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克尔凯郭尔

    作者:[德]沃得

    目录 父亲——或信仰 求学时代 创作 惊世骇俗的人或与教会的纷争 克尔凯郭尔与我们的时代 年表
  •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

    作者:迪尔克·克斯勒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主要内容: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影响了从历史学到法学众多学科的学者们,尤其对德国近现代和当代法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在“当代德国法学名著”丛书中收入《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的原因所在。 韦伯著作的覆盖面非常广,涉及各个学术领域。他通晓西方历史和文化,也对世界其他地区作过广泛地考察研究。《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在介绍韦伯生平的同时,试图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画,将韦伯一生著作的不同学术特征展现出来,并把韦伯不同时期的与方法论问题有关的论述从各部著作中提炼出来,单独加以评述。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共分5章:第1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韦伯的生平。作者认为,只有首先了解不同时期各种生活经历对韦伯的影响,才能确切地理解韦伯著作的不同内容特点及他的学术发展的脉络;第2章分5节分别介绍韦伯的各部著作;第3章介绍韦伯的方法论理论,以及对韦伯的方法论理论的各种理解;第4章,韦伯著作的时代影响;第5章,韦伯对当代和未来社会学的重要意义。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适合我国大学法律院系大学生、研究生阅读,也适合法学院教师、法官、律师等参考。
  • 大儒王阳明

    作者:周月亮

    《大儒王阳明》讲述了王阳明——融诸学于一体,集各家之大成,创心学,平乱党,辞章、兵学、仙佛,无不涉猎。继孔圣、孟圣之后的又一儒家圣人。外以史实文字记载以追求实叙,内以体现阳明心性功法以彰显心学,清谈漫话,平铺直叙,用最简朴的语言,从人性的角度贴近神圣化了的王阳明,感受活生生的明代大儒王阳明之成败得失,体会融儒释道精华的心学之力量及其韵律。
  • 勘誤表:審視後的生命

    作者:喬治·史坦納

    出生於法國巴黎的猶太裔學者,喬治?史坦納(George Steiner )是當代知名的文學批評家兼作者,曾在耶魯、劍橋及哈佛等大學擔任教職,專精於比較文學和翻譯理論,畢生著作等身,探討議題涵蓋哲學、語言、文學經典,以及閱讀方法,並啟發了對大眾文化的研究。史坦納在學界的傑出表現使他屢次獲獎,包括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榮譽會員以及法國政府榮譽團騎士級獎章。 史坦納於將近七十歲高齡時寫下散文形式的自傳《勘誤表》,以時間為主軸,回顧他曾關心過的種種議題,作為檢視其一生成就與遺珠之報告。他從幼時學習經驗談起,隨著自己的成長歷程,一步步談論他曾關心過的重要議題,包括猶太人和非猶太人之間的關係、音樂的永續存在、衍申自巴別塔故事的語言以及翻譯問題、對當代政治與社會的評論,以及如師亦友的師生關係。史坦納以其思想議題之旅行為主軸,整理出他在人生中各個時期所啟發的種種哲思,讓讀者更明瞭史坦納在等身著作背後的寫作動機。書中也再次統整史坦納的思想精華,對於未接觸過他的讀者來說,《勘誤表》無疑是一窺大師風采的最佳導覽自傳。 史坦納為自傳下的書名,《勘誤表》,其實包含了深層的意義。一方面,史坦納的學術批評生涯一直都在勘正被批評對象的錯誤,例如他在本書第七章中指出,聖經中的巴別塔事件並不是對人類的詛咒,而是使得人類擁有不同語言的天賦恩賜,使得人類的經驗、思想、感情以及概念因多語能力而更顯豐富且具創造力。另一方面,寫作自傳讓史坦納得以誠實面對一生作品中未盡完善之處,並對在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雙親、教師和朋友致上謝意與敬意,故他以勘誤表一詞為名,盼能校正生命中的錯誤和遺憾。 「海德格曾說:『思想偉大者必犯大錯』。而 『思想渺小者』,同樣會犯大錯。」史坦納在自傳《勘誤表》中整理先前所勘他人之誤,同時也勘自身之誤,可說是用心良苦。
  • 萨特:荒谬人格 (精装)

