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离线

  • 离线·黑客

    作者:李婷 主编

    极客文化的源头是黑客文化,极客精神的精髓在于黑客精神。本期《离线·黑客》以“遗产”专栏开篇,讲述了“黑客的诞生”以及乔布斯和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故事。专题用四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黑客文化在当下的新发展:利维重访技术巨头和理想主义者、生物黑客破解DNA生命密码、亚伦·斯沃茨推动“信息共享自由”,以及技术批评家对DIY创客和政治社会本质的反思。无论是生物黑客和DIY创客的实践,还是亚伦·斯沃茨的抗争,都是黑客精神在当代的延续。 “前沿”探讨了无人驾驶汽车走出Google X实验室,在近未来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工具”介绍了纳博科夫的卡片写作法,以及50位写作者独特的撰文工具;“写作”收录了一篇算法改变世界的科幻小说;“缓读”则讲述了三个科技记者的故事和一种消亡的媒介。
  • 离线·机器觉醒

    作者:李婷 主编

    当机器智能超越了人类智能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机器会取代人类、 灭绝人类,还是漠视人类,就像人类现在对待其他非人物种那样?超人工智能有可能帮助人类获得永生,也有一百万种方法可以毁灭人类。面对终将到来的机器觉醒,人类何去何从? 本期专题部分,我们专访了奇点大学校长库兹韦尔与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从研究角度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我们也邀请了六位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分享他们对未来的幻想。我们每天接触的社交网络、线上服务系统和数码设备突然间都觉醒,具备了超级智能,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除此之外,“遗产”重访了“超文本之父”的“上都计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挖掘超文本的意义。“未来”将带我们认识组装生命分子的年轻人。“工具”则潜入沉船,探寻一次技术潜水活动所需的全部工具。“写作”里,NASA研究员,“雨果”、“星云”、“轨迹”三奖得主在南极建造起了一座酒店。而在最后的“缓读”,将带你感受跑步和攀岩的技艺和哲学。
  • 离线·开始游戏

    作者:李婷 主编

    每一个geek心中,都有一款游戏。 《离线Offline》创刊号聚焦于“游戏”这个技术与人文的交叉领域,以“角色”概念统领整个专题,分别从游戏设计师、游戏玩家、游戏商人和游戏学者的角度,探讨什么是游戏,以及为什么游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威尔·莱特和他的《模拟人生》,“吃豆人”大师追寻游戏真谛的人生体验,任天堂商业上的辉煌与沉浮,这一切都指向在游戏背后的一种“游戏精神”,它使人在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遗产”追溯了游戏手柄进化发展的历史,“工具”讲述了如何策划一场逃离现代文明的旅行,“写作”则收录了一个有着多种结局的互动故事,“缓读”在最后讨论了机器的封装艺术和睡眠的科学。
  • 离线·科幻

    作者:李婷 主编

    科幻是一扇门,连接着科技与幻想、现实和虚拟、当下与未来。作为对科学幻想与科学技术共生关系的一次探索,本期《离线·科幻》专题以对九位华人科幻作家的特别采访开篇,打造“中国科幻问卷”。威廉·吉布森对赛博格的“蒸汽机时代”的追溯,验证了“未来已经到来”;对私人航空公司火星殖民计划的深度报道,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凡人火星梦;探索“技术”和“故事”间关联的长文,揭示了科幻对未来科技的影响。 “遗产”从清末说起,梳理了中国科幻由发生、发展到繁荣的历史;“前沿”是著名科幻作家斯特林反思“物联网”的非虚构长文;“写作”收录了刘宇昆探讨意识上传世界中人与机器争斗的科幻短篇;“缓读”其一辨析了科幻电影中“食物的逻辑”,其二探讨了如何超越理性的局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 --- ❦ 媒体评价 当几乎所有国内科技媒体都在关注VC、风口上的猪以及下一片蓝海时,《离线》却另辟蹊径,想要关心一下极客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时间线》杂志 过去半年来唯一一本能让我从头到尾读完的mook。 ——陈楸帆,科幻作家。 希望李婷还有团队能够坚持尝试,为我们带来更多科技文化观点,促成国内自己特有的科技文化氛围。而这,必然将是形成“中国硅谷”的宝贵土壤。 ——爱范儿,科技博客 他们做了一本“反科技”的科技杂志。 ——Geekpark,科技媒体 我们这个世代人的 ,随着时间的碎片化而被碎片化,我们没有时间和耐心做深度的阅读。相比一本书的深度和体量。《离线》长文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 ——《书香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