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传记

  • 我心归处是敦煌

    作者:樊锦诗 口述 / 顾春芳 撰写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

    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

    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

    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

    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

    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

    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

    她都选择了——坚守。

    ◎◎◎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深度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全面呈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的筚路蓝缕,详细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

    她守护国宝,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用数十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

    ——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她是出身优渥的上海娇小姐、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人生本可以有无数条路,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在大漠深处,爬进黑黢黢的洞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可以说,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人们看到的莫高窟。

    ——CCTV《朗读者》

    她穷极一生守望着莫高窟,在她的生命足迹里,品到了坚毅,读到了专注,也深深感到那个瘦弱并不伟岸身躯里,包裹着一颗高贵倔强的灵魂。

    ——《光明日报》

    西北大漠的风沙吹硬了樊锦诗的吴侬软语,也在她的脸上留下了道道印痕,却从没改变她坚守敦煌的那颗心。

    ——《中国文化报》

  • 伯林传

    作者:[加拿大] 叶礼庭

    以赛亚·伯林有着多重身份和传奇的经历:生于俄国,犹太血统,英国学者。作为20世纪重要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与各界的许多名人都有交往。这本根据大量资料和伯林自己口述写成《伯林传》,记述了他如何在复杂动荡的历史环境中走出自己的生活道路,并对自由和多元主义等重要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观点。传记作者(亦为著名学者)叶礼庭保持一种平衡的态度,欣赏伯林的思想,但对其弱点也不加回避。正是伯林身上这种人性的真实让这本书和这个人散发出永久的魅力。

    自1987年9月始的十年里,叶礼庭定期拜访伯林,同他一起回忆人生,重新经历他在俄国度过的童年、牛津的求学岁月、美国的外交生涯、对苏联的访问,以及不曾远离思想前线的学术生活。这不是一部用文献堆砌而成的人物评述,而是用伯林自己的回忆写成的思想传记。在本书中,你会看到伯林如何经历暴风骤雨的20世纪,度过诚实且负责任的一生,并且从这个世纪的灾难和成就中提炼出他回响至今的原创思想。

  • 生活,在别处:海明威影像集

    作者:[美] 玛瑞儿·海明威 / [美] 鲍里斯·维多夫斯基

    海明威逝世五十周年后,他的孙女玛瑞儿·海明威终于执笔,独家披露祖父鲜为外人所知的人生经历与写作历程。全书收录三百余幅珍贵照片及手稿、资料图片等,其中大多数是首次公开发表。影像集以独一无二的“亲密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被称为“美利坚精神支柱”的文坛硬汉、战士、猎人、丈夫、情人、父亲……鲜为人知的一面,剥开“海明威”的坚硬外壳与光环层层包裹下,露出“欧内斯特”的柔软内核,展现属于一个鲜活生命的冲动激情、矛盾抗争、迷惘求索和虚妄狂欢。

  • 鯨吞億萬

    作者:Tom Wright / Bradley Hope

    一個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的年輕華人,

    如何用無數空殼公司,騙過金融界的頂尖高手?

    如何一步步買通政要,設局掏空國家?

    為什麼買下EMI? 為什麼要拍《華爾街之狼》?

    還有,為什麼他高調追求蕭亞軒?

    為什麼連李奧納多、芭莉絲希爾頓、馬丁史柯西斯、勞勃狄利諾、

    小甜甜布蘭妮、江南大叔,都參加了他的生日派對?

