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回忆录

  • 顾准日记

    作者:顾准

    “这不是一本“好看”的书,因为它本来不是让别人看的”。这是一个学者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思想历程,用最平实的笔触记录下当时的一切。   顾准勤于读书、思考和写作。他是我国最早系统论证社会主义存在商品货币的必然性,并主张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学者。尽管是些浅白的常识,这在当时却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他也因此付出了代价。尽管他后半生贯穿了惩罚性劳动和人身侮辱,但是他在精神上丝毫没有颓丧,相反,逆境和严酷的现实让他从根本上思考历史前进的规律(如果有的话)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倾注了全部的精力,致力于历史学、经济学、哲学和马恩理论研究,写下了大量的笔记,其价值难以估量。
  • 柏杨回忆录

    作者:柏杨

    一般的回忆录大都是主角一生的传奇事迹、丰功伟业,《柏杨回忆录》却像是他自已一生的苦难、民族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本书由柏杨本人口述,周碧瑟女士执笔,全书文情并茂,颇有柏杨一向行文的风格,常见字字珠玑。 本书的童年部分及牢狱之灾的过程写得令人动容,相形之下,出狱后的部分显得无足轻重, 而童年部分及牢狱之灾部分的确也是全书的主轴,记录了一个灾难的时代,个人的生命在那个时代中无异蝼蚁。本书最可贵的是字字血泪,却未见声嘶力竭的控诉、怨恨,彰显了全书的人文关怀,希望那段恐怖的、黑暗的时代从此画上休止符。
  • 原上草

    作者:牛汉,邓九平 主编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
  • 为什么去中国

    作者:(澳)菲茨杰拉尔德

    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有相当的研究。在澳大利亚,他之前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献身于研究中国的事业,也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在中国长期生活,积累了那么多经验。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理解中国当代的政治。因此,他是以历史学家深邃的目光而不是从意识形态出去观察中国,并且把中国介绍给西方世界。他以促进中澳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为己任,身体力行,做了大量的工作。
  • 从北大到哈佛

    作者:杨炳章

    我迄今一生中,有十几年可以说是同北京大学联系的.另外十几年是同哈佛大学联系的.我是想谈谈在学校里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以及对这两所学校的人事多方面的观察.当然,也都是从个人的经验,以个人的学识去谈的.大致围绕着一个主题,也就是自己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智性和悟性的活动轨迹.
  • 找灵魂

    作者:邵燕祥

    这是一份知识分子改造史的个案。从1946到1976这风雨苍黄的三十年,“运动”如潮来。多少次夤夜彷徨,多少次无心之失,点滴记录在作者的旧日卷宗。作者自云,再次披阅这些旧卷宗时,从文学写作的追求与失落入手,却发现了一个整个人格扭曲蜕变以致丧失良知的轨迹,这如此深刻地发生在自己身上,虽不完全意外,仍然十分震悚。抉心自食,百般况味。既然已经悟到过去一个历史时期内的自欺欺人之可悲,那么,除了遵循求真和求实的原则,就别无他途来拯救曾经失落和迷途的灵魂了。
  • 隐面人

    作者:[德]马库斯·沃尔夫

    本书是前东德国家安全部国队情报总局局长,安全部副部长马库斯·沃尔人的自传体的回忆录,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尽可能全面讲述了他所知道的事实,全面剖析了其一生成败功过,向他们展示了一个神秘的情报人员的一生。
  • 把苦难收入行囊

    作者:(美)孙康宜

    本书的书名是《把苦难收入行囊》,这是因为书中所描述的,基本上与作者个人童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有关。对于一个旅居美国多年的人来说,作者的人生仿佛是一段连续的旅程。同时,往日的苦难就好像是旅途中一直携带的行囊一般,那是作者不愿也不能忘却的东西。另一方面,这是一本有关“走出”白色恐怖的书。这本书所记录的大多是半个世纪以来,作者自己家人和某些亲戚、师长、朋友们所经历的真实故事。同时本书也叙述了作者自己自我追寻和自我反省的过
  • Memoirs of a Geisha

    作者:Arthur Golden

    A literary sensation and runaway bestseller, this brilliant debut novel tells with seamless authenticity and exquisite lyricism the true confessions of one of Japan's most celebrated geisha. Speaking to us with the wisdom of age and in a voice at once haunting and startlingly immediate, Nitta Sayuri tells the story of her life as a geisha. It begins in a poor fishing village in 1929, when, as a nine-year-old girl with unusual blue-gray eyes, she is taken from her home and sold into slavery to a renowned geisha house. We witness her transformation as she learns the rigorous arts of the geisha: dance and music; wearing kimono, elaborate makeup, and hair; pouring sake to reveal just a touch of inner wrist; competing with a jealous rival for men's solicitude and the money that goes with it. In Memoirs of a Geisha, we enter a world where appearances are paramount; where a girl's virginity is auctioned to the highest bidder; where women are trained to beguile the most powerful men; and where love is scorned as illusion. It is a unique and triumphant work of fiction—at once romantic, erotic, suspenseful—and completely unforgettable.
  • 母亲杨沫

    作者:老鬼

    《母亲杨沫》主要内容有:1.缺少温暖的家。2.抗婚与失业。3.进步青年的熏陶。4.入党。5.战火中锤炼。6.疾病的折磨。7.动笔写《青春之歌》。8.迟迟出版不了。9.书的反响。10.遭到批判等。
  • 故人·故乡·故事

