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回忆录
-
我的父亲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场内乱,是一场浩劫。在长达十年的“文革”岁月中,邓小平两次被批判打倒,历经磨难。本书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迭宕起伏的政治历程和他的家庭的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和理性的思考,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诸如,毛泽东对邓小平的批判和保护,邓小平同林彪、“四人帮”的坚决斗争,邓小平对儿女的亲情和关怀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胆识,以及与普通人一样的儿女情怀。 本书装帧考究,印制精美。全书39万字,插有珍贵照片130多幅,多数为首次发表。随书附赠光盘(CD-ROM)一张,由著名播音员播录灌制,可通过电脑视听,是一部极具特点的可读可听的书。 -
师门五年记 胡适琐记
作者青年时代曾师从胡适,两本书的写作时间相隔半个世纪。世间关于胡适治学之道、生平活动的著述极其丰富,但是由入门弟子亲撰的这两本姊妹篇角度独特,记录真实可信。书中适之先生对青年学生亲切、体贴、殷殷督教,有一颗熙熙如春阳,又慈悲又热诚的心;而作者自己虚心笃实、为学从不苟且——这样一幅充盈师友切磋乐趣的图景,令人神往。 -
一个家族记忆中的政要名流
去年沈寧已出版《百世門風》,記錄沈氏百代承傳的家族歷史和成功人士的傳說與故事。同時沈寧也收集到父母兩系世交及友人的資料,包括譚鑫培、蔡元培、蔣介石、胡適之、于右任、陳立夫、蔣緯國、杜月笙、胡風、蔣百里、馬寅初、陳望道、王雲五、豐子愷、溥儀、趙敏恆等,整理成此書,揭示那些隱匿在家族記憶深處的人與事、歷史關鍵點中被忽略的細節與真相,對中國現代歷史提出新的認識和思考。 目录 谭鑫培、余叔岩击鼓骂袁与360个骨节都要练/001 蔡元培 五四运动中辞去北大校长经过/010 于右任 爱自由如发妻/014 郁达夫 安庆一中的教员生涯/020 王云五 商务印书馆掌门人/026 陈望道 普通人的正直心/033 胡风 一个字的不了情/038 万耀煌、周长临夫妇 西安事变中鲜为人知的细节/043 陶希圣之一湖北、北平求学记/052 陶希圣之二上庐山牯岭开茶话会/071 陶希圣之三社会史论战经过/082 杜月笙 高陶事件中的惊险一幕/093 附录:陶琴薰叙述的陶希圣全家上海脱险经过/110 万墨林 与上海76号的周旋/116 蒋介石 《中国之命运》成书过程/125 蒋纬国 小上尉怒问陶中将/136 陈布雷 蒋介石侍从室的不眠人/14l 陈立夫 南京田吉营的不速之客/150 胡适之 可以做总统但不能做行政院长/158 蒋梦麟 两代人的北大校长/168 丰子恺 画中情意/174 马寅初一路之隔,两家悲欢/178 马约翰 衣冠自有尊严/188 蒋百里 一骑儒将翩翩来/19l 董寅初 杯水之恩,厚德之仁/195 赵敏恒 做新闻不是件容易的事/201 冯亦代 笑迎黑的美/209 杨宪益 第二名阶级/214 陈麟瑞 爱喜剧者的悲剧/220 溥仪 1963年的家居生活/228 后记/234 -
我的精神自传
本书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本书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被《中华读书报》等多家媒体评为年度十大好书。 -
庭院深深钓鱼台
江青是毛泽东的夫人。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位中国曾经的第一夫人,知道的并不多。江青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不是她身边的人不可能说得清楚! 《庭院深深钓鱼台:我给江青当秘书》是在江青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任秘书杨银禄讲述的“文革”时期的江青。“文革”期间,他在江青身边担任秘书近六年,是一位有资格说江青的人。 概括起来,《庭院深深钓鱼台:我给江青当秘书》有以下几个看点:第一,以实例证实了江青确有“妖魔”的一面。第二,披露了许多过去鲜为人知而又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细节。第三,提供了江青为人的另一面,即其表现的温情的一面。第四,透露了发生在江青身上几件令人震惊或不解的故事。第五,澄清了几则坊间广为流传的说法。如说江青有“三假”,江青的生活作风问题等。第六,江青爱好摄影,书中配有几张江青摄制的珍贵照片。如江青拍摄的“庐山仙人洞”照片最近拍卖价高达34万。 -
