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文字学

  • 古文字学初阶

    作者:李学勤著

  • 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

    作者:刘翔

    汉字封存了先民原初的文化观念,形、音、义的流变发展反映出传统价值的承继衍化。正如河床规划流向,承载思想的汉字,也在无形中轨范了一种思维模式。故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必须细考文字。本书博采过往当今的研究成果,独辟蹊径,从“人与神”(原始宗教)、“人与人”(伦理道德)、“人与自然”(宇宙人生)三个角度,循造字本源及其语义演变之迹,系统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建构历程。
  • 中国文字学

    作者:唐兰

    《中国文字学》是一部用新的观点系统地研究汉字字形的理论性专著,是作者继《古文字字导论》之后又一部研究中国文字学的重要著作。……读唐兰先生的《中国文字学》,收获最大的也许还不是上面所论及的文字学理论对建立现代中国文字学的诸多贡献,而在于他不盲从、不佞古,一切从材料出发,实事求是、惟真理是求的精神。
  • 古文字学

    作者:黄德宽

  • 古文字论集

    作者:裘锡圭

  • 容庚学术著作全集

    作者:容庚,莞城图书馆编

    容庚先生一生出版专著二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留下了丰硕的成果。为满足学术界研究的需要,编辑成《容庚学术著作全集》,整体出版。此次收入的专著共二十四种,除《金文编》、《殷周青铜器通论》外,均据初印本制版,以存原貌。数十篇学术论文结集为《颂斋述林》。 兹列《容庚学术著作全集》书目如下: 殷契卜辞 与瞿润缗合著,哈佛燕京学社,一九三三年 卜辞研究 北京大学讲义,一九四二年 金文编 科学出版社,一九五九年(按,此本有作者批校订补,实第四版之祖本) 金文续编 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 秦汉金文录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九三一年 商周彝器通考 哈佛燕京学社,一九四一年 殷周青铜器通论 与张维持合著,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四年(按,此次增附刘翔《容庚手批校订〈殷周青铜器通论〉遗稿整理》文) 中国文字学形篇 燕京大学研究所讲义,一九三一年(按,有作者批校订补) 中国文字学义篇 燕京大学研究所讲义,一九三二年(按,有作者批校订补) 宝蕴楼彝器图录 北平内政部古物陈列所,一九二九年 武英殿彝器图录 哈佛燕京学社,一九三四年 颂斋吉金图录 燕京大学考古学社,一九三三年 颂斋吉金续录 燕京大学考古学社,一九三八年 海外吉金图录 燕京大学考古学社,一九三五年 善斋彝器图录 哈佛燕京学社,一九三六年 西清彝器拾遗 燕京大学考古学社,一九四〇年 金石学 北京大学讲义,一九二六年 古石刻零拾 燕京大学考古学社,一九三四年 简体字典 哈佛燕京学社,一九三六年 颂斋书画录 燕京大学考古学社,一九三六年 伏庐书画录 燕京大学考古学社,一九三六年 历代著录画目续编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二〇〇七年(按,据作者手稿影印) 颂斋书画小记 广东人民出版社,二〇〇〇年(按,据作者手稿选编影印) 丛帖目 中华书局香港分局,一九八〇—八六年 颂斋述林 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按,此次增补《甲骨学概况》文)
  • 商周古文字读本

    作者:刘翔,等

    《商周古文字读本》内容简介:古文字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本身尚处于不断地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之中、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待做。关于古文字学科教学体系的建设、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古文字学要讲的内容确实很多、但是其中不无轻重缓急之分;偿若面面俱到、则教学难以从容、效果也难以保证。而古文字学无论其涉及面多宽多广、它首先是属于语言文字学的范畴的。这是因为并非任何传世的或出土的古代器物、都是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古文字学的对象、总是那些具有古文字材料的器物、甚至包括一部分原器物已经佚失而只有古文字搨本或摹本留传的材料。同时、任何传世或出土的古文字材料、都是当时语言的书面记录、都首先有一个如何释读的问题。如果文字尚且不能基本释读、语义不能明了、那么从其他角度例如器物、史实、思想、艺术等方面所进行的考证与研究、就难免不受影响、有的甚至无从进行。语言文字之学、我国传统称为“小学”。它被看作是治学的基础、历来受到重视。同样、要想入门于古文字学、释读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说是一项最基本的功夫。
  • 古文字學初阶

