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老庄
-
庄子哲学
《庄子哲学》主要研究公认出于庄子之手的内七篇,作者是国内研究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哲学的著名学者。在这部书中,作者尝试了一种新的解释庄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学术专著写作的范式。作者在对原文精准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庄子哲学的内在精神,描述了庄子与世道那种微妙的张力。 在这种精细的探寻中勾勒出了庄子独特的人格气质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说这是一部渗透了个人体验和感悟的学术作品。 -
老子的智慧
《林语堂全集:老子的智慧》包括:中国的神仙哲学、序论(一)、序论(二)、序文、第一章论常道、第二章相对论、第三章无为而治、第四章道之心、第五章天地、第六章谷神、第七章无私、第八章水、第九章自满的危险等等。 -
老庄中的名言智慧
《老子》和《庄子》都是中国文化哲学、政治思想的源头之一,文字洒脱、精意迭出,其中大量简朴而充满智慧的话语,在国人口头和笔下早已成为名言警句。《老庄中的名言智慧》从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庄子諵譁》中精选出来,南先生深入浅出充满睿智地解释老庄中的名言智慧,将引领读者轻松喜悦地进入《老子》和《庄子》的境界,获取人生的智慧。 -------------------------------------------------------------------------------- 目录 上篇:《老子》中的名言智慧 美之为美,斯恶已。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功成而弗居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虚其心,实其腹 挫其锐,解其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上善若水 揣而税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下篇:《庄子》中的名言智慧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越俎代庖 大而无用 槁木死灰 师心自用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朝三暮四 秋毫之末 存而不论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大仁不仁 大廉不赚 大勇不忮 止其所不知 一问三不知 孟浪之言 生有涯而知无涯 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庄周梦蝶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 技进乎道 官知止而神欲行 刀刃若新发于硎/游刃有余 怵然为戒/踌躇满志 人之貌有与也 神虽王,不善也 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谓之县解 薪尽火传 道不欲杂 存己而后存人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绳墨之言 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 内直外曲 与天为徒与人为徒 听之以气 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安之若命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以巧斗力 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兽死不择音 无迁令无劝成 乘物游心 螳臂挡车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肝胆楚越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受命于天 鉴明则尘垢不止 自状其过 游于羿之彀中 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俪然而往,俪然而来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死生,命也 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藏舟难固 撄而后成 莫逆之交 安时处顺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 [看更多目录] -------------------------------------------------------------------------------- 序言 南怀瑾先生一九一八年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后赴台湾,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又远赴美国、欧洲等地,考察讲学。门生弟子遍天下。先生长期精研国学,读书数十万卷,于儒、道、佛皆有精湛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学,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宗师,在中西文化界享有巨大声望。 南怀瑾先生关心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大业,一生致力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以望九高龄,仍奔走各地,建立学堂,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精粹尽心尽力。其成就贡献,举世称誉;其执著精神,感人至深。 《老子》和《庄子》都是中国文化哲学、政治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性之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其中大量简朴而充满智慧的话语,在国人口头和笔下早已成为名言警句。南怀瑾先生青年时期即遍研诸子百家之学,自立之年,又深入经藏道法,历经多年身体力行实证,深得老、庄精髓。《老庄中的名言智慧》分别选自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庄子諵譁》两书。读者可通过南先生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解释,轻松喜悦地进入《老子》和《庄子》的境界,汲取其中的菁华,获得人生的智慧。 本书原在台湾以《老子中的名言智慧》和《庄子中的名言智慧》为题分别出版,今蒙南怀瑾先生独家授权,本社依据台湾薇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繁体字版将两书合为一书,取名《老庄中的名言智慧》,重新排版出版。 -
老庄新论
