning novel that is also an exploration of the great philosophical concepts of Western thought, Sophie’s World has fired the imagination of readers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more than twenty million copies in print. One day fourteen-year-old Sophie Amundsen comes home from school to find in her mailbox two notes, with one question on each: “Who are you?” and “Where does the world come from?” From that irresistible beginning, Sophie becomes obsessed with questions that take her far beyond what she knows of her Norwegian village. Through those letters, she enrolls in a kind of correspondence course, covering Socrates to Sartre, with a mysterious philosopher, while receiving letters addressed to another girl. Who is Hilde? And why does her mail keep turning up? To unravel this riddle, Sophie must use the philosophy she is learning—but the truth turns out to be far more complicated than she could have imagined. Amazon.com Wanting to underst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the universe isn't the province of ivory-tower intellectuals alone, as this book's enormous popularity has demonstrated. A young girl, Sophie, becomes embroiled in a discussion of philosophy with a faceless correspondent. At the same time, she must unravel a mystery involving another young girl, Hilde, by using everything she's learning. The truth is far more complicated than she could ever have imagined. From Publishers Weekly This long, dense novel, a bestseller in the author's native Norway, offers a summary history of philosophy embedded in a philosophical mystery disguised as a children's book-but only sophisticated young adults would be remotely interested. Sophie Amundsen is about to turn 15 when she receives a letter from one Alberto Knox, a philosopher who undertakes to educate her in his craft. Sections in which we read the text of Knox's lessons to Sophie about the pre-Socratics, Plato and St. Augustine alternate with those in which we find out about Sophie's life with her well-meaning mother. Soon, though, Sophie begins receiving other, stranger missives addressed to one Hilde Moller Knag from her absent father, Albert. As Alberto Knox's lessons approach this century, he and Sophie come to suspect that they are merely characters in a novel written by Albert for his daughter. Teacher and pupil hatch a plot to understand and possibly escape from their situation; and from there, matters get only weirder. Norwegian philosophy professor Gaarder's notion of making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accessible is a good one. Unfortunately, it's occasionally undermined by the dry