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传记
-
Leonardo da Vinci
The #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A powerful story of an exhilarating mind and life...a study in creativity: how to define it, how to achieve it.” —The New Yorker
“Vigorous, insightful.” —The Washington Post
“A masterpiec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Luminous.” —The Daily Beast
He was history’s most creative genius. What secrets can he teach us?
The author of the acclaimed bestsellers Steve Jobs, Einstein, and Benjamin Franklin brings Leonardo da Vinci to life in this exciting new biography.
Based on thousands of pages from Leonardo’s astonishing notebooks and new discoveries about his life and work, Walter Isaacson weaves a narrative that connects his art to his science. He shows how Leonardo’s genius was based on skills we can improve in ourselves, such as passionate curiosity,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an imagination so playful that it flirted with fantasy.
He produced the two most famous paintings in history, The Last Supper and the Mona Lisa. But in his own mind, he was just as much a ma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a passion that sometimes became obsessive, he pursued innovative studies of anatomy, fossils, birds, the heart, flying machines, botany, geology, and weaponry. His ability to stand at the crossroads of the humanities and the sciences, made iconic by his drawing of Vitruvian Man, made him history’s most creative genius.
His creativity, like that of other great innovators, came from having wide-ranging passions. He peeled flesh off the faces of cadavers, drew the muscles that move the lips, and then painted history’s most memorable smile. He explored the math of optics, showed how light rays strike the cornea, and produced illusions of changing perspectives in The Last Supper. Isaacson also describes how Leonardo’s lifelong enthusiasm for staging theatrical productions informed his paintings and inventions.
Leonardo’s delight at combining diverse passions remains the ultimate recipe for creativity. So, too, does his ease at being a bit of a misfit: illegitimate, gay, vegetarian, left-handed, easily distracted, and at times heretical. His life should remind us of the importance of instilling, both in ourselves and our children, not just received knowledge but a willingness to question it—to be imaginative and, like talented misfits and rebels in any era, to think different.
-
Endurance
斯科特 · 凯利
➢战斗机飞行员、工程师、NASA宇航员。
