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回忆录

  • 我们的七十年代

    作者:旷晨

    七十年代迥异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它像一个命运多的早产儿,经历了“四人帮”的横行和垮台,上山下乡,“批林批孔”、中越之战,这个年代的人民目睹了三大伟人的逝世,天安门事件,冤假错案的平反……连天的战火在我们的眼前喧嚣,呼号声响了满耳,多少人,就在七十年代的怀抱里——出生或死去。那时候,我们的物质生活极端匮乏,但内心却被一种罕有的激情鼓舞着,我们喊革命口号,巾宣传标语,游行示威,搞大串联,高爷着头颅,向天空高高地举起拳头。
  • 亲历记

    作者:吴思

    《亲历记:走向1949》包括:开国大典为何并非十月一日;宋庆龄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员;毛家湾服务员披露林彪的家庭生活内幕;江青折腾我拍“样板电影”;迎取刘少奇主席骨灰纪实;张学良的中共党员身份考略;胡耀邦向我们三鞠躬。 《亲历记:走向1949》是知名历史杂志《炎黄春秋》2000年—2009年十年所刊文章的精编集。《炎黄春秋》被誉为中国当代历史第一刊,自创刊以来,十年总订量已逾500万册,近几年来每期的订阅量高达10万册之多,在国内历史读者群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亲历记:走向1949》集中选取了《炎黄春秋》“亲历记”栏目里的精华篇目,这类文章都是当事人自己亲历、并且自己记录下的活生生的历史。《亲历记》分为两辑:《走向1949》和《1978纪事》,时间跨度从抗日战争之初到改革开放前后,所记录的内容偏重平凡人的视角,但也有对重大人物的审视;既反映出了当时普通的家庭生活,也展现了许多关键的历史事件;不仅有原汁原味的纪实成分,更有还原历史的解密文字。选编者希望这些文章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新的历史资料,同时希望通过这些知识增量,解释人们对于中国当代史的一些困惑,并纠正一些误解。
  • 克格勃与政权

    作者:博布科夫

    俄罗斯又处于转折的关口。 这样的事情往往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交替的时刻。过去的、似乎是很稳固的理想被推翻了,人们沉浸在欢庆之中,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刚剐过去的一切。一种产生精神真空、精神混乱的危险,国家面临分裂、一场灭顶之灾即将来临的预言威胁着这个国家。然而幸运的是,俄罗斯的社会已经开始逐渐克服这个显然是产生于政治的可怕病魔。人们已经开始有可能对过去的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客观的诠释。现在已经不常听到那些否定一切或者肯定一切的极端的话语,人们正在尝试着对于苏联历史以及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伟大的和悲剧性的矛盾进行深刻反思。 苏联国家安全机关的活动,几乎是一个最敏感和尖锐的问题,这一话题往往能引起对于苏维埃时期的激烈争论。人们经常会回忆起斯大林个人崇拜时期对人民的残酷迫害。这与革命后的一些政治苦役们的回忆录不同,它不仅仅是留给后辈人的一种见证,这首先是一种社会的自我保护,以免在不远的将来重蹈过去的覆辙。我相信,对于人民的悲剧刻骨铭心的记忆,不应淡忘,而且有人认为对过去的悲剧不必旧账重提,这也是不正确的。 目录: 作者的话 生活道路的起点 “斯梅尔什”反间谍学校 “冷战” 一所美国的特工学校 在布鲁塞尔国际展览会上 不设守门员的比赛 怎样招募和使用特工 可疑的集装箱 美国间谍机关的一次失败 50年代 谢尔盖·安东诺维奇案件 一名奸细的本性 苏共二十大 亡党的反思 领袖身边的人 在政治局的会议上 亚·尼·谢列平 弗·谢米恰斯内 安德罗波夫 东欧各国 保守秘密和怕担责任 卢比扬卡的中情局特工 识破假象 知识分子和公开性 民族问题 难忘的1986年12月 兹·加姆萨胡尔季阿的腾飞和跌落 移民问题 宗教问题 苏联是怎样解体的 与总统的最后一面 展望未来
  • 亲历长征