language he uses to describe the works of various thinkers and by an idiosyncratic bias that gives one paragraph to Nietzsche but dozens to Sartre, breezing right by Wittgenstein and the most influential philosophy of this century, logical positivism. Many readers, regardless of their age, may be tempted to skip over the lessons, which aren't well integrated with the more interesting and unusual metafictional story line. Author tour. From School Library Journal YA?From the opening Goethe quotation to the closing discussion of the big bang theory, this is an extraordinary, exciting, provocative book that has been a bestseller in Europe. Gaarder presents a didactic history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as part of a fictional mystery story that both pulls readers along and breaks up the "heavy" explanations into manageable parts. Yet the plot is itself a philosophical conundrum, not resolved until the aftermath of a hilarious, disturbing garden party in celebration of both Midsummer's Eve and the 15th birthday of the protagonist, a suburban Norwegian teenager. And even then, the mystery, like the human mystery, is not really resolved, and leaves readers wanting to know more. Gaarder pulls off the difficult feat of blending philosophy and entertainment in a way that will capture YAs' interest and make them eager to explore further. Judy McAloon, Potomac Library, Prince William County, VA From Library Journal This novel has already been a best seller in Scandinavia and Germany, and though it is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the prototypical American best seller, it should also do well here. The framework of the story is the receipt by a 14-year-old girl of mysterious letters that present her with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from the pre-Socratics through Jean-Paul Sartre. After reading them, Sophie is prompted to ask questions and to think analytically. She also tries to discover their source and other manifestations, such as the puzzling postcards a Norwegian UN soldier in Lebanon sends to his nearly 15-year-old daughter. Adults and mature teens will appreciate the mystery as well as the philosophy lessons found in this first novel by a Norwegian high school philosophy teacher. Recommended for most collections. Ann Irvine, Montgomery Cty. P.L., Md. From AudioFile Have you always wanted an overview of philosophy but never had the time to pursue it? SOPHIE'S WORLD is the answer. It contains an abbreviated survey of Western philosophy. Kitt Weagant reads 15-year-old Sophie's part in wonder-filled tones, sparkling with inquisitiveness. Jacob Needleman reads