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回忆录

  • 那随风飘去的岁月

    作者:乔冠华,章含之

    本书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收入了乔冠华的诗和他在90年代写的文艺评论。后一部分收入了章舍之所写的她这一代知识分子所共同经历过的欢乐与悲哀,成就与失落,以及她处于一种十分奇特的环境中所走过的并非自愿却又无法违抗的一条崎岖的生活道路。就让“那随风飘去的岁月‘把读者们带回到那曾经创造过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的时代去吗!
  • 巨匠与情人

    作者:(法)弗朗索瓦兹.吉洛,卡尔顿.莱克

  • 萨特、波伏瓦和我

    作者:比安卡·朗布兰

  • 回忆录

    作者: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这部名为《回忆录》的自传,撰成于1916年,正当他五十五岁的壮年。 这部书只记录他从出生到二十四岁这一时期的生活与理想。二十五岁时他已是同代诗人中成果卓著、出类拔萃的抒情诗人。 他的父亲是宗教哲学家、宗教改革家以及梵社主要活动家,二十岁祖父病逝时曾发出“人生如此荒凉,世界犹如墓地”的感慨。他在一个充满智慧、才能、激情与自由精神的家庭中长大。他的母亲育有十五个儿女,管理着一个四世同堂、人口上百的大家族,他排行十五、有六个哥哥。 他二十二岁成婚,由父母包办。他在这部书里记录了许多与自己相关的人与事、惟独不提自己的婚姻,不描写这位“贤慧的泰戈尔夫人。” 本书适合:中外文化交流史之研究家,印度文化之研究家或爱好者,诺贝尔文学奖之研究家或爱好者,诗歌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大中小学生……
  • 记者生活三十年

    作者:陶菊隐

    本书写的是是民国时期著名记者陶菊隐前半生的传记,1914年陶菊隐参加《长沙女权日报》,至1941 年推出上海《新闻报》,从事新闻记者记者三十年。由于工作的需要,他结识很多当时的军政要员,同时也目睹了这30年间中国政局是变动,许多都是鲜为人知的政治内幕。 《记者生活三十年》是陶菊隐根据三十年新闻采访的经历和见闻,在晚年写的自传体回忆录,于一九四八年在中华书局出版。此书以纪实的风格、生动的笔法,记述了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一年间的政治百态和作者在新闻界的经历,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蒙陶菊隐先生后人慨允,我们对此书重新校订,简化了各章节的小标题,增加了三十余幅历史图片,并增加副书名“亲历民国重大事件”,重新出版。陶菊隐先生一生著述之绝大部分都交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的再版,是对陶菊隐先生的纪念,更是他与中华书局常年合作而结下的深厚情谊的延续。
  • Chinabound: A Fifty Year Memoir

    作者:John King Fairbank

  • 杜布切克回忆录

    作者:[捷克]亚历山大·杜布切克

  • 我家

    作者:遇罗文

    1967年发表《出身论》,反对血统论的年轻作者遇罗克在1970年被枪毙了。除遇罗克以外,遇家其他人物,如遇崇基、遇罗文、遇罗勉等的人生际遇也是坎坷诡谲,惊心动魄的。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遇罗文的家史。书中有珍贵的图片。
  • 马礼逊回忆录

    作者:[英]马礼逊夫人

    《马礼逊回忆录》是由马礼逊夫人搜集她丈夫生前所写的日记、书信和文件等手稿编纂而成的。该书描述了马礼逊从出生到成长为一名传教士这一过程以及他作为西方派到中国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为开拓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包括第一次将全部圣经翻译成中文、独自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华英字典》等。本书的内容大多都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从另一个视角透视了18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 中国纪事

