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传记
-
救世主还是恶魔
腓特烈二世头顶德意志、伦巴第、西西里、耶路撒冷、阿尔勒(勃艮第)和“世界之冠”罗马帝国六顶皇冠,虽被逐出教门,但他利用外交手段指导第六次十字军,毫无死伤地进入圣地耶路撒冷,被称为“王座上第一个近代人”,同时,他也被认为是神圣罗马帝国衰弱、德意志分裂、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祸首。《救世主还是恶魔 :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是他的首本中文原创传记,理清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复杂历史的同时,也详细描写了第六次十字军东征、伦巴第地区的战争,教会和帝国的对撕,值得阅读!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同时也是六个王国的国王,掌握了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等七种语言,在教育比较落后的中世纪令人非常惊奇。本书基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史料,以通俗活泼的语言和优美流畅的文笔为读者还原了腓特烈二世漫长的一生,并以他的生平作为切入点,剖析了中世纪盛期的社会风貌和政治体系。
-
苦酿百威
这是一个关于繁盛、傲慢和失去的故事。
百威是美国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啤酒之王,占领着美国啤酒市场一半的份额。跨越百余年,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在创始家族安海斯-布希家族的执掌下,百威堪称美国工业革命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亦是当代商业世界的巨擘。而布希家族却一直保着神秘的传奇地位,巨大的财富、五代掌门人更迭,不同时代的背景和挑战以及伴随着财富的内幕揭露,声誉显赫的畅销书作家克诺德斯德用细腻的笔触,呈现出一部关于财富与权力、华丽与陨落的奋斗史歌。
读完本书,当你再打开一罐啤酒时,一定会若有所思,不免回想起它。"
-
阿克顿勋爵
序言
阿克顿勋爵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名人,格莱斯顿的首席私人顾问,对英国史学研究的发展有独特贡献,他的一句话现在已成了英语民族的格言。大多数像他这样的名人死后不久便会有传记问世,而且通常是两卷本形式。阿克顿则不然。当时的报纸发布过详略不同的讣告,他的弟子内维尔·费格斯在《国家名人辞典》(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中为阿克顿撰写了一条篇幅不大但颇有价值的小传。阿克顿曾给格莱斯顿的女儿玛丽写过不少精彩的信,她出版了这些信件,引起世人关注,这不仅因为他是杰出的书信体作家,还因为在他的个性方面,地位崇高却又让人感到陌生,或至少是个复杂的人物。这些信件的编者赫伯特·保罗写过另一本简明实用的传记。晚近许多人试图写阿克顿的生平,有些人揭示了他人生的不同侧面或不同阶段,不过,若以全面的传记作为目标,唯一接近这一目标的,只有美国历史学家格特鲁德·希默尔法尔布于1952年发表的著作。
任何为阿克顿作传的计划,都会遇到非比寻常的困难。首先,他是个欲罢不能的短小笔记收集者,他预期这些笔记以后会对历史研究或写作有用。因此,他死后的主要遗物是一大堆文件,多数是卡片索引的形式,这些文件不仅包含过往历史的材料,还有他关于同代人和自身经历的文字。这些文件现存于剑桥大学图书馆,任何传记作者都可取用,想为他作传的人也必须利用。但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有把握地使用这些材料。殊难断定这些笔记在多大程度上表达着阿克顿本人的意思:是仅仅抄录别人的话,还是他自己的想法?是他一贯的想法,抑或只是在卡片上记下了一时的判断?再者,有些卡片令人好奇地罗列了一系列历史学家,他们都持有同一种观点或类似观点,它们在特定时刻引起了他的思路开阔的头脑的关注。研究者可以从这些资料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但是仅靠这些材料并不足以了解必要的生平事迹。
第二个困难是,任何试图考察阿克顿信件的作者,需要寻访西欧各地的图书馆。阿克顿虽然是个英国乡绅,却只能算半个英国人。从他的直系祖先那里,他获得了意大利和德国血统。他接受过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教育,这对他的思想有重要影响。就像在伦敦、剑桥和牛津一样,他在巴黎、博洛尼亚、慕尼黑和维也纳也有许多好友。他用三种语言写信。德国的朋友有时用老式哥特体给他写信,这种手写体不同于印刷体,除非是德国的老哥特人,一般读者很难读懂。可以说,任何打算写阿克顿生平的人,差不多需要像他那样是一个欧洲人。
