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回忆录

  • 永远的苏珊

    作者:西格丽德·努涅斯

    1976年,经友人推荐,年轻的《纽约书评》助理编辑、文学女青年努涅斯成为处于癌症术后恢复期的苏珊·桑塔格的助手,由此进入一代知识偶像的私人生活。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的努涅斯拥有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令母子俩一见倾心,向来都好为人师的桑塔格当仁不让地做起了她的文学导师,并差点成为她的婆婆。 《永远的苏珊——回忆苏珊·桑塔格(精)》由西格丽德·努涅斯著,阿垚译。美国小说家努涅斯的这部小型回忆录之立意,并非学术传记,因此述及诸多名人私事,细节丰富;述及桑塔格的狂傲或脆弱,母子关系或个人感情与功名,寥寥数语却活龙活现,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而非被种种的主义神化,又或被毁谤和流言包裹的桑塔格。《永远的苏珊——回忆苏珊·桑塔格(精)》亦充满了对1970年代那个失落的、充满智慧的纽约城的怀念与礼赞。
  •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作者:[俄罗斯]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或许,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的回忆录(就我所读过的部分而言)因此才让我感到最为准确(瓦西里萨•格奥尔基耶夫娜说:“全都是事实”),最为愤怒,因为它不仅是关于时代的,而且也源自时代,源自时代的血液,同等份地源自你所遭受的痛苦和你所造成的痛苦,源自你所敌视的特征和众人皆有的特征…… ——俄文版序者 尼•潘琴科 她的几部回忆录不仅仅、不单单是回忆录,因为,对隐秘的诗歌创作的洞悉,对诸多历史事件的沉思,各种评判(尽管并非总是公正的)所具的“力量和愤怒”(她自己的用语),以及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同步对比手法,这一切足以使娜杰日达•雅科夫列夫娜的书位列近二十年内最优秀的俄国文学作品。 ——巴黎YCMA-PRESS1982年俄文版编者 丰富独特的叙事内容与音乐的结构和政论的风格相互交织,使曼德施塔姆夫人的这部书成了一部“不止于”回忆录的文学作品,一部富有史诗韵味的特殊时代的编年史。……深刻的心理描写与书中不时穿插进来的哲理思考和抒情文字相互呼应,共同交织成一种起伏跌宕、浑然天成的有机文体。 ——中文版序者 刘文飞 这两本回忆录当然是阅读曼德施塔姆诗歌的指南,但是其意义不仅于此。任何一个诗人,无论他写作了多少作品,从实际的或统计学的角度看,他在他的诗中所表现出的至多是他生活真实的十分之一。……奥西普•曼德施塔姆遗孀的回忆录正好涵盖了其余的十分之九。这些回忆录驱走了黑暗,填补了空白,矫正了误解。其总体效果接近于一次复活逝者的行为,那害死诗人、比诗人存在得更久并仍继续存在、更为普遍的一切,也在这些书页中得到再现。由于这些材料的致命力量,诗人的遗孀在处理这些成分时如拆卸炸弹一般小心。由于这样的精心,由于这部伟大的散文是用曼德施塔姆的诗歌、用他的死亡过程和他的生命质量写成的,因此,一位哪怕没有读过曼德施塔姆任何一句诗的人也能立即明白,这些文字再现的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仅凭那朝向他的恶所具有的数量和能量。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布罗茨基
  • 阿娜伊斯·宁日记(全四册)