    作者:刘统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创造的英雄史诗,本书是亲历者的回忆,每一篇都体现出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豪迈精神;在艰苦的岁月里,正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优良作风,使这支队伍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壮举,本书是对这段历史最原始的记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英雄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 吴德口述

    作者:朱元石

    [吴德](1913—1995)河北省丰润县人,学生时代就追求进步思想,投身革命活动。1932年参加中华民族反帝大同盟,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至1937年,主要从事工人运动,历任全总华北办事处驻唐山市工会特派员,唐山市工联党团书记,华北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北平市委副书记、职工部部长,华北铁路工委书记。他曾代表河北省委参与领导唐山开滦煤矿大罢工和唐山市总同盟罢工,在我国工人运动中有较大影响。1937年4月,赴延安参加了苏区党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1937年抗战爆发后,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冀热察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冀东分委书记,代表河北省委参与组织冀东武装起义,直接领导发动开滦煤矿工人起义,为建立、壮大冀东抗日联军,坚持和发展冀东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任中央敌后城市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5年,出席了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冀热辽分局组织部部长,晋察冀边区政府交通局局长兼平绥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冀东区党委书记,冀东军区政委兼唐山市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任燃料工业部副部长。1950年3月,受中央派遣协助平原省工作,同年7月任平原省委书记。1952年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兼市长。1955年至1966年,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兼吉林省军区政治委员、东北局书记处书记。1956年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补选为中央委员)。1966年至1978年,历任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兼市长,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北京卫戍区第一政委,北京军区政委。是中共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曾当选为中共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因“文化大革命”中所犯错误,被免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命委员会主任职务。1980年2月被免去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同年4月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5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
  • 飞行员

    作者:詹姆斯·布拉德利

    《飞行员》生动记述了这些勇敢的年轻人的故事,他们为祖国参战,牺牲生命,也即是经历地狱般煎熬的战争中的普通人的故事。肩负着沉重的道义,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历史所有的残酷和复杂,揭露了日本武士道精神非人性的残忍以及在战争中屠杀数百万平民的血腥 。秘密在60年后才被作者揭开,8个人的命运公开了,他们最后面对的一切是我们无人能够想象得到的。
  • 十年论战(上下)

    作者:吴冷西

    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ISBN:9787507304732,作者:吴冷西著
  • 哈钦斯的大学

    作者:威廉•H.麦克尼尔

    哈钦斯1929年至1950年主政的芝加哥大学鹤立鸡群,与其他美国高等学府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鲜明对比。哈钦斯,以及对他进行响应的那些教授和学生们,在努力对高等教育的目标进行明确化方面,就这些问题所开展的严肃辩论,在其他地方既微弱又缺乏活力,而在芝加哥大学,几乎所有的教职工和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团体——特别是本科生团体——都参与其中。 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样一个地方,度过自己的年轻岁月,真是太美妙了。早在大一和大二时,学生们就开始大胆地探索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大问题,在课堂内外辩论不休。哈钦斯很快就让芝加哥大学大多数的本科生确信:他们确实是这个世界的希望,因为他们受了如此良好的教育。因此,青春期的叛逆从来没有让这所大学的学生跟他们的校长分离。毕竟,哈钦斯本人也一直顽固地保持着大二学生那种状态——寻求真理,嘲讽妥协,不时还用他那独具特色的带刺的妙语,冲击已确立的权威。诙谐的自贬也是哈钦斯修辞武器库中的一件兵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那些觉得他的大学计划骇人听闻,或与自己的职业毫无干系的人缴械投降。 本书作者,是当时学生中一员,后来又成为芝大的教授,他想通过本书阐明:正是体制与社会学环境,跟学术与个人抱负两相结合,才使得芝加哥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成了如此特别的一个地方。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作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