第三个困难最麻烦。阿克顿一出生就是罗马天主教徒,在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他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成了深入批判教皇制度的人。当时教皇权力正处于危境,亟须信徒的绝对忠诚。阿克顿的子女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尊敬父亲,却并不接受父亲对教皇制度的看法。阿克顿的这种观点在已经出版的信件中已十分突出,而他的孩子们(拥有阿克顿的大量私人信函)并不希望让这种观点更加显眼。除非能利用这些信件,任何传记作家都难获成功。
在阿克顿后裔中,对学术研究帮助最大的是他的孙女米娅·伍德拉夫,她既迷人又有学者气质。自20世纪60年代起,相关学者——如达米安·麦克厄尔拉什、詹姆斯·C.霍兰德、约瑟夫·L.奥斯欧兹和维克多·康泽米乌斯——获准发表了以往从未刊印的信件。康泽米乌斯出版了阿克顿和他的慕尼黑导师伊格纳兹·冯·多林格——对阿克顿而言,他是父亲般的形象——的大量通信,使对阿克顿的研究焕然一新,因为较之玛丽·格莱斯顿、阿克顿的弟子内维尔·费格斯和雷金纳德·维尔·劳伦斯先前出版的信件,阿克顿在这些信件中透露了自己更多的思想和内在个性。最终,在1973年,阿克顿家族拥有的全部信件被移交给剑桥大学图书馆,与阿克顿的藏书、早期的卡片索引和其他资料合并到一起。这使基于第一手资料撰写完整的传记第一次成为可能。
这也提供了反思的契机。阿克顿的声誉在晚年达到顶峰,当时剑桥大学出版社相信且也有理由相信,依靠他的神奇声誉,讲述欧洲历史的一套系列丛书可以获得可观的销量。这套系列丛书——《剑桥现代史》《剑桥中世纪史》《剑桥古代史》(这些书叙述的年代逐渐前移,因为阿克顿的主要兴趣是现代史)——的出版花费了三十多年的漫长时间,每卷都冠有阿克顿的大名,因为是他策划了这一方案并找到最初的撰稿人,虽然他在丛书第一卷出版前便已辞世。
随着独裁者时代——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到来,阿克顿也获得了另一种名声。他的历史直觉和个人道德信念,使他痛恨一切暴君。曼德尔-克莱顿担任过由阿克顿协助创办的《英国历史评论》主编,撰写过从天主教大分裂(Great Schism)到宗教改革时期的教皇制度史,这是一个能触动阿克顿心弦的主题。克莱顿的遗孀露易丝很快出版了丈夫的《生平与书信》(1904),其中包括阿克顿致克莱顿的几封信。阿克顿一封信中写下了那句后来脍炙人口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但是阿克顿的声望在20世纪60年代渐渐消退。事实上,为防止他的剑桥史过时,不断有新的作者加以修订更新,新版有时也有价值,但似乎往往不如老版有益。现代学术界在评判历史学家时,是看他们发表过什么观点,而不是看他们自己拥有的藏书或他们所掌握的大量事实。阿克顿发表的著作寥寥无几,部分原因是时间有限——他最初主要办杂志和参政,而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但他确实投入了大量时间研究历史。然而他总是觉得,对于自己所研究的事物,需要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他是个完美主义者,拒绝承认所有的史学著作、小册子或论文只能是基于现有资料所作的中期报告。此外,他对搜集过去的知识有着强烈的癖好,以至于总是能找到新材料,他厌恶安心于以既有的材料做文章。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他的名气,人们往往认为他没有发挥应有的才能,向世人贡献更多的成就,还有人认为花时间研究一位“失败者”是个错误。
然而,他是维多利亚时代最迷人最复杂的人物之一。他的传记作者需要对历史进程抱以同情,并能对阿克顿在其中的独特工作产生共鸣;还要理解天主教,尤其是天主教在19世纪遇到的尖锐冲突——既有罗马教廷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也有教会内部的冲突;需要有对欧洲的个人经历并熟知欧洲史,尤其要关注德国南部和奥地利的天主教,以及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温和派;此外,他还需要对维多利亚时代的上层知识分子有总体的了解,他们主持的优秀期刊能够为深入探讨问题的长篇大论提供版面,这是他们在20世纪格局狭小的后继者所做不到的。
罗兰-希尔符合以上所有标准。他是米娅·伍德拉夫及其家人的朋友;他受过历史学训练;凭自己的理智和经验,他能够深入到阿克顿的德国和意大利的生活背景之中;他对自由派天主教朝着阿克顿指出(有些古怪或夸大其词)的道路前进抱以同情。阿克顿留下的大量资料如今我们可以自由使用,这些材料并没有消除他的复杂性,但确实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对于想要探讨人类自由的本质这个难题的人来说,较之他的任何微妙的政治言论,他的政治信念仍然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我非常欣赏罗兰·希尔的新作,并热情地把它推荐给读者。