➢作为经历了4次太空飞行的航天老手,斯科特曾3次率队在国际空间站工作,并参与了为期近一年的国际空间站任务。在这次任务中,他创造了人类在太空中连续工作时长的新纪录。
➢斯科特在太空中停留了340天,绕地球飞行2.3亿公里,拍摄太空照片713张,完成了400多项实验。他在社交网络上的关注人数突破百万,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多次在推特上与他互动。斯科特堪称美国航天史上的代表性宇航员。
玛格丽特 · 拉扎勒斯 · 迪安
田纳西大学副教授,现居诺克斯维尔。
-
双面蓬皮杜
▼内容简介
他是戴高乐22年来的亲密盟友,更是其政治遗产的继承人:1974年4月2日,他辞世于总统任期。在此之前,他将生命中的13年完全献给法国:1962—1968年出任内阁总理,1969—1074年担任总统。期间经历重大历史事件:推动欧共体的进程,出访中国。政治上的作为,让蓬皮杜在法国当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私下,蓬皮杜天赋超群,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造诣:他热爱诗歌、文学,曾花大量时间选编《法兰西诗选》;痴迷博物馆、戏剧、现代艺术,倡议兴建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交友甚广,与当代大文豪莫迪亚克、安德烈•马尔罗通信往来。
这些政治和文艺上的感悟他都一一记录在日记和通信中。本书是对其私人书信、笔记的整理,呈现其独特的个性,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幕后故事。
作为一个审慎复杂的政治家,蓬皮杜记录了他对社会政治领域的探讨与反思;描述了所接触的政治人物:戴高乐、尼克松、希斯、密特朗,留下了微妙而坦率的评语。作为一个文艺迷,他在书信中倾注了很大的热情,讨论艺术、文学、爱情、女性等话题,展现出对永恒之美的痴迷。
▼编辑推荐
一部全面了解法国当代史的年度佳作,法国重要媒体重磅推荐。
总统四十三年未刊信函、日志、照片,一窥法国当代政治史风云变幻。
与文学大家莫里亚克、安德烈•马尔罗通信往来,真实记录法国文化社交生态。
自身浸润法国文化魅力,蓬皮杜已成现代巴黎的象征。
总统之子编选,法国著名历史传记作家导读推荐,资深译者审校呈现优美译文。
与友人书,封存一生情谊,谈人生、青春、爱情,真挚动人。
双面蓬皮杜,独特的双面护封设计,精致书信札,从设计贴近人物性格特性。护封双面海报设计,正面以蓬皮杜的人物像为主,背面是其最爱的一副画作《巴黎的屋顶》。装帧设计充分体现蓬皮杜的政治与文艺的双面。
-
颠覆者
周鸿祎,一个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他被认为是奠定当今中国互联网格局的人之一。
作为第一代互联网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好的产品经理、创业者,他每时每刻都以自己的实践,为互联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没有在公共场合发声,甚至有粉丝对当前死水一潭的互联网现状不满意,发出了“人民想念周鸿祎”的呼声。
但周鸿祎在小时候,却是一个踢天弄井,动不动就大闹天宫的超级熊孩子,一个成年人眼里的非主流儿童。
小时候周鸿祎在家里经常因为捅出娄子,惹来父母一顿揍。上学之后,更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异类分子——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戏弄女同学、画漫画丑化惩罚他的老师,甚至因为淘气被警察找上门来。
岁月会让人变得成熟稳重,然而上大学之后的周鸿祎,却也不怎么安分——刚上大学就跟人打架,差点被开除、多次创业失败……
在“熊孩子”背后,周鸿祎还有另外一面:他从小就热爱阅读,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不断升级迭代自己的思维体系;他高中时期就立下了“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志向,要做一款产品改变世界;大学期间创业虽然失败,但没有击倒他,反而更坚定了他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的理想。
一个调皮捣蛋四处惹祸的“超级熊孩子”,一个颠覆式的挑战者,经过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凭借着对计算机的无限热爱,蜕变为了人尽皆知的“互联网英雄”。
周鸿祎这个四十年走过的路,一点都没有枉顾时间给他所有的考验和历练。
不甘于平庸的你,读完周鸿祎的成长故事,也可以得到一些启迪,从而颠覆观念,颠覆人生。
-
郭鹤年自传
郭鹤年,首次亲身述说最真实的故事!
郭鹤年是香港以及马来西亚企业家,出生于柔佛新山,以经营白糖业起家,有「亚洲糖王」之称。书中讲述他创立以亚洲为基地的郭氏集团故事,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家族历史,当中亦包括郭鹤年童年的成长回忆,以及与其父母及兄弟于乱世中的生活。此外,书中亦有详述其管理企业和做生意的独特见解──从1949年开始,如何带领郭氏集团发展成为当今多元经营的跨国企业。读者从书中了解华人移民东南亚,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生活,在第二次大战时期日军铁蹄下经历的岁月,也可了解中国和亚洲经济腾飞的历程。
本书特色:
1. 本书为世界富豪郭鹤年的自传。传主对亚洲不少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有影响力,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的企业家。
2. 本书由他的个人童年,二战日军侵略说起。一路说到他在马来西亚、新加玻、印度尼西亚、香港到中国的营商经历,历史跨度达大半世纪。不少细节有趣味,而且有思想性及哲学色彩,说到家庭部份而有不少感人段落。
3. 本书对企业经营及管理者是一部必读书。
-
林奈传
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林奈的第一部中文传记。卡尔•林奈(1707-1778)因发明“双名法”,用拉丁语组成的属种名作为动植物学名而闻名于世,双名法成为现代动植物命名的基础。在瑞典,人们称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为“花之王子”。林奈一生经历了几个多姿多彩的时期:从早期游学考察的穷学生,到乌普萨拉有名的医药学教授,再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位敏锐的旅行家、科学家、采集者、画家和地理学家,他将其一生的热情投入到植物学中,命名并分类了9000多种植物、828种贝类、2100种昆虫和477种鱼。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鲜活再现了林奈的一生:他在拉普兰的探险经历、他的家庭生活、他和学生的交往,以及他在科学史上的伟大成就。书中结合大量经典文献,再现了包括林奈手稿在内的精美原始图片。
-
放任自流的时光
【编辑推荐】
◆获奖无数的文艺经典,鲍勃·迪伦女友苏西·罗托洛回忆录。
◆海明威《流动的盛宴》写的是1920年代的巴黎左岸,苏西·罗托洛《放任自流的时光》写的则是1960年代的纽约格林威治村。这是20世纪两段耀眼的黄金年代。
◆国内著名翻译家陈震全新增补修订版本。
◆精装,草絮封面,浓浓复古怀旧感;内文采用60g瑞典轻型纸,轻盈柔和。
【内容简介】
20世纪六十年代前期,苏西和男友鲍勃.迪伦一起居住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那是特别的年代和特别的地点。冷战阴影、核危机下,作为反文化运动的东海岸诞生地和大本营,格林威治村汇聚了时代的精神。民谣复兴运动,民权、女权、同性恋权益等各种运动在格林威治村风起云涌,激情澎湃的反叛时代和置身其中的绚烂人物互相塑造,创造着历史。
与其说本书娓娓道来的是苏西和迪伦共度的时光,不如说它是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艺术的全记录。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悉数登场,一件件生动活泼的轶事跃然纸上。
"我讲述的是自己的20世纪60年代,以及当时的格林威治村--我在那个大时代从皇后区移居到格林威治村,村里的那段经历塑造了我,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是个令人惊叹的时代,一个充满了抗议和反叛的多事之秋。整整一代人在18岁时被允许喝酒、战死,却要等到21岁才能拥有选举权。动乱在所难免。言论制造了音乐,音乐又制造了言论,鼓舞着我们走上街头,要民权、反核弹、反越战。与此同时,1950年代保守僵化的道德观也在1960年代黯然退场。'垮掉的一代'已经砸破了它虚伪的外表,而他们的下一代--我们,将它彻底冲破。"
-
离上帝最近的电影人:斯坦利•库布里克生命最后的30年
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了一系列经典电影,包括《洛丽塔》(Lolita),《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等。媒体总是将他描述成电影人中的霍华德·休斯:一位古怪的艺术家,痴迷于工作和注重隐私到了疯狂的地步。但是,真实的他是什么样呢?
作者埃米利奥•达利桑德罗曾是一名福特方程式赛车手,在摇摆的60年代驾驶着小型出租汽车穿梭在伦敦,因而结识了这位导演。埃米利奥诚实、可靠,他用自己的方式走进了库布里克神经质和执着的内心世界。从电影《发条橙》开拍一直到1999年库布里克去世,埃米利奥一直在为库布里克工作。
埃米利奥以时间为序,为我们讲述了库布里克生命后30年的许多真实经历。从《发条橙》开拍至《大开眼戒》公映,埃米利奥熟知库布里克所有的工作细节与生活琐事。本书并没有对库布里克在电影艺术层面所展现出的专业性大发议论,而是讲述了许多幕后的真实往事。埃米利奥和菲利普以全新的视角解读库布里克:他是绝对的偏执狂,却能听从他人意见;他是完美主义者,却时而邋遢如流浪汉;他是严厉而严谨的艺术家,却不失温柔与细腻;他是动物奴,是慷慨的朋友……
更多情感的流动,更多细节的追忆,本书将带你钩沉斯坦利·库布里克背后的秘辛。
-
宜家故事
宜家(IKEA)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作为“宜家的掌舵者”,七十多年来他为宜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打造了无人能及、新颖独特的宜家哲学和闻名全球的宜家帝国。书中他开诚布公地讲述了“宜家的一切是怎么来的”,讲述了如何应对面临的商业、梦想、失败、婚姻等问题,将一家17岁男孩创办的小小邮购公司,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家居零售商。同时也展现了乡村少年英格瓦·坎普拉德从青年奋斗到暮年,最终实现童年梦想的精彩旅程。
