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唯心有物王阳明正传
《唯心有物王阳明正传》是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唯心有物王阳明正传》作者赵家三郎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像野狗一样生存
“方力钧”是一个名字,也是一个灼热的现象,更是一个艺术标志和一种成功方式,是方力钧经营艺术二十多年来最成功的品牌。方力钧这三个字,在艺术学术圈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泼皮文化”“叛逆”“新物种”……在另一个层面上还意味着“高价”“艺术界的话语权”……本书诚实而客观地记录了方力钧的艺术态度、艺术立场、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处世原则等,并附有他的多幅油画、版画、素描、雕塑等作品照片,后附艺术家简历及生活、工作、出访交流照片,表现了这个性格复杂又单纯、身份多重又如一的“真生命”。 在线阅读:http://www.artwe.com/onlinemag.php?id=719 -
回忆维特根斯坦
在书中,马尔康姆真实而具体地介绍了维特根斯坦1938年至1951年之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为人们研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本书还收入了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朋友冯·赖特写的维特根斯坦的《传略》。这本书出版后,因其生动和真实,广为流传,对人们了解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思想有重要的帮助。 -
约翰·穆勒自传
本书作者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806-1873年)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也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逻辑学体系》(1843年)、《论政治经济学中若干未解决的问题》(1844年)、《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论自由》(1859年)、《论述和讨论》四卷(1859-1875年)、《代议政治论》(1861年)、《功利主义》(1863年)及《论妇女的从属地位》(1869年)等。本书是他的最后一本著作。书中,他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童年时期的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自己思想学说的形成过程,同时重点介绍了自己的写作和宣传活动,并对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精辟独到的见解。总之,《约翰·穆勒自传》如实地叙述了穆勒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英国社会和政治的历史,对于研究穆勒的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爱这个世界
与各种理论、意识形态不一样,所有的经验告诉我们,与资本主义同时开始的掠夺过程,其依赖生产资料的掠夺没有结束。只有从经济的各种力量及其自动的特性中独 立出来的法律、政治的制度,能控制、检验这个过程本来具有的各种各样的奇特的状态。若要捍卫自由,只有把统治权力与经济力量分离开来才能实现。 极权主义的各种政府对良心的决定总是怀疑的,是作为一种暖昧的东西来看待的,所以,要压抑有道德的个人表现出来的个人行为。一个人,当被迫选择背叛地杀害友人……等行为时,特别是自杀会就此害了自己家族的场合,应该如何行动呢?这是难以想象的。选择已经不是在善与恶之间,而在杀人与杀人之间进行了。 -
三松堂自序
本书于1984年在三联书店初版,现收录在冯友兰作品精选(第二辑)。作为冯友兰的回忆录,所述起自19世纪90年代,迄于20世纪80年代,恰为中国历史急剧发展之年代。作者忆往思,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分四部分:社会(志环境)、哲学(明专业)、大学(论教育)、展望(申信心)。 -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从佛陀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佛教的道范。在中国,能够代表佛陀的圣格、深邃的思想智慧,和救人救世慈心悲愿的白话文佛陀传记不多,《释迦牟尼佛传》是其一。星云大师以虔敬、庄严的心,写佛陀一生历劫成道的过程,写佛陀深厚同情心、慈悲心、智慧心,引导读者深深思惟佛陀的言教,迈向光明解脱的大道。 -
罗素自传(第三卷)