后记
阿克顿记述过多林格先生的藏书,他说:“这个图书馆落满灰尘,十分珍贵,最挑剔的人也无复他求。我能够自由出入其间,他也能为我拿到附近大图书馆的任何书籍。”据说,住在多林格先生这所房子里的其实是那些书籍,而不是他自己。它们是他“更好的另一半”,地板上的书数以百计,书架上则数以千计,总共约有三万册。慕尼黑大学图书馆当时有二十万册藏书、手稿和档案,是当时欧洲最好的图书馆之一,1838年多林格担任该馆馆长以后,能够随意从该馆借书并带回家中,事实上保留数月甚至数年。他去世以后,人们发现他的藏书中至少有二千册书其实是归大学图书馆所有。阿克顿在多林格去世后写道,“他对这所图书馆中他在意的每一本书都了如指掌,他为了方便自己使用,制作了大量目录,以便于买到他想购买的任何一本书……他用复制本来充实自己大量的收藏”。’多林格对书籍的狂热也刺激了阿克顿,他后来在奥登翰姆努力建起了全英最大的私人图书馆。格兰韦尔勋爵同意提高孩子的补助,使他每年有额外的120镑用来买书,多林格则劝他买书时要精打细算。
阿克顿在家信中写道,“我太喜欢慕尼黑了,幸运的是我阅历有限,还谈不上不喜欢建筑风格,它们的总体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这一评论说的是慕尼黑城里风格各异的宫殿、剧院、教堂和公共建筑,独裁的路德维希一世(LudwigI)在这些建筑上一掷千金,旨在用他浮华的希腊品位去改造有着巴洛克风格的慕尼黑。慕尼黑的普通市民,或慕尼黑人,他们的住所并未被纳入王室这个用大理石复古的整容术之中,所以也不太关心这一现代化过程,尽管它实际上已经把慕尼黑变成了一座现代都市。慕尼黑人一般不喜欢浮华、自负和浪漫风格,这与他们的根深蒂固的朴素格格不入。能打动他们心灵的巴洛克式的天主教,有或喜或悲的天使和圣徒环绕的祭坛,使人们记住了慕尼黑曾经是耶稣会的一个大本营。
一些天主教的核心要素还保留着。就欧洲的新教地区而言,慕尼黑变成了德国首屈一指的天主教中心,按阿克顿后来的说法,它是“天主教保守主义的总部”。但是像欧洲大陆的其他大都市一样,它也不是一个宗教信仰特别虔诚的地方。那里犯罪不多,教养同样不多。上流社会中虔诚的天主教徒寥寥无几,但在普通民众中却为数众多。启蒙与狂热在巴伐利亚的天主教徒中都不突出。迷信仍然盛行,但是许多知识和宗派思潮,例如共济会和玫瑰十字会之类,对普通民众几乎没有影响。
在阿克顿所处的年代,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及其造成的恐怖在民众的记忆中,要比后来的法国大革命离他们更近。幸亏有巴伐利亚诸侯和天主教信仰,宗教改革的影响没能跨过多瑙河。普通的巴伐利亚民众对于新教徒同样信耶稣这事依然感到吃惊。当地民众口耳相传更多的不是马丁.路德的任何教义,而是他被骑兵追赶逃离奥格斯堡时,在客栈没有为一根炸香肠付款便匆忙离开。乡村地区依然保持着热情而又迷信的天主教风尚。
19世纪上半叶的慕尼黑在欧洲独树一帜,思想上很开放。这是因为拿破仑在1806年终结了神圣罗马帝国以后,成立了一个由维特尔思巴赫家族(wittelsbach House)统治的新巴伐利亚王国,它包括原来的几个公国和奥地利的一些地区。其面积大约是现在的巴伐利亚的两倍,而后者是当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最大的一个州。慕尼黑的大学由国家财政支持,多林格并不喜欢这种局面。一个九万人口的城市里有三千名大学生,这一点是很引人注目的。尤其是当他们因为决斗而脸上“挂彩”时,这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项活动。“有时他们的头发被割掉一大片……有时他们的鼻子被削掉一小块”,阿克顿向堂姐明妮·斯罗克默顿(Minnie Throckmotton)讲述他身边的事情时说。“他们一受伤就不打了。说不定我下次回英格兰时,就是个目光炯炯的独眼龙了,或者鼻子被剁掉了,或者一只耳朵装在口袋里。”加他故意作了一番令人毛骨悚然的描述。
有必要交待一下这本书出笼的过程。感谢微信社交平台的出现,这个译本是七手八脚的产物。我和我的硕士生、博士生们建了一个“庙小风大”的群,取其谐音,遂得“苗晓枫”这个“第二译者”。
这些同学的名字是(按汉语拼音排序):蔡华旗、陈晔、褚向磊、冯丹、傅乾、高国升、高建明、郭圆、马红邑、盛积芳、孙易恒、万吉庆、魏鹤鸣、吴其亮,吴瑞升,他们有些仍然在读,有些已经毕业。这本书的初译,便是由他们完成。每人每周各自认领几页,分头翻译,随时在群里相互讨论切磋,然后由我统一校订和润色,集腋成裘,得此译本。
如今的英语教育,从中学到大学,不可谓不重视,年轻人为此耗时甚多。但多年学下来,能在学习研究中运用得心应手的并不多见。原因大概是现在的英语教育多半只为应试,不重应用,阅读、写作和翻译莫不如此。我想借翻译此书的机会,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因正规学术翻译不比一般阅读,遇到问题时你绕不开,偷不得懒。他们借此机会,既可深入体味英汉修辞方式的异同,语义转换的艰辛,又可了解一下阿克顿这个“近代最伟大的落魄历史学家”(汤因比语),最重要者,还可养成服务于读者的志趣,不失为一举多得。