Alberto Knox, the philosophy teacher, who presents the philosophy in bit-sized pieces. His voice is slow and steady, phrasing the sentences for easy comprehension. The second tape contains music, which separates the story from the discourse and is often distracting. Nonetheless, SOPHIE'S WORLD will aid the listener in discovering the secrets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M.B.K. From Kirkus Reviews What if we were all just characters from a book written by Major Albert Knag as a philosophical present for his daughter Hilde's 15th birthday? This is the question that Sophie Amundsen must ask as she tackles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in what begins as a personalized correspondence course for which she never signed up. Coming home from school one day, Sophie finds questions in her mailbox, followed by typewritten pages about philosophy. She also gets strange birthday cards apparently intended for a Hilde Mller Knag in Lillesand, whom she has never met. Through these unusual circumstances, Sophie embarks on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with Alberto Knox--a middle-aged mystery man in a beret--only to discover that she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fictional heroine of a novel (called Sophie's World) about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Hilde, on the other hand, whom we meet halfway through the book, appears to be a real girl whose father has written a novel entitled Sophie's World. She in turn learns about philosophy by reading about Sophie's study of philosophy, never suspecting that she is merely a character in a book--Sophie's World--written by a philosophy teacher named Jostein Gaarder to teach teenagers the beauty of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is long, self- referential novel (to use the word loosely), Gaarder presents philosophy in a clear, cogent way, using Sophie's and Hilde's experiences to illustrate his points. The reader who is expecting something other than a creative textbook, however, will be disappointed. Maybe Gaarder can fool Norwegian youths into learning philosophy, but savvy American kids won't be so easily hoodwinked. Index. (Philosophy/Fiction. All ages) Midwest Book Review Sophie, a Norwegian schoolgirl, is anticipating her fifteenth birthday when a card arrives in the mail asking the question: Who are you? With her unorthodox and mysterious mentor Alberto Knox, Sophie ponders the great questions of Western philosophy (ranging from the pre-Socratic Greeks to Jean-Paul Sartre) in this fascinating, humorous work. Ideal listening for teens and adults of all ages. Book Dimension length: (cm)20.9 width:(cm)13.9 点击链接进入中文版: 苏菲的世界 -