    作者:李学勤

    取名“初阶”,就是第一步的意思,是一本较浅近的小册子,帮助读者在学习古文字学的道路上走第一步。与整个漫长的旅程相比,第一步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不过第一步如果迈错了,常会导往错误的方向。入门书必须提供读者必要的、准确的知识,因此对作者的学识反而要求很高。
  •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作者:高明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古文字学基础,讲述汉字研究的历史概况、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古形、古音、古义。下编为古文字学专题,讲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铜器铭文、战国古文字。书中附有大量的古文字图表,并对一些著名的甲骨文、铜器铭文、战国刻辞、玺印名篇作了释读。
  •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

    作者: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先生文字学理论方面的一部专著。本书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字资料及考古发现,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发展、演变,汉字结构类型,文字假借,文字分化与合并,字和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汉字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分析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而多有创意,对汉字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本书出版以后影响深远,书中内容不但广为国内学者征引,而且全书已经翻译成英、日、韩多种文字,是国内外学者、学生了解、研究汉字的必读书。本书1991年获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及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992年获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94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届国家图书奖,2011年获得首届“思勉原创奖”。 《文字学概要》此次出版的修订本,以裘锡圭先生1993年的修订稿为依据,修正了一些初版的错误和表述不妥的地方,在不少地方增加了“校按”对需要补充和说明的地方进行交代。全书重新电脑排版,更换了部分图版,阅读效果较初版大有改善。为了便于查找书中例字,修订本还在书后编制了索引。为了表示对朱德熙先生的怀念和敬意,裘锡圭先生还在书前附上了朱先生在去世前不久从美国寄来的对《文字学概要》提出修改意见的一封信,供读者参考。
  • 裘錫圭學術文集(全六卷)

    作者:裘錫圭

    《裘锡圭学术文集(套装共6卷)》是裘锡圭先生平生学术文章的一个总集,共六卷:第一卷《甲骨文卷》,第二卷《简牍帛书卷》,第三卷《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第四卷《语言文字与古文献卷》,第五卷《古代历史、思想、民俗卷》,第六卷《杂著卷》。全书三百万字,繁体横排,其中多数文章有作者根据新材料及最新研究成果所加“编按”,为目前裘先生论著中收文最为完备而编校最为精审的文集。
  • 古文字谱系疏证(全4册)

    作者:黄德宽,何琳仪,等

    《古文字谱系疏证》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关于汉字谱系整理与研究的大型学术专著,揭示了古文字阶段汉字体系内部字际关系,构建了古代汉字的广义谱系,为进一步揭示汉字发展演变规律奠定了基础。 本书所称古文字,指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文字、战国文字和秦文字,以韵部为纲,统属声系;所依之韵部原则上据王念孙古音分部学说,个别韵部略作调整,各部之韵目及排列次序为:之、蒸、幽、宵、侯、东、鱼、阳、支、耕、歌、月、元、脂、物、质、真、文、辑、侵、盍、谈,凡22部;声纽及排列次序为:影、匣、见、溪、疑、端、透、定、泥、来、精、清、从、心、帮、滂、并、明,凡19组;疏证重在分析字形结构及其流变,一般先分析字形构造之理,次指明其演变之迹。
  • 文史丛稿

    作者:裘锡圭

  • 古文字学初阶

    作者:李学勤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这套文库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该书向您展示的是中国古文字的灿烂文化。
  • 古代文史研究新探

    作者:裘锡圭

    《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是作者在古代文史方面的论文结果,包括古籍整理、古代语文、古代历史、古器物4部分内容。
  • 文源

    作者:林義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全体象形、连延象形、分理象形、表象象形、表象指事、转注兼形声等。
  • 古文字趣谈

    作者:陈炜湛

    《古文字趣谈》研究古文字,特别是研究甲骨文,一向被人视为高深艰难的学问,犹如”阳春白雪“,知音少而和者寡。又由于多年来忽视普及工作,缺乏普及性的著作,能看懂有关甲骨文(及其他古文字)方面的论著的读者也就不多,它的”群众基础“远不如文学等学科的广博深厚……所以,日后如何做好甲骨文(及其他古文字)的普及性工作,把研究成果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从根本上培植基础,肥沃土壤,确实是颇关重要的问题。卷内计收长短不一之文凡九十有二,其写作时间前后逾二十年。各文执笔之时,全凭兴趣,故各自独立,彼此实无内在联系,更无系统可言。此次修订,主要是文字上的校订润色,并改正若干原文中的错误。既然是合三书为一集,为便观览且收同类相聚之效,乃将原有篇目次序打乱,略依所“谈”内容,重予类次。大体上是先之以日月山川草木,次之以鸟兽虫鱼,又次之以杂物奇怪,再次之以世间人事,复以稍具综合性之娄文殿后。
  • 古文字学简论

    作者:林沄

    学习古文字,入门的途径和方法很重要,作者着眼于此,在书中讲授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考释古文字的途径、字形历史演变的规律,并兼及古音和字义。