    精彩推薦

    非常好看的一本書,太驚人了!—比爾‧蓋茲

    如果你喜歡看金融犯罪、有錢人的荒淫,這本書正適合你閱讀。—The New Yorker

    這本書揭發一馬公司醜聞,以及高盛如何涉入其中。書中有好萊塢明星如李奧納多、Jamie Foxx,有沙烏地王子、豪華遊艇及一筆又一筆巨款在世界各地空殼公司洗來洗去,怎麼能不愛這本書?—Yahoo! Finance

    一本現代金融詐欺教科書。—The New York Times

    就像《老千騙局》、《惡血》,本書將會是一部經典。—Financial Times

    真實故事,讀起來像一部好萊塢電影。—Ben Mezrich

    一本必讀的書。—The Edge

    強力推薦這本書!—FORTUNE

    研究深入、資料豐富……一本必讀的書!—Booklist

    一個關於貪婪的驚人故事……非常好看,充滿娛樂性。—Library Journal

    一起不可思議的金融弊案調查……一個世界級白領犯罪經典故事!—Publishers Weekly

    非常不可思議的故事!—Knowledge@Wharton

  • Dear Girls

    作者:Ali Wong

    Ali Wong’s heartfelt and hilarious letters to her daughters (the two she put to work while they were still in utero) cover everything they need to know in life, like the unpleasant details of dating, how to be a working mom in a male-dominated profession, and how she trapped their dad.

    In her hit Netflix comedy special Baby Cobra, an eight-month pregnant Ali Wong resonated so strongly that she even became a popular Halloween costume. Wong told the world her remarkably unfiltered thoughts on marriage, sex, Asian culture, working women, and why you never see new mom comics on stage but you sure see plenty of new dads.

    The sharp insights and humor are even more personal in this completely original collection. She shares the wisdom she’s learned from a life in comedy and reveals stories from her life off stage, including the brutal single life in New York (i.e. the inevitable confrontation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reconnecting with her roots (and drinking snake blood) in Vietnam, tales of being a wild child growing up in San Francisco, and parenting war stories. Though addressed to her daughters, Ali Wong’s letters are absurdly funny, surprisingly moving, and enlightening (and gross) for all.

  • 陈寅恪家史

    作者:张求会

    本书是一部全面展示陈寅恪家族二百年奋斗历程的史学研究著作。作者以大量史料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成果,通过讲述义宁陈氏数代先贤的事迹,勾画出中国近代史上这一著名家族的发展脉络。书中介绍了义宁陈氏的起源和陈伟琳在家族崛起过程中的奠基作用,重点评析了陈宝箴的仕宦生涯、维新变法的理念与实践,以及陈三立所参与的政治经济活动、交游情况和诗文创作成就,凸显出陈氏家族自觉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特质,从而为研究陈寅恪的道德学问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性支撑。全书材料周全详备,考证严谨细致,立论通达公允,文笔流畅古雅。

  • 永久记录

    作者:[美] 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

    本书是爱德华•斯诺登的自传,记录了他在童年、少年、成年时期的经历,以及自己价值观变化的全部过程。书中内容既反映了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也表现了作者对美国政府监视行为的不安,并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反思与告白。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斯诺登的童年回忆。他自小开始对计算机程序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走上成为系统工程师之路,寻找网络的秘密。第二部分是斯诺登受雇于美国情报机构期间的经历。此期间,他冒着极大风险曝光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监视系统。这一部分还讲到他为建立这个系统所做的工作,以及促使他曝光事件的原因。第三部分是斯诺登逃亡到香港和俄罗斯,联络媒体继续曝光整个事件的经历。在这一部分中,他也袒露了内心的矛盾。

    从田园诗般的童年印象,到跌宕起伏的情报工作,《永久记录》这本书讲述了斯诺登独特的人生经历,是关于这个“在网上长大”的聪明年轻人的完整而深刻的记录。他满怀着激情与坦率、智慧与担当写下的这本书,注定将成为数字时代不可忽略的嘹亮回声。

  • 无尽之河:平克·弗洛伊德传

    作者:马克·布莱克

    ◆ 从初试啼声的《黎明门前的风笛手》,到史诗级巨作《月之暗面》《愿你在此》《迷墙》,直至流淌不息的《无尽之河》 ,《无尽之河:平克·弗洛伊德传》生动再现了这支无数乐迷顶礼膜拜的乐队横跨半个世纪的音乐历程。