第一部分 老子文集 一、老子其人其书 引言 老学先于孔学 ——先秦学术发展顺序倒置之检讨 老子与孑L子思想比较研究 论《老子》晚出说在考证方法上常见的谬误 ——兼论《列子》非伪书 墨子与《老子》思想上的联系 ——《老子》早出说新证 二、战国楚简《老子》及道家古佚书 引言 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 郭店简本《老子》所呈现的重要哲学问题 ——由改写哲学史的观点谈起 楚简<太一生水>之宇宙生成论 ——兼论{性自命出>之尚情说 楚简<恒先>之宇宙演化论及异性复欲说 三、老子论述 引言 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 老子的有无、动静及体用观 老子与先秦道家各流派 第二部分 庄子文集 一、庄子内篇诠释 引言 <逍遥游>: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 <齐物论>:平等精神与破除自我中心的格局 <养生主>:精神生命的阐扬 <人间世>:知识分子的悲剧意识及其隔离的智慧 <德充符>:理想人物的审美心胸及宇宙精神 <大宗师>:“天人合一”的境界及“死生一如”观 <应帝王>:无治主义 二、庄子外篇解说 引言 <骈拇>:任情率性 <马蹄>:至德之世的憧憬 <肤箧>:窃国者侯 <在宥>:安情适性 <天地>:象罔得玄珠 <天道>:言外之意 <天运>:礼仪法度应时而变 <刻意>:精神四达并流 <缮性>:知恬交养 <秋水>:海河对话 <至乐>:鲁侯养鸟 <达生>:艺术心境 <山木>:审时处和 <田子方>:至美至乐 <知北游>:道不离物 三、庄子杂篇发微 引言 <庚桑楚>:“性者生之质” <徐无鬼>:流人思亲 <则阳>:“万物殊理道不私” <外物>:得意忘言 <寓言>:三言的意涵 <让王>:“道之真以治身” <盗跖>:“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之批判 <说剑>:匡诸侯、安四邻 <渔父>:“真者精诚之至” <列御寇>:“以必不必” <天下>:“内圣外王之道” 四、论说《庄子》 引言 庄子论道 ——兼论庄、老道论之异同 庄子认识系统的特色 庄子的悲剧意识和自由精神 关于庄子研究的几个观点 ——序刘笑敢博士《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附录一 尼采哲学与庄子哲学的比较研究 附录二 先秦诸子引用《老子》重要概念举例 -
庄子浅注
《庄子浅注(修订重排本)》基本上是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及其后学所作的。全书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的思想、文风都比较一致,当属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还羼入了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因此,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政治上不仅主张绝对的无为,有时还主张上无为而下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有宣扬混世的,也有赞成避世的;在人生观上,有提倡寡欲的,也有鼓吹纵欲的;在对待不同学派的态度上,有坚持混合齐同的,也有针锋相对的。这些分歧,与孔丘之后,儒分为八;墨翟之后,墨离为三,是完全一样的。表明了庄周之后,庄周学派也在发展、分化。反映了从战国中至秦汉间的社会变革及各种学派间的相互渗透。但只要不违背《天下》篇所表述的庄周观点,都应归属于同一体系。因此可以说,《庄子》是以庄周思想为主体,从战国中至秦汉间庄周学派的总集。它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从全书的基本倾向看来,完全体现了在野派的政治态度,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尤其在哲学领域里,广泛而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见解,完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体系。 -
庄子现代版(增订本)
庄子现代版:增订本。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宋国有小职员姓庄名周著《庄子》书,行文诡谲,立意玄奥。越两千三百年以迄今,原版《庄子》变得非常难踊。为读者写一部《庄子现代版》,拖古人到现代来讲话,留原版给专家去研究,便是我的用心所在。 庄子不官不僚,也不运动社会,他只躲在陋巷著书,批评显贵的儒家,攻击污浊的社会,向往神秘的自然。布衣草鞋,糁汤野菜,物质贫困,精神自由,他是寂寞一生的大文豪。他的书安慰了历代的失意文人。 -
老子·庄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被梁启超誉为 “道家最精要之书”。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 今鹿邑县)人,被后世称为老子,曾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史官,后因不满于当时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而悄然隐退,不知所终。 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一直存在着争议,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奠基于春秋末年,定型于战国初年。成书后共分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两个部分,八十一章,约五千字,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系统,即由论宇宙而论人生,再由沦人生而论政治。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语如长河瀑布,催人警醌。他的整个思想中,“道”是最高范畴,也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其社会政治观则集中体现为 “无为而治”,后世帝王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多多少少地体现了老子的政治思想。 通观《老子》全篇,洋洋五千言全用韵文写成,多有对偶,以古音读之,大致合韵,今音读来亦有诗歌之节奏韵味。细细品读,却又不得不感叹其文字简约而意境深远。 《庄子》又称《南华经》,被誉为先秦最有文采的哲学著作。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睢阳蒙县人,曾做过漆园吏,后厌恶仕途,隐居著述。书成后,共五十二篇,后散逸,只剩得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全书以内篇为核心,其中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等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他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 在写作上,庄子以“寓言”、“重言”和“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文风恣肆汪洋、意出尘外,论说诡谲神秘、奇妙瑰丽,篇篇都成为先秦散文的典范,被鲁迅先生叹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因庄子的思想和老子的学说有一脉相承性,故二人被后世并称为“老庄 ”。本书将《老子》和《庄子》辑录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先秦道家思想的传承和沿袭。 -
骆玉明老庄随谈
《老庄随谈》对老庄哲学思想的阐释深刻而独到。作者以冷静的智慧和诗性的笔触描摹出老庄的精彩境界和人生,笔谈之间,咳唾成珠,启人心智,益人识见。学林随笔中此方独步。作者为著名文史专家,其文章以思理明晰、文字洗练为特色,尤善对人事深沉之思,见解独到深刻。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