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回忆录

  • 记忆的容颜

    作者:李菁

    本书作者是《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书中所收各篇文章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口述”栏目。 口述资料因其亲身经历的独特性受到重视,本书通过亲友、亲历者的描述,使红色特工阎宝航、人民导演蔡楚生和红色间谍陈曼云夫妇等的传奇故事公之于众;使“共和国第一冤案”——潘汉年案、黄金运台之谜等历史事件跃然纸上;而通过“故都旧事”,使社会名流,如,海上闻人杜月笙、京剧名角周信芳等风采再现;而关于著名将领:末代“云南王”卢汉,“西北王”胡宗南等的往事也在其子女的记忆中重新得到梳理。 本书重现了这些历史人物生存的小环境,揭示的人物生平的某些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作者尽可能突出亲力亲为的特点,复原鲜为人知的言行细节,而不去纠缠于人物的功过是非,得到历史学者包括老专家的赞许。
  • 清园自述

    作者:王元化

    《清园自述》是当代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思想人生的自述。作者以不同的专题,记述时代的变化和人生的变迁,由以叙述思想与学术的主张及其孕育、形成和转变的过程与机缘,文字之间流露着作者对当代中国知识界状况的深切反省和精辟评断,对于20世纪中国道路与中国问题亦有鞭辟入里的分析。
  • 沈从文晚年口述

    作者:王亚蓉 编

    本书收录晚年沈从文在湖南的三个演讲、与美国学者金介甫和助手王亚蓉的谈话及部分信札,内容丰富富深刻、鲜为人知。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找回一位大师的音容笑貌,享受他的感悟和启迪。
  • 思齐阁忆旧

    作者:贺宝善

    本书为香港版《思齐阁纪事》增删修订而成。分“人物志”与“随笔篇”二辑,计五十二题。以忆述故人、追述旧事为内容主旨,笔迹所及齐如山、梅兰芳、齐白石、李石曾、司徒雷登、罗大冈、李崇道、王安、韩叙等数十位现代闻人。大多与作者或亲或友,过往甚密。因系亲身交往感受,故六十年故人往事堪称信史,不同于源自二手资料或道听途说之真伪难辨。   作者幼承家学,于旧籍颇有根底;长入燕京大学,复受新学熏陶,学贯中西。“思齐阁”为其书斋名,寓意“见贤思齐”与纪念外祖父齐如山先生。她笔下高阳齐家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与奋斗史迹,虽散见分题诸篇,但综合来看,也从侧面反映了二十世纪之历史背景及动荡世局,读来令人怀念深思。
  • 梅兰芳游美记

    作者:齐如山

    本书所据即为台北联经版,全书未作任何删改,只是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另外增加了几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说明中的人名与地名是按目前通行译法来处理的,个与正文不同;本书注解为编者所加。 几台戏,惹出美国男女多少如痴如醉情,却道“台词不懂心里懂”;一个人,走入华侨同胞几许思国思乡梦,真是“想见时难别亦难”。——梅兰芳1929年携带京剧赴美演出,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值得钩沉的一段佳话。 作为此事从头到尾的“总编导”齐如山,描述了波折跌宕的全过程,也归真了彼时玉成好事的司徒雷登、黄恩施、李石曾、刘天华……无数中外名流。 齐先生女儿齐香笔录不苟,成就了这本洋溢学术价值和艺术趣味的文献。 风格细腻,情意绵厚,就是这本书。读来宛然啜饮陈酿的酒,掩后不禁吟哦久违的歌。
  • 我与胡适先生

    作者:周汝昌

    本书有三大亮点:一,独家资料 红学泰斗周汝昌与一代鸿儒胡适之往来书信首度悉数面世,大量翔实而珍贵的资料、照片、书影报影图说历史;二,正本清源 当事人米寿高龄从容回忆与胡适及顾随、俞平伯、陶心如、张伯驹、文怀沙、周策纵、潘重规等的交往旧事,展现出许多大师学者的美好瞬间;三,典藏珍本 彩色影印,一流装帧,附赠周汝昌、周祜昌、胡适之珍贵手迹,书信原件仿真。 本书平静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作者丰富的学术轨迹,淡然的叙述中蕴涵着历史和人生的诸多况味,体现了先哲后贤人格上的感召和精神上的传承。 他(胡适)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 --季羡林 我平生所遇仁厚长者也不少,但是能如此宽厚而又体恤一名青年的事例,实在想不出还有它例了。 --周汝昌
  • 钱穆与中国文化

