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意大利

  • 注意

    作者:[意]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弗朗切斯科是一位小说家兼记者,他以记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爱情经历,以便以后根据日记创作小说。然而,当他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妻子科拉身上时,令人震惊的事实也逐渐浮出水面:妻子从事的神秘职业竟然是介绍年轻女子为男性“客户”提供性服务。与此同时,他与继女之间的关系也蒙上了一层禁忌色彩。他发现自己对妻子的爱已经死去,过去对生活的狂热追求也变得那么不真实。 这是一部手法奇特的作品,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作品真正的主人公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而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一直在写着、准备将来有一天用作某部小说的素材的日记。
  • 鄙视

    作者:[意]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有志于从事戏剧创作的里卡尔多·莫尔泰尼为博得妻子埃米丽亚的爱,违背自己的意愿,为电影制片人编写电影脚本,以尽快获得金钱,满足妻子的物质欲求。可是,当他满足了妻子的欲求时,妻子却已不再爱他,并对他表示出嫉妒的鄙视。里卡尔多痛苦万分,而当他决定放弃编剧工作,不再依附于制片人时,妻子却又对他的决定嗤之以鼻。夫妻之间在情感上的无法沟通,造成了难以填平的鸿沟。小说通过一对夫妻感情生活的破裂这个侧面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现实和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危机。
  • 聖堂黑幫:波吉亞家族套書

    作者:米羅.馬那哈(Milo Manara),

    神人之間,唯我獨尊。 《教父》原著小說創作藍本、政治思想鉅著《君王論》推崇典範 「波吉亞家族統治義大利三十年,帶來了戰爭、恐懼、謀殺、血腥; 但也產生了米開朗基羅、達文西與文藝復興。」 ──《大國民Citizen Kane》導演 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 義大利漫畫大師馬那哈╱法國名導佐杜洛夫斯基 聯合創作圖像小說 驚心動魄的劇情、細膩生動的筆觸,呈現史上最聲名狼藉的波吉亞家族秘辛 《聖堂黑幫:波吉亞家族》為歐洲漫畫大師米羅‧馬那哈(Milo Manara)耗時數年、嘔心瀝血的史詩鉅作,以長篇漫畫描繪十五世紀末發生在義大利的波吉亞家族故事。 劇情改編自中古歐洲政教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歷史,這段歷史不僅啟發了美國黑幫小說經典名著《教父》,更改編為電視影集,在法國與美國上映。上帝的神聖領域、基督教文化的信仰中心,卻上演著性、謀殺、金錢與權力鬥爭的黑暗情節,爭議性與話題性十足。 波吉亞家族由羅德里哥‧波吉亞、也就是當時的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帶領,在義大利半島叱吒風雲30年,無惡不作的血腥統治卻激發出文藝復興的能量,創造不朽的藝術成就。《君王論》的作者馬基維利與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李奧納多‧達文西,都曾為波吉亞家族效命。 500多年後的今天,波吉亞家族在漫畫裡復活現身,馬那哈的畫筆巧妙勾勒出波吉亞猙獰群像,佐杜洛夫斯基編寫超限制級的驚悚情節震撼人心,喜歡歷史故事的你,請準備好一顆強壯心臟再開始這趟人間地獄的旅程! 恐懼與死亡,是教皇家族的唯一信仰; 信波吉亞者,得入地獄永不超生! 西元1492年,教皇因諾森八世病危,為這場羅馬教廷鬥爭大戲揭開序幕…… 【Ⅰ:淫亂教皇】 野心勃勃的樞機主教羅德里哥‧波吉亞來自西班牙,在因諾森八世逝世之後繼承他所有遺產,然而他的財力還是遠遠不及競爭對手,新任教皇選舉陷入膠著。為了奪得教皇大位,波吉亞使出前所未有的陰狠手段:暗殺、賄賂、色誘,終於得償所望當選教皇,是為亞歷山大六世。 波吉亞的野心不只如此,他派兒子、女兒與各國貴族結親、拉攏各方勢力,想把教廷勢力擴張到全世界。在謠言四起、人心惶惶的時候,唆使殺手暗中剷除異己,並以血腥酷刑樹立波吉亞家族的威信。雖然成功當上教皇、大權在握,波吉亞家族已經樹敵無數、惡名昭彰,在權力的頂峰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被推翻。 【Ⅱ:如夢幻空】 法蘭西國王查理八世此時率領大軍攻入義大利,亞歷山大六世為了救回情婦,竟讓兒子凱薩去當查理八世的人質。對父親荒唐行徑已忍無可忍的凱薩,逃回羅馬之後展開血腥奪權行動,他終於能脫下教士袍,換上華麗威武的戰甲。 凱薩得到馬基維利與達文西的輔助,軍隊在義大利半島所向披靡。然而死亡的陰影仍然悄悄地籠罩波吉亞家族。凱薩臉上長出了可怕的膿皰,使得他必須戴著面具征戰。弟弟的詛咒成真,預示著這個黑暗家族衰敗滅亡的結局……
  • 爱的教育