    ◆ 知名音乐文化记者马克·布莱克全新力作,获《星期日电讯报》《卫 报》《观察家报》《奥斯汀纪事报》《科克斯书评》《Q》《唱片收藏家》《经典摇滚》等媒体联袂推荐。

    ◆ 本书从平克·弗洛伊德在“现场八方”演唱会上历史性的重组演出开始,回溯乐队自最初瑰丽奇异的迷幻/太空摇滚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历经巅峰、80年代开始分裂,直至推出最后一张专辑《无尽之河》的完整历程。

    书中再现了乐队五名重要成员席德·巴瑞特、罗杰·沃特斯、大卫·吉尔莫、尼克·梅森、理查德·莱特的隔阂、冲突、分别、重聚,并将这背后种种充满张力而又不为人知的细节串连起来——性格迥异的乐手之间冲突激烈,饱受痛苦纷扰,而灵感和创造力却始终能从中迸发,成就他们音乐中的深刻与复杂。

    马克·布莱克历经数年努力,采访了平克·弗洛伊德的成员及其家人、朋友、爱人、大学同学及音乐伙伴,诚实地将他们与平克·弗洛伊德的种种交往轶事记录下来,穿针引线般还原了乐队的传奇故事。

    这是唯一一本名副其实的平克·弗洛伊德传记,它描绘了一代人的画卷,帮助我们厘清了席德·巴瑞特的陨落和谜团,向我们展现了乐队的全貌。

    ——《卫报》

    你的书架上可能不会出现另一本平克·弗洛伊德传记了,因为这一本写得非常到位。

    ——《科克斯书评》

    无可挑剔……这是至今关于平克·弗洛伊德最完整、最有见地、最具时效性的传记。它几乎和他们的音乐本身一样极其重要。

    ——《奥斯汀纪事报》

    目前为止,讲述平克·弗洛伊德历史最为完整和全面的作品。

    ——《唱片收藏家》

    马克·布莱克通过一本饶有趣味的传记揭开了平克·弗洛伊德的层层谜团,他兼具记者的怀疑精神和粉丝的满腔热情,以细节和事实取代了道听途说和杜撰野史……平克·弗洛伊德的权威读物。

    ——PopMatters

    你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平克·弗洛伊德戏剧性的故事之中,这是马克·布莱克能力的证明……它是站在音乐记者的立场写的,不过读起来却像一本历史书。它揭露了许多内情,但字里行间流露着尊重,用的并不是揭丑的方式。

    ——New York Press

    马克·布莱克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他把平克·弗洛伊德不偏不倚地放置于时代背景之下,其挖掘出的细节跃然纸上。

    ——Blurt Magazine

    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写平克·弗洛伊德最好的一本书。

    ——Oak Park Press

    无论是摇滚史学家还是平克·弗洛伊德的小八卦爱好者,本书都能带给他们愉快的阅读体验。

    ——Aquarian Weekly

  • The Man Who Solved the Market

    作者:Gregory Zuckerman

    Bestselling author and veteran Wall Street Journal reporter Gregory Zuckerman answers the question investors have been asking for decades: How did Jim Simons do it?

    Jim Simons is the greatest money maker in modern financial history. His track record bests those of legendary investors including Warren Buffett, Peter Lynch, Ray Dalio, and George Soros. Yet Simons and his strategies are shrouded in mystery. Wall Street insiders have long craved a view into Simons's singular mind, as well as the definitive account of how his secretive hedge fund,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ame to dominate financial markets. Bestselling author and Wall Street Journal reporter Gregory Zuckerman delivers the goods.

    After a legendary career as a mathematician at MIT and Harvard, and a stint breaking Soviet code for the U.S. government, Simons set out to conquer financial markets with a radical approach. He hired mathematicians, physicists, and computer scientists, most of whom knew little about finance. Experts scoffed as Simons built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from a dreary Long Island strip mall. He amassed piles of data and developed algorithms to hunt for deeply hidden patterns in the numbers--patterns that reveal rules governing all markets.