    作者:余英时

    余英时教授纪念乃师钱穆钱宾四先生的集子,其中有“犹记风吹水上鳞”、“一生为故国招魂”等篇,洋洋洒洒,真切动人;亦有“钱穆与新儒家”、“论文化超越”等篇更是研究和思考了一个大问题——中西文化问题;《寿钱宾四师九十》一篇还附录有钱先生书信两札,从中可见钱先生谈及论学之文、评述他人语言风格者,颇多令人遐思。
  • 红色记忆

    作者:沈容

    老一辈女新闻工作者沈容,出身官宦世家,在战乱年代接受进步思想的洗礼,15岁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党的地下活动。国共谈判期间,从重庆《新华日报》调北平军调部任翻译,随后成为晋冀鲁豫刘邓大军第一个前线女记者,并亲身感受了在中央决策中枢西柏坡的峥嵘岁月。建国后,她转到电影和文艺岗位工作。十年浩劫里饱尝骨肉分离的苦楚,返回工作岗位后在钓鱼台重拾为人民工作的畅快欢慰。   本书由回忆性散文集成,记录了她从走出家庭投身革命到改革开放后离休的经历片断,又以红岩村、西柏坡、钓鱼台三地的生活和斗争为主,分别表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反右、“文革”等时期的风云变幻和我党我军高层人物的活动轨迹。书中所述作者与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叶剑英、李克农等领导人和诸多文化界名士的交往和趣闻,成为最富人情味的篇章。   本书故事性强,文风平实略带幽默,讲述众多重大事件,却鲜有历史的沉重感。作者以敏锐的洞察、感性的思辨,细腻的笔触、动人的细节,特别的女性视角,娓娓道出家国世事, 读来亲切感人。
  • 从清华园到史语所:李济治学生涯琐记

    作者:李光谟

    他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科学考古思想的人,第一位享有世界名望的考古学者。他所主持领导的西阴村、殷墟和城子崖的发掘,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基础。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考古界的中坚力量。他所主编或负责总编的考古学专集、报告集、期刊,都是具有很高水平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必读之作。
  • 路爷

    作者:维一

    本集《路爷》和年前出版的《旧时宣武门前燕》一样,说的仍然是如今在海外忆想当年京城里的旧事。按说,写作的缘由已经在前一本集子里面交待过了,这里又来一篇《写在前边》似乎多余。 然而也还可以说出个把理由。 一位读过前本集子的读者大约是看穿了我怀旧的情绪,认准我肯定还有尚未渲泄的往事要说,迟早总会行诸笔端,于是他向我建议,时下的世风是连风味小吃和文房四宝都要讲究系列产品,因此我的第二本集子不妨也选定一个系列的标题,一来以求连贯统一,二来也算是顺应时势。 不过我想,主意虽好,但为时已晚。既然第一本集子没有称为“之一”, 何来本集按了排行称为“之二”。 记得幼时母亲带我出门,碰到有父母那一辈尚不十分熟识的朋友,他们一般总会顺口向母亲问起:“这是你家的老几?”意思是指我在家里孩子中间的排行。 当年无论什么都是提倡多多益善,炼钢要一千零七十万吨,种地要亩产万斤,生儿育女也是越多越好。不识时务的马寅初老先生刚刚插了一句嘴,立刻就被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搞得人家灰头土脸。 可惜的是,母亲或许是感到养儿的不易,或许也是恐怕世道的艰辛,总之是响应政府号召不力,只生了我一个。不过母亲倒是十分坦然,遇到这种场合,她便会半开玩笑,半为解嘲地回答道:“他是老大,也是老二,还是老三。”由此看来,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孩子,便用不到排行。 年前,我将上一本集子的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还会有意犹未尽的话要说,所以只是选个书题,既是“之一”,也是“之二”,还是“之三”。 我的想法是,就象是生孩子,早先讲究的是多子多福,如今号召节制生育;写文章也如是,过去标榜著作等身,现在应该提倡少写。道理其实不言自明:从前识字的人不多,为了传播文化,有能者多劳的意思。可是如今社会昌明,识字的人早已遍地皆是,倘若大家都来写,且不说著作等身,只消一人一本书,那全国十几亿人就会让印刷厂日夜开足马力也难以应付。 后来还是听从了一位社会学家多少有些道理的分析我才转了念头。他认为,社会的人口不能忽多忽少,而且人口性别和年龄的比例都需要一个渐进而合理的组成才最为理想,否则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写文章也是如此。他认为,我们这辈人留给后世的记录太少,仅仅才过去十几数十年前的旧事如今已经是鲁鱼亥豕,张冠李戴了。如果我们留下空白,那么只好听凭后世取巧善辩的人信口雌黄。 为了怀旧,信手留下一些文字,倘若因此还能够多少平衡一些由于时代动荡而造成文字记录的比例失调,那么也确实值得一做。既是这样,我便重新打点起精神,把行将停下来的笔再次转动起来,于是又得到以下的二十余篇。 不过集子终于没有如同家中的孩子一般排成“之一”、“之二”。按说倒也不坏,原先在京城里讲究的是按资排辈,如今到了海外,这些规矩还是能免则免了罢。 其实,文如其人,既然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内容尽管不同,体裁到底相近,就象自己的孩子,尽管没有排行,总归是丢不掉的。
  • 蒋廷黻回忆录