    作者:李杰

    萨特揭示了世界的荒谬和人生的虚无,而本书则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大师人格的荒谬。本书既阐述了萨特的荒谬哲学,也写了萨特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经历,写他与波伏娃的惊天动地的爱情,写他不倦的写作生涯,写他走上街头领导学生运动,写他主持"罗素法庭"对不可一世的美国进行道德审判……。或许,他的经历正向我们展现了他的哲学。
  • 沃尔特·本雅明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

    沃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德国著名思想家,被誉为欧洲真正的知识分子,其罕见的才华和悲剧的人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与众多对本雅明思想系统综合的学术研究不同,本书以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本雅明的历史哲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反形而上学理论的狂欢式结合为根本动力,犀利的笔锋直接本雅明本人的灵魂深处,不仅对本雅明的巴罗克寓言、作为文化客体的商品、弥赛亚式革命等中心主题做了独到解读,还将本雅明与艾略特、利维斯、布莱希特等人的观点相对照,重新思考了革命批评的诸多问题和可能性,强调了艺术的政治作用。特里·伊格尔顿的语言充满激情,恣肆酣畅,富于理论张力和话语快感,是一部具有“震惊”效果的向大师致敬的杰作。一部富有启发力的重要著作,它所表明的力量和方向是阿尔都塞之后马克思主义批评所明显缺乏的。——《英语研究年度报告》读者会反复阅读此书,去解开那些错综纠结的线索,获取许多其他著作所不能给予的思想之乐。——《选择》
  • 哥德尔

    作者:[美] 王浩

    库尔特·哥德尔无疑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王浩与晚年的哥德尔交往甚密,他在本书中首次广泛论述了哥德尔的生平与工作,充分揭示了哥德尔深奥精妙的思想及其与数学史和哲学史上的重要论题的关系。他所涉猎的主题包括初等逻辑的完全性,形式化的极限,证明问题,集合概念,数学哲学,时间理论,相对论,形而上学,宗教以及作为世界观的哲学。
  • 悲剧哲学家尼采

    作者:陈鼓应

  • 结构与符号

    作者:路易-让.卡尔韦(法)

    二十世纪的法国思想界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尽管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经历、理论旨趣相迥各异,但 他们却共同继承了法兰西人文精神的传统:他们那样热切地 关注着人的现实,关注着人的命运与未来,探求着解释‘人’ 这个千古难译之谜的道路…… 他们追求看来并非‘有用’却极崇高的东西。为着这‘无 用’又‘无功利’的信仰,他们苦苦探索,历尽心灵的种种磨 难,宁愿付出任何代价,给人类文明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财 富。
  • 没有时间的世界

    作者:帕利·尤格拉(Palle Yourgra

    二十世纪爆发了三次科学革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几千年来人类对于时空概念的信心;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与量子力学的发展推翻了古典物理的世界;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动摇了数学领域的基础。 哥德尔是爱因斯坦最好的朋友,他在相对论中发现,不管在哪个宇宙,“时间”都是不存在的,也借此证明了时光旅行的可能性——如果可以回到过去,那么时间就 没有“过去”;如此便与时间的观念相矛盾。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回应哥德尔揭露的问题,爱因斯坦就过世了……本书以哥德尔的生平为主轴,导入了数学、物理与哲学的时代思潮,并深入探讨哥德尔在哲学的尝试与贡献。作者在书中认为哥德尔在哲学上的成就被恶意忽视,并以为历史翻案的态度,向“学院派”主流哲学提出不平之鸣。正是这充满使命感的热情,使本书不仅是一本传记,同时也见证了哥德尔与爱因斯坦对当代科学潮流所成就的划时代发现。
  • 罗兰·巴尔特自述

    作者:[法]罗兰·巴尔特

    《罗兰·巴尔特文集:罗兰·巴尔特自述》讲述作者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作者故世后留下了5卷本全集约6000页和3卷本讲演录近千页。这是罗兰·巴尔特为色伊(Seuil)出版社“永恒的作家”丛书写的有关他自己的一部著述,是一部非传统意义上的自传体著作。虽然作者一开始就让我们把这本书当作“出自一位小说人物之口”,但我们还是通过这些文字大体了解了他的身世、生活经历、个人志趣、写作生涯和学术主张。 该书是作者第四个写作阶段即“道德观念”阶段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片断的书写方式和按片断题名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列的形式,为读者组织了一部时间错位、事件凌乱、内在逻辑无序的奇书,力图以此来解释言语活动,通过语言的随意性排列来探寻语言符号的深层寓意。书中还有作者自幼及长的大量珍贵图片和一些手绘图。
  • 萨特的密码