    Simons and his colleagues became some of the richest individuals in the world and their data-driven approach launched a quantitative revolution on Wall Street. They also anticipated dramatic shifts in society. Eventually, governments, sports teams, hospitals, and businesses in almost every industry embraced Simons's methods.

    Simons and his team used their newfound wealth to upend society. Simons has become a major influ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and politics, while senior executive Robert Mercer is more responsible than anyone else for Donald Trump's victorious presidential campaign. The Renaissance team's models didn't prepare executives for the ensuing backlash.

    The Man Who Solved the Market is the dramatic story of how Jim Simons and a group of unlikely mathematicians remade Wall Street and transformed the world.

  • 漫威大战DC

    作者:[美]里德·塔克(Reed Tucker)

    两大美漫IP“巨头”漫威和DC的50年恩仇录

    漫威将DC称之为“那个公司”

    DC则管漫威叫“手抄公司”

    漫威粉看DC:骨子里透着保守

    DC粉看漫威:俗套又情绪化

    献给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用嘴巴,用键盘,偶尔还用拳头争论这一问题的漫迷们。

    漫威电影译者付博文倾情翻译

    这是一个关于创新的故事。创新让这两家公司建立起扎实的基础,同时赢得了关键的竞争优势。漫威和DC是当下IP产业的两大巨头,20世纪80年代,所有人都认为漫画是小孩子的专利。就在小孩子正要长大脱粉的时候,超级英雄变了。漫威和DC各自打造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超级英雄,随着大量的漫画改编电视、电影的推出,年轻人失去了脱粉超级英雄的理由。漫画IP开发的周边、电影形成了产业链,超级英雄产业如今价值百亿美元,“漫迷”的头衔从来没有像这么成为主流过。一如50年前,漫威和DC仍然是产业的领头羊——像蜘蛛侠和蝙蝠侠一样,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一如既往互相较量。

    这是一个关于创新的故事。创新让这两家公司建立起扎实的基础,同时赢得了关键的竞争优势。两次创新的余波,如今依然发挥着作用。两家公司依然保持着高涨的创新热情,毕竟,对于无趣的内容,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无法被吸引。这本书讲述了漫威与DC半个世纪以来的竞争故事——两家公司一直用明枪暗箭拼抢市场份额,打价格战,变着花样做市场营销,在数十亿美元级别的超级英雄市场上争夺席位。还有的时候,这样的竞争完全出自双方的好胜心和对彼此的故意刁难,不仅为了占领主流文化的山头,更为了赢得百万漫迷的肯定。这也是故事最有趣的地方。

  • 碰巧成为社会学家的冒险之旅

    作者:  [美] 彼得·伯格

    彼得·伯格可以说是现今知名美国社会学家,多部作品被公认为经典之作。所以也许很难理解伯格将自己形容为“意外产生的社会学家”,但这个说法却非常准确地表现了他是如何在社会学领域中跌跌撞撞地前进的。在这本诙谐而又激发思想的回忆录中,伯格不止讲述了他成为社会学家的过程,而且也展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全书生动地叙述了各种各样值得回忆的小插曲以及角色,时不时让人会心一笑,伯格的回忆录让人看到研究社会生活所能带来的乐趣。对于长期的伯格的读者以及社会学的初来乍到者们来说,本书是社会学家们所说的“世界一点也不无聊”的新证据。

  • 恩格斯传

    作者:【英】戴维·麦克莱伦

    本书是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的简明传记。麦克莱伦在30多年前出版的《恩格斯传》第一版中力图表明,近年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日益增加,但恩格斯的贡献经常遭到误解和低估。这部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的简明传记表明他的作用有多么重要,他不仅为马克思提供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而且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使很多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得到了发展。作者认为,恩格斯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家,特别是在人类学和历史学领域,而且对以往兴起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与马克思相比,恩格斯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在本书中文版即将付梓之际,麦克莱伦为中国读者撰写了序言,简要表达了他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新见。

