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回忆录
-
走,回民国住两天
这是一本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关于家园的散文随笔集。 跟随这本小书,我们又“回到民国”,好似进入一个悠长的历史雨巷,每一块青石板都闪动着身穿长袍、对襟衫、旗袍的人们的模糊倒影。 书中有阳光的江南冬日,你可以和丰子恺先生“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 书中有闲适的午后时光,朱自清诸先生侧耳倾听窗外淅淅沥沥,捉住呼噜声中老去的猫儿,摸两粒茴香豆喝一壶老酒,谈谈学问之道。 “回到民国”,品不同的景,识不同的人,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悠闲的旧时光。 “回到民国”,可以为我们烦躁的心灵找安居之所,找到那个似曾失去又似曾存在的自己。 -
人曲
《人曲》是一部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写就的沉甸甸的作品。名门之后、天之骄子,却在大学毕业前夕突遭逮捕,从此与世隔绝,失去自由之身。 《人曲》作者严祖佑以纪实的手法、文学的语言,记述了其蒙冤十四年期间的特殊经历和所见所闻,刻画和描写了众多有着不寻常人生轨迹及历史背景的人物在迥异于正常人环境下困顿状态和扭曲人性。此外,还回忆了其父亲、我国新闻界元老、全国政协委员严独鹤的晚年生活及其文友的旧事轶闻。 -
上帝送我一把小提琴
《上帝送我一把小提琴》:我是十岁以后才开始正式学音乐的。那天,我的远房舅舅到上海来,父亲陪他去办货,于是我提出一个要求,希望他给我买一支长笛。可是等父亲回来,发现他买的是一把小提琴一也许是小提琴的价钱更便宜吧,不知道,呵呵,那就学呗。 我家五个兄弟姐妹都会乐器,大姐学钢 琴,二姐学小提琴,妹妹在上海音专学钢琴,弟弟后来是学大提琴和声乐。那时候,许多亲戚朋友都主张我考上海音专,但我不愿意,因为我的志向是要做医生的,像Livingstone那样,治病救人。 那时候,我报考了燕京大学生物系,那是协和医学院的预科,并且已经考取了。但是不久,卢沟桥事件爆发,母亲不让我去,只好留在沪江生物系念医预科。没想到仗一直打下去,直到我1941年毕业,上海依然沦陷。 二十六岁那年,忽然意识到:我这辈子大概是做不成医生了。 ——黄飞立 -
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
《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内容简介:虽然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但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被推翻后,大陆从未出版过蒋介石的著述。《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是六十年来中国大陆第一次出版的蒋介石本人的著述。《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选编了蒋介石写给前后几位妻子和儿孙的部分家书,他在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后的部分日记,和他的一些散文、诗作。书中收录的宋美龄访美期间与蒋介石的往来电函内容,表面似为家书,实质所谈国事。蒋介石对蒋经国、蒋纬国的家谕和蒋经国回忆所受乃父的庭训,都反映了其舔犊之情。 《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内容虽然也涉及蒋介石的政治军事活动,但较多地偏重于他的家族、家庭、婚姻、师友交往和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等。从这些能反映他的思想性格特点的自述性文字中,读者能够了解到蒋介石的心理活动、个性、修养和处事作风。这有利于人们深入了解一个更全面、真实的蒋介石。 -
夭折的记忆
二十一世纪是回忆录的时代。时间过得太快,社会变化太快,一切都转瞬即逝。然而一个时代的变迁,一段社会的存在,一代人们的情思,一个过往历史的脉搏……所有过去的一切,都会留下一些痕迹。本书作者吴亮,通过他强大的记忆体系,具体而微地向我们重现了逝去的八九十年代的生活的琐碎片段,这些极具画面感现场感的场景,寄寓在作者的记忆中,凝聚了那个时代的独特的风格面貌,平凡而珍贵。 -
一八六七年日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后,他妻子还活了三十七年——这是为了出版作家的文集、普及其文学遗产,为了保护作家的档案资料、创建作家的博物馆而不倦操劳的岁月。在所有这些年间,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时而顽强工作,时而暂时放开,她一直在完成着一项对她来说十分重要的任务——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并给后世留下所有她认为需要讲述的关于过世丈夫的和他们共同生活的一切。这就是对作家书信的诠释,对自己写给他的信件的注解,对他作品中的事件、人物与现实生活之关联的考证,对自己婚后第一年用速记写成的日记的翻译,最后是撰写《回忆录》,这部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性文献中占据特殊位置的著作。