    作者:亚米契斯

    《译林名著精选(套装共16册)》共分16册,包括:《爱的教育》、《昆虫记》、《小下子》、《名人传》、《格林童话全集》、《圣经故事》、《列那狐的故事》、《克雷洛犬寓言全集》、《木偶奇遇记》等。最具生命力的篇目,最有号召力的译本!国内目前唯一一套软精装名著!
  • 使民主运转起来

    作者:[英]帕特南

    《使民主运转起来》通过对意大利各地区的研究探讨了有关公民生活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运用社会资本、治理和善治等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对意大利进行个案考察,经历长达20年的实证研究,论述了意大利如何在法西斯专制崩溃后,成功地利用意大利深厚的公民传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民主机制,逐渐使意大利社会走向善治和繁荣。
  • 天上的门

    作者:[意]罗伯特・巴乔

    巴乔,这位集好丈夫、好父亲于一身的足球场上的美男子在这部自传一一回答了采访者提出的问题。他谈家庭,谈足球运动,谈兴奋剂问题,谈九一一事件,谈和平,谈与各位教练的关系…… “在最近的几年里,谁都没有踢出那么多好球,提供了那么多的议论话题。”这是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讲到罗伯特・巴乔时说的一段话。在很多人看来,包括最近英特网在全世界做的一项民意测验,巴乔是有史以来的第三位伟大的足球运动员,排在他前面的是贝利和马拉多纳。 作为世界足坛的神奇人物,巴乔因其特别的优雅、宁静、英勇、坚强与谦和成为个性独特、魅力深厚的足球明星。巴乔的自传《天上的门》以面对面访谈和巴乔的内心独白这样诚恳真切的形式,直面巴乔运动生涯中那些至今仍有争议的时刻:告别佛罗伦萨队;与尤文图斯队令人焦虑不安的关系;世界杯上射失的点球;多次坐冷板凳等待上场换人;被指责为只图赚钱、不是运动场上的领军人物。一个“不可能的10号”的生活与内心几无遮掩地显示在读者面前,从中可以看到巴乔对足球的理解与希望,对自己的运动生涯永恒的梦想,对信仰的忠诚与卫护,对家庭和妻儿深沉的爱恋。
  • 新科学

    作者:维柯(意)

    编辑推荐:本书是维柯的代表作,全书分五卷:1、原则的奠定,2、诗性的智慧,3、发现真正的荷马,4、世界各发族所经历的历史过程,5、各民族复兴时人类各种典章制度的复现。作者从共同人性论的基本点出发,探索人类如何从野蛮的动物状态逐渐发展成为过着社会生活的文明人。本书详尽论述了这种发展的规律。
  • 制空权

    作者:[意] 朱里奥·杜黑

    在《制空权》这本主要著作中,作者系统地论述了空中战争理论。其主要观点是: 一、飞机在战争舞台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战争的面貌。未来战争将出现一个与陆上战场、海上战场并列的空中战场。空中战争的胜负将决定战争的结局,空军的作用将超过海军和陆军,因此有必要建立独立的空军。 二、在未来战争中,夺取制空权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丧失制空权就意味着失败。夺取制空权只能依靠空军,而空军也应当将其作为自己的首要的作战任务。 三、空军在未来战争中要作为一支进攻性力量来使用,要集中大量飞机对敌人的军事目标、后方城市、居民中心实施战略轰炸,从物质和精神上摧毁其抵抗,迫使其屈服。 四、空军应当统一指挥,集中使用,而不应将其力量分散。为了抓好和平时期的空军建设,应当发展民用商业航空事业,作为空军的后备。建立强大先进的航空工业,使本国航空技术始终保持先进水平。 杜黑在世时,世界各国空军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他的理论许多是带有预测性的。后来这本奠定制空权理论基础的著作风行于世界,引起各国对空军建设的关注。比他小十岁的美国航空兵军官米切尔更是与杜黑遥相呼应,接连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战略轰炸理论,主张美国应当建立独立的空军,并将文章和汇编成书,取名《空中战争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空军已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在战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Pinocchio