    作者:郁风

    作者对20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以及亲人、友人和故乡的回忆,浓缩到这部小书里,向读者展现了风雨的片段,却没有自我的哀怨与凄凉,倒让她将国仇家恨凝于笔端,书写出充满豪情和亲情的篇章。 父亲郁曼陀和三频郁达夫兄弟殉国、母亲身上的日寇的弹片、祖母不为日寇做饭竟活活饿死,这些伤心往事,化作了作者对家国的无限深情,化作了参加抗日斗争的百倍勇气。 在大敌当前的危急时刻,廖承志、夏衍等共产党人的机智、沉着、潇洒、使年轻而毫无对敌斗争经验的作者,丝毫没有惊慌、恐惧。 郭沫若、叶浅予、冯亦代、王世襄这些几十年的师长、朋友,无论顺境逆境,对文化艺术不懈追求,在作者心中塑立了一组“风雨中的雕像”。像老朋友们一样,七年的牢狱,作者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对艺术,对祖国的执着的爱。 还有富春江畔的故乡,它的每一种变化都萦绕在作者心头,不管变好还是变差。也许正是家乡山水的滋养,才使作者历经风雨而无怨无悔。
  • 我的哈佛歲月

    作者:李歐梵

    您準備要繼承這世界嗎? 前進哈佛寶典 從研究生到名教授,李歐梵院士在哈佛度過半生歲月,珍貴的求學經驗,深刻的學術生涯,邀請有抱負者一起開墾智慧。 哈佛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等學府,錄取率卻一年比一年低,競爭一年比一年無情……。名校不會主動來找您,進入國際頂尖名校,是成為菁英最準確的方程式,本書提供最專業的哈佛求學心得,和前進名校的要訣。
  • 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

    作者:季羡林

    此套书是对94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近一个世纪曲折人生回忆文章的汇集,包括日记、怀旧文稿、游记以及一些专门记录先生与友人相知相处美好经历的文字,其中不乏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该文集分为5卷10编,即“求知清华”、“留学德国”、“汗洒北大”、“感愤‘文革’”、“遥念师友”、“情系故土”、“游历天下”、“老有所悟”、“耄耋抒怀”、“学海探珠”。前四编侧重反映一个“历”字,记述了先生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中三编集中体现了一个“情”字,字里行间洋溢着先生对祖国、对人民、对师友的殷殷真情;后三编则明显突出一个“思”字,涵盖了先生对人生意义、文化发展、文明进步、人与自然、未来社会的思考和展望。 这套回忆文集,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全套文集近200万字,配有200余幅珍贵图片,在构思、内容、编排体例、装帧设计等方面深具匠心。比较以往的文集,最突出的两大特色是:其一,注重了普及性,内容上贴近读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但又重点突出,知识性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其二,各卷均为季羡林先生的代表作,特别收录了先生近年来的新作,针对性强、篇幅较短、清新活泼,更加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所述往事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述往事的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旧社会和新社会,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等;涉及的学科,包括语言学、比较文学、诗歌散文、文化学、未来学等。这部思想性、历史性、知识性兼备的厚重著作堪称一部“百科全书”。
  • 梁晓声自白

    作者:梁晓声

    93断想 ---一个作家的杂感 从复旦到北影
  • 蒲宁回忆录

    作者:蒲宁

    这部俄罗斯著名作家蒲宁的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包括三个部分:自传札记、日记和其他零散篇章。蒲宁以他一贯的简洁朴实的风格描述了他早年在乡村的安宁生活;回忆了他与文坛上大小作家的交往及恩恩怨怨,其中不乏对当时俄国文坛的风云人物如:高尔基、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库普林、勃洛克、巴尔蒙特等的独到的评价。同时,蒲宁在书中还表达了他——一个没落的贵族后裔对正在巨变的俄罗斯的看法与感受。
  • 塞纳河畔

    作者:伊·奥多耶夫采娃

    《塞纳河畔》内容简介:作者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女作家。这本回忆录讲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亡巴黎的俄国作家的坎坷经历与浓烈乡思,如茨维塔耶娃、吉皮乌斯、梅列日科夫斯基、苔菲、巴尔蒙特等。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宁的晚年,刻划得尤为细腻生动。详见蓝英年先生《译者的话》。
  • 访苏归来

    作者:纪德

    我国十年浩劫结束,苏联解体之后,本书所涉及问题的是是非,早已十分明了,再谈文中这些批评、见解如何正确和基于善意,而攻击他的那些观点又如何荒谬和偏执,今天看来就显得有些多余了。我们固然佩服纪德的先见之明:早在半个世纪前,他就看出苏维埃政权要解体的种种征兆,并且提出了忠告。我们固然也钦佩纪德坚持正义的勇气:在世界范围左翼思想成为主流思潮的红色30年代,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题,站出来讲真话,触怒当时以苏联为核心的进步力量。对与错,从来就不能以一个政党、一条路线或一种思潮来划分,这一点早已被历史屡屡证明了。今天读《访苏归来》,最发人深省的,还是纪德这次面对大是大非急转弯的思想轨迹和心理历程。我们在敬佩之余,要看一看一代知识分子的佼佼者,如何不避艰难,走了这样一段历程。
  • 音尘集

    作者:黄裳

    说老实话,黄裳的每本书都值得细嚼慢咽。你需要有相当的学养和对人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才能读出味道来。……书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就是在现在也不曾完全失去新鲜感,因此它暂时还可以起一点备忘的作用。 ◇汪晖《旧影与新知》、董乐山《边缘人语》…“书趣文丛”,全部45折! 请点击上方的――◇浏览丛书书目:书趣文丛
  • 大墓地

    作者:霍达谢维奇

  • 關山奪路

    作者:王鼎鈞

    當時天下已亂,但此書脈絡清晰,藉個人離亂的遭遇顯現火燄山似的戰爭年代,彷彿讀有趣的章回小說,小故事一個連接一個,而其實是鼎公用自己的青春與血淚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