    作者:高宣扬

    2005年是萨特诞生100周年和逝世25周年。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位20世纪的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哲学理论、文学创造和社会实践,仍然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本书没有局限于萨特本人的历史,也不只是讲述和分析萨特个人的思想及其著作,而是评述他所处的时代和思想发展过程,尽可能论及当时法国哲学的状况及其争论过程,以重新评价这位哲学家和思想家丰富的精神遗产。本书作者收集了大量的新资料,特别是补充了萨特逝世四分之一世纪后所发现的,使本书更多地反映历史和时代对萨特的研究成果。本书适合于大学哲学系、中文系学生和法国哲学、文学研究者阅读。
  • 萨特的世纪

    作者:[法]贝尔纳·亨利·列维

    (序)那天在蒙巴纳斯,人们怀着隐隐的不安,小声地交谈着,久久不肯散去。四月的天空,连光线也像怕冷似地瑟瑟抖动着。无车的巴黎透出一股静谧。人群依依不舍地散去,街区里到处充斥着难以言表的骚动。时时可以见到一些人,脸上带着激动的表情,显得怪怪的。拉斯帕依大道和狄多街上的咖啡馆里,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也有或男或女单独在街上无所事事地走着,也许只是想拖延时间。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我也和他们一样,是来参加萨特的葬礼的。开始时气氛像是过节,最后却像一场半途而废的示威游行,只剩下人行道上零零散散的人群。 我还记得,我是沿艾德加·基奈大道,一直走到萨特曾经住过的那幢小房子的;那房子也披上了哀纱。房前聚着一群人,是巴基斯坦人,好像为什么事在那里争论很久了。有个我多少认识一点的苏联异端分子。有外省来的人,载他们来的大轿车就在旁边等着。有个年轻的妇女单独待在一边,大概哭了很久。就像动乱时期一样,工会的人和大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维护秩序,在房子周围临时站了岗,让迟迟不肯离去的路人离开,房前这段碎石路面已经成了圣地。我盯着房子的前面儿看了一会儿,目光顺着墙面数到第九层,那里曾是我去过几次的地方。我眼前又浮现出那个小小的套间,那张工作台,有一把脏兮兮的灰色的扶手椅,那是他最后一个秘书坐过的,有一个空着一半的书架。 这就是名声显赫的萨特生活过的地方吗?萨特的话曾经响彻全世界,今天下午又像顽强的蜜蜂一样,嗡嗡地飞回墓地,那些话语难道就是从这里产生的吗?还会有别的萨特吗?——或者说,像他这样的人是独一无二的,他不属于哪一种哪一类,他一死,他所代表的种类也就消失了。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我觉得我并不喜欢这个人,也不敢肯定地说我不喜欢他。那为什么也和别人一样,觉得有必要来向他致以最后的敬意呢?而且,那葬礼的仪式……那数以千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也许数以万计,在几分钟的时间里,站满了墓地的条条小径。活着的人与墓地的幽灵,反叛者和小资产者,不分彼此,发出一片压抑的嘈杂。有左派的人士,有孩子,还有上流社会人士组成的代表团,每个人都用邮差的黑红色旗子包着头。《法兰西新杂志》(NRF)和“法国阿尔及利亚人友好协会”献了花。猎奇的摄影记者在窥伺。有的女人泪流满面。有一群年轻人,大概根本就没有读过萨特的书,却也在那里,攀缘在树上。有非洲人,有亚洲人,有“光明岛”派的越南人,也有“胡志明”派的人,两派人本来是根本不想见面的,但是,与他们的争执毫无关系的人群将他们拥在了一起。有声名显赫的人,有默默无闻的人。有的夫妻被人群挤散了,开始还远远地互相招呼,后来就再也找不到对方了。有的人原来是死对头,有谢了顶的,有目光哀切的——看那动情的样子,哪像昨天还在互相嘲讽、互相挖苦的人呢?