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學

  • 机械的心灵

    作者:[英]蒂姆·克兰

    心灵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领域里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蒂姆•克雷恩教授在本书中,从表征之谜、理解思想者和他们的思想、计算机与思维、思维的机制、解释心理表征和意识与机器心灵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探究。该书将心灵的本质这个问题恰当地置于当代关于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著作的背景当中,对心灵本质的研究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是当代唯物主义心灵哲学的又一力作。该书将会使心灵哲学领域的研究专家们产生强烈的兴趣,还可以作为关于心灵哲学的高级课程的优秀教材。

  • 我思故我笑(哲学的幽默一面)

    作者:约翰・艾伦・保罗斯

    《我思故我笑:哲学的幽默一面》自1985年出版英文版以来,已被翻译成西班牙文、法文、荷兰文、德文、意大利文、土耳其文、日文等文字出版。
  • The Book of Dead Philosophers

    作者:Simon Critchley

    “To philosophize is to learn how to die.” —Cicero; assassinated by order of Mark Antony “One who no longer is cannot suffer.” —Lucretius; suicide, allegedly driven mad by a love potion “Life is solitary, poor, nasty, brutish, and short.” —Hobbes; died in bed, age 91 In this collection of brief lives (and deaths) of nearly two hundred of the world's greatest thinkers, noted philosopher Simon Critchley creates a register of mortality that is tragic, amusing, absurd, and exemplary. From the self-mocking haikus of Zen masters on their deathbeds to the last words of Christian saints and modern-day sages, this irresistible book contains much to inspire both amusement and reflection. Informed by Critchley's acute insight, scholarly intelligence, and sprightly wit, each entry tells its own tale, but collected together they add up to a profound and moving investigation of meaning and the possibility of happiness for us all.
  • 死在香港──流眼淚

    作者:陳曉蕾,蘇美智,周榕榕

    本書,關乎所有人。 每一個人,都會面對死亡,身邊也總有死亡在發生。我們用了相當多時間和力氣去活得好,鮮有想到死得好,才是一生。 關於死亡,有人認為是禁忌,絕口不提,當有天真正面對死亡時,卻束手無策。過世的人甚麼都不必再理會,在世的人,該如何好好活下去? 《死在香港》一共分兩冊:《見棺材》和《流眼淚》,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大量人物訪問、政策探討、資料分析,各自又有兩部份主要內容。 《流眼淚》第一部份關懷喪親家屬,香港每年超過四萬人死亡,專家估計大約兩成的親友在一年半後依然抑鬱,然而急趕的社會容不下這份傷痛,尤其喪父的中港兒童、嬰兒夭折的媽媽、喪偶獨居長者,更需要支援。香港每年也大約有一千人自殺,當中主要是長者!第二部份探討醫療和社福制度處理死亡的不足,死在醫院、死在院舍、死在家裡……如何能安樂地,好死? 三位作者皆是記者出身,一年來四出採訪長生店、殯儀館、紙紥鋪、進殮房、出墳場,訪問各行關於殯儀殮葬的人及喪親者、協助者,以自身體會及經歷呈現香港的死亡現況。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作者: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

  • 存在与虚无

    作者:萨特 (Sartre J.P.)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
  • 無用之用

    作者:諾丘.歐丁(Nuccio Ordine)