在该书中展现出来的不仅是作者无可争辩的文学才能,还有她所特有的精细与明晰的智慧。 这份日记在诸多方面有别于《回忆录》。首先——是它的写实性。这是每日的生活事实、思绪、情感与印象的真实记载。它仅仅是写给自己看的,甚至丈夫也无法读懂(日记是用速记写的),因此充满了关于作家的不受任何约束的坦诚记述。鲜活的,不假思索的,经常是年轻妻子的不成熟的议论,甚至是丈夫的、她当时并不理解其意义与动机的言行,却比《回忆录》中那些更为有意识的、客观的,同时也就更带有选择性的言论与行为更能引导我们接近他的真实而复杂的面目。这样一来,日记的文本本身更重要——有助于认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个性,掌握他1867年每天的生活与创作活动的细节。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使我们有可能对《回忆录》进行比较分析,以查明其作为文献资料的意义。 ——俄文版编者С.В.日托米尔斯卡娅 -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 编辑推荐 ◅ ►一个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 。 ►初版绝迹十年后再度重磅面世 。 ►新增100余幅珍贵老照片,3万余字注疏,惊现百年生活场景 。 ►寻找逝去中国的独家记忆,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一部“现代《红楼梦》”、 另类《巨流河 》 。 ►作者高诵芬出身 名门 ,受过传统教育,历经民国初年,抗战搬迁,建国,“文革”抄家,改革开放,最后移民澳洲,一个世纪的往事在这位大家闺秀笔下如过眼云烟,写就了人生悲凉和慨叹。温婉如水的文字在这位大家闺秀记忆中浸透心扉,令人彻夜心宁。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高诵芬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不扬清激浊,曲尽其致,以其特定的年代和经历,写就了这段历史,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这本书也成为了解和观察那个时代、那座城市、那个阶层的独特视角。时代变迁,繁华落尽,物是人非,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她,清澈如许。 -
名士风流
本书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入著名学者柳鸣九先生年届古稀所写的20余篇回忆性传记散文。作者沿用人们有时将中国社科院比喻为“翰林院”的说法,分别记叙了自己从年轻学子到学界领军人物的几十年风雨岁月里,在“翰林院”内外与李健吾、朱光潜、钱钟书、杨绛、冯至、卞之琳、郭麟阁、吴达元、徐继增,以及马寅初、梁宗岱、何其芳、陈占元、闻家驷、吕同六等人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些人中既有作者的师辈,也有作者的同辈,他们都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有的甚至是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柳鸣九先生将几十年观察和感悟所得发而为文,机锋照人,文笔洒脱,生动、悠然地再现了名士风流的一个个精彩瞬间。他从学术的、文化的、历史的视角写出了大师们独特的风貌、鲜明的个性和杰出的贡献,感恩与敬仰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为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留下了若干真实的身影,也让我们看到当代“翰林”卓尔不凡的生动形象。 …………………………………………………… 更识大儒真形态,皆缘身在学林中。“翰林”说“翰林院;名士写名师。真切,有灼见,有深度,尽显“天字第一号”学术院落里之生相与世态。 温良的人文情怀、睿智的识知、透辟的理解、练达幽默的文笔,勾画当代人文学者真实身影,难得一见的名士画廊。 …………………………………………………… 本书作者柳鸣九从青年学者到学界名家的几十年风雨岁月中,与中国天字第一号意识形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即当代“翰林院”的数位大师交往,生动再现名士风流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 “兄弟我……”马寅初,泡药酒的梁宗岱,伽利略轨迹的朱光潜,仁者李健吾,庙堂中的冯至,蓝调卞之琳,浓荫大树何其芳,伯乐蔡仪,润物无声钱钟书、杨绛,永远的老师郭麟阁、吴达元,译界先贤陈占元,绅士学者吕同六……如雷贯耳的大名之后,多少细腻家常的真性情,多少坎坷中的勤勉与坚忍,成就千古风流众名士。 -
我的先生朋友们
《我的先生朋友们》介绍了:作者生平要感谢的师辈和友辈,颇有几位,尽管我对我这一生并不完全满意,但是有了这样的师友,我可以说是不虚此生了。但愿我回忆中那一点最亮的光点,能够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
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