不言而喻,虽是七手八脚的产物,包工头是跑不掉的。书中遗留的任何问题,读者仍当唯我是问。
冯克利,2017年3月9日于济南历山南麓
-
历史学家的故事
朱孝远著的这本《历史学家的故事》是一部评述当代国外著名历史学家活动的有趣的作品。一群活跃在当今史学研究前沿的著名历史学家,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上,他们的勤奋产生了动力,思想产生了观点,方法产生了效率。这些不受墨守成规的程序所束缚的历史学家,有着情不自禁的感情,关怀人类的信仰和描绘壮丽叙事篇章的才华。尽管风格迥异,但都留下了比较成熟的、完整的、精美的原创性作品。我们很幸运能够和这些学者接近,他们博学多才、有文化、有教养,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然而从与他们的对话中,却能够感觉到他们的坚决的忘我、长时间培养出来的自制和理性,以及向往崇高的、非同一般的智慧和人格。
-
郭瑞祥说司马懿
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司马懿之所以脱颖而出,其人生智慧的精粹之处,在于一个“忍”字,忍常人所不能 忍。通过“忍”,他等待时机,选择了明主;通过“忍”,他谨忠慎行,赢得了信任;通过“忍”,他包羞戒急,战胜了最智慧的人;通过“忍”,他麻痹了对手,反戈一击,夺取政权。
一个“忍”字,成就了司马懿的传奇人生。当三国璀璨的星空逐渐暗淡,司马懿成为唯一的巨星,光芒耀眼而又孤寂清冷。因此,他最终得以生前为臣,身后称帝。
-
希特勒的兴亡
写过希特勒传记的人有很多,但真正亲眼见过希特勒本人的却寥寥无几。
19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时任哥伦比亚公司驻德记者,后来成为史学泰斗的威廉·夏伊勒来到柏林,开始了对希特勒长期的跟踪报道。他亲眼见证了希特勒从权力巅峰一步步走向毁灭。
在柏林,我目睹希特勒登上元首的宝座,进行煽动人心的演讲。无数人陷入他的语言魔力,崇拜他,并服从着他可怕的命令。
在波兰,我跟着德军在前线待了几天,所有城市和乡镇都在战火中化为废墟,尸横遍野。在那里,希特勒被塑造成了战无不胜的德国战神。
在贡比涅,我见证了法国投降的场景,希特勒带着胜利者的傲慢宣读停战协定,他终于洗刷了“一战”的耻辱。这是他一生的巅峰时刻。
……
翻开本书,领略一个历史见证者眼中真实的希特勒。
-
沉重的皇冠
在许多人眼里,他是(精神病)治疗的典型案例;是想法无常、极度自恋的“可恶皇帝”;是四肢不协调、攻击性强、带有虐待狂倾向的“恶霸”;以目睹他人受辱为乐,以脱离于同胞之外而沾沾自喜;是乏味的、疯狂的、自吹自擂和自视甚高的“傻瓜”;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先驱”;是德意志帝国优雅的沙文主义和奥斯维辛种族灭绝式的仇恨之间“失落的环节”;目睹了世界上最极致的丑恶,却宣称这是上帝的杰作。简而言之,他是“世界历史的浩劫”。
-
美国的恺撒大帝:麦克阿瑟(下)
他是一个极其矛盾的男人,既高尚尊贵又龌龊卑贱,既令人振奋又使人震惊,既狂傲自大又腼腆羞怯。他堪称人中豪杰,同时又是一个卑鄙小人。他两面三刀、荒唐至极,却又卓尔不群。他超凡的个人魅力、钢铁般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无疑成就了美国天赋异禀的军人。万夫莫敌的他拥有22枚奖章(其中有13枚都是为了表彰他的英雄事迹),大概足以超越美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大人物。
在他英勇无畏、坚定刚毅的硬汉外表之下,其实还隐藏着桀骜不驯、急躁敏感、常常泣下沾襟的一面。他渴望公众的赞誉,却因得罪新闻界而不得人心。“二战”结束之后,他对于战败的日本表现得十分宽容,却因两位日本将军与他作对而处决了他们。20 世纪40 年代,他凭借在堪培拉、马尼拉和东京的战役东山再起,成为民族英雄,但从未在华盛顿政坛中出人头地。
在丘吉尔眼中,他是一名“战果辉煌的指挥官”;在蒙哥马利看来,他是“二战”时期美国“无畏的战士”;对于阿兰·布鲁克子爵来说,他可谓是“战争催生出来的伟大的将军和军事家”。在美好的年华里,他为我们描述了一段跨越了整个世纪的传奇,而那才是他应该被我们铭记的模样。这段传奇开篇于血雨腥风的1863 年,萌芽在田纳西州一座战火纷飞的山坡上。
-
Stalin
