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獻學
-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以重要的古文献学家及其著作为纲,以古文献学的成果,方法和理论为目,经纬分明、史论兼备。论及重要专题三十余个,有代表性的古文献学家上百人。占有资料宏富,立论公允,难易合度,分量适中,宜作教材。 -
中西古典语文论衡
本书大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近几年在译介西方语文学专业文献过程中的一些管窥蠡测;第二部分主要是作者研读中国传世典籍、出土文献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讨论。 -
陈垣史源学杂文
《陈垣史源学杂文》是作者结合自己从事史学研究的经验,创设的史源学实习课的范文。书中举例考订《廿二史劄记》、《鲒埼亭集》、《日知录》等史学名著,用以指导学生读史冶史,训练考证辨误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此次增订,补充了各篇考订文章的史著原文,还增加了与教授这门课程相关的备课资料和手迹等。 -
纵心所欲
本书所收文章是都是作者收藏和阅读古代典籍的心得。一部分内容是谈论人所熟知的常见书,还有一部分是讲述作者独具特色的收藏品,但后者也是立足于常见基本典籍来阐释稀僻书籍的特色和价值。作者认为,只有尽可能熟知常见典籍,才能把握历史的背景和文献自身的源流,以此为基点,更好地认识乃至发掘利用稀僻书籍的特色和价值;反过来看,只有尽量拓展对文献史料的视野,充分了解各种类别和形式的典籍,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摆正常见史籍的基础地位。 -
四部丛刊初编
所谓“四部”,即按我国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门类,“丛刊”即今天通常所说的丛书。说得具体些,《四部丛刊》是一部集中各方面必读书、必备书的小型《四库全书》。 《四部丛刊》所选是“家喻户诵,如布帛菽粟,民不可一日缺者”,这说法在今天看不免有点过分,但它大量收入了古籍中的必读书、必备书,确实是事实。我国由于文化遗产丰富,同一种书,传本很多。在首先抓普及的前提下,《四部丛刊》尽可能选用当时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本子。如脍炙人口的吴梅村的诗,《丛刊》所收便是较为少见的《梅村家藏稿》,比一般通行本名贵和可靠得多。 《四部丛刊》还收入了一批非常有用的工具书,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宋刻《太平御览》之书,解放后,北京中华书局为了满足学术界的迫切需要,将它单独约定缩印成四大本(原来分装成136册),这一上千年前问世的大型工具书,为今天科学研究所提供的宝贵资料实在太多,以致中华版虽一印再印,在书店里一直供不应求,这事实说明了《丛刊》中所收的工具书如何深受欢迎。 《四部丛刊》还发掘了一些从未面世的稿本。清代查继佐的《罪惟录》保存有大量明朝史料,由于作者的立场是反清的,所以一直没有刻本。其中也许特别有兴趣的是对徐光启的评价。在所有当时的徐光启传记中,《罪惟录》中的《徐光启传》是最翔实而公正的一篇(比《明史》中的好得多)。这部十分重要的史籍直到“它收入了《丛刊》才能与广大读者见面(这书后来又单独分别出了影印本和排印本)。《丛刊》中还有许多珍贵品种。 -
四库全书总目 全两册
《四库全书总目(上下)(精)》介绍了:清朝政府从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开始,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纂修成一部规模庞大的业书,名叫《四库全书》。在纂修期间,对採入《四库全书》的书籍和一些没有采入的书籍,都会分别编写内容提要,后来把这些提要分类编排,彙成一书,就是这部《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为了纂修《四库全书》,当时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尃门机构,称为“四库全书馆”。每当一部书籍校订完成,就由馆臣拟写一篇提要,放在书的前面。提要的内容,除了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会问,篇夫分合,流一外,还要“列作者之爵里”,“考本书之得失”,以及辨言一交字增册篇帉分合”等等各书前面的提要在编入《总目》时,又经过较大的修改補充,最后由总纂官纪昀和陸锡熊综合、平衡,並在文字上加以润饰。纪昀在四库全书馆内最久,提要的整理加工,也以他的力量为多,因此,这部《总目》虽然以乾隆第六子永瑢领衔编撰,实际上却是纪昀总其成的。 《总目》全书共二百卷,按中国古代传统的分类法,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每一大类又分若干小类,其中一些比较複杂的小类再细分子目。每一大类、小类的前面有小序,子目的后面有案语,扼要地说明这一类著作的源流以及所以分这一类目的理由。每一类的后面,还附有“存目”,“存目”中的书籍,是经纂修官们校阅,认为价值不高,或它们的思想内容有对于封建统治不利,因而不会收入《四库全书》中的。《总目》卷首还分列乾隆的所谓“圣谕”,四库馆臣所上的“表文”,以及“职名”、“凡例”等,大致记载了《四库全书》和《总目》的纂修经过和编写体列。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七月,《总目》初稿完成。在以后大约七八年的时间内,《总目》的内容,随着《四库全书》的不断补充和抽换,也有过几次增改。据现在所知,《总目》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已经写定,并在这年由武英殿刻版(见一九三三年出版的《故宫所藏殿版书目》)。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浙江的地方官府又根据杭州文澜阁所藏武英殿刻本翻刻。