宜家的一切是怎么来的?到底什么样的领袖才能让公司长久保持活力和繁荣?宜家的经营模式有什么独到之处?它在保持增长、获得成功以及保证安全边际等方面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或秘诀?托尔卡通过对坎普拉德本人及家属、员工、朋友、“敌人”的近百次采访,查阅坎普拉德保存的演讲、私人信件及笔记等珍贵资料,客观真实还原了宜家的发展史。世界上再没有任何其他记者可以像托尔卡这般走近坎普拉德,亲历他荡气回肠的商业人生。
-
我的生活
马克·夏加尔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画家,然而,他的文字同样富有诗意。《我的生活》是夏加尔追忆前半生的自传作品,写于1922年,当时作者仍然年轻,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三十多年成长生涯的回顾。作为艺术家的夏加尔,画作色彩浓郁,提琴手和母牛都在犹太小镇的天空中飞翔;而他的文字同样轻快、洒脱,有如小步舞曲,带着来自底层生活的忧伤和幽默。本书清晰地呈现了他艰难的成长历程,也展示了他绘画灵感的具体来源。夏加尔用爱的颜料,写成了飘在空中的自传。
-
郭鶴年自傳
郭鶴年是香港以及馬來西亞企業家,出生於柔佛新山,以經營白糖業起家,有「亞洲糖王」之稱。書中講述他創立以亞洲為基地的郭氏集團故事,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家族歷史,當中亦包括郭鶴年童年的成長回憶,以及與其父母及兄弟於亂世中的生活。此外,書中亦有詳述其管理企業和做生意的獨特見解──從1949年開始,如何帶領郭氏集團發展成為當今多元經營的跨國企業。讀者從書中了解華人移民東南亞,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生活,在第二次大戰時期日軍鐵蹄下經歷的歲月,也可了解中國和亞洲經濟騰飛的歷程。
-
苏东坡传
苏东坡是一个传奇,他诗词书画,无不精通,其文豪放自如,文采斐然,被广为流传,千古传诵;他又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身居高位,参与朝廷重大决策,成地方大员后又造福一方,备受百姓爱戴;他对所有人平等视之,他的朋友圈上至皇帝高官,下至平头百姓,既有文人墨客,也有僧侣乞儿;他是一名真正的儒士,却又深得佛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髓……
苏东坡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巨星,熠熠生辉,逾千年而不暗淡。其伟大人格和赤子般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洗礼,越发令人瞩目。
本书作者历时数年,几易其稿,剖析苏东坡的生命历程,打开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翻开这本书,一个真实立体的苏东坡跃然纸上,深入阅读,苏东坡传奇而跌宕的一生,如在眼前。
-
恒大许家印:苦难是我珍贵的财富
许家印是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在业界拥有“地产一哥”之称。许家印的人生经历,就像一场冒险之旅。他辞掉了国企车间主任的职位,南下打工做了一名普通的业务员。后来,他辞掉了鹏达公司董事长一职,创立了恒大。事实证明,他的选择都是正确的,但当时很少有人理解。他热心发展体育事业,为中国足球、中国排球引入“银狐”“铁榔头”等,打造强队为国争光。他在慈善的道路上也从不缺席,先后以个人和公司名义累计捐款28亿元,两次荣获“中国首善”称号。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许家印一直都保持着极其旺盛的工作热情,默默地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他正带领恒大集团致力打造行业一流企业,朝着“规模最大、队伍最优、管理最好、文化最深、品牌最响”的奋斗目标迈进。
-
命运:文在寅自传
凤凰联动隆重推出《命运:文在寅自传》。《命运:文在寅自传》是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的首部亲笔自传。
★探析韩国两位总统40年友情之路,了解刀光剑影韩国的缘由始末。#愿为江水,与君重逢#文在寅*卢武铉:三十年高山流水,只为人间一片清明;十年卧薪尝胆,还他一身清白。
★韩国2017年度读者投票,《命运》被评选为年度最优秀图书,以前任何总统自传没有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韩国总统文在寅在书中回忆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他选择律师之路,遇到卢武铉,从 此开启从未想过的人生和事业,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他从朝鲜南下的贫民之子,成为为民请命的律师。 文 在寅在书中致敬了自己一直生活在贫困中的父亲,并感谢父亲在苦难中给予的思想上的影响。他讲述了自己读了九点大学的始末缘由,分享了与妻子相遇相恋的经过。
★文在寅有长期的律师从业经验,而且是卢武铉政府的最高幕僚,在书中着重介绍了自己对韩国政府和社会的看法,给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韩国社会。本书的时间跨度有五十年之久,读了这本书,了解韩国近30年的社会变革。在自传里,他表达了朝韩、中韩、韩美等国际关系的看法,对中国在“六方会谈”的支持表达谢意。
他用客观和冷静的笔调,对自己的半生做了一次细致的回放。
★韩国总统——文在寅首部亲笔自传,韩国狂销百万册
读了《命运》,了解韩国领路人文在寅,预测韩国未来走势!
