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回忆录
-
我的FBI生涯
前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自传体回忆录。 美国空军基地霍巴塔遇袭,在政治、执法与生命之间,他会如何抉择?比萨帮,西西里黑手党,拉•科萨•诺斯特拉,构筑全球毒品网络,他该怎样出击?俄罗斯驻美使馆的神秘地道,潜伏多年的“灰衣人”,美俄间谍战风云诡谲,他如何反败为胜?从最初的“执法传奇”,到“最失败的任命”,他与比尔•克林顿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美国政坛丑闻泛滥,国际恐怖主义猖獗的90年代,各类案件、各色人等纷至沓来,轮番登场。路易斯•弗里坚守联邦调查局的独立性,秉公执法,维护国家安全。在书中,弗里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家庭经历以及在担任FBI局长的八年里所经历的重大事件。 作为联邦调查局局长,弗里在出色服务国家的过程中成了一名见证人——一个讲真话的人——他见证了克林顿时期白宫内所有违法乱纪的事情。对于围绕着克林顿总统职位的大多数争议,都可以归结为:你相信路易斯•弗里还是相信比尔•克林顿? -
我的最后叹息
《我的最后叹息》内容简介:路易斯·布努艾尔,1900年2月22目生于特鲁埃尔省卡兰达镇,1983年7月29日逝世于墨西哥,出生于西班牙的世界电影大师。代表作有《一条安达鲁狗》《比里迪亚娜》《自日美人》《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自由的幽灵》和《欲望的隐晦目的》。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将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叙事体完美结合,有机地融入他的32部作品中,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 这不是刻板的工作日志,也不是枯燥的艺术综述。布努埃尔拒绝日常生活的平庸,喜欢饮酒,终生做梦,将夸张大胆的艺术实践贯彻一生。执着与自在,喧闹与宁静,记忆与遗忘,构成了这部回忆录最动人的篇章。 -
宮前町九十番地
認識張超英先生多年,他如此精彩的家世與生平,讓我都想用筆記錄下他的生平,可惜彼此忙碌,未能如願。 現看到陳柔縉女士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完成此書,張超英先生種種有趣、特殊的事蹟躍然紙上,我一面看一面想:真比小說還精彩。 從祖父靠礦業成鉅富,父親是日據時代聞人張月澄先生一代,在日本讀書時坐自家黑頭車,請有秘書,學生有此排場,到花了大把的錢抗日。到張超英這一代,年輕時代享盡榮華富貴的生活,這本書記載的,當然不只是張家的家族史,毋寧也是台灣的一頁近代史吧! 但我個人最喜歡的,仍然是這個有點害羞、十分可愛的「阿舍˙黑狗兄」。畢竟,像張超英先生這樣的世家子弟,隨著過去的台灣,不會再以這樣的方式重現了。 那麼,讀者不妨從書中,體會一下那個過去的時代台灣人的風華吧! ──李昂 -------------------------------------------------------------------------------- 我是在1982年到日本的,2004年離開新聞界,目前依然住在日本,張超英二度派駐日本大顯神通時我都是見證人。 張超英做過千萬件比我規模、影響力更大的幕後工作,但若非他這次用回憶錄形式道出,或許天下人很快就會忘懷,而且加上他惹上額外的政治恩怨,讓他更沒機會得到應得的正面評價;也讓我覺得我這樣的文字工作者其實是占盡便宜,寫什麼都讓天下人知道,不像張超英這樣應該在日台交流史扮演重要地位的人,至今華人世界對他並不大清楚。 我到現在才體認到張超英是一位真正自由的人,沒有非常強烈的意識形態─,對現實利害並不計較,才能跳脫官式框架乃至時代、國境的框架,或許也跟他優裕的成長背景有關係;有許多餘裕的大少爺才能不計較的,或許這正是我這種普通人家出身的人所難及的。 我生平最不喜看自圓其說的回憶錄,但張超英的敘述精確平實,加上陳柔縉深厚的日治時代史學素養,算是我自己第一本可以接受的回憶錄,讓我很羨慕張超英有一個可以如此敘述的精彩人生。──劉黎兒 -
孟小冬
本书内容主要反映了孟小冬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生活和爱情。她与梅兰芳相遇,结婚四年后二人因一场血案和一段隐情不得不分开,孟小冬经此打击,一度出家为尼。后来,振作起来的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在余府学戏达五年之久,是余门中学艺时间最长,得真传最多的余派传人。1947年在上海最后一次演出《搜孤救孤》,达到其艺术高峰。 本书配有105张高质量的老照片,其中孟小冬的一些珍贵照片,尤其是封面照片,属国内首次发表。 -