    作者:Carlo Collodi

    Every child knows about Pinocchio, the wooden puppet who comes to life and discovers that his nose grows longer every time he tells a lie - but there is much more to the original story than that. Meet the friendly old puppeteer Geppetto and watch as his creation struggles through a web of challenges, developing from an egotistical child into a boy who understands that others have feelings too. Every parent will recognize Pinocchio s traits - the abhorrence of hypocrisy, the stubbornness, laziness, and his propensity to lie and lie, digging a deeper hole for himself with every word. Collodi s character is an hilarious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elfishness of childhood, as well as an addictively well-told story.
  • 城市建筑学

    作者:[意]阿尔多·罗西

    英文版前言 在意大利的建筑历史中,很早就有建筑师兼理论家的传统。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系统的论著已经成为某些建筑师陈述自己观点的特有方式。在维特鲁威(Vitruvius)写作模式的基础上,阿尔伯蒂(Alberti)创立了文艺复兴的写作模式。塞利奥(Serlio)和帕拉第奥(Palladio)又发展了这种模式。塞利奥的一系列著作如同一部建筑手册,从古代建筑一直写到对未来建筑的构想。与他本人那些已经完工的质朴作品相比,书中那些未被建造的设计方案更为重要。这些方案已经超出了本身作为设计作品的意义,因为它们被开始用来阐述许多建筑类型。这种写作模式后来为帕拉第奥所借鉴。在临终的前10年,帕拉第奥写下了有点儿像其生平简历的《建筑四书》。在书中,他重新绘制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和作品,以记录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无论是描绘古罗马的遗迹,还是重新绘制自己的设计方案,帕拉第奥都首先关注现有建筑原型中那些类型的起源、创新和变形。绘图和写作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因而成为建筑传统的一部分。 在意大利,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指20世纪--编者注)。斯卡莫齐(Scamozzi)、米利齐亚(Milizia)和洛多利(Lodoli)等人的著作,更不用说最近帕加诺(GiuseppePagano)的论著和设计,自然都是这种传统的产物,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一书也不例外。为了理解罗西的建筑,我们还有必要去研究他的著作和绘图。《城市建筑学》一书与以往的论著很不一样,因为它一方面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论著一样,意在论述一种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又奇特地预示了罗西后来的作品。 建筑师撰写理论著作是意大利的传统,这篇前言的目的是向美国读者表明本书在此传统中以及在意大利60和70年代时期中的地位。本书由罗西的演讲稿和笔记组成,在1966年推出第一版;在那个学生们心怀不满的创伤年代中,它对城市的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论战性的批判。意文第二版连同新写的绪论于1970年出版。以后,此书被译为西班牙文、德文和葡萄牙文。1978年问世的意文第四版新增了图例。现我们以英文版的形式,重新发表这部著作以及在其出版历史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补充材料,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认识此书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特定文化背景;所有这些材料都是本书历史的一部分。采用这种方法,本书就能独特且平行地记录罗西在过去15年中,在绘图和其他论著中所发展的那些思想。本书因此也是一个"类比作品"。 英文版并没有对原文进行逐字翻译,而是对之做了审慎的修改,以便在保留原文风格和特点的同时,又不为其中那些过度修饰和重复的段落所拖累。意文中那些颇具学术味的表达方式有时在英文中显得造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宁可选择了行文的明确性和简洁性。 在后面的序言中,我从某些方面对本书以及它所预示的罗西进行了讨论。序言因此有点像关于罗西思想的类比文章。同罗西的类比绘图和可以被视为类比工具的写作一样,序言试图消除和摆脱罗西思想演变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我研读了罗西后来写的著作,其中包括《科学的自传》一书;我也与他进行了多次私下交谈;根据罗西的论著和这些交谈,我写成了后面的序言。同《城市建筑学》一书意文第四版一样,本书汇总了其出版史中的所有具有独自记忆的文章,从而同样甚至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一个"集合"的作品。我的序言力图加入到这个记忆的行列之中,成为一种类比的类比,以创造出另一个具有自身历史和记忆的作品。我试图运用这种方法来揭示贯穿于罗西绘图和论著中的那股来回冲击的类比激流。 彼得·埃森曼 (Peter Eisenman) 录: 绪 论 城市建筑体和城市理论23 第一章 城市建筑体的结构31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31 城市建筑体是艺术品34 类型学的问题37 批判幼稚功能主义43 分类的问题49 城市建筑体的复杂性55 纪念物和经久理论59 第二章 主要元素和区域概念63 研究区域范围63 居住区是研究区域65 单体住房70 柏林住房的类型问题72 田园城市和光明城市82 主要元素85 城市元素的动力87 古代城市92 转变的过程93 地理和历史;人类的创造96 第三章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建筑103 建筑是科学107 城市生态学和心理学112 如何定义城市元素114 古罗马广场119 纪念物;批判环境关系概念的总结126 城市是历史128 集体的记忆130 雅典131 第四章 城市建筑体的演变139 城市是各种力量的作用场;经济学139 莫里斯·阿尔布瓦什的论点141 对土地征用性质的进一步思考144 土地所有制152 住房问题155 城市规模158 政治是一种选择161 意文第二版序言165 葡文版引言169 德文版评注179 注释 180 图片来源 205 《城市建筑学》出版史208 英汉人名地名对照209 作者生平216 译后记 218 校后记 220
  • 神曲

