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年代诗丛

  • 棉花小球

    作者:吴晨骏

    《棉花小球》收录了诗人、小说家吴晨骏1989年至2002年间所写的100多首诗,是吴晨骏的第一本诗集。《棉花小球》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吴晨骏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内心情感、他的价值观、他的道德感、他对世界的观察、思考,与作为美的象征的语言的最亢奋的结合。在诗歌创作上,吴晨骏提倡诗歌要接近于人,要反映人性的本质。他强调人的情感在诗中的重要性,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把诗当成诗人的遗物;诗的语言应该直接、直观以及直达人心;诗的语言不以理解为目的,而以感受为目的,是对情绪的感受、描写对象的感受、句子的感受。本书的出版,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期处于地下的优秀诗人吴晨骏的诗歌创作,得到全面的展示。
  • 静悄悄的左轮

    作者:吉木狼格

    吉木狼格,彝族,1963年生于四川大凉山。1983年开始诗歌写作。参与“第三代人”诗歌运动,为“非非主义”代表诗人之一。80年代主要作品有《怀疑骆驼》、《红狐狸的树》、《睡觉和做梦》等。90年代有《榜样》、《阴谋》、《静悄悄的左轮》等。部分作品被收入《后朦胧诗全集》、《中国诗年选》等十余种诗歌选本。2000年起开始小说写作。《静悄悄的左轮》是吉木狼格的第一部诗集,它集中展示了诗人自1984年开始写诗到2001年为止的代表性作品,为喜爱吉木狼格诗歌的爱好者和更广泛的读者提供了阅读和收藏的便利。吉木狼格在80年代乃至90年代都不是一个大红大紫的诗人,更不是风云人物。近20年来,他算得上是一个被部分人秘密阅读和喜爱的诗人。一个诗人中的诗人。他的魅力缘于其作品独特的品质。作为一个彝族人,他对当代汉语诗歌的贡献已经超出了“非非主义”的流派范畴,而成为汉语言艺术的共同财富。这部诗集的出版将使更多的人阅读到一位优秀诗人的非凡作品。吉木狼格不再是少数人的秘密。
  • 精神病院的花园

    作者:侯马

    本书收录了“新世代”代表人物侯马的主要诗歌作品。一首首单纯、本质的诗歌呈现着作者“爱、感受以及表达”的生活态度与艺术理想。它是新一代汉语人文诗歌的一个成果,更是一个当代人心路历程的样品。爱与徒劳的故事,面对虚无的勇气。
  • 6个动词或苹果-年代诗丛

    作者:何小竹

    何小竹,苗族,1963年生。从事过乐队演奏、政府公务员、广告文案、夜总会总经理、杂志主编等职业。80年代参与“第三代人”诗歌运动,“非非主义”代表诗人之一。曾出版有诗集《梦见苹果和鱼的安》、《回头的羊》两部。1995年开始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潘金莲回忆录》、《弥》及中、短篇小说《圈》、《天堂旅馆》等。自1999年起,主编《中国诗年选》。2000年与杨黎、韩东、乌青一起创办“橡皮先锋文学网站”。现居成都。《6个动词,或苹果》是诗人从1984年至2001年的写作精选,并以写于1995年之后的“新作品”居多。诗人曾活跃于80年代,90年代虽然少于发表,其写作却从未间断,而且较之过去更有新的发展和发现。阅读这本诗选,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诗人近20年来的诗路历程。同时,也能体会到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趣味。诗人的语言简洁、朴实,有一种直接、具体的质感。也许,有人会将其中大多数作品视为“形式主义”的无意义的“废话”,或者“口水”。但这恰好是诗人的追求和用心所在。诗人认为:这样的写作,是放弃了那些曾经是诗的基本元素的写作,也无疑是一种“极限”写作。
  • 房子

    作者:丁当

    丁当,1962年3月7日生于西安,童年时曾随父母在新疆居住过五年,后又返西安,读中学、大学。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安、深圳工作,担任过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编辑部主任等职业,现居北京。上大学期间开始写作,与韩东、于坚等共同创办《他们》文学社,在海内外发表过诗歌、小说、杂文等。《房子》收录了第三代诗歌运动代表诗人丁当的七十余首诗。直接、张扬而狂放不羁的语言;简洁、明快而张弛有度的节奏;自由、纯粹而掷地有声的质地;以及诗中笼罩始终的毁灭的氛围和直指人心的力量,都令人震撼。无疑,丁当是一位强调反操作的当代行吟诗人。
  • 小杨与马丽