战争飞行员
飞行是圣艾克絮佩里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本书描写作者和他的战友执行一次危险的低空飞行侦察任务,记载了他眼中的田园、山野、敌机、燃烧的村庄、狙击的炮火、流离失所的难民等等战争中的景象,通过对以人至上的文明的探究,领悟到战争、失败和死亡的深意。 和圣艾克絮侃佩里的其他作品一样,本书以雄奇壮丽的情景而著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惊心动魄。 -
Nausea
In this novel, Antoine Roquentin, an introspective historian, records the disturbing shifts in his perceptions and his struggle to restore meaning to life in a continuing present and without lies. This is Sartre's first published novel and his first extended essay on existential philosophy. -
謀殺理性批判
內容大要 1803年,普魯士王國的柯尼斯堡發生了一連串的殺人命案,動機不明,一時之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一位年輕檢察官在哲學大師康德的安排下前來調查,將康德批判哲學的原則運用在刑事辦案上,循著犯罪現場留下的蛛絲馬跡,追到人類理性的邊緣,腳下是人心深淵的無盡黑暗。真相,總是令人膽顫心寒…… 歐洲哲學發展到十八世紀,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理性主義兩大傳統涇渭分明:前者以洛克、休謨為代表,認為人心有如一張白紙,全賴後天的經驗形塑;後者有高唱「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兒,認為經驗不足恃,確定的知識都來自理性。 兩派相持不下,話不投機,幸好出了個康德,歐洲哲學才有轉機。這位日耳曼哲學家以一人之力完成「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不但融匯調和了兩大哲學派別,整個十九世紀的德國哲學家,沒有一個不受康德影響。甚至二十世紀語言哲學的維根斯坦、存在主義的沙特、現象學的胡塞爾,乃至當代哲學巨擘哈伯瑪斯、羅爾斯,都在回應康德哲學提出的課題。 《謀殺理性批判》的作者高明之處,是在歷史的空隙中架構了一個飽滿又鮮活的虛構世界。一般人對康德的印象流於刻板沉悶:一個終身未娶的哲學教授,一輩子沒離開過柯尼斯堡,生活極為規律,一絲不苟到城裡的居民可以用他出門散步來對時。 但是作者卻勾勒出一個有血有肉的康德:瘦小而精明的老者,睿智又充滿好奇心。同時也提醒了讀者,康德所處的乃是一個非常動盪的歐洲:啟蒙理性澆灌出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也孕育了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崛起摧毀了貴族階級,也把歐洲帶入腥風血雨之中。 理性主義走到非理性的暴力,是理性最大的嘲諷。康德沒有活著見到十九世紀的歐洲轉而走到理性的對反面,投入浪漫主義、乃至潛意識的懷抱。但讓人好奇的是,康德在1790年就已完成龐大哲學體系的建構,窮盡理性範疇的探討,難道到他去世的這十四年間,沒有想過再跨一步,探索非理性的黑暗深淵? 《謀殺理性批判》正是玩味了這個可能性,頗有康德「第四批判」的意味,只是康德這部哲學巨著不純然是哲學的思辨,而是一連串以人命與鮮血為代價的人性實驗。 整個柯尼斯堡都是康德的哲學實驗室,作者用非常詭異的方式謳歌了「敢於求知」的啟蒙精神! -
伟人之旅
在他们的保护人和情人德毕内夫人的资助下,卢梭、狄德罗和格里姆开始了他们的意大利之行,佣人朗贝尔沿途护驾。对这次旅行,这三位法国名人讳莫如深,他们想掩盖什么呢?佣人朗贝尔发现,他在旅途中看到的卢梭和狄德罗与他们在历史上的光辉形象截然不同。是朗贝尔在杜撰故事,抑或是他这个小小佣人揭露了历史谎言? 《伟人之旅》具有启蒙时代斑斓的语言、不羁的言行、自由的思想和闪光的智慧,书中的对白、人物形象和城市画面相当精彩,极富有想像力。 -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A narration of a summer motorcycle trip undertaken by a father and his son,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becomes a personal and philosophical odyssey into fundamental questions on how to live. The narrator's relationship with his son leads to a powerful self-reckoning; the craf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leads to an austerely beautiful process for reconciling science, religion, and humanism. Resonant with the confusions of existence, this classic is a touching and transcendent book of life. This new edition contains an interview with Pirsig and letters and documents detailing how this extraordinary book came to be.This P.S. edition features an extra 16 pages of insights into the book, including author interviews, recommended reading, and more. -