《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是洛维特流亡日本期间,为了争取哈佛大学怀顿图书馆的征文奖金而写作的,该次征文邀请德国的流亡者将1933年前后在德国的印象写下。当时可能因为内容不符主办单位期望而未得奖,此份书稿遂也被遗忘多年,直到洛维特遗孀整理遗稿时发现,终于在1986年于德国出版。洛维特在书中记录了自身早年的知识形成与纳粹主政后被迫流亡的经历,除了展现哲学家如何理解纳粹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从德国到意大利、日本各地的知识分子如何面对整个世界的变动。伽达默尔曾说:“洛维特是小故事的大师,这项才能并未因他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丧失。”面对景仰的师长海德格尔与压迫者站在一起,洛维特的叙述依旧锐利清楚。在这本书中,洛维特经常以简单的观察就让当年的人物活生生地出现在书页面前,纳粹时期的德国知识状况因而清晰呈现。 作为国际学界重要的哲学家,洛维特的哲学研究独树一格且著作等身,而这本洛维特自述1933年前后德国生涯的传记,很可能是他的作品中最适合通俗阅读,也最容易让人认识到他鲜明的思想性格的一部分,除了作为历史证言,在他浅白的叙述中,更是处处可见其被誉为“小故事的大师”的文学风采。 -
我与三联
现在印行的这个集子,就是以此次征文为主体,辅佐以部分三联三十、五十周年店庆等特殊时点征约的旧稿,分类辑编而成。全集共收文章九十八篇。内分三辑:第一辑五十六题,为三联部分骨干作者应约撰稿,可视为自外而内看三联;第二辑十六题,为老三联人和部分出版界同人的文章,属于入乎其中的工作感受和历史探讨;第三辑二十六题,则是三联书店成立三十周年(一九八七年)之际,与三联书店前身的老三家书店,即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新知书店渊源较深的作者、编者等的回忆或纪念文章。当年的纪念集由香港三联书店刊行,大陆甚为罕见,加上为纪念集撰稿的作者大多已去世,所以我们特意从那本集中精选了这组文章,既为纪念这些前辈,也为这本纪念集补充一段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 -
海德堡岁月
1945年,本书作者尼古拉斯·桑巴特来到海德堡,在这最坏也最好的年代,踏进一个科学与文学的世界,有机会亲炙大师的风采,师承当代文化社会学宗师阿尔弗雷德·韦伯及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旁听魏茨泽克讲弗洛伊德;因缘际会拜访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朗读托马斯·曼和布莱希特的作品;在图书馆黑格尔、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参加读书会,念赫塞的《玻璃珠游戏》等;陶醉在王尔德、萨特的作品中;和师友长篇辩论“德国问题”;还有不可少的办刊物、写文章、泡酒馆、谈恋爱等,他们寻求也实践“海德堡精神”,向成为“知识公民”迈进。 桑巴特为当代德国重要的文化评论家,战后德国重要的文学团体“四七社”的创办人之一,这本回忆录是记录他1945年到1951年间在海德堡大学读书期间的人文风貌,他将这一著名大学城重要的大师群像作了生动的描绘,呈现出战后德国学术与生活的风貌。 -
梁实秋怀人丛录
《梁实秋怀人丛录》作者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北京人,原籍浙江杭县。他早期写诗和杂文,也做评论。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后任大学教授、报刊主编等。1949年6月迁居台湾。著评甚丰,主要有文学评论集《浪漫与古典的》、《偏见集》、《秋室杂文》等,并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等。 -
A Stranger to Myself
A Stranger to Myself: The Inhumanity of War, Russia 1941-44 is the haunting memoir of a young German soldier on the Russian front during World War II. Willy Peter Reese was only twenty years old when he found himself marching through Russia with orders to take no prisoners. Three years later he was dead. Bearing witness to--and participating in--the atrocities of war, Reese recorded his reflections in his diary, leaving behind an intelligent, touching, and illuminating perspective on life on the eastern front. He documented the carnage perpetrated by both sides, the destruction which was exacerbated by the young soldiers' hunger, frostbite, exhaustion, and their daily struggle to survive. And he wrestled with his own sins, with the realization that what he and his fellow soldiers had done to civilians and enemies alike was unforgivable, with his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Nazi policies toward Jews, and with his deep disillusionment with himself and his fellow men. An international sensation, A Stranger to Myself is an unforgettable account of men at war. -