平生风义兼师友
本书所有文章,均选自《南方都市报》知名专栏“大家”中的文章,主题为怀人,所怀念之人,有知名学者,有青年新秀,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易中天先生在父亲逝世一周年时特撰文纪念,陈平原先生怀念恩师吴宏聪教授,林岗先生怀念好友张宪教授,周振鹤先生怀念恩师谭其骧,感人之情弥漫于字里行间。尤值一提的是陈四益先生怀念多年合作伙伴丁聪,并带出一桩历史公案的澄清。透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文人对人间情感的重视、珍惜。 -
德龄公主回忆录
20世纪初,驻法公使的女儿,漂亮、聪慧的德龄公主,走进了充满神秘、诡异又异常险恶的皇宫。在这里,她窥见了一个没落王朝在历史的烟云中慢慢走向衰亡的最后挣扎,亲历了中国封建君主制被社会变革思潮冲击的剧烈震荡,同时,中西合璧的她,也给这个清宫大内带来了一次次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引发了一幕幕出人意料的故事…… 在本书中,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叙事依据,记述了作者随侍慈禧期间的亲身见闻,披露了许多常人无法得知的宫廷内幕。其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女统治者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和习性品格。书中的许多章节,足以和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相互印证,因而以其无可辩驳的充分可信性,显示出了其应有的历史价值。 -
二月兰
《二月兰》主要内容:二月兰,这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野花儿,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纵浪大化中,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
张震回忆录(上下)
《张震回忆录》深切缅怀了众多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翔实记录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对他的耳提面命和良多教诲,深情表达了一名老战士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 本书希望读者更多地了解我党我军的斗争历史和优良传统,不忘过去,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从而激发起高昂的政治热情,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本书若能在这方面对读者有一点启发与帮助,则余愿足矣。 -
我的朝鲜战争
本书讲述了作者1951年入朝参战被俘,至2010年走访幸存战俘难友,这六十年间的个人经历,和6000余名志愿军战俘归来人员的生活故事。作者在2000年版基础上,修订了1/3篇幅的文字,补充了不少前所未有的史实细节,尤其独家使用美国国家档案馆、麦克阿瑟将军纪念档案馆收藏的朝鲜战争彩色战地照片,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六十年血与火、泪与恨、爱和痛、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交织的历史,从战俘群体这个特殊视角,解读朝鲜战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 这是一本很好的纪实文学作品,又是一本全世界人士都会关心的书、一本人类文化学要研究的书、一本有巨大悲剧力量的爱国主义好教材。该书与作者最新创作、即将出版的《孤岛——14000名志愿军战俘在台湾》相互补充。 朝鲜战争虽是一场局部战争,并已过去60年,但它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个说不透、道不尽的重大历史话题。亲历者已逐渐老去,许多历史真相却尚未揭开。本书作者是志愿军第60军180师538团团政治处宣教干事,亲历朝鲜战争最惨烈的第五次战役并受伤被俘、坚决回国,他经过了战俘营里更为残酷的窝里斗,遭遇了历次政治斗争的歧视和折磨,却坚定顽强地自我振作、不断奋起,直到80岁高龄仍然在为6000名归国难友上诉鸣冤、落实政策。