    本书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
  • 苏联解体亲历记

    作者:[美]小杰克.F.马特洛克

    《苏联解体亲历记》的作者小杰克·F·马特洛克作为美国驻苏大使,目击了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他在苏联11年,对苏联问题了解得透彻而明晰。 全书分成上、下两册,共有二十四个章节。书后还有有关苏联的大事记,人物简介,以及对书中一些问题的注释。 第01章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第02章 帝国 第03章 火炬的传递 第04章 扩大改革空间:减轻外部压力 第05章 致命的分歧 第06章 “人类的共同利益” 第07章 边远地区的骚乱 第08章 华盛顿摸索前进 第09章 算数的一票 第10章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率先行动 第11章 关键的一年 第12章 骚动不安的冬季 第13章 非民选总统 第14章 俄罗斯做出抉择 第15章 窃取资产的灾难 第16章 戈尔巴乔夫向右转 第17章 预演 第18章 戈尔巴乔夫寻求妥协 第19章 盲人的讹诈 第20章 失败的政变 第21章 帝国的解体 第22章 致命的打击 第23章 对某些答案的思考 第24章 尾声
  • 从战争到战争

    作者:(英)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从战争到战争》读者能深入了解一战后凡尔赛和约之下欧洲局势的变迁以及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对意大利进行制裁和西班牙发生内战等事件是如何影响二战的。书中充分考量了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与作为主要战胜国的英国和法国的一系列战争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详述了二战爆发的缘由:1939年德、俄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仅在一个星期后,即9月1日,德军就大举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 重庆往事

    作者:【以】沃尔夫岗•卡佛岗

    本书讲述了德裔犹太人卡佛岗一家为逃避德国纳粹迫害,在接连被英、法、荷兰等国拒绝入境后,过境苏联到达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1940年到达重庆,并在重庆度过11年峥嵘岁月的故事。 1940—1951,中国历经抗日战争、国共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跌宕起伏的大历史之外,普通民众的生活是怎样的?本书作者沃尔夫岗•卡佛岗作为一个外国人,如何在千疮百孔的中国活下来?他看到的中国手艺人、乞丐、美国兵又是如何生活的?他关注的细节往往是被大历史忽略的,这种记录在令我们意外的同时,尤其具有填补空白的历史价值。
  • 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

    作者:[美]保罗·S·芮恩施

    1913年至1919年,有一位出使中国的美国外交官,他叫保罗•芮恩施。他亲历了差不多那个时代中国所有重要的时刻和事件。他与孙中山来往;他见识了袁氏当国、他也亲历了段氏执政;他支持张謇兴办实业;他还参与庇护康有为的行动;他曾经与梁启超探讨东西方文化;他支持过顾维钧的外交活动。他还亲历了中国签订对日本的“二十一条”、“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等事件。这本写于差不多一百年前的回忆录,现在读来依然栩栩如生,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给我们。 文治图书出品:http://www.douban.com/group/wenzhi/
  •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

    作者:戴煌

    “四人帮”倒台后,中共中央面临“两个凡是”和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两大难题亟待解决。在这场要彻底改变几十年来根深蒂固“左”的路线的搏战中,打先锋的是胡耀邦。他以“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大无畏精神,办好了这两件事,平反了无数的冤假错案,挽救了千百万无辜的苦难者。 本书作者――新华社老记者戴煌经过多年采访和积累资料,细心缕析,写出了这部内容翔实、感人肺腑的《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真实地记下了胡耀邦的历史功勋。 本书共三十多万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详叙了1977年胡耀邦出任中央组织部长后,为平反冤假错案而呕心沥血的动人事迹;第二部分描述了几宗曾轰动全国而内情却鲜为人知的大案的平反过程。
  • 最寒冷的冬天Ⅱ

    作者:白善烨

    不可逾越的三八线 难以逃脱的宿命 曾经对金日成顶礼膜拜的白善烨为何会效忠李承晚? “战神”麦克阿瑟为何会惨淡退出历史舞台? 身先士卒的李奇微是如何在朝鲜战场上运筹帷幄? 晚年的李承晚又是如何在韩国政坛作垂死挣扎? 朝鲜战争结束60多年后的今天,三八线上依然硝烟弥漫,作为战争中“最应该”的主角韩国人,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命运之痛时,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 朝鲜战争不仅直接导致了今天朝鲜半岛上两个国家的对立,而且由于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介入,这场厮杀的主角已悄然易手。虽已过去60多年,但在近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似乎中国才是这场战争的领衔主演。然而,朝鲜战争的真相,真就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吗? 洛东江战役的死里逃生,多富洞大捷的欣喜若狂,进驻平壤的意气风发,兵败汉城的绝望无奈,停战谈判中的现实无助,创建韩军的踌躇满志….. 作为韩国第一位全程参与朝鲜战争及战后重建的陆军上将,韩国人到底如何解读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韩国第一猛将白善烨将在这本酝酿60年之久的回忆录中给出最权威的答案。 生动的战史记录 全面的战争反思
  • 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