宪益舅舅的最后十年
本书以日记体形式记写外甥女赵蘅眼中,舅舅——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的故事。“他曾发出过震撼世界的声音。直到他已经说不出话来,还在尽力以笑容来答谢探视者。” -
文學江湖
自二○○五年《關山奪路》出版後,大家引頸企盼的第四部回憶錄----《文學江湖》終於出爐了。隱地說:「鼎公的書,從一九四九寫到一九七八年,將近三十年的時光,正是我的鼎盛年華,他把我的時代拉回來,不同的是我在地上走,他彷彿走在地層下……我在他書中因此看到了更深層冷酷的世界。」 2009.03.15 中國時報「書人物」:《文學江湖》壓陣 王鼎鈞回憶錄4部曲完工 (記者林欣誼) 4部回憶錄共寫了17年,這位後生晚輩心目中文學成就與一生經歷均不凡的資深作家,他的人生就是歷史,而他的歷史,也是文學。 王鼎鈞寫回憶錄,一寫寫了17年。17年來,他人在紐約,回憶之筆從大陸江山細細追索到台灣──《昨天的雲》寫山東故鄉幼年;《怒目少年》著墨抗戰時的流亡學生經歷;《關山奪路》則寫內戰遭遇;台灣卅年生活,因篇幅所限只取「文學」 來寫,輯成《文學江湖》(以上皆爾雅)近日出版。 自1978年移居美國至今30年,這段生涯卻沒有在4部曲的範圍內。王鼎鈞篤定地說:「我不想再寫了。當年離開中國大陸,踏上基隆碼頭,我的感覺像再生;後來移民出國,走進美國海關,我的感覺像死亡。」再追問,王鼎鈞卻不答了,一如他筆談寫下的文字,簡省精準,字字留有餘味。 受胡適影響 小人物也能寫傳 王鼎鈞已高齡84,寫作生涯逾60年,散文境界臻於化境,是許多後輩創作者心中景仰的名家大師。從雋永的散文到闡述哲理的人生三書,王鼎鈞自謙:「我是職業作家,這個也寫,那個也寫,被動的成分居多。」但45歲後,他爭取自主:「《碎硫璃》近似『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左心房漩渦》如一場熱病。晚年出了詩集,我好像70多歲生了個孩子,很高興、也很窘。」 一度王鼎鈞也想寫長篇小說,題目都想好叫「遺囑」,講台北一個外省老翁,把一肚子想說的話寫下來,留給還沒長大的小孫子看。後來,寫小說的因緣未到,王鼎鈞又謙「我只能寫出很壞的小說」,於是改用回憶錄的體裁負載今生的閱歷和思考。 「我幼時讀沈從文的自傳就有了『效顰』之心,後來讀到胡適主張小人物寫自傳,受到更大的鼓舞。」他自述寫回憶錄的心情是「與人分享」,還以「珍珠不是蚌的私產」這句話勸朋友寫,打動了好幾個人。 少小離家 回憶是為了忘記 王鼎鈞14歲起離家、離鄉,24歲離開大陸來台,「疏離失根的感覺已非一日,那是我今生感情的一部分。」但回憶一生,不是一揮而就的工程,如《關山奪路》寫了整整10年,《文學江湖》也花了4年,他說:「我就像畫油畫,一面畫一面修改,有時找到新資料,要改動,有時換句法,調整穠淡疏密。因為牽髮動體,有時為了加一段,要修改全篇。」而《文學江湖》則是遭遇最複雜、撞擊力最大,因而最難寫的一部。 回憶往事,面對的除了自己,還有讀者嗎?鼎公豁然回答:「夜鶯唱歌,怎能確定唱給誰聽,山花盛開,怎能預期開給誰看。我寫給一切人看,沒設任何前提,我不選擇讀者,讀者選擇我。」 讀這4部曲,最好在桌邊放上一杯熱茶,隨著煙霧冉冉飄升,靜靜地、慢慢地讀,因為鋪展眼前的是一部格局廣闊的歷史,顯現的是一位老者的智慧。「寫回憶錄不能只寫自己,要寫出眾人的因緣。」王鼎鈞說:「我很想以當年的我表現當年,但我做不到,我只能以今日之我詮釋昔日之我。」 歷史如雲,他抬頭看過 記憶從來不是問題,而是需要多大的節制──儘管記憶猶新,加上筆記、剪報、上網、圖書館以及買下的五、六百本書,下筆時如臨其境,但王鼎鈞很自覺:「我不能把文學作品弄成我個人的紀念冊?」同時又帶著無限蒼涼:「寫回憶錄是為了忘記,彷彿自焚的過程。」 在王鼎鈞的言談之中,這層滄桑之感總是淡淡縈繞,他曾說:「內戰結束前夕,我的人格已經破碎。」《關山奪路》寫國共內戰的煙硝戰火,正是他所遭受的摧毀過程。他感慨道:「我的人格由孔子學說和基督教義塑成,戰爭是對他們那些大經大法的否定。」後來他在國外接觸聖嚴法師與佛教,才走出困境,完成晚期作品,「但我是基督徒,信仰並未改變,我對牧師說,六經皆我注腳。」 「歷史如雲,我只是抬頭看過;歷史如雷,我只是掩耳聽過。」人稱「鼎公」的王鼎鈞總是對自己消減再消減,但4部回憶錄,他悠悠地寫,寫出的豈止是他個人而已,而是他藏身在其中的一整片樹林、一整面天空。 -
德国媳妇中国家