这本书就是一个朝鲜战争的亲历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开的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 残酷的战场见闻,不幸的战俘生活,痛苦的政治遭遇,沉痛的社会反省,反思中国传统的战争观念和战俘观念,具有令人深思的历史文化内蕴。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朝鲜战争和我们国家60年建设血与火、泪与恨、爱与痛、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交织的历史,从一个战俘群体的视角,解读朝鲜战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 文风朴素,细节真实,图片珍贵,又加上原始档案、其他历史著作的参照,经过六十年时光打磨,二十多年的反复修订,是一本独一无二,让人一气读到底、读后掩卷长思的大书。 1.这是一本经典的纪实文学作品,曾荣获“北京市建国40 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奖”; 2.这是一本让全世界人士关注的书,被约翰?托兰写入《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激起中、美两国两名作家间一场著作权官司; 3.作者张泽石,归来志愿军战俘的总翻译官、总代表,世界学术名著《金枝》译者之一,以“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战友”被推荐为“感动中国2010”候选人物之一。 -
我与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一個有鈣質的年代,一個激情的年代 一面是激情、理想、拯救、承擔、使命、信仰 一面是空泛、無力、天真、宏大、浪漫、夢幻 文化熱、美學熱、方法論熱、報告文學熱、人道主義、異化論、新啟蒙、文學主體論、《走向未來》叢書……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王元化、湯一介、李澤厚、劉道玉、張賢亮、劉再復、溫元凱、金觀濤、李銀河、韓少功、麥天樞、梁治平,和讀者共同反思八十年代 從今天回望八十年代,從八十年代審視今天 「歷史上生活過無數代的人,但是更多的人是生活在歷史的皺褶部位,平平庸庸,渾渾噩噩;只有少部分人能夠生活在歷史的開闊地帶,意氣風發,生氣淋漓。八十年代就是這樣的幸運時代。 讓我們溯流而上,走進八十年代,梳理當代中國改革的思想源流,思考中國未來的方向。」 ——馬國川 -
沧桑岁月稠
《沧桑岁月稠》讲述了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孤女美蔷在逃难途中,被人贩子买卖多次,后来阴差阳错地被“三弦圣手”严承祥收养;严承祥看重美蔷的曲艺天赋,悉心培养,很快美蔷就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嗓音,成为了名冠一时的京韵大鼓名角。无奈,好景不长,在军阀混战的乱世里,鼓书艺人身不由己,美蔷的师傅因为得罪大帅横死街头,美蔷与富家子弟相知相恋,却终因门第悬殊无疾而终。随后抗战爆发,养父严承祥因为不屈于侵略势力,被日寇残忍杀害,美蔷退出艺坛明志,不为日寇和汉奸演出。新中国成立后,美蔷也随之提高社会地位,她在继承前辈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最终创立了“严派”唱腔。花甲之年,她重登舞台,被海内外华人誉为“国宝”,将京韵大鼓这一曲艺艺术推向了顶峰。 -
一个革命的幸存者(上下)
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晚年在病榻上以回忆录的形式写成的一部自传,也是她有生之年写成的最后一本书。在这本书里,曾志追忆了自己的家世,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自己的婚姻家庭,自己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胡耀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交往,自己亲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真实。文中感人的事迹与生动的文字将会使我们对中国革命及其革命者有一些全新的认识。在这本书里,血火交融的革命斗争与荡气回肠的儿女情长相辉映,我们将读到一个美丽动人、百折不挠的女革命家的传奇一生。 -
一九四九國府垮臺前夕