    歐洲知名學者諾丘・歐丁在本書中旁徵博引近四十位大師的名言,加上個人鏗鏘有力的見解,引領我們重新思索「無用的實用性」及「實用的無用性」。他指出,人類對於物欲的執迷,以及對務實的盲目追求,無法帶來任何真正的知識或精神的質變,更會導致人類知性能力的衰退。 歐丁在書末也收錄了美國教育家弗萊克斯納的〈無用知識的用處〉一文。他與弗萊克斯納儘管相隔近百年,但兩人的主張恰似一首人文與科學的奏鳴曲,相互應和。他們不約而同檢視人們對於「實用」的概念是否過於狹隘,證明無用之用的例子不勝枚舉。 歐丁更藉此強調,人文思想和科學知識之間絕非對立,而是在對抗「利益」的戰場上並肩作戰,共同捍衛知識的自主以及探索「無用知識」的自由,鼓勵追求「無用」的滿足,讓人類天馬行空的自由精神與能力獲得解放:在這個一切都獻祭給實用性的世紀,當功利主義宛如僅有的指南針,利己主義彷彿是最後的指望,我們應當明白:「無用的實用性,就是生命、創造、愛和欲望的實用性。」因為「無用帶來對我們而言最有用的東西──那就是不抄捷徑、不趕時間的創造,讓我們越過社會所編造的幻影」。
  • 哲学的故事

    作者:[英]布莱恩·麦基

    一本西方思想史的入门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回顾了从古希腊至今2500年间西方哲学的历程,涉及许多重要哲学问题。
  • 老子他说

    作者:(台湾)南怀瑾

  • 班雅明

    作者:馬國明

    懷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是一個死後才成名的思想家。其作品於六、七0年代才開始引起廣泛注意。 起初他的名字多是跟文學批評和法蘭克福學派一起出現,但他的成就卻不只限文學批評,雖然他跟法蘭克福學派的些關鍵人物如何阿多諾(Adorno)和霍克曼(Horkheimer)頗有淵源(年輕 的阿多諾甚至以他為師),但他的思想風格卻是獨樹一幟。 近年的研究己留意到他在歷史哲學、回憶和人生經驗等議題的貢獻,甚至他那部還未成形的十九世紀巴黎研究也受到高度評價。 本書嘗試總結近年對班雅明研究的成果,並詳細介紹這位思想奇特、多才多藝的二十世紀思想家。
  • 走我自己的路

    作者:李泽厚

    本书收作者各种序跋、杂感、散文、发言提纲、讲演记录、访谈记录等等,内容包括生平自述、治学经历或经验、对当时和时下各种见解、问题或倾向的评论和意见。长短不齐,问题不一,均或信手拈来,或脱口而出,因之似更感直率、亲切与真实。作者在书中强调微观课题、实证研究,提出“学点形式逻辑、平面几何”,反对艰涩不通玄秘难懂的文风和大而无当泛说中西的学风等等。其中有关朦胧诗、主体性、“破天下达尊”、主方法多元、“西体中用”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议论等等,则从个人微小侧面反映记录了二三十年来的某些历史印痕和艰难步伐,可供反思和慨叹。
  • 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

    作者:唐君毅

    唐君毅先生是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超然客觀的態度,針對國人失卻文化主體性、否定自我價值根源性等現象發出警語,期盼時人能在求新求變的思潮裡,與傳承智慧的保守中尋求平衡的發展。在本書中,唐君毅先生以儒家關懷社會之用心,提點世人省悟中華文化臻至美善之理想與價值,企圖打破忘本求外之迷思,重建民族之自信心。本書〈中國文化與世界〉一文是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先生、徐復觀先生、張君勱先生與唐君毅先生四人對西方人士之共同宣言,文中釐清了西方人士對中國文化與學術的誤解,並藉此傳達正確之認識與其應得之定位,是研究中國思想與新儒家不可不讀的首要文獻。
  • 蘇菲的世界(下)

    作者:喬斯坦.賈德

    十四歲的少女蘇菲有一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祕的一封信問她:「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就這樣,在一個神祕導師的指引下,她開始思索從希臘以至於康德、從馬克思以至於佛洛伊德等各個西方哲學所思考的大問題。
  • 紙牌的祕密

    作者:喬斯坦賈德

    漢斯.湯瑪斯和父親從挪威橫渡歐陸到希臘,找尋多年離家追尋自我的母親,途中得到一本神秘小畫冊,說的是一名水手流落奇異之島後一副紙牌化虛為美的故事。但這些故事如何串聯起來?沿途一再出現的詭異侏儒是何許人?為何湯瑪斯需解開1790年沉船之謎才能知道母親失蹤之迷?本書的結構有如一副紙牌,一章一張,全書虛實交錯,融童話與家族史於一爐,充滿對人生的質疑,和姊妹作<蘇菲的世界>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 龐克的哲學

