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回忆录
-
不固定的盛节
李文俊翻译的《忆巴黎—不固定的盛节》是海明威晚年所著、并在其死后出版的回忆录。在这本书中,海明威追述了自己年轻时旅居巴黎的一段岁月。一战结束后,海明威在康复后以驻欧记者的身份来到巴黎,与妻子哈德莉过着艰苦却快乐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是如何穿梭于巴黎的各个咖啡馆中,在西尔维娅.比奇的书店里赊账借书,流连于赌马场中,同时专注于自己的小说创作。《忆巴黎》中,庞德、斯泰因夫人、乔伊斯、菲茨杰拉德等文人雅士的身影随处可见,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塞纳河畔的风光景物。正如作者所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巴黎都会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个不固定的盛节。” -
我的母亲是纳粹
《我的母亲是纳粹》是作者赫尔加·施奈德讲述她与纳粹妈妈之间的故事的回忆录。赫尔加四岁时她的妈妈就抛夫弃子(还有赫尔加的幼弟)加入纳粹军团,从此一去不回。往后的日子里,赫尔加只见过妈妈两次,第二次母女相见是在维也纳的一个养护中心,老母已90高龄,赫尔加怀着自幼累积的满腹疑问及复杂的怨怼情绪前去探视,她很想知道妈妈是否明白她对她造成无以弥补的伤害,但她衰老而神智清明的妈妈说:“女儿啊,不管你喜不喜欢,我是从来没有后悔成为党卫军的一员,你懂吗?” 对于在集中营里协助毒杀犹太人,协助医生进行恐怖的活体实验,还有虐待囚犯,赫尔加的妈妈也只认为这是服从命令而已。赫尔加既想跟妈妈和解,又想要报复她,她有太多疑问得不到解释,太多挣扎无从安抚。临走前,尽管年迈的妈妈像个孩子般的缠着赫尔加不让她离开,赫尔加看着妈妈信赖的目光,内心却发出了“让我走,妈妈”的呼喊,她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并不恨她,只是不能爱她而已”。 -
苏北利亚
《苏北利亚》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也是一代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实录,记述作者于疆作为一名大学生右派,在苏北集体农场中度过的二十多个春秋,如何一步步从理想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者。对当年的极“左”路线,作者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苏北利亚》中,有关生活、劳动、教学、恋爱等等故事,都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发生,离奇荒诞,惊心动魄,极具传奇性。 -
巨流河
作者以逾八十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巨流河》,其以缜密通透的笔力,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以一个奇女子的际遇见证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巨流河》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南端恒春的“哑口海”结束。 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民国初年的留德热血青年,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维新派,毕生憾恨围绕着巨流河功败垂成的一战,渡不过的巨流像现实中的严寒,外交和革新思想皆困冻于此,从此开始了东北终至波及整个中国的近代苦难。作者的一生,正是整个二十世纪颠沛流离的缩影。作者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字字珠玑的笔力,记述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 -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
丽莉·布瑞斯珂是吴尔芙名作《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中的人物,吴尔芙把她形容为“有一对中国人的眼睛”。劳伦斯教授藉此在新书中把新月派与英国著名文学团体布鲁姆斯伯里(Blooms-bury)相比,而作平行的讨论。本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中英作家、学者之间的有关个人、民族、文学和美学的对话,他们中有朱利安·贝尔、瓦内萨·贝尔、弗吉尼亚·伍尔夫、G.L.狄更生、E.M.福斯特、凌叔华、徐志摩、萧乾,这些对话让我们看清了两个文学团体。 -