  • 巴塔耶

    作者:[美]斯图尔特·肯德尔

    乔治·巴塔耶的生活是个悖论。因其与莫里斯·布朗肖、米歇尔·莱里斯和安德烈·马松、雅克·拉康和科莱特·皮诺的友谊而闻名,又因为与安德烈·布勒东和让-保罗萨特的争执而声名狼藉。作为公共生活的教父而闻名,就像尼采,伟大的隐士。因他匿名的色情小说而闻名。最出名的是他是那个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虽然他全部作品的不同部分仍然存在大量未知。 巴塔耶生活在反对中。他是生活在天主教国家的神秘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他激烈反对他的时代典型的知识分子潮流:超现实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法国社会学派,同时保留和整形他们的重要课程。实际上,从艺术到社会学、心理学、神学和经济学领域巴塔耶都做了重要贡献。他成为下一代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最有影响的话题。更重要的是巴塔耶引起了二十世纪思想和文学领域的后结构主义革命。 斯图尔特肯德尔提炼一个引起争论的作家的生活和工作,成为简明又丰富的传记,展现出巴塔耶及其时代的张力和矛盾。既吸引人又有可读性,对跨学科文化和知识分子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本书十分有价值。

  • 康德的世界

    作者:[德]曼弗雷德·盖尔

    在这部引人人胜的康德传记中,曼弗雷德·盖尔独巨匠心地将这位充满世俗智慧和人类智慧的哲学家的生活传奇与其存现代思想史和影响史上构成顶点的重要著作结合在一起。康德的世界是我们的那个应该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现实的,冈为它清楚而明确地展现了我们今天面对的几乎所有雨要的精神挑战和政治挑战——从和平问题到可言和可思的界限,直到宗教的和政治的道德哲学家充满诱惑的救世许诺——并且尽尽可能地提出了,解决办法;与此同时,这个世界还指出了某些任何事实的捕述和解释都无法理解的东两:道德世界的道德准则。在这个道德世界中,全体公民都能享有自由和平等,而理性的法庭虽然赋予争论以权利,却不赋予战争以权利。设身处地地把握康德哲学的现实意义,就是《康德的世界》最大的心愿。

  • 尼采思想传记

    作者:[德]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Rudiger Safranski)

    时至今日,尼采思想仍然是西方哲学史、文学史、思想史上无法绕过的一个难解之谜。其核心观点也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价值重估的社会观点,永恒轮回的宇宙规律,作为人类理想的超人学说,作为历史解读的权利意志。

    《尼采思想传记》从尼采酷爱的音乐着手,依据他生平的重大事件与著述顺序,清晰地展示其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主旨,最后以提示其思想对后世之影响收束。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没有在书中掺入自己的“微言大义”,也不怎么做出“补正纠偏”,而是以尼采的思想发展为红线,辅以对其思想形成有特殊作用的生平材料,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翔实和生动的尼采思想史。

  • 于尔根·哈贝马斯传:知识分子与公共生活

    作者:[德]斯蒂芬·穆勒-多姆(Stefan Müller-Doohm)

    【内容简介】

    斯蒂芬•穆勒-多姆经过多年深入调研,亲自采访了哈贝马斯,以及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各种人物,最终为读者奉上了一部传记大作。它是首部全面记录这位当代最富名望的知识分子生平的作品。以相关历史事件为背景,本书既记述和探讨了哲学反思与知识分子介入的相互作用,亦探索并展现了个人生活史与作品史之间的关系。本书清晰地勾勒出一位举世无双的思想家的画像:他不仅创立了交往行为理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哲学成就,而且每当他察觉社会发展滞后,不能为保证自由平等的生活条件提供可能性时,会立刻成为毫不妥协的批判者。

    .

    【媒体评论】

    这本书真是太有趣了。——《卫报》

    .

    《哈贝马斯传》是一位成就非凡、仍然健在的知识分子的传记,他的读者远远超出了学术界。斯蒂芬•穆勒-多姆是一位讲故事高手,会让你情不自禁、手不释卷地一口气读完本书。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传记写作的艺术了。——《华盛顿图书评论》

    .