从此以后,这部《总目》就得到广泛的流传。 《总目》对书籍的评价,是从封建主义的观点出发的。它一方面标榜当时盛极一世的“汉学”,其中有些提要偏于琐屑字句的考证;一方面又宣扬作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理论基楚的孔孟之道,提要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尽同意程颐、朱熹的意见,但实质上还是恪守程、朱里学,而对某些不合封建正统思想的著作竭力攻击。另外,一部分提要在涉及国内少数民族的地方,对他们表示了蔑视的态度,涉及对我国一些友邻国家的记载,又流露出封建大国沙文主义的思想。这些都是书中的糟粕,應该加以批判。 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总目》的另一面。《总目》著录的书,据我们这次整理时的仔细统计,收入《四库全书》中的有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中的有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这些书籍,基本上包舌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尤以元代以前的书籍收辑更为完砽)。这一万余种的书籍,每一种有介绍其大致内容的提要,而且又有系统的分类编排,这就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的各类著作提供了不少方便。另外,当时参加纂修《四库全书》和编写提要的人,像戴震、邵晋涵、周永年、姚鼎等,都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总目》中对于一些古籍的考订,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当时的研究成果,订正了前人的某些缺失(《总目》的考證也仍有不少粃谬疏漏,可参考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證》等书)。因此,《总目》作为一部较有系统的、内容比较充实的书目工具书,它对我们今天还有查阅参考之用。我们现在把它影印出版,目的也就在此。 -
唐代文学与文献论集
本书收入陶敏先生七十余篇文章,是其数十年有关唐代文学、文献考证的精华。 -
古籍版本学
《古籍版本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参考书、雕版印刷的出现、书册制度、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影印本等等。 -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汉书艺文志是当时公家藏书的分类目绿,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盼一部文献目录。我们讲中困目绿学须从这裹开始;讲中国目录学史,也必须从这裹开始。艺文志是汉书十志之一。古时,以易、诗、书、台、乐、春秋六者之术为六艺;文,指文百家之说而言。颇名思义,此志盖为包括六艺百家文献的总目绿。其内容分为:六羹、诸子、诗赋、兵害、敷术、方技六略,共收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每种之后有小序,每略之后有总序,封先秦学术思想的源流、演变,都作了简明的叙述。 -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 郘亭书画经眼录
莫友芝(一八一一至一八七一)是晚清宋诗派的代表诗人,同时也是集文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书画学、金石学、版本目録学等于一身的著名学者。关于他的目録学著作,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和《宋元旧本书经眼録》,前者经傅增湘先生订补、傅熹年先生整理为《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一九九三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宋元旧本书经眼録》三卷,系莫友芝对平生所见的多种宋元精刊本或抄本、手稿所作的记録,或释题概要,或考订源流,或品评优劣,或録写其序跋、印鉴,凡130余种,深受藏书家重视。该书附録两卷,一卷为书衣题识,系莫友芝对家藏的部分古籍所作的题识,一卷为《金石题识》,系莫友芝对所见所藏的历代金石拓片的题识,都颇有价值。该书没有点校本行世,学者利用颇为不便,此次予以专门点校整理。莫友芝的目録学著作,还有一部重要的手稿经常为人提及,但下落不明,被疑已散佚人间,那就是《书画经眼録》,本次在广采版本的基础上,予以点校整理。 -
古籍常识丛谈
《古籍常识丛谈》是关于古籍版本领域内常识问题的知识读物。其内容大致分四部分:一是对古籍版本形式、行款、装订的介绍,以及用纸、字体、避讳等的说明;二是古籍版本申重要图书的介绍,如今古文经、十三经、二十四史、会要、九通、十通、丛书等;三是对历代藏书的统计,主要介绍了古代皇家藏书的情况;四是对古代禁书与文字狱的介绍,重要的如乌台诗案、陈起诗案与庄廷《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以及吕留良案等。 -
中国古文献学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则教材之一,紧扣“古文献学是关于古文献的阅读、研究、整理和利用的学问”这一学科实质,针对为古籍整理和古代文史学习研究(乃至全部中国古代学科学习研究)服务的宗旨,介绍古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理论与历史的经验成果相结合,理论与现今的经验成果相结合,理论与编写者本人的经验成果相结合。三者合一,避免孤陋拘守;据实切要,避免了纸上谈兵。 学习、研究、发展古文献学,不断提高古文献整理的水平,对于保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文献典籍,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意义重大而深远。 -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上下)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ISBN:9787101016024,作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原著;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 -