    作者:[美] 阿娜伊斯·宁

    阿娜伊斯·宁,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因为她与著名作家亨利·米勒及其妻子琼的暧昧关系,因为她在当时大都市国际艺术圈和社交圈的收放自如及飘忽神秘,因为她大胆开放的性意识和行为,更因为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神秘日记,一直是西方众多谣传、臆测和闲谈的主题。西方文坛一直传扬着这样一句话:阿娜伊斯·宁的日记是20世纪最独特的一道文学风景线。亨利·米勒公开发表文章宣称,该日记可“与圣奥古斯丁、佩特罗尼乌斯、阿伯拉尔、卢梭、普鲁斯特的作品媲美”。普利策奖获得者、诗人卡尔"夏皮罗于她的日记第一部出版之初,在《每周一书》中撰文:“20年来,大西洋两岸的文学界争相谈论这部奇特的日记。有幸先睹其风采的读者视其为呕心沥血之作,极尽褒扬之辞。现在,日记的部分内容终于化为铅字,广大读者也可品评并见证这一巨著之隽永。”她的日记得到如潮好评,有人声称:阿娜伊斯·宁的日记将引起一场革命!我们在她的那不同凡响的日记中能看到一个伟大的艺术时代。阿娜伊斯·宁日记的最大意义在于:我们首次有了一部详细明确记录现代女性自我发现旅程的激情之作。阿娜伊斯·宁德日记现存于纽约国立图书馆等处。她去世后,后人专门成立阿娜伊斯·宁日记研究所、阿娜伊斯·宁基金会等。江苏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中文版《阿娜伊斯·宁日记》,共分四部,时间跨度为1931-1947年,我们征得对方出版社同意后选用了若干照片穿插于文中。本书时间事件纵横交错、沟壑天成、青涩转熟、渐次成长、浑然一体。作者对本人进行了整体反思和立体刻画,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个丰满、圆润、日常生活中表现欲强的阿娜伊斯"宁。在日记中,宁小姐用谦和细腻、毫不扭捏的笔触展示内在自我,展示自己对人、事及各种思想的自然反应,给我们一种未被作家艺术化的真实信心。随便取日记某一段展读,我们都会沉酣于她生活的新鲜,为她的生活节奏、张力、行为和反行为感染,本能地或理智地,产生眷眷依恋,恍若梦中。
  • 不是我,是风

    作者:弗里达·劳伦斯

    《不是我,是风:劳伦斯妻子回忆劳伦斯》简介:劳伦斯夫人弗里达在这本《不是我,是风:劳伦斯妻子回忆劳伦斯》里真实地记录下劳伦斯生活和他们的爱情。我找到了我需要的一切,我仿佛觉得自己可以像小溪里的鳟鱼、阳光下的雏菊一样蓬勃兴旺。他慷慨地奉献他自己:“我是你的,把我的一切统统拿去吧。”而我,也毫不犹豫地索取和奉献。 那是一种比语言更纯的东西,是在自己生命的完美中产生的一种胜利感。 就像玫瑰踮着脚慢慢地从花蕾中开放,我看见这女人的灵魂藏在她的眼内,在一阵狂喜之中,我坐着观赏那未名的花朵在那儿施弄魔法。 D.H.劳伦斯一生漂泊,在美洲、欧洲、澳洲都曾生活过。唯一能记录他一生的当属这部由其夫人撰写的回忆录。这本《不是我,是风:劳伦斯妻子回忆劳伦斯》从二人相识开始记述,直到劳伦斯生命终结。
  • 简·奥斯丁失落的回忆

    作者:塞尔丽•詹姆斯,Syrie James

    数百年后,在老旧阁楼上的一只箱子里,简•奥斯丁的回忆录重见天日。这部单卷作品立刻被保护起来,其内容令读者震惊而又兴奋。简的这部作品详述了一场隐秘的情事,展露了她内心世界不为人所知的部分。 ---------------------------------------------------------- 可媲美简•奥斯丁任何文字的一个爱情故事。 ——《新闻评论》 在汗牛充栋的关于简•奥斯丁的小说和电影中,这是最佳作品,充满了惊喜! ——《科克斯评论》 塞尔丽•詹姆斯让我们在长椅上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从脑袋和心灵方面来说,奥斯丁和阿什福德先生是完美的一对。 ——《出版人周刊》 在幽默的行文中,简•奥斯丁复活了。 ——《洛杉矶时报》
  • 回忆波德莱尔

    作者:(法)泰奥菲尔·戈蒂耶

    此书以法国著名小说家、诗人、艺术理论家戈蒂耶的《回忆波德莱尔》为主体。翻开《恶之花》扉页,这一近代最负盛名的抒情诗集就是提赠给本书作者的。波德莱尔称他为“非常亲爱和非常尊敬的老师与朋友”。他在波德莱尔去世不到半年就写下了这篇情意深切而又洋洋洒洒的大文,既是回忆录,又是风格别致的传论。书中还收入波本人的诗、文、书信等精华,确实是对这位非凡诗人的极好的回忆与纪念。盖伊·桑称之为“传记杰作”,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珠玉”,一字一句都更移不得。 在法国文学中还没有见到过像戈蒂耶这篇专题那么精致、那么细腻、对个人印象的描写那么生动、散文笔法那么纯熟的作品。这是一副充满光辉意念的大脑的杰作,在这副光华四溢的大脑中,“种种形象就像千万只金色的蜜蜂一样嗡嗡地涌出”。 戈蒂耶作为波德莱尔的传记家,可以说万事俱备,他对夏尔·波德莱尔有深切的了解。他的耳朵里有一种非同寻常的节奏感;他热烈的、罗曼蒂克的想象力,使他特别善于理解波德莱尔思想和诗韵中最细微的部分。 戈蒂耶比他所有的同时代人都更深切地理解和赞赏波德莱尔。从他的气质或他的机缘来说,戈蒂耶都理所当然能够写出这部可与莫利爵士的《伏尔泰》或华尔特·佩特的《利奥纳多·达·芬奇》媲美的传记杰作。 ——波德莱尔研究专家 盖伊·桑
  • 捍卫记忆

