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葉輝
-
吃遍人間煙火
親密閃光﹕《吃遍人間煙火》題記 葉輝 —、 《吃遍人間煙火》是我的第四本散文集,此書跟以往的《甕中樹》、《浮城後記》和《水在瓶》略有不同,以往我在書寫過程中總是隨意為之,完全沒有成書的計劃,而此書集中談吃,寫了兩三篇便把出書計劃確定了下來;也許可以勉強這樣說吧:這是我這個從來沒有寫作計劃的人第一本按計劃完成的散文集。 話說2005年4月至2006年6月,是我近十年活得最輕省的一段日子,其時我有幸在《明報》工作,起初住在大埔,其後搬到北角,家居簡靜,作息有序,每天都可以騰出幾個小時讀書寫作,這本書所收錄的「談吃散文」俱寫於那段靜好的日子,而且大多發表於《星期日生活》。 必須說明,「談吃散文」這提法簡潔從容,出自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五味》,這裏借來一用,無意高攀,也不敢掠美,只是聊以自勉——在我看來,汪曾祺先生做菜和寫文章都很有晉人遺風:日常,隨意,自在,當中偶見秀朗、雋逸、奇崛,筆墨好,性情真,我極喜歡。 起初應邀在《星期日生活》撰寫「談吃散文」,一如以往寫別的文章,只是興之所至,覺得好玩便寫,可沒想到才寫了兩三篇,便陸續收到不少文友和同事書面和口頭的鼓勵,還有兩家出版社預約出版一本談吃的書,我不免有點受寵若驚,繼而靜下心來,在同事的支持下擬好寫作計劃,由每月只寫一至兩篇變成每周一篇,此所以不到一年便完成了書稿。 往後我每星期要花三至四天構思題材、搜集資料、埋首撰寫,每篇二千多字的文章由構思到完成,往往消耗了不少於十個小時——我得承認,我珍惜這些文章,所以寫得特別緩慢,常常熬到周五凌晨,已逾周刊死線,讓《星期日生活》主編黎佩芬和諸位值輪的版面編輯如李潔茵、周瑮、莊禮華、陳立衡……在一整天辛勞工作之後還要等待遲到的稿件,甚至要在收稿後通宵作業,以趕及翌日核校及付梓,在這裏得要向他們致以誠懇的歉意,並且對他們協助本書完成所付出的額外辛勞深表感激。我當然記得,一起吃一頓飯的承諾至今尚未兌現。 二、 我的伯父、父親和叔父都是廚師,我的三個堂兄弟也是廚師。由於出身於這樣的一個「務廚世家」,而伯父和叔父都曾開過餐館,即使從來沒打算營商的父親也曾在七、八十年代主管一家快餐店,我家五兄弟姊妹都曾在餐館的廚房度過或長或短的少年歲月。 母親是順德人,很會做菜;我是長子,五、六歲便跟母親學習廚務,小學畢業前便經常為一個七口之家弄一日兩餐了。 但我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好廚子,因為我少年時毫無耐性,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去鑽研廚藝,更重要的,是父親根本不想他的兒子像他那樣,在悶熱的廚房裏度過一生。我在八歲那一年讀完第一本中英對照的大書——厚達五百多頁、圖文並茂的《西餐大全》,那是父親的謀生天書,他大概沒好好讀完,便要年中無休——他偶爾休假,若非生病而請替工,就是等待轉工——每天必須在廚房裏工作超過十三小時,再沒有時間和心力讀下去了。 那時父親知道我讀完了那本大書,便湊興問我一些西餐醬汁的做法,我像背書那樣答了,他淡淡然說了一句「呢 識晒都無用,不如畀心機讀書吧」。 我當然明白父親的意思。倒慶幸在十六歲以前有那麼一段近廚習廚的歲月,掌握了一些基本廚藝,讓我在下半生因緣巧合地完成了這本談吃的書,為一個兩代務廚的家族留作紀念。 -
臥底主義
此書邀請著名作家韓麗珠策劃,為葉輝度身精編多月,恰如韓所言:「臥底,就是暫時忘掉自己原有的身份,混進別人的圈子,如同把自己的靈魂潛入別人的身體,感受別人的所思所感,繼而理解和分析另一種人、另一個世界的人。」同時是詩人、資深傳媒人、文學獎評審的葉輝,近年潛進本地國內各大報章,善用版圖繪畫自己「文化臥底」的形象。書分「體育政治」、「城市與街」、「記得災難」及「書和腦袋」四個部分,是他成為「臥底」後的四個形象:從天災談到經濟學,從Jacques Derrida談到Tim Harford,跳越式的駁讀貫通,充滿智慧的燦爛演繹,閱後自有茅塞頓開之感。 -