我的愤青岁月
三十年前的欧洲,也曾有一群年轻人,怀揣炽热的革命理想,义无反顾地投身这个动荡的世界,用自己的燃烧去换取历史的进步,寻求光明的意义。 从德国黑森林“惊世骇俗”的“毛圣经”粉丝,到青年干部学院里单纯青涩的学员;从覆灭的理想国度里的失意者,到媒体世界里创造收视率奇迹的领军人物;佳杰思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我的愤青岁月》里,以犀利生动且不乏幽默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他所经历的风云变幻的三十年。 佳杰思的叙述,颠覆了对那段历史的刻板解读。他从自身的真实经历写起,绝不讳言自身的弱点缺陷,不回避人性的冷漠龌龊,不遮掩对纯真始终如一的追求,不吝惜对美好事物的赞颂。 在 “愤青”一词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身份标签和反叛一代的价值认同符号的今天,昔日引领风云的政治运动早已被丢进历史的旧纸篓。而透过一个老愤青的叙述,重新翻阅一段陌生而新奇的历史记忆,或许会让人重新领悟历史、理想和传奇这些字眼的含义。 -
许倬云问学记
20世纪乱世的流亡生涯、江南世代的书香门第、藏书丰富和兴趣广泛的父亲、慈祥而坚强的母亲、天生的脚部残疾,这一切都降临在许倬云身上,开启他不平凡的人生之门…… 严耕望、钱宾四、李济之、沈刚伯、杨庆堃、张光直等恩师挚友的陪伴和引领,使得许倬云又极其幸运地走上治学之路…… 一个有情有意、鲜活生动、感人至深、超脱通透的许倬云先生就这样展现在读者面前…… --------- 目录 序 许倬云/1 回顾与感怀 我的母亲/3 心路历程/7 回顾心路历程/13 我的学思历程/19 并不特殊的读书生活/35 南港述旧/37 有情的空间/42 容异与存疑/45 磨镜者言——《历史分光镜》序/51 人鼠之间——试论文化保守主义/59 湖上偶感/65 眼前景与心中景/68 从诗里读出的历史感怀/72 雨窗闲话/75 素心五愿/78 刹那与永恒/81 良史与君子 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先生/87 论学不因生死隔——纪念考古学家张光直/90 李济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97 师恩永念——沈刚伯师周年祭/102 钱宾四先生的学术生命/107 自由思想与志节/115 杨庆堃先生的治学生涯/121 怀念沈宗瀚先生/129 哭两位董先生/135 追念王雪艇先生/139 忆王小波/147 从知识到智慧 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153 知识分子的宗教/157 人文与科学之间/164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170 另一类考古学/174 若干类学科的观念/186 研究与教学者的职业规范/193 成长的意义——答一位未见面的朋友/206 我们生活的目标/212 人生价值的探讨:不同文化对人类追求人生价值的影响/227 推动历史的因素/247 未来世界与儒家/267 附录 倚仗听江声•自序/267 江渚候潮汐•自序/269 江心现明月•自序/271 编后记 许医农/273 -
漏船载酒忆当年
杨宪益的自传是以英文写成的,《漏船载酒忆当年》是其中文译本。自传的意大利文译本的书名为“从富家少爷到党员同志”,这从一个侧面粗线条地概括了它的内容。 杨宪益前半生的漫游与学习经历,显露一位浊世佳公子喜好浪漫与冒险的情怀,读起来像一部流浪汉小说或传奇;此后个人命运随时代洪流浮沉簸荡,又像一部政治宣言书。别具会心的读者,更不妨将它看做一册人生的读本:当生活的歧路纷然变乱于前,当世间的苦难不待招邀而至,人又当如何选择,如何持守。 -
我的一个世纪
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经历:一个洋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成了督军夫人。不堪忍受封建家族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历尽艰难险阻,成为上海锦江饭店女老板。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她堪称女权运动的先驱。董竹君的名言: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
幹校六記
一本口碑之作《我們仨》,楊絳讓華文讀者再度重溫舊時代文人的豐厚和氣度。她在〈孟婆湯〉裡寫著,人死後,陰魂走在黃泉路上,都要進孟婆店去喝碗孟婆茶。此茶喝後,就把人生所經歷統統都遺忘。為防來日的遺忘,楊絳將某些不應當或捨不得忘記的人和事寫了下來,《將飲茶》是這樣的文章,曾經一時洛陽紙貴的話題之作《幹校六記》亦是。 讀楊絳散文猶如品茗,還魂回甘,越讀興味越佳。《幹校六記》寫下放幹校的生活紀實,寫文革不自憐自怨反小趣叢生,文字雅潔,讀過難忘。《將飲茶》寫父親、姑母、丈夫,寫中國社會舊時教養,更寫出一個獨特的人格者所經歷的不凡時代。 -