    作者:(德)奥托.布劳恩

    中国纪事,ISBN:9787506017046,作者:(德)奥托·布劳恩著;李逵六等译
  • 师承·补课·治学

    作者:费孝通

    师道不可不尊 ●李国涛 我忽然想起师道尊严的问题。这是由于胡乱翻书引起的。 我很爱读费孝通先生的散文。近年所出费老的散文集我购得五本。新近见到《师承补课治学》,我又买来。其中的文章,《补课札记》是以前集子里未收的。前部分的文章里,我以为为潘光旦先生译《性心理学》所写的《书后》似也应当收入。那样,此书的“师承”部分就更完整。虽然我不懂费老的社会学精义,但我喜读他这种感情深厚的篇章。我想每个读者读了这一部分,都会为费老尊师敬业的情感所动。学者都敬业,而敬业者必尊师。费老在晚年忆及当年师长,一一为文怀念。外国师长有史禄国、马林诺斯基、派克;中国的有吴文藻、潘光旦等。这些学人各有成就,名垂身后。但费老还是恐其身后不为人知,或声名不闻,因而述其成就,摹其音容,思其教诲之恩。费老散文真是深得英国散文的亲切、淡雅,闲闲叙来,意趣无穷。他总是说师恩高厚,弟子难追,承教不足,晚年有悔。说得具体而微,深得我心。我在潘译《性心理学》的《译序》后,见到编者的附言,其中说,费老的《书后》本来应作为《序》用的,费老不肯,只同意附于书后,故成《书后》。这使我记起费老曾在某文里提到,他为自己立了个规矩,就是决不能为老师的书写《序》,因为序要放在书前,学生居于老师之前,不敢。他说,学术上的辈分不能错了序。我看到这本书名《师承·补课·治学》把师承放在第一位,因有深深感受。我想到季羡林先生对陈寅恪和胡适的回忆,那样充满深情,总觉师恩高厚,弟子学浅。我想到在有关陈寅恪的回忆和传记上说的,关于他的入室弟子们的尊师之情。刘节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时,每年春节要去老师家里叩头行礼。在“文革”初起时,学生要斗争陈寅恪,刘节拦住,大呼:“我是他的学生,他身上有的毒,我身上都有,斗我就行了! 千万别斗他!”陈寅恪以身后著作相托的学生蒋天枢,到广州看望老师时,每天与老师晤谈,笔录。有一天,蒋天枢去,陈氏忘记让坐,蒋氏就一直站在一旁说话,不敢坐,而陈氏目盲,竟不知。还是陈氏的秘书黄萱来了,才让坐。这也都可见他们尊师的情况。最后我还想起大学者钱钟书先生。钱先生一生倨傲。《吴宓日记》出版,吴宓女儿摘出日记有关片断,请钱氏过目,并请他作序。钱氏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吴宓的女儿,请其将此信“附入日记中”。此时钱氏才在日记里见到,几十年前自己的一篇文章曾使吴宓先生很不愉快。他在序里说,“不意使先师伤心如此,罪不可逭,真当焚笔砚矣”。他还说,将此文附入书里,“俾见老物尚非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者,头白门生倘得免于削籍而标于头墙之外乎!”那意思是说,希望老师不会把我这个白头学生开除出去吧。那时候,钱氏已八十三岁,卧病不起了,还是那样讲究师生关系。 我想,师道是要有些尊严的。 “文革”中破得过了。三十年代的一辈学者是讲师道尊严的。而且,写到这里我才注意到,我所说的这些学人,还都是老清华大学的。那年代里,清华出了那么多人才,是不是与此有关呢?
  • 吴冠中百日谈

    作者:吴冠中 口述 燕子 执笔

    《吴冠中百日谈》内容简介:卜伽丘《十日谈》谈民间事,真情实事,歌颂人性苏醒,发扬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仿之,我百日谈自己身世,非年谱,非正传,皆此生生活所见所感,啼笑因缘。细心读者当感所谈何指,所感何因,个人乃历史之微粒,然而,踩之者众矣!
  • 牛棚杂忆

    作者:季羡林

    《牛棚杂忆》写于1992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1998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我有爱,有恨,会妒忌,想报复,我的宽容心肠不比任何人高。可是,一动报复之念,我立即想到,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那种气氛中,每个人,不管他是哪一个山头,哪一个派别,都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异化为非人。现在人们有时候骂人为“畜生”,我觉得这是对畜生的污蔑。畜生吃人,因为它饿。它不会说谎,不会耍刁,决不会先讲上一大篇必须吃人的道理,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然后才张嘴吃人。
  • 郭汝瑰回忆录

    作者:郭汝瑰

    《郭汝瑰回忆录》 是郭汝瑰的回忆录,详述传奇险难人生,同时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多次战役有精当分析,对国民党高层政争缠斗也有精要点评。 郭汝瑰,出身名门,先为黄埔五期,又入陆军大学。抗日战争中,率旅参加淞沪会战,与日军反复争夺七天七夜而阵地不失,名扬军界,备受陈诚赏识;长沙会战中又得薛岳青睐;成为蒋介石心目中的军界精英。其实,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曾是中共党员,抗战中已与中共高层建立联系。在国共争锋紧要关头,由于郭汝瑰进入国军中枢决策层,经常向蒋介石提供作战方案,听取指令,因而有机会将大量最高机密转交中共。他隐藏很深,又多谋善算,受当局信任,在糜局、危局中始终官运亨通。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任命郭汝瑰为兵团司令,防堵解放军入川。郭在宜宾通电起义,破坏了蒋固守大西南的计划。蒋介石到台湾后曾说:“没有想到郭汝瑰是最大的共谍。”台湾有报纸写道“一谍卧底弄乾坤,两军胜负已先分”。
  • 留美杂忆

    作者:钱存训

    《留美杂忆:六十年来美国生活的回顾》中回忆毕生治学之路,于开拓思想、兼容中西文化的历程中,和国际学者相互切磋,贡献良多。附录中并收入家世渊源、家人小传、访问报道、著述评论及诸位师友怀念等文,恰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学术史与文化史的缩影。
  • 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作者:黃仁宇