★关于文在寅:
◎从贫民之子到韩国总统,演绎逆袭人生,青年励志的榜样。
◎做人干干净净,坚持原则——韩国政坛的“清道夫” 。
◎三次进出青瓦台,一心回避权力,却登顶韩国政治巅峰。
◎重情义,爱家庭,昵称“月亮大人”(文的英语是moon)。
★关于文在寅与中国:
◎豆瓣评分9.1《辩护人》的律师原型,震撼万千中国观众。
◎30年前,20世纪80年代,曾为中国死囚无偿辩护,助其改判无期。
◎推动“六方会谈”的核心人物,与中国渊源颇深。
◎打破中韩僵局,积极推动中韩互动,终于2017年12月访华。
★关于本书:
◎G20峰会 “习文会”,《命运》——文在寅自传是两国领导人“暖场话题”
◎中韩两国高度关注,外交部直接推动,致敬中韩建交25周年。
◎讲述韩国社会变革30年,见证韩国发展的一次次阵痛!
◎文在寅为中文版特别撰写序言,诚挚致意中国读者!
-
陶瓷一生
露西•里(Lucie Rie,1902—1995)是20世纪的杰出陶艺家。她出身于维也纳的医学之家,20岁时对陶瓷一见钟情;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烽烟,因犹太人的身份流离失所、亲朋离散,最终以陶瓷立足他乡,赢得世界赞誉,并三获英国女王授勋。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数次转变风格,所制陶瓷器皿造型简约,工艺繁复,刚柔并济,融会了现代建筑的风骨与东方陶瓷的神韵。
她的交际圈中有弗洛伊德家族、建筑家恩斯特•普利施克、陶艺大师伯纳德•利奇、物理学家薛定谔等各领域菁英;生前身后,她的作品受到无数收藏家和艺术家的推崇,三宅一生将她的陶瓷纽扣用于自己的时装,安藤忠雄亲自为她的展览设计展厅。
本书是露西•里的友人托尼•伯克斯在其生前经其同意撰写的传记,通过对其生平经历的勾勒和两百余件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的展示,为我们呈现这位陶艺家的一生,探寻其作品何以如此出众。
-
陶希圣的前半生
生前,陶希圣背负着汉奸和战犯的骂名。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他的身份其实是学者和政客。作为学者,陶希圣对法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都有过研究,且曾经在中国社会结构和性质的讨论,本位文化的讨论,以及在运用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切入社会学等方面,颇具建树;政治上,二十年代起至1940年止,他属于汪精卫派,1942年以后转向蒋介石,成为蒋的幕僚;思想上,二、三十年代他主张民主反对专权,四十年代后,他却认同专权,并积极主动地服务于蒋介石政权。
陶希圣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从政知识分子,一个生自1899湖北,卒于1988台湾的动荡年代亲历者,本身就是这一时期历史的载体,将陶希圣作为个案进行呈现,可以加深民国政治史、民国学术史、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研究。为了体现陶希圣政治与学术两栖的特色,也为了学术性和可读性并存,全书分为上下二卷:上卷以政治活动为主,以时间先后为序;下卷以学术思想活动为重,进行专题研究。力图比较全面地展现陶希圣复杂、多变而又丰富的一生。
-
浮生若梦:蔡东藩传
《浮生若梦:蔡东藩传》以较为翔实的资料为基础,梳理了蔡东藩从最初的热衷科举,力图“清官救国”,到编著行销全国的教科书《中等新论说文范》等体现的“教育救国”理想,再到受严复、梁启超等“小说救国”“演义救国”理论影响,有感于“帝王专制之魔力”而埋首历史演义的写作,最后沉寂于民间终老于乡野这一简单又复杂的人生经历。同时,透过传主的一生,也给我们呈现出新旧交替时期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中国社会发展的艰难性。
-
如果你生来没有翅膀(独立女神香奈儿传)
如果你生来没有翅膀(独立女神香奈儿传)可可·香奈儿(CocoChanel,1883-1971),“独立与优雅的代名词”,“享誉全球的时尚大师”,“欧洲*有灵气和头脑的女人”,“20世纪法国的财富女王”……她创始的Chanel品牌,一直是全世界女人的梦。自香奈儿去世以来,关于她的传说就不绝于耳,在她的身上,罗曼史与奋斗史都同样辉煌,而比她的作品更让人心动的,其实是她的人生。在这本书中,作者将通过详...