真正能呈現蔣介石政府「金陵王氣黯然收」的實況,,就是龔老的回憶錄。 ——林博文 一九四六年五月五日,國府還都南京,蔣介石聲望達到頂點,金陵一片歌舞昇平,此時剛從大學畢業的龔選舞,陰錯陽差進了首都第一大報《中央日報》實習,從一個四川的鄉下土包子,成為見證諸多中外高官起落與重要事件的記者。龔選舞眼中,夏天的廬山牯嶺簡直是當時的小朝廷,蔣介石的行館「美廬」大手筆裝潢,彷若曹雪芹當時接駕盛況!連美國馬歇爾特使與司徒雷登大使也跟著上廬山調停國共內鬥。 還都的這一年,國府以軍統局戴笠主導,大肆肅清所謂的漢奸,共抓了四千餘人,龔選舞因習法被派往法院聆聽審判,採訪過周作人、周佛海、丁默?與殷汝耕等大審,此時的國民黨一邊與共產黨周旋,一邊肅清以往日人扶植的汪精衛政府勢力,曾經以為國家與人生都將前途似錦的龔選舞,卻在兩年之中,親眼見證國府急速由盛轉衰,被經濟拖垮、被共軍打垮、也被學潮鬧垮,一九四八年底來臺接任特派員並著手進行《中央日報》遷臺事宜,也預告一九四九年國府終將敗退來臺的結局。 -
浦薛凤回忆录(全三册)
《浦薛凤回忆录》由三册组成,上册《万里家山一梦中》,中册《太虚空里一游尘》,下册《相见时难别亦难》。上册叙述作者出生、启蒙、到清华学堂读书、美国留学、毕业回国执教大学的情况。中册则完整细致地记述了抗战伊始,作者随清华大学播迁长沙、蒙自、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全体师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种种,为后世保留了极其难得的历史记录。下册主要回忆作者在台湾工作、海外讲学的经历。 -
平民历史
《平民历史》的内容简介:发生在60-70年代动荡无序的中国。文中作者基本都是亲历“故事”的主角。这些发生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平民“小故事”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点点滴滴汇成了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大历史”。 如果你曾经历过文革时期的暴风骤雨,如果你曾度过苦乐交融的知青岁月,如果你曾是77年艰难而又幸运的大学生,那么,40年前在时代磨难中经历过的一切苦乐与血泪,你一定依然难忘。今天,青春已逝,往事蒙尘,但真正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本书试图给你的记忆一条清晰的线索,以个人“心灵史”的视角,呈现给你平民心中最深切的记忆:见证时代,见证生命,见证灵魂,见证人性…… 世上的历史有千万种,真正的历史却早已失传,那就是平民百姓的心灵史。 -
爽
一九七九年,李爽認識了法國駐北京大使館官員白天祥,遂後兩人陷入熱戀並在外交官居住的地方共同生活。由於李爽的作為被中共當局所不容,因此在兩人準備結婚前夕,李爽以有損「國家尊嚴」等罪名被逮捕、並被判「勞動教養」二年,白天祥也因被控支助「反政府」分子而被迫離開中國大陸。 白氏回國後,透過各種途徑,奔走營救,終於使得李爽於一九八三年抵達巴黎,並於一九八四年正式結為夫婦,其過程之曲折與傳奇性,成為轟動世界的注目焦點,本書所敘述的即為兩人為愛爭取自由之經過,以及李爽獨特的女性成長故事。 -
我与蒋介石的七年之痒
这部作品完稿于1963年,兔崽子年于1992年,秘藏了近30年之久,作者言其是对自己的“正说”、“真确无误的记录”、但也有人言这部作品是为“正说”而曲解历史……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曾给陈洁如写信劝阻说:“我恳求你不要出版你的回忆录。这许多年来,你为中国统一所做出的牺牲和你的缄默,已经使你成为一个伟大人物和一个忠实国民,但是如果你出版了这本书。它将只会伤害最高统帅及国民党,因此切盼你固守沉默,一如往昔。” 不甘沉默的陈洁如在种种压力下沉默了。直到回快录中的主人公都已作古,被禁锢了30年的黑匣子才被打开,让这段婚姻悲剧大白天下…… -
负暄三话
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集为《负暄琐话》,于1986年出版。用意是记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作者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因而笔下总是轻松中含有严肃,幽默中含有泪水。出版以后,国内外报刊曾发表多篇评介文章,认为作者有卓识和深情,以行云流水、冲淡自然之笔写今世之《世说新语》,描画“逝者如斯”而寓悲悯人之怀,惜古怜今之趣,书格之奇,文笔之高,为近年所罕见。1988年秋日起,作者又写此类文,以人、地、事、意为次,得辜鸿铭、张庆桐等五十余篇,集为《负暄续话》,于1990年出版。出版以后,仍有不少读者视为爱读之书。其后,作者仍写此类文,积稿渐多,集为此《负暄三话》,内容及格调与琐话、续话相类,凡喜读前二书者亦应一读。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