    很少人会对哈贝马斯的评判提出异议——不论是他的哲学思想,还是他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所发挥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当下时代其他任何一位思想家。斯蒂芬•穆勒-多姆的这部传记作品以极大的严谨和对主人公的支持佐证了上述结论。——《国家报》

    .

    海德格尔精简的人生总结,“一个人出生、工作,然后死去”,可能适合放在亚里士多德身上,但绝对不能用来形容这位可能是当下时代的“希腊大学问家”的哲学家——于尔根•哈贝马斯。不只是因为他仍然健在,仍精力充沛地书写新作,还因为他对哲学、社会学、政治理论、文化批判主义的巨大贡献,需要在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背景下,加以理解和体会。与其另一部作品《阿多诺传》一样,斯蒂芬•穆勒-多姆再次证明了他在重要思想家丰富而杂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中抽丝剥茧、去芜存菁的能力。——马丁•杰(Martin Ja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哈贝马斯之前是,现在也依然是一位典范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柏林人,对旧世界的意义有着清醒的认识,对新世界的前景又充满了希望。这本书是关于这一挑战、对哈贝马斯所做出的承诺的典范之作。——《澳大利亚人报》

    .

    公共知识分子是一个被危及的物种——幸好还有于尔根•哈贝马斯。——《南德意志报》

    .

    那些刻上了哈贝马斯烙印的大辩论、历史学家之争、关于科索沃战争及欧洲政策的争论,又浮现在读者眼前。——亚历山大•卡姆曼,德国《时代周报》,2014年6月12日

    .

    穆勒-多姆的这部著作,以全面详实的资料为读者呈现了目前在施塔恩贝格生活的这位社会哲学家的经历和作品。它拒绝任何猎奇视角,而是稳稳地按时间线铺陈出他的各个生活阶段和作品史。——马丁•鲍尔,《南德意志报》

    .

    穆勒-多姆抵达了“流淌的哲学思想熔岩”深处,向人们展示了话语共同体如何在公共空间中形成,以及个体如何成为知识分子运动的熔炉和投射面。——迪特•卡尔特瓦塞,《广闻报》,波恩,2014年6月14日

    .

    穆勒-多姆搜集汇总了大量资料……这本书无疑将会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的哈贝马斯传记。

    ——安德里亚•吕迪西,《星期五》杂志,2014年6月19日

    .

    穆勒-多姆……的《哈贝马斯传》是一部大作。穆勒-多姆细致入微地讲述了一位学者一波三折的学术生涯,分析了影响哈贝马斯人生道路的政治思想对抗,讲述了被哈贝马斯所影响的形形色色的争论。这一切令德国的当代史栩栩如生地跃然眼前。——斯蒂芬•吕德曼,《新奥斯纳布吕克报》,2014年6月18日

    .

    ……内容扎实,细节丰富……——乌维•余斯图斯•温泽尔,《新苏黎世报》,2014年6月24日

    .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德国有一位拿得出手的知识分子,而且他本人并不在意这种地位,那么这个人就是,正如我们从这本认真严谨的传记中所了解的, 于尔根•哈贝马斯。——《达姆施塔特回声报》, 2014年6月18日

    .

    斯蒂芬•穆勒-多姆这部篇幅宏大的传记作品,引用了很多报章、论文、演讲和书籍中的文字,这表明,社会争论可达到多么高的智识水准。——安德里亚•吕迪西,奥地利广播公司,2014年6月20日