这是一个德国人,讲述她丈夫关愚谦和丈夫的大家庭的故事。在一个朋友家的聚会上作者认识了关愚谦这位德国汉堡大学的教授,并从一个对中国了解甚少的德国少女,成为了“中国媳妇”,成为了中国几十年变化的见证人,成为了一个中国菜的烹调高手——反而对西餐烹调不甚了了。关愚谦是偷渡出国的。她第一次到中国大陆的旅行,是在1975年,走到他家楼下,却不敢相见,连打听一下都不敢做,但此行给她留下了充满矛盾却还不坏的印象。后来去台湾学习了半年汉语,并和丈夫偷偷回大陆旅游。他们第一次到正式到中国大小行李七大件,而现在“回国”,两手空空地来,然后满载而归。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讲这个“中国家”——把最崇高的爱献给了自己祖国、为了中国富强奋斗不息的两代人,一个庞大到连中国人都很难短期理清复杂关系的大家族和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家族成员。她的许多见闻,对80后来说,都有些匪夷所思,同时,也唤起40后、50后、60后的记忆。 -
男人的天使,自己的上帝-莎乐美传奇
《男人的天使,自己的上帝:莎乐美传奇》由莎乐美原著,黄宏译著。她是一位沙皇宠爱的俄国大将军之女。十九岁毅然离家出走,在欧洲各国游历,最后定居德国。在罗马结识哲学狂人尼采,并用特殊的方式拒绝了尼采的求婚;但同保尔·里和尼采结成独特的“三位一体”。安德烈亚斯强行求婚,四十多年没有性生活的婚姻惊世骇俗。然而她超人的学识受到杰出男性的青睐,和德国著名诗人李尔克的邂逅充满了诗意,三十多年的情爱感人肺腑……完整的人生体验构成非凡的一生,面对死亡她写下了《生命的回顾》。《男人的天使,自己的上帝:莎乐美传奇》适合传记爱好者阅读。 -
天涯晚笛
《天涯晚笛》,“民国时代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的口述实录故事。 民国时期,她身处灿若星辰的一众名家贤士之间,她的知交师友中有胡适之、沈尹默、章士钊、闻一多、沈从文、卞之琳、张大千,等等。她的昆曲、诗词、书法造诣皆秀逸超凡,成就件件文坛轶事,汪曾祺赞她唱腔“娇慵醉媚,若不胜情,难可比拟”,欧阳中石称她书法非常精到“在那个时代已是佼佼者”。抗战年月,这位正当韶年、俏皮聪慧的“张家四小姐”,在一群“国粹”长者中间穿梭来去,恰如烽火战场间绽放的春兰秋菊,受到众星捧月般的疼爱和娇宠。 她为姐夫沈从文写诔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传诵一时;她因诗人卞之琳起争议,“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见钟情,至少是有点一厢情愿吧”,文坛哗然;她看林徽因,永远是众人的中心,没有别人说话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的,我未必喜欢呀”;她说自己的同事朱自清,他和冰心早期的写作,都有点“酸的馒头”(sentimental,即感伤,滥情)…… 本书作者苏炜是张充和的耶鲁晚辈与居所近邻,多年来时相登门求教,学习书法、诗词。《天涯晚笛》即为张充和自本世纪以来向苏炜断断续续口述的人生故事,其中披露珍贵影像一百多幅,包括杨振声、查阜西送给她的结婚礼物“八卦墨”和“寒泉琴”,又特别附录“合肥四姊妹”的张家谱系图,厘清跟张爱玲不是一族的亲戚,其中主要篇什均经张充和亲自审阅修改。 编辑推荐: ★ 百岁张充和的“朝花夕拾”——她从民国走来,今年100岁,还跟我们一样活着。听张充和讲故事,末代皇帝族兄溥侗常和她一起唱戏,章士钊赠诗把她比作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沈尹默要她学他娘家的书法,闻一多生活拮据却主动刻图章相赠,胡适访学喜欢到美国西海岸她家去挥毫,张大千在耶鲁拿她的旧宣纸画芍药与人物……她的相交师友,一众名家,灿若星辰,她的曲艺小楷,格调极高,秀逸超凡。 ★ “民国时代最后一位才女”口述实录——《天涯晚笛》同路走来的旧雨新知,她看程砚秋,觉得闹;她看马连良,嫌他油;她看杨荫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原来是在给音乐算节奏;她看陆小曼,也会唱曲也会画画,有不错的印象;她看林徽因,永远是众人的中心,“大家都喜欢的,我未必喜欢”;她看苦苦追求她的卞之琳,好意是心领了,“但这种事情不能勉强”;她看朱自清和冰心,早期白话文写作都有点“酸的馒头”…… ★ “合肥四姊妹”的世纪长河——余英时认为,周有光先生说得十分准确:“张家四姐妹的名气很大,不光在中国,在外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天涯晚笛》特别附录“合肥张家谱系图”,厘清“合肥四姊妹”跟张爱玲不是一族的亲戚。今天回望四对夫妇(张元和嫁顾传玠,张允和嫁周有光,张兆和嫁沈从文,张充和嫁傅汉思),四妹张充和100岁,二姐夫周有光108岁,仍未止歇,可敬可佩! -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是赵俪生《篱槿堂自叙》、高昭一《回首忆当年》两书的合辑。