-
希特勒传
伊恩‧克肖所著的《希特勒传》是第三帝国研究史上的一部里程碑著作。它详细记述了一代枭雄希特勒早年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描述了希特勒如何从一个不学无术、整天浪迹于维也纳和慕尼黑街头,依靠他人施舍勉强度日的社会下层人物逐渐成为独揽大权的德国独裁者,继而对内实行种族灭绝的恐怖政策,对外指挥德国军队东征西伐,最终不仅毁灭了他自己,也将千百万德国人带入深渊的整个过程。书中不仅介绍了希特勒不同于常人的性格特征,而且着重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德国民众渴望洗刷战败耻辱的特殊心理。作者认为正是这种特殊环境和民众渴望找到一位“民族拯救者”的特殊心理为希特勒篡夺政权和行使独裁权力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本书首次利用《戈培尔日记》以及其他一些与希特勒有密切接触的同时代人的回忆录等第一手资料对希特勒在不同时期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考证,对希特勒做出重大决策的前因后果和内心考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其议论分析不仅言之有据,而且比较客观公正。本书虽是一本学术性人物传记,但作者善于叙事说理,语言通俗,行文流畅,读来丝毫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
此书一经出版即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轰动,获得英国沃尔夫森历史文学奖(相当于美国的普利策奖)、奥地利布鲁诺?克莱斯基政治图书奖、英国年度学术图书奖等重要奖项,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其他国家出版。
伊恩‧克肖和《希特勒传》
伊恩‧克肖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现代史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世界知名的第三帝国和阿道夫‧希特勒研究学者。
伊恩‧克肖1943年4月出生于兰开斯特郡奥德海姆市,求学期间在曼彻斯特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牛津大学默顿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于1969年在曼彻斯特大学担任中世纪史讲师,1975年后改授现代史,1989年被谢菲尔德大学聘为现代史教授。1980年,他在德国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研究第三帝国的专著《希特勒神话》,此后几十年中他陆续出版了二十余部第三帝国和阿道夫‧希特勒的研究专著和人物传记,并长期担任英国广播公司有关纳粹德国系列节目的历史顾问。2008年退休后,伊恩?克肖仍然笔耕不辍。2011年,他又出版了新作《希特勒德国的灭亡》。为表彰他在历史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杰出成就,德国政府1994年授予他联邦十字勋章,英国女王2002年册封他为爵士。
伊恩‧克肖一生学术成就斐然,他的多部研究著作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并获得众多奖项,但为其在第三帝国研究领域获得世界声誉的应属1998年和2000年相继出版的两卷本人物传记《希特勒,傲慢(1889—1936)》和《希特勒,报应(1936—1945)》。此书一经出版即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轰动,被誉为“第三帝国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著作“,并获得英国沃尔夫森历史文学奖(相当于美国的普利策奖)、英国年度学术图书奖、奥地利布鲁诺‧克莱斯基政治图书奖等重要奖项。为便于普通读者阅读,他于2007年又对这部皇皇巨著进行了重大修改,在内容完全忠实于两卷本原著的前提下,删去了大量与希特勒本人的性格刻画和行为分析没有直接关系的背景描述和学术注释,将少数内容有所重叠的章节进行了合并,不仅削减了篇幅,将100余万字的两卷本改为70余万字的单卷本,而且大大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新版《希特勒传》于2008年出版后好评如潮,当年即成为英语读物畅销书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其他国家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有关第三帝国和阿道夫‧希特勒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其中虽然不乏像《第三