    作者: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原名《一个军人的回忆》,作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6—1954.5)是纳粹德国陆军大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德国装甲兵的创始人,他的建军思想、作战理论是德国法西斯“闪击战”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曾任德国陆军运输兵监察部和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装甲师师长和快速部队司令。1938年率部参加吞并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区的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任军长,装甲集团军和装甲集团军群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等职。他提出装甲兵是陆军中的“决定性角色”,其他兵种处于辅助地位,以及成建制地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的全新思想,从而构成了“闪击战”思想的核心。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被美军俘瞄;1948年获释。思想的核心。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被美军俘虏;1948年获释。在书中,他以亲身经历详细描述了德国装甲兵的创建过程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运用及其经验教训,阐明了他对装甲兵运用的观点,并对第三帝国的领袖人物和德军统率机构进行了评论。本战争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古德里安“闪击战”理论不可多得的第一手重要资料。作者在书中顽固坚持纳粹主义立场,诬陷被侵略国家涂炭德国生灵,美化法西斯德军的侵略罪行,竭力为纳粹的罪行开脱和辩解。希望读得在阅读时注意认真鉴别。
  • 失去的胜利

    作者: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

  • 问史求信集

    作者:阎长贵,王广宇

    《问史求信集》由阎长贵、王广宇著。说中国有“当代人不修当代史”的传统,这只是问题即历史传统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也有“当代人修当代史”的史学传统。司马迁著的《史记》共130篇,其中写西汉初年或重点是写这一时期的人和事的有66篇,占《史记》篇幅的一半多,这是就数量说;就质量说,班固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所以我说,司马迁不仅是“当代人修当代史”的突出代表,而且是伟大代表,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其实,“当代人不修当代史”的传统也早被中国人打破了。从网上看到《当代中国史料的若干问题》的文章说:“当代人不研究当代史的传统被打破,魏源等首开先河,研究本朝史。民国以后,社会自由度大大提高。李剑农的名著《辛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即当代人修当代史的典范。”尽管如此,“当代人不修当代史”的传统还仍这样或那样地禁锢着我们,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件怪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就是主张和实践“当代人修当代史”的,在这方面他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著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法兰西内战》,都是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写出的。恩格斯在评论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时说:“突出地显示了作者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已初次表现出的惊人的才能,即在伟大事变还在我们眼前展开或者刚刚终结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这些事变的性质、意义及其必然后果。”又说:“5月28日,公社的最后一批战士在贝尔维尔一带的坡地由于寡不敌众而殉难。只过了两天,即在5月30日,马克思就向总委员会宣读了自己的著作。这一著作揭示了巴黎公社的厉史意义,并且写得简洁有力而又那样尖锐鲜明,尤其是那样真实,是后来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浩瀚文献都望尘莫及的。”我们没有马克思那样的天才,我们很难做到马克思那样,但马克思关心现实、追踪现实即为当代修史的精神和方法,是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学习的。
  • 大学之魂

    作者:智效民

    本书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介绍了蒋梦麟、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任鸿隽、罗家伦、胡先骕这八位民国期间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校长。这些教育大家桃李满天下,他们的人格魅力在治校过程中大放异彩,他们民主治校、自由育人的光辉思想历经时代变迁,在当下依然熠熠生辉。 民国时期的大学经历了多次时局剧变。尤其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老校长们有的临危不乱,指挥若定,使治下学校弦歌不绝。 现代大学的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倾向于专才教育,本书将再现民国老校长们倡导通才教育的远见卓识;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读本书可以知道民国老校长们是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关系;民国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学潮四起,本书将为你讲述民国校长在学生运动中如何舍己护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