    在中國歷史的學術研究方法上,作者不同於西方大部分的學者。他認為,西方式的學院分工方式無法適用於中國文化的綜合研究,因此,西方觀察家通常不是將中國視為「白雪公主」,就是看成「老巫婆」。事實上,中國兩者都不是。為了獨排眾議,他付出了很高的代價。中國出了什麼問題?作者將告訴你,中國是「潛水艇三明治」,上層是沒有明顯差異的龐大官僚體系,底層是沒有明顯差異的農民。他在本書中解釋,這是地理因素及歷史原因使然。至於補救之道,他建議「加強中間階層」,尊重農民階級的財產權,因為到目前為止,後者都是看各黨派的臉色。東方與西方的衝突已久,本書敦促雙方的公民不要再自認道德優越,應接受事實,了解「兩個不完美的體系」都面對共通的「巨大數學問題」。意識型態上的對立通常來自於目的論的見解,將歷史解釋成三個步驟的直線發展:過去、現在及未來。這種乾淨俐落只適用於受限的視野或當地的事件。 在「大歷史」中,作者必須想像我們生存在宇宙的螺旋之上。即使是偉大的領袖,也只能在彎曲的小徑施加小小的推力,其行動很少能配合其目的。重大戰爭只是啟動大規模的地緣政治趨勢,使好戰分子最初的軍事目的顯得無關緊要。然而,即使如此,黃仁宇堅決否認自己是目的論者或是哲學家。 他是不折不扣的歷史學家,但不是理想派,而是實務派。他引用康德的話指出,沒有人可以自認了解「物自身」與「不可知」。但他也引用普里茅斯殖民區及一八六二年的公地放領法案,甚至在紐普茲的休京拉移民,以說明他的觀點。 本書充滿了趣聞軼事。本書究竟是一本規模非凡的自傳,或是以外射螺旋格式寫出的第一本大歷史,讀者可以自行決定。毫無疑問的是,作者傳遞給我們他脫胎於悠久文化的壯闊史觀,即使他對此文化不無批評之處。 黃仁宇的文字淺顯明白,就算毫無背景的人也讀得懂。也許就是因為如此,約翰•厄卜代克(John Updike)才形容他的文筆彷彿具備卡夫卡的視野特質。
  • 学生时代

    作者:萨孟武

    本书是萨先生回忆录的第一部,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记述了他青少年时期耳闻目睹的种种人物和事件。每一篇故事都不长,虽然作者自云,“平平凡凡的人写平平凡凡的事,供人茶余饭后开心而已”,但现代社会的变动已蕴其中,诸多现代菁英的青春影踪时常过现,是一本难得的知人阅世的好书。
  • 我的母亲

    作者:盛成

    《我的母亲》是一部文风质朴、行文嵚奇、情感浓挚、 气度恢宏、充满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的传记文学。作者娓娓地叙述他一家的故事,行云流水般地夹进中国社会的种种事件,把读者带入鸦片战争以来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的巨幅画卷中去。从这扇走向衰败的封建家庭的大门,读者看到了一个浓缩的中国社会。 此书问世后,世界文化名人 罗曼•罗兰、居里夫人、萧伯纳、罗素、梅特林、纪德等均给予髙度评价。执法国文坛牛耳的、惜墨如金、一字千 金的大文豪瓦乃里为之作了万言长序。各种文字译本继法 文本后接踵问世。几十个国家的报刊以二十多种文字报道、 评介此书。一时间,西方世界形成了一个以盛成和《我的母亲》为中心的罕见的中国热。《我的母亲》在阿拉伯世界影响巨大,把应邀访问的盛成视作中国文化的使者。
  • 走出白色恐怖

    作者:孙康宜

    这本书是孙康宜一家走出苦难、超越困厄的回忆。作者的父亲是天津人,母亲是台湾高雄人,国共内战期间,一家辗转到台湾,不想却是厄运的开始。五六十年代,被称为台湾“白色恐怖”的高峰期,军事法庭受理的案件多达三万多件,被长期监禁、被处死者,保守估计也有七八千人,知识分子、军人、工人、农民均有被打击的对象,著名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因思想问题而被捕,研究中国诗词的叶嘉莹教授也因家人受牵连入狱……1950年初,孙康宜的父亲因她舅舅参加了反抗当局暴政的活动,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判刑十年,家产尽遭查抄。母亲带领全家躲到农村,坚强生活,供儿女求学读书,狱中的父亲也通过信仰找到精神寄托。之后全家迁至美国,展开另一段生活。书名之所以用《走出白色恐怖》,是因为“写在这里的章节大多与白色恐怖有关,但这本书并非控诉文学,也不是伤痕文学,相反地,这是一本‘感恩’的书——对那些给我们雪中送炭的朋友和亲人,我的感激是一言难尽的”。作者想纪念的却是一个个在集权下生活的平凡而善良的人,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我原来以为从前幼时所遭遇的患难是我生命中的缺陷,但现在发现,那才是我的心灵资产。”文中还带出张光直一家、沈从文夫妇、杨宪益夫妇等浮光掠影,都很令人回味。而关于作者的大舅舅陈本江和“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部分,更是对台湾政治迫害年代有志人士的深切纪念。 这次三联的增订版还请学者王德威写了序言“从吞恨到感恩”。王教授不仅对台湾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历史做了简单介绍,而且用很动情的文字称许了孙康宜笔下的人物以及作者本人的写作态度。“往事不能如烟:不能忘记的不只有苦难和冤屈,还有仁爱与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