    作者:克雷格‧歐哈拉

    如果朋克不只是噪音 ——《庞克的哲学》 文/曹疏影 PUNK,台湾译成“庞克”,大陆译成“朋克”,有好事者也翻译成“崩客”、“叛客”、“胖客”,褒贬自见。 几年前同一个朋友说我是朋克,朋友说什么朋克,朋克就是一群疲弱的孩子。我没有争辩,因为这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朋克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中身穿铁钉皮衣、梳着鸡冠头的尖叫青年,他们没有苦大愁深的机会与经验,也没有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间或高喊几句革命口号,又焉知革命深处的险恶与悖谬。一句话,他们缺乏更为踏实和英勇的承担,他们,只是心理未曾“成年”的、疲弱的“孩子”。 然而我还是要说,在群体层面,我愿意成为一个朋克,即使自认并非铁杆朋克乐迷;我喜欢成为一个朋克,因为它从来就包括那些最为积极而质朴的信念和行动的力量,它对那些(被想象为在朋克运动中缺乏的)素质的实践不是更少,而是更多;我喜欢成为一个拒绝标签的朋克,恰因为朋克不是标签,它是当今社会中恪守真诚、与更多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寻求对事物进行改变、对妥协进行抗拒的一种方式。 换句话说,朋克不仅属于乐迷,还属于对观念、行动和群体力量及共生方式大感兴趣的一些人。这也是《庞克的哲学》力求提供给我们的:“这本书不是仅写给乐迷的,而是写给对庞克政治与社会哲学特别感兴趣的读者。”它不仅致力于描绘国际朋克场景(scene)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如何成长、变化、交叉蔓延(如很多关于朋克运动的书所做的那样),更力图“捕捉变动中的国际庞克场景的哲学”。简言之,它的兴奋点不是罗列乐队或事件,而是形形色色的朋克观念及其相互衍生的错综关系。 “音乐上的问题就留给乐评人吧”,尽管这么说,作者克雷格·欧哈拉(Craig O’Hara)在音乐及其周边事件的资讯上,却一点也不逊色。书中提供大量取自各种朋克同仁志的文字与图片资料,还有作者自1983年投身美国地下朋克音乐起拍摄的现场记录。克雷格·欧哈拉自己就曾筹组过无数朋克音乐会,也曾是湾区朋克同仁志的出版联络人,目前还是无政府主义出版社AK Press的合伙人之一。这些背景增添了本书的“自白”气质,却并未损伤其磊落。 在区分观念和群体时,作者重在朋克、正派朋克(strange edge)同光头党(Skinheads)三者的差别。其中,无政府主义与自我管理、反暴力与和平主义、反对种族/性别歧视、反对民族主义、实践环境主义与生态意识、致力于社群沟通(同仁志)和DIY精神等特质被作者视为“真正的庞克精神”的活水源头。这些朋克场景中普遍出现的元素背后,不是偶像崇拜和表象消费,而是纯真的愤怒和不断扩展的动力。 无论是真正的乐迷,还是那些对朋克持有刻板印象的家长和传媒,《庞克的哲学》都盼望他们能够了解:朋克“不是流行”,“不是一种特定的服饰”,“不是反叛父母亲的暂时现象”,“甚至不是一种特定的音乐风格或形式”;它是“对权威发出质疑”,是“巨大的反抗声音”,是“对乌托邦的想象与实践”。朋克,就象这本《庞克的哲学》的封面设计——一条线斜穿过去,撕裂,破坏,又最终渴望着“朋克式”的缝合。 《庞克的哲学》,克雷格·欧哈拉 著,张剑维、吴佳臻 译,商周出版,2005年4月12日初版。
  • 解深密经