《罗素自传》(第3卷)记叙了罗素在1944至1967年间的生活,其中介绍了他反对核武器试验、防止核战争、解决世界争端、参加和平抵抗活动等一系列事件,体现了他的和平主义主张。 -
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第4版)》一是详细剖析了以往不为人注意和重视的后来发表的马克思的思想文献,如马克思的几大本经济学笔记;二是深入细致地刻画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工作和理论研究经历,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况和资料。书中所提供的新资料对我国学界正在盛行的马克思著作的版本和文献研究,无疑有重要参考价值。 -
西蒙娜·韦伊(上下册)
本书详细论述了法国现代著名女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西蒙娜·韦伊的不平凡的一生,深入分析了西蒙娜从民主主义、和平主义、社会改良主义向宗教救世思想的转变,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痛苦、迷茫、奋斗和思考。书中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西蒙娜特立独行,自甘苦行、永远站在穷苦人民一边的“圣女”人格和感人生平,她独特的人生之路和充满智慧的思想可令每一位读者深受感动和启发。 -
金岳霖回忆录
本书是哲学家金岳霖晚年亲自撰写的一部回忆录,是颠覆世人印象的人生传奇之作。金先生一眼望去便是哲学家,他“浑身散发着哲学家的味道”,然而他的内在却流淌着名士风流,一生笼罩在传奇中。它回忆了自己在人生、情趣、交友三方面的经历,彻底颠覆了这位哲学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还原了他真实的人生-----一位游离于学问之外忘情于山水之间却成就了一番大业的人。它叙述了自己学术及学术之外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以情感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生活中的大师级学者的人格与情趣。本书情趣盎然,可读性极强,吸引力很大。读者如沐春风,如同和一位极具生活情趣的老人聊天,可以得到与读其学术著作天壤之别的感受。这部回忆录,让人得到生活的感悟,人生的喟叹,回归人类本性的呼唤。通过这部书的传奇回忆,能给我们启迪:我们今天怎么做人? -
逻辑人生
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不仅改变了数学,也改变了整个科学世界和建筑于此定理之上的哲学。《逻辑人生:哥德尔传》是对哥德尔生活和工作的精彩介绍,以深入而敏锐的笔触透析了哥德尔思想的意义及其深刻的智慧遗产,描述了一个复杂个性的哥德尔:既入世又遁世,既雄心勃勃又固执己见;生活于维也纳文化上最富盛名、最具创造力的那个时期,深受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影响,是维也纳小组的明星;后来去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为爱因斯坦的知音,却在爱因斯坦去世后因担心细菌中毒而死于饥饿。 -
我妹妹与我
从精神病医院潜运出来的交稿,尼采百年后才曲折问世的最后自传! 大胆写出自童年与青少年时期起,与尼采纠缠一生的女人――妹妹伊莉莎白之间的暧昧关系。 为了迫使被禁锢的自传《瞧!这个人》解禁,尼采写出更悚动的文稿――《我妹妹与我》,结果生前未能如愿出版。 《我妹妹与我》英译本在纽约出版时,出版社正遭“防止犯罪协会”查封,命运多舛的手稿再度佚失……已经永眠的尼采,生前未曾得见最后日记问世。 -
本雅明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欧洲真正的知识分子,其罕见的才华和悲剧的人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本雅明的生平和思想变动不拘,文风亦不像一般理性主义者般循规蹈矩。在阿伦特、阿多诺或是桑塔格的笔下,各自呈现给公众的似乎是他矛盾的多侧面。肖勒姆以两人间的私人信件为底本, 步步揭示了徘徊于犹太神秘传统与锡安主义,欧洲与巴勒斯坦之间的本雅明。尤其重要的是,肖勒姆的回忆,解释了本雅明思想中的 个大变革,即他如何因为受了阿多诺、布莱希特,甚至其苏联女友的影响,而从犹太神秘主义传统转向马克思主义。 -
逻辑人生
《逻辑人生:哥德尔传》在介绍哥德尔精彩的一生时,把我们带到逻辑边界和逻辑之外,深入到最激动人心的哲学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哥德尔:一位智慧巨人,他的不完全性定理不仅改变了数学,而且改变了整个科学世界和建筑于此定理之上的哲学。在《逻辑人生:哥德尔传》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既入世又遁世,既雄心勃勃又固执己见。他是爱因斯坦一直找寻的谈伴,并被爱因斯坦视为知音。 -
萨特