  • 克尔凯郭尔传

    作者:[丹麦]尤金姆·加尔夫

    “正是为了追忆,为了诗化追忆的缘故,我的作品呈现为现在的样子,将来会有一天,当一位诗人讲述我完整的生活故事时,会让年轻姑娘兴奋得满脸通红。”克尔凯郭尔曾在一八四六年的一段札记中这样预言。然而,他的一生研究起来很困难,真实的事件和著作中的虚构错综交织在一起难以厘清。也正因为如此,尤金姆•加尔夫撰写的《克尔凯郭尔传》可谓是一项标志性成果,他用充满活力的小说笔法将传主的生平、创作、思想和情感天衣无缝地糅合在一起,在所有已经付诸笔墨的关于这位高深莫测的丹麦哲人的作品中,这部传记是全面而通透的克尔凯郭尔生平描述。这部书于2000年在丹麦一问世就被称为重要的文化事件,获得众多好评。

  • 希特勒的世界

    作者:[美] 罗伯特·G.L.韦特(Robert G. L. Waite) / Robert G. L. Waite

    希特勒作为第三帝国的独裁力量,显示出了复杂的人格特征,本书研究了这个凶残的独裁者内心的扭曲人格,并指出希特勒的心理变态对他夺取政权、对他的公共政策和他的覆灭起到的作用。作者强调希特勒个人生活和社会经历中那些可以通过心理学方法更充分地加以理解的特异之处,而且,强调了文明对这种个性的人物有何反应。

    作者将本书的研究方式定义为“心理史学”,弥补多年来结构主义史学对制度史的片面强调以及对个性问题的忽视;同时认为希特勒的人格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他的一生。作者还反对将希特勒人格中的非理性成分作区别于常人的“恶魔化”,他认为希特勒不仅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应当用正规的心理学方法,理解他的人生。总之,本书将临床心理学和政治史学结合起来,试图为希特勒这个人和他的时代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

    作者将本书的研究方式定义为“心理史学”,弥补了多年来结构主义史学对制度史的片面强调以及对个性问题的忽视;同时认为希特勒的人格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他的一生。本书将临床心理学和政治史学结合起来,试图为希特勒这个人和他的时代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片面强调以及对个性问题的忽视;同时认为希特勒的人格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他的一生。作者还反对将希特勒人格中的非理性成分作区别于常人的“恶魔化”,他认为希特勒不仅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应当用正规的心理学方法,理解他的人生。总之,本书将临床心理学和政治史学结合起来,试图为希特勒这个人和他的时代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

  • Becoming Myself: A Psychiatrist's Memoir

    作者:Irvin D. Yalom

    Irvin D. Yalom has made a career of investigating the lives of others. In this profound memoir, he turns his writing and his therapeutic eye on himself. He opens his story with a nightmare: He is twelve, and is riding his bike past the home of an acne-scarred girl. Like every morning, he calls out, hoping to befriend her, "Hello Measles!" But in his dream, the girl's father makes Yalom understand that his daily greeting had hurt her. For Yalom, this was the birth of empathy; he would not forget the lesson. As Becoming Myself unfolds, we see the birth of the insightful thinker whose books have been a beacon to so many. This is not simply a man's life story, Yalom's reflections on his life and development are an invitation for us to reflect on the origins of our own selves and the meanings of our lives.

  • 我眼中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杰夫人口述史)

    作者:惠伊深 著

    是历史,更是一段传奇往事!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口述历史佳作。

    口述者唐石霞女士是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溥杰的原配夫人,是著名的珍妃及瑾妃的亲侄女,是末代皇后婉容和末代皇妃文绣的亲密朋友。她是清皇朝寿终正寝之时最后一批离开紫禁城皇宫的皇族成员。

    这部口述历史详述了唐石霞和珍、瑾二妃的他塔拉氏家族的兴衰历史,介绍了清宫内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特别揭示了日本军政上层在操办建立伪满洲国之际,迫使溥杰与她离婚并续娶日本贵族后裔嵯峨浩的阴谋,是为了将来在没有子嗣的溥仪下台后,伪满洲国的下任皇帝有日本血统,从而全面掌控中国。

    此外,这部口述史还叙述了唐石霞在绘画、诗歌方面的较高成就及造诣,对其晚年在香港大学的任教生活进行了详细说明。书中所陈述的史实和独特经历,可为后人研究往昔历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