Pulitzer Prize-finalist Stephen Kotkin has written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of Joseph Stalin, from collectivization and the Great Terror to the conflict with Hitler's Germany that is the signal event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In 1929, Joseph Stalin, having already achieved dictatorial power over the vast Soviet Empire, formally ordered the systematic conversion of the world’s largest peasant economy into “socialist modernity,” otherwise known as collectivization, regardless of the cost.
What it cost, and what Stalin ruthlessly enacted, transformed the country and its ruler in profound and enduring ways. Building and running a dictatorship, with life and death power over hundreds of millions, made Stalin into the uncanny figure he became. Stephen Kotkin’s Stalin: Waiting for Hitler, 1929–1941 is the story of how a political system forged an unparalleled personality and vice versa.
The wholesale collectivization of some 120 million peasants necessitated levels of coercion that were extreme even for Russia, and the resulting mass starvation elicited criticism inside the party even from those Communists committed to the eradication of capitalism. But Stalin did not flinch. By 1934, when the Soviet Union had stabilized and socialism had been implanted in the countryside, praise for his stunning anti-capitalist success came from all quarters. Stalin, however, never forgave and never forgot, with shocking consequences as he strove to consolidate the state with a brand new elite of young strivers like himself. Stalin’s obsessions drove him to execute nearly a million people, including the military leadership, diplomatic and intelligence officials, and innumerable leading lights in culture.
While Stalin revived a great power, building a formidable industrialized military, the Soviet Union was effectively alone and surrounded by perceived enemies. The quest for security would bring Soviet Communism to a shocking and improbable pact with Nazi Germany. But that bargain would not unfold as envisioned. The lives of Stalin and Hitler, and the fates of their respective dictatorships, drew ever closer to collision, as the world hung in the balance.
Stalin: Waiting for Hitler, 1929–1941 is a history of the world during the build-up to its most fateful hour,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Stalin’s seat of power. It is a landmark achievement in the annals of historical scholarship, and in the art of biography.