    作者:[意大利] 但丁

  • 十日谈

    作者:[意] 薄伽丘

  • 最后的胜地

    作者:(意)罗伯特·英诺森提 绘,(美)J·帕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一位茴家的想象力突然消失,怎么也找寻不到了。于是他踏上了寻找想象力的旅程,只身来到“最后的胜地”。这是一家偏远的靠近海边的神奇旅馆,在那里,他碰到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在这宁静而神秘的地方寻找迷失的心灵的同时,画家发现这些人各自有各自想寻求的东西。美国作家J.帕特里克·路易斯引人入胜的故事与意大利插画大师罗伯特·英诺森提精美迷人的图画紧密结合,带领我们进入一段兼具文学与艺术的奇幻旅程。
  • 情迷意大利美食:一学就会的意大利餐招牌菜

    作者:(日)小林幸司

    北京书中缘金牌产品优佳生活书系:《情迷意大利美食:一学就会的意大利餐招牌菜》 意大利餐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璀璨的文化,因其味浓香烂、原汁原味,加上炒、煎、炸、红焖等烹调方法,多年来已经深得人们的喜爱。作者小林幸司在日本开设了一家名叫Antica Trattoria Nostalgica的意大利餐馆。在本书中,作者小林幸司与妻子根据从事多年意大利餐研究和创作的经验,从中选择出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招牌菜,将意大利料理的色香味发挥到极致,并通过精美的照片和详细的过程解说呈现在大家面前,绝对能够引起喜欢美食和意大利料理爱好者的共鸣。
  • 君主论

    作者:(意)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是丛书中的一本。《经典通读》是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以“性恶论”为逻辑起点,从研究君主个人行为出发,将政治斗争与谋略技巧在心智上做了诚实并饱含深意的思考。其最惊世骇俗的观点是“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马基雅维利的其他主要著作有《李维史论》等。
  • 放大意大利

    作者:欧阳应霁

    在设计方面,因为《设计私生活》将所有设计物摆在一大张跨页照片中的创意作法,几乎已成为《设计》系列的首创特殊标记,本书仍将延续。但是封面会完全不同,将呈现义大利的缤纷热闹,与先前几本走沉静气质路线的封面有很清楚的区隔。内页的几个主色,也会以义大利红、白、绿经典代表色为基础。
  •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作者:陈志华

    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在世界上已经形成热潮。这股风也吹到我国,但我们对它的基本理念其实还很隔膜。陈志华先生用自然优美、精确平实的笔调,从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民俗等多个角度,介绍了意大利近20个历史文化古城、数百幢古建筑和对它们的保护。读者在阅读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对意大利人民尊重文化、爱护古建筑的非功利性态度和科学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对当前世界上关于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古城的主流理论、原则和方法有了大致的认识。   随文配有数百幅图片,包括地图、建筑照片等等,有的十分罕见,使本书不仅具有阅读与收藏价值,还可以作为意大利古建筑旅游的指南。
  • 爱的教育