当然也有与萨特亲近的人们,有他的弟子们,淹没在人群的嘈杂之中,为人群所左右,所裹挟,有时甚至被挤到了送葬队列的外面;有人在悄悄地议论他们,说他们见证了真正的信仰,言语之间流露出恭敬之情。更远处,一个美丽而哀切的女人浑身穿着丧服坐在墓穴前的一把折椅上,她头上的围巾散乱了,尽管有几个忠实的弟子想推开人们,在她四周围出一块空地,却怎么也挡不住涌过来的人群,人们挤得她无处立足。究竟是谁制造了如此奇迹呢?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神秘的魅力,在一生中激起过多少人的激情?他的声音孤独、干脆而铿锵有力,用那么多的语言,让那么多不同命运的人听到了他的话?一个伟大的作家就是这样。因为他是一架能融化人的感情和才智的机器?因为他是当代人的庇护所。因为他是指南针。当他离去时,人们借着向他告别,也是在向一个时代告别吧。 我那时三十岁。 我后来又经历过很多很多的热情、幻想和失望。 我知道,或者至少我希望,我还有足够的时间与同时代人将这段因他的死而暂时中止了的奇特的历史进行到底。 我还知道——我是在那一刻才知道了这一点的——为了将这段历史进行到底,早晚有一天,我会再次面对许许多多问题之后的人和作品。我知道我早晚会努力去衡量这场用萨特的名字命名的复杂、怪诞、暧昧的冒险。 这本书在我心中孕育了很久,我却下不了动笔的决心。我思之再三,魂牵梦绕,放弃了又拿起来。我写了,但又等于没有写,忘记了,但又没有放弃。它始终就在我眼前飘着,这是个不成形的、不确定的计划,我早晚会把它从虚无飘渺中拉出来,可眼下,它仍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 而且,我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我们这个漫长的世纪末所发生的件件波折,没有让我加快将这本书写出来,而是让我觉得有理由拖延下去,没有催促我开始动笔,而是让我觉得有理由放弃写作的计划。 革命的思想对萨特的生活和作品产生过多么大的激励啊,可是这种思想像一盏小油灯一样地熄灭了。 萨特曾经迷恋共产主义,至少在三十年的时间里,他有过这样的愿望;但是共产主义却不战而败,不辩而输。 萨特说过,一篇文章,只有与产生这文章的形势联系在一起看,才会有价值。产生萨特的形势已不复存在。好像整个背景原地转了个圈,复又落入了虚无。随着他的逝世,他的作品大段大段地消失,或归于沉寂了。 在这个时候,如果对萨特感兴趣,甚至于想写一本书,通过研究他来分析这个世纪的意义,似乎是最不识时务的拙劣之举。想研究马尔罗?当然可以。研究加缪?如果非要坚持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可是萨特……不行,萨特不行……说什么也不能以萨特为题搞研究……我想像着,如果对七十年代的导师们说,我打算有一天写一本关于萨特的书,他们会感到多么愕然。我的导师们也不在了,也去世了。但萨特仍然是禁区。在当时的文学中,在作家的作品里;最没人理睬的,最没有人要的,毫无疑问,首先就是萨特…… 于是我便读书。把已经读过的书拿出来重新读。我还记得在巴黎重新读到《厌恶》的那一天。我还记得有个朋友在伦敦对我说,《自由之路》其实是很不错的。我认为他说得对。我还记得,当我第一次读《存在与虚无》时,我是多么赞叹;之后又紧接着读了《辨证理性批判》,我还记得我所感到的震惊。我发现,这是对哲学原有学说的彻底背弃,比费尔南多·佩索阿以多个化名所发表的作品对时代的背弃更甚,与罗曼·加里的双重作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非常喜欢这种局面。 我想悄悄地酝酿我的萨特,而且非常喜欢这种想法,因为已经没有多少人对他感兴趣了。 人们说,他有些像加缪……因为他捍卫人权,所以他和加缪一样……而且当然也像马尔罗,因为他怀念英雄主义、冒险和“伟大的生活”,所谓“伟大的生活”是指让人与作品合二而一,让人成为作品的延续……人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虽然我知道,新的时代将会非常缺乏真正“伟大的生活”,缺乏纯粹的作家,缺乏知识分子的象征,而萨特首先就是这一切的具体体现。 