    作者:杨黎

    杨黎,1962年8月3日生于成都。“非非主义”第一诗人。1980年开始正式写作。 1986年,与周伦佑等一起办《非非》。1999年,与何小竹、韩东、于坚、伊沙一起,编辑出版《1999中国诗年选》。2000年开始,和韩东、何小竹、乌青一起,创办橡皮先锋文学网站。现居北京,职业写作。《小杨与马丽》收有杨黎从1984—1996共12年中的90首诗。其中短诗77首,长诗9首。为作者亲自选定,大部分为广大读者和年轻诗人们所喜爱和熟悉的作品。均为第一次结集出版。杨黎曾经说过,无论他是在唐朝还是在今后,他写诗,都会写《高处》。这句话我们无法论证。因为杨黎并没有生活在唐朝,也没有生活在今后。但是,另外一句话却可以充分说明杨黎在当今中国诗坛的重要地位。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没有杨黎的诗,当代中国诗歌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句话来自一个反对者的嘴里。杨黎认为,他的诗非常好读。或者说,读起来非常愉快。对于读者,这应该是最重要的。
  • 火车

    作者:于小韦

    于小韦,1961年出生,属牛,○型血,现居住在深圳。一个凭直觉活着的家伙,少年时代一直在苏北生活。十八岁时随父母回到他的出生地南京。一直跟随自己的老师学习绘画,1985年开始写诗和小说,1989年搁笔,这里收集的是他的一部分诗作。画画出身的诗人于小韦赋予每一首诗冷静客观的形式,简约节制的语言,和画面感很强的描写。透过诗人传达出的事物(事件)的表象,深刻地体悟到人类生活中内敛而细微的情感以及人性的朴素和温暖。作者是一位将诗歌还原于生活将精神之重还原于物质之轻的诗人。
  • 合唱团

    作者:杜马兰

    《合唱团》收录了杜马兰自1992年至2002年的诗歌作品近200首,从这些诗作中,可明显看到曾经颇受争议的“马兰体”的“向后走”的风格演变过程。身为学者,且喜欢完全孤立化的个人写作,杜马兰诗歌典型的特征是:既有睿智深沉的思想理性,又饱含醇厚缠绵的人类情感。《合唱团》是杜马兰目前惟一公开出版的个人诗集,散发着作者沉寂已久的心灵的光辉,具有当代诗作中罕见的文本价值和美感。
  • 我仍然无法深知

    作者:鲁羊

        中国当代诗歌自七十年代至今已近30年,尽管每一时期的精神氛围和物质载体明显有别,但诗人们的写作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些成就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现代汉语,使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书面语言的现代汉语,在几代诗人的努力下逐渐臻于成熟和完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点,将越发显明。本诗丛的目的,在于梳理中国当代诗歌脉络,系统地有价值地介绍当代诗歌写作中的优秀诗人及其作品,力图填补当代大陆诗歌出版的空白。 《我仍然无法深知》是鲁羊的第一本诗集。其中选入鲁羊自1990年以来较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全书分为四个小辑,分别是:《卷一 麻衣组诗》、《卷二 退缩之诗》、《卷三 绝对之诗》、《卷四 几首零散的诗》。 长期以来,鲁羊是一个独立而近乎隐秘的诗人。当他以小说形式发表作品,以其独有的风格广为人知,并成为90年代“新生代”重要作家的时候,其诗歌写作依然是半隐秘的,仅为少数挚友所关注。这种状况,多半取决于他那种极端的诗歌觉悟。他认为,一个诗人的存在应该作为时代中的某种秘密而加以保藏。 鲁羊诗歌的意念乃至形式,都具有明确而优雅的个人印记。他的诗句无论起始于内心激情,日常细节,或是尖锐的刺痛,最终都不期而然地指向明澈和超然。伤感与冥思在至为矛盾的状态中合二为一,使每一首诗都作为心灵解脱的具体的见证。鲁羊的诗是远离诗歌界一切表层运动的孤寂个体的成果。也许正因为这样,他的诗对当代诗歌提出一种意外而真实的质询。
  • 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

    作者:小海

    一段从男孩到男人的心路历程,一本关于成长的记忆的碎片。打开书卷,校园之气氛迎面扑来,说不完的清净,道不尽的纯真。本书收入了诗人小海的代表作,其中《村庄》、《田园》和《北凌河》等系列组诗曾在诗坛引起广泛的影响。
  • 睡梦,睡梦

    作者:蓝蓝

    《睡梦,睡梦》共收入蓝蓝诗歌100余首,绝大部分为作者近年来第一次结集的新作。蓝蓝的诗具有朴素、敏锐的感觉力和优美的缄默;这种缄默已经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尺度,与她逼近事物的专注和对人性的洞察结合在一起,使她的诗歌稳稳地扎根于大地——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天然的歌喉就像是从辽阔的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纯净,清澈,忧伤,不禁让人想起一双经过了生活的磨难之后仍然毫无怨恨的眼睛。蓝蓝的诗歌表明,想像力和情感可以重建一种甜蜜而崭新的现实;在这样一种被提升的日常里,可触摸的灵魂同样有着尘世的温暖和柔软的质感——或者,就像蓝蓝自己说的那样,这部诗集是写给世界的一封情书。
  • 马兰开花二十一