Moby-Dick
A century and a half after its publication, "Moby-Dick" still stands as a literary classic. A novel of adventure the story of a madman pursuing an unholy war against a creature as vast and dangerous as the sea,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ocial commentary populated with several of the most unforgettable characters in literature. This edition features French flaps and deluxe packaging. -
阿特拉斯聳聳肩
◎聯合推薦 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盧郁佳 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黃春興 名作家/成英姝 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沈雲驄 專欄作家/林濁水 PChome網路家庭集團董事長/詹宏志 中廣流行網「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蘭萱 ◎一出版即成為打破美國出版史上銷售紀錄的超級暢銷書,至今長銷不墜。 ◎2009年打入Amazon暢銷榜前20名,另外兩種平裝版本也打入前100名。 ◎蘭德著作共銷售2,500萬冊,每年售出80萬冊以上。 ◎安潔莉娜裘莉、布萊德彼特、金凱瑞、葛林斯班、雷根、希拉蕊柯林頓——他們都是蘭德的超級粉絲! ◎繼《聖經》之後對當代美國人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2007.10.11《華盛頓時報》《阿特拉斯聳聳肩》五十周年專題報導:1957年10月發生兩件重大事件,一是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其次則是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出版了。 ◎2009.1.9《華爾街日報》專題報導:這本小說在52年內從虛構變成現實! ◎出版逾半世紀後再度成為當紅話題的奇蹟之書,繁體中文版首度面世! 美國銷售超過1,000萬冊,目前每年仍售出約20萬冊,2009年前七週銷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甚至在歐巴馬就職期間,全美各媒體都在報導歐巴馬上任消息的情況下,打敗歐巴馬最新自傳;而今年前四個月銷售已超過去年一整年。 除了傲人的銷售記錄,1985年成立的「蘭德協會」(Ayn Rand Institute),過去七年共送出了超過百萬冊蘭德著作給全美高中教師與學生。 「我以我的生命以及我對它的熱愛發誓,我永遠不會為別人而活,也不會要求別人為我而活。」 如果所有的思想家和創造者都罷工了,這世界會變成怎樣? 如果肩負地球的阿特拉斯神,有一天不堪長久的負荷, 聳聳肩拋下地球一走了之,那麼地球的命運又將會是如何? 本書於1957年出版,一出版即成為打破美國出版史上銷售紀錄的超級暢銷書。根據1991年美國國會圖書館與每月一書俱樂部的票選,選出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本書的影響力僅次於《聖經》。有人說美國精神就等於耶穌加上蘭德,不了解蘭德,就無法真正了解美國精神。 有個男人說他要停下這世界的發動機,他辦到了。 這個令人震驚的故事,百萬字的史詩鉅作,不論是內容幅度之廣,或驚人的懸疑性,都將打破你以往所有的閱讀經驗。這是個推理故事,但卻不是肉體的謀殺,而是人類精神的謀殺與重生。 在近未來的世界裡,美國是世上碩果僅存的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塔格特鐵路公司的副總裁達格妮,是位積極進取、聰明漂亮又野心勃勃的企業家,她亟欲挽救搖搖欲墜的公司,過程中卻不斷遭受政府的不當作為,最終導致全國經濟崩潰,災難頻傳。更詭異的是全國有能力的企業家和員工,竟然一個個相繼退出職場,或從地球上人間蒸發。 此時,所有人都開始尋找十二年前突然神秘消失的那位天才工程師,期待他帶來解救世界的方法…… 本書融合了愛情、懸疑、推理、科幻、災難、甚至槍戰打鬥,情節高潮迭起,場面浩大;包括上流階層的宴會、名車華服豪宅,災難場面如火車事故、飛機墜機、油田燒毀、全世界的銅礦在同一時間爆炸、鐵路大橋斷裂、美國各地群眾暴動、方圓數百里的建築物瞬間化為烏有;感情戲如三男一女的多角戀情、激情床戲,甚至最後男主角被裸體刑求的橋段等等,都是好萊塢電影的最愛,已由獅門影業公司籌備改編電影中。 小說一開頭從「約翰.高爾特是誰?」這句永恆的問句開始,蘭德發現了完美的藝術形式,來表達她對人類存在的看法,以及她獨特的哲學。《阿特拉斯聳聳肩》讓蘭德不僅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也使她成了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 出版逾半世紀後再度成為當紅話題書 2008年發生的金融風暴,以及美國政府的紓困方案,宛如模仿本書中的場景,使這部52年前的長篇小說再度成為當紅話題書,今年年初以來長踞Amazon文學書排行榜第一名,引起英美各大媒體熱烈報導。 