直到有一天,在繁纷的世事中,有两件事加快了事情的进程。 一件是1989年,我在柏林见到一个共产党的老作家。我是在柏林墙拆除后的第二天在他家里见到他的。他是乌布利希和昂纳克的朋友,斯大林主义的吹鼓手。由于制度所造成的所有罪恶他都赞成,而且仍在以他摇摇欲坠的权威来掩盖这些罪恶。他说,早晚有一天,人们会公正地对待我们。我们虽然变成了红色教会之长,但我们是历史上的反法西斯主者。早晚有一天人们会发现,我们才是最好的民主主义者。说着,仿佛是为了给他的话找依据,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懂事的年龄》,上面有作者本人的签字——“知道如何让自由符合自己的愿望的人,斯特凡·赫尔梅林惠存,让-保罗·萨特”(我记得当时看到的,是这样的题词)。 三年之后,在萨拉热窝,当时是波黑战争的第一年,一些波斯尼亚的大学教师们决定留在被围困的首都,而且每到星期三的晚上,冒着被塞族狙击手打死的危险,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来到离战线不远处的一个地窖里,在十分虔敬的气氛中一页一页地阅读和讨论《方法问题》:这些萨特的信徒们,躲在地下室,冒着枪林弹雨,为了逃避死亡而读萨特的作品;他们不仅从萨特的作品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也汲取抵抗和斗争的力量…… 为什么彻头彻尾的斯大林分子和真正的抵抗战士,都能够从一个人的作品中得到依靠呢? 作者死了十年,十五年了,为什么他的作品不仅还能让各种各样的人怀念他,也能让各种各样世界观根本不同的人都聚集在他的旗下呢? 难道二十世纪后半期出现的最好的和最糟的事情,都是由于他吗?难道人们在同一部作品中,既可以得到崇高的箴言,又可以汲取奴役他人的原则吗?所谓“崇高的箴言”,是指让那些被剥夺了一切而走投无路的男男女女奋起反抗的话语。 突然之间,我是否爱过萨特,或者是否恨他,或者既爱又恨,或者既恨又爱,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惟一重要的,是他为时代唤起的,是他为时代注入的那些交织在一起的感情。 惟一重要的,是与后萨特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也是萨特的作品在人们心中激起的那种不稳定的情绪。 通常人死了,人们因他而产生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人们的感情就会变得稳定。当然,作者死了,人们对文本的理解不会变得僵滞,文本不会局限于作者的死所赋予的某种意义;但至少作者的死有助于解决某些文字游戏所导致的争执,有助于裁决主要的争吵。对萨特,情况似乎恰恰相反。他死后尸骨未寒,以他为焦点而发生冲突的政治和形而上学的利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矛盾。 事情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转变的。 在那些年月里,我觉得这部浩如烟海、像恶性肿瘤一样畸形的、有生命的作品中,有其内部自身的冲突,也有作品与时代的冲突;很难分清其中哪些东西仍将伴随未来的暴行,哪些东西则相反,能让人们抵制暴行。这本书的轮廓正是在这些年月里变得清晰起来的。 这就是不稳定的情感所具有的功效。 由爱和恨、佩服和怀疑混合在一起的,让人很难说清楚的情感,也有其好处,那就是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 萨特就好比是一个展开的时代。透过萨特,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世纪的万花筒:人们如何走过二十世纪,如何在这个世纪迷失方向,如何消除这个世纪可悲的趋势——现在又如何进入一个新的世纪。人走进暧昧,总会使暧昧更加深重。
  • 萨特,穿越1960