《篱槿堂自叙》曾公开出版过,好评如潮,这次新版,增补了三分之一多的内容,读者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篱槿堂自叙》;《回首忆当年》则属首次公开出版,之前仅以自印本形式流传于少数学人好友之间。 两位作者分别叙述了家庭、求学、成家、革命,以及建国后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这本回忆录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同时也是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社会变迁的记录。作者在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时代的大背景结合起来,从客观的史学分析角度入手,对其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进行反思。 风格上,赵书内敛淡然,高书张扬、喜怒形于色;赵书有时一笔带过,高书则更多细节。两书合璧,相得益彰。 -
我与悲鸿
魅力经久的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与一代艺术巨匠28年的感情沉浮。 本书是《蒋碧微回忆录》的第一部。 《蒋碧微回忆录》包括《我与悲鸿》和《我与道藩》,1964年10月由台湾《皇冠》杂志首次刊行,1966年11月由皇冠杂志社正式出版。作为“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蒋碧微回忆录》提供了研究女性心灵史和解放史的独特文本。蒋碧微出身于江苏宜兴的书香门第,与徐悲鸿是同乡。十八岁的她为追求自由恋爱,与徐一起私奔。此后二十多年,两人的生活远非一帆风顺。作为被遗弃者的蒋碧微,写下了这段沉痛的经历。本书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徐悲鸿的重要视角,提供了研究女性心灵史和解放史的独特文本。自问世以来,大获成功,拥有广泛的读者。 此次出版的本书和《我与道藩》,为《蒋碧微回忆录》的大陆最新版,由徐悲鸿与蒋碧微之子徐伯阳授权,不仅修订和充实了文字,而且增加了丰富的历史珍贵图片。 -
胡適口述自傳(二版)
一般人對口述歷史的了解,大抵是從唐德剛這部《胡適口述自傳》開始的。這是他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口述歷史學部」所公佈的胡適口述回憶十六次正式錄音的英文稿,和他自己保存、並經過胡氏手訂的殘稿,對照參考,綜合譯出。是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與胡適親身交往,提著錄音機完成的一項偉大「口述史傳工程」。 胡適先生此書的重點是對自己一生的學術作總結評價,而這評價反映出胡適晚年期的思想,與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簡直沒有甚麼出入,所以正如唐先生所說,讀過胡適《四十自述》的人,在這一本口述中很難看到新東西。但唐德剛先生在把英文口述譯為中文後所作的注釋評論,卻是不可不讀的好文章。本書「傳」與「注」已成為一不可分割的整體,就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而言,注釋部分的分量,恐怕還遠在傳文之上。七十年代海外史學界盛稱「先看德剛,後看胡適」。唐先生在這些注中所表現出來的學養見識具有難得一見的才情風致,真正讓人有讀其書想見其人的欽慕之感。 就寫作的體裁來說,本書倒不失為別開生面、自成一格的「學術性的自傳」。也是一本簡單明瞭,童叟無欺,而包羅胡適學識、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書。是一部最淺近的、最適合青年讀者需要的、胡適自撰的「胡適入門」。研究中國近代文史的專家們,抽空瀏覽過,這本小書或許也可幫助他們,把他們概念中的「胡適」,整理得更有條理。因為它是一本辭簡意賅、夫子自道的「胡適學案」。一般遣興讀者,工餘飯後翻翻,也可大略體會出,胡適底「反動言論」和「毒素思想」的來龍去脈。至於它是毒草還是香花,胡適自己並沒有「自賣自誇」;他只是「據實招來」而已。賢明的讀者們──不論批胡也好,擁胡也好,既批又擁也好──自然會各自做其正確的判斷。 -
已知与未知