-
他缔造了哈佛
查尔斯·W. 艾略特(Charles W. Eliot,1834—1926),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曾任美国中等教育十人委员会主席、美国进步教育协会第一任名誉主席,美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被罗斯福总统誉为“共和国第一公民”。
自1869年上任,艾略特在哈佛大 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主张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积极倡导选修制,提高入学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教育,倡导学术自由……这些教育改革措施对美国教育界乃至整个人类教育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带领下,哈佛大学从偏安一隅的传统学院发展成为世界顶尖大学。
1909年从哈佛退休后,艾略特积极投身公共教育事业,并主编了闻名全球学术界的“哈佛经典”丛书,该丛书在五四时期即被胡适、赵元任等人介绍引进中国,又称“五尺丛书”。
本书详述查尔斯·艾略特长达40年的哈佛校长生涯,介绍了传主独特的教育思想以及在大学管理方面的卓越贡献,并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人生经历等方面剖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梳理出艾略特极富人文关怀的教育思想及其形成过程。
-
戴笠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戴笠那样神秘,留下如此多的不解之谜。他纵横于隐形战场,神出鬼没,每一次行动都在无声无息间改变历史的走向,令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以戴笠的生平为主线,客观而全面地讲述了戴笠起伏跌宕的一生,并从侧面揭示了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相互倾轧与国民党政治的黑暗、国民政府的腐败堕落。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记录了戴笠策划的好多次改变时代命运的行动,他营救蒋介石、暗杀汪精卫、爆破武汉城、贿赂美国人,第一个侦破袭击珍珠港的密电。致力于揭开戴笠的神秘面纱,领略时代背后的惊心动魄。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炮火声中,戴笠与张学良的一番隐秘长谈,最后令蒋介石逃出生天。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戴笠夜入杜公馆,与杜月笙在谈笑间,拉起了一支上万人的抗日武装。
1939年3月20日,汪精卫一天内连遭三次军统暗杀。戴笠在千里之外的布局,却令汪精卫损失惨重,落荒而逃。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军统提前破译了日袭珍珠港的密电。戴笠案前的这份宝贵情报,为何没有改变美军的命运?
戴笠身上每一个隐秘,在后人眼中都是一颗重磅炸弹。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军统提前破译了日袭珍珠港的密电。戴笠案前的这份宝贵情报,为何没有改变美军的命运?
戴笠身上每一个隐秘,在后人眼中都是一颗重磅炸弹。
-
民主国王
西班牙从独裁平稳过渡到民主,这一过程被称为20世纪的政治奇迹。缔造这一奇迹的最关键人物是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自出生起,胡安·卡洛斯便背负着王室和国家的重任,父亲唐·胡安希望他献身于君主制,独裁者佛朗哥则力图将他培养成独裁统治的接班人。胡安·卡洛斯立志投身西班牙的民主事业,做人民的国王。他在佛朗哥的阴影下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暗中积蓄力量,为将来的民主改革做准备。他继位后,努力平衡各方政治力量,安抚左派,使共产党合法化,并组织大选;同时竭力减少恐怖主义组织袭击的不良后果。他挺身而出粉碎了1981年未遂军事政变,挽救了西班牙的民主事业。
《民主国王:胡安·卡洛斯传》是由世界著名西班牙历史研究学者撰写的权威传记。作者生动描绘了处在政治阴谋和权力斗争漩涡中的卡洛斯在推动民主的过程中,做出的巨大的牺牲,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本书也得到了国王本人的认可。
-
吾心吾力:政治视阈中宋美龄的思想历程