    作者:[俄罗斯] 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

    为了不忘却悲惨的过去,索尔仁尼琴写了《古拉格群岛》,为无辜牺牲者树立起一座纪念碑。利季娅写了《索菲娅•彼得罗夫娜》……但当局并不希望人民记住过去……赫尔岑说过:“凡是不敢说的事,只存在一半。”于是,“先存在一半,”利季娅写道,“后四分之一,再后十分之一。如果及时封住报刊的嘴(多亏我们报刊只有一张嘴),最后等到受难者和见证人通通死光,新的一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能理解发生过的事,不能从祖辈和父辈的经历中吸取任何教训了。” 利季娅决心捍卫记忆,与谎言斗争。不再允许别人铲除对被迫害人的真实回忆,宁肯不发表,宁肯得罪人,也决不妥协。
  • 博尔赫斯八十忆旧

    作者:(美)巴恩斯通

    当代享有世界声誉的阿根廷诗人、小说家、作家、翻译家,精通英、法、德等多国语言。创作风格受西班牙极端主义流派和卡夫卡,爱伦·坡等人的影响而又独树一帜。深邃、博学,尤以融现实于虚构而臻于神秘的“迷宫”式构思著称,文体纯净而迷幻,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另一种经典范式和后现代主义的“鼻祖”。本书系李耄耋之年多次接受访谈的记录结集,涉及他对时代、宗教、哲学、文学(包括文学史及代表性作家、诗人)尤其是写作自身的诸多观点,据此可以一窥这位大师的心灵堂奥。
  • 托尔斯泰忏悔录

    作者: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家、改革家,最有影响的道德思想家。他是一个个人主义贵族,而在他的晚年却很不成功地试图过一种穷苦农民的生活;他起初曾耽于声色,而最终却成为一个彻底的清教徒。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是我们息息相通的兄长,也带有现世的共同特点,只是比我们更有自知之明,更富有人情味,思想更缜密,目光更清晰,感情更奔放。这位天才道德家以残忍的狂热和无情的冷峻,对自己灵魂进行发掘。他一辈都在努力通过自我写照达到自我完善,从不停歇,从不崛起,从不让艺术流于形式。
  • 墓畔回忆录

    作者:夏多布里昂

    《墓畔回忆录》:墓志铭既可指勒之碑石的诗体或散文体铭文,也可指任何类似墓志的悼念性质的文字。这部《墓畔回忆录》,也可算是作者给自己写的一种墓志铭。 鸟之将死,其名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两年完成的这部巨著,确是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 这真实的主题就是伤逝,叹人生短暂,哀时光易逝,用文字与手中的笔挣扎着反抗时间。 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我想重新爬上我的美好岁月的山坡…… 浪漫主义文学赞成者或反对者,回忆录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死亡文化之研究家或厌恶者,大中学生…… 一个挣扎着反抗时间的老人,终于敌不过时光的流逝,完成从摇篮到墓地的长旅…… 大约七十岁的时候,他在圣马洛港外一座名叫格朗贝的孤岛上,为自己选定了一块墓地。十年后,他被安葬到这里,没有墓碑,没有铭文,没有装饰,只有无名方石一块,上面立着粗硕的十字架。孤独地,骄傲地,默默地面对大海…… 这坟墓的墓志铭很长,名字就叫《墓畔回忆录》,其中有这样的话:生命于我是不适合的,死亡于我也许更加相宜。 希腊、罗马的墓地,常设在城郊的道旁;埃及的墓地,常设在尼罗河畔;惟有作者的这墓地,选在汹涌大海的波涛声里……
  • 在性与爱之间挣扎