《華爾街日報》首先建議歐巴馬政府的所有官員與美國國會議員,都應該讀這本書,好加速擺脫當前的經濟危機;《經濟學人》則做了一項調查,發現過去三年,只要美國政府介入市場,這本小說就會狂賣。其他如《紐約時報》、《華盛頓時報》、《芝加哥論壇報》,英國的《衛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等,都有專文報導。 小說史上最長的演講 日劇《Change》裡面,木村拓哉打破日劇紀錄的22分30秒演講已經夠長了?在這部百萬字小說的長篇篇幅中,有一場主角約翰.高爾特的演講,長達六十幾頁,實際朗讀需時三個半小時! 關於這段演講,當初藍燈書屋在出版前,總編輯海登曾力勸蘭德刪改,但就是無法說服她刪一個字。藍燈書屋發行人貝內特.瑟夫決定親自出馬搞定,跟海登說:「叫她來見我,我馬上把問題解決掉!」蘭德過來找他,用犀利的眼光看著瑟夫,他說:「艾茵,沒人願意讀那些,你在前面已經重複三四遍了,而且這個演講佔了幾七十頁,你必須刪短。」蘭德不動聲色地看著他,說:「你會刪《聖經》嗎?」於是瑟夫投降了,一字不刪地保留了下來,變成我們今日看到的小說史上最長的一段演講。 -
西夏的苍狼
本故事中的苍狼也来自那老山深处。 这苍狼,跟历史上有名的黑水国有着极深的因缘。 黑水国黑将军的故事,是西部历史上很炫目的一团亮光。据说此人修证极高,有大定力,其英魂千年不散,一直眷顾着西部。只是其精魂的载体,必须借助苍狼之助,才能生起大力。本书讲的.就是黑将军及其后裔与苍狼的因缘。那苍狼,是藏獒的祖先,它来自远古,兴于西夏,王气十足,神勇无比。据说,那西夏苍狼扑向大宋士兵时,像降临的黑夜一样不可阻挡。 本书的后面,就讲了黑将军及其子孙与苍狼的因缘。 我故事里的女人叫紫晓。她是一个广东东莞的客家女子。在某个很偶然的机缘里,她跟我相遇了,并进入了我的小说。 本书中有一个歌手,一个女子。那歌手,一直在寻找他歌中的永恒。那女子,却在寻找苍狼。这两种寻找,在某一天相遇了。于是.西部历史和岭南文化,便撞击出生命的传奇……黑喇嘛城堡山的神秘、黑寡子遭雷殛的魔幻、黑歌手寻觅后的超逸、东莞大杂院的世相百态,在本书中皆有精彩展现。书中描写的秘境,更是神奇难测.充满象征,魅力无穷,令人神往。 雪漠推出新作《西夏的苍狼》 2011年1月,作家出版社推出雪漠新作《西夏的苍狼》,它是继被称为充满了想象力和思想深度的魔幻之作《西夏咒》后的,另一部时空交错、现实与梦想缠绕、用肉体与灵魂共建“乌托邦”的故事。 相较于《西夏咒》,《西夏的苍狼》融入了更多现实生活,使形而下之器与形而上之神有了一个阶梯。它通过一个东莞女子寻找西夏神獒的后裔“苍狼”,引出了西部的黑歌手,据说他是西夏黑水国黑水将军的精神载体,一直以某种独特形式的存在,一代代地完成着他对慈悲的誓约。 作家出版社称:“相传,黑将军是西部历史上的一位英雄,其英魂千年不散,一直眷顾西部。只是其精魂的载体,必须借苍狼之助,才能生起大力。本书讲的,就是黑将军及其后裔与苍狼的因缘。那苍狼,是藏獒的祖先,它来自远古,兴于西夏,王气十足,神勇无比。据说,那西夏苍狼扑向大宋士兵时,像降临的黑夜一样不可阻挡。”“本书中有一个歌手,一个女子。那歌手,一直在寻找他歌中的永恒。那女子,却在寻找苍狼。这两种寻找,在某一天相遇了。于是,西部历史和岭南文化,便撞击出生命的传奇。……黑喇嘛城堡山的神秘、黑寡子遭雷殛的魔幻、黑歌手寻觅后的超逸、东莞大杂院的世相百态,在本书中皆有精彩展现。书中描写的秘境,更是神奇难测,充满象征,魅力无穷,令人神往。” 在25万字的小说中,雪漠通过两位主人公的灵魂求索,写出了一段历史传奇。西夏黑水国的黑将军,在蒙古大军的围攻之下,国破城亡,但因子孙却逃入祁连山中建立了一个神秘的乌托邦,并以其独有的文化凝聚力传承千年。其传承者,久经千年的历史风雨,而不改其梦想。但因其传承上的某种断裂,该文化似一线烛火,虽传承千年,却难以发扬广大。黑歌手其当代传人,他一直想将其文化发扬广大。他用他的一生心血去寻找老祖宗传说中的娑萨朗净土,为此他历经千辛万苦,却发现他找到的圣地,其实是家乡的另一个翻版。令人沉思的是,凉州的歌手在寻找圣地娑萨朗的同时,娑萨朗的歌手也在寻找圣地凉州。 由于时代浪潮的冲击,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旧的价值体系在巨大的社会变革面前坍塌,而新的价值体系正在建立,灵魂的焦渴与现实的挤压都在叩问这片古老的土地。本书便试图写出东西两种文化的巨大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灵魂求索。 小说远离了时下常见的那种表面化叙事方式,用洋溢着生命能量的灵魂流淌,兼以巨大的寓言色彩,提示了人类在追求梦想的旅途中的许多秘密。 在作者传神的笔下,东西部文化竟然在某个历史性的点上神秘地契合了,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西夏的苍狼》既是一个寓言,也演绎了人类的终极梦想。 -
小约翰
《小约翰》内容简介:作者用简单透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的天堂,揭示的却是有关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流露出欧洲文人特有的思辨天赋,对启发孩子的心智、培养他们对生活和自身的思考来说,确是一本好书。 《小约翰》完成于1887年,《小约翰》以隐喻象征的笔法,揭示关乎人生理想、意义、价值与责任的沉重主题;主人公小约翰苦苦寻求那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的经历,某种程度上正是人类心智成长历程的缩影。小说看似写孩子的,但即便是在大人的世界里,那些追问和思考,仍可谓是深刻的哲学;有时候,这种追问甚至是非常黑暗和绝望的。 -
尼采的最后一个梦