宋美龄做为“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女政治家”的地位受到肯定,她擅长于演讲和鼓动,并在“新生活运动”、中国空军组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43年访美争取外援活动、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等事件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她的政治生涯一直在为她所归属的政治系统的某些政治目的而奔走游说,充分体现了她作为政治活动家的素养。虽然宋美龄不是政治领袖或政治理论家,但是在其一生的政治活动中,的确不乏真知灼见,虽然明显不能形成系统或体系,不能担当创立某种政治思想或政治演说的大任,但是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政治思想,仍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书避免了对宋美龄思想地位拔高脱离实际的弊端,重在从政治视角来研究其一生从事政治活动的思想变化的历程。二姐宋庆龄眼中单纯的小妹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女政治家?教会学校、留美、蒋宋联姻、妇女工作、创办学校给了宋美龄怎样的政治资本?……
-
杰斐逊传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美国第三任总统,美国精神的立法人。《独立宣言》中,他写下了美国革命最响亮的几个字:人人生而平等。杰斐逊代表了很多美国人世世代代解读、宣扬的美国理想——天赋人权、个人自由、最小政府、古典自由主义,乃至美国的民主文化和美国梦。在众位美国国父中,杰斐逊是与众不同的理想主义者,他近乎天真的理念既定义了美国,却也为美国带来了种种争议或灾难。
“托马斯•杰斐逊还活着”——这是约翰•亚当斯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作者埃利斯认为,时至今日,杰斐逊的精神依然活着。杰斐逊曾被富兰克林•罗斯福誉为“自由的使徒”,是美国对抗法西斯暴政的精神指引;冷战期间,美国用来对抗苏联的意识形态武器,也可以上溯到杰斐逊那里。
与此同时,很多美国人认为杰斐逊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作为一名政客他过分天真、心口不一、玩弄权术。他倡导平等自由,却纵容奴隶制,终其一生都是个奢侈无度的奴隶主;把联邦党人的建设性举措诬为君主制的复辟,并在担任总统后大举清算联邦党人……人们绝不缺少仇恨杰斐逊的理由。
这就是人们眼中的杰斐逊,一半是圣人、一半是野兽。他是美国的斯芬克斯。《杰斐逊传》选取杰斐逊一生中的五个关键时段,深入杰斐逊神秘、难解的内心,并且透过杰斐逊美国革命遗产和国家精神内在的多样与紧张。
-
帝国英雄
《纽约时报》2016年畅销书
《纽约时报书评》《华盛顿邮报》2016年度好书
【主要内容】
本书记述了年轻的丘吉尔在1899年布尔战争中的经历与其令人感佩的一次勇敢出逃。
24岁时丘吉尔深信,成为英国首相就是他的命运,而此时的他在选举中遭遇了失败。他认为要达成目标,必须要在战场上有所作为,军功章是赢得认可、获得成功最保险、最快捷的渠道。
1899年,丘吉尔抵达南非,在那里,他参与了布尔战争(英国人和布尔人之间为了争夺南非殖民地而展开的战争) 。然而,两个星期过后,丘吉尔就成了战俘,被关在比勒陀利亚的战俘营里,随后,一次令人惊叹的勇敢出逃拉开了序幕。
坎蒂丝•米勒德撰写了丘吉尔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既令人激动,又令人生畏。她参考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采访了数位布尔战争中与丘吉尔一同身陷囹圄的战俘以及在他出逃中帮助过他的人的亲人,从而把故事讲得既惊心动魄又相当真实,让读者从一个极其新鲜的角度进一步了解一位政治军事伟人——布尔战争是丘吉尔奠定其日后成功事业基础的关键之一。这本书不仅是对年轻丘吉尔成长与经历的精彩撰述,更是对布尔战争和那一时代、地域的绝对翔实的记录。
【媒体评论】
激动人心的描写……这本书将紧张的故事和一流的人物研究糅合在了一起……会不会有人被这本书打动,决定拍一部有关丘吉尔这段经历的电影?我很想去看。
——《纽约时报》
米勒德的这本巨著是对丘吉尔的智慧和计谋进行的杰出研究,丘吉尔在布尔战争中来回穿梭的样子就像是詹姆斯•邦德的原型一样。
——《今日美国报》
-
马可·奥勒留传
本书讲述了:斯多葛派的创立及该派的伦理;马克·奥勒留的童年、青少年与成年时期;罗马的学习环境;马克·奥勒留对修辞学的学习;朋友间通信;马克·奥勒留从修辞学走向哲学的过程;怀疑论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动因;卢修斯·维鲁斯与帕提亚战争;身在罗马的皇帝马可;瘟疫与蛮族人战争;卡修斯的叛乱;马可·奥勒留的最后岁月;两种异教性质的批评;罗马对基督教的态度;政府当局的政策;以及法律的执行等等。
本书是一本古罗马的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的传记。意在向那些觉得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包含深奥宗教意蕴的读者,讲述马可·奥勒留这个人、他的个性、他的宗教信仰和他的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该书主要讲述了斯多葛派的创立及该派的伦理,奥勒留的童年、青少年与成年时期、罗马的学习环 境、奥勒留对修辞学的学习,朋友间的通信,奥勒留从修辞学走向哲学的过程,奥勒留的最后岁月,罗马对基督教的态度等。