    作者:【意大利】埃•德•阿米琪斯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埃•德•阿米琪斯花费十年功夫,根据小学生日记改编而成的一部教育小说。作者以一个意大利小学四年级男孩恩里科的眼光,讲述了从10月份开学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放假,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佛罗伦萨,想回家的米开朗琪罗

    作者:张耀工作室

    一本书关于一个地点,也关于一个世界观。本系列丛书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线索,以国内读者陌生的视角和开阔的国际观念解读世界最具历史影响和人文价值的地点,并力邀国际知名的张耀工作室倾力打造。 本书深入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在这座由商人和政治构建成的艺术古城中饱览大师杰作,解读文艺复兴的精神所在,感受那个充满自由奔放、创造力以及智慧的灿烂年代。本书文字生动,图片精美,书后附有历史咨询和旅游常识,极具欣赏性和知识性,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威尼斯幻想还有五分钟

    作者:张耀

    翻开那本《威尼斯幻想还有五分钟》,第一眼看到的强烈影像是金色的、绚烂到极致的水和石头;自序里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十一月的威尼斯什么也不是。”   看见这句话,起码用了三分钟时间来消化,那一页,一片黑白调的威尼斯和假面的人像、离奇的戏剧场面、一个粉红香艳的巨大问号和一行绿黑相间的文字,确凿的时间空间在这样的装饰感下,忽然变得如此的非真实。   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   威尼斯的十一月,时间在上,水在下。大运河边的古老宫殿里英国诗人写道:如果你打开我的心脏,你会看见一个老坟在里面,意大利!   威尼斯很会做戏,很会伤感,曾经,贵族们一年都戴着狂欢的华美面具,裹在辨不出身份的斗篷里,颠倒性别;崇尚没落的极致,毁灭的美感,即使堕落的也令人惊叹……   威尼斯不在乎你来,你走,或者永远不来,都是片刻故事。威尼斯自顾自地进行。   十一月,这是一个什么季节?一个稍微懂点威尼斯的“行家”会皱起眉头这样问。   “对不起,十一月的威尼斯什么都不是。”   没有Lido岛上的电影节,没有狂欢节,也没有那个很要面子的双年展。十一月的威尼斯叫人想不到话题,甚至不知道归在四季哪一段里面。   灿烂秋天过去了,冬雪又迟迟不肯来,夕阳还没有那种深冬的金黄,浪漫的浓度不够,寒冷也不够,旅游局的招牌卖点“威尼斯之冬”还要过几个星期才拉开序幕。十一月是全年旅行高潮的喘息,绝对低谷,全城都趴在谷底里歇息,不搞什么名堂了。   十一月的威尼斯累了夏天、秋天,也不想冬天。   这个月的威尼斯有点慵懒,一年里只有这时才看得见几个出来晒太阳的本地人,如果此城还有本地人的话。   这个月也是潮水最大,圣·马可(San Marco)广场最受威胁的时候,有时会一连被淹十次!城里的客人最少,商店、旅店关门最多,为了让剩下的可以继续收高价,当然也没有“行家”来。   夜晚会带来大潮,海水涌向城里的古广场、教堂,柱廊下面一片大水,来不及搬走的咖啡椅只露出一个背……大海在发作、报复,想要回到它的地方。   圣·马可广场已经填高五六次了,还是一年比一年淹得厉害。有人算过,照这样淹法,到二十一世纪中期,威尼斯就不在了。   也许,就在某个十一月的夜里,威尼斯的连绵古楼、旧墙、小桥,会没有声息地倾塌、沉陷,城市屋顶慢慢落进一片波澜,只留下广场上的高塔,孤零零地站在海湾里,对面是SanGiorgio的另一个塔……   这个摄影师、作家、平面设计师用了所有热情、近乎武断的文字和迷离优美的图片,还有变换着色彩、形状的音乐一样的图文组合……他几乎是“不择手段”地让人沦陷在一个都会的节奏中,忘记你可能现在离开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十万八千里远。好像威尼斯的十一月,也是不需要任何归属感的。   此书就是数年前在海外风行一时的《威尼斯进行式》的摄影作家张耀的又一作品。过去,他的咖啡馆系列曾被媒体认为是“影响中国人阅读习惯”的著作之一。十余年来,他一直在用视觉主义的姿态阐释西方城市:罗马、巴黎、西班牙、维也纳……当然还有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