《已知与未知:美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回忆录》内容简介:从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到最年长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是一直位于美国权力核心的极少数政治家之一。拉姆斯菲尔德经历了美国近半个世纪历史的重大事件:越南战争、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海湾战争、“9•11”事件、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他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他的回忆录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也不乏个人智慧与魅力的展现。 《已知与未知:美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回忆录》内容不仅从拉姆斯菲尔德个人的日记、录音资料取材,也有一部分内容来自他接触到的政府秘密档案。拉姆斯菲尔德在《已知与未知:美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回忆录》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对美国和世界政治家的看法,更首次把总统内阁的决策过程和五角大楼的工作细节公之于众。 海报: -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是一位经历极为特殊的老人。他的父辈曾追随孙中山,本人是文天祥的23世孙,还是毛泽东的表弟,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后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影响脱党。1935年加入国民党军统,成为戴笠手下一员干将,官至国民党中将。1975年获得特赦,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从他的口述经历中,我们可领略一位伴着中国近百年历史为一生的风云人物,作为生前的最后回忆资料难得。 -
我的人生故事
一本通俗易懂且有趣的“周有光读本” 108岁的智慧老人,跨越世纪的精彩人生 资中筠先生倾情作序 吴敬琏、沈昌文、易中天、张维迎、吴思、崔永元都尊崇的大家 求知、有爱、讲真话的人都在读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8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本书将引领读者直观、全面地了解周有光的人生历程、学术贡献、思想菁华。无论你是周有光的初识者,还是周老的忠实粉丝,都不应该错过。 -
白崇禧口述自传(上下)
白崇禧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一生以军事为业,参加过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历次圈共内战。1924年加入国民党后,始终担任国民革命军、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在民国史的各个阶段,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口述自传,是他晚年的访问记录。由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经过128次访问。历时四年完成。其史料之详备。挖掘之深入,细节之丰富,是口述史中极为少见的。 白崇禧作为新桂系的代表人物,一生经历复杂,不但长期坚持反共立场,同蒋介石之间也若即若离,恩怨丛杂。纠缠不清。这使他在陈述史实时,难免有某些党派和派系的成见,影响史料的客观性,希望读者给予分析和鉴别。 出版说明 原版前言 第一编 早年生活 一、家世 二、家庭状况 三、早年之教育 四、参加北伐学生敢死队 五、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及保定军校 六、志愿请求分发至新疆见习 七、第一次未去成新疆 八、回广西见习 九、剿匪与禁烟 第二编 统一广西与北伐 一、统一广西 二、两广统一 三、赴湖南劝唐生智参加革命军 四、誓师北伐 五、奉调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 六、克服杭沪 七、龙潭战役前国内政治军事之回顾 八、龙潭战役(十六年八月廿六至卅一日) 九、西征 十、率师北上 第三编 抗日前情势 一、抗日战前敌我情势之分析 二、向编 遣会议提出军队实边之建议 第四编 抗日战争 一、抗日 