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北京大学

  • 模拟创造未来

    作者: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

  • 公意的边界

    作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编

    12篇犀利讲演 12个前沿话题 陈嘉映 刘东 魏宝社 王焱 景跃进 翟学伟 夏中义 周濂 冯克利 张静 刘力红 施俊琦 共同探讨中国社会基本问题 理性反思公意的边界与底线 ————————————————————————————————————— 卢梭的“公意”理论与中国近现代的激进思潮有何渊源?现代政治生活中如何厘清公意与私意的界限,以确保正义,提升个人幸福感?本书囊括12位国内知名学者的犀利讲演,他们将自身最关注的“中国社会基本问题”化作最生动平实的语言与读者分享,并重点反思公意的边界与底线。讲演主题还涉及基础性的哲学探求以及当下热议的通识教育、社会思潮等问题,极具现实话题性和学科前沿性,既能拓宽视野,又能普及知识。 ————————————————————————————————————— 汪丁丁作序导读 《公意的边界》这一组文稿更关注中国政治问题。此外,与人生问题密切相关的,是知识整合方式、通识教育、身心修养。民主政治其实是这样一个演化过程:人民的知识、修养、和偏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包容和支持更高水平的文明并反过来获得未来演化的方向感。由于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案例,民主政治永远不能保证社会不走向瓦解或消亡,虽然,极权的或威权的政治几乎必定会瓦解或消亡。——汪丁丁
  • 权力源自地位

    作者:(美)魏定熙

    《权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9》是目前英文世界中一本以北京大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不同以往的是,作者没有单纯从革命史和高等教育史的角度去解读北大的早期历史,而将北大看作是中国古代太学与德日现代大学的融合体。在近代中国的新旧辩证互动过程中,知识分子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固守自己的精英主义传统,以北大为阵地教化天下。由此,无论是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还是不由自主的教授参政,均在其现代的外壳之下,显现出古代士人的精神风貌。中国近代历史的连续性(而非通常所说的“断裂”)在这里也得到充分彰显。
  • 如是我闻

    作者:朱庆之

  • 著名作家在北大的演讲

    作者:陈晓明,艾克拜尔·米吉提,主编

    邀请著名作家来北大演讲,是北大中文系已经持续了近两年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邀请了王蒙、莫言、余华、刘震云、苏童、李锐、阎连科、张炜、冯冀才等12位作家演讲。每次演讲,除了作为听众的学生外,还有许多学者和媒体参与。作家、学者、媒体、受众,这样一个立体的平台,共同推进和深化了对当代许多文学和文化问题的思考。该书收入了这12位作家的演讲内容,和部分现场互动探讨。
  • 燕园草木

    作者:许智宏

    本书是《燕园草木》精装本的普及版。开本小巧,风格平易,更易随身携带阅读。 关于北大燕园里一草一木的一本芳录,既包含了植物学角度的科学描述,也包括一些北大人关于草木的回忆和感悟,呈现了一座几百年园林的丰富自然生态和深厚人文积淀。 全书共收录了160多种植物,科学性很高,更兼图文并茂,展现了北大草木花卉的丰富与美丽。
  • 北大回忆

    作者:张曼菱

    《北大回忆》是北大中文系78级学生、著名作家张曼菱(著名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曾经被改编为电影《青春祭》)回忆北大(在校期间和毕业以后)的新作。该书以作者亲身经历为主要内容,涉及北大的同学、老师、领导、文艺界、出版界的前辈等大量人物,以及发生在北大或者与北大有关联的种种事件,描述生动、人物鲜活,传达了作者体验和理解中的独特北大,为了解那空前绝后的一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及北大的风格和传统,提供了很有意思的材料,也可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氛围。书中有各种著名人物,有同学间大大小小的冲突,有作者自身性格带来的戏剧性,可读性强。
  • 季门立雪

    作者:钱文忠

    本书是一部学术思想论集。全书共收文四篇,约6万字。《季羡林与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季羡林与吐火罗语研究》是对季羡林先生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研究领域的分析与评价,《季羡林教授学述》是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整体评价,《陈寅恪与季羡林》是把研究领域相对接近的陈先生与季先生作一比较研究,以昭示我国两代学者在学术研究中的际遇与成就。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季先生的学术研究基础浓厚、视野广阔,其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研究、佛教史、中印关系史、西北史地研究、敦煌学等众多领域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正是由于季先生的研究领域太广、太艰深,不仅一般读者不能真正理解,甚至专业的研究者也很难对季先生的研究作一个全面的分析与评价。钱文忠作为季先生的学生,继承了季先生的衣钵,在青年研究者中已经是傲视同侪的佼佼者,由他来对季先生一生的学术研究作一个分析与评价,正是不二的人选。本书所收四篇论文,正好填补了此一空白。
  • 现代汉语