晚年所思
他见证着中国的百年变迁;他这一生,总被时代大潮裹挟着前进 一位106岁老人的真言无忌 他说自己是一位“两头真”的学者。什么叫两头真呢?年轻时候一味天真盲从,到了老年开始探索真理。他把民国学人的治学精神带到今天。他是不天真时代的天真老人。 他经历过晚清、北洋、民国和新中国,正如他自己所言,生命长,就会见到很多奇怪的事情。 他虽百岁,但仍是《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 迷信时代要过去了,盲从时代要过去了 -
世界美如斯
最受昆德拉推崇的捷克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弗尔特苦涩人生的唯美追忆 世界文坛最经典的回忆录之一 这是一部别致的回忆录。诗人透过一则则动人故事,诉说童年、爱情、友谊、艺术、奇遇……缅怀他一生中遇到的人和事。在故事中,遗失在时光中的美好瞬间一一重现,逝去的人一个个回来,他们身影晃动,笑语如昔。其中有令诗人感动和怀念的平凡人,更有可敬可爱的文学艺术名家,如《好兵帅克》作者哈谢克、受昆德拉推崇的作家万楚拉、世界摄影大师苏代克等。 诗人的语言朴素而深情,带一丝透明的忧伤,适可描绘艰难人世之美丽如斯。 -
家在云之南
此书既是人生历程的忆叙,也是对家族史的追溯。作者出生于昆明的书香门第之家,从童年、上学到赴军垦农场劳动、教书,在跨时代的岁月中成长,有着各种有趣的生活体验。她还描述了献身省城公用事业的父亲,卧病多年、性格达观坚强的母亲,个性、经历和婚恋各不相同的舅舅、姑姑、叔叔等家族成员的形象。命运的波折,生活的磨难,人世的沧桑,时代的巨变,都在书中得到了真切动人、生气淋漓的呈现。 -
我的精神自传
本书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本书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最后成书,已经耗费了五年时光,更是倾注了退休前后的主要心血”,“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这本书又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研究著作”。阅读过该书手稿的北大学者贺桂梅认为该书更是一部20世纪中国的经验史。 该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我的回顾与反思;第二部:我的精神自传。 -
多余的话
作为著名作家见证过苏俄的革命,作为党的领袖领导过中国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早期阶段的斗争的瞿秋白,在生命尽头写下了本书,却表达了对政治的困惑倦怠,对文人生活的热爱眷恋。书本透露出来的个人际遇感受,与时代洪流,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其独特的遭际及其折射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渊源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本书的出版为我们研究瞿秋白、进而回顾20世纪知识分子革命者的心路历程,保存了珍贵的原创史料,展现了选编者深刻的洞见和幽邃的视角。 -
李敖回忆录
李敖的一生,是大起大落、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一生两次入狱,所出120种作品中96种遭到查禁,然而,在新千年的伊始,又传来了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消息。本书即以年龄段作区分,分十八个阶段对李敖这不平凡的一生作了最忠实的记录。 -
复归的素人
这里记忆的是一个经历了从四十年代抗日战争到九十年代“后文革”的文化人。他“既无旧恩可报,也无新功可求”,大半生都在小心翼翼地躲避思想罗网和政治漩涡。他以自己的为人处事实行了孔子所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在政治清明的时候,用心做事、谨言慎行;在政治黑暗的时候,守拙安愚、有所不为。他痛苦于内,宁静于外,养成一种可称为“犬儒”的淡泊和怀疑。这种清醒自明帮助他度过苦闷迷茫、坎壈困顿的岁月,而终于没有变成一个忧郁者和厌世者。惟如此,才有了这里的文字见证。 在我居住的这个冷酷险恶的社会里,我必须绝口不表露自己的灵魂,也绝不诉说自己的愿望。一旦让人们瞥见我天性中较高尚的一面,他们就会把我撕裂成纷纷的碎片。 ——罗庚•史密斯《白日梦》 -
碎琉璃
《碎琉璃》回忆20世纪上半叶山东故乡的人与事,娓娓叙说故乡的亲人、师友以及少年经历,自传色彩浓郁。 这部散文集虽是断断续续、长短不一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是可以串联在一起的,串连成一篇可歌可泣的长文。这本描述战乱时期的作品,隐隐诉说着战火下人们的悲哀。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