    作者:布尼耶,孔达

    1960年代承载着法国一整代人的激情和梦想:那时,作为精神领袖的萨特正值巅峰时期,他和波伏瓦的情侣关系成为许多年轻人模仿的对象。本书根据作者的故事片剧本《萨特,激情的年代》改编而成,它追忆了萨特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历。1960年,萨特与其他120位持不同政见者签署了一项宣言,支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宣誓不服从国内政府的专制。他公开挑战政府并没有遭到警察逮捕,因为戴高乐说过“我们是不会逮捕伏尔泰的”,但却遭到右翼的威胁。6000多名老兵在游行时呼喊着“法国的阿尔及利亚”和“枪毙萨特”的口号,更有人在1962年向萨特的住处扔了一颗炸弹,将他与母亲住了16年的公寓炸毁。然而,本书并不流于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追溯和铺陈,作者依据与萨特多年接触的经验,以及对萨特身边人的拜访,加入了许多关于萨特的轶事趣闻和调侃打趣。在一种类似于小说的叙事中追溯何谓存在主义,何谓按照存在主义原则生存;重塑了一位生活中的萨特,同波芙娃、同《现代》杂志社关系中的萨特,以及爱情生活中的萨特。
  • 存在与自由

    作者:让松(法)

    二十世纪的法国思想界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尽管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经历、理论旨趣相迥各异,但 他们却共同继承了法兰西人文精神的传统:他们那样热切地 关注着人的现实,关注着人的命运与未来,探求着解释‘人’ 这个千古难译之谜的道路…… 他们追求看来并非‘有用’却极崇高的东西。为着这‘无 用’又‘无功利’的信仰,他们苦苦探索,历尽心灵的种种磨 难,宁愿付出任何代价,给人类文明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财 富。
  • 文字生涯

    作者:萨特(法)

  • 巨人的聚散

    作者:[德]伊丽莎白·尼采编著

    根据尼采与瓦格纳交往的时间顺序,收录了两位他们之间大量的通信,由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尼采加入大量生动的,富有文采的叙述与说明,将这些通信有机地连接起来,完整地叙述了尼采和瓦格纳这两位19世纪的哲学与文化巨人从开始的相互崇敬、热爱到误解、冲突,并最终成为路人的聚散史;通信中两者关于人文及艺术的真知或谬见处处闪现。伊丽莎白·尼采那女性特有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也使本书读来引人入胜。
  • 索绪尔

    作者:(美)J.卡勒

    本书根据英国丰塔纳出版社《现代大师》丛书中的“Saussure”翻译。此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现代英语语法》作者之一、伦敦大学校长夸克认为,卡勒对索绪尔的理论作了出色的介绍。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都把此书列入研究索绪尔的参考书目。
  • 佛陀纪事

    作者:朱岩

    本书以佛陀为叙事核心,从文献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早期佛教发生与发展历程了做了全新挖掘与探讨。作者从佛陀降生起笔介绍了这个来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肩负宗族振兴使命的王子的生世、成长、苦行、漫游、宣讲佛学的人生历程,并全面考察了释迦牟尼49年的传法历程及早期佛教的特点与发展状况。书中所引材料翔实引经据典,从跨度、深度都颇见功力。本书以传记体的叙事风格行文,举重若轻文风从容干练,是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能轻松阅读的好书。
  • 神话人格——荣格

    作者:冯川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年7月26日出生在瑞士东北部康斯坦斯湖畔克思维尔的乡村里。他的祖父(与荣格同名的卡尔·荣格)1822年从德国迁居瑞士,任巴塞尔大学的医学教授。有一种说法认为他(荣格的祖父)是歌德和索菲亚·兹格拉(荣格的曾祖母)的私生子。但这一说法恐怕永远没有得到证实的机会。荣格的幼年生活中有过许多传说,这显然是那些传说当中的一个。(下载请到心门网www.xindoor.com) 目录 序言1 荣格1 4 一, 童年和青少年时代1 4 二, 命中注定的选择2 1 三, 职业生涯和学者地位的奠定2 5 四, 与弗洛伊德的恩怨3 8 荣格的思想5 1 一, 深海下的海床5 1 二, 型与始意象6 0 三, " 个性化" 之路7 1 四, 心理的超越功能8 0 五, 人及E象 征8 6 荣格的方法9 7 一, 两种不同的释梦方法9 8 二, " 蟹梦" 意味着什么1 0 7 三, 放大与比较1 1 4 四, 现象学吗1 2 0 荣格的先驱1 3 4 一, 集体无意识与阿赖耶识1 3 5 二, 荣格与尼采1 4 0 荣格与中国传统文化1 5 0 一, 人的潜能的实现1 5 1 二, 梦的预言与应验1 5 8 荣格与西方当代思潮1 6 7 一, 精神分析的语言学转向1 6 7 二, 荣格与后结构主义1 7 4 三, 荣格与当代阐释学1 8 1 四, 荣格的后现代意义1 9 3 荣格的世界性地位与影响1 9 7 2 荣格: 神话人格 一, " 埃诺斯" 的精神会餐1 9 7 二, 若干当事人的回忆2 0 2 三, 荣格的世界性声誉2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