    作者:蒋廷黻

    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每有人所未道之处。加之长期身处高位,回忆录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更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该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出版该书的着眼点。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确实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可借其“口述自传”仅完成了大约一半即病故,本书仅仅反映了他前半生的经历,抗战以后的部分未能完成。这和他在清华任教时立志用十年时间撰写出《中国近代史》的宿愿未能实现一样,给相关研究者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 旅人

    作者:汤川秀树

    《旅人:一个物理学家的回忆》是继《创造力与直觉》一书之后我所译的又一本汤川秀树的著作。读其书欲见其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然而,当我想搜集有关汤川的传记资料时,我却意外地发现是多么地困难。在国内,不仅过去没有出过一本中文的汤川传记书籍,而且连外文的也极其罕见。十多年前,戈革教授给我寄来了《旅人》的英译本。接着,我又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的日文原版本。 关于《旅人:一个物理学家的回忆》的日文版和英文版的情况,我想做一点说明。《旅人:一个物理学家的回忆》日文版的书名是《旅人——一个物理学家的回忆》,原先是在1958年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朝日新闻》上的,同年由朝日新闻社汇总成书正式出版,而到60年代又由角川书店再版。
  • 一家人

    作者:薛来凤

    《一家人》内容简介:在失去丈夫和大儿子两位亲人后,往事常常涌上心头,令我难以释怀。我想,人生在世,总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于是我萌生了写一本回忆录的念头。写作对我来说是有困难的。王朔得知后,送来了一些书,他希望我能够提高写作水平。 当我提笔时,便产生了一些顾虑,于是小心翼翼地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用了一年完成了第一稿。 王朔看了初稿,告诉我写回忆录要用真名真姓,使用第一人称。并且建议我不要急于求成。 我同意他的意见。但把自身的缺点放在公众视野下需要勇气,如果刻意回避,回忆录又成了自我赞美。这些都令我感到困惑。 我经历过若干不同时代,坚强地走过来了。最后我以第一人称完成了这本回忆录。 生活中,我遇到了很多好人。回忆录里,我没有说谁的坏话,首先是因为在我们那个时代,人都很单纯。即便有过一些令人伤心的人和事,我也会从心底原谅,以求内心的平静。 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也许是平淡的。
  • 許倬雲八十回顧:家事、國事、天下事

    作者:訪問:陳永發、沈懷玉、潘光哲,記錄:周維

    許倬雲,江蘇無錫人,1930年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1949年到台灣,插班台南二中,之後考上台大,於文科研究所畢業後,進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一年後赴芝加哥大學進修,獲博士學位,1962年回史語所任職,不久亦負責台大歷史系系務。1970年應聘美國匹茲堡大學任教,其後升任長聘及講座教授,現為該校榮譽教授。 許先生專業為中國上古史及中國社會史,他以社會學的新觀點和考古學、人類學資料,對西周史與漢代農業提出了中國社會發展和範式的新解釋,1980年膺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他的《萬古江河》一書,縱橫上下古今,強調文化比較,自成一家之言,而他有關中國式管理學的討論,通俗易讀,深受企業界人士歡迎。 許倬雲院士一生回顧,除敘述其個人成長、學習和治學的心路歷程外,也介紹他對中國近七、八十年歷史的參與觀察,以及他關心家國大事留下的種種回憶,涉及面極廣:參加美國自由民權運動,辦理《思與言》雜誌,鼓吹自由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理念,出席國建會提出建言,撰寫報紙專欄針砭政局,關心陳文成政治事件,建議和籌設蔣經國基金會,協助辦理「浩然營」培養兩岸菁英,鼓勵成立南京大學和台灣大學高等研究院,往來兩岸三地講學,為兩岸關係發展籌謀。其近距離觀察陳誠、蔣經國、嚴家淦等國家領導人物,及傅斯年、王世杰、錢思亮、李國鼎、孫運璿等學術和財經界重要人士,亦娓娓道來,趣味橫生。這是一本跨越學術、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的重要口述歷史。
  • 逝水年华