最薄的黑,最厚的白
葉 輝: 《最薄的黑 最厚的白》是我的第七本散文集。書名源自河原溫的一組「日期繪畫」(date painting),去年在旅途上偶遇,看得略覺「雖在堪驚」:四十年如一夢,每一個日子都是一個黑匣子上的白色日期,看得久了,漸覺那些記錄了日常無事的黑匣子愈來愈薄了,那些流動如逝水的白色日期卻愈來愈厚了。 在整理書稿的時候,有一天看了日本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Departure),看到末段,大悟為闊別經年而生疏的亡父納棺,他緩緩打開亡父的手掌,驚見掌心有一塊似曾相識的小石頭,那石頭原來是他童年時給父親的一封信,無言卻勝萬語千言,終於紓解了大悟(對,終於大悟了)半生的心結——那一刻便決定了,這六十篇書信體散文合該有一個副題:「給石頭的情書」。 說來也真湊巧,這篇序言寫了一半,心血來潮,偷閒去了澳門,晚飯後信步閒逛,竟與女媧廟不期而遇,心頭微悸之餘,便問身邊的人:知道女媧的石頭故事嗎? 話說女媧補天,煉得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下一塊未用。不知過了幾世幾劫,那頑石屢遇有緣人(法號都叫空空、茫茫、渺渺),將它輾轉攜入紅塵,石上有偈云:「無材可與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寄去作神傳?」身邊的人便說:一部《石頭記》,不就是那頑石寫給紅塵的情書嗎? 紅塵要是真的有情,諒有回信,那大概就是「給石頭的情書」了。這樣的回信,赫塔米勒(Herta Muller)寫了,她有一篇小說,叫《我帶著我擁有的一切》(Everything I Own I Carry With Me),說到一名女子要入集中營了,上路時才驚覺「鎮上的所有石頭都有眼睛」,石頭的眼睛有情,那才看穿了她身上所有的東西,不是別人的就是別有用途。 許伯特(Zbigniew Herbert)也寫了,《鵝卵石》(Pebble)說:「鵝卵石/是一種完美的生物」,「它跟自己對等/永誌自己的界限」,「鵝卵石不能被馴服/直到最後它們會凝視我們/以平靜而敏銳的眼睛」。鵝卵石的眼睛有情,那才會在凝視裡看見人與石頭的界限。 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也寫了,《跟石頭對談》(Conversation With A Stone)說:「我敲了敲石頭的前門」,「我」一再對石頭說:「是我,讓我進去。」可石頭都拒絕了,它最後說得決絕:「我沒有門。」石頭要是真的無門,敲門只是空空、茫茫、渺渺的苦戀嗎? 保羅策蘭(Paul Celan)也寫了,還寫了不少,《花朵》(Flower)說:「石頭。/空氣裡的石頭,我所追隨的。/你的眼睛,像石頭那樣盲」,「生長。/心的石牆疊著心的石牆/上面綴放了花瓣。」最驚心動魄的一首,信是《花冠》(Corona):「是石頭讓自己開花的時候了。/是不息的時間有跳動的心臟,/是時間如它所是的時候了。」「是時候了。」 據說此詩寫給與他有過一段霧水情緣的奧地利女詩人巴哈曼(Ingeborg Bachmann)——是時候了,石頭要讓自己開花了,是總結陳詞的時候了,或者就像保羅策蘭的一段石頭詩所言:「無論你揭開哪一塊石頭——/你都會暴露了/那些需要石頭保護的人」。還是要說,○是我的石頭。每星期寫一封給○的信,當中借鑑了一些「他山之石」,記述的倒是空空、茫茫、渺渺而不失溫煦的一段日子,其黑漸薄,其白漸厚,約略有點公孫龍論石之堅白的詭辯。是為「給石頭的情書」。 -
曬書記