帝国的兴亡》这类脍炙人口的佳作以及其他一些有分量的研究著作和传记作品,但多数却因质量平平,出版后鲜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伊恩‧克肖撰写的这部《希特勒传》之所以能在众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受到包括德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国专业研究人士和各界读者的高度评价,其原因除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刻画能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依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和观察,摆脱以往就人论人的传记写作方式,另辟蹊径,从德国社会和德国普通民众与希特勒之间的“共生”关系这一独特角度来刻画这个恶名昭彰同时又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大独裁者的形象。这是这部著作受到广泛赞誉的主要原因,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伊恩‧克肖在新版序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他撰写这部著作的目的是为了“对希特勒的权力进行一番研究”。厚厚一部传记,作者试图说明的实际只是两个问题。首先是为什么会出现希特勒这样一个人物?在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国民素以讲求思辨著称于世的德国社会中,这样一个出身卑微、不学无术、思想偏激的怪异之人为何能够攫取国家的最高权力?其次是希特勒何以能够极为顺畅地行使权力?从作者对希特勒早年经历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位后来一言九鼎的大独裁者从未对任何学科进行过系统地学习研究,除了一厢情愿地执着于成为一名建筑师的梦想之外似乎成天无所事事,在维也纳和慕尼黑的街头东游西荡。他本人后来能够不断向人炫耀的不过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经从军的履历及战后在慕尼黑啤酒馆鼓唇弄舌、煽动暴乱的恶行。在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之前,他未曾担任过任何公职,更谈不上有什么治国理政的经验。那么他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征服了德国社会众多精英人物和庞大的军政官僚机器,继而为了称霸欧洲,不惜以千百万德国人民的生命为赌注,用大屠杀方式把这个国家引入一场灾难性的赌博冒险之中?他为什么能够一意孤行地堵塞一切结束战争的可行之路,明知穷途末路仍然负隅顽抗,最终不仅毁灭了自己,也从道义上和物质上彻底毁灭了这个国家?
作者认为,主宰德国命运长达13年之久的这个怪人的个性和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两个问题。人物个性在历史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毫无疑问,希特勒不是一个只会做梦的幻想家,不是一个只会冒险的疯子:他用心缜密,善于发现对手的弱点并无情地加以利用;他做事专心致志,遭受挫折不屈不挠;他敢于冷酷无情地扫除一切妨碍他实现目的的障碍,为此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他天生具有玩世不恭的机敏,看到机会即会不顾一切地放手一搏。无论是希特勒的崇拜者还是他的敌人都承认这个人的个性与众不同。同样,希特勒不是一个低能之人。尽管希特勒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这并不等于说他智力低下:他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他擅长蛊惑人心,即使他的政敌也承认他具有出色的语言能力;他不仅是一个演说高手,一个幕后操纵者,一个激进分子中的激进分子,而且还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理论家,尽管他的那套理论简陋粗鄙,但它具有极强的内在逻辑性,希特勒正是依据他的这套理论对德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弊病做出了完整的解释并开列出了去除这些弊病的药方;他的“世界观”虽然极为反动而令人厌恶,但它不仅能将纳粹哲学中各种支离破碎的观点糅合起来,而且契合战败后情绪低落的德国普通民众的求变心理,他本人也因此很快成为纳粹主义的代言人,进而成为千百万德国普通民众心中渴望的德意志民族的“拯救者”。可以说,希特勒的个性和能力是他攫取权力和运用权力的重要条件,生就这种个性、具备这种能力的希特勒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没有希特勒,人类历史将会重写。