尼采是一个哲学家要探究的人物,尼采是一个文学家要表现的人物。自从尼采去世后,关于尼采的书不计其数,然而用小说的形式描绘尼采的生活经历,阐述尼采思想的书却不多见。因而德国作家约阿希姆·克勒的长篇小说《尼采的最后一个梦》于2000年在德国一出版,就很快引起文坛瞩目,备受读者青睐,引来好评如潮。柏林《图片报》的评论赞誉说:“小说的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尼采的思想却得到了再现,这就是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 小说的作者约阿希姆·克勒是一个研究尼采的学者,1952年出生,1977年获博士学位,出版的重要著作有《查拉图斯特拉的秘密》(1989)、《尼采和科西玛·瓦格纳》(1996),这两部关于尼采的专著已被译成11种文字,受到理论界的高度评价。《尼采的最后一个梦》是他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学者拿起笔杆子写小说,把研究课题变成文学素材,内容常常干巴巴,缺乏生动的情节,但是克勒的《尼采的最后一个梦》却避免了这两个毛病,他将事实和虚构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编织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发噱的故事,即便对尼采不屑一顾的人读起来也会津津有味。 小说以尼采患病期间和精神崩溃前后的生活和事件为主要线索,人物均为真实人物,他们的对话是作者根据他们的思想加工而成。只有在真实需要的前提下,作者才会离开真实。 小说以尼采弥留之际的场景揭开序幕。1900年8月25日,在魏玛尼采的寓所里,备受肉体和精神折磨的尼采躺在病榻上,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将装满鸦片液体的小瓶子送到嘴边。他顿时昏昏沉沉,陷入梦境之中,做了他平生最后一个梦。在梦中他又回到意大利的都灵,住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他的巨作《权力意志》上。这本书是他哲学思想的殿堂,相比之下,其他的作品都只能算是前厅。每当他漫步在都灵的拱廊上,他的思绪都会异常活跃。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迅速拿出妹妹准备好的纸和笔,把他最新的思想记录下来。有一次他漫步街头,看见一个养马人在残酷地虐待一匹马,精神顿时崩溃。他的老朋友奥佛贝克教授听到消息赶来帮助他,把他送进了巴塞尔的精神病医院。在这里,他受到院长维勒的冷嘲热讽,受到主张男女平权的德鲁斯科维茨夫人狂热的追求,受到忠实的信徒默比乌斯盲目的追捧,他的四周围满了好奇的人,听他在癫狂中发出惊世骇俗的呼喊:“上帝死了!”他在精神恍惚中常常吐出闪耀着哲理光辉的呓语。给他带来震撼的是他自己的思想,这些反映他的哲学观、人生观、文学观和美学的思想,如同闪电击打着他,注定他的命运是险恶的。在小说的尾声中,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将刚刚印刷完毕的《权力意志》展现给尼采的追随者,然而这时尼采已经停止了呼吸,尼采人生戏剧的幕布也就拉上了:“演出到此结束,超人死了。” 作者克勒用高超的写作技巧演绎了尼采富有戏剧性的命运,巧妙地用虚构的情节将尼采的语录、信件和历史文献串联在一起,让人感觉不出文献和虚构之间有拼凑的地方。他的叙述风格独特,毫不做作。从他的小说中,我们能感觉到他对尼采的哲学著作有着很强的把握能力、分析能力和领悟能力,他善于把哲学思想加工成情节,把它们同文学的场景融会在一起,通过外部的现象、事件和生活环境,进入尼采人格的内心层面,揭示尼采哲学思想的真谛。读一读《尼采的最后一个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尼采的生平,而且还能认识尼采的人性和他的精神世界,对解读尼采的一些重要著作,如《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肩啊,这人》等不无裨益。 -
武林的黄昏
小木匠独孤羊因破解了谜题而入十三剑门,机缘巧合之下学得久沉梦境的神秘武学,却在争夺不周山武林盟主之位一战中败北。随着蜀山与十三剑门的矛盾爆发,盟主总坛久埋的秘密被公诸于世,原本已退隐的她却卷入了武林三百年来中惊天动地的剧变…… -
虚伪的生命
奥古斯丁主教作为基督教圣徒以学识、品行、对基督教义的贡献,在西方宗教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但是,作家贾德偶然获得的一份书稿却显示,这位圣哲是个假道学伪君子。 本书在欧洲引起极大争议,因为,昔日情人芙罗莉亚写给主教的这封长信中不只描写两人往日缱绻情景、令人遐思的欢爱,并进一步揭露奥古斯丁种种谎言、性关系混杂、始乱终弃的过去。他抛弃私生子与元配,以至于幼子夭折,想以《忏悔录》涤清罪孽,而对自己一生最大的罪孽却绝口不提。 奥古斯丁钟情于宗教,却对最亲密的人做出最无情的事。芙罗莉亚不仅彻底否定他的诚信,甚至立誓终生不受洗。 在皈依的同时,却做出最大的背弃——宗教,究竟是渡化众生,还是拂逆人生? -
国王、贤臣和弄臣
这是一本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世界各主要宗教的通俗读物,故事开始于国王和他的两个臣子的三个莫名其妙的噩梦。这三个梦是上帝圣灵的昭示还是灾难到来的征兆,或是天神对芸芸众生的怜恤?为了揭开谜底,他们决定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世界宗教擂台大赛,从而为他们的国民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仰。于是,世界五大宗教及无神论组织代表纷至沓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无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