    作者:宋晓贤

    宋晓贤的诗作无华丽词藻、无歇斯底里的做作,就像你的一位邻居,似乎漫不经心,在对你叙述生活底层的、货真价实的真实,平凡里的悲壮,普通里的亮色……对你倾诉生活的欢乐与悲伤、软弱与刚强。诗人用全身心的通灵触觉,把自己所亲身经历的一切,把千千万万和自己有同样感受的一生,赤裸裸地定格再现,凝聚生活,概括时代,用自己血铸的呐喊拥抱着世界。
  • 光阴的梯子

    作者:普珉

    《光阴的梯子》是普珉的第一本诗集,集合了他1986年至2002年的主要诗歌。普珉自成一体的诗歌世界源自他对生活的独特品味与诠释,他游离于诗坛之外,沉潜于生活之下,为自己而歌;他的表达方式朴素、清澈、直接,为了更本色的表达,他也会不惜破坏诗歌的完美与完整。普珉的诗歌有效地插入这个世界并呈现其内在本质。
  • 种烟叶的女人

    作者:小安

    小安,女,1964年生,“非非主义”代表诗人之一。毕业于军医大学,后转业至地方精神病医院做护士。其代表作品有《种烟叶的女人》、《蜘蛛一》、《路上一盏灯》、《我们来写诗》、《内心世界》、《夫妻生活》等。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国诗年选》、《中国新诗年鉴》、《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诗歌选本。现居成都。何小竹在《我与“非非”》一文中谈到诗人小安时有一段话:“在80年代,一个‘先锋’阵营中的女性诗人,如果她的诗中没有能够用弗洛伊德学说进行解说的‘潜意识’流露,没有美国‘自白派’女诗人普拉斯的那种‘死亡意识’和自恋、恋父情结,是不会被重视的。我无意贬低普拉斯那样的诗人,也无意于否定有‘女性诗歌’存在这个事实和其存在的价值。我想说明的是,一个超越了性别存在而‘从语言开始’进行写作的诗人,小安的诗歌没有受到应有的评价和足够的重视。就其诗歌的纯粹和对语言的自觉性而言,她完全可以排在‘非非’任何一位‘男’诗人之前。”事实上,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开始喜爱上小安的诗歌。《种烟叶的女人》是诗人的第一部诗歌选集,其创作的时间跨度为1986年至2000年。
  • 他们不得不从河堤上走回去

    作者:朱文

    这本《他们不得不从河堤上走回去》是一个写作者和诗歌相处十三年的记录。朱文一直把诗歌写作当作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一首首缄默、从容的诗篇构筑了一个诗人完整、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这本书也是一个生动的、正在进行的故事,关于一个人和诗歌萍水相逢……
  • 终于使我周转不灵

    作者:翟永明

    这本诗集收录翟永明从1997年起创作的诗作数十首,其中一部分此前未曾发表。从这些诗作可看出作者这几年写作中所寻求的变化,语言的演进和来路不明的个人风格。
  • 爸爸在天上看我

    作者:韩东

    这本诗集收入韩东自写诗以来的诗歌两百首,创作时间跨越二十个年头。这些作品是从两千多首手稿中精选出来的力作,包括诗人扬名诗坛的代表作品和他写于90年代的不为人知的佳作。从中既能窥视到80年代诗歌运动的实际成果,也能感受到90年代个人写作的坚实步履。
  • 往事

    作者:柏桦

    柏桦诗歌的总体数量不多,但柏桦情韵深远风格鲜明的汉诗名篇精神气象从容,开辟一代诗风。更重要的是柏桦的诗体,诗性,诗型,诗格的成熟度启明了汉语诗歌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的起点不是1979年,更不会是“五四”。柏桦对汉诗,汉语本体性的开凿与拓建,柏桦吐纳传统的文化模式在当代中国的典范意义等,使阐释柏桦诗歌的审美评价坐标必须拓放到文化历史的图幅上,它的风度型仪将与岁月共酿而永怀芬芳。
  • 暮晚

    作者:杨键

    本诗集所选为杨键自写诗以来诗歌作品的精华。多年来,杨键在对中国传统伦理学、哲学、宗教的研习中,追思一种来源于古代人民的静谧智慧,在他炽热的诗行中,汉语新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悲悯和自省的能力。这是呈现在当代的某种程度上显得古典质朴的民族诗人,以其精致沉稳的汉语的声音,唤起人们直面人生的崇高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