作者葉輝,從報業退休,本來一心要過些閒日子,人閒,心也閒,倒是舊雨新知時有稿約,所約的大都是說書之稿,由是漸寫漸多,也就閒不起來了,於是索性「曬書」。 此書所收蕪文,九成是這幾年談書說藝的篇章,編書時還找到一些散失經年的舊文,當中最喜出望外的一篇,乃記述金克木一九八九年發表於《讀書》的「意識流書話」,不覺已二十二年了。金先生斯時所言說的「玉梨魂不散.金鎖記重來」,得以成為白紙上的黑字,於今遙想,無論編者與作者,都必然有一份大無畏的大氣魄,方可成就那麼一段「曬書」言志的大胸襟。 -
書到用時
「书到用时」是否意味着「方恨少」?还是另有用意?「用」字有两层意义:一是「思维之用」:非实际之用,而是从阅读过程中,发掘书籍背后的力量,发现内里开放的理念。二是「每日用粮」:不取其宗教意义,只取其源自日常生活的思考。读物就是精神食粮,供我们思考生活……用书说时事,也借时事说书。 学者作家忘我推介: 也 斯、陶 杰、吕大乐、关梦南、汤祯兆、陈智德 马家辉、黄仲鸣、邓小桦、谢晓虹、陈 宁、刘美儿 目录 序:在一个被吃掉的日子谈读书 ──从叶辉《书到用时》侧读香港阅读文化 一件T恤就是一种态度 蝙蝠侠:疯狂的保守主义者 蝙蝠侠的超级敌人 英超:繁花满眼的烂摊子 世界杯四大天王 还我街道与骑劫公园 大气电波的战争 基建和建筑的想象 处长先生,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溏心风暴》与「善恶对立寓言」 左派的吊诡:「他性」的政治 霍英东二三事——从1966年说起 再见,龙剑飞 狂欢之后我们做些什么?——从今天起,忘掉Jean Baudrillard 如果昆曲和粤曲也有一个巴伐洛堤 罗志华的「一人战争」 Memento mori Peeping Tom 流感的隐喻 北京奥运:豪赌的筹码 无法简化的西藏问题 疯狂的八月,愤怒的葡萄 谁在打我们的健康和财富的主意? 医药如何统治世界 贫穷经济学与犯罪经济学——从北角说起 天水围的贫穷经济学 猪肉.车费.可卡因 哈福德的卧底经济学 贪婪与恐惧:从豪赌到丧赌 如何鉴定双普选的死因? 大豆的全球之旅 春运瘫痪与30公斤肉:穷贫的终结? 派钱好,社会企业更好 子鼠开天 人间有憾 我购物,故我在 长尾巴福音:大世界的小市场 军队有枪,只为屠杀平民? 当军阀尊称昂山素姬为姑姑 亚洲解殖强人的女儿们——从贝娜齐尔说起 你创造了夜,我制作了灯——贝娜齐尔的如意算盘 不情愿的原教旨主义者——贝娜齐尔与巴基斯坦故事 普京如何成为美国总统 莱辛.共产党.《此时.此刻》 莱辛与猫:猫的一生就是人的一生 -
书到用时
“民间学者宗师”、“文化界北野武”叶辉首部简体作品!一部反功利读书的给力之作。以书论世,时局世事洞若观火;因事涉书,大显卷中花团锦簇! ● 梁文道作序,也斯、马家辉、汤祯兆、吕大乐等众多文化界名人鼎力推崇! ● 作者叶辉是香港闻名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博学多才,涉猎广阔,笔下文字除深刻而富于灵性外,更是充满诗意,阅读起来极富美感。 ● 本书像一部无穷无尽、充满张力的读本,接驳了大量书籍的血管,令读者有如一口气读通了上百本书。 ● 内容探讨了许多时下热门社会话题,攀引信息丰富,评析视角老到。 本书是一本时文性读书随笔。作者通过读本随感评论的形式,大至社会政治改革、经济、文化、历史、国际关系,小至时尚、娱乐、体育、人际关系,以个人独特的观察视角,作出观点鲜明的独立评判,援古及今,针砭时弊,话题丰富,语言犀利,结构精悍,举例生动,有较强的可读性。 -
浮城後記
本書收錄的,是作者在 1992-1994 年間在專欄撰寫的系列散文。這些文章流露了作者在那數年間身處「浮城」的所思所感。在這個城市裏,作者想尋回回家的路,卻發現自己已消耗了那麼多,自己所能擁有的似乎只是零,似乎已甚麼也沒有了;也欲舉步踏上歸途,只是歸期無定。「浮城」也自有另一種時間簡史,是水族館式的、是圍困式的透明;時間在累積着、虛構着、倒數着、混沌着。身處如此的「浮城」,或許只能做一個(精神上的)安那其,只能身在括號之中。這本書是關於生命的強靭和軟弱,關於這個階段和那個階段的鬥爭、拗撬、冷戰和對談。關於人和城市的一段最紛亂消沉的存在。關於精神上的馬戲。關於日常生活的消耗。關於撫之猶覺體溫未散的消失和烏有。關於無限複製以至無法尋回原裝正版的愛或不愛、悲哀或超越悲哀。 -