100个人的10年
二十世纪历史将以最沉重的笔墨,即在这人类的两大悲剧:法西斯暴行和“文革”浩劫。凡是这两大劫难的亲身经历者,都在努力忘却它,又无法忘却它。文学家与史学家有各自不同的记载方式:史学家偏重于灾难的史实,文学家偏重于受难者的心灵。本书作者试图以一百个普通中国人在“文革”中的西宁历程的真实记录,显现那场旷古未闻的劫难的真相。 -
不固定的圣节
这是海明威晚年断断续续地写成的回忆录,写他和第一任妻子哈德莉·里查林婚后以加拿大《多伦多星报》记者身份赴巴黎定居,开始艰苦的写作生涯,时间为1921年至1927年。其间海明威通过美国女作家葛特鲁德·斯泰因的文学沙龙,结识乔伊斯、舍伍德·安德森等作家,对多愁善感的菲兹杰拉德有大段生动的描写。巴黎塞纳河滨的旧书摊、林荫大道上的露天咖啡馆、拉丁区文人雅士的交谈,构成一幅二十年代的巴黎风情画。 -
印卡王室述评
本书是印卡人对自己帝国历代国王生平事迹和自己国家一切事物的叙述和评论。这部著作的素材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作者母系亲属印卡王公对古国的回忆,二是作者自己从小在祖国耳闻目睹的情况,三是引录在他之前为秘鲁修史的西班牙著述者的记述。作者把三者有机地组织起来,全面记述了印卡帝国的历史和印卡社会的各方面情况,同时对于涉及的内容和西班牙作家著述的是非真伪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从而构成一部完整的“述评”。 本书是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全书共包括九卷,下分二百六十二章。从纵向上看,它记述了印卡帝国历史发展有脉络,从第一代印卡王曼科·卡帕克的起源开始,中间记述十二代国王的更迭,一直讲到被西班牙人征服为止。从横向上看,它记述了古代秘鲁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其中包括土地制度、劳动制度、行政制度、法律法规、偶像崇拜和宗教信仰、祭礼仪典、风俗习惯、神话传说、教育和语言、艺术表现形式和各种物产。本书对于印卡文化发展史中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原始资料,而且在记述过程中务求详细具体,力求真实可信。 -
背水一战
作者生逢乱世,年少时过着辗转流徙的生活。十五岁偷渡香港,在纱厂做学徒工,每天从晚六点工作到次日凌晨六点。在旁人看来是没有前途的日子里,他却活出了希望。半工半读到十九岁,终于在未受过正式教育的情况下考取台湾中兴大学,展开人生新历程。 1962年,赴加拿大Guelph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研究员,后受聘于马里兰大学生物系,曾任代理系主任,副院长、代理副校长等职务。1991年,参与香港科技大学创校,工作十年,先后任理学院院长,学术副校长。 荣退后,积极推动大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任名誉/客座教授。在他的推动下,家乡的临沂大学已破土动工。他认为:一分努力就会有一分收获,如果我能比别人更努力,就会有比别人更美好的未来。 -
流年碎影
本书是作者在晚年时期的回忆录,讲述了作者一身所经历的生活往事。自然。人有大小,我的人和事,我的人和事,都小而不大,但是江河不择细流,为史部的库藏设想,作为史料,多一些总经少一些好吧! -
鲁迅与我七十年
这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撰写的回忆录。 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是此书的特色。海婴在谈及上一代的纠葛时,持超脱公允的态度,一颗平常心跃然纸上。此外,他的关于“鲁迅之死”的大胆质疑和推断,拨开了过往历史的浓浓迷雾,具有史料和研究价值。今天热爱鲁迅的人们,当得知鲁迅可能是被人用残忍的手段暗杀而不是正常的不治而死时,心中会是怎样的滋味?作者在这里把现代史上一桩特大悬案客观地推到世人面前。 书的一开头用整章篇幅追叙幼年和父亲在一起的短暂而甜蜜的时光,许多细节描写令人感动。如鲁迅习惯于夜间工作,早上睡觉,因此每天早上许广平都要叮嘱海婴轻手轻脚,海婴常在临出门上学之前,悄悄溜到楼上鲁迅房间里,给鲁迅的烟嘴装上一支烟。周海婴在六岁时,经历丧父之痛,那时的他可能还不知道,父亲的巨大阴影将笼罩他的道路。他在世人过于苛刻的目光下,陪伴母亲奔赴解放区,走进新中国建设的滚滚洪流中。他按父亲的教诲,“不做空头文学家",却要时时面临如何处理父亲留下的丰厚文学遗产的纠纷…… 书中的180幅图片皆是鲁迅家属的珍藏,大部分是首次公开。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