王欣夫说文献学
本书是已故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的古典文献学专家王欣夫先生生前的授课讲义。全书从目录、版本、校雠三个方面,综全地对文献学的流变概况作了论述。尤其是书中注意到新出土的各种资料,注意到日本等海外所存的中国文献在文献学研究中的作用,注意到现代学者如鲁迅、郭沫若、马叙伦、杨树达、闻一多、陈垣等在校雠学方面的成果,这在当时同类的著作中是独具慧眼的。 -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生前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张舜徽先生一生勤奋治学,博涉四部,在传统学术的诸多领域造诣精深, 留下大量论著。他在《八十自叙》中总结说:“余之治学,始慕干嘉诸儒之所为,潜研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者有年。后乃进而治经,于郑氏一家之义,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学、经学为基石,推而广之, 以理群书,由是博治子、史,积二十载。中年以后,各有所述。爰集录治小学所得者,为《说文解字约注》;集录治经学所得者,为《郑学丛着》;集录治周秦诸子所得者,为《周秦道论发微》、《周秦政论类要》;集录治文集笔记所得者,为《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而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旧书,则于《史通》、《文史通义》皆有《平议》;创立新体,则晚年尝独撰《中华人民通史》,以诱启初学。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平生致力于斯,所造亦广。若《广校雠略》、《中国文献学》、《汉书艺文志通释》、《汉书艺文志释例》、《四库提要叙讲疏》诸种,固已拥彗前驱,导夫先路。”此仅为就其平生著述中较费心力者而言, 已足以彰显先生对学术界的重大贡献。他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公认的国学大师,更是华中师范大学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学者。 -
藏书纪事诗
本书为《藏书纪事诗》和《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两书的合订本,以诗歌形式记载了自五代至近代一千二百多位藏书家、书商和印刷工事迹。 清末叶昌炽所著《藏书纪事诗》是一部记载历史上藏书家事迹的专著。时代起于五代末期,迄于清代末期,计收集有关人物 739人,所引用资料大量采录自正 史、笔记、方志以及官私目录、古今文集等文献,并将记述一人或相关数人的有关资料各用一首叶氏自作的七言绝句统缀起来,间附叶氏案语,实际上是一部资料汇编式的藏书家辞典。 本书同时还收录了历代刻书、校书、抄书、读书等方面的资料,因而对于研究目录、版本、校勘及文化学术的演变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被誉为“藏家之诗史,书林之掌故”。取材广泛,史料丰赡。附索引。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对于清末藏书家,尚多缺遗,辛亥以后,不及收录。《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以诗歌形式评介近代藏书家,并概述藏书情况。共收藏书家183家,其中辛亥以后占161家。收罗人物广泛,资料多为后起诸家所引用。 -
文献学概要
《文献学概要》是大学文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文献学课程教材。全书深入浅出地讲述文献学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整理方法等等,既可作教材,亦可作为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和工具书。 -
古籍整理概论
《古籍整理概论》是一本实用的教材,作者黄永年根据自已多年从事古籍整理的经验以及古籍整理自身在方法、工序、相关知识上的特点,将全书分为八章阐述,包括:底本、影印、校勘、辑佚、标点、注译、索引、其他,涵盖了古籍整理的各个方面。全书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理论上的总结,系统性强,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
古典文献学基础
《普通高校中文学科基础教材•古典文献学基础》主要内容:中国文化作为狭义的观念形态,显然无法单独存在,而是需要借助实物制作、规章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诸类文化载体,方能成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广义文化现实。其间以语言文字作为表现符号的文献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主要以书籍形式表现的古典文献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