    作者:莎乐美

    莎乐美是谁?因为她复杂的人生经历、过人的才华和特立独行的言行,想用一两句话概括她十分困难。《在性与爱之间挣扎:莎乐美回忆录》一书的封底用了8行字来“定义”这位非凡的女性:“俄罗斯流亡贵族的掌上明珠、怀疑上帝的叛逆、才华横溢的作家、特立独行的女权主义者、不守妇道的出墙红杏、为尼采所深爱、受弗洛伊德赏识、与里尔克同居同游。”或许,只有这样繁琐的表述才能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完整的莎乐美。 尼采有句名言:“回到女人身边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尼采对女人的这种憎恶情结正是缘自本书的作者和主人公——莎乐美。 “弄瞎我的眼睛,我依然会看见你;塞住我的耳朵,我依会听见你……”里尔克的这首感人的情诗是为莎乐美而作。 细心读者可以从本书的一幅图片中发现,弗洛伊德的书架上摆放的居然是莎乐美的照片。
  • 当贝利遇到艾丽斯

    作者:(英)贝利 著

    当贝利遇到艾丽斯,便奏响了一首深沉的爱情史诗。一个是世人公认的“金头脑”,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布克奖”得主;一个是学养深厚的古典文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小说、“布克奖”委员会主席。 两个杰出的灵魂泰然相处,既保持了从容的独立,又在相互的交流中继续升华。贝利写他们的爱情,有时庄重,有时诙谐,有时醋意十足,有时又童心未泯。即便是谈及艾丽斯的风月情事,严厉之外,也有宽容……在艾丽斯患上阿兹海默氏症之后,夫妻之间不再有对话,贝利在爱情的甜美记忆支撑下,一路搀扶着爱妻步入黑暗的孤独旅程。 第一次看见艾丽斯时,她慢吞吞地骑着自行车,经过我的窗口,我心里想:这个女的究竟是谁呀,也许,那时我已经爱上了她。 英国布克奖得主,最才情最性格女作家的爱与死,她是举世知名的哲学家及小说家,罹患阿兹海默氏症后,过去和现在,在她脑海中,瓦解成一团融合黑暗与焦虑的混沌,于是,她的世界只剩下他……一部温柔的回忆录……艾丽斯·默多克之所令人敬慕,不仅因为她对生命的热情与谦逊,更因为她与贝利43年的相知相守。 目录 国外书评 第一部 那时 1.初识 2.心的距离 3.她曾经如此不同 4.在彼此身上看见孤独 5.友谊的祭坛 6.香柏居岁月 7.在荒芜的花园里 8.生命渐渐流失 第二部 现在 9.仿佛航过黑暗
  • 卡夫卡口述

    作者:(奥)卡夫卡口述,(捷)雅诺施记录,赵登

    《卡夫卡口述》由卡夫卡口述,他的弟子古斯塔夫·雅诺施记录,也称《卡夫卡对我说》或《卡夫卡谈话录》。在德国文学史上,这《卡夫卡口述》被誉为唯一可以同《歌德谈话录》媲美的谈话录。这《卡夫卡口述》全面反映了卡夫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从中可以看到这位貌不惊人的“鬼才”的许多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卡夫卡这个不幸的犹太人,由于自己的血统而深深感觉着是被排斥于人类世界之外的“无家可归的异乡人”,他以陌生的眼光和惊讶的神情观察人类社会,发现了这个亲亲热热、熙熙攘攘的社会表面,掩盖着一种可怕的东西,人人参与其中丽又人人受其控制。 于是他满怀恐惧,发出惊叫,这种惊叫被称为“现代启示录”,卡夫卡也一跃而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从而获得了传奇性色彩。
  • 被偷走的人生

    作者:杜嘉德

    《被偷走的人生:让全世界为之心碎与感动的故事》内容简介:你想象过遭到绑架的人身处绝境的痛苦吗?你相信一个人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还会有走出困境的信念和勇气吗?你设想过一个人经历了梦魇一般的十八年,还会有笑对未来的爱心吗?本书的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悲情的人物:美国女孩杰西•李•杜嘉德,她在年仅11岁的时候,被一个虐待狂绑架,从此开始了长达18年之久暗无天日的生活。她的人生,从此被偷走了!尽管遭受如此噩运,但杰西是非常坚强的,她顽强地活了下来,并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她在重获自由后,亲笔写下了这部饱蘸悲伤、泪水、愤恨、勇气、渴望的回忆录。 这不是简单的回忆录,这不是一个让人猎奇的故事,这是一曲激荡人心的人生乐章,它以痛苦为开始,以勇气和渴望自由为过程,而以感动为结尾、以爱为升华!
  •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作者:[俄] 伊利亚·爱伦堡