但是,希特勒得以攫取德国权力并且几乎毫无阻碍地运用他的特殊权力给欧洲和世界造成灾难的原因绝不能仅仅用他的个性和能力做解释。1918年之前,在希特勒身上丝毫没有显示出他后来向世人展示的那种独特的个人魅力。相反,他被周围的人视为不合群的怪物,时常受人嘲弄和鄙视,那个时候绝对没有人会把他看成是未来的国家领袖。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切都变了。他逐渐从一个靠人施舍勉强度日的社会下层人士变成德国民众几乎是无限崇拜的救世主,同时也是他的政敌切齿痛恨的仇人,他带领一帮粗人莽汉组成的纳粹党从社会的边缘一跃踏入政治舞台的中心,成为德国社会强大的政治力量,这种现象本身即说明希特勒具有如此重大影响力的原因绝不仅仅在于他的个性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德国社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如果仅仅分析希特勒这个人物的个性和能力而不深入考察产生这样一个人物的社会原因,那就把问题简单化了。战争失败、割地赔款、魏玛民主的软弱无能造成的政局动荡、经济凋敝和文化危机使德国社会遭受重创。换在其他任何时代,希特勒注定默默无闻。但是,在成千上万的德国人认为战败、民主和经济凋敝已经使德国陷入绝境的特殊环境下,立志消除1918年战败带来的民族耻辱的这个人和越来越相信只有这个人的领导才能拯救德国的这个社会之间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但终会毁灭这个国家的“共生”关系。期待“民族拯救者”的民众饥不择食地簇拥着希特勒走上了历史舞台,希特勒则利用民众的期待顺势为自己戴上了“英雄”的桂冠;希特勒坚信只有他才能带领德国人民走出困境,建立一个千年不衰的德意志帝国,而千百万普通德国人也几乎是心甘情愿地“为元首工作”,直至让这个恶魔把他们带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希特勒和德国普通民众之间这种奇特的“共生”关系是理解希特勒为什么会攫取权力进而顺畅地行使权力的关键所在。
希特勒是人类历史上公认的邪恶之人,是德国社会在那个时代所犯下的一切罪恶的始作俑者,从道义上讲,希特勒要为在他的统治下所发生的一切负主要责任。但是,给人类社会造成那场大劫难的不是他一个人。希特勒不是强加给德国的暴君,他是得到合法任命的政府首脑。在希特勒获得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德国社会的期待、德国民众主动地“为元首工作”比希特勒的个性和能力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希特勒在横行霸道的第三帝国历史上确实具有重要的并且常常是决定性的影响力,但是,离开特殊的历史环境,离开处于那种环境下德国民众的期待和支持,希特勒不会获得也无法行使给世界带来灾难的特殊权力。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写道:“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从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从一定意义上讲,伊恩‧克肖的这部《希特勒传》可以被看做是对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的生动诠释。
-
诺基亚总裁自述
◆辉煌时期的诺基亚,隐患已埋藏其中。
◆约玛·奥利拉带领诺基亚连续15年占据市场首位。
◆任职期间手机销量达40亿台。
◆翻开本书,解读商业帝国轰然崩塌的内部原因。
1992年,奥利拉任职诺基亚总裁,并凭借濒临绝境时的大胆决定,以及独一无二的管理结构,带领诺基亚从濒临 倒闭的灾难中走出来,使其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军者,从1996年开始,连续15年占据市场首位。但辉煌时期的诺基亚,隐患已埋藏其中,当智能手机时代到来时,诺基亚没有在新系统开发方面做足充分的准备,在手机市场中落败。在书中,奥利拉详细阐述了作为企业高层所承担的压力、风险与抉择。翻开本书,解读商业帝国轰然崩塌的内部原因。
本书讲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诺基亚如何改变了通信和世界,同时奥利拉也毫无保留地揭示了诺基亚衰败的原因。
——《金融时报》
奥利拉为他的传记准备了十年,记者沙库马把它变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本传记是一颗精心打磨的钻石。
——《赫尔辛基时报》
奥利拉和沙库马的书无疑将成为芬兰经济史上的经典,这就是它为什么值得阅读的原因。
——伊娃·妮娜·瓦提欧,社会科学博士
被《芬兰画刊》评为年度好书之一!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