書寫浮城
"書寫浮城"題記 vii 吳煦斌小說的一種讀法 3 文字與影像的對話--關於"小說家族" 24 細說崑南 43 複句結構,母性形象及其他--序也斯"三魚集" 58 尋找自己的房子--序陳寶珍小說集"找房子" 74 日子在門裏進進出出--序游靜的"裙拉褲甩" 86 文學創作,文化反思--一個研討會的幾個側面 99 關於"手卷"的幾段筆記 109 書與城市:在混沌中建立秩序 116 "水在瓶"後記--兼談專欄寫作 126 七〇年代的專欄和專欄文學 131 粤味的啟示 145 城市:詩意和反詩意 161 戴天的"岣嶁山論辯" 173 香港的滋味--余光中詩二十年細說從頭 186 兩種藝術取向的探討--從胡燕青,羅貴祥的詩談起 200 "東西"的若干種讀法 217 "游詩"的時空結構 231 深藏內斂 就地取材--細讀鄧阿藍的"一首低沉的民歌" 245 十種個性與二十多年的共同記憶--"十人詩選"緣起 261 詩與攝影 264 詩與女性 271 1997及其他 279 "羅盤"雜憶 298 三〇年代港滬現代詩的疾病隱喻 304 三四〇年代的華南新詩 327 鷗外鷗與香港 349 記詩人柳木下 362 找尋生命線的連續物--詩人易椿年逝世六十四周年 376 -
詩話:詩緣與詩教
葉輝這個名字,彷彿成了一個文學品牌,他的散文、詩話、文化閒談成為了近年一個指摽。本社繼《甕中樹》、《煙迷你的眼》兩本香港文學界不可或缺的著作後,再次替葉氏出版《詩話:詩緣與詩教》一書。 這本結集收錄葉氏多篇談詩藝的佳作,關夢南更稱為之「人間詩話」,可見水準甚高。此書分為三輯,有長篇論述,也有精緻小品,長的分析得絲絲入扣,短的三言兩語間說出了寫新詩、欣賞新詩的法則。在中學要重整中學科,更著重創作的年代,這本《詩話》不單提供了欣賞角度,也讓後進可觀摩前輩的優點,創作更好的詩。 「葉輝詩話在擴闊詩歌的可能性方面,不斷作出新的嘗試。他不會隨便批評作品,總是透過思考,等找到一個新鮮的切入點才落筆。此所以有些人找他寫序,他「有拖無欠」的一個內在原因。為書作序,每多得獎,我戲稱他為「序王」。想不到酒後私語,一時傳為江湖美談……詩話散文化,葉輝優而為之。」 ——關夢南 -
煙迷你的眼
此書收錄了葉輝於多份報章發表的文章,談香港老地方,如筲箕灣、北角;談旅遊,如日本、緬甸;談藝術;談電影,是作者繼《甕中樹》、《水在瓶》後另一散文精品。 -
活在書堆下
羅志華,一九六四年七月十日出生,曾任職於香港三聯書店,自一九八八年起接手經營「青文書屋」達二十年,並同時負責「青文書屋」的出版業務。 二○○六年八月,「青文書屋」因為租約問題暫停營業,書籍暫存於貨倉,並繼續出版業務。 二○○八年二月四日,羅志華疑於倉庫整理書籍時,被塌下的書箱壓住,意外辭世,終年四十四歲。 -------------- 【明報專訊】編按﹕去年二月,灣仔「青文書屋」老闆羅志華被發現喪生於貨倉書堆下,朋友們、書友們,各自撰文記之念之悼之哀之;一年後,這些文章結集出版,再一次成為對羅志華的追念。文集的兩位催生者,在此表白,既是哀思,亦是感謝。 悼亡書﹕死在這裏也活在這裏 《活在書堆下——我們懷念羅志華》這本文集的構思,始於二○○八年二月的一個下午,編一本關於羅志華的書,最先是葉輝提出的,他在羅志華追悼會上說,「羅志華於短短一生裏曾替不少人出了書,如今,是時候輪到我們出一本關於羅志華的書了」。 