    1960年,苏联《新世界》杂志开始连载爱伦堡的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不久,这部作品便在苏联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论,成为苏联“解冻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七八十年代,其节译本在我国国内被列为高层阅读的内参资料,流入民间后被圈内人士私下传阅,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
  • 遗产

    作者:[美] 菲利普·罗斯

    《译文经典•遗产》主要内容简介:妈咪,妈咪,你在哪儿啊,妈咪?我会变成植物人吗?我得重新开始生活、也许英格丽能永远照顾我等。
  • 往事与随想

    作者:(俄)赫尔岑

    屠格涅夫曾指出,赫尔岑“在刻画他所遇到的人物的性格方面是没有敌手的”。本书艺术地再现了19世纪欧洲解放运动的许多历史人物,如马志尼、加里波第、科苏特、蒲鲁东、路易·勃朗等,思想界和文学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如罗伯特。欧文、雨果、密茨凯维奇等,40年代俄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如别林斯基、恰达耶夫和许多十二月党人。赫尔岑的人物画像从来不着重外表,他总是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或细节,在适当的场合刻画他们的精神面貌,因此有时寥寥数笔,便能使人物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赫尔岑经历了错综复杂的一生,他的回忆录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的艺术感染力更使它不仅成为俄罗斯文学中,也成为世界文学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我们今天阅读这样一部书,除了它在文学写作上的卓越成就外,还可以了解到许多东西。 《往事与随想》是赫尔岑用血和泪写成的回忆录,它不仅忠实而真诚地记载了他的一生,而且正如他所说,这是“历史在一个偶然走上它的道路的人身上的反映”。全书的覆盖面相当广,从1812年的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的起义,40年代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年欧洲的革命风云,反动的资产阶级政权对人民的血腥镇压,直到50年代伦敦各国流亡者的活动和宗派斗争,60年代俄国的社会政治面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尔岑所说的“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的成长,几乎包括了19世纪初叶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个历史时期。赫尔岑在俄国的经历使他接触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他的描绘构成了一部“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来到西欧后,又碰到了1848年的革命高潮,目睹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波澜壮阔的群众场面,也经历了斗争失败后的惨痛景象。他是作为历史见证人写他的回忆录的,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便在于他不是从个人的角度,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描绘一切,评价一切。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不是简单的编年史或大事记;它有统一的出发点,那就是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深切关怀和对进步社会思想的热情探索。 赫尔岑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政论家。早在40年代别林斯基即已指出,赫尔岑的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思想的威力”。他的回忆录也是这样。赫尔岑总是站在维护进步事业的高度,评价一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活动。在赫尔岑看来,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是首要的,这规定了他的写作意图和目的,写作不是作家个人的事,而是人类整个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因此在他的回忆录中,政论性和哲理性插话几乎随处可见,这也构成了本书的一个基本特点。他把书名定为“往事与随想”,便是这个道理。
  • 一知半解

    作者:[英] 伊夫林·沃

    “一个人只有失去了对未来的好奇心,才到了写自传的年纪。”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1903—1966)被誉为英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并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文体家之一。《一知半解》是他唯一的自传作品,是二十世纪作家自传中的经典名著。伊夫林•沃从自己家族父系母系的祖辈写起,描述了自己从童年时代历经蓝星、牛津的学生岁月,直到担任私立预科学校教师这第一次职业失败为止的经历,全景式地展现了他那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 私立预科学校那段不堪回首的职业经历直接促发了伊夫林•沃成名作《衰落与瓦解》的创作,而牛津大学的生活则在其名著《故园风雨后》中以挽歌的风格重新得以诗意的呈现。
  • 世界美如斯

    作者:[捷克] 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

    在这本回忆录中,作者并非以一般回忆录依时间叙述生平的方式来呈现,而是透过一则则小故事缅怀他漫长一生中的所见所闻。书中塞弗尔特著墨最多的是他人生旅途中所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捷克有名的诗人、作家、艺术家,也有个性让作者感动怀念的平凡人。在这些伤感的小故事中,塞弗尔特观看世界的角度让我们感到——世界美如斯。 塞弗尔特主要作品有诗作《裙兜里的苹果》、《铸钟》、《妈妈》、《哈雷慧星》等。
  • 蛤蟆的油

    作者:[日] 黑泽明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这油的结晶就是这部《蛤蟆的油》。 从孩提时代一个孱弱的“夜哭郎”,如何痴迷于绘画和电影,如何幸得启蒙而踏入电影界,最后如何执导《罗生门》等影片而成为世界级的导演黑泽明坦然直面过往的一切,人生的甘苦,艺术的感悟,流露于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