二、淞沪会战 三、南京保卫战 四、徐州会战 五、武汉会战 六、五战区游击战 七、第三战区游击战 八、华北战场诸战役 九、太原会战 十、国军第二期作战 十一、南昌会战 十二、随枣会战 十三、五战区游击战 十四、长沙会战 十五、桂南会战(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中旬至二十九年二月下旬) 十六、远征军作战(三十一年三月中旬至六月中旬) 十七、抗战期间全面攻势中之冬季攻势 十八、枣宜会战(民国二十九年五月上旬至六月下旬) 十九、常德会战(民国三十二年十月上旬至十二月下旬) 二十、豫中会战 二十一、长衡会战(民国三十三年) 二十二、桂柳会战(三十三年九月上旬至十二月中旬) 二十三、湘粤桂边区作战(民国三十四年一月中旬至二月中旬) 二十四、湘西会战(三十四年四月上旬至六月上旬)” 二十五、桂柳反攻作战(民国三十四年四月下旬) 二十六、八年抗战中之游击战 二十七、抗战中海军作战经过概要 二十八、抗战中空军作战 二十九、后方勤务概要 三十、中美合作 三十一、日本投降 三十二、抗日战争之总检讨 第五编 军训八年(陈三井 贾廷诗整理) 一、概论 二、概论(续) 三、军事教育之先决条件 四、战场需要决定军事教育之内容 五、基本教育 附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要军事会议与重要文献之摘要 附录二:蒋主席对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之广播 附录三:日本向联合国降伏之文书 六、战斗教育 七、协同教育 八、特种战的教育 九、教育组织与方法 十、国民教育的改进及军官、军士教育的树立 第六编 战后来台 一、台湾简介 二、宣抚台湾的经过 三、台湾事变的处理 四、台湾省行政工作 第七编 广西的地理概要 一、广西的地理概要 二、广西各民族在历史上的演变- 三、广西少数民族之来源及分布 第八编 广西的建设 一、人物介绍 二、从光绪末年到辛亥年的广西 三、陆荣廷统治下的广西 四、马君武当广西省长时期 五、统一广西 六、北伐(以广西对北伐之重要贡献为中心) 第九编 参加“国民大会” 一、主张先剿共后行宪 二、制宪国民大会 三、选举的纠纷 四、李德邻竞选副总统成功的分析 五、对但衡今等弹劾的答复 六、三十七年年底两封电报 七、和谈前后 八、“总统”复职 九、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 十、我劝陈“副总统”养体养望 十一、增订“动员战戡临时条款” 十二、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 十三、第一届“国民大会”第四次会议 十四、对“国民大会”回忆之总检讨 第十编 广西军政时期 一、北伐后全国军政概况 二、编 遣会议 三、武汉事变 四、李济琛被扣后的广东 五、护党救国军的成立 六、护军第一次入粤作战 原版后记 -
溥杰自传
他是皇帝的御弟,经历了皇宫中的“金色”的童年,经历了复辟流亡的种种辛酸,经历了战俘营、战犯管理所成功的改造,最终与深爱的日本妻子幸福团圆…… -
简·方达回忆录
她是我们这个时代知名度最高的女星之一。在美国,简·方达是演员,活动家,女权主义者的代称,此外,她还是健身专家和大家模仿的榜样。在这部非同一般的回忆录里,方达告诉我们的又何止这些。方达年轻时就开始接触好莱坞上流社会,后来投身演艺界,生活中碰到说不完的困难和辉煌,她将其中难以割舍的细节和普遍适用的道理告诉我们,她希望借此为大家“提供一个角度,别人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反思自己的生活,进而调整他们的生活”。 -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本书内容:余生江苏无锡南延祥乡啸傲泾七房桥之五世同堂。溯其原始,当自余之十八世祖某公,乃一巨富之家,拥有啸傲泾两岸良田十万亩。而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仅夫妇两人同居。十八世祖年三十左右,婴衰虚之疾。远近名医,百药罔效,病情日见沉重。一日,十八世纪母告其夫:“胸中久蓄一言,示敢启口,恐不听从,又滋责怪。”十八世祖言:“病已至此,苟可从者当无不从。纵或实不能从,亦为无责怪可言。”十八世祖母谓:“君病殆非药石可疗。…… -
闪击英雄
讲述自已与希特勒等纳粹党魁在战略上经生争执,每每与胜利近在咫尺,却又因最高统帅的"亲自指挥"而功败垂成----不知是该为他们扼腕叹息,还是要为整个世界因此而暗自庆幸?研究敌人,是战胜敌人的前提,希望本丛书中阐述的一些军事见解,能为爱好和平者磨砺手中的正义之剑!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