《活在書堆下》書名則是馬家輝提議的,我們二話不說便決定選用這個書名,是由於我們相信,再沒有一個字比「活」字更好,更貼切地為這本文集總結陳詞,羅志華一生最好的與最壞的時光,無疑都是「活在書堆下」,他和他主理的青文書屋為不少作者出版過有意義有價值的書,書彷彿就是他永遠的責任和承擔,他在最後的日子裏還固守着一倉書,還有一大堆永遠無法完成的書夢…… 「活在書堆下」不光光是一個意象或隱喻,而是一種精神,我們以為,那就是隨着一個讀書的老好年代日漸遠去的精神,或可稱之為「羅志華精神」——我們永遠懷念這位戇直的書店主理人、獨立出版人,他為香港文化與香港文學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卻一直隱身於幕後的暗角,獨自承擔無比沉重與沉痛的責任和後果。 如果書堆真的是太沉重了,我們希望這本紀念文集能為羅志華解咒,讓他在世界的某一處「活」得輕省一些;如果書堆早已成為羅志華生命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願這本書可以肯定沉重的價值,讓他在未完成的書夢裏「活」得更充實。 《活在書堆下》分四輯,首兩輯是來自四方八面的悼文,第一輯選自報刊(羅貴祥與梁品亮的文章是專為文集撰寫的,從未發表),第二輯選自網絡(多不勝數,無法盡錄),第三輯選自傳媒對羅志華噩訊及追思會的報道,內地報章如《中國青年報》、《北京 日報》報道得立體而翔實,因此很多片言隻語的報道便略而不選了;第四輯是「二樓書店」與青文書屋的追憶文章,從中可窺見香港文化一大特色的興衰變革。 《活在書堆下》的開卷與壓卷,俱為馬國明 的文章,這刻意的編排基於一個想像:青文與曙光一室兩店,猶如唇齒,兩位書店主人長期分坐於一室的兩個角落,對於書堆裏的甘苦與悲歡,大概如魚飲水,恐非室外之人所能體會;這個最簡約的編輯蒙太奇,我們相信,正是對一個遠去的年代,一段讀書的老好日子,兩三代人的啟蒙時光,以及涉身其中的過來人,表達了摯誠的致意。 文 葉輝 馬家輝 -
親密閃光
名家推介: 《親密閃光》裏面有遊記,也有談詩說藝的文章,都展示輝哥多方面的興趣與修養。我特別鍾愛的卻是一鱗半爪的自傳片段…… 葉輝貌似低調的文筆之下埋藏着的詩的胸懷,與默然的智慧…… 《親密閃光》之下是平靜如呼吸的堅持,是葉輝於香港文壇遺下的清晰的足跡。 —陳耀成(作家,評論家,導演) 葉輝寫詩寫散文寫評論,生命中的細緻都被他的敏感文筆所定映和顯影,讀他的文章,常會停下來,對自己說聲,是了,就是這樣了,我也就是這麼認為了……他愛寫此浮城……令你覺得生活再如何惡俗亦可能有美好之處,what a wonderful life,我們都愛這其實也值得恨的城市。 —馬家輝(專欄作家,電視、電台節目主特) 《親密閃光》是我的第六本散文集,前後編了四年零十個月,數易其稿,說來是我最難產、最珍惜的一本書了,也許因而產生某種自戀的幻覺,或可敬告舊雨新知,我十多年來最有感覺的散文,不管有多好或多壞,都在其中了。 —葉輝(本書作者,專欄作家,深資傳媒人) -
食物與愛情的詠嘆調
本書別出心裁,用情書形式書寫食物和烹飪,內容極為豐富:有深刻的懷舊,有愉悅的旅行;有描述香港各式美食,有品評大江南北各類食物,還有世界各地有趣的飲食文化;其中包括對食物、食材和烹飪的比較,也深入討論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探討的範疇涉及哲學、文學、電影、環保、政治等等。作者顯然不滿足只寫食經,他從食物與愛情的角度出發,去思索生命、探討人生。 雖然內容包容萬象,文字卻揮灑自如、輕鬆易讀,像一位很有人生歷練的男子,與一名對文藝喜愛的女子娓娓對談,既多情又溫馨。也可以這樣說:本書的篇章極像一首首情詩。(source: 中華書局) -
昧旦书
本书是香港知名作家、文化评论家叶辉的最新散文集。书分三卷,主题大致围绕着爱情、旅行、生活这三个面向展开。他的散文恆常深入生活底层,提取其抽象架构,进入哲学思辩的范畴;充满韵律感的笔法又独树一格,叠印诗意与想像,隔着时间,与不可靠的记忆相望。本书充满了对流年似水的哀 咏、对旧事故人熟 稔又模糊的追念、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追问。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