    作者: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

    《现代汉语(重排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都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目不暇给。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讲解的是狭义的现代汉语。但是,要从这些成果中提炼精萃,加以吸收,并转化在基础学科的教材中则尚需假以时日。不过,一旦条件成熟,我们一定会在新的起点上,全力以赴,对教材再作重大的修订和改编。这次重排印刷我们仍维持了教材原有的框架,但逐章逐节,审阅了全部内容,举凡文字错缺、行文疏漏、论述脱节、举例失当之处,能发现的我们都一一作了修正。补苴罅漏,共400余处,涉及200多页。书末的附录《标点符号用法》也更换为新的版本。总之,希望尽量减少因我们的疏忽而给读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 北大地图

    作者:庞洵

    《北大地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北京大学这所著名学府一百多年的沧桑历史和人文景观。本书相对于其他介绍北大的书来说,图片上更加丰富,不但有详尽的实景照片,而且还选用了一些珍贵的老照片,全面地展示了北大的过去和现在,同时,在文字上也颇有文彩,由于作者本人就是北大的学生,所以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清华地图》和《北大地图》这两本书合起来,很好地展现了中国最高学府的风貌。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那些向往北大,想更好地了解北大的读者来说将会是一份很好的礼物!
  • 北大旧事

    作者:陈平原,夏晓虹

    在望得见皇城的地方念书,形成何种心理期待,似乎不言而喻。即便帝制已经取消,高高耸立的皇宫,依然是某种文化符号。每天阅读此符号,不可能完全熟视无睹。或者欣赏,或者厌恶,但有一点,皇宫所包含的“政治”、“权力”、“中心”等意味,很容易感染阅读者。北大师生之故意不提紫禁城,不等于毫无这种心理积淀。每回学生示威游行,都要在天安门前演讲,当然不只是因那里地方宽敞。进入民国以后,“天安门”作为政治符号,取代了“紫禁城”的地位;更因其具有某种开放性,兼有“公共空间”与“权力象征”的双重意义,成为政府与民间共同注目的焦点。从北大民主广场到天安门城楼,这距离未免太近了。当初清政府筹建京师大学堂时,若把校址设在山清水秀、远离权力中心的郊区,学生们的政治意识是否会有所减弱,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北大学生自认继承太学传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种信念之确立,早在五四运动以前。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北大学生集会抗议,慷慨激昂,表示“要学古代太学生一样,‘伏阙上书’”。在这“北大学生争取自由的第一幕”中(俞同奎《四十六年前我考进母校的经验》),虽有“伏阙上书”的动议,但其读禁书,喜演讲,发通电,以及事后有人走向社会,组织武装等,均非汉宋太学生所能想象。而五四以后的学生运动,往往有政党的直接领导,成为改朝换代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说,所谓太学传统,主要取其政治意识;至于实际运作,早已斗转星移。 将学校作为党争的基地,其间利弊得失,黄宗羲、章太炎的意见截然相反,值得三思。这里不想详细讨论学潮的功过,而是借政府对待学潮的态度,窥探现代中国政治的演进。借用谢兴尧的话来说,便是“红楼一角,实有关中国之政治与文化”(《红楼一角》)。 在“第一幕”中,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争到了马上选派出国留学的权利。此后,读书人地位急剧下降,政府态度也日益强硬。1919年的五四运动,只是以火烧赵家楼的罪名,把若干学生抓起来,可见政府对舆论尚有忌讳。到了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那可就是公开的屠杀了。周作人将后两个事件,作为现代中国政治的象征:五四代表知识阶级的崛起,三一八象征政府的反攻。“在三一八那年之前,学生与教授在社会上似乎保有一种权威和地位,虽然政府讨厌他们,但不敢轻易动手”;此后可就大不一样了,以北大教授李守常、高仁山惨遭杀害为标志,政府决定采取强硬立场,以极端手段解决学潮(《红楼内外》)。
  • 我的精神自传

    作者:钱理群

    本书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本书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最后成书,已经耗费了五年时光,更是倾注了退休前后的主要心血”,“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这本书又是一部关于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研究著作”。阅读过该书手稿的北大学者贺桂梅认为该书更是一部20世纪中国的经验史。 该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我的回顾与反思;第二部:我的精神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