萨特,20世纪法国声誉最高的思想家、哲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名字是战后法国知识界的一面旗帜。 人在既定的境遇中自由选择,然而这种选择时时都在给人带来焦虑与悖论。这个主题贯穿了萨特的思考与创作生涯,从作为境遇剧的文学实践,到作为存在主义的哲学实践,让松精彩绝伦的文本旅行,展示出萨特思想的底色与深度。包括萨特中国之行在内的珍贵历史照片,更增添了本书独到的史料价值。 -
我生有涯愿无尽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大抵是由梁漱溟先生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文章辑录而成。先生自谓问题中人,且将其穷毕生之力孜孜探求的问题归诸为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中,先生细腻坦诚的笔触之下,其披沥此心艰难跋涉于探求社会、人生两大问题之解决的征途上的躅躅身影清晰可见;而先生九十多年人生轨迹中自学之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之社会实践等等诸多方面也纤毫毕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为了解和研究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资料。 -
马克思传
本书是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文献之一。这里翻译的是本书1995年出版的最新版本。它的最大特色:一是详细剖析了以往不为人注意和重视的后来发表的马克思的思想文献,如马克思的几大本经济学笔记;二是把马克思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人从生活的细节给以描绘。书中所提供的新资料对我国学界正在盛行的马克思的版本和文献研究,无疑有重要参考价值。 -
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正如作者所说,这部传记是“热爱哲学的宣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家的传记,而且是将传主放在了那个“哲学的狂野年代”的背景之中,在叙述叔本华平淡而不乎凡的一生的同时,也将其哲学与其他的前辈或同时代哲学家一如康德、费希特、谢林、浪漫派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的思想放在一起考量。叔本华作为历史理性的怀疑者、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与乐观向上、高歌猛进的“狂野年代”格格不入,因而注定了默默无闻、知音难觅。书中既有生动的叙述、饶有情趣的逸事穿插,又有纵横捭阖的哲学比较、严谨的思辨。因此本一髂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记述生平的传记,面且还是一本思想的传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本哲学史著作,它的价值也正在于此。正是由于这本传记,作者一举成名,也正因作者的生花妙笔,叔本华再一次赢得了读者的关注。 -
加缪和萨特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无从读到一个叙述阿尔贝·加缪和让-保尔·萨特之间的关系的完整故事。他们在冷战进入高潮时期戏剧性的决裂,就像冷战冲突本身,要求那些追踪其来龙去脉的人选择立场,而不去梳理其悲剧性的错综复杂。现在,罗纳德·阿隆森利用新的资料来源,以长达一本书的篇幅,写出了有关这段20世纪最著名的友谊及其终结的第一部长篇记录。 阿尔贝·加缪和让-保尔·萨特于德占法国期间的1943年第一次见面,很快成了朋友。他们结成了思想和政治的盟友,随巴黎的解放一夜之间名满天下。作为剧作家、小说家、哲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编辑,两人似乎无所不在,战后每一家法国媒体惟其马首是瞻。然而,东两方关系给他们的友谊注入了紧张,两人的成长路径遂渐对立,开始在哲学、知识分子的责任以及有必要或有可能进行何种政治变革的问题上产生分歧。 当加缪和萨特先后接掌了本方公众代言人的权柄,一场历史性的摊牌即成势所必然。萨特信奉暴力为一条变革之路,而加缪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最终导致了1952年残酷而极其公开的决裂他们从此断绝了交往,只是继续间接地相互攻讦,直到1960年加缪逝世。 在一份以细致入微、持论公允见长的报告中,阿隆森川编年体叙述了这个迷人的故事,表现了加缪和萨特如何从一见钟情到反目成仇,并在决裂以后继续关注对方。《加缪和萨特》熔传记和思想史、哲学激情和政治热情于一炉,将使每一位对两位伟大作家或令他们一刀两断的世界—历史命题感兴趣的读者心醉神迷。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