    作者:赵锭华 译注

    《解深密经》的核心思想在论证一切外境外法与识的关系,认为一切诸法乃识之变现,阿赖子耶识是生死轮回的主体,是万物生起的种子。经中还提出了著名的“三性”、“三无性”问题,并深入地论述了一切虚妄分别相与真如实性的关系。
  • 蘇菲的世界(上)

    作者:喬斯坦.賈德

    「你是誰?」、「世界從那裡來?」,從困頓到覺悟,一封信改變了一個十四歲少女的世界,就這樣,在一個神祕導師的指引下,她開始思索從希臘以至於康德、從馬克思以至於佛洛伊德等各個西方哲學所思考的大問題。全球三十五國翻譯出版,現代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最易讀易懂的哲學奇書。
  • 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

    作者:薩伯(Peter Suber)

    Lon Fuller?s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 ~rers is the greatest fictitious legal case of all time. That is saying a lot, for it has some stiff competition. While its competitors may outdo it in courtroom drama, character development, or investigative suspense, none matches it in legal depth or dialectical agility It shows not what makes some lawyer?s caseload interesting, but what makes law itself interesting. It would not make a good movie; it is all ?talking heads.? In fact, the parts that would make a good movie - the events within the cave - are over and done with by the time Fuller begins his piece. Moreover, these events are not depicted with cinematic vivacity, but described after the fact with judicial precision and bland- ness. Fuller?s live Supreme Court justices tranquilly but rigorously show the complexity of the facts and the flexibility of legal reasoning. The live opinions focus on different factual details and legal precedents, and lit them into different background structures of legal and political principle. By these means Fuller crystallizes important conflicts of principle and illustrates the major schools of legal philosophy in his day. Fuller?s case has been called ?a classic in jurispru- dence,? ? a microcosm of this century?s debates,? and a ?breathtaking intellectual accomplishment.?* Although only half a century separates us from the date of Fuller?s essay, the legal landscape has changed profoundly. I have written nine new judicial opin- ions on his case, with roughly Fuller?s own objectives in view, hoping to explore important issues of principle and in the process to bring the depiction of legal philosophy up to date. While I would like to depict the major schools of legal philosophy today, giving each its due, there are a few obstacles that subtly constrain the project. Suber, Peter.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 Nine New Opinions. Florence, KY, USA: Routledge, 1998. p ix. http://site.ebrary.com/lib/cityu/Doc?id=2003075&ppg=9 Copyright ? 1998. Routledge. All rights reserved. Preface Introduction 1 Pt. I Lon Fuller's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 5 Opinion of Chief Justice Truepenny 7 Opinion of Justice Foster 10 Opinion of Justice Tatting 15 Opinion of Justice Keen 20 Opinion of Justice Handy 25 Opinion of Justice Tatting 31 Postscript 32 Pt. II Nine New Opinions 33 Opinion of Chief Justice Burnham 35 Opinion of Justice Springham 45 Opinion of Justice Tally 57 Opinion of Justice Hellen 64 Opinion of Justice Trumpet 73 Opinion of Justice Goad 79 Opinion of Justice Frank 89 Opinion of Justice Reckon 91 Opinion of Justice Bond 99 Index 108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

    作者:勞思光

    一部哲學史,雖然是「史」,但也必然涉及「哲學」。當一位學人寫哲學史的時候,他不僅要敘述事實,而且要解釋理論。敘述事實是史學的工作,解釋理論則必須有確定的理論基礎與解析方法。而這種基礎與方法就是寫哲學史的必要條件;不能滿足這些條件則寫出來的是「史」,但不算是「哲學史」。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是當今哲學泰斗勞思光在中國哲學方面最重要的著作。透過其獨特的「基源問題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將上下數千年中國哲學的內涵,條分縷析呈現在您的眼前。本冊主要介紹古代中國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學說。其中每一章節,皆有深入淺出的說明,其內容正是中國哲學的深層內涵。
  •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作者:Immanuel Kant,We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