    作者:许渊冲

    西南联大校歌中唱道:“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有烽火硝烟的乱离,有捐躯国难的悲壮,有“中兴业,需人杰”的呐喊,有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璀璨的华章……“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许渊冲回忆录——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从翩翩少年到“诗译英法唯一人”。追忆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钱锺书、沈从文、卞之琳等大家风采,怀想杨振宁、朱光亚、何兆武那一代联大人的家国理想与激扬青春。名师挚友,趣事轶闻,于狂狷意趣与家国情怀中重现那个独一无二的年代。
  • 永远的朝内166号(增订本)

    作者:王培元

    这是一部以列传形式书写的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命运史。书中叙述的人物不仅深深嵌入了风云激荡的中国现当代文化和文学的历史,而且也与北京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息息相关。而当作者面对他们纷繁复杂的人生画面,钩玄提要,有机铺陈,力图揭示历史的同一性时,则呈现出了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本书2007年出版,2011年再版,此为第三版,增加了相当篇幅的内容,并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
  •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作者:邵燕祥

    “文革”前夕,一位右派分子的迷失 诗人、作家邵燕祥晚年深度反思、直指人心,大声疾呼: “我们曾经被欺骗,我们也曾经互相欺骗。我们不能再欺骗后人了。" 这部《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忆述的,是一九六○至一九六五年间的一段生活、工作经历,是邵燕祥人生之路的一个横截面。这几年,经过了反右、大跃进、反右倾、大饥荒以后,处在“文革”爆发之前,似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社会政治风云依然鼓荡翻卷,暗流汹涌,“树欲静而风不止”。 虽然沾了特赦战犯的光,邵燕祥先生被摘掉了“右派分子”那顶沉重地压在头顶上的“黑帽子”,但特有的政治烙印迫使他不得不继续“夹着尾巴做人”。这到底是怎样一种苦境呢?他的心情、心态、心境究竟如何?他历经了怎样的内心挣扎?他如何才能在准良民贱民的地位,获得一种生活的平静、精神的安宁而不至于心理失衡呢? 头上扣着的帽子变成了灰色。此种特殊生存状态、精神状态,邵先生一言以蔽之曰“苟活”。当然,这不过是现在的看法,当时则并非作如是观。
  • 晦侬往事

    作者:周素子

    处于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无不经受严重的考验。周素子也不例外。她才华横溢,却被打成“人民的敌人”饱尝辛酸。在这本书中,没有恶毒的诅咒,也没有过度渲染的痛苦,她用带着体温的笔触连缀起生命的片段,还原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对于历史的荒谬和残酷,她没有选择回避,但更多的是赞誉穿透黑暗的人性之光。你会看到,饱尝世变,看尽冷暖之后,她仍然如此高贵。
  • 永远的清华园

    作者:宗璞,熊秉明,侯宇燕

    《永远的清华园》汇集了清华子弟对其父辈的回忆文章。文章的主角,包括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冯友兰、梅贻琦、罗家伦、叶企孙、陈岱孙、蒋廷黻、潘光旦、闻一多、朱自清等35位鼎鼎有名的学者与教授。是他们,共同奠定了近代中国思想与学术的根基。也正是他们,使得20世纪上半叶的清华所以为清华。 他们的子女、本书的作者们——杨振宁、邓稼先、王元化、冯锺璞(宗璞)、熊秉明等——成长于荷影蝉声的水木清华,成年后相继在各自的领域建立了杰出功绩。他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回忆老清华和“五四”后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父辈的精神就在回忆里得到圣洁的升华。这一群后来者使清华园精神永续,所以为“永远的清华园”。 我从1933年到清华哲学系工作,前后近十年。那时,同仁们大都春秋鼎盛,精力充沛。这本《永远的清华园》便是他们的子弟为他们所作的纪念文集。像这样由一个群体的后人写出文章,汇集成书,我还没有看见过。 ——著名哲学家 张岱年 对于我们这些在清华度过童年的人来说,清华园可以说是我们的父母之园。上一代人把他们盛年的岁月献给了清华大学,在池边,在林间,在荷影蝉声里,造就了多少人才。我们耳濡目染,得到的是什么,过了大半个世纪以后,镌刻在记忆中的又是什么,回想起来觉得意味很是深长。也许我们不能用文字把它们完全表达出来,留下一点光影也好。 ——著名作家 宗璞 这是清华园的子弟共同完成的一次记忆拼接,也是一张旧时清华的人文地图,弥漫着温情脉脉、活色生香的精神气息,让人难忘。 ——资深媒体人 孙小宁
  • 凌汛

    作者:冯骥才

    本书记录作者1977-1979年在北京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借调式写作”的人和事。书中有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珍贵旧照,是乍暖还寒的季节不可或缺的见证。在那个年代,这些记忆一如江河早春的凌汛,带着不可遏制的春意迅猛地来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