-
通往权力之路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是普利策奖获奖者罗伯特·K·迈锡耗时八年写就的一部传记,通过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阐述了叶卡捷琳娜女皇异彩纷呈的一生。从一个外邦落魄贵族的女儿,因一次联姻来到俄罗斯成为大公夫人;历经18年的忍辱负重,她成功把自己打扮成俄罗斯的化身,通过一场宫廷政变夺取了皇位;在极富魅力的34年期间,她发动战争、囤积艺术、集纳思想、成功的是扩充版图,将俄国带入了一个辉煌而鼎盛的时期。
-
巴麦尊传
巴麦尊,一生八十余载,六十多年都在政治汪洋中浮沉,从初出茅庐的议员到纵横捭阖的首相,他的人生际遇因善弄权术而与众多事件交相呼应。他以独立的名义号召支持比利时革命;用暴乱的名头希望镇压法国革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他宣称维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到南北战争时,他又坚决支持美国南方奴隶主的分裂活动。
《巴麦尊传》将带你穿越风云诡谲的19世纪,掀起时代的朦胧面纱,撕掉岁月的纷繁伪装,遇见这位大英帝国的传奇首相,重看他或是荣耀,或是卑鄙的浮华人生。
-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共收入茨威格的历史特写14篇,是目前为止*全的版本,向读者展现了14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 英雄的瞬间, 南极探险的斗争,西塞罗,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而这14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14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
颤抖的镜头
【编辑推荐】
1.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师,乔治·奥威尔与其并肩战斗,海明威对其赞誉有加,亲如父子!斯皮尔伯格以其照片为灵感拍摄《拯救大兵瑞恩》向其致敬!
罗伯特·卡帕全新图文传记,用镜头带我们体验真实的战争!
2. 以卡帕的视角,走近二战人物影像: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艾森豪威尔、戴高乐、海明威、马蒂斯、毕加索、杜鲁门,以及西班牙内战中的伤亡士兵、诺曼底海滩的隆隆炮火、阿姆斯特丹饥饿的战争孤儿、西西里岛的街头废墟、日军轰炸下的中国汉口市民……今天,重新结集出版卡帕的作品,是对这位曾与我们共同战斗的友人,最好的怀念!
3. 谨以此书纪念卡帕诞辰105周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540幅战地照片,感受卡帕令人窒息的距离!
4. 他“永远跑在军队前面”,带着相机穿梭于亚、非、欧、美洲各战区,报道过20世纪的5场主要战争: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日战争、二战欧洲战场、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印支战争。他因为西班牙“倒下的士兵”的意外拍摄,因为诺曼底登陆时奥马哈海滩上的意外失焦,记录下许多重要战役的经典刹那。他天真,不修边幅,独来独往,狡猾,无畏又自负;他正直,浪漫,敏锐,可靠,有理想,有爱心。他用爱情面对战争与苦难,用烈酒对抗不安与虚无,在炮火中寻求救赎。他手中的相机,是他心灵与思想的延伸。他以宽宏的胸怀、全然的热情、高超的技术、无以匹敌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来对抗枪弹。他用凝固的瞬间记录现场,揭示丑陋,延伸想象……他有着猎犬般的眼睛,他是天生的赌徒,察言观色后就将人生的骰子抛出去,最终落入自己的宿命选择之中,成就了一部20世纪摄影史上的经典传奇。
【内容简介】
本书由卡帕摄影手记及其摄影作品两部分组成。书中不仅收录了他享誉世界的摄影名作,还选取了大量之前未公布的在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及二战欧洲战场等各个时期的照片。众所周知,他的摄影没有太多色调、裁切技巧的讲究。正如他所说的:“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他想尽一切办法出现在战争的最前沿。他用照相机记录的战争中生命、友谊、信任、爱情的永恒瞬间,都是在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换取的,几乎不需要剪辑就可以成为一部史诗般的冒险电影。除了在摄影方面的杰出成就,卡帕还善于用文字讲述战争中的故事。书中记录他随盟军转战大西洋、北非、欧洲的经历,堪比史上最精彩的探险小说,许多照片背后的故事,也